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b035ea9a3401f8f1cda3056dfaa538/90b035ea9a3401f8f1cda3056dfaa5381.gif)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b035ea9a3401f8f1cda3056dfaa538/90b035ea9a3401f8f1cda3056dfaa5382.gif)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b035ea9a3401f8f1cda3056dfaa538/90b035ea9a3401f8f1cda3056dfaa5383.gif)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b035ea9a3401f8f1cda3056dfaa538/90b035ea9a3401f8f1cda3056dfaa5384.gif)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b035ea9a3401f8f1cda3056dfaa538/90b035ea9a3401f8f1cda3056dfaa53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堂练习1观察右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情境导入李叔叔培育出一种新品种菜椒,送给敬老院10盒,每盒12个。送给敬老院多少个?12×10=
盒数×每盒个数=总数例1探究新知先想办法算出得数,再和同学交流。学过12×1=12,所以12×10=120。先算9盒有多少个,再加1盒的12个。先算5盒有多少个,再算2个5盒多少个。12×10=120(个)
答:送给敬老院120个。
先算10个10是多少,再加10盒的2个。24×10=
20×10=
20×30=
240
200
600
试一试1.计算12×10,可以根据12×1=12,得到12×10=120。2.数量关系:盒数×每盒个数=总数。12×10=120(个)每盒个数盒数总数1210120王大伯把去年收获的蒜头装在同样大的袋子里,一共装了60袋。为了估算总产量,他从中任意抽出5袋称一称,结果如下表:例2第一袋第二袋第三袋第四袋第五袋28千克31千克31千克29千克33千克根据称出的结果,你想到什么?每袋大约重30千克。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王大伯把去年收获的蒜头装在同样大的袋子里,一共装了60袋。为了估算总产量,他从中任意抽出5袋称一称,结果如下表:例2第一袋第二袋第三袋第四袋第五袋28千克31千克31千克29千克33千克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一共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30×60=1800(千克)
答:大约一共收获蒜头1800千克。
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一共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按每袋30千克估算,看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1.计算30×60,可以根据3×6=18,得到
30×60=1800。2.数量关系:每袋质量×袋数=总质量。30×60=1800(千克)袋数每袋质量总质量30601800比一比。16×1=
70×6=
5×40=
16
420
200
16×10=
70×60=
50×40=
160
4200
2000
课堂练习算一算。32×10=
80×50=
30×70=
320
4000
2100
70×20=
10×55=
20×90=
1400
550
1800
30×80=
2400
60×90=
5400
填一填。每盒10支每盒30块每盒18个15盒10盒10盒共()支共()块共()个150
300
180
同步练习(1)买30张儿童票,要付多少元?儿童票单价×票数=总价=300(元)答:要付300元。10×30同步练习=600(元)答:要付600元。20×30(2)买30张成人票,要付多少元?成人票单价×票数=总价同步练习买30张成人票和30张儿童票,一共要付多少元?=300(元)答:一共要付900元。10×30=600(元)20×30=900(元)300+600(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600(个)答:这一页大约有600个字。20×30这一页大约有20行,每行大约有30字。行数×每行字数=总字数。张大叔把收获的生姜装在同样大的袋子里,一共装了40袋。他称了其中的4袋,结果分别是18千克、21千克、19千克、23千克。他大约一共收获生姜多少千克?=800(千克)答:他大约一共收获生姜800千克。40×20袋数×每袋质量=总质量。平均每袋大约20千克。2.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根据数量关系来列
算式。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后作业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2.从课时练中选取。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不进位)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堂练习1观察右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情境导入叔叔在搬迷你南瓜,一共搬了12箱,每箱24个。幼儿园购进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一共有多少个?12×24=例3探究新知箱数×每箱个数=总数你想怎样算,和同学交流。6个2箱是12箱,先算2箱有多少个,再算6个2箱有多少个。24×2=48(个)48×6=288(个)先算10箱和2箱各有多少个,再相加。10×24=240(个)2×24=48(个)240+48=288(个)…2箱的个数24
×12
4824
×12
48…10箱的个数
24…12箱的个数24
×12
48
24
28812×24=还可以用竖式计算。24
×12
48
24
28812×24=288(个)答:一共有288个。一般这样写。12
×24
48
24
288可以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乘法可以怎样验算?调换24和12的位置相乘,结果会怎样?1.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时用前一个两位数分
别乘后一个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和哪
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结果的末尾就和那一
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2.数量关系:箱数×每箱个数=总数。24×12=288(个)每箱个数箱数总数2412288同步练习算一算。7×8+3=6×6+4=5×9+7=594052课堂练习填一填。22
×23
44
50632
×31
96
