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重点三人行_第1页
测量重点三人行_第2页
测量重点三人行_第3页
测量重点三人行_第4页
测量重点三人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测量重点三人行

心理测量重难点

一.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一)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1)心理测量的特点

①间接性——心理属性是内在的不可直接测量到的特质,但可表现为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外显行为,测量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测量这些外显行为,并由这些行为判别特质的性质。

②相对性——对人的行为进行比较,没有绝对的标准,亦即没有绝对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所有的心理测量都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也就是只有顺序量表的特征。

③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测验用的项目,说明、言语、态度、评分、分数转换、解释都需要标准化。

2)心理测量的特征与分类:

按所测量的心理特征分类:①能力测验②成就测验③人格测验按接受测量的人数分类:①个别测验②团体测验

按测验目的分类①描述性测验②诊断性测验③预示性测验按测验要求分类①最高作为测验②典型作为测验

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类①常模参照测验②目标参照测验③潜力参照测验3)经典测量理论及其模型(1)基本定义

真分数: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数值;

其是一个在理论上设想出来的抽象概念,在实际测量中很难得到观测分数:实测到的分数;

我们希望通过改进和完善测量工具及方法的方式来使得观测分数尽量接近真分数。CTT数学模型:观测分数与真分数之间是一种线形关系,并只相差一个随机误差

X?T?E其中X表示观测分数;T表示真分数;E表示随机误差(不包含系统误差)

(2)CTT模型的三个假设公理

①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验反复测量足够屡屡,则观测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真分数;即E(X)=T或E(E)=0;

②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即ρ(T,E)=0;

1

③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即ρ(E1,E2)=0;

平行测验:题目不同的测验测的是同一特质,且题目形式、数量、难度、区分度以及测查等值团体后所得分数的分布一致

(3)CTT模型的方差关系

①在一次测量中,被试观测分数的方差等于其真分数方差与误差分数方差之和

SX?ST?SE

②真分数变异还可以分成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和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

ST?SV?SI

222222(二)测量的信度与效度1)测量的信度

(1)信度的定义: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信度的三个等价操作定义:

①信度是一个被测团体的真分数的变异数与实得分数的变异数之比②信度是一个被试团体的真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系数的平方

③信度是一个测验与其任意一个平行测验的相关系数(这个定义具有实际意义)(2)信度的三大作用:①信度是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随机误差大小的反应;随即误差越大,信度越低;

②信度提供了测量误差大小的估计值;见(P71的公式)③信度可以帮助进行不同测验分数的比较,其公式:(见P72)(3)信度系数的估计:

Ⅰ重测信度: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计算:其大小等一同一组被试两侧测验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实用的前提条件:

①所测量的心理特性必需是稳定的②遗忘和联系的效果基本上相互抵消③两侧测验的间隔被试的特质没有变化

Ⅱ复本信度: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计算:其大小亦等于两侧测验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前提:①有条件构造出两份或以上真正平行的测验

2

②被试有条件接受两个测验

Ⅲ分半信度: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

也可以把对等的半测验堪称是在最短时距内施测的两个平行测验。

计算:先依照复本信度的方式计算出半个测验的信度,然后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校正rXX?2rhh?1?rhh?22若两个分半测验分数变异不等时则用rXX22?Sa?Sb???2?1?2SX????或??rXX?1?SdSX

前提:①寻常在只能施测一次或没有复本的状况下使用;

②由于将测验分半的方法好多,因此一个测验有多个分半信度值;Ⅳ同质性信度:也叫内部一致性系数;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程度

这里的一致性指有两层含义:一是所有题目都测的是同在一种心理特质,二是所有题目

得分之间都具有较高的正相关;

测量单一特性是同质性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反过来,同质性高才是测验册的单一特质的充分条件;

计算:K20公式:rXX??K??1?K?1???????????piqi??2?,K为题目数,piqi为答对答SX??错i题的比例,Sx为总分数的变异;(仅适用于0,1记分)

K21公式:(见P78)

2Si???K?????2??1?K?1SX??????克龙巴赫α系数:rXX?2?,Si表示所有被试在i??题上的分数变异;注意:α只是测验信度的下界的一个估计值,即α值大,必有较高的信度;但α值小,却不能断定信度不高;(不要求测验题目只是0,1记分,可以处理任何测验的内部一致性系数的计算问题)

Ⅴ荷伊特信度:提出用方差分量比来描写测验内部一致性方法;公式见P80;Ⅵ评分者信度: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计算:评分者为2用积差相关或等级相关,大于2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进行估计;(见心

理统计学相关内容)

(4)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07年已考)

影响测量信度的因素:测量信度是测量过程中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随机误差大,信度就低,随机误差小,信度就高;

3

(一)被式方面:单个被试而言:被试的身心健康状态,应试动机,耐心等会影响测量误差;

被试团体而言:被试团体异质时,全体被试的总分分布必然较广,以相关计算出来的信度就必然会大;

(见P115的解释rxx?1???22Ex,分数的分布越广,分母越大,从而rxx越大)

(二)主试方面:主试不依照指导手册中的规定施测,有意制造紧张气氛,则会使信度大大降低;

(三)施测情境方面:考场是否恬静,光线,通风状况都可能影响信度;

(四)测量工具方面:试题的取样,试题之间的同质性程度,试题的难度等是影响测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五)两次施测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越短,其信度越大,时间间隔越长,信度可能越小;

提高信度的方法:

①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rxx=krxx/[1+(k-1)rxx]②使测验中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③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

④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提高在同质性较强的亚团体上的信度

2)测量的效度

(1)效度的定义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示既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使用效度时应注意:(1)效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种相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效度是相对于一定的测量目的而言的;

②心理测量不可能达到100%的确凿,只能达到某种程度上的确凿;(2)效度是测量的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的综合反映;(3)判断一个测量是否有效要从多方面收集证据;

效度=Sv/Sx=rxy;其中,rxy为效度系数;Sv代表有效变异数,Sx代表总变异数;

效度的操作定义:效度是总变异中由所测量的特性造成的变异所占的百分比;

(2)效度的估计

4

2

2

2

2

2

Ⅰ内容效度: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其中所测量的内容包括:欲测的知识范围以及该范围内各知识点所要把握的程度两方面;

适用范围:内容效度主要应用于成就测验,也适合于某些用于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而不是和能力和人格测验

(注意表面效度:最正确行为测验要求有较高的表面效度;其他测验希望表面效度低;)确定方法:(主要是规律分析法,思路是,请专家对测验项目与原定内容范围的吻合程度做出判断)

①明确欲测内容的范围,包括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两个方面

②确定每个题目所测得内容,并与测验编制者所列的双向细目表对照

③制定评定表,考察题目对内容的覆盖率及其比例和内容的适当性并判断题目难度与能力要求间差异

统计计算(克隆巴赫提出):从同一内容中抽两套平行测验对一批被试测验,两次相关高说明有效度(除非两个测验偏向同一方面);

也可以用再测法,通过后测成绩与前测成绩比较,假使后测成绩显著优于前侧成绩,说明所测内容正是被试新近学习的内容;

Ⅱ结构效度:测验能说明心理学上的理论结构或特质的程度,或认真理学上某种结构或特质来解释测验分数的恰当程度

结构指用来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框架或心理特质,是心理学中抽象的假设性概念、特性或变量。

特点:

①结构效度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实现假定的心理特质理论

②当实际测量的资料无法证明我们的理论假设时,不一定说明该测验结构效度不高③结构效度是通过对测量内容的选择的证据累计起来确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