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市晋源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太原市晋源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3一、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3(一)区域位置 3(二)自然环境条件 3(三)社会经济状况 4二、土地利用现状 4(一)农用地 5(二)建设用地 5(三)其他土地 6三、上轮规划实施成效回顾 6(一)实施耕地占补平衡,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7(二)土地特别是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平有所提高 7(三)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成效显著,部分土地生产条件得以改善 7(四)加大了土地生态建设力度,生态环境条件总体上得到明显改善 8(五)规划的法律地位和公众对规划的认知度及参与意识明显提高 8四、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8(一)人口与土地矛盾较突出 8(二)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 8(三)土地利用不够充分 9(四)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 9五、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9(一)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 9(二)土地利用管理面临的挑战 10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1一、土地利用战略 11(一)合理安排城镇用地,保障为加快城镇化服务的第三产业用地 11(二)优先安排高新技术产业用地 11(三)大幅度提高耕地利用水平 12(四)适当安排旅游休闲用地 12二、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2(一)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13(二)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确保城镇和重点项目建设 13(三)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 13(四)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4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4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原则 14二、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和布局 14(一)农用地总规模与结构调整 14(二)农用地内部结构与布局调整 15三、建设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 17(一)建设用地总规模与结构调整 17(二)建设用地内部结构与布局调整 17四、其他土地规模与结构调整 19(一)其他土地总规模与结构调整 19(二)其他土地内部结构与布局调整 19五、土地保护与管理的基本措施 20(一)农用地保护与管理的基本措施 20(二)建设用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措施 21第四章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管制 22一、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 23(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23(二)一般农地区 23(三)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24(四)风景旅游用地区 24(五)林业用地区 25(六)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26(七)独立工矿区 26二、建设用地管制 27(一)允许建设区 27(二)有条件建设区 27(三)禁止建设区 28(四)限制建设区 29第五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29一、中心城区的范围及用地现状 29二、中心城区(含五个功能片区)的发展布局与规模控制 301、中心城区的发展布局 302、扩展区域 31第六章土地综合整治与重点项目 32一、土地综合整治及安排 32(一)农用地整理 32(二)建设用地的复垦 33(三)未利用地的开发 33二、重点建设项目 33(一)城镇建设项目 34(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4(三)采矿建设项目 34(四)农村居民点用地 34(五)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35第七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5一、土地生态建设 35(一)西部丘陵区的植树造林绿化建设 35(二)汾河沿岸的植树种草绿化建设 35(三)东部平川区的绿化建设 35(四)城市用地内部的生态建设 36二、环境建设 36第八章镇(街办)土地利用控制 37一、义井街道办事处 37二、罗城街办 37三、金胜镇 38四、晋源街办 38五、晋祠镇 39六、姚村镇 39第九章 矿业用地整合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 40一、矿业用地整合 40(一)整合保留的矿山 40(二)关闭的矿山 40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41(一)拆旧区 41(二)安置区 42(三)建新区 43三、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43(一)组织领导保障 43(二)政策措施保障 44(三)资金的筹措 45(四)相关制度保障 46(五)群众基础保障 46(六)技术措施保障 47第十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47一、行政和组织措施 47二、法制措施 48三、经济措施 48四、技术手段 50五、公众参与制度 50附表 51前言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全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科学安排各业、各类、各镇(办)土地利用,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全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依据本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的要求,在《太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指导下,编制《太原市晋源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上级规划的要求,贯彻晋源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体:——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任务,协调上下级规划;——阐明规划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确定各类农用地、建设用地及其他土地调控方向;——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主要用地规模;——划分土地用途分区,明确各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确定土地整治规模、范围和重点区域;——分解下达镇(街办)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规划及保障措施;——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等。本规划期为2006-2020年,以2005年为基期,2010年为规划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本规划范围为晋源区辖区内的全部土地,总面积,包括三个街办,三个镇。本《规划》是指导全区未来土地利用安排的纲领性文件。凡在本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整治、复垦的各业生产和各项建设活动的单位(部门)、集体和个人,均必须遵守和符合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一、自然经济社会概况(一)区域位置太原市晋源区位于太原市的西南部,是太原市所辖城乡一体化区域之一。晋源区西依龙山与古交市接壤,东傍汾河与小店区隔河相望,北起义井东街与万柏林区毗邻,南至姚村镇高家堡与清徐县相连。地理坐标东经112°19′-112°33′、北纬37°37′-37°39′之间。