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_第1页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_第2页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_第3页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_第4页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波电路CAD射频试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

试验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制作和调试一、试验目的(一)了解低噪声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二)学习运用ADS软件进行微波有源电路的设计,优化,仿真。(三)驾驭低噪声放大器的制作及调试方法。二、试验内容(一)了解微波低噪声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二)运用ADS软件设计一个低噪声放大器,并对其参数进行优化、仿真。(三)依据软件设计的结果绘制电路版图,并加工成电路板。(四)对加工好的电路进行调试,使其满意设计要求。三、试验步骤及试验结果(一)晶体管直流工作点扫描1、启动软件后建立新的工程文件并打开原理图设计窗口。2、选择File——NewDesign…进入下面的对话框;3、在下面选择BJT_curve_tracer,在上面给新建的Design命名,这里命名为BJTCurve;4、在新的Design中,会有系统预先设置好的组件和控件;5、如何在Design中加入晶体管;点击,打开元件库;6、选择须要的晶体管,可以点击查询;7、对41511的查询结果如下,可以看到里面有这种晶体管的不同的模型;8、以sp为开头的是S参数模型,这种模型不能用来做直流工作点的扫描;9、选择pb开头的模型,切换到Design窗口,放入晶体管,按Esc键终止当前操作。10对41511的查询结果如下,可以看到里面有这种晶体管的不同的模型11、以sp为开头的是S参数模型,这种模型不能用来做直流工作点的扫描12、选择pb开头的模型,切换到Design窗口,放入晶体管,按Esc键终止当前操作。图1BJTCurve仿真原理图13、按Simulate键,起先仿真,这时会弹出一个窗口,该窗口会现实仿真或者优化的过程信息。假如出现错误,里面会给出出错信息,应当留意查看。14、仿真结束,弹出结果窗口,如下页图。留意关闭的时候要保存为相宜的名字。另外图中的Marker是可以用鼠标拖动的。由于采纳的是ADS的设计模板,所以这里的数据显示都已经设置好了。一般状况下,数据的显示须要人为自行设置。图2典型仿真结果图(二)晶体管S参数扫描1、选定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后,可以进行晶体管的S参数扫描,本节中选用的是S参数模型sp_hp_AT-41511_2_19950125,这一模型对应的工作点为Vce=2.7V、Ic=5mA;2、选择FileàNewDesign…进入下面的对话框,在下面选择S-Params,在上面命名,为SP_of_spmod;3、然后新的Design文件生成,窗口如下:图3S参数仿真模型4、同上面对应操作,加入sp模型的晶体管,并连接电路如图。地的设置按上面的键即可调入。图中的Term也是在仿真中要常常用到的组件,用以表示连接特征阻抗的端口。由于sp模型本身已经对应于一个确定的直流工作点,因此在做S参数扫描的时候无需加入直流偏置。5、视察sp模型晶体管的参数显示,在此例中,标定的频率适用范围为0.1~5.1GHz,在仿真的时候要留意。超出此范围,虽然软件可以依据插值等方法外推除电路的特性,但是由于模型已经失效,得到的数据通常是不行置信的。6、在本例中,要在控件中作相应的修改。7、修改好之后,点击按键,进行仿真,弹出数据输出窗口,数据输出窗口如图所示,图中以不同形式显示输出S参数。如图可见,晶体管的输入匹配并不好。图4输出S参数(三)SP模型仿真设计构建原理图:许多时候,在对封装模型进行仿真设计前,通过预先对sp模型进行仿真,可以获得电路的或许指标。sp模型的设计,通常被作为电路设计的初级阶段。