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综合医院建设标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b38f079519b96763381dbc3ad6547b/78b38f079519b96763381dbc3ad6547b1.gif)
![乡镇卫生院综合医院建设标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b38f079519b96763381dbc3ad6547b/78b38f079519b96763381dbc3ad6547b2.gif)
![乡镇卫生院综合医院建设标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b38f079519b96763381dbc3ad6547b/78b38f079519b96763381dbc3ad6547b3.gif)
![乡镇卫生院综合医院建设标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b38f079519b96763381dbc3ad6547b/78b38f079519b96763381dbc3ad6547b4.gif)
![乡镇卫生院综合医院建设标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8b38f079519b96763381dbc3ad6547b/78b38f079519b96763381dbc3ad6547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以下简称“建设标准”)是依据《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程序规定》和《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依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〇〇三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和参数编制项目支配>的通知》(建标函〔2004〕43号)的支配,由卫生部主编,具体由卫生部规划财务司组织山东、河南、浙江、云南等省卫生厅和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系统探讨分会共同编制。编制组在仔细分析全国1000多所不同规模乡镇卫生院的现状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多年来乡镇卫生院建设的阅历教训,本着以人为本、便利患者的原则制定了建设标准。编制组完成建设标准初稿后,在网上广泛征求看法,并由我部召开了全国审查会,会同各有关部门审查定稿。建设标准共分总则、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建筑面积指标、规划布局和建设用地、建筑标准、主要业务用房技术要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七章。请各单位在执行建设标准的过程中,留意总结阅历,积累资料。如发觉须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看法和有关资料寄至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邮政编码:100044),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参编单位: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系统探讨分会浙江省卫生厅山东省卫生厅河南省卫生厅云南省卫生厅主要参编人员:于冬、刘钟明、宗玲、谢双保、于德志、刘魁、吴翔天、杨旭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年10月
目录第一章总则………………其次章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第四章规划布局和建设用地……………第五章建筑标准…………第六章主要业务用房技术要求…………第一节预防保健用房…………其次节门诊用房………………第三节住院用房………………第四节放射科用房……………第五节检验用房………………第六节手术室和产房用房……第七节供应(消毒)室用房……第八节药房……第九节协助用房………………第七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附件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条文说明……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乡镇卫生院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项目决策水平和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正确驾驭建设标准,满意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功能须要,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其次条本建设标准是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投资的重要制度,是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确定和审批乡镇卫生院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尺度。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乡镇卫生院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第四条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必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政策,正确处理须要和可能、现状和发展的关系,做到规模适宜、功能适用、装备适度、经济合理、平安卫生。第五条乡镇卫生院按功能分为一般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一般卫生院供应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化、康复等综合性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托付担当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负责对村级卫朝气构技术指导和对乡村医生培训等。中心卫生院是确定区域范围内的预防、保健、医疗技术指导中心,除具有一般卫生院的功能外,还担当帮助县级卫朝气构开展对区域范围内一般卫生院的技术指导等工作。第六条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应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当地乡镇建设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和基础设施,避开重复建设。第七条乡镇卫生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其次章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第八条按床位规模分为无床、1—20床和21—99床卫生院三种类型。乡镇卫生院床位规模宜限制在100床以内。第九条乡镇卫生院床位规模应依据其服务人口数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服务半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依据乡镇卫生院的类型、基本任务和功能合理确定,每千服务人口宜设置0.6~1.2张床位。第十条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口宜按以下规定确定:1.一般卫生院按本乡镇常住人口加暂住人口计算。2.中心卫生院按本乡镇常住人口加暂住人口,再加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辐射乡镇人口的三分之一计算。第十一条乡镇卫生院项目构成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和附属设施。其中房屋建筑主要包括预防保键及合作医疗管理用房、医疗(门诊、放射、检验和住院)用房、行政后勤保障用房等。场地包括道路、绿地和停车场等;附属设施包括供电、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第十二条乡镇卫生院按实际设置的床位规模,其预防保键及合作医疗管理、医疗、行政后勤保障等用房建筑面积宜符合表1的规定。表1房屋建筑面积指标规模名称无床1-20床21-99床核定方式按院核定(㎡/院)按院核定(㎡/院)按床位核定(㎡/床)建筑面积(㎡)200—300300—110055—50注:乡镇卫生院基本面积指标应依据当地实际状况和业务工作须要在上下限范围内取值。建筑面积指标中不含职工生活用房。第十三条乡镇卫生院各功能用房面积安排应满意功能、业务及设备装备的须要。可参照表2执行。各类用房建议尺寸宜符合表3规定。表2各功能用房面积表规模名称无床20床40床80床1.预防保键、合作医疗管理48841081442.门诊601742885163.放射、检验301382204284.住院(含手术室、产房)2422051710365.行政后勤保障4096240456运用面积合计20071213732580建筑面积合计(平面系数按65%)308109521123969第十四条乡镇卫生院职工生活设施用房建筑面积,应按国家及地方有关标准执行。第四章规划布局和建设用地第十五条乡镇卫生院宜一次规划,一次建设,确有困难的可一次规划,分期建设。表3各类用房建议尺寸表名称建议采纳尺寸(中--中)m走廊病房2.7门诊单侧候诊2.1双侧候诊2.7手术室2.7病房六人病房6.0×6.0三人病房3.6×6.0协助用房3.6×4.5门诊小诊室3.0×4.2大诊室3.3×4.5手术室大间6.0×6.0中间4.5×6.0小间4.2×4.8X光室6.0×6.0化验室4.5×6.0第十六条乡镇卫生院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备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2.