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写作是一种创造和表达的能力,在语文的听说读写诸多能力中它属于比较高级的能力,需要以其他能力为基础。同时写作还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和生活经验有关,因此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这堂课所面对的对象是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所以我考虑到学生认知的特点,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学内容和课堂练习的选择上都放低了门槛,放缓了坡度,循序渐进,夯实基础。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初二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一阶段的写作训练,已经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有所了解。但是他们写出的文章大都平淡无味,缺少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亮点”——描写的不够细致生动。这和学生缺乏一定的写作方法有关系。所以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人物描写中外貌描写的片段,因而本节课用多媒体展示范文图片,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归纳、总结相关的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口头热身,动笔练习,之后再交流评点。在评点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敞开心扉说真话,这样学生在欣赏品读自己的或其他同学的作品之后,就会有些收获。由此顺理成章的引出写人物外貌主要是为了体现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因而就能从整体把握人物外貌描写的特点和方法。课堂和课后练习都要求写自己生活中的同学、老师或家人,因为这些人是熟悉的,所以学生也都能带着感情去写。运用学到的方法展示出笔下人物的性格或精神面貌。课中多对学生作品加以分析,多让学生交流讨论,甚至互批互评的机会放手给学生自己实践归纳,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效果分析一、名言导入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形神兼备的外貌描写,所以我在设计导语时,为了突出外貌描写不仅可以展示人物的外形,还可以以形传神,表现人物的内在。我选用果戈理的名言“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这句名言。主要目的是借助名家之口,增强说服力,让学生信服。名言中运用到钥匙作比喻,形象生动。于是我就在钥匙上做起了文章,自然的把写好人物的外貌就等于是拿到了一把塑神的钥匙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通过学习得到这把钥匙的兴趣。水到渠成的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何绘形塑神写人物。这个环节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二、游戏激趣初步感知定义后,学生仍是处在一个很模糊抽象的状态,为了更具体直观的理解定义,我首先设计了一个猜人物的小游戏。选择学生熟悉人物的外貌描写进行竞猜。这个环节简单且容易操作。最重要的是学生很感兴趣,热情高涨。老师适时的点拨文字中能反应出内在神韵的句子,用事例告诉学生,外貌描写时要做到形神兼备。这个环节既让学生感受到外貌描写的魅力,又收到了进一步理解定义的效果。三、学习方法感受了外貌描写的魅力,知道了外貌描写的作用,见贤思齐,接下来就是学习写外貌描写的方法。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有人说“没有经典的文章就难出经典的作品”。所以,这个环节就是感悟经典、探究方法的过程。于是我精心挑选了名家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名家刻画鲁迅先生肖像的两则外貌描写。在和学生探究方法的过程中,仍本着外貌描写要注意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原则。用老师引导学习、学生合作研读、师生共同归纳的方法,总结得出外貌描写的方法。整个过程学生积极投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收到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本节课的板书就是展现最后总结得出的描写方法。凝练整齐,让人一目了然。四、练前热身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如果马上开始练习就显得突兀,学生的思想没有准备好,思维也没有活跃起来,收到的效果也自然得不到保证。因此我设计了个热身环节,自然过渡一下。和前两个环节一样,也是选择两则材料。这个环节和第一个环节(游戏激趣)所呈现的形式刚好相反,在第一个环节中,先呈现的是文字,再呈现的是图片。这个环节先呈现的是图片再呈现文字。难度有所加大,这也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图片上人物的外貌,抓住他的外貌特征,运用上一个环节学到的方法,采用口头交流的形式展现。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及时质疑:抓住了人物的什么特征?运用到了什么方法?在生畅所欲言后,师出示范文。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或不足。本环节及时的反馈也及时的巩固了上个环节总结的描写方法。五、材料有力课件中共出示三组(六则材料),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第一、三、五则材料展示的描写普遍可写或写的外貌特征多,第二、四、六则材料展示的描写只抓住人物的一个特征来表现。通过这三则材料的轮番展示,充分的让学生明白写人物外貌时要有选择有重点的描写,不一定要从头写到脚,能够展现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我们就去写,展现不了的我们就不必写。操作过程清晰明了,效果佳。六、课堂小结我们每个老师都知道,写作是一门大学问,内容太宽泛。老师传授的那点知识,好比九牛一毛。老师所起到的作用只能是抛砖引玉。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能力,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因此在课堂小结这个环节,我先用口诀的形式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然后顺势抛砖,“老师我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总结出这么几个方法,我们同学在写人物外貌方面有没有自己的见的,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这样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更重要的是灌输给学生一种意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作文写作这方面也同样,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跟着老师学习写作方法,更多的是自己多动脑筋,总结写作方法。