![初中语文-水调歌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87e14ba19e2fd389df53aba17fc859/f287e14ba19e2fd389df53aba17fc8591.gif)
![初中语文-水调歌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87e14ba19e2fd389df53aba17fc859/f287e14ba19e2fd389df53aba17fc8592.gif)
![初中语文-水调歌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87e14ba19e2fd389df53aba17fc859/f287e14ba19e2fd389df53aba17fc8593.gif)
![初中语文-水调歌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87e14ba19e2fd389df53aba17fc859/f287e14ba19e2fd389df53aba17fc8594.gif)
![初中语文-水调歌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87e14ba19e2fd389df53aba17fc859/f287e14ba19e2fd389df53aba17fc85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师一优课”教学设计类别:初中学科项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水调歌头》姓名:学校:潍坊市临朐县冶源镇冶源初中设计目的《水调歌头》作为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较为著名的一首。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本着课程标准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其品德修养”;“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的理论指导,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设计多种情境,让生读、思、品、说在能力发展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乐趣。设计思路本文是短篇精品,内容丰富。字词句方面,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文言和课文注释,大致能理解。因此能以“一得引多得”的自学辅导设计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精品,喜欢精品,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联系实际,有所启发。1.教学时按照“读——品——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初步学会鉴赏诗歌。2.多层次诵读法以读为主要手段,读前做好指导与要求。3.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浅层意义,挖掘其深层内涵。教学方法
“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对话……要能形成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四者之间对话交流的互动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兴趣,领会、认同作者的情感。据此,我指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采用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等来激活学生的思想,开拓他们的思维。由于本文内涵的丰富性和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我采用多媒体引入了大量有关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感性领悟的氛围,为学生顺利解读文本作了有力的保障。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写作背景,能准确翻译课文。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情感。理解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美好的祝愿。将古诗词拓展到现实生活,并初步鉴赏名句。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准确翻译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教学准备flsh配乐朗读,王菲的歌曲《但愿人长久》、陈悦的轻柔的笛子独奏曲《明月几时有》、配乐《望月》,ppt演示文稿
教学的准备阶段:在课间休息时,我先在教室里播放陈悦的轻柔的笛子独奏曲《明月几时有》。反复的播放,使学生的课间休息中既在音乐中放松心情,又在不知不觉中为营造课堂氛围作了准备,使学生可以快速的进入古香古色的课堂氛围中。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创设情境
1
、欣赏美仑美奂的月亮图“古今一轮月,千载寄情思”,配陈悦的轻柔的笛子独奏曲《明月几时有》(为营造典雅的气氛作准备,使学生可以快速的进入学习氛围中)2、古往今来,明月牵动了多少文人雅客的情思,我们信口就可以拈来几句下面请大家背诵几句吧,让我们共同欣赏文人骚客钟爱的“月亮”这些诗句,诗人常通过月亮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思念、苦闷、孤独、惆怅等)
二、倾听作品
,整体感知
1、欣赏课文的音画朗读,说说听完朗读后的总体感受
。2、ppt作者简介,生平经历,代表作品及其风格。3、关于宋词的基本常识,学生简析这首词的结构。
三
、反复诵读,走进诗词
1、听配乐范读,学生小声跟读,读准字音。2、全体同学模仿配乐范读,有感情大声跟读,要求读出节奏与韵律来。3、自由朗读体验,并请个别学生展示朗读,集体评议。
4、老师读小序,男生配乐朗读上阕,女生配乐朗读下阕
四、合作探究,赏析诗歌1、这首著名的中秋词中,苏轼借吟咏月亮抒发了什么情感?(1)学生探讨交流: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是中秋,目的是“兼怀子由”,苏轼借月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2)苏轼为何在这时会怀念他的弟弟呢?学生讨论并展示显示搜集到的背景资料:
苏轼和他弟弟七年没有见过面了,而且他们两兄弟感情特别好。他们从小志同道合,在文学上珠联璧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官到黄州,苏辙马上上书皇帝,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官位为他哥哥赎罪。这足以证明他们兄弟情深。他们的书信往来也是非常频繁的。苏轼写给苏辙的诗歌多达104首,而苏辙给苏轼的诗歌更多,有130首。(3)品读词句,你能不能从词中找到表现苏轼怀念子由,渴望和他团聚的句子呢?