南北长,东西宽。土地总面积为289.9454平方公里(即),约占太原市土地总面积的4.21%。(二)自然环境条件晋源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丘陵山区及东南部平川区大体各占一半。丘陵山区海拔一般在1100-1500米,林草覆盖度高,林地占本区面积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太原西山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镶嵌着晋祠、天龙山石窟、天龙山森林公园、蒙山大佛、太山等著名景区,已成为太原市居民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东部平川区海拔760-790米,地平水浅,交通发达,繁华程度较高,用地十分紧张。城镇村、采矿企业、交通及公共服务等建设用地约占去平川区面积的一半以上;晋阳湖、汾河公园等水域用地约占平川区面积的5%左右;耕地仅占平川区36%左右;307国道、大运高速、南环高速、罗夏、西仁、太古等公路,南中环街、龙城大街、旧晋祠路、新晋祠路、滨河西路等市政道路穿越境内,市区公共交通线路通达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驻地,平川区北部已融入太原市建成区。晋源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日照2567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460-500毫米、无霜期188天。土壤以浅色草甸土为主,土层深厚,矿产有煤、石膏、石灰石等,储量不大,一般形不成主导产业。但境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市文物保护点较多,是晋阳古城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若加大多元创新超常规发展,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扩大招商引资,有雄厚的投资支持,文化旅游区、生态宜居区、现代城市农业区的区域战略定位可以较快实现。(三)社会经济状况晋源区是1998年从原南郊区和河西区重新划分设置的区。2005年全区总人口19.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92万人,农村人口10.43万人,城镇化率46.1%,人口密度653人/平方公里。晋源区辖三个镇(金胜镇、晋祠镇、姚村镇)三个街办(义井街办、罗城街办、晋源街办),区政府驻晋源街道办事处。2005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31.66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2.19亿元、21.1亿元、8.37亿元,财政收入2.06亿元,职工平均年工资14233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776元。粮食总产20637吨、蔬菜181737吨、肉类3803吨、禽蛋8320吨、牛奶11512吨、水产品1250吨、水果2430吨。二、土地利用现状2005年全区各类土地的利用现状情况为:(一)农用地农用地面积为,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1.59%。包括:1、耕地耕地面积为,占农用地面积的25.41%。其中:水田,主要分布在晋祠镇;水浇地,主要分布在晋源街办、晋祠镇、姚村镇;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川地区。2、园地园地面积为,占农用地面积的3.18%,基本上是果园,主要分布在边山缓坡地带。3、林地林地面积为,占农用地面积的64.37%。其中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4、其他农用地其他农用地面积为,占农用地面积的7.04%,其中:设施农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农田水利用地,田坎。(二)建设用地建设用地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2.42%,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川地带,包括:1、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占建设用地的80.03%。其中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采矿用地。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2、交通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占建设用地的16.29%。其中:公路用地,水库水面用地(晋阳湖),水工建筑用地。3、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245.04公顷,占建设用地的3.77%,主要是风景名胜设施用地及特殊用地。(三)其他土地面积为1764.44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09%,其中:水域697.77公顷,自然保留地1066.67公顷。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三、上轮规划实施成效回顾《太原市晋源区土地利用规划(1997-2010年)》实施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土地各项管理。至2005年,农用地增加,建设用地增加,未利用地减少,由于农用地及建设用地比例分别增加7.51%、9.06%,土地利用率由1996年的77.32%提高到93.89%。太原—西山生态屏障晋源段建设取得巨大进展,汾河景区西侧晋源段大型省市重点建筑工程建设即将完工,建设环境明显改善,也有效地支持了晋源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水平,对促进全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主要成效表现入下:(一)实施耕地占补平衡,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市、区、乡三级政府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把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作为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是国家明确“全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长期不变”的决策,将保护耕地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通过规划指标控制及土地用途管制,严格实行非农业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严格实行土地年度计划管理、严格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严格进行土地利用监管、严格建设占用耕地“占一补一”等举措。同时,采取积极举措提高了耕地质量,耕地亩产粮食由1996年的249公斤/亩提高到2005年的380公斤/亩。(二)土地特别是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平有所提高由于上轮规划十分强调土地“供给制约需求”,加上保护耕地的一系列举措,在建设项目用地时严格按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审查,有力地促进了建设用地内部挖潜和存量土地盘活,尽管仍存在一定的违法用地,在加大了查处力度的措施下,总体上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善,传统的粗放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开始向集约利用方式转变,使土地利用者逐步注重土地利用效益,新增建设用地在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等方面逐步有所提高。(三)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成效显著,部分土地生产条件得以改善规划实施以来本区编制了“土地开发整理”、“矿产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普遍实行了可行性研究及具体规划设计,同时加强了工程建设监理。1997年以来,全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共增加耕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也改善了部分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四)加大了土地生态建设力度,生态环境条件总体上得到明显改善规划实施以来,全区林地2005年比1996年增加。