靠自己的努力去寻找开启文学大门的钥匙。用钥匙进行比喻的好处是既强化了学生自主思维的重要性,又很好的呼应了开头。结束语部分仍以“钥匙”总结,老师提出希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细心观察、不断积累,找到一把开启文学大门的钥匙,成为二十年后的名家。再次呼应开头“钥匙”,钥匙也成了这节课的一条线索,贯穿始终。七、课堂练笔学以致用,活动形式是选择教室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写身边的人目的是让学生有话说,有情表。练习要求是不要出现名字,用到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力求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面貌。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别人能否猜对。简单有效,便于鉴别。八、交流展示学生写完后,各小组先互相交流。组内互相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加以完善。因为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展现,所以小组选出最好的一篇班上交流。全班一齐竞猜,描写的是谁?为了再起到巩固成果的目的,猜出来的同学要说出是凭着那句话猜出来的,描写的人物能不能表现他的性格特征或精神面貌,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这样很好的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当堂学当堂练,趁热打铁,保证学生都学有所获。教材分析本节课,我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的。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写作教学中,只有一点一滴的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方法,体验写作情趣,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渐提高。初中作文主要集中在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上,而写人的记叙文又是其中的重点,写人记事的文章往往要从描写人物入手,为使人物的写作训练完整系统,同时又配合初二下册第二单元的知识要求:描写人物外貌,突出人物的性格。因而进行人物外貌描写片断的训练。人物外貌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的一种写作方法,主要是对人物的身材、容貌等方面的描写。人物外貌描写的好,不仅能揭示人物性格,还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对塑造人物性格和形象起到烘托作用。学生们在教材中已经学到了不少典型的外貌描写。像初二学生不久前学习过的《芦花荡》一文,里面有主人公“老头子”的一段外貌描写;第十课《老王》中主人公老王临终前给我送鸡蛋和香油时的一段外貌描写;还有上学期学过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的外貌描写;初一时还学过的《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外貌描写等等等等。应该说学生接触的外貌描写已经不少了,学生对人物外貌描写都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但这些描写分散在不同的学段,学生们收获的大多是感性的认识,零散的片面的知识。还不知道人物外貌描写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怎样进行描写。而这恰恰是学生今后进行写人记事写作时必须要掌握的。所以我设计了这一节课,就是想对这些知识进行汇总整合。把外貌描写的方法比较系统的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实现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目的。评测练习课堂练笔前的小热身:多媒体课件呈现成龙的漫画和希望之星苏明娟的照片,学生进行外貌描写。评测要求:1、活学活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2、仔细观察,抓住人物最主要的特征,详略得当,不必面面俱到。3、根据描写的需要,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评测形式:口头交流二、课堂小练笔:描写教室中你熟悉的一个人的外貌。评测要求:1、不要出现他(她)的名字。2、力求形神兼备。3、文章结尾处以我写的是×××,我抓住他(她)的__________特点(性格)来写。4、时间5分钟。三、课后练笔:作文:我最熟悉的他(她)评测要求:要用到外貌描写。课后反思本节课主要解决三个教学目标:师引领学生感知外貌描写片段,让学生明白外貌描写应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形神兼备。师生共同品读名家经典作品,合作探究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学生运用学到的描写方法和技巧,尝试着写出形神兼备的人物外貌。3、师在引领学生感知范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应有选择有重点的描写,不必面面俱到。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在课程结构、部分环节及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设计,课上完后,对预设设计进行总结反思如下:一、知识由浅入深这节课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的,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把选择的材料整合在一起,用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方法,循序渐进的把人物外貌描写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先感知、再学习、后实践,步步深入。在最后的展示交流环节中,学生们笔下的人物外貌个个形神兼备。可以看出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完成了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尝试写出形神兼备的人物外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达成度比较高。