1、本节首先设计sp_hp_AT-41511_2_19950125在2GHz处的输入、输出匹配。2、建立新的工程文件,命名为spmod_LNA,在左侧选择S参数仿真工具栏在库中选出晶体管,放置在原理图窗口点击,放置Term1,Term2两个端口点击,设置接地点击,放置输入阻抗测试控件点击,放置S参数扫描控件修改S参数扫描控件的设置为须要值连接电路如下页图所示:图5连接好的电路图测试输入阻抗仿真,在数据输出窗口视察输入阻抗由列表中可得到2GHz点的输入阻抗为:20.083/19.829,换算为实/虚部的形式18.89+j*6.81。图6输入阻抗表图7修改MSub值输入匹配设计:在MSub中,修改参数为须要值,如图7所示下面运用ADS的综合工具,综合出匹配网络。双击进行参数编辑,频率设置为2GHz,Zin设置为须要匹配的目标值50,Zload设为前面仿真得到的晶体管的输入阻抗。选定在原理图窗口的最上一行,选择后,弹出窗口如图选择,综合完毕后,即可生成适合的匹配网络,匹配网络生成后,点击,进入匹配网络的子电路,如图8所示。图8匹配电路图图9S参数仿真结果图10输入阻抗、稳定系数、噪声系数仿真结果由以上的仿真结果可见,基本上电路已经达到了比较好的性能,如:良好的输入匹配、较高的增益、稳定系数和噪声系数都比较好。另一方面,输出匹配还不太好,电路的增益也可能进一步的提高。以下进行输出匹配设计,须要说明的几点:事实上,输出匹配的设计同输入匹配一样,可以采纳先计算输出阻抗再由软件综合生成;在下面的设计中采纳的方法并不是合适的方法,仅是为了介绍优化工具的运用,请留意。对于输出及也运用单分支线的结构进行匹配选择,点击微带线工具和T形接头工具,连接电路如图,元件的方向可以按调整。须要对微带和接头的参数进行调整由输入匹配的设计,可知输入匹配网络的线宽为1.558mm(当然,实际制作电路的时候,不行能达到这样的精度),依据综合时的设置,这个宽度事实上就是50欧姆特征阻抗对应的线宽。因此,在输出匹配电路中,将全部的宽度设置为此宽度。如图。优化工具栏为点击,加入优化控件点击,加入优化目标控件,设置优化目标,在2GHz旁边降低S(2,2),同时2GHz旁边的S(1,1)保持尽量小,由于是在当前的两个目标是在2GHz旁边,故相应参数设为”SP2”。图11优化前的电路图点击,起先优化。优化结束后,选择Simulate工具中的更新数据选项更新优化后的电路参数。运用将优化控件关闭(用于激活对象),再点击重新仿真即可得到优化后的电路特性。经过一次随机优化的S参数如图图12一次随机优化的S参数如图可见S(2,2)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同时S(1,1)恶化了。反复调整优化方法、优化目标中的权重Weight,还可以对输入匹配网络进行优化,最终得到合适的结果。将噪声系数、放大器增益、稳定系数都加入优化目标中进行优化,并通过对带内放大器增益的限制来满意增益平坦度指标,最终达到各个要求指标。假如电路稳定系数变得很小(低于0.9),难以达到优化目标,或者S(1,1)的值在整个频带内的某些频点在0dB以上,则须要加入负反馈,改善放大器的稳定性。对部分电路指标的优化可能导致其它某些指标的恶化,可以依据须要增加一些优化变量。图13整个试验原理图图14整个试验优化结果四、试验心得通过本次试验,让我了解低噪声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使我了解了ADS软件设计低噪声放大器的流程和方法以及相关元件库文件和元件库的运用。学习熟识了运用ADS软件进行微波有源电路的设计,优化,仿真的全过程。

试验二压控振荡器VCO的设计一、试验目的(一)了解压控振荡器VCO的原理和设计方法(二)学习运用ADS软件进行VCO的设计,优化和仿真。二、试验内容(一)了解振荡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二)运用ADS软件设计一个VCO,并对其参数进行优化、仿真。(三)视察不同的参数对VCO工作的影响三、试验步骤及试验结果1、启动ADS进入如下界面2、点击File->NewProject设置工程文件名称(本例中为Oscillator)及存储路径工程文件创建完毕后主窗口,同时原理图设计窗口打开。3、设计振荡器这种有源器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管子的选取,设计前必需依据自己的指标确定管子的参数,选好三极管和变容二极管;其次步是依据三极管的最佳噪音特性确定直流偏置电路的偏置电阻;第三步是确定变容二极管的VC特性,先由指标(设计的振荡器频率)确定可变电容的值,然后依据VC曲线确定二极管两端直流电压;第四步是进行谐波仿真,分析相位噪音,生成压控曲线,视察设计的振荡器的压控线性度。