晋源区西山作为太原市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林草覆盖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坡耕地退耕还林力度较大,荒山造林成绩斐然,蒙山、太山、天龙山旅游区生态环境大为改观,天龙山森林公园质量进一步提高,晋阳湖周边环境及水质有所改善,北部老工业区节能减排进展较快,交通绿色通道建设也初具规模,山区水土流失面积治理面积进一步加大,有效地改善了全区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五)规划的法律地位和公众对规划的认知度及参与意识明显提高各级政府和大部分群众普遍认识到规划是具有法定效力的文件,明确用地必须符合规划及违反规划就是违法。提高了规划的法律地位,干部和群众对规划认知水平逐步提高,规划的权威性逐步加强。四、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人口与土地矛盾较突出全区现状人均土地面积,其中人均耕地面积,随着城镇化进程中各项建设不可避免占用耕地,人口与土地,特别是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通过发展高效优质高产农业,提高农用地生产和利用效益势在必行。(二)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本区是太原市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扩张区域之一,从发展角度看,本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比重均偏小,使得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合理规划和安排城市建设用地,依托城市建设用地、发展城市经济、带动全区经济发展已是势在必行。(三)土地利用不够充分全区现有裸地、荒草地等未利用地的自然保留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7%。自然保留地开发利用潜力受自然因素制约,开发利用难度大,补充耕地潜力不足。(四)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村镇规划滞后,村办企业、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率不高。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远远超过国家村镇建设用地标准。五、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规划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国土开发秩序重大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全区推进转型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凸显。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土地利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一)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本规划期正值全区加快转型创新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经济实力,大幅度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建设“旅游经济特色区、文化生态核心区、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示范区”的关键时期,面临发展机遇,一是大力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示范产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生态工业区为支撑的新兴产业示范区,全面提高全区的产业化水平;二是随着长风商务区省会展中心、省科技馆、省大剧院以及省体育中心等标志性建筑的落成,本区将成为太原市新的政治中心和商贸文化中心,必将带动本区房地产业、物联网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全面提升第三产业的开发和服务水平;三是抓住“太原市西山综合整治”,搬迁改造北部老工业区,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等机遇,全面整治不合理土地利用现象,合理配置高端制造业、物流业、现代城郊高效农业、生态产业等,为本区走“集约、绿化、循环”的经济发展道路奠定基础。(二)土地利用管理面临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将不断加快,未来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使得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现,给土地利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本区处于太原市城市战略发展的重要地区,土地利用中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将进一步显现,同时在快速发展中又面临许多新的严峻挑战。本区后备土地资源不足,随着人口高峰、工业化高峰和城镇化高峰相继逼近,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将带动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和城镇化加快推进,拉动工业、城镇、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等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增长。城乡建设中轻挖潜、重扩张,行业重复建设等问题仍然存在,建设用地粗放利用和闲置浪费的局面未从根本上扭转,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建设用地需求压力。城乡土地利用缺乏统筹,盲目竞争、无序发展现象比较严重,降低了土地资源利用的整体效率,影响了城乡协调发展。有些地方过度开发建设,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和破坏加重,生态环境质量退化,削弱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一、土地利用战略本规划期是全区转变生产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到2020年全区总人口将达到38万人左右,其中:城镇人口3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1.6%。全区GDP达到100亿元以上,一、二、三产业比重6:50:44。本规划期土地利用战略是:(一)合理安排城镇用地,保障为加快城镇化服务的第三产业用地随着太原市南移西进发展战略的推进,规划期内不可避免地要占用相当数量的土地用于城镇建设。在保障城镇建设用地的同时,既要合理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又要统筹安排和合理调整城镇内部用地结构,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城镇用地。随着长风商务区内省会展中心、省科技馆、省图书馆、省大剧院、省体育中心、市文化艺术馆等标志性建筑的落成,本区将成为太原市新的商贸文化中心,必将带动全区的房地产业、物联网业、旅游休闲产业,以及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全面提升服务业水平,规划期新增建设用地对符合产业政策的用地予以保障。(二)优先安排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快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示范产业,全面提高全区产业水平,本轮规划新增建设用地中应优先安排此类产业用地。(三)大幅度提高耕地利用水平在加快“市域城镇化”、“太原都市区建设”的过程中,本区耕地逐年减少的趋势不可阻挡,为此必须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和纯收入。一要在东部平川优质耕地区,加大土地整理力度,促进“三集中”,改善耕地生产条件,适度规模经营,西部耕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农业旅游服务业,同生态建设、旅游业共同发展;二要大力发展高端现代化农业,通过“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占领城市蔬菜、花卉及其他农副产品市场份额。(四)适当安排旅游休闲用地本区旅游资源丰富,规划期间要加大引资、筹资力度,选择一两个容易形成品牌的景区,深度开发建设,以带动其他景点的发展建设,本规划期继续提高晋祠旅游景点质量,加快晋阳湖景区及汾河公园晋源段建设,全面提升太原市新城区的建设水平。