应便利群众,交通便利。3.周边宜有便利的水、电、路等公用基础设施。4.应环境宁静、远离污染源,并和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全部确定距离。5.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高压线路及其设施。第十七条乡镇卫生院的总平面布局,应依据功能、流程、管理、卫生等方面要求,对建筑平面、道路、管线、绿化和环境等进行综合设计。第十八条乡镇卫生院的总体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1.功能分区合理,洁污流线清晰,避开交叉感染。2.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便利。3.住院、手术、功能检查等用房应处于相对宁静的位置。4.病房、诊疗室等主要医疗用房应有适宜的朝向。5.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多风沙地区应有防风害侵袭措施。第十九条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在满意运用功能和平安卫生要求的前提下,其建筑宜集中布置。其次十条乡镇卫生院出入口不宜少于二处。其次十一条太平间、焚毁炉应设于较隐藏的位置,和主要建筑物应适当隔离,并宜单独设置通向院外的出口;设传染病门诊的卫生院,应合理布置,避开交叉感染。其次十二条停车场宜设在门诊部、住院部出入口旁边。其次十三条短暂不能由市政供水、供电的地区,应自备供水、供电设施。其次十四条乡镇卫生院绿化用地应符合当地有关规定。其次十五条乡镇卫生院内不宜建设职工住宅;受条件限制职工住宅和乡镇卫生院毗连时,应实行分隔措施,并宜另设出入口。其次十六条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必需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其次十七条乡镇卫生院建设用地指标,不应超过表4规定。表4建设用地指标规模用地面积指标(容积率)无床0.71-20床0.721-99床0.8-1.0注:建设用地指标中不含职工生活用房用地。第五章建筑标准其次十八条乡镇卫生院的建筑标准,应贯彻适用、经济和在可能条件下留意美观的原则,依据经济水平和地域条件合理确定。其次十九条乡镇卫生院房屋建筑材料应优先采纳地方材料,结构选型宜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乡镇卫生院建设还应符合防火、建筑节能及无障碍等方面的要求。第三十条乡镇卫生院建筑设计应留意标准化和多样化相结合。第三十一条乡镇卫生院房屋建筑耐久年限不应低于二级;建筑平安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应当依据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加抗震设防实力,建筑抗震烈度应在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基础上提高1度。第三十二条乡镇卫生院的建筑宜采纳砖混或框架结构,建筑层数宜为1~3层。第三十三条乡镇卫生院建筑室内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医疗用房宜为2.7~3.32.医技科室用房应依据设备须要确定。第三十四条乡镇卫生院房屋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不宜小于450mm,出入口应有坡化面。第三十五条乡镇卫生院建筑装修和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医疗用房的墙面、顶棚应易于清扫、不起尘、易修理;手术间、产房墙面应采纳瓷砖或其他便于清洁、消毒的材料。2.地面用材应采纳防滑、宜清洗的材料;检验用房的地面材料还应耐腐蚀,便于清洁、消毒;部分医疗设备用房应按其设备要求防尘、防静电。3.化验台、操作台等台面均应采纳干净、耐腐蚀、易冲洗、耐燃烧的面层,相关的洗涤池和排水管应采纳耐腐蚀的材料。4.放射科、功能检查等用房应有相应的防潮、防辐射、剩余电流爱护等设施。5.供应室、药房(库)、太平间等应有防虫、蝇、鸟、鼠及其他动物侵入的设施;药房(库)还应有防潮设施。第三十六条预防保健、门诊、病房等用房,应充分利用自然光和通风,不宜阳光干脆照耀的用房应有遮阳设施。主要用房的采光窗洞口面积和该用房地面面积之比,不宜小于表5的规定。表5主要用房采光表名称比值诊疗室、检查室、预防保健用房、病房、医护办公室1/6候诊室、配餐室1/7更衣室、浴室、卫生间1/12第三十七条乡镇卫生院给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污水排放应达到无害化要求。第三十八条乡镇卫生院主要医疗用房宜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并设置相应的设施。第三十九条供电要符合以下要求:1.宜采纳双路电源供电,不能保证持续供电的地区,应设自备电源;2.电源装配容量应满意现有设备及近期的增容需求;3.院区内宜采纳分回路供电方式。第四十条乡镇卫生院应设置通讯设备并装备计算机等信息系统。第四十一条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的处理应按国家及地方有关标准执行。第六章主要用房要求第一节预防保健用房第四十二条预防保健用房应依据规模和业务须要合理设置,一般应有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化等用房。第四十三条预防保健用房宜和行政用房邻近,妇幼保健用房宜和妇产科门诊联系便捷且和一般门诊、放射科分开设置。其次节门诊用房第四十四条乡镇卫生院门诊用房应依据不同建设规模、专科特长和业务需求合理设置诊疗室,规模小的乡镇卫生院可按业务性质、业务量设置综合性诊室。第四十五条门诊用房的布局应从医疗流程和各部分功能须要动身,做到紧凑、合理、便捷,有利于交通流线。第四十六条门诊出入口及候诊、取样等场所应合理布置,规模较小的乡镇卫生院可设置集中候诊区。第四十七条妇产科等须要自成一区的科室,应视其规模大小进行合理布局,并解决好出入口、隔离、卫生间等问题,避开或削减交叉感染。第四十八条注射室应和视察治疗室相邻设置。第四十九条急诊室位置要醒目,应便利利用门诊及医技科室的房屋及设施。第五十条传染病门诊和隔离视察室应相对独立,并有单独出入口。第三节住院用房第五十一条床位规模较大的乡镇卫生院,其住院部宜自成单元。第五十二条乡镇卫生院病房床位设置,宜以2床/间和3床/间为主,不宜超过6床/间。重危症病房应为1床/间,位置宜靠近护士办公室;产科母婴同室每床运用面积不应少于6㎡。第五十三条病房门可双向开启,门净宽不得小于l.10m,门扇应设视察窗。第五十四条病房护士站宜采纳开敞式,和护理单元走道联通,距最远病房门口不宜超过30第五十五条护理单元内集中设置的卫生间、盥洗、浴室、污洗的宜设于一区,并应满意便利适用、清洁卫生、削减污染等要求。第四节放射科用房第五十六条放射科宜设在底层,并和门诊部和住院部联系便利。第五十七条放射科应设有透视(摄片)室、暗室等用房,暗室应和透视(摄片)室相邻。第五十八条透视(摄片)室的空间尺寸、墙体、地面、门窗等,应满意设备安装和放射防护要求。透视(摄片室)机房应有通风、换气措施。第五节检验用房第五十九条检验用房应依据不同规模乡镇卫生院开展的业务项目确定。检验用房按其规模可采纳合室、分室或套间等方式,室内布置应符合检验工作流程。第六十条检验用房位置,应兼顾门诊、住院和预防保健共用,且便利病人。第六十一条检验用房外窗宜朝北设置,应有良好通风措施。第六节手术室和产房用房第六十二条手术室应按一般手术室要求设置。手术室、产房用房应自成一区,并邻近外科、妇产科病房。床位规模较小的乡镇卫生院,手术室及产房宜设在门诊部适当位置,和妇产科诊室联系便捷。第六十三条手术室、产房的布置应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区要求。第六十四条手术室、产房宜合区设置,即手术室、产房合用或在同区内分设。具体设置方式视乡镇卫生院规模确定。第六十五条手术室、产房的朝向以北向为宜,其他朝向时应有遮光措施。第六十六条手术室应以人工照明为主。第六十七条手术室门宽、开启方式应满意通行、运输病人、干净、防污染的要求。第六十八条手术室和产房的管线应暗设,洗手间设置非手动洗手设施不应少于两个。第七节供应(消毒)室用房第六十九条供应室宜设在业务区的适中部位,并相对独立。第七十条供应室平面布置应符合工艺流程和洁污分区的要求,消毒应和贮存、分发室相临,并设传递窗相通。购置安装的消毒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第七十一条洗涤池宜设通用和专用两种。第八节药房第七十二条规模较大的乡镇卫生院中、西药房应分设,规模较小的可合并设置。第七十三条药房应和挂号、收费、划价邻近。第七十四条特殊药品(指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的贮放处应有平安设施。第七十五条中药煎药可视须要支配用房。第七十六条中、西药房(库)均应满意防潮、防腐、防尘、防虫、防鼠等要求。第九节协助用房第七十七条洗衣房设置要求:1.洗衣房宜建平房,并设晒衣场地。2.平面布置应符合收受、浸泡消毒、洗衣、晒(烘)干、贮存、发放等流程。第七十八条锅炉房设置要求:1.锅炉房视乡镇卫生院规模支配用房和设备,规模较小时可装设供水兼供暖的茶浴炉。2.锅炉房位置宜选择在适宜的地方,并位于常年主导风的下风向。3.锅炉房宜设特地出入口。第七十九条配电室应符合下列要求:1.配电室位置应邻近外接电源的输入处,规模较小的乡镇卫生院可在适宜位置设配电箱(柜)。2.配电室门窗应向外开,窗户应设有爱护网。第八十条养分厨房应和住院部有便捷联系,规模较小的乡镇卫生院可设公用厨房。第八十一条洗衣房、锅炉房、配电房等协助用房宜合并建设。第七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八十二条乡镇卫生院投资估算,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编制,在评估或审批项目可行性探讨报告时,乡镇卫生院房屋平均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可适当高于建设地区相同建筑等级标准和结构形式的住宅平均建安造价。第八十三条建设工期按国家关于建筑安装工程工期有关定额执行。