99243
×21
43
86
903
66
32你能说说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吗?学校买21个热水瓶,每个23元。根据下面的竖式,在()填合适的数。
23
4623
×21
483…买()个热水瓶应付()元。…买()个热水瓶应付()元。…买()个热水瓶应付()元。123204602148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44
×22
88
88
96844×22=验算
:22
×44
88
88
96896811
×36
66
33
39611×36=验算:36
×11
36
36
396396用竖式计算并验算。12
×23
36
24
27612×23=验算
:23
×12
46
23
27627633
×12
66
33
39633×12=验算
:12
×33
36
36
396396同步练习下边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14
×21
14
28
4231
×23
63
62
68314
×21
14
28
29431
×23
63
62
68314
×21
14
28
29431
×23
93
62
713同步练习李大爷在蔬菜大棚里种了13垄卷心菜,每垄32棵。一共种了多少棵卷心菜?32×13=416(棵)答:一共种了416棵卷心菜。垄数×每垄棵数=总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时用前一个两位数分别乘后一个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和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结果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后作业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2.从课时练中选取。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进位)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堂练习1你能用竖式计算这些算式吗?21×32=42×12=21
×32
42
63
67242
×12
84
42
504672504情境导入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24×53=箱数×每箱个数=总数例424
×53
72
120
1272你能接着往下算吗?验算
:53
×24
212
106
1272答:53箱一共有1272个。1272(个)探究新知验算一下,看结果是否正确。1.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
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2.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
就和这一位对齐;同步练习先说说计算步骤,再计算。29
×35
145
87
101528
×73
84
196
204438
×46
2
28152174837
×52
741851924课堂练习一头奶牛一天可产奶29千克,小明家的奶牛一天一共产奶多少千克?答:小明家的奶牛一天一共产奶406千克。29×14=406(千克)奶牛数×每头产奶量=总产奶量我家有14头奶牛。同步练习买25件同样的运动衣,最少要用多少元?最多呢?48元55元64元答:最少要用1200元,最多用1600元。最少:48×25=1200(元)最多:64×25=1600(元)选最便宜的,花钱最少;选最贵的,花钱最多。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后作业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2.从课时练中选取。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堂练习1你能快速口算吗?30×40=
35×10=
50×90=
1200
350
4500
60×60=
80×50=
6×12=
3600
4000
72
9×4+5=
41
4×7+3=
31
情境导入先算出32乘3的积……例5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32×30=我用竖式计算。探究新知把32看成30估算。单价×数量=总价32×30=竖式可以这样写:9603230×960(元)答: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960元。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比较简便?40×53=21205340×2120乘数末尾的0不参加计算,最后再添上。1.列竖式时,要注意对齐,不参加计算的
0不看时,要像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样对齐列竖式,再写上0;2.计算时,0不参加计算,最后再添上。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简便计算要注意什么?同步练习算一算。17
×60
102036
×50480
×
6
2
880
1800都可以当作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课堂练习同步练习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38
×70
2660第1题末尾的0忘记添上了。85
×40340
340040第2题简便计算对齐错了,积的末尾漏了一个0。同步练习算一算。15×60×6=540015
×6090012×50×7=420012
×5060016×5×14=112014
×801120同步练习比一比,算一算。42×4×5=42×20=84084032×15×2=32×30=96096012×5×8=12×40=480480连乘的算式可以先把相乘的结果是整十数的两个数先相乘,使计算简便。18×30=540(千克)答:一共挤了540千克。每桶18千克,挤了30桶。一共挤了多少千克牛奶?20×15=300(千克)答:一共有300千克苹果。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苹果一共多少元?每箱苹果15千克,共有20箱。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简便计算,0可以不参加计算。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后作业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2.从课时练中选取。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堂练习1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有6袋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情境导入例6先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根据“有6袋乒乓球”和“每袋5个”,可以先算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和“每袋5个”,可以先算每袋乒乓球多少元。买6袋乒乓球要多少元?探究新知买6袋乒乓球要多少元?选择一种方法列式计算,并和同学交流。5×6=30(个)2×30=60(元)2×5=10(元)10×6=60(元)答:买6袋乒乓球要60
