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PAGE《小石潭记》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21岁中进士,后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主张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
他,对唐代的古文运动有独特的贡献,与韩愈并称“韩柳”。他的山水游记是中国游记文学的奠基作品,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人就是——柳宗元。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之磅礴,水之灵动,使人迷醉。置身于优美的山水之中,看山山有情,赏水水有意。柳宗元在永州便觅得了一处这样的清幽之境。今天,让我们随他一起走进《小石潭记》。(板书:课题、作者)二、出示学习目标1.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释字词、疏通文意。
3.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总结:读——译——品(赏)了解作者柳宗元(大屏幕展示)回忆第五单元学过的文章体裁书、传、说、序、诗词曲(《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今天学习的《小石潭记》的体裁是——记。三、一读课文——读准朗读文言文,要求——准确、流畅、字正腔圆。朱熹说过:“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正音:隔篁竹
如鸣珮环
水尤清冽
卷石底以出
坻屿嵁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寂寥无人
悄怆幽邃
龚古
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
此环节同桌两人合作互相读,提出疑难问题,纠正后全班齐读。强调文言文朗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学生读、点评、纠正字音节奏等,全班齐读。四、再读课文——读通俗话说“欲先通其文,必先知其意”,每篇文言文,我们要欣赏它,品味它,都必须建立在读通文章的基础上形式:两人合作学习
要求:解释每段重要的文言词语(红色字词),翻译划线句子,疑问之处组内讨论并做好标记。活动:小组接龙解答疑问之处,每组2号同学做好准备,小组加分1.西如鸣珮环2.水尤清冽卷石底以出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4.可许5.空俶尔6.斗折蛇行犬牙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8.以清居去9.隶而从小生五、三读课文——读深请同学们快读浏览课文,老师有问题:1.课文写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色?(小石潭)2.小石潭的石头很有特点,找出描写“石”的句子(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2)其岸势犬牙差互3.作者除了写小石潭的“石”,还写了哪些景物?(水树鱼源岸环境)出示幻灯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找景物,说特点,评妙处
句式:这是一个____的小石潭,从文中____可以看出来,这样写的妙处是______。(提示:从关键词语、修辞、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等角度进行赏析)示例:这是一个怪石嶙峋的小石潭,从文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可以看出来。这样写的妙处是运用了排比句式,“坻、屿、嵁、岩”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石潭“石”千姿百态、形状各异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奇异的景观。链接材料(大屏幕显示)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高峰入云,清澈见底。(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情感探究文章在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相互矛盾,该如何理解?(学生理解回答)背景资料柳宗元,出生在世代官宦之家,21岁中进士,他满腹才华,想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朝廷出力,因此积极参与政治改革。但不幸的是,改革失败。面南而坐的帝王御笔一划,笔尖遥指远未开化的南荒之地——永州,一纸调令让他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司马。没想到祸不单行,此时他老母病故,居处遭火,但他不想把自己蜷缩在悲痛和无助中,他“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把自己流放到了永州的山水中。所幸的是,永州的山水接纳了他,也读懂了他的快乐与悲哀。炎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炎难也给了他一分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余秋雨《柳侯祠》乐与忧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读《小石潭记》就如同品一杯淡淡的苦丁茶,清香在前,仔细品味却有一种悲苦在后。有人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他们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来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来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石,他们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千古文人山水梦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湖心亭看雪》)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六、穿越时空,心灵对话——读透假如你在小石潭上遇见面对秀丽奇特的自然风景,却觉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柳宗元,当他黯然神伤地转身“记之而去”时,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呢?