附件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条文说明目录第一章总则…………………其次章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第四章规划布局和建设用地………………第五章建筑标准……………第六章主要业务用房要求…………………第一节预防保健用房……………其次节门诊用房…………………第三节住院用房…………………第四节放射科用房………………第五节检验用房…………………第六节手术室和产房用房………第七节供应(消毒)室用房………第八节药房………第九节协助用房…………………第七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章总则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枢纽,建好乡镇卫生院,为广阔农夫群众供应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乡镇卫生院建设,全国大部分卫生院在这个时期得到新建、改建、扩建,设备得到了补充和更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但是,在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各地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规模和需求、功能和运用、装备和技术等不相适宜的状况,造成了医疗卫生资源的奢侈。因此,制订《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对于提升乡镇卫生院工程项目决策水平和建设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建设标准的作用。本建设标准是为项目决策服务的统一标准,在技术、经济、管理上起宏观管理作用,具有很大的政策性、好用性,是编制、评估、审批乡镇卫生院工程建设可行性探讨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建设标准的重要尺度。本建设标准适用范围。本建设标准适用于乡镇卫生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受既有条件限制,短暂达不到标准的,今后可逐步达到。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必需和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要依据当地的实际状况,处理好须要和可能、现状和发展的关系,力求使乡镇卫生院建设在规模、功能、装备、建设水同等方面达到比较合理的水平。明确了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分类和各自的任务职责。明确了乡镇卫生院规划建设原则。规定了本建设标准和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规定的关系。其次章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规模划分。参考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卫医发〔1994〕第30号)划分。第确定床位规模的依据。乡镇卫生院的床位规模,依据居民对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服务需求确定,需求凹凸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人口、经济水平是确定性因素。千人口床位指标除受乡镇卫生院的房屋设备及人才技术等软硬件的制约外,医疗保障制度也是特别重要的因素。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加上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条件的逐步改善,充溢人才,加强管理,做到房屋、设备、人员、技术、管理五配套,居民对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服务需求确定会有确定程度的提高,因此本建设标精确定的千人口床位指标有确定的调控性。本条规定的千人口床位指标均指住院床位,不含门诊急救床和视察治疗床。乡镇卫生院的基本任务是做好预防保健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是否设住院床位需依据具体状况确定。本条规定“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宜按每千人口0.6~1.2张床位设置”。其含义是:在一般状况下,按每千人口0.6~1.2张床位计算确定住院床位规模。但如服务人口少,住院需求量小或旁边有医院的乡镇卫生院,以及受各种因素限制难以开设住院床位的乡镇卫生院,可以少开、不开或暂不开设住院床位。不开设、暂不开设或短暂少开设就是指不计算、短暂不计算或短暂少计算床位规模和建设规模。指标上下限取值依据当地人口密度、经济水平、服务半径、地理交通以及目前乡镇卫生院床位利用率等状况选定。服务人口计算。床位指标确定之后,服务人口的计算是确定规模的重要环节,尤其是不适当地计算辐射服务人口将会导致乡镇卫生院规模过大,造成资源奢侈。为此,本条明确一般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计算服务人口的口径。暂住人口指在当地有关部门已办理暂住证的人口。本条规定了乡镇卫生院的项目构成。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乡镇卫生院房屋建筑面积指标。建筑面积指标是依据功能要求,在对1000多所乡镇卫生院现状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部分省(区、市)乡镇卫生院建筑方案设计资料及建设实践确定的。四种典型规模的乡镇卫生院各功能用房面积安排是指导意义上的安排,在实际设计安排中,允许合理调整,但预防保健和合作医疗用房面积应予以保证。平面利用系数暂按65%计算,各地应尽可能在设计上挖潜,提高运用率。对开间、进深、廊宽等尺寸的选择应依据乡镇卫生院规模合理选用。职工生活福利设施要尽可能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性服务网,减轻自身负担。第四章规划布局和建设用地乡镇卫生院建设,应依据科学性、好用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依据所在地区和自身发展状况,对院区进行一次性规划,依据实际须要和财力、物力等条件,一次或分期实施。其目的在于限制不遵守规划、随意建房、随意扩大建设规模等违反管理科学和自身发展规律的不正确做法。随意进行改建、扩建,必定导致整个乡镇卫生院布局不合理、流程混乱、洁污交叉等弊端产生。严格执行本条规定,依据规划进行建设,将能确保乡镇卫生院规模适度、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程科学。本条从便利群众就医和乡镇卫生院本身的业务性质对选址提出了五点具体要求,一般状况下应予以满意。对不能满意“三通”(水、电、路)的地区,应尽量利用当地原有水源(水库、河流、井泉、过境供水线路等)和道路等,节约基建投资。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是指中小学、幼儿院、托儿所等。总平面布局的原则。总平面布局的要求。1.规模较大的乡镇卫生院,医疗和行政管理、后勤供应等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或分隔,在室外分区上充分利用建筑物、道路、小花墙、绿化带等设施进行划分和连接,使其分区和相互的联系达到有机的结合。规模小的卫生院,依据实际状况做妥当处理。2.乡镇卫生院无论规模大小,建筑布局都要求紧凑合理及运用和管理上的便利,要有利于提高用地的综合运用效益。3.住院、手术、功能检查等用房,要尽可能避开设在靠出入口、门厅、公共候诊厅等人流集散的部位,规模较大有条件独立分区的应自成一区或和其业务性质要求相近的用房共设一区。4.凡病室、诊疗室等有日照或采光要求的用房,除充分满意当地的日照、采光间距外,还应保证符合功能运用的最佳朝向。5.在一些多风沙地区应有防风沙侵害措施。乡镇卫生院建设要合理限制用地规模,提高土地综合运用效益,建筑物宜集中布置。规模较大的乡镇卫生院,一般应设医疗出入口(或总出入口)和总务入口(或职工生活出入口)兼探访出入口。而尸体出口,可在院内偏僻角落设置便门。规模较小的乡镇卫生院,依据实际状况可设一个出入口。太平间及废弃物处理设施应置于边缘隐藏位置,不宜在病人的干脆视线内,和院内其他建筑物之间应有适当的分隔措施。传染病门诊设置应避开交叉感染。乡镇卫生院建设应考虑急、重症病人运输车辆(包括汽车、拖拉机、人力车等农用车辆)的停放场地。在一些暂无供水、供电条件的地区,乡镇卫生院建设要因地制宜,自备供水、供电设施,但要进行有效的卫生管理。乡镇卫生院绿化要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尽量利用建筑空间布置庭院、花坛、小品、绿化等,把室内的治疗空间同室外环境结合起来,为病人供应康复活动的绿地和活动场地。职工住宅等生活设施不应和乡镇卫生院功能用房混用。对规模较小的乡镇卫生院,人员较少时,职工住宿可以和乡镇卫生院毗邻,但相互之间应有有效分隔。限制用地的原则。乡镇卫生院建设用地指标。本建设用地指标是在对1000多所乡镇卫生院现状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部分省区市实际方案设计及建设实践,遵循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确定的。第五章建筑标准“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留意美观”是我国基本建设方针,也是建筑标准的总限制原则。乡镇卫生院的建筑标准应力求和财力、物力、功能要求的统一,同时也应符合当地乡镇规划对建筑标准的要求,避开片面追求建筑形式。本条强调了建筑材料、结构型式的选用和应遵循的其他要求。乡镇卫生院设计和建设提倡标准化和多样化相结合,有利于建筑的合理、经济、美观。“标准化”是指设计中应采纳国家的统一模数制和对当地建筑物构配件定型产品的充分利用,以利于节约,削减奢侈。乡镇卫生院在发生灾难(包括地震)时,担当医疗救治任务,必需保证其建筑物本身平安,因此规定乡镇卫生院房屋建筑耐久年限不应低于二级;建筑平安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抗震烈度应在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基础上提高1度。为保证乡镇卫生院主要业务用房的平安等级及耐久年限,主体建筑一般采纳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乡镇卫生院房屋建筑的层数,应依据其用地规模、建筑规模、功能要求、布置方式、结构型式、地基条件、乡镇规划等多方面的因素确定。