适时启动“晋阳古城”修复和建设,逐步使旅游产业成为本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二、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根据本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构想及本规划期土地利用战略和上级规划要求,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利用特点,确定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为:加强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和用途管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转变改善土地利用方式,从而使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土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以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一)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到2020年,全区耕地保有量,规划期基本农田保持在。从本区耕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从多方面设法加大“三农”投入,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耕地质量和利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纯收入。(二)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确保城镇和重点项目建设规划期内,全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其中占用耕地)之内,通过统筹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保障交通、旅游等重点建设项目和必要的城镇发展用地。至2020年,全区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之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公顷之内,城镇用地规模控制在之内,交通水利用地规模控制在公顷之内,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之内。(三)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搬迁北部污染严重的老工业企业,通过整理分散的中小型工业企业向工业区集中,耕地经营规模合理扩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副产品;同时进一步完善太原西山防护林、经济林、观光林等生态屏障及休闲旅游用地建设,平川区完善林带及增加城市绿地建设。(四)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规划期间,安排土地综合整治规模,拟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补充其他农用地,增加林地,增加园地,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3.59%。同时,合理安排城镇村矿等各类建设和各业生产用地,统筹城乡用地布局,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质量和利用率的提高以及土地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原则在满足太原市下达各项约束性指标及晋源区资源环境条件硬性约束的情况下遵循下列原则:1、加快西山绿色屏障建设;2、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大力发展环都市农业,建一流农业示范区”;3、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4、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5、拓展城乡生态绿色空间;6、合理满足旅游、文化古迹保护及景观风貌建设用地。二、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和布局(一)农用地总规模与结构调整到2020年全区的农用地规模调整为,占全区总面积的67.12%。规划期内,通过安排未利用地开发、采矿废弃地、农村居民点复垦等增加农用地,同期,因安排各类建设占用、结构调整等减少农用地,增减相抵,净减少农用地。(二)农用地内部结构与布局调整1、耕地到2020年,全区耕地规模调整为4323.0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2.22%。规划期内,安排土地开发、农用地整理以及采矿废弃地、农村居民点复垦补充耕地612.14公顷,园地调整为耕地78.07公顷,合计增加耕地690.21公顷;安排城乡、交通、其他建设等各类建设用地减少1494.46公顷,耕地调整为园地、林地、设施农用地140.39公顷,合计减少耕地1634.85公顷。增减相抵,净减少耕地944.64公顷。规划期内,全区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与管理,确保基本农田的面积稳定和质量有提高。全区的耕地及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南部平川区的晋源街办、晋祠镇、姚村镇以及北部罗城街办、金胜镇的部分村。规划期通过土地整治与基本农田建设,完善农田井、林、渠、路、电等设施,建设高标准生产粮田,提高农田质量和单产水平,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同时积极建设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及现代苗木花卉基地,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农业。2、园地到2020年,全区园地规模调整为8%。规划期内,安排土地开发增加园地,耕地调整为园地,合计增加园地;同期,建设占用公顷,调整为耕地,合计减少公顷。增减相抵,净减少园地。全区的园地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丘陵区的晋源街办、晋祠镇、姚村镇,罗城、金胜镇也零星分布。规划期内应加强中低产园的改造和管理,因地制宜地引进和发展优良果种,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3、林地到2020年,全区林地规模调整为,占农用地面积的%。规划期内,安排土地开发增加林地,土地复垦增加林地,耕地调整为林地,合计增加林地;同期,建设占用。增减相抵,净增加林地。全区林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区。规划期内,要大力改造灌木林、加强抚育管护好未成林及有林地,使生态产业和旅游休闲产业有机结合,形成全区生态屏障。4、其他农用地到2020年,全区其他农用地规模调整为,占农用地面积的6.04%。规划期内,耕地调整为其他农用地,复垦增加其他农用地17.36公顷,合计增加其他农用地38.25公顷;同期,建设占用322.21公顷。增减相抵,净减少其他农用地283.96公顷。其他农用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区。规划期内,要合理安排畜禽养殖用地,支持发展现代养殖业,稳定发展生猪、禽蛋、奶类生产,建设生产基地,满足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三、建设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一)建设用地总规模与结构调整到2020年全区的建设用地规模调整为,占全区总面积的29.65%。规划期内,通过各类农用地、未利用地转用新增建设用地;同期,安排采矿废弃地复垦、村庄整理复垦而减少建设用地。增减相抵,净增加建设用地。(二)建设用地内部结构与布局调整1、城乡建设用地到2020年,全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调整为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81.13%。规划期内,增加城乡建设用地,减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抵,净增加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用地规模调整为。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占用农用地,占用耕地,净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用地规模调整为。规划期内,新增用地规模,占用农用地,占用耕地;通过复垦减少,净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采矿用地用地规模调整为。规划期内新增工矿用地,占用农用地,占用耕地;通过土地复垦减少(复垦为耕地,复垦为林地12.26),净增加工矿用地。到2020年,全区城镇工矿用地将调整为,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将调整为(届时城镇人口预计为32.02万人),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比规划基期减少。