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西省怀仁市重点中学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6567fdcd0ad3876d7fc46475a3d7edf/96567fdcd0ad3876d7fc46475a3d7edf1.gif)
![2023届山西省怀仁市重点中学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6567fdcd0ad3876d7fc46475a3d7edf/96567fdcd0ad3876d7fc46475a3d7edf2.gif)
![2023届山西省怀仁市重点中学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6567fdcd0ad3876d7fc46475a3d7edf/96567fdcd0ad3876d7fc46475a3d7edf3.gif)
![2023届山西省怀仁市重点中学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6567fdcd0ad3876d7fc46475a3d7edf/96567fdcd0ad3876d7fc46475a3d7edf4.gif)
![2023届山西省怀仁市重点中学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6567fdcd0ad3876d7fc46475a3d7edf/96567fdcd0ad3876d7fc46475a3d7ed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NA分子在复制完成后,新合成的那条子链的脱氧核苷酸的序列应与()A.模板母链相同B.非模板母链相同C.两条模板母链相同D.两条模板母链不相同2.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B.实验组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C.实验组2的Fl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D.实验组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3.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A、a基因控制),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红花豌豆,两者的数量之比是3:1,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A.13:2:1 B.49:14:1 C.1:2:1 D.9:6:14.如图为生物圈屮碳循环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④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过程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该图既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也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过程C.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甲、乙、丙间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图中甲、乙、丙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5.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等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6.现代生物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比较,不同的是: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地农田发生严重的稻化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两年在稻田里喷洒DDT农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下图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A点到B点,在施用农药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但仍有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3)一般认为,C到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试分析用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不能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4)如果A到D仍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5)请举出两种利用天敌防治害虫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____)9.(10分)根据下面图解回答问题:(1)上式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表示_________过程,是在_________中按照__________原则完成的。(3)②表示_____过程,是在_____中进行的,此过程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_(4)③表示_________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此过程是以__________为模板,由_____________将相对应的氨基酸安放在特定的位置上。(5)④表示________过程,是在________作用下进行的,能进行该过程的生物是_____。(6)图中虚线箭头的生理过程叫____;该过程的发现,说明RNA也可作为生物的________。(7)①→②→③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下图表示生物的育种过程,A和b为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F2获得的优良品种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________。(2)经过④、⑤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和①、②、③育种过程相比,其优势是________。⑤和⑥过程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培育出的新品种⑦为________倍体,是否可育________(填“是”或“否”)。(3)经过过程⑧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该方式诱导生物发生的变异具有多害性和________性,所以为获得优良品种,要扩大育种规模。11.(15分)如图是生产实践中的几种育种方法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中①→②→③所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最不易获得的新品种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3)⑦过程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_____,该试剂可抑制__________的形成,最终使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加倍。(4)若亲本基因型为AaBb,为了获得隐性纯合子,最简便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该育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所以新合成的那条子链的脱氧核苷酸的序列应与非模板母链相同,故选B。2、C【解析】从实验2中可以看出,红果跟黄果杂交,后代只出现红果没有黄果,说明黄果为隐性,红果为显性,A项错误;实验组1的子代红果∶黄果=1∶1,则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B项错误;实验2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实验2的F1中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Aa,C项正确;因为实验3的F1中黄果为隐性,所以其基因型为aa,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表格,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根据题意和表格分析可知:实验组2中红果×黄果的后代只有红果,说明红果为显性性状。据此答题。3、A【解析】
豌豆是自花闭花传粉,自然状态下为自交。【详解】红花豌豆中:3/4AA,1/4Aa,让其自交,后代中AA占3/4+1/4×1/4=13/16,Aa占1/4×1/2=2/16,aa占1/4×1/4=1/16,即AA:Aa:aa=13:2:1。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4、D【解析】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不断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于一定区域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分析题图:④代表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③代表呼吸作用,甲代表分解者,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详解】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④过程代表化能合成作用或光合作用,A错误;B.该图只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代表能量流动,B错误;C.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不断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碳元素只有在生物群落(即甲、乙、丙之间)中的传递时才是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错误;D.生物群落包含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所有生物的总和,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生物群落,D正确。【点睛】易错点提示——物质循环定义: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5、A【解析】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据此答题。【详解】A、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卵细胞,A错误;
B、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核的融合,B正确;
