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和答案-1_第1页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和答案-1_第2页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和答案-1_第3页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和答案-1_第4页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和答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一、填空(10分)2、公路设计中因设计交通量不同,在同一地形分区内分段采用不同公路等级时,相邻设计路段的计算行车速度之差不宜超过20km/h。6、动力因数标征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8、平面设计中两反向曲线间最短直线长度为2V。9、道路设计中的行车视距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二、单选题:(20分)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C)的要求。A行车视距B超车视距C停车视距D会车视距2、竖曲线线形采用的是(B)。A回旋线B抛物线C圆曲线D螺旋线3、当路线受到限制,需要在某处集中提高或降低某一高度时才能充分利用前后有利地形,可考虑采用(B)。A回头展线B螺旋展线C自然展线D高次抛物线4、当平曲线半径小于(D)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A250mB一般最小半径C极限最小半径D不设超高最小半径5、在积雪、严寒地区,各级公路的合成坡度应不大于(C)。A6%B7%C8%D5.5%6、公路弯道上设置超高的目的主要是(A)。A克服离心力B路面排水C美观D便于施工7、新建公路及以路肩边缘为设计高程的改建公路,设置超高的旋转方式应为(B)。A绕路肩内边缘旋转C绕路基内边缘旋转B绕路面内边缘旋转D绕路面中线旋转8、公路中间带的作用主要是(B)。A美观B分隔行车道C行车方便D提高舒适性9、平面交叉口的计算行车速度降低的差值不应大于(C)。AkmhB15km/hC20km/hD30km/h10、路基设计表是(D)。A汇集了平面设计成果C汇集了横断面设计成果B汇集了纵断面设计成果D汇集了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11、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C)的法向距离。A路中线B路面内边缘线C行车轨迹线D路基内边缘线12、设计速度是决定公路(D)的基本要素。A平面线形B纵面线形C横面线形D几何线形13、纵断面设计时,力求纵坡平缓,陡坡宜短,主要是为了(A)。2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A汽车保持高速行驶C汽车制动B汽车获得较大的动力因数D以上全正确14、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行车速度(C)。A大于计算行车速度B小于计算行车速度C可以大于或小于计算行车速度D必须等于计算行车速度15、越岭线中,过岭标高越低(B)。A路线越短C平均坡度越小B路线越长D填方通过垭口16、丘陵地区,路基型式一般为(C)式。A填方B挖方C半填半挖D挖大于填17、纸上定线是指在大比例尺(一般为C)地形图上确定公路中线。18、用GPS定位技术,可在测站之间不通视的情况下获得高精度(B)维坐标。A二B三C四D一19、《标准》对平均坡度的要求适合于(C)。A各种地形的路线C二、三、四级公路越岭线B三、四级公路路线D高原地区20、路基填方采用纵向调运或就近借土的分界距离是(A)。A免费运距B.平均运距C经济运距D超运运距1、平面线形的设计一般原则。的均衡2、超高设计中,无中间带道路绕道路内侧车道边缘线旋转时如何过度。缘旋3、设置缓和曲线有何作用?(1)便于驾驶员操纵驾驶(3分)(2)克服离心力的突变。(2分)(3)完成超高加宽的过渡(3分)(1)不受地形地物的平坦地带和开阔谷地(2分)(2)市镇及其近郊规划方正的农耕区(2分)(3)长大桥梁遂道(2分)(4)交叉点前后(1分)(5)双车道的超车段(1分)5、纸上定线与实地定线相比有何优点?(1)室内进行劳动强度低(2分)(2)视野开阔,不容易漏掉最佳方案(2分)(3)进行多次设计质量高(2分)(4)自动化程度高(2分)四、计算题(30分)i径为R=2000m,计算竖曲线诸要素及桩号为K5+000和K5+100处的设计高程。(10分)3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10分)求JD2的曲线元素及主点里程。(10分)g4一、填空题(每空1分)4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三、简答题(8*5)1、线型直接、连续并与地形和环境相协调(2分);满足力学和视觉心理上的要求(2分);保持线形的均衡和连贯(2分);避免连续急弯;平曲线有足够的长度;(2分)3、(1)便于驾驶员操纵驾驶(3分)(2)克服离心力的突变。(2分)(3)完成超高加宽的过渡(3分)4、(1)不受地形地物的平坦地带和开阔谷地(2分)(2)市镇及其近郊规划方正的农耕区(2分)(3)长大桥梁遂道(2分)(4)交叉点前后(1分)(5)双车道的超车段(1分)5、(1)室内进行劳动强度低(2分)(2)视野开阔,不容易漏掉最佳方案(2分)(3)进行多次设计质量高(2分)(4)自动化程度高(2分)g5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41、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C)。A.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C.预测的设计年限末交通量2、横向力系数的含义是(A)。A.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B.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A)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A.路基未加宽时时B.路面未加宽C.路面加宽后4、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C)。A.超车视距B.停车视距C.会车视距5、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A)。