元。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要找到有联系的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可以用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算得是否正确。同步练习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算出什么,怎样算。(1)3个班的同学去植树,每班分成6组,每组植8棵。“3个班”和“每班分成6组”是有联系的条件,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组同学。“每班分成6组”和“每组植8棵”是有联系的条件,可以算出每班植多少棵树。3×6=18(组)6×8=48(棵)课堂练习同步练习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算出什么,怎样算。(2)一盒钢笔有10支,每支4元,买5盒这样的钢笔。“一盒钢笔有10支”和“每支4元”是有联系的条件,可以算出一盒钢笔多少钱。“一盒钢笔有10支”和“买5盒”是有联系的条件,可以一共买了多少支钢笔。10×5=50(支)10×4=40(元)同步练习2×4=8(筐)2×80=160(千克)2×20=40(千克)40×4=160(千克)答:4只小动物一共运走160千克。每筐苹果20千克,4只小动物一共运走多少千克?同步练习5×4=20(个)20×6=120(盆)6×5=30(盆)30×4=120(盆)答:这幢教学楼一共放了120盆花。每层有5个教室。这幢教学楼一共放了多少盆花?每个教室放6盆花。同步练习15×3=45(千克)45×4=180(千克)3×4=12(筐)15×12=180(千克)答:4个小队一共割了180千克。少先队员割草,每个小队割3筐,每筐15千克。4个小队一共割了多少千克?4×7=28(台)28×5=140(台)7×5=35(台)35×4=140(台)答:他们5天一共能组装140台。平均每人每天组装7台电脑,他们5天一共能组装多少台?60×6=360(箱)360×3=1080(箱)3×6=18(辆)60×18=1080(箱)答:6辆这样的卡车3次一共运走1080箱。一辆卡车一次运走60箱葡萄,6辆这样的卡车3次一共运走多少箱葡萄?1.遇到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要找到有联
系的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2.有时候可以找到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后作业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2.从课时练中选取。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1)整体回顾综合运用课后作业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梳理1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连乘的实际问题整体回顾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45×10=45045×1=4560×50=30006×5=30两位数乘整十数,先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再在末尾添上一个0。整十数乘整十数,先将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在末尾添上2个0。知识梳理2.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35×43=150535×431051400150543×3521512901505验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时用前一个两位数分别乘后一个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和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结果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验算时,交换乘数的位置。3.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47×50=235047×502350
两位数乘整十数,竖式计算时,可以看成两位数乘一位数,最后再在末尾添上0。连乘的实际问题:先找到有联系的条件,再分步列式计算。4.连乘的实际问题
一辆卡车一次运走15箱苹果,5辆这样的卡车3次运走多少箱苹果?先算:1辆卡车3次运走多少箱?15×3=45(箱)先算:5辆卡车1次运走多少箱?15×5=75(箱)再算:5辆卡车3次运走多少箱?45×5=225(箱)再算:5辆卡车3次运走多少箱?75×3=225(箱)口算下面各题。14×10=
10×40=
17×2=
140
400
34
30×20=
80×30=
5×19=
600
2400
95
42×10=
20×50=
27×3=
420
1000
81
综合运用先估计积大约是多少,再计算。50×38=
49×62=
78×49=
1900
3038
3822
21×93=
1953
把乘数看成整十数50×40=2000
积大约2000
50×60=3000
80×50=4000
20×90=1800
积大约3000
积大约4000
积大约1800
38×50190049×62982940303878×497023120382221×936318901953下面的三种蔬菜各有多少千克?品种每筐质量筐数总质量青菜2030萝卜3024番茄2520每筐质量×筐数=总质量600
720
500
张老师买19个同样的篮球,付给营业员800元。他买的是哪种篮球?19×38大约是800,所以张老师买的38元的篮球。家电商场上个月卖出25台电冰箱,卖出的洗衣机比电冰箱多13台,卖出电视机的台数是洗衣机的2倍。卖出电视机多少台?25+13=38(台)38×2=76(台)答:卖出电视机76台。张老师买19个同样的篮球,付给营业员800元。张老师买篮球一共要用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19×38=722(元)800-722=78(元)答:张老师买篮球一共要用722元,应找回78元。学校组织12个班的学生去春游,每班36人。一共租了9辆大客车,平均每辆大客车乘坐多少人?12×36=432(人)432÷9=48(人)答:平均每辆大客车乘坐48人。方法一:先算一共有多少人,再算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36÷9=4(人)4×12=48(人)方法二:把每个班的人都平均分配到每辆车上。课后作业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2.从课时练中选取。