C、减数分裂过程使精子与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恢复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故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C正确;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一般来自父方,一般来自母方,D正确。
故选A。6、C【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有: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可遗传的变异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了物种形成;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结合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故AB不符合题意;自然选择学说没有揭示遗传和变异的实质,故C符合题意;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个体的表现型直接选择,故D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可遗传的抗药性变异使害虫种群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增多选择定向会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保留耐药性个体)改用了其他种类的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不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不伤害有益生物利于保护生态平衡【解析】
害虫的种群中存在不定向的变异,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但多数害虫不具有抗药性变异。从A点到B点,在施用农药的初期,农药的使用,对害虫种群中存在的不定向的变异起到了定向的选择作用,淘汰了种群中本来就存在的大多数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导致害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同时也将具有抗药性个体选择出来,这些个体通过繁殖,将抗药性变异遗传给子代,使得害虫种群中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数目逐渐增多,导致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从D点到E点,害虫种群的数量在较低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放养青蛙进行生物防治的结果。【详解】(1)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所以在施用农药的初期,大多数不具有抗药性变异的害虫被淘汰,导致害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但少数具有抗药性变异的害虫得以生存。(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农药的使用,将害虫种群中具有可遗传的抗药性变异的个体选择出来,这些个体通过繁殖,将抗药性变异遗传给子代,即可遗传的抗药性变异使害虫种群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增多。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定向的。(3)用农药防治害虫,会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保留耐药性个体),从而不能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4)如果A到D仍为农药防治期,而且使用的是同一种农药,由于C点时害虫种群已经对该农药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使该农药的效果变差,所以不会出现从C点到D点的种群密度急剧下降的现象。可见,在C点,农民在使用农药时最可能是改用了其他种类的农药。(5)利用天敌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其优点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不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不伤害有益生物;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点睛】本题以曲线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生物防治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抓住“横纵坐标的含义、曲线的变化趋势以及曲线的起点、拐点、落点”这一解题的切入点,进而结合题意对各问题进行作答。8、错【解析】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9、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DNA复制细胞核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细胞核核糖核苷酸翻译核糖体mRNA转运RNA逆转录逆转录酶某些致癌病毒RNA复制遗传物质中心法则【解析】试题分析:图解是遗传信息流的过程,又称中心法则。其中①是DNA复制过程;②是转录过程;③是翻译过程;④是逆转录过程,虚线箭头表示RNA自我复制过程。(1)图示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2)图中①为DNA复制过程,进行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以DNA中两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3)图中②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表示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此过程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4)图中③是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表示翻译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内核糖体上,由tRNA识别并将氨基酸转运到特定位置。(5)图中④RNA→DNA表示逆转录过程,是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进行的;能进行该过程的生物是RNA病毒,一般某些致癌病毒。(6)图中虚线箭头指的是RNA→RNA,该生理过程叫RNA的自我复制;该过程的发现,说明RNA也可作为生物的遗传物质。
(7)①→②→③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又称中心法则。【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熟悉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即中心法则中所代表每一个信息流过程的发生条件和场所等。10、杂交育种1/3单倍体育种缩短育种年限较快获得纯合体秋水仙素4是诱变育种基因突变不定向【解析】
本题是关于育种的问题,包括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单倍体育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详解】(1)经过①、②、③过程先进行杂交,再进行自交,因此这种育种方法叫杂交育种,得到的F1为双杂合个体,自交得到的F2中优良品种占3/16,其中纯合子占1/3。(2)④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⑤过程是秋水仙素处理,这种育种方式称为单倍体育种,和①、②、③育种过程相比,其优势是明显缩短了育种的年限。⑤和⑥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需要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培育出的新品种⑦为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因此是四倍体,同源染色体为偶数,因此可育。(3)过程⑧育种方式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该方式诱导生物发生的变异具有的特点不定向性,所以为获得优良品种,要扩大育种规模。【点睛】原理:基因突变,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方法:杂交→自交→选优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缺点:只适于植物,结实率低。11、将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到F1个体上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花药离体培养5.6秋水仙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复习听课评课记录
-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一课时生命可以永恒吗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5.2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听课评课记录
-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南亚》听课评课记录4
-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文艺复兴运动》听课评课记录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1.2《走向共同富裕》听课评课记录
-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听课评课记录2
-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听评课记录2
- 石家庄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中国梦听课评课记录(新人教版)
-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俄罗斯》听课评课记录2
- 英语主语从句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上海天文馆分析
- 中医睡眠养生中心方案
- 生活中的逻辑学
- 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报告
- 初中生物中考真题(合集)含答案
-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 C139客户开发管理模型
- GB/T 5019.5-2023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第5部分:电热设备用硬质云母板
- 《工伤保险专题》课件
- 2024年农发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