规划期内,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安排和优化配置城镇发展建设用地,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及相关产业发展用地,保障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同时,要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强城镇闲散用地的整合及低效用地的增容改造与深度开发,重点加快城中村改造;配合城市相关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做好各产业建设用地的布局安排,积极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力度,积极做好工矿废弃地及村庄搬迁地的土地复垦整理工作。--其他独立建设用地用地规模调整为。规划期内,新增用地规模,占用农用地,占用耕地。2、交通水利建设用地到2020年,全区交通水利用地规模调整为2%。规划期内,因新增交通用地合计增加交通水利建设用地。--交通建设用地用地规模调整为。规划期内,新增交通建设规模,占用农用地,占用耕地,合计净增加交通建设用地。--水利建设用地用地规模未增减,仍保持基期年的。规划期内,新增的交通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国家省市铁路、公路项目,同时兼顾地方有关交通建设项目用地。3、其他建设用地到2020年,全区其他建设用地规模调整为,占建设用地面积的2.85%。规划期内用地规模未增减,仍保持基期年的。规划期内,新增的交通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国家省市铁路、公路项目,同时兼顾地方有关交通建设项目用地。四、其他土地规模与结构调整(一)其他土地总规模与结构调整到2020年全区的其他土地规模调整为,占全区总面积的3.23%。规划期内,因建设占用、开发利用减少其他土地。(二)其他土地内部结构与布局调整1、水域用地到2020年,全区水域用地规模调整为,占其他土地面积的70.39%。规划期内,因建设占用减少水域用地(其中占用河流水面,占用滩涂),合计净减少水域用地。2、自然保留地到2020年,自然保留地规模调整为,占其他土地面积的29.61%。规划期内,因土地开发减少自然保留地,建设占用减少自然保留地,净减少自然保留地用地。五、土地保护与管理的基本措施(一)农用地保护与管理的基本措施1、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坚持从维护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确定耕地保护战略,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的数量与质量要求,重点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与建设。--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必须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不能在本区域内补充的,按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优化基本农田布局。将相对集中、质量较高的耕地优先划定为基本农田,并通过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治,全面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加强对补划基本农田数量与质量的验收。优化基本农田布局一是在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前提下,通过空间布局调整方式将重点建设区域范围的基本农田调整出去,为中心城区和重点项目建设预留空间;二是建设项目要避让基本农田,除符合法定条件的项目外,其他项目不得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进行选址。--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与建立基本农田保护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把规划期的耕地保护指标和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和落实,明确耕地保护的第一责任人,把耕地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完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逐步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目标考核与奖惩措施相结合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建立切实可行的基本农田保护利益调节机制,通过加大对种粮种菜农户直接补贴、基本农田保护补贴,提高保护基本农田的积极性;通过政策鼓励、引导,形成政府、企业、集体、个人相结合的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做到基本农田数量质量的“双保”。2、加强林地和园地的保护与建设林地占本区面积的一半左右,是太原市西山绿化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严格保护、积极培育”的要求,在保护好现有林地和加强低效低等林地改造的同时,以建设太原环城绿化和和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因地制宜地发展植树造林,有效增加林地面积和植被率。同时加强平川区的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完善汾河两岸、高速公路沿线及城镇村内的绿化建设。本区的果园用地分布在西南部的丘陵区,规划期内,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中低产园的改造和管理,因地制宜地引进和发展优良果种,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着力发展优质果园,并实施果粮、果菜间作,积极发展“立体”作物生产,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二)建设用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措施1、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规划期内,全区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并实行建设用地的增量控制,充分发挥土地的调控作用,以促进建设用地内部挖潜,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水平。同时严格执行各类建设用地定额标准,防止超标准用地和多占少用等浪费土地的现象,并做好工矿废弃地、村庄搬迁地的整理复垦工作。2、落实产业用地政策,促进土地布局优化严格执行国家产业用地政策,在建设用地总量动态控制的同时,积极调整产业发展用地布局,加快淘汰落后产业,保障新兴产业,引导和促进社会需求用地及建设用地内部布局的合理发展,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及其产业发展,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3、盘活城镇存量低效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本区北部的老工业区,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较低,生产效益低,污染严重。对此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进盘活存量土地工作。通过规划手段使城镇用地功能明确、结构合理,从空间上进行引导;通过企业改制,重组或破产,对土地进行归并、置换或重新开发利用,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以促进和提高村庄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益和集约水平。第四章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管制根据国家城乡统筹发展和土地利用统筹协调的原则,本规划在土地利用目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以及耕地、建设用地、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等具体用地安排的基础上,从当地实际出发,为加强规划用途管制,把全区土地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风景旅游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林业用地区以及独立工矿区。目的是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监督全区土地按规划用地。一、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一)基本农田保护区本区是指对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而划定的区域。1、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3947.74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3.62%,其中基本农田3539.97公顷,主要分布在平川区中南部地带。