以合理、适用、经济为原则,一般以1~3层为宜,在用地惊慌地区可适当增高。本条对乡镇卫生院建筑层高作了相适宜的要求。依据既往建设实践阅历,规定生院房屋底。本条提出一些必要的建筑装修和防护要求,以满意实际工作的须要。采光和通风。各地应依据实际状况执行,在满意采光通风的状况下,窗户的面积不宜过大,以削减能耗。阳光足够的地区在建筑中应同时考虑把太阳能的转化措施同保温防热结合起来,以节约能源。给排水。因各地的地理、经济条件差异很大,所以给排水应依据当地状况实行相适宜的措施,达到本条要求。主要医疗用房宜设置相应的保暖、降温等设施。本条提出了乡镇卫生院供电要求。乡镇卫生院应设置通信设备、计算机等,确保满意急救和信息刚好上报等功能需求。对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的处理作出规定。第六章主要用房要求乡镇卫生院的预防保健用房应依据实际须要和规模大小合理设置,一般设预防保健、合作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等办公室和健康教化、多功能会议室等。会议室主要是为召开会议、培训乡村医生以及卫生宣扬、健康教化等服务。预防保健用房,从用房性质、加强预防保健工作的领导以及多功能会议室共用等方面考虑,宜和行政用房邻近。一些妇幼保健人员兼做妇产科诊疗,在布局上应予以考虑。本条规定了门诊用房的设置原则。门诊用房设置应变更过去“小而全”、“大而全”模式,合理设置科室。规模较小、工作量不大的卫生院,业务性质相近的科室可合并。门诊用房布局原则。门诊出入口及候诊要求。第四十七条妇产科等须要自成一区的科室,应处理好自身及各方面的关系。为节约人力、物力,本条要求将注射室和视察治疗室相邻布置,两室之间的墙体可采纳玻璃隔断(墙),便于视察和兼顾性护理。规模较大的乡镇卫生院急诊部应单设,但应尽量利用门诊及医技科室的房屋及设施。规模较小时,可和注射、视察治疗室等合设。传染病门诊、隔离视察室设置原则。住院部设置。综合考虑治疗和管理两方面,一般按30床左右为一个护理单元。乡镇卫生院宜设置规范的住院部。病房床位设置。病床的排列应平行于采光窗墙面。平行两床的净距不宜小于0.8m,靠墙病床床沿同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0.6m。单排病床通道净宽不宜小于1.10m,双排病床(病房门净宽不小于1.10m,满意运输病人的须要。门扇设护士站宜采纳开敝空间,也可用半敝空间(即用玻璃隔断形式),便于护理人员能便利地和各病房联系和干脆视察病人。护理单元内的厕所、盥洗、污洗宜设于一区,既有利于清洁卫生、削减污染,又有利于给排水设备的敷设。放射科位置应考虑设备安装及和门诊、住院的联系便捷等。放射科房间设置原则。透视室应考虑必要的防护措施,并满意安装和运用等要求。检验用房平面布局。检验用房采纳合室时,应有合理的分区和分隔措施(如玻璃隔断等)。检验用房位置选择应考虑便利病人、便于管理,兼顾各方面需求。检验用房朝向和通风。一般宜置于北向,因为朝北方位温湿变更较小。若布置有困难时,也可布置在其他朝向,但必需实行相应的遮阳措施。检验室内会产生有害气体,假如实行自然通风不能满意时,应在外墙(窗)增加换气扇。手术、产房用房设置原则。手术、产房用房布置要求。产房相应配套的更衣室、休息室、婴儿室等应依据乡镇卫生院规模状况和实际须要设置,和手术用房合区时应尽可能合用。手术室朝向一般不宜采纳东西向,外窗应设双层或单层密闭窗。人工照明不宜造成弦光、阴影等,所以手术室一般以人工照明为主。手术室门的要求。手术室通向清洁走道的门净宽,不应小于1.10m,并应设弹簧门或自动启闭门。通向洗手间的门净宽,不应大于手术室的干净要求比较高,所以管线一般宜采纳暗设。洗手间的非手动洗手水嘴可采纳脚踩式或感应式。供应室位置选择要考虑和医疗区的便捷,并相对独立,利于卫生和管理。供应室布置要洁污分区清晰,收受和分发界线分明,避开污染。洗涤要求。清洗量较小时可设通用洗涤池或采纳双槽形式,清洗量较大时应分别设通用和专用洗涤池。规模较大的乡镇卫生院中西药房应分设。规模较小的乡镇卫生院中西药房可合设,中西药可在同室中做适当分隔或分柜存放,也可将划价、收费、发药合设在药房中统一管理。药房位置选择应便利病人,并兼顾和挂号、收费的联系。特种药品类可用保险柜或在药房(库)适宜部位设置专用贮存处存放,并保证平安贮存。规模较大的乡镇卫生院可考虑单独设煎药处,规模小的可和养分厨房合用。中西药房(库)窗户宜设高窗,并应设防虫、鼠的爱护网。地面应采纳防潮、防腐的水泥地面或其他适宜的材料。洗衣房平面布局应合理紧凑。位置不应在病人的干脆视线内,牢靠近锅炉房、开水房,但应和开水房有相应的分隔措施,防止污染。洗衣房无烘干设备时,应考虑无污染影响的晒衣场。规模较大的乡镇卫生院除设置必要的采暖锅炉房外,尚应考虑诊疗须要的热水供应和洗浴等,有条件的还应考虑高压蒸汽供应系统的设施。规模较小时可装茶浴炉。应有锅炉房的燃料存放场地和运输通道。配电房(箱、柜)的位置应和各用电系统联系便捷,平安合理。养分厨房可视须要设置,和病房有便捷的联系。规模较小时可设公用厨房。为节约用地,洗衣房、锅炉房、配电房等协助用房宜合并建设。第七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条规定了乡镇卫生院投资估算的依据。本条规定了确定乡镇卫生院建设工期的方法。前言《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以下简称“建设标准”)是依据原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程序规定>和<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通知》(建标〔2007〕144号)的要求,依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二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项目支配的通知》(建标函[2002]345号)的支配,由卫生部主编,具体由卫生部规划财务司组织北京市卫生局、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上海建筑设计探讨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探讨院、同济高校等单位共同修订。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化的调查探讨,收集了约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0所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现状资料,仔细总结了原建设部、国家计委1996年颁布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施行状况及多年来医院建设的阅历教训,本着以人为本、便利患者的原则对建设标准进行了修订。编制组完成建设标准修订初稿后,在网上广泛征求看法,并由我部召开了全国审查会,会同各有关部门审查定稿。建设标准共分总则、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建筑面积指标、规划布局和建设用地、建筑标准、医疗设备、相关指标等七章。请各单位在执行建设标准的过程中,留意总结阅历,积累资料。如发觉须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看法和有关资料寄至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邮政编码:100044),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参编单位:北京市卫生局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上海建筑设计探讨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探讨院同济高校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设计探讨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高校第一医院北京高校第三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公安部天津消防探讨所主要起草人:刘富凯、于冬、辛春华、于德志主要参和人:王健、王铁林、王漪、刘强、许钟麟、沈晋明、张行健、黄晓家、刘魁、吴翔天、梁建岚专家组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马遂、刘大为、任武爱、朱秀安、李包罗、李迟、郭大荣、郭健、胡逸民、赵天卫、赵兰才、倪照鹏、黄云树、梅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年10月目录总则…………………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建筑面积指标………规划布局和建设用地………………建筑标准……………医疗设备……………相关指标……………附件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条文说明………第一章总则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事业发展的须要,加强和规范综合医院的建设,提高综合医院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正确驾驭建设标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本建设标准是为综合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合理确定建设水平服务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综合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是有关部门审查项目设计和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尺度。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200~1000张病床的综合医院新建工程项目。一般状况下,不宜建设1000床以上的超大型医院。确需建设1000床以上医院时可参照执行。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综合医院的建设,必需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发展卫生事业的技术经济政策,应适应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正确处理现状和发展、须要和可能的关系。