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2)整体回顾综合运用课后作业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梳理1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连乘的实际问题整体回顾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45×10=45045×1=4560×50=30006×5=30两位数乘整十数,先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再在末尾添上一个0。整十数乘整十数,先将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在末尾添上2个0。知识梳理2.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35×43=150535×431051400150543×3521512901505验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时用前一个两位数分别乘后一个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和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结果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验算时,交换乘数的位置。3.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47×50=235047×502350
两位数乘整十数,竖式计算时,可以看成两位数乘一位数,最后再在末尾添上0。连乘的实际问题:先找到有联系的条件,再分步列式计算。4.连乘的实际问题
一辆卡车一次运走15箱苹果,5辆这样的卡车3次运走多少箱苹果?先算:1辆卡车3次运走多少箱?15×3=45(箱)先算:5辆卡车1次运走多少箱?15×5=75(箱)再算:5辆卡车3次运走多少箱?45×5=225(箱)再算:5辆卡车3次运走多少箱?75×3=225(箱)先填表,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乘数510204080乘数2020202020积100
200
400
800
1600
一个乘数不变是20,另一个乘数越大,积越大;另一个乘数越小,积越小。综合运用在方框里填合适的数。152535×20152535×20+20300500700320520720先观察每组中的前三题,再填出()里的数。37×3=111
37×6=222
37×9=333
37×()=444
37×()=555
37×()=666
37×()=777
37×()=()
13×7=91
13×14=182
13×21=273
13×()=()13×()=()13×()=()
13×()=()
13×()=()
12151821248882835424956364455546637728书架上平均每层大约放20本书。15个这样的书架大约一共放多少本书?15×4=60(层)60×20=1200(本)20×4=80(本)80×15=1200(本)答:15个这样的书架大约一共放1200本书。一台磨面机每小时加工面粉82千克。3台这样的磨面机8小时加工面粉多少千克?82×3=246(千克)246×8=1968(千克)82×8=656(千克)656×3=1968(千克)答:3台这样的磨面机8小时加工面粉1968千克。一个网球12元,一副网球拍的价格是一个网球的19倍,一副网球拍多少元?12×19=228(元)答:一副网球拍228元。12
×19108
12
228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副网球拍和一个网球一共多少元?12×19=228(元)228+12=240(元)张华从学校出发,走了15分钟,每分钟走70米。(1)如果向东走,现在在少年宫的东面还是西面?15×70=1050(米)1050>1000答:现在在少年宫的东面。张华从学校出发,走了15分钟,每分钟走70米。(2)如果向北走,大概走到了哪个位置?在图中用“·”表示出来。15×70=1050(米)2000-1050=950(米)这时,张华离烈士陵园还有多少米?在□里填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个位上,□×3末尾是1,可能是7×3=21。78十位,27×□=13□,可以是27×5=135。551431在□里填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积的个位上是3,所以第一个乘积是203,□9×□=203,可能是29×7=203。第二个乘积是29×9=261,再求和。32762182课后作业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2.从课时练中选取。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情境导入拓展延伸课外活动两位数乘两位数活动探究1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在下面横线上填一个数,老师能马上口算出得数哦!____×11=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情境导入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先用竖式计算,再分别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比较。
24
×11
2
4
24
26
4
5
3
×11
5
35
35
8
3
6
2
×11
6
26
26
8
2
活动1探究两位数乘11的积的计算规律活动探究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
24
×11
2
4
24
26
45
3
×11
5
35
35
8
3
6
2
×11
6
26
26
8
2
活动1探究两位数乘11的积的计算规律
24
×11
2
4
24
26
45
3
×11
5
35
35
8
3
6
2
×11
6
26
26
8
2
2
4
×11
2
4
24
2
6
4
5
3
×11
5
35
3
5
8
3
6
2
×11
6
26
2
6
8
2
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活动1探究两位数乘11的积的计算规律
24
×11
2
4
24
26
45
3
×11
5
35
35
8
3
6
2
×11
6
26
26
8
2
2
4
×11
2
4
24
2
6
4
5
3
×11
5
35
3
5
8
3
6
2
×11
6
26
2
6
8
2
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活动1探究两位数乘11的积的计算规律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24
×11
2
4
24
26
45
3
×11
5
35
35
8
3
6
2
×11
6
26
26
8
2
2
4
×11
2
4
24
2
6
4
5
3
×11
5
35
3
5
8
3
6
2
×11
6
26
2
6
8
2
活动1探究两位数乘11的积的计算规律根据你的发现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23×11=253
64×11=704649
