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出示藤野严九郎的照片,请同学们谈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藤野先生?(明确:对学生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热情诚恳,对教学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一位老师。)鲁迅这样评价说:“……”(师生深情的读第37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的帮助下定能实现自己学医救人、救国的梦想。可是,鲁迅最终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是为什么呢?请看鲁迅此行日本的目的:(背景资料)鲁迅原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他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呐喊》自序》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鲁迅先生这段心路变化历程二.新授:(一)合作探究1.第1-5段:在东京、到仙台的鲁迅心情或境遇怎样?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2.第24-31段:鲁迅是怀着什么心情回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学生分两组讨论探究,一组侧重讨论第一个问题,一组侧重讨论第二个问题。前排的转过去,前后六个人为一个组。(5分钟左右)1.师生共同解决第一个问题:先看1-3段,在东京。在东京,鲁迅心情怎样?失望、厌恶、不屑与之为伍哪句更集中更典型地体现出对东京的态度?“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只不过。也,从何而来?有照应上一篇(《琐记》)的意思,(背景资料:出示两则鲁迅当时出国寻求真理的文字片段,其中一个是《呐喊》自序中的句子。)表明作者的失望和焦虑并没有因为到了东京而改变。先声夺人,一下子道尽了鲁迅内心的极大愤慨、失望、厌恶等复杂的感情。)鲁迅是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到达东京,而他们则不学无术,到处乌烟瘴气,没有自己想要的学问,志不同不相为谋,鲁迅只好带着失望和厌恶的心情从东京前往仙台。那么到了仙台以后,鲁迅又怎样了呢?大家看第五段,鲁迅的心情和境遇又怎样呢?初到仙台的鲁迅又怎样呢?孤独寂寞、艰苦、心酸。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孤独、心酸中苦苦追求,那么这些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呢?是为了衬托先生的,引出藤野先生,为下文做铺垫。更加衬托出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正是在这样的境遇下,藤野先生闯入了鲁迅的生活,然后给了他最及时、最急需的帮助。如果说前面的鲁迅先生有点山穷水尽的话,现在因为有了藤野先生的帮助,变得可谓“柳暗花明”。那么藤野先生的到来有点雪中送炭的感觉,我们一起再来读这一段:第37段2.师生共同解决第二个问题:请刚才讨论第二组问题的同学回答:鲁迅是怀着什么心情回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强烈的愤慨和悲伤)(第31段“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这是鲁迅民族自尊心受到打击,鲁迅明白思想的麻木比身体的不健康更可怕一万倍鲁迅还有良知,所以他要离开仙台,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于是鲁迅作出了什么决定?“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什么意思?(弃医从文)“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此时的鲁迅先生已经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以文学救国的革命者。这两件事的作用有两个一是鲁迅弃医从文和藤野先生分别的直接原因,更重要的是,给藤野先生做了反面的衬托,那也就是说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不是发生在一个平常的、祥和的日子而是有着特殊的背景,什么特殊的背景?是鲁迅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常受辱的时候,是在日本举国都在瞧不起中国人,甚至中国人自己也麻木不仁的时候。(背景资料:周树人君的时候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藤野先生《谨忆周树人君》)原来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呀,难怪二十多年后,在孤独中战斗的鲁迅从这段温馨、温暖的回忆中汲取到了无穷的力量。一起读:第37段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曾经怎样的鲁迅,在一种怎样的境遇下遇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让我们跟随鲁迅先生再一次感激的朗读:(第37段)但不知……(二)铭记师恩在鲁迅离开仙台以后,就与藤野先生失去了联系,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这位异国的恩师。1935年,日本一家出版社打算出版《鲁迅全集》,专门派人来中国征求鲁迅先生的意见。鲁迅先生回答说:“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这篇文章选录进去。”一个偶然的机会,已经偏居乡下的藤野先生得到了一本别人送来的《鲁迅全集》,得知自己的学生已成为中国的大文豪,异常高兴,但不久,鲁迅先生就去世了,师生从此没能见上一面。当藤野先生听到鲁迅先生逝世的噩耗后,他正襟而坐,默哀良久,徐徐抬起头来,用颤抖的双手把鲁迅的照片高高举起,然后饱蘸浓墨,提笔写下几个大字“谨忆周树人君”。最后,让我们深情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三)结束语: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像一盏不灭的灯,长久地照耀着人们,给人以精神和力量。走进散文《藤野先生》,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了鲁迅先生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而呐喊前行的心路历程,更深刻地了解了鲁迅先生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藤野先生,令鲁迅感念,更镌刻在读者心中,愿我们在师爱的沐浴中,生活的天空将更为湛蓝、亮丽。《藤野先生》(第二课时)学情分析《朝花夕拾》是鲁迅最温情的文字(温情是学生的情感敏感区),但本文篇幅长,涉及的人事较多。既饱含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浓浓的深情,又记录鲁迅本人的思想转变,明线暗线两条纵横交往,直入鲁迅思想深处。加之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较之一般的记叙文显得深邃而富意味,学生刚结束了七年级比较感性而简单的记叙文阅读,恐怕对于较陌生和艰深的鲁迅散文会有隔阂之感,且课文涉及当时较为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顾此失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注意主题内容的把握、重点词句的细读和赏析,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读、思、品、说、写,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在独特的体验中去品味语言、揣摩内涵,感受鲁迅先生拳拳的爱国心和对藤野先生内心深处的思念和感激。