综合医院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便利患者的原则,在满意各项功能须要的同时,留意改善患者的就医条件和员工的工作条件,做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程科学、规模适宜、装备适度、运行经济、平安卫生。综合医院的建设应符合所在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避开重复或过于集中建设。现有综合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合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开奢侈。第七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依据立足当前、考虑发展的原则,依据当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和建设单位的实际状况,切实做好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第八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对院区进行总体规划,经批准后,依据须要和投资可能,可一次或分期实施。第九条综合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其次章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第十条综合医院的建设规模,按病床数量可分为200床、300床、400床、500床、600床、700床、800床、900床、1000床九种。第十一条新建综合医院的建设规模,应依据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拟建医院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和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状况以及该地区现有医院的病床数量进行综合平衡后确定。第十二条综合医院的日门(急)诊量和编制床位数的比值宜为3:1,也可按本地区相同规模医院前三年日门(急)诊量统计的平均数确定。第十三条综合医院建设项目,应由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等七项设施构成。担当医学科研和教学任务的综合医院,尚应包括相应的科研和教学设施。第十四条磁共振成像装置、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核医学、高压氧舱、血液透析机等大型医疗设备以及中、西药制剂室等设施,应依据地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并依据医院的技术水平和实际须要合理设置,用房面积单独计算。第十五条综合医院配套设施的建设应坚持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设施或集中建设、统一供应。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第十六条综合医院中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等七项设施的床均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综合医院建筑面积指标(m2/床)建设规模200~300床400~500床600~700床800~900床1000床建筑面积指标8083868890第十七条综合医院各组成部分用房在总建筑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宜符合表2的规定。表2综合医院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部门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急诊部3门诊部15住院部39医技科室27保障系统8行政管理4院内生活4注: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可依据地区和医院的实际须要作适当调整。第十八条综合医院内预防保健用房的建筑面积,应按编制内每位预防保健工作人员20m2第十九条担当医学科研任务的综合医院,应以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为基数,按每人32m2的标准增加科研用房,并应依据须要按有关规定配套建设适度规模的中间试验动物室。其次十条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的教学用房配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综合医院教学用房建筑面积指标(m2/学生)医院分类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面积指标8~1042.5注:学生的数量按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临床教学班或实习的人数确定。其次十一条磁共振成像装置等单列项目的房屋建筑面积指标,可参照表4。表4综合医院单列项目房屋建筑面积指标(m2)项目名称单列项目房屋建筑面积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310正电子放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300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26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310血液透析室(10床)400体外震波碎石机室120干净病房(4床)300高压氧舱小型(1~2人)170中型(8~12人)400大型(18~20人)600直线加速器470核医学(含ECT)600核医学治疗病房(6床)230钴60治疗机710矫形支具和假肢制作室120制剂室按《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执行注:1.本表所列大型设备机房均为单台面积指标(含协助用房面积)。2.本表未包括的大型医疗设备,可按实际须要确定面积。其次十二条新建综合医院应配套建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停车的数量和停车设施的面积指标,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有关规定执行。其次十三条依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实际状况,须要配套建设采暖锅炉房(热力交换站)设施的,应按有关规范执行。其次十四条健康体检设施及其所需的面积指标,应依据实际须要报批。第四章规划布局和建设用地其次十五条综合医院的选址应满意医院功能和环境的要求,院址应选择在患者就医便利、环境宁静、地形比较规整、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位置,并尽可能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应避开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贮存场所。综合医院的选址尚应充分考虑医疗工作的特殊性质,依据公共卫生方面的有关要求,协调好和周边环境的关系。其次十六条综合医院的规划布局和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建筑布局合理、节约用地。满意基本功能须要,并适当考虑将来发展。功能分区明确,科学地组织人流和物流,避开或削减交叉感染。依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建筑物的朝向、间距、自然通风、采光和院区绿化应达到相关标准,供应良好的医疗和工作环境。应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在不影响运用功能和满意平安卫生要求的前提下,医院建筑可适当集中布置。应配套建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其次十七条综合医院的建设用地,包括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等七项设施的建设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堆晒用地(用于燃煤堆放和洗涤物品的晾晒)和医疗废物和日产垃圾的存放、处置用地。床均建设用地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综合医院建设用地指标(m2/床)建设规模200~300床400~500床600~700床800~900床1000床用地指标117115113111109注:当规定的指标的确不能满意须要时,可按不超过11m2/其次十八条担当医学科研任务的综合医院,应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为基数,按每人30m2,担当教学任务的综合医院应按每位学生其次十九条新建综合医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面积,应在床均用地面积指标以外,按当地的有关规定确定。第三十条新建综合医院的绿地率不应低于35%;改建、扩建综合医院的绿地率不应低于30%。第五章建筑标准第三十一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贯彻平安、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留意美观的原则,建筑标准应依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合理确定。第三十二条综合医院宜以多层建筑为主。门急诊楼、医技楼、病房楼等主要建筑的结构形式,应考虑运用的敏捷性和改造的可能性。病房楼不宜设置阳台。综合医院的各类用房及配套设施,应保证建筑结构的平安,应符合国家有关抗震规范的要求。第三十三条综合医院的建筑装修和环境设计,应有利于患者生理、心理健康,体现清爽、高雅、朴实的行业特点。