59×11=当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该怎么做?十位满十,百位加一活动1探究两位数乘11的积的计算规律同学们,两位数乘11,你会快速计算了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两头一拉,中间相加;十位满十,百位加一。活动1探究两位数乘11的积的计算规律你能找出下面每题中乘数的特点吗?活动2探究十位相同且个位相加得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计算规律22×2835×3556×54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22×2835×3556×54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22×2835×3556×54这几题的乘积会有什么特点?先算一算、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
22
×28
176
44
616
35
×35
175105
1
225
56
×54
224
280
3
024
活动2探究十位相同且个位相加得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计算规律积的末两位是怎样算出来的?末两位前面的数呢?22×28=61635×35=122556×54=3024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与比它大1的数的乘积。活动2探究十位相同且个位相加得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计算规律同学们,十位相同且个位相加得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可以这样算:末两位,个乘个;前面数,十乘哥。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15=225
43×47=20214209
69×61=活动2探究十位相同且个位相加得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计算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4×26=624
25×25=625
44×46=2024
45×45=2025
74×76=5624
75×75=5625末两位,个乘个;前面数,十乘哥。活动2探究十位相同且个位相加得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计算规律回顾探索和发现,你有什么体会。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发现规律。发现规律后要通过计算来验证。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下面的乘法算式你会算吗?
23×22=
64×22=
23×11×2=
253×2=
506
64×11×2=
704×2=
1408拓展延伸课外活动有趣的乘法计算技巧还有很多,要尽可能地多积累,试着和同伴们一起去寻找吧!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千米和吨课堂练习2观察右图,你能得到些什么信息?这是一个里程碑,表示行驶了180千米。情境导入例1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探究新知1千米有多长?先到操场看看100米的跑道有多长。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1000米你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连一连。15千米250千米4千米80千米课堂练习在()里填合适的单位。天安门城楼大约高35()。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大约长7()。京沪高速公路大约长1262()。千米千米米填一填。4千米=()米3000米=(
)千米9千米=()米40009000366000米=(
)千米1千米=1000米,4千米里有4个1千米,也就是4000米。1千米=1000米,9千米里有9个1千米,也就是9000米。1000米=1千米,3000米里有3个1000米,也就是3千米。1000米=1千米,6000米里有6个1000米,也就是6千米。同步练习(1)太原到青岛的铁路长多少千米?532+393=925(千米)答:太原到青岛的铁路长925千米。同步练习(2)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300千米,估一估南京到济南、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大约各长多少千米。(口答)答:南京到济南大约长700千米,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大约长1200千米。1千米=1000米“千米”是长度单位。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后作业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2.从课时练中选取。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吨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千米和吨课堂练习2以前,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我们学过:千克和克了。我知道:1千克=1000克。情境导入例2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探究新知1000千克1吨=1000千克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个100是1000,10袋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了解全班每个同学的体重,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一共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呢?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1吨吗?我们小组体重一共是……下面每种物体重1吨,各有多少?2头牛重1吨10头猪重1吨5桶油重1吨20袋水泥重1吨课堂练习它们的体重各是多少?连一连。50吨80千克6千克4吨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大约重45()大约重200()载质量是6()千克克吨填一填。3吨=()千克4000千克=(
)吨8吨=()千克30008000466000千克=(
)吨1吨=1000千克,3吨里有3个1000千克,也就是3000千克。1吨=1000千克,8吨里有8个1000千克,也就是8000千克。1000千克=1吨,4000千克里有4个1000千克,也就是4吨。1000千克=1吨,6000千克里有6个1000千克,也就是6吨。同步练习(1)1桶水大约重10千克,10桶水大
约重()千克,()桶
水大约重1吨。(2)1块轻质砖大约重20千克,10块