2、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是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水利设施、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区内的一般耕地,应参照基本农田管制政策进行管护;--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禁止占用区内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禁止在基本农田上建房、建窑、建坟、挖砂、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二)一般农地区本区是指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外,为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发展需要而划定的土地用途区。1、一般农地区面积2204.40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60%,其中一般农田1334.28公顷,主要分布在北中部。2、一般农地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为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区内现有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耕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不得破坏、污染和弃荒区内土地。(三)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是指为城镇(城市和建制镇)和农村居民点(村庄和集镇)发展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1、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总面积6820.27公顷,占全区面积的23.52%,含城镇村建设用地6739.15公顷,主要分布在规划为城镇村所在地。2、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农村居民点建设,与经批准的城市、建制镇、村庄和集镇规划相衔接;--区内城镇村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现用途使用,不得弃荒。(四)风景旅游用地区是指为方便游人欣赏而设置的风景游览设施用地以及管理用地等。1、风景旅游用地区面积520.68公顷,占全区面积的1.80%,主要分布在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蒙山大佛及晋阳湖等规划景区建设地区。2、风景旅游用地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旅游、休憩及相关文化活动;--区内土地使用应当符合风景旅游区规划;--区内影响景观保护和游览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在不破坏景观资源的前提下,允许区内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和适度的旅游设施建设;--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生产建设活动。(五)林业用地区本区是指为林业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1、林业用地区面积9469.91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2.66%,其中林业用地8392.16公顷,主要分布在西山林业建设区。分布在除义井之外的其他五个镇(街办)。2、林业用地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区内现有非农业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类型的营林设施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区内零星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为林地;--未经批准,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六)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本区是基于生态环境安全目的需要进行土地利用特殊控制的区域。1、本区包括天龙山自然保护区、晋祠泉域重点保护区,面积3869.17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3.34%,主要分布在晋源街办、晋祠镇、姚村镇。2、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用途;--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相关规划;--区内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区内土地严禁进行与生态环境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原有的各种生产、开发建设活动应逐步退出。(七)独立工矿区是指为独立于城镇村之外的采矿用地以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1、该区面积60.6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1%。主要分布在晋源街办、金胜镇、姚村镇。2、本区主要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工业用地;--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工矿建设规划;--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二、建设用地管制为引导土地利用方向,管制城乡用地建设活动所划定的空间区域,具体划为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四种类型。(一)允许建设区晋源区允许建设区是用于城乡建设的空间区域,包括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村镇和及工矿用地,全区允许建设区总面积。其中,中心城区允许建设用地区面积,是规划期内新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重点区域,也是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区。区内现有农用地为(含耕地),各类建设用地,其他土地;区内规划预期新增建设用地。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建设发展空间;2、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3、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照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4、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二)有条件建设区晋源区有条件建设区主要包括中心城区的扩展区域,分为东、西、中三部分:东部扩展区域东至滨河西路南延线,西南北邻北瓦窑村,面积为;西部扩展区域东至铁路线,西至西北环高速公路,包含开化村、寺底村、冶裕村、石庄头村,面积为;中部扩展区域围绕晋阳湖周边的中心城区以外的区域,包含董茹村、武家庄村、南阜村、北阜村、城北村、棘针村,面积为。有条件建设区划定面积为。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挂钩复垦区完成后,经省级部门验收,存量建设用地达到集约用地要求的,区内土地可安排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3、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原规划审批机关批准。(三)禁止建设区结合晋源区实际,划定天龙山保护区为禁止建设区,划定面积。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文化遗产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2、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调整。(四)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是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以外,以农业发展为主的空间区域。按照以上划定原则,晋源区限制建设区划定面积。