综合医院建筑的色调设计和室内照明,应符合卫生学要求。第三十四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符合国家《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要求,尚应考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设置无性别卫生间。第三十五条综合医院的建筑物,应符合国家建筑节能的相关标准。综合医院的门急诊、病房、重症监护室、手术室、产房等部门的建筑设计应当符合医院感染预防和限制的基本原则。第三十六条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和试验室等医疗业务用房的室内装修,应符合下列规定:室内顶棚应便于清扫、防积尘;照明宜采纳吸顶灯具。内墙墙体不应运用易裂、易燃、易吸潮、易腐蚀、不耐碰撞、不易吊挂的材料;有推床(车)通过的门和墙面,应实行防碰撞措施。除特殊要求外,有患者通行的楼地面应采纳防滑材料铺装。全部卫生洁具、洗涤池,应采纳耐腐蚀、难沾污、易清洁的建筑配件。不应运用易产生粉尘、微粒、纤维性物质的材料。第三十七条配餐、消毒、厕浴、污洗等运用蒸汽和易产生结露的房间,应采纳坚固、耐用、难沾污、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并应实行有效措施,使蒸汽排放顺当、楼地面排水通畅不出现渗漏。第三十八条综合医院的院区管网,应采纳分区专线供应。主要建筑物内,应设置管道井并按须要设置设备层。主要管道沟应便于修理和通风,应实行防水措施。第三十九条综合医院的供电设施应平安牢靠,保证不间断供电,并宜设置自备电源。综合医院应采纳双回路供电。院区内应采纳分回路供电方式。第四十条综合医院的建筑耐火等级和消防设施的配置应遵守国家有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第四十一条综合医院的手术室、产房、放射科、功能检查科、检验科、有关试验室等用房应设置空调和通风设施。干净手术部空气净化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第四十二条综合医院应配置和其建设规模和业务技术、行政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信息系统、通讯系统和平安技术防范系统。第四十三条综合医院应配置完善、清晰、醒目的标识系统。第四十四条综合医院应设置医用气体供应系统。第四十五条综合医院应建设污水、污物的处理设施,污水的排放和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存放和处置应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医疗设备第四十六条一般医疗设备的配置,应依据医院的不同功能、专科特长和所担当医疗保健工作任务,参照有关基本医疗装备配置标准的规定执行。第四十七条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应按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和运用管理方法》和卫生部《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看法》的规定执行。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必需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原则,充分兼顾技术的先进性、适宜性和可及性,实现区域卫生资源共享。相关指标第四十八条综合医院的投资估算,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编制。第四十九条综合医院工作人员的编制按卫生部有关组织编制规定确定。第五十条综合医院的经济评价,应按国家现行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的规定执行。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条文说明目录第一章总则…………………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建筑面积指标………规划布局和建设用地………………建筑标准……………医疗设备……………相关指标…………………总则1996年10月3日经建设部和原国家计委批准发布,并于当年12月1日起施行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以下简称“九六标准”)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九六标准”的发布施行使综合医院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探讨、项目批准、规划设计乃至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有了较为科学的标准尺度,对全国综合医院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九六标准”施行的十余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成长和国民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综合国力显著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基础的增加,必定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卫生事业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医疗机构如何发展建设,满意以人为本和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要求;抗击SARS的阅历教训更对医疗机构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切都使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机构的建设面临新的挑战。所以,对“九六标准”进行修订是必要和刚好的。在总结“九六标准”的施行状况和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0所综合医院的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修订了《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本建设标准”),以指导今后综合医院建设工作。本条阐明白本建设标准的编制目的。本建设标准是依据有关规定,由建设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发布的,为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建设水平服务的国家标准,是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中有关政策、技术、经济的综合性宏观要求的依据。本条规定了本建设标准的作用。本建设标准主要适用于新建综合医院项目。现有综合医院的改建、扩建工程会受到原有条件的限制,故本建设标准制定了一些区分于新建项目的相应规定,目的在于增加可操作性。一般状况下,不提倡建设1000床以上规模超大型医院。这是对国内外综合医院建设和管理阅历的总结,也符合我国的基本状况。但确须要建设时可参照1000床的指标执行。利用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非政府投资建设的综合医院,均应参照本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综合医院的建设必需和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同时要依据当地的实际状况,处理好工作须要、将来发展和实际可能的关系。综合医院的建设工作应依法进行,必需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发展卫生事业的技术经济政策,增加科学性、避开盲目性、随意性。本条规定了综合医院建设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综合医院是以诊治疾病,照护病人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其工作对象主要是病人并对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负有重大责任。因此,综合医院各项设施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综合医院建设应满意各项功能的基本需求,并尽可能改善病人的就诊和住院条件。同时,要留意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使其能够在较好的环境中为病人供应良好的服务。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一个街区有多家医院同时存在,而在另一个地区或同一个城市的另一个街区却很少或没有象样的医院;为利用某块地皮或其他缘由,在医院集中的地区又建一所医院;为了扩大业务范围,增加病床数量,同时存在于一个地区的多家医院又同时扩建、竞相扩大规模……,上述状况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重复建设和过于集中的状况,有历史缘由也有现实缘由,有客观缘由也有主观缘由。事实上不仅造成卫生资源和建设资金的不合理运用,也导致交通不便,就诊时间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等社会问题,更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此,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中,应重视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依据我国的国情,目前综合医院建设重点应放在中小城市,大城市应坚持改扩建为主的方针。综合医院在进行改建、扩建的时候,应将原有设施中能够利用的部分计入所定规模的总面积中,合理规划、充分利用。这应成为综合医院改建、扩建工程必需遵循的原则之一。