《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效果分析本课时主要围绕“探究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历程”继续理解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理解文中第1-5段、第24-31段的内容与藤野先生的关系,从而理解本文“双线索”的结构,在反复高声诵读第37段(对藤野先生的高度评价)的渲染下,升华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深情,让这股深情飘荡在教室的上空,熏陶着每个学生的心田。情感熏陶的效果,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在第一节典型四件事的基础上,在1-5段背景介绍的基础上,对“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藤野的“毫无民族偏见”有了更高的认识,也理解了鲁迅的思想转变,对大文豪鲁迅有了更真实的理解。通过对语言的赏析如“头上盘着辫子……实在标致极了”“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等关键词的理解,更深入探究人物的内心,多数学生学会了由字面到字境由浅入深的赏析语言,学会了初步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不足之处是学生的活动时间较少,总是被老师牵着,自主阅读和理解不够,如第一段对清国留学生丑态的描写,“盘着大辫子,……”白描手法的运用很是成功,学好这一点对学生的写作有好处,仿写一下也有必要,只是时间有限,处理了这,处理不了那,总是遗憾。《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材分析《藤野先生》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是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之后的又一篇鲁迅先生的经典著作,是《朝花夕拾》里颇受鲁迅先生本人青睐的一篇散文。该文回忆了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期间,藤野先生不受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真诚而严谨地教育和指导鲁迅先生学医的几件事。怀着感激的心情,鲁迅先生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如实记录了自己从“学医救国”到“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两个伟大的人和一篇深沉而不乏人情味的文字,是本文的魅力所在。本文承记叙文之形式又兼具鲁迅先生的沉郁隽永的文字风格,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还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走近鲁迅,了解藤野先生,感受两个来自不同国籍,有着不同身份与别样追求却同样让人仰视和崇敬的伟大人物。《藤野先生》(第二课时)评测练习1. 课文以作者与___________________为明线,以__________________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恩师_______________之情,追述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感情。2、联系上下文,分析划线词语的感情色彩。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②实在标志极了③居然睡安稳了④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3.“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文中划线的两个“他们”各指代什么? (2)“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一句中,“那时那地”到底指何时何地?“我的意见”指什么?“变化”指什么?【答案】藤野先生的交往、作者的思想变化、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真挚怀念、弃医从文、爱国主义。①“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造成恶浊气氛的强烈厌恶。②“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在”表示“的确”的意思,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反语的讽刺力量,更强烈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视和反感。③“居然”,写出了作者以苦为乐的豪情。④“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1)看电影的日本学生、围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2)在日本仙台医专看电影时、学医救国、弃医学文。《藤野先生》(第二课时)课后反思语文,遗憾的艺术!多年的语文教学,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重点讲读课文一般两节,与写作关系密切的再加一节,自读课文放手给学生,提倡学生的自主化阅读,一节足矣!可外出听课或自己讲优质课、教学能手都要求一节课讲完,无出其右,这叫一个规定。所以别管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课,总能找出一些遗憾来,只要你抓住语文的特点,讲出彩来,都是好课!到自己展示的时候,才知道“语文呀,遗憾的艺术”!一.配合的遗憾由于是我县的第一批安排的一师一优课,所以学校以及个人都非常重视,录课之前怎也得试讲一节,试讲用的不是自己教的年级的学生,拖堂了,但学生反映积极,双边活动的还算积极而有成效,因此录课时信心满满。可真到了真刀真枪时,又是另一番模样,同样不是自己教的年级的学生,面对几台录像机,沉闷了,积极引导,积极鼓励,就是不动,分组!合作!这边汗都下来了,那边腰爬的像麻虾!……遗憾!二.内容的遗憾第一课时主要抓住鲁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典型事件,塑造了一位对学生认真负责、对工作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第二节课抓住鲁迅先生的思想转变的历程继续见证藤野先生形象的伟大。第1-5段、第24-31段既写出了鲁迅先生的思想转变,又见证了藤野先生的伟大,属于散文结构的双线索,对学生阅读理解散文有极大的帮助,可是课中没有讲出!遗憾!文中第一段中对清国留学生丑态的描写,“盘着大辫子,……”白描手法的运用很是成功,学好这一点对学生的写作有好处,仿写一下也有必要,只是时间有限,没有处理。遗憾!总之,这节课的安排有着太多朱则光老师对这节课的理解意图,没有自己的自主见解,很是遗憾。以后的路还很长,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助我更好更快的成长!《藤野先生》(第二课时)课标分析一、课标表述: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设计。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展开横向思维,读懂事件与主题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使学生受到前人高尚情操的熏陶,达到既学读书又学做人的目的。二、目标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