(学生自由朗读,并勾画表达思念的语句,自由回答,发表观点,教师点拔追问)
语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何事长向别时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
(4)小结:通过对词的解读,发现苏轼在这首词中紧紧围绕月亮,借助月亮抒发了对弟弟的怀念。虽然苏轼不能和弟弟团聚,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悲观,最后还为天下不能相聚的人们发出美好的祝愿。苏轼这种乐观豁达的胸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2、苏轼写这一首词难道只是为了借月表达对弟弟的思念吗?(1)学生探词索句发现:从小序“兼怀子由”中的“兼”字,看出苏轼写这首词还有其他目的。
(2)苏轼还有什么目的呢?月亮在词中还代表什么呢?让我们先来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多媒体显示背景资料)
从背景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虽然苏轼一心报国,最后还是被贬,政治上的失意让他心情十分悲痛,所以说本词除了表达他怀念子由,更传达了他政治上的失意。
(3)朗读上阕,找出描写月亮的句子。联系背景,思考文中月亮代指什么?可以先结合注释翻译上阕再思考。
学生交流明确:“明月几时有”、“天上宫阙”、“琼楼玉宇”、“高处”等都是在写月亮,月亮在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更深的含义,代指“朝廷”。(4)让学生把“朝廷”代进上阕,重新说说这段的意思
学生自由表述:不知道朝廷现在的情况是怎样?我想乘风回到朝廷,又害怕朝廷太高太寒冷。
(5)苏轼想回到朝廷吗?朝廷又如何呢?寒冷应如何理解呢?回到朝廷做官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讨论明确:苏轼借助月亮表达了充满矛盾的心情: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中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所以说苏轼这首词中月亮代表了两种情感:怀念和失意。(6)“何似在人间?”这句中“人间”作何理解?这句词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学生讨论明确:虽然政治失意,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依旧远离了尔虞我诈的官位要职,在自己贬官的卑微职位上,尽心尽责,造福一方百姓。五、情境说话,能力迁移
1、中秋之夜,思念外出工作的亲人,这时引用这首词中哪一句祝福?
2、你妈妈十分想念你外出上学的哥哥,请你引用《水调歌头》中一句诗来劝劝她你会怎么说?
3、诗中哪一句与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对话诗人,情感升华1、用心聆听王菲歌曲《但愿人长久》,你想到了什么?你似乎看到怎样的画面?(再次回到诗词的意境之中,情感再现)
2、如果你通过时间旅行,回到宋朝,站在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望月》的曲声渐起,“望着月亮的时候,就想起你……”婉转而感染人的乐曲,将对作品的理解感知,上升到了对作者人生境界的理解。)老师诵读:(投影)你,从遥远的北宋走来,衣袂飘飘,把酒问月你留给我们的何止是这几个名句呢?你像我们一样刻苦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但是“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你也买了房子——“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却又“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你也娶了妻子,可是刚至而立之年,又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你频遭贬谪,
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你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你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有人这样总结你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学生集体诵读:啊,苏东坡,你的一生比之常人,有太多太多不幸,可是你却能以你广阔、博大的胸怀一一化解,为后世留下一个光辉的形象。
七、内容迁移和写作实践
1、将《水调歌头》改成现代诗歌2、课后随笔《我眼中的苏轼》3、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璧怀古》、《赤璧赋》
《水调歌头》学情分析:教学面对的是农村初中的学生,他们平时阅读的习惯不佳,阅读的数量,语言、知识的积累都比较缺乏,而且涉猎面窄,在分析理解、语言表达能力上有限;学生的诵读能力不是很好,大多停留在解释诗词内容的浅薄层面,未能较深入地理解诗词之美,诗人之情,以及诗词所承载的中华精神文化内涵。在思想上,当代中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需要教师的指导。此外,基于十多岁的初中生来说,平时生活积累、人生体验也较贫乏。而对于古词这种对语言感悟,对人生体验要求较高的文体来说,学生的阅读品味更是一个难点。课前的准备阶段:在课间休息时,我先在教室里播放陈悦的轻柔的笛子独奏曲《明月几时有》。反复的播放,使学生在课间休息中,既在音乐中放松心情,又在不知不觉中为营造课堂氛围作了准备,使学生可以快速的进入课堂的学习氛围中。课外的学习准备:语文学习要与时俱进,我利用课外时间积极引导学生充分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查资料的能力和习惯,搜集了大量关于苏轼的生平、经历、作品、写作背景等的资料,并且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效果分析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写作背景,掌握重点实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情感。理解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美好的祝愿。将古诗词拓展到现实生活,并初步鉴赏名句。3.情感目标: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四个学段的分目标,下面是我根据《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学习目标,尝试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评测练习从三个方面做了分析。具体如下:成绩概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评测练习,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兼顾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考试成绩统计如下:
学生总数考试人数到考率平均分
优秀率
48
48
100%
88.98
78.99%
各板块分析评测练习分为自主学习、研读课文、细腻品味、运用积累四个板块。现逐个板块分析如下:自主学习评测练习包括注音、解释、文章出处三个题型。从卷面看,学生掌握很好,正确率在96%以上。需要指出的是:写字还是比较薄弱的,字写得不太规范,字迹有些潦草。研读课文练习包括①、翻译全文:②、读小序,弄懂意思,思考在小序中交代了什么信息?③、内容感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④、上下阙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内容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共四道小题组成。从评测练习看,研读课文部分做得较好,第①、②、③题很少失分,失分较多的是第④题。此题在老师上课时的点拨讲解中没有出现,全凭学生平时个体的积累,不少同学概括不够准确。从整体上看,此题得分率大致在40%左右。不能理解词的深层意思是失分的主要原因。细腻品味题目是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对这两句话进行赏析,多数同学能根据题目的要求写。4、运用积累考查形式是①.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的祝愿,道出千载离人之思,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两句是,。②.《水调歌头》中作者将眼光放开去,将人与月、古与今都纳入视野心胸,而对人事自然产生达观之想的句子是,。这两道题学生做得很好,全班同学都能准确无误的做出来。