仔细做好项目的前期打算工作,尤其是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编制好既符合客观规律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可行性探讨报告,是全部建设项目不行缺少的重要环节。而多年来,这一点始终是医院建设的薄弱环节。以前是有多少钱干多少事,或者是用确定的投资总想干更多的事,可研报告往往成为“可批报告”,结果和初衷相差甚多。而盲目性和急于求成则导致建设项目的先天不足,欲速不达。长期以来,不管是新建还是改建、扩建的医院建设项目,负责建设管理工作的部门多为临时抽调人员组成,或虽有常设部门也缺乏工程技术人员,无力完成可行性探讨报告和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工作,多请设计单位帮助。鉴于医院建筑流程困难、工作周期长、投入产出比相对不高,在全国只有少数设计单位从事医院设计工作,缺乏特地的技术力气。而少数强于医院设计工作的设计单位也由于这项工作要投入大量人力、时间,又没有相应的费用可取,在极不情愿的状况下,勉力为之。以上种种,必定造成医院建设项目在规模、功能、流程、投资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对此,建设单位和上级各有关部门都应高度重视。应在前期费用中列出专项资金,托付有阅历的中介机构或设计单位,切实做好可行性探讨报告和设计任务书的论证、编制工作。为整个项目的建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综合医院的建设,应依据科学性、好用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依据所在地区和医院自身的发展状况,对院区进行一次性规划。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依据实际须要和财力、物力等条件,一次或分期实施。这是总结五十多年来医院建设的阅历和教训而实行的一项扬长避短、效果明显的有利措施。其目的在于限制不循规划、随意建房、随意扩大医院规模等违反管理科学和综合医院自身发展规律的不正确做法。随意进行改建、扩建,必定导致整个医院功能区域设置不合理、流程混乱、洁污交叉、管线堵塞等弊端的产生。严格执行本条规定,依据规划进行建设,将使医院始终保持适度的规模、合理的布局、科学的流程和良好的环境。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和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定额、指标的关系,随着国家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进展,必将有更多的标准、规范、定额、指标接连发布,凡和综合医院建设工作有关的,均应仔细贯彻执行。其次章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第十条本建设标准依据病床数量的多少,将综合医院的建设规模划分为200床、300床、400床、500床、600床、700床、800床、900床、1000床九种。实践证明,100张病床的规模不行能构成一所完整的综合医院,而且床均面积大,投资成本高,综合效益较差。为此,本建设标准将200床作为综合医院建设规模的起点。目前,全国范围内大于800床规模的各类医院有180所,而且有不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支配的规模定位也在800床以上。依据实际状况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本建设标准将综合医院的建设规模从“九六标准“的七种增加到九种。200床的规模区间为150床~249床,300床的规模区间为250床~349床,依此类推至900床规模,1000床的规模区间为950床~1049床。在同一块建设用地上,尤其是用地面积不达标的状况下,医院规模过大,会产生诸如患者过于集中、设备重复购置、工作人员过多、管理幅度过大、环境质量不符合要求、综合效益较低等很多不利因素。所以,本建设标准将综合医院建设规模的上限定在1000床。一般状况下,宜建设300床~800床这六种规模的综合医院,限制1000床以上规模超大型医院的建设。这是对国内外综合医院建设和管理阅历的总结,也符合我国的基本状况。一些专业技术力气很强、现有设施不能满意社会需求的医疗机构,宜实行异地建设分院的方法,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医疗保健需求和自身事业的发展须要。第十一条本条规定了确定综合医院规模的原则。第十二条日门(急)诊量和编制床位数(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实际建设规模确定的病床数)之间的比值,是确定综合医院门(急)诊总量进而确定除住院部以外的门诊、医技及其他相关用房面积的重要依据。经过八十年头以来大规模的医院建设,看病难、住院难的冲突得到确定程度的缓解,实践证明3:1的诊床比基本符合实际。中心城市内有专科特色综合医院(特长专科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1/4以上)的诊床比要高于3:1,应适当增加门诊和医技科室用房的面积。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在经济条件、疾病种类、技术水平和医疗设备等方面均有差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也会使医院的门(急)诊量发生变更。为使诊床比更接近该地、该院的实际状况,有些新建医院尤其是改建、扩建的综合医院,可以按当地相同规模医院或本院前三年门(急)诊量和住院病人统计的平均数确定诊床比例,并按新的比值确定门诊、医技科室等用房的面积。第十三条依据综合医院所须要担当的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四大任务,依据科学管理和实际工作的须要,本条规定了综合医院的建设项目由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院内生活、科研和教学设施等九个部分组成。其中前七项是综合医院建设的基本内容,这些项目建成后,一所医院就可以投入运用,正常运转;后两项则应依据担当科研和教学任务的具体状况确定。这样规定,使综合医院的建设项目更符合管理科学的要求和医院自身的客观实际,同时也有助于克服重视医疗业务用房、轻视保障系统用房、忽视行政管理和职工生活用房的现象。在前期打算工作中,应将七项基本内容和须要建设的科研、教学设施以及其他应当建设的项目同时立项,一次报批。使综合医院的建设配套进行,发挥应有的效益。除本院一般急诊工作外,担当院前急救接诊任务的综合医院,应按接诊专业的不同适当增加急救用房的面积。第十四条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核医学、高压氧舱等大型医疗设备具有以下特征:设备本身购置成本高;须要特地的技术人员;须要建设特地的设备用房和必要的防护设施;设备投入运用后,小范围内须要检查或治疗的患者数量达不到设备正常运转的工作量要求,必定造成设备闲置。不仅增加了运行成本,也奢侈了卫生资源。为此,本条规定,大型医疗设备应依据区域卫生规划的支配并依据医院的技术水平和实际须要合理设置,逐步向适当集中、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过渡。本建设标准在第三章其次十一条的建筑面积指标中列出了制剂室的项目,但没有确定面积指标。医院确因业务工作须要或担当地区制剂中心的任务须要建设西药、中药制剂室时,应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GPP)执行。第十五条由于历史缘由,医院办社会是我国各级各类医院尤其是大中型医院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它已经成为医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医疗市场的制约因素之一。为此,本建设标准提倡综合医院内的一些配套设施向社会化发展,在可能的状况下,应尽量利用社会协作条件进行建设。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第十六条本条规定了综合医院中以建设规模为基本参数确定的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等七项基本建设内容的床均建筑面积指标。“九六标准”的床均建筑面积指标是上限标准,原则上不准超标。这是依据当时的国情和医疗机构现状调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的。“九六标准”施行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新的医疗技术和设备都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有了很大提高。卫生事业尤其是医疗机构也应和时俱进、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意社会和人民群众在医疗保健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改善患者(包括大量的陪诊家属和健康检查和健康询问者)的就诊、住院条件和员工的工作条件,配置先进的诊疗设备,更加严格的传染病筛查和消毒隔离设施,空调、通风和治安、消防等建筑配套设施等诸方面都对综合医院的建筑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须要在修订后的新标准中予以解决。2003年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所综合医院的调查结果(2002年底数据,其中有效数据206所)是,床均建筑面积为78~106m附表1综合医院建筑面积统计(㎡/床)规模名称200床300床400床500床600床700床800床900床1000床医院(所)21232228271528636面积(㎡/床)78.1190.3782.6691.7087.27101.1092.92106.4392.77应如何评价和运用这项调查结果:一、这项调查结果反映了目前我国综合医院房屋设施的现状状况(只限于量的方面)。二、虽然这项调查结果显示的床均建筑面积超过了“九六标准”规定的指标,但各医院的用房却并未因此感到宽松,而只是达到实际须要的基本要求。三、考虑到全国的平均水平,把这项调查结果作为确定新的床均面积指标的依据是适宜的。依据以上调查结果和状况分析,吸取五十多年来特殊是“九六标准”施行以来医院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阅历教训,并在全国征求了各有关方面看法的基础上,本建设标准修订了七项基本建设内容的床均建筑面积指标。