4、设计指标:设计一个压控振荡器,振荡频率在1.8GHz左右。第一步依据振荡频率确定选用的三极管,因为是压控振荡器,所以还须要一个变容二极管;其次步须要用到ADS的直流仿真;第三步通过S参数仿真确定变容二极管的VC曲线;第四步用HB模块来进行谐波仿真,计算相位噪音。设计的振荡器采纳HP公司生产的AT41411硅双极管[12],变容二极管选MV1404。AT41411的主要指标有:低噪音特性:1GHz噪音系数是1.4dB,2GHz噪音系数是1.8dB;高增益:1GHz时增益为18dB,2GHz时增益为13dB;截止频率:7GHz,有足够宽的频带;1.8GHz时最佳噪音特性:Vce=8V,Ic=10mA;振荡器采纳的初始电路如下图所示,图中的三极管、二极管以及电阻电容等器件在ADS的器件库中均可以找到。图1初始振荡器电路5、在电路原理图窗口中点击,打开Componentlibrary,按“ctrl+F1”打开搜寻对话窗口;搜寻器件“ph_hp_AT41411”这就是我们在该项目中用到的Agilent公司的晶体管;把搜寻出来的器件拉到电路原理图中,按“Esc”键可以取消当前的动作。选中晶体管,按可以旋转晶体管,把晶体管安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选择probecomponents类,然后在这个类里面选择L_Probe并放在适当的位置,同理可以在“Sources-TimeDomain”里面选择V_DC,在lumpedcomponents里面选择R。在optim/stat/Yield/DOE类里面选择GOAL,这里须要两个,还有一个OPTIM。在Simulation-DC里面选择一个DC。上面的器件和仿真器都依据下图放好,并连好线。按NAME钮出现对话框后,可以输入你须要的名字并在你须要的电路图上面点一下,就会自动给电路节点定义名字,如下图中的“Vcb”,“Veb”节点。图2修改后的电路图采纳双电源供电的方法,设置两个GOAL来进行两个偏置电阻的优化,考虑到振荡器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最好是远离饱和区,还要满意三极管1.8GHz时的最佳噪音特性,所以直流偏置优化的目标是Ic=10mA,Vcb=5.3V。6、新建一个电路原理图窗口如上面的做法一个,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图,其中“Term”、“S-PARAMETE”、“PARAMETERSWEEP”都可以在“Simulation-S_Param”里面找到。变容管的型号是“MV1404”可以在器件库里面找到,方法可以参考上面查找晶体管的方法。图3建立的新电路图7、按VAR键并双击它,修改里面的项目,定义一个名为:“Vbias”的变量,设置Vbias=5V作为Vbias的初始值。修改电源的属性,使Vdc=Vbias。修改S参数的属性,设置单点扫描频率点1.8GHz,并计算“Z参数”。修改PARAMETERSWEEP的属性,要求扫描变量“Vbias”,选择Simulatuion1“SP1”,扫描范围为1-10,间隔为0.5。按“F7”进行电路仿真。在“DateDisplay”按Eqn,并在对话框里编辑公式为:在Eqn中选择C_Varactor,得到VC曲线和表格如下:图4VC曲线和表格8、利用TransientSimulation仿真器仿真从0到30nsec的瞬时波形,如下图所示:图5电路图留意:记得肯定要添加“Vout”这个节点名称。按“F7”起先仿真。在出来的“DataDisplay”窗口里面,输出“Vout”的瞬时波形,按,并“new”一个新的“Marker”,在“Vout”的瞬时波形图中,点击一下,然后移动鼠标,把“marker”移动到须要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该点的具体数值。结果如下图所示:图6仿真结果图按Eqn编辑公式:,这表示要对“Vout”在“Marker”m3,m4之间进行一个频率变换,这样出来的“Spectrum”就是m3和m4之间的频谱。