A.内边轴旋转B.中轴旋转C.外边轴旋转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A.1:1:1B.1:2:1C.1:2:37、横净距是指视距至(B)的法向距离。A.路中线B.行车轨迹线C.路面内边缘线.8、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A)。6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A.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B.两侧路面边缘标高C.两侧路面中线标高9、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C)。A.切线长B.切曲差C.曲线长10、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B)。A.公路等级B.排水要11、公路纵断面设计时,竖曲线一般采用(A)。A.二次抛物线B.高次抛物线C.回旋曲线12、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应小于(C)。A.0.3%B.0.4%C.0.5%13、路基土石方的体积数量(C)。A.应扣除桥涵,挡土墙的体积B.不扣除桥涵体积,但应扣除挡土墙的体积C.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14、护坡道的作用是(A)。A.减缓路堤边坡保证路基稳定B.利于路基排水C.属于路基防护工程范畴15、为在地形上某两控制点间确定路线的导向线,此地形图的等高距为2m,比例尺为1:2000,拟定此段路线平均纵坡为4%,分规所张的开度应为(B)。A.3cmB.2.5cmC.3.516、两个相邻的反向曲线间应保留一定的直线段长度,其半径应根据(B)来确定。A.曲线长B.切线长C.外距17、路线交点桩固定的地物点一般应选择(A)固定点作护桩。A.二个以上B.三个以上C.四个以上18、匝道是用来连接(C)的通道。A.十字平面交叉B.分离式立体交叉上、下路线C.互通式立体交叉上、下路线19、不采用任何措施的平面交叉口上,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B)车辆。A.直行B.左转弯C.右转弯20、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称为(A)。A.分流点B.合流1、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园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7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半径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三种。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大地坐标系统、高斯3º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5、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高差和水平距离之比的百分数来度6、路基边坡的坡度,习惯上用边坡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来表示。7、计价土石方数量V计=V挖+V借。8、本公里土石方调配完毕,应进行公里合计,总闭合核算式为:(跨公里调入方)+挖方+借方=(跨公里调出方)+填方+废方。线。10、公路定线一般有纸上定线、实地定线和航测定线三种方法。化交通,创建立体交叉。1.简述缓和坡段的作用。缓和坡段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改善汽车在连续陡坡上行驶的紧张状况,避免汽车长时间低速行驶或汽车下坡产生不安全因素。2.简述公路直接用地范围。(1)对于路堤,为两恻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道坡脚)外不小于1米的范围;(2)对于路堑,为边坡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时为坡顶)以mJDJD50—JD51交点间的距离;(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为多少。1.解:(1)JD50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计算如下:ZY=JD-T=K9+977.54-65.42=K9+912.12YH=ZY+L=K9+912.12+35=K9+947.1250SHZ=ZY+L=K9+912.12+132.09=K10+041.710YH=HZ-L=K10+041.71-35=K10+006.7150SDJDJKK25=206.40(米)或=JD51-HZ50+T50=(K10+182.69)-(K10+041.71)+65.42=206.40(米)(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计算如下:8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K0米,其相邻坡段的纵坡分别为—3.68% (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应为多少米(取百米的整数倍数)?(2)用确定的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起止点桩号。2.解:(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值如下:RR0.05742E=1.79=由ω=2.06%-(-3.68%)=0.0574和8有8得R=4346.3(米)依题意(取百米的整数倍数)可得R=4400(米)(2)计算该竖曲线起止点桩号2、A.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13、C.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14、A.减缓路堤边坡保证路基稳定1、计划。3、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9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遥感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