对于1000床以上的综合医院,可参照1000床面积指标执行。本建设标准中的门诊、医技等和门(急)诊量有关的房屋面积是按3:1的诊床比计算的,当实际须要大于或小于这一比例时,这些用房的面积则应按百分比相应地增加或削减。附表2综合医院七项建设内容分科室建筑面积指标(m2)规模部门200床300床400床500床600床700床800床900床1000床急诊部480720996124515481806211223762700门诊部240036004980622577409030105601188013500医技科室6240936012948161852012423478274563088835100住院部432064808964112051393216254190082138424300保障系统128019202656332041284816563263367200行政管理6409601328166020642408281631683600院内生活6409601328166020642408281631683600合计160002400033200415005160060200704007920090000床均面积808083838686888890注:保障系统中含医疗业务用蒸汽锅炉用房;采暖锅炉用房面积单列。本次修订的七项基本建设内容和“九六标准”相比,床均建筑面积指标增加了16~28㎡。主要是为了保障在社会、经济发展到确定程度时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和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诊疗手段不断增加的须要。新增加的建筑面积,有的是依据实际须要测算的,有的是依据专用的公式计算的,还有的是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规范、规定等有关文件确定的。本建设标准变更了“九六标准”中规模越大床均建筑面积越小的模式,采纳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床均建筑面积适当增加的模式。实践表明,规模较大的医院功能完善、科室齐全,担当急、难、险、重病人的救治任务也多,须要和之相应的房屋面积。同时,现状状况调查结果也是如此。一般状况下,新建、改建、扩建综合医院的床均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本建设标准第十六条表1的规定。确因业务工作须要、建设资金又有保证,经审批部门批准,可适当增加床均建筑面积指标。第十七条本条确定了七项基本建设内容在综合医院总建筑面积中所占有的比例。该比例是在对若干基础数据进行整理,并经过综合分析后确定的。运用过程中,各项比例可依据地区和医院的实际须要作适当调整。第十八条预防保健工作是综合医院的医、教、研、防四大任务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以及人口日趋老龄化,人民群众的卫生观念和保健意识也日益增加。因此,医院中预防保健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但各医院内预防保健的工作用房都比较拥挤和简陋,不能满意实际工作的须要,工作质量也受到确定程度的影响。为此,本建设标准依据《防疫法》的要求并结合医院的实际状况,明确规定了预防保健工作的用房面积。预防保健工作的用房面积和医院建设规模的大小没有干脆关系,而是以所担当的地段保健人口数量为基本参数,故将其单列出来,另给面积。“九六标准”规定,每位预防保健工作人员配备工作用房9㎡。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普遍反映面积指标偏紧,不能满意实际工作须要。通过对现状调查资料的分析探讨,在修订时,将每位预防保健工作人员的人均工作用房面积增加到20㎡。第十九条本条所定面积指标是依据建设部和原国家计委批准发布的《科研建筑工程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1〕708号)有关规定,同时结合综合医院科研机构具体特点确定的,主要用于科研业务用房的建设。其公用配套和生活服务设施可和医院共用。“九六标准”规定,设有探讨所的综合医院,应按编制内的每位专职科研人员数量,另外增加科研用房的建筑面积。在我国,设在医院中的医学科研机构,多为“院办所”(也有所办院或院、所分立)形式,特地从事科研工作人员数量不多,编制也少。但科研工作和临床之间的联系特别亲密,且大多数临床高级人员均有科研项目并定期进行科研工作。在本次修订中新标准规定,担当科研任务的综合医院,应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另外增加科研用房的建筑面积。“九六标准规定,每位专职科研人员的用房面积按25㎡配置。随着医学科学发展和学科分类细化,科研用房的面积也须要增加。依据《科研建筑工程规划面积指标》的有关规定,本次修订将原来规定偏低的25㎡调整为32㎡。以保证明际工作须要。在建设科研用房的同时,配套建设和之相适应的中间试验动物室,是医学科研工作的须要。因一般综合医院不设试验动物室,故本条规定的科研用房指标中不包括该项内容。须要时,可按卫生部发布的《医学试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其次十条担当临床教学任务的综合医院有三种类型,即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本条教学用房的建筑面积是依据原国家教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一般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确定的。其次十一条本条所列14个作为本建设标准的单列项目,供建设单位选择运用。其中有些虽属于七项基本建设内容的范围,但又不是全部综合医院都必需建设的非共性项目,所以予以单列。这些项目的建筑面积是在对综合医院的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的。各地在综合医院的建设中,可依据实际须要参照运用。其次十二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交通设施的不断改善,乘用各种车辆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探视的家属和健康检查(询问)者越来越多。在适当的位置(地上或地下)设置公共停车场,已成为综合医院建设工作中所必需面对的问题。不少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此已有明文规定,并明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参和医院初步设计的审批工作。有关部门应按当地的规定,依据项目的建设规模,增加综合医院公共停车场的建筑面积指标。其次十三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变更,冬季采暖已不仅限于寒冷地区,但也并非是全国全部综合医院都须要采暖设施。所以,本次修订“九六标准”时,将采暖设施的配置要求单列一条,并且未明确具风光 积指标。实际工作中,应依据项目所在地区的实际须要,按采暖方式的不同,依据国家有关规范设计,另行增加相应的建筑面积。其次十四条健康体检工作在不同规模的综合医院中都有担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在变更,健康体检的工作量逐年增加,必定须要确定的设施来担当这项工作。本建设标准没有确定具体的面积指标,建设单位可依据实际须要另行报批。第四章规划布局和建设用地其次十五条建设用地的选择,对一所综合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它对建设投资的多少、工期的长短以及建成后效益的好坏,都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应当仔细对待。本条规定了综合医院选址应遵循的原则。综合医院的选址,除应考虑外界对医院环境的影响,同时尚应考虑由于医院的特殊工作性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二者要统筹兼顾。要依据公共卫生方面的有关要求,做好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协调好医院和周边环境的关系。其次十六条本条明确了综合医院建设规划应当遵循的几项主要原则。做好总体规划是综合医院建设工作中的一个不行缺少的重要环节,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12月珠海某单位诚聘工作人员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烹饪工艺学(第2版) 课件 单元13组配工艺
-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 一般情况皮肤淋巴结及头颈部检查课件
- 3.我参与 我奉献 第2课时【知识精研】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堂(统编版五四制)
- 《高等视窗程式设计》课件
- 主题班会课件安全警钟长鸣
- 2025至2031年中国干燥过滤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复合式绝缘开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高效率促销管理E》课件
- 2025年骨科工作总结及下年度工作计划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切线的证明方法及模型》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 2023年工程制图习题集
-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题(84道)
- 2025春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煤矿顶板管理》课件
- 产品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地市级)及答案解析
- 2024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PIE工程师培训教程:敏捷项目管理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课件 学习情境5:电机控制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