输出Spectrum的图形,可以看到m3和m4之间的频谱重量,加入“marker”m5就可以知道振荡器或许振荡的频率,如下图:图7结果分析图结果分析:从波形可以看到,振荡器已经很稳定地振荡起来了,并且有肯定的振荡时间,从抽出两点m3,m4的数据可以看出,该振荡波形是相当稳定的,幅度差可以不必考虑,频谱纯度也较高,对m3和m4这段时域进行fs变换,可以看到振荡器振荡频率的频谱,从m5标记的数值可以看出,该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1.850GHz,和设计的指标1.8GHz有差距,须要进行调整。利用ADS里面的HBsimulation可以仿真振荡器的相位噪音,如下图设置好HB仿真器,选择计算非线性噪音和调频噪音。在振荡器里面加入一个Oscport器件协作运用,接在反馈网络和谐振网络之间,这是谐波平衡法仿真相位噪音的须要。其中“OscPort”是在类“Simulation-HB”里面。另外,考虑到该器件的频率隔离度不够高,所以可以在输出端加一个带通滤波器。如下图所示:图8修改的电路图图9仿真后生成的谐波频率和幅度其中,anmx是调幅噪音,单位是dBc/Hz;pnmx是相位噪音,单位是dBc/Hz。把限制变容管电压的电源属性修改一下,“Vdc”设置为变量“Vtune”,增加一个VAR变量“Vtune”,修改谐波平衡仿真器,这时不计算噪音,只是扫描变量“Vtune”,所以可以把最终一行的“Nonlinearnoise”不赐予选上。新得到的HB仿真器如图:在“DateDisplay”里点RectangularPlot,弹出对话框后点Advanced键,输入**..freq[1],点击OK后生成图形如右图所示(**指的是图形文件名,默认和原理图名称一样),从图中可以看到压控的线性度还是可以的,当Vtune=3.75V时,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为1.796GHz。图10优化后的结果图四、试验心得本次试验具体介绍了用ADS设计微波振荡器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个最大的体会是ADS软件本身功能强大,但是学习入门比较困难,而且用ADS设计振荡器的资料很少,实际设计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多看Help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帮助里面的查找功能是特别强大的,基本上在ADS上遇到的问题都可以从帮助里面找到答案,另外ADS器件库的搜寻速度虽然比较慢,但还是很好用的,假如有什么器件一时找不到,建议运用器件库来搜寻。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管子的选取,设计前必需依据自己的指标确定管子的参数,从后来的设计来看,管子选得不好是很难达到预定目标的。设计振荡器最重要的是使振荡频率满意预定的指标,而在这次的压控振荡器设计中和振荡器频率干脆相关的有两个参数,一个是变容二极管的偏置电压,由变容二极管的VC曲线确定;另一个是振荡器的反馈电感。在设计过程中经过多次调整这两个参数才能使振荡频率达到1.8GHz。噪声分析也是振荡器设计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设计过程中必需明确要计算哪些噪声,并合理设置好噪声频率间隔。在电路中加入滤波器是为了增加频率的隔离度,但是此滤波器对于后来生成的压控曲线影响很大。不去掉滤波器而干脆仿真得到的曲线并不是线性的,缘由是滤波器的通带比压控的频率范围小,而去掉滤波器后生成的压控曲线的线性度很好,符合VCO的设计要求。

试验三镜频抑制混频器设计一、试验目的(一)了解微波混频器的原理及其设计方法。(二)学习运用ADS软件进行镜频抑制混频器的设计,优化,仿真。(三)驾驭低噪声放大器的制作及调试方法。二、试验内容(一)了解镜频抑制混频器的工作原理。(二)运用ADS软件设计一个微带混频器,并对其参数进行优化、仿真。(三)依据软件设计的结果绘制电路版图,并加工成电路板。(四)对加工好的电路进行调试,使其满意设计要求。三、试验步骤及试验结果1、启动ADS2、选择Mainwindows3、菜单-File-NewProject,然后依据提示选择项目保存的路径和输入文件名4、点击“ok”这样就创建了一个新项目。5、点击,新建一个电路原理图窗口,起先设计混频器。(一)3dB定向耦合器设计里面选择类“Tlines-Microstrip”选择,并双击编辑其中的属性,,这是微带线基板的参数设置,其中的各项的物理含义,可以参考ADS的帮助文档。选择,这是一个微带传输线,选择,这是一个三叉口。