句式:“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七、当堂检测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1.清liè()
2.蒙络摇zhuì()
3.悄chuàng()幽邃
二.解释红色的字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三、有关课文内容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描写小石潭环境景物时,突出了它的幽静。清脆水声,清冽的潭水,佁然不动的游鱼,无不显示出这一特点。
B.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使大家的心境也变得沉寂起来。
C.清新的环境,原始的状态,虽然作者的心境郁闷,但也不忍心破坏这天造地设之物,因而只好“乃记之而去”。
D.文末介绍同游者,与对小石潭的描写并无什么关联,因而以这个角度看,它是可有可无的。八、(课堂小结)阅读推荐1.主题丛书6《山水人生》
《柳宗元与永州山水》(易先根)
《石渠记》([唐]柳宗元)
2.《文化苦旅》(余秋雨)
《柳侯祠》课后作业1.阅读推荐文章2.背诵《小石潭记》《小石潭记》学情分析《小石潭记》作为写景抒情美文,短小精致,字字珠玑。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初中一年多的文言文学习,有一定的文言语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但本文词类活用现象较多,且要通过“知人论世”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也是学习过程中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充分进行多形式的朗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教师精讲点拨解决疑难问题,让学生了解柳宗元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的贬官文化,对学生理解作者情感和提高审美情趣至关重要。《小石潭记》效果分析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朗读文言文要做到准确、流畅、字正腔圆,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知人论世”,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体会作者情感,理解文章主旨。本节课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积累和掌握了文言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逐步学会在充分朗读和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分析、思考和感悟文章深层次内涵,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理解中国的贬官文化和古代文人的内心独白。《小石潭记》教材分析《小石潭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所选取的都是文学史上经久传诵的名家名篇。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其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从不同角度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并营造了幽静凄冷孤寂的氛围,借山水之景抒发了自己被贬官的失意悲怆凄苦的心境。文章表面上是在写景,实际上是在写自己内心的感受,确实是情景交融的佳作。将此篇文章选入教材,并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不仅能培养学生把握、阅读、理解古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挖掘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思,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小石潭记》评测练习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清liè()2.蒙络摇缀()3.悄怆幽suì()
二、解释加点的字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以:___________去:______________三、有关课文内容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描写小石潭环境景物时,突出了它的幽静。清脆水声,清冽的潭水,佁然不动的游鱼,无不显示出这一特点。
B.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使大家的心境也变得沉寂起来。
C.清新的环境,原始的状态,虽然作者的心境郁闷,但也不忍心破坏这天造地设之物,因而只好“乃记之而去”。
D.文末介绍同游者,与对小石潭的描写并无什么关联,因而以这个角度看,它是可有可无的。四、默写课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_________________,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课后反思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其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名篇,作者从不同角度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并营造了幽静凄冷孤寂的氛围,借山水之景抒发了自己被贬官的失意悲怆凄苦的心境。回顾这一节的课堂教学,以下四个方面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予以重视和改进。1.要根据教材和学情,明确目标、突出重难点。针对本文作为游记散文的特征,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为本文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1)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释字词、疏通文意;(3)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2.课堂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做到环节清晰、严谨、层次分明。为此,本节课教学以“读准——读通——读深”三环节串联课堂,将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和理解作者情感结合起来,由浅入深,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符合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3.要重视对文本的解读,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小石潭记》一文值得探讨的地方很多,在解读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找景物,说特点,评妙处”的学习,从关键词语、修辞、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等角度进行语言赏析,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体会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解读文本环节各抒己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课堂气氛活跃。4.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在本节课,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合作探究文章语言特色、作者情感和文章主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理解把握比较好,但是,对一些文言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理解仍然不够,没有做到整体推进,这也是本节课的遗憾之处。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俗话说“教无定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随时调整自己的方法,以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小石潭记》课标分析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习本课的基础和前提。通过“读准——读通——读深”三步走,达成基础目标。结合课标和教材,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狗狗褥疮的护理
- 供热单位行政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
- 车库认购定金协议书
- 酒店厨房合同协议书
- 龙虾摊位承包协议书
- 饰品木条转让协议书
- 酒店寄存免责协议书
- 包子铺股份合同协议书
- 道路安全运输协议书
- 个体户餐饮股东协议书
- 轮胎滚动阻力及其优化策略
- 子宫腹壁悬吊术手术配合
- 脑卒中科普知识宣传总结报告
- 四年级数学下册必考重难点
- 高中英语新人教版必修三全册单词(按单元顺序)默写版(含答案)
- 施工钢结构制作安装环境因素识别表
- 污水井巡查记录表
- 2关于更换现场项目经理的函
- 电子商务那些事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冻伤
- Unit7SeasonPartALetslearn(教学设计)闽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