管制要求: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空间,鼓励开展农村居民点拆并,在做好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多样化农地利用和设施农业、休闲农业;2、区内限制砍伐树木、灌木,鼓励环城绿化,严格保护自然植被和耕地等城市绿色空间;3、合理布局线性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对于已布局线路走向,在项目清单目录中已预留用地规模的,未来用地需局部调整的视为符合规划。4、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区内土地生态环境条件。第五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一、中心城区的范围及用地现状本区的中心城区是太原市中心城区的组成部分,土地总面积,涉及所有街办和乡镇,涉及村庄48个。2005年,晋源区中心城区各地类现状:建设用地面积2656.66,占61.11,农用地面积,占36.87%;其他土地面积,占2.03%。二、中心城区(含五个功能片区)的发展布局与规模控制2005年晋源区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地规模2656.66公顷,实际居住人口89200人,人均建设用地297.77平方米;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4347.66公顷,新增建设规模1691.00公顷(农用地和其他土地全部转为建设用地),预计居住人口309406人,人均建设用地140.50平方米。1、中心城区的发展布局规划期内,晋源区中心城区以现在划入中心城区的土地为基础,沿汾河南延线纵向发展,到2020年,形成了北部连片的主城区和五个功能片区。主城区内:分布于长风西大街以南、风峪沟以北、西山边山地区以东、汾河以西的区域。2005年现状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土地利用重点和方向:规划期内主要加快搬迁太化等重点污染企业,推动存量土地有效利用和更新。古晋阳城片区:晋阳古城所在区域,位于新晋祠路以西、旧晋祠路以东,晋源新城以北。2005年现状建设用地规模119.73,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新增建设用地。土地利用重点和方向:推进古晋阳城遗产保护。晋源新城及晋祠片区:晋源区政府所在的新城和晋祠连接起来的区域,包括西山边山地区以东以及新旧晋祠路两侧。2005年现状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新增建设用地。土地利用重点和方向:主要围绕主城区,补充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教育、科技、文化产业水平。新城东区:位于区政府和新晋祠路以东、滨河西路南延线以西。2005年现状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新增建设用地。土地利用重点和方向:主要围绕晋源新城,扩展完善城市功能。晋源产业园区:位于姚村镇东南。2005年现状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新增建设用地。土地利用重点和方向: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生产。文化产业区:位于风峪沟以南、滨河西路南延线以西。2005年现状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新增建设用地。土地利用重点和方向:发展文化产业。2、扩展区域按照中心城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城乡规划总体要求,综合确定晋源区中心城区扩展边界,扩展区域分为东、西、中三部分:东部扩展区域东至滨河西路南延线,西南北邻北瓦窑村,面积为;西部扩展区域东至铁路线,西至西北环高速公路,包含开化村、寺底村、新村、石庄头村,面积为;中部扩展区域围绕晋阳湖周边的中心城区以外的区域,包含董茹村、武家庄村、南阜村、北阜村、城北村、棘针村,面积为,扩展区域总面积。第六章土地综合整治与重点项目土地综合整治,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整治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构筑生态良好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促进规划目标实现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土地综合整治及安排积极推进全区的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土地利用率和利用效益的提高。规划期内,拟实施土地复垦、开发和整理规模达,其中补充耕地。拟开展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复垦工矿废弃地、农村居民点规模,其中补充耕地;开发各类未利用地规模,其中补充耕地。(一)农用地整理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坚持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规划期间首先在晋祠镇王郭村安排农地整理示范区规模,增加耕地。通过农用地整理示范区,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归并零碎的小地块,整修沟渠,缩并田坎、道路等措施,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实现农业生产条件的整体改善,也有利于推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从而促进全区农业整理快速健康发展。整理范围:晋祠镇的王郭村。(二)建设用地的复垦规划期内,拟安排复垦废弃工矿地规模,其中复垦为耕地,复垦为林地;复垦农村居民点规模,其中复垦为耕地,复垦为其他农用地,复垦为林地。通过复垦整治工矿废弃地,恢复土地利用,用于发展农、林业生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复垦范围:金胜镇的冶峪村、西峪村,晋源街办的黄冶村、田家庄、王家庄、程家峪等。(三)未利用地的开发全区未利用地开发的重点和方向:西部丘陵区以开发荒草地、裸地为主,利用方向主要为林地,加上改造灌木林,加强管护未成林地及有林地,提高林地质量,增加土地植被;中南部平川区以开发荒草地、滩涂为主,利用方向为耕地,用于发展种植业生产。规划期内,全区安排未利用地开发规模合计,开发为耕地,开发为林地,开发为园地。开发范围:涉及全区各镇(街办),重点区域为姚村镇、罗城街办,晋祠镇。二、重点建设项目晋源区中心城区范围外拟安排35个重点项目,其中国家重点项目1个,省重点项目6个,市重点项目19个,区重点项目9个。重点项目新增建设用地。(一)城镇建设项目省级项目:廉政教育基地、世博山西馆项目;市级项目:法官学院、万国汽贸园南迁工程、太山景区改造建设项目、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扩建工程、城郊森林公园;区级项目:晋源区人民医院异地拆建项目、蒙山大佛扩建工程、蒙山大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扩建工程、晋源店头古村开发项目建设、蒙山景区管理处、城郊森林公园。安排新增建设用地(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重点项目:太原枢纽西南环铁路(部分);省重点项目:太原-古交运煤专线(部分)、滨河西路高速互通、西仁线公路;市重点项目:滨河西路南延、石庄头至寺底道路工程、寺底至店头道路工程、明马至下石道路工程、晋祠至三泉头道路工程、冶峪村道路工程、寺底村道路工程、蒙山大街、307国道改线、天龙山公路、龙山大街、冶峪南北街。安排新增建设用地。(三)采矿建设项目为省级重点项目:西山白家庄矿接替井。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四)农村居民点用地市级重点项目:滨河西路南延拆迁安置项目,安排新增建设用地。(五)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区重点项目:晋源区污水处理厂,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公顷。第七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土地生态建设规划期内,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构筑生态良好的空间格局,以生态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生态建设的良性发展道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西部丘陵区的植树造林绿化建设根据本规划的整体安排,规划期内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重点在西部丘陵区通过开发未利用地和复垦村庄与工矿废弃地,大力发展植树造林,恢复和增加土地植被,拟新增发展林地;同时,继续加强对有林地改造与管护,提高有林地面积规模与比例,以促进太原市西山屏障生态绿化建设。(二)汾河沿岸的植树种草绿化建设根据太原市城市发展及汾河河道整治规划,做好本区范围内沿汾河周边的植树种草工程,将汾河及沿岸建造成集景观与美观为一体的开放式公园,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休闲观光场所。