二、导语激发兴趣我引用果戈理的名言“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做导语。这样,不仅很好的引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何绘形塑神写人物),还运用关键词“钥匙”作为贯穿本节课的线索,围绕着教学目标,开头点、中间点、结尾点,层层深入,水到渠成的激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并开启文学大门的钥匙的兴趣。三、材料典型给力我精选的这三组材料(每组材料包括两个案例),都能够很好地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第一组:侧重于通过以形传神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第二组材料:侧重于让学生感悟经典作品的同时,探究写好外貌描写的方法。第三组材料:侧重于实践,活学活用。要求学生用口头交流的形式抓住人物的特征并运用学到的方法写出形神兼备的人物外貌。并且在这三组材料中,每组材料的第一则共同的特点是描写人物外貌的点比较多,整体描写人物形象。每组材料的第二则都只抓住人物外貌的一点,最多也不超过两点来进行描写,侧重以点概面来表现人物形象。经过这三组材料的(六个例子)的轮番展示,既让学生们学到了描写的方法,也让学生们明白了写人物外貌时要有选择有重点的描写,这样一来就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四、板书一目了然这节课的板书高度概括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整齐凝炼。便于学生记忆,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五、练习及时有效本着“堂堂清”的原则。趁热打铁,当堂讲当堂练,师设计合理的练习使学生学到的方法及时有用武之地,巩固课堂成果,以期受到最佳的效果。所以在课堂练习这个环节中师要求学生描写教室中的人物,难度适中且便于操作。学生也都感觉有话说,有情表。所以全力投入,热情高涨,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六、小结结束有力本节课的小结部分,及时有效地总结了这节课的知识点,为进一步保证效果,我还煞费苦心的编写了一个小口诀。在学生朗朗上口的背诵中,本节课也进入了高潮。七、课件相得益彰在这节课上,课件的使用收到了很好的辅助课堂教学的效果,画面清晰。布局合理,文字得体,美观大方。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本节课不足之处有:首先,本节课课堂容量较大,有些地方学生该重点领会的地方处理的过于潦草。譬如:名家刘心武的《班主任》。这个环节是本节课出现知识点最多的地方,应该是本节课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我在处理的过程中,怕耽误时间,追求速度,导致效果不够理想。现在想想觉得挺遗憾的。其次,在交流展示的环节,计划构想时,准备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一一展示,但因为最后时间有限,所以,只是挑选了几个组交流,离达到预期设想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在时间安排上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再次,学生在交流展示过程中,师应在旁边适时的询问“你写他的__________方面,是要表现他的__________性格特征(或精神面貌),目的是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绘形塑神),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好几个都忘了问。”评价语不够丰富,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多锻炼,多积累。以上是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后反思,不妥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谢谢!课标分析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学会听说读写,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重视学生的实践,不等于不要知识,也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读写结合”“范文引路”是作文指导课普遍适用的。围绕着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用心的选择了四篇很典型的范文和五幅同教学思路相吻合的特征鲜明的照片。引领着学生学习外貌描写的方法,并能够及时的练习加深巩固学习到的方法。所以作文指导课的教学就是要精要、有用,让学生在多看多读多说多写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恰当的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语文知识点的梳理
- 2025年中国新能源二手车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平面媒体广告市场深度调查评估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中国气体变送器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全自动振动式混合机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深水海螺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美容巾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小功率马达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氢镍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太阳能智能路灯项目申请报告范本参考(立项申请)
- 部编版初中语文7-9年级教材必背古诗词、古文99篇详细解析及欣赏
- DB36T 1393-2021 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通则
- 档案三合一制度培训
- Unit 1 I go to school by bus. Period 4(说课稿)-2023-2024学年教科版(广州)英语二年级下册
- 《市场营销学》讲稿
- 学校安全隐患报告和举报奖惩制度
- 福建师范大学《广告作品赏析》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消渴病中医护理
- 医院医疗项目收费管理制度
- 建筑师负责制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师标准服务内容与流程
- 湖北省石首楚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