依据下图设计好电路图图13dB耦合器其中50ohm传输线的线宽w=0.98mm,四分之一波长长度为10.46mm,35ohm传输线的线宽为w=1.67mm,四分之一波长长度为10.2mm。MTEE是三端口器件,有三个参数W1,W2,W3具体是有定义的,可以此参考ADS帮助文档。选择类“Simulation-S_Param”并把仿真器和“Term”拉出来放好。图2双击,修改里面的属性,要求从3GHz到5GHz扫描。。保存文档。按“F7”仿真。在“DataDisplay”窗口中,按,如下图所示,看端口的耦合度。图3结果如下图所示:图4输出端口间的相位差同样的方法可以看到输出端口的相位差、输入端口的隔离度、输入端口的回波损耗等。图5输出端口的相位差图6输入端口的回波损耗图7输入、输出端口的隔离度(二)低通滤波器在类“Lumped-Components”里面选择电容,和电感,依据下图设计电路。图8低通滤波器电路图加上仿真器,设计为表示从0.01GHz,扫描到4GHz。按“F7”仿真。在出现的“DataDisplay”窗口中,按,选择加入S21,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图9低通滤波器仿真结果

(三)混频器频谱分析设计完整的电路图:图10完整的电路图把混频器的电路图分解为如下图所示的8个部分,下面分别说明一下这8个部分具体的状况。图11第一部分其次部分第三部分就是上面设计出来的3dB定向耦合器。第4部分匹配电路第5部分是晶体管,其中晶体管是运用了模型,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先在类“Devices-Diodes”里面,选择,并双击修改里面的属性,建立二极管模型,具体的参数设计参考下图12。图13选择,并在相应的位置把器件放好,其中DIODE1,和DIODE2都是引用了刚才设计的二极管模板“DIODEM1”。第6部分是输出阻抗匹配电路,运用传输线做阻抗匹配,第6部分第7部分是低通滤波器,具体电路参考低通滤波器设计电路。第8部分是一个“Term”,用来做输出负载的。“Term”是在“SimulationS-Param”中获得的。。第7部分留意:第1部分是射频输入端口,端口号就是(Num)要设计为“1”;第2部分是本振输入端口,端口号要设计为“3”。这是一般用HBSimulation仿真的规范要求。(四)设置变量在电路原理图窗口上,选择,双击,修改其属性,如下图所示。在类“Optim/Stat/Yield/DOE”里面,选择,并双击修改其属性为(五)配置仿真器在类“Simulation-HB”里面选择和,先双击修改其属性,主要是把温度改为符合IEEE标准的16.85度。双击,配置谐波平衡仿真器,具体参见下图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选择krylov来做噪音仿真按“F7”进行仿真。在出现的“DataDisplay”窗口中,选择,并点击“advance”项目,在对话框里面输入“dBm(Vif)”点击“Ok”就可以显示中频输出的频谱重量。图18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选择,选择显示“ConvGain”结果如下图所示图19图20(六)噪音系数仿真在上面仿真的基础上,略微把仿真器修改一下就可以得到噪音系数的仿真结果,双击,修改其次项“Sweep”图21表示不在对本振功率“PLO”进行扫描,其他项目不须要做任何改动。按“F7”进行仿真。在新出现的“DataDisplay”窗口中,选择,并把nf(2)添加进去。(七)噪声系数随RF频率的变更在上面噪音仿真的基础上,做如下改动:修变更量如下图所示:把射频输入端的功率源换成一个“Term”。在类“Simulation-HB”选择一个,双击修改其属性为:图22表示从1。0GHz扫描到6.0GHz,步长是0.1GHz。配置仿真器,如下图所示。图23图24图25图26按“F7”进行仿真。在新出现的“DataDisplay”窗口中,点击,并在“advance”对话框中输入“plot_vs(nf(2),HB_NOISE.RFfreq)最终的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图27(八)三阶交调系数电路原理图不变,然后做下面的修改设置变量如下图所示:设计输出变量,在类“Optim/Stat/Yield/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