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第3课时示范课教案【七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_第1页
《河流》第3课时示范课教案【七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_第2页
《河流》第3课时示范课教案【七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_第3页
《河流》第3课时示范课教案【七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_第4页
《河流》第3课时示范课教案【七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流》教学设计(第3课时)教学目标1.读图说出黄河的长度、发源地、流经的省区、注入的海洋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2.掌握黄河上、中、下游存在的问题及治理黄河的措施。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黄河的忧患及治理。难点探究黄河“地上河”的成因。三、教学准备制作PPT四、相关资源黄河水系图课本“黄河的忧患”相关图文资料等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教师:我们中国文明的发祥与哪条河流有关?回答:黄河过渡: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新知讲解】一、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黄河的概况多媒体出示“黄河流域水系图”,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设置:(1)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地是哪里,及黄河的形状像汉字中的哪个字?(2)黄河自上而下依次流经的省区。(3)黄河的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4)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5)著名的旅游景点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河哪一河段?(6)在黄河上、中游已建成的有哪些水电站或水利枢纽工程?它们各位于哪个省区?(7)黄河流经哪些干湿地区?学生读图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以上知识点并板书。(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形状像“几”字。(2)黄河自上而下流经的省区有: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3)上游:源头—河口;中游:河口—桃花峪;下游:桃花峪—入海口。(4)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5)黄河著名的旅游景点黄河户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6)青海省内有龙羊峡、李家峡;甘肃省内有刘家峡;宁夏有青铜峡;河南有三门峡、小浪底等。(7)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活动:对比分析,为什么只能说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教师引导学生对比长江与黄河流量和年径流量,说明黄河为什么是我国第二长河,并简单阐述原因。2.黄河的奉献长度(千米)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亿立方米)长江6300180.99513黄河546475.2661松花江230855.7762辽河139022.9148珠江221445.43338海河109026.4228淮河100026.9622教师承转: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学生回答,黄河的贡献有:(1)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可供人们饮用和灌溉农田。(2)上中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供人们发电。(3)塑造了肥沃的冲积平原,使“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教师及时点评学生回答,做适当讲解。讲解:几千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正是在黄河的哺育下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3.黄河的忧患承转: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很大!这是它的“利”。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多次给沿岸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它是中国的一大忧患。那么,黄河的忧患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学生分小组交流,合作讨论后发言,教师引导总结。师生总结:黄河的忧患主要表现在下游的“地上河”,容易决口泛滥。小组讨论:“地上河”的形成。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提问:(1)黄河在流经哪个地形区后,产生的泥沙最多?这是为什么?(2)“地上河”是如何形成的?学生A: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到暴雨,大量泥沙被雨水冲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学生B:黄河过了黄土高原,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流速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使河床抬高,人们不断地加高堤坝,成为“地上河”,汛期时容易决口改道,泛滥成灾。教师总结:面对黄河的种种忧患,我们并不惧怕,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加上科学的治理措施,就能将黄河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过渡:黄河的忧患,历史上多是指它的水患问题,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黄河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水患问题,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呢?探究活动多媒体展示“黄河的忧患”图文资料。师生合作完成教材中的活动“认识黄河的忧患”。(1)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学生:黄河的忧患在上游的表现主要是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初春季节凌汛严重;在中游的表现主要是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在下游的表现主要是地处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淤积较多,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易产生洪涝灾害;初春易发生凌汛;近年来断流现象严重,影响了流域内人民的生产和生活。(2)这些忧患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和补充。自然因素:气候集中,纬度位置偏北,冬季气温偏低。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3)这些因素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分别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学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黄河下游经常断流,而且断流的天数越来越多,长度越来越长,严重影响两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由于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的泥沙量增多,形成“地上河”,暴雨季节,易发生洪灾。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兴修水利设施;中游: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典型例题例1.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有()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答案:B解析: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区,注入渤海。黄河自西向东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依据题意,B为正确选项。例2.“治黄百难,唯沙为首。”说明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A.上游兴建大中型水库 B.下游加固大堤C.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中下游疏通河道答案:C解析:“治黄百难,治沙为首”,这句话说明了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中游治沙,其措施是植树种草,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故选C。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黄河的开发和治理,了解了黄河的概况,黄河对中华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黄河自古多忧患,在历史上也多次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所以今天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