(三)东部平川区的绿化建设结合全区新农村建设,土地综合整治以及农田基本建设的开展,以完善和强化农田林网建设为重点,并加强村内外道路、宅子内外的绿化建设,提高土地的绿化覆盖率。重点规划建设“万亩优质水稻田、千亩荷塘”建设,形成具有生产、生态和景观功能的生态绿化空间。晋阳湖是全省较大的内陆水面,周边大型太原标志性建筑等将落成,公共交通十分便捷,规划启动晋阳湖开发,分期实施,逐步形成全国知名旅游休闲度假品牌景点。(四)城市用地内部的生态建设合理配置和安排城市建设用地区内部的生态绿化用地规模与布局,积极发展和完善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的植树种花草绿化建设,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二、环境建设多年来包括本区老工业基地在内的太原河西是环境最差的地区之一,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粉尘、污水、废弃物堆放等导致空气质量较差,近年来经过整治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仍是太原市治理的重点地区之一。规划期内实施搬迁一些污染严重的大中型企业,整合、关闭一批污染型小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及污水处理力度。通过土地整理建设一批新兴制造业、物流业等;适时启动“修复一座旧城”(古晋阳城)工程。本规划期安排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促进西山综合整治及全区的环境质量优化。第八章镇(街办)土地利用控制土地利用指标调控原则是逐级控制的。本规划根据市规划对晋源区下达的主要调控指标,结合本区和各镇(街办)土地资源特点,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安排。根据本规划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及新增建设项目安排,确定至2020年各镇(街办)的主要用地控制指标。各镇(街办)应在本规划指导下,从当地条件出发,编制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细化土地用途分区,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将耕地和基本农田等规划指标落实到地块,明确土地整治范围和规模。一、义井街道办事处本街办大部分位于太原市中心城区范围,土地利用重点与方向:进行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建设用地内部的优化配置与挖潜,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效益。到2020年,义井街道办事处耕地保有量保持在以上,不安排基本农田,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之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之内。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之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二、罗城街办本街办属于城郊结合部,土地利用重点与方向:以城市建设用地为主导,农业用地以林地为主,应加强林地管护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土地生产率。到2020年,罗城街办耕地保有量保持在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之内,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之内。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公顷之内(其中:中心城区外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公顷(其中:中心城区外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公顷)。三、金胜镇本镇属于城郊结合部,土地利用重点与方向:以城市建设用地为主导,农业用地以林地、耕地为主,应加强林地管护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土地生产率。到2020年,金胜镇耕地保有量保持在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之内,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之内。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之内(其中:中心城区外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其中:中心城区外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四、晋源街办区政府所在地,土地利用重点与方向:保障城镇和新农村发展建设必要用地,保护古晋阳城遗址,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加强林地管护,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率。到2020年,晋源街办耕地保有量保持在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之内,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之内。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之内(其中:中心城区外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其中:中心城区外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五、晋祠镇本区旅游重点区域,土地利用重点与方向:保障城镇和新农村发展建设必要用地,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加强林地管护,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率。到2020年,晋祠镇耕地保有量保持在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之内,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之内。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之内(其中:中心城区外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其中:中心城区外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六、姚村镇规划的工业集聚区,土地利用重点与方向:保障村镇和工业建设必要用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加强林地管护,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率。到2020年,姚村镇耕地保有量保持在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04版知识产权许可与技术转让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餐厅商标转让合同
- 2024年度供应链融资合同及风险管理协议2篇
- 04版股权激励与期权行使合同
- 2024年度智能制造设备安装合同:含防雷技术的自动化生产线
- 二零二四年度停车场车位共享平台运营协议2篇
- 二零二四年度软件许可使用合同协议
- 2024年度版权许可合同标的版权类型与许可范围
- 二零二四年度BIM模型协同管理与共享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网络安全服务合同范本涉及企业防护
- 人教版(2024)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课余生活真丰富》教学课件
-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含答案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测试题及详细答案2022年修订版
- 广西贺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6篇(含答案)(2003-2022)
- 《微项目 探讨如何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化学反应的选择与反应条件的优》名校课件
- 年产7万锭高档棉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拿地
-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功能性食品开发与应用》课件-辅助保护胃黏膜功能食品的开发与应用
- 校医务室托管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四级)公路收费及监控员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