(三)反思与建议1、要继续重视注音和积累本次测试中,注音和积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学生掌握得最好。对此我们不能有所松懈,而是必须继续重视注音和积累,在教学与复习中要采用分散与集中的办法,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此外还要要鼓励学生背大段的课文,甚至整篇的课文。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研读课文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测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必须立足课堂,而且要靠课外的大量阅读。精读课的教学,老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老师要注音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3、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5年春季教学时间短,教学任务重,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二是课外学生能主动读书、主动积累,完成作业和扩展学习。《水调歌头》教材分析一、课程地位苏轼,一个旷世奇才,士大夫心仪神往的人格典范。苏轼的魅力是一个谜,是因为他的身上包含了最丰富的人性,所以能通过他这个载体可以窥视出中国浩瀚悠久的文化景象:因为他处在中国古代文明的中间位置——宋代;又因为他身上融汇了儒、道、佛这中华民族文化长河的三大主流思想。教学本词正好可以作为引导学生感悟古诗文和古文化的一个切入点。二、教材分析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第25课的一首词。全词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诗词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此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因此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能力,读懂古诗词,品位这个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深邃哲理,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对语言文字感受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通过这首诗的教学,我准备达到以下目标:1、抒情诵读。«新课标»提出:7-9年级的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体会不同情境下的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因此,这也是本诗教学的重点。2、品味诗句,感受意境。这一目标的制定是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也是本诗教学的重点。3、了解作者的情感境界。新课标要求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将诗的解读升华到更高的层次。囿于年龄和经历的差异,这方面的理解会成为难点。《水调歌头》评测练习学习目标:1.了解苏轼的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写作背景,准确翻译课文。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情感。理解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美好的祝愿。将古诗词拓展到现实生活,并初步鉴赏名句。3.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自主学习1.注音:阙()乘()琼()不胜()绮()婵娟()2.解释:把:不胜:婵娟:琼楼玉宇:3.文章出处⑴选自《》,作者,字,号,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代著名、书画家,作品有《东坡全集》等。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其词是派的代表。与其父、其弟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还包括唐代的,,宋代的,,。(二)、研读课文1、翻译全文:2、读小序,弄懂意思,思考在小序中交代了什么信息?3、内容感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4、上下阙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内容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提示:古代诗词常常先写景,后抒情)(三)、细腻品味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四)、运用积累1.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的祝愿,道出千载离人之思,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两句是,。2.《水调歌头》中作者将眼光放开去,将人与月、古与今都纳入视野心胸,而对人事自然产生达观之想的句子是,。《水调歌头》课后反思: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语文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理念系统,有比较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自我发展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能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尽量让每堂课都有琅琅的读书声、能点燃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每一个学生或多或少地享受到多资多彩的精神生活。围绕《水调歌头》的教学做以下反思:新课程理念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在教学中,自主合作可以组织,但在探究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和难度。一分组,学生自主合作,这样自由度大,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最基本的学习任务,但挖掘的层面不深。再加上探究方面学生缺乏课外资料的收集、阅读,探究不出新意,也就不能完全自主建构新知。通过学习“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内容,才知晓其中的奥秘:新课程自由度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要有创造性实施力,恰当合理地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要对教材有重新整合的能力。所以,本课教学内容具有灵活性,我认真观察、了解、分析学生,密切联系生活,立足于人的培养,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内容,善于取舍,吸取精华,真正做到“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美。”(二)鼓励合作学习,但不忽视独立思考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我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我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组织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组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CO-C3-amide-PEG6-NHS-ester-生命科学试剂-MCE-2122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入股合同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巴士驾驶员雇佣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自动售卖机智能物流配送与仓储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餐饮品牌形象授权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水电工程合同纠纷处理合同
- 2025年度时尚主题饭店出租运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信用贷款合作协议书
- 施工现场施工防外部干扰制度
- 施工现场冬季扫雪方案
- 小学五年级英语阅读理解(带答案)
- 2024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3-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 2024年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新课标Ⅱ卷语文+数学+英语试题(真题+答案)
- (正式版)YS∕T 5040-2024 有色金属矿山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标准
- 2024年全国甲卷高考化学真题试题(原卷版+含解析)
- 焦煤集团5MW10MWh储能技术方案
- JT-T-617.7-2018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第7部分:运输条件及作业要求
- 小学一年级拼音天天练
- 医院病房用电安全宣教
- 逐梦青春成就最好的自己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