这样的轻质砖大约重()千
克,(
)块这样的轻质砖大
约重1吨。1001002005060×15=900(吨)答:一共运来900吨煤。发电厂运来15车皮煤,每车皮煤重60吨。一共运来多少吨煤?1吨=1000千克“吨”是质量单位。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后作业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2.从课时练中选取。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练习三复习旧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千米和吨巩固练习2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了?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千米是我们新学的,我还知道:1千米=1000米。复习旧知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了?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和吨。吨是我们新学的,我还知道:1吨=1000千克。在()里填合适的单位。这头恐龙大约重45()。世界著名的明长城大约长8852()。一筐稻谷重50()。颐和园的长廊全长长728()。这座桥的限载量是40()。青藏铁路全长1956()。吨千米千克米吨千米巩固练习9000千克=(
)吨填一填。5吨=()千克7千米=(
)米8千米=()米50008000700091吨=1000千克,5吨里有5个1000千克,也就是5000千克。1千米=1000米,8千米里有8个1000米,也就是8000米。1米=100厘米,4米里有4个100厘米,也就是400厘米。1千米=1000米,7千米里有7个1000米,也就是7000米。4米=()厘米4003000克=(
)千克31000克=1千克,3000克里有3个1000克,也就是3千克。1000千克=1吨,9000千克里有9个1000千克,也就是9吨。同步练习3000-2000=1000(米)答:从学校到少年宫比到体育场近1千米。从学校往东走3000米是体育场。从学校往西走2000米是少年宫。(1)从学校到少年宫比到体育场近多少千米?1000米=1千米(2)从体育场经过学校到少年宫一共要走多少千米?同步练习3000+2000=5000(米)答:从体育场经过学校到少年宫一共要走5千米。从学校往东走3000米是体育场。从学校往西走2000米是少年宫。5000米=5千米5×15=75(吨)答:生产5吨石油需要用水75吨。生产1吨石油需要用水15吨。生产1吨钢材需要用水100吨。生产1吨纸需要用水250吨。生产5吨石油需要用水多少吨?5×100=500(吨)答:生产5吨钢材需要用水500吨,
生产5吨纸需要用水1250吨。生产5吨钢材或纸呢?5×250=1250(吨)生产1吨石油需要用水15吨。生产1吨钢材需要用水100吨。生产1吨纸需要用水250吨。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5台机器,每台机器重792千克。能够一次运完吗?为什么?(口答)一次能运完。如果每台机器800千克的话,5台机器就是4000千克,也就是4吨,而实际上每台机器不到800千克,总质量也就不到4吨,所以能运完。码头工人从一艘轮船上卸下38吨黄豆和27吨绿豆。如果用一辆载重5吨的卡车把这些黄豆和绿豆运到食品厂,一共需要运多少次?38+27=65(吨)65÷5=13(次)答:一共需要运13次。上海到南京的高速铁路长301千米,南京到北京的高速铁路长1023千米。一列动车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开往北京,以平均每小时300千米的速度行驶,5小时能不能到达?301+1023=1324(千米)300×5=1500(千米)答:5小时能到达。1500>1324了解下面几条河流各长多少千米,并填写下表。名称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长度(大约)5498千米5778千米6300千米2214千米按推算出的走1千米所用的步数或时间,放学后走一走,看看从学校门口到哪里大约长1千米。载重2吨的车运的次数载重3吨的车运的次数用载重2吨和载重3吨的货车各一辆运13吨苹果,可以怎样安排?3251要注意顺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1.千米作为一个长度单位,一般用于计量路程或者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千米可用字母“km”表示。2.吨作为一个质量单位,一般用于称比较重的或者大宗的物品,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1千米=1000米1千米=1公里1吨=1000千克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后作业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2.从课时练中选取。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1)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堂练习3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我知道了每种服装的价格。148元130元85元16元108元24元情境导入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148元130元85元16元108元24元例1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探究新知你怎样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148元130元85元16元108元24元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剩下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可以先算用去多少元。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要用多少元。148元130元85元16元108元24元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1)一共用去多少元?(2)剩下多少元?答:最多剩下85元。130+85=215(元)300-215=85(元)148元130元85元16元108元24元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24×3=72(元)100-72=28(元)答:最少找回28元。148元130元85元16元108元24元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1)桃树有52棵,梨树有3行。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数量关系式:
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桃树比梨树多的棵数。缺少的条件:
梨树每行的棵数课堂练习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2)学校买了18袋乒乓球和9个篮球。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数量关系式:
乒乓球的个数÷篮球的个数=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缺少的条件:
乒乓球每袋的个数李庄小学体育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如下。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一共足球组篮球组田径组81人22人35人也可以先算从总人数中去掉篮球组还剩多少人。24人可以先算篮球组和田径组一共有多少人。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先算什么?22+35=57(人)81-57=24(人)81-22=59(人)59-35=24(人)同步练习先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再解答。20元4元35元(1)1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共多少元?这一题要选择茶壶和茶杯的价格。4×4=16(元)20+16=36(元)答:1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共36元。同步练习先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再解答。20元4元35元(2)1个热水瓶比4个茶杯多多少元?4×4=16(元)35-16=19(元)答:1个热水瓶比4个茶杯多19元。这一题要选择热水瓶和茶杯的价格。同步练习先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再解答。(2)1个热水瓶比4个茶杯多多少元?4×4=16(元)35-16=19(元)答:1个热水瓶比4个茶杯多19元。(1)1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共多少元?4×4=16(元)20+16=36(元)答:1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共36元。这两题都要先算什么?都要先算4个茶杯多少元。同步练习一块正方形地面,共铺了169块地砖。其中四角和中央各铺9块花地砖,其余的是白地砖。铺了多少块白地砖?9×5=45(块)169-45=124(块)答:铺了124块白地砖。1.遇到多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要选择合适的
条件,想想可以先算什么。2.要学会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后作业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2.从课时练中选取。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2)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堂练习3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条件?我知道了每条裤子48元。情境导入例2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画出表示上衣价格的线段,并在图中表示出问题。裤子48元上衣?元探究新知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一套衣服的价格等于上衣的价格加上裤子的价格。上衣的价格不知道,可以先算买一件上衣需要多少元。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1)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2)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答:买一套衣服要用192元。48×3=144(元)144+48=192(元)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你还能想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吗?3+1=4答:买一套衣服要用192元。48×4=192(元)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想一想: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应该怎样解答?答: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96元。48×3=144(元)144-48=96(元)3-1=248×2=96(元)上面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解答的过程呢?已知条件相同,问题不同。都可以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题中的数量关系不同,解题的方法也不同。上衣的价格不知道,都要先算买一件上衣多少元。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各可以先算什么。(1)篮球足球24个?个数量关系式:
足球的个数-篮球的个数=足球比篮球多的个数先算足球的个数。课堂练习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各可以先算什么。(2)香蕉苹果60箱?箱多20箱数量关系式:
香蕉的箱数+苹果的箱数=一共的箱数先算苹果的箱数。要求每人两次一共跳多少下,各要先算什么?54+8=62(下)65-13=52(下)62+54=116(下)52+65=117(下)我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跳8下。我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跳13下。小芸小力一共第一次第二次54下65下62下116下52下117下要先算第二次跳了多少下。小芸:小力:我有42枚邮票。我比你少15枚。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票?42-15=27(枚)42+27=69(枚)答:两人一共有69枚邮票。要先算男孩有多少枚邮票。小悦家到少年宫的路程是小华家到少年宫的3倍。350×3=1050(米)1050+350=1400(米)答:小华家与小悦家相距1400米。小华家少年宫小悦家(1)小华家与小悦家相距多少米?350米要先算小悦家到少年宫的路程。小悦家到少年宫的路程是小华家到少年宫的3倍。1050-350=700(米)答:小华家比少年宫比小悦家到少年宫近700米。小华家少年宫小悦家(2)小华家到少年宫比小悦家到少年宫近多少米?350米小悦家到少年宫的路程在第1题已经算出来了,就不需要再算了。1.遇到多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可以根据数量
关系,确定先算什么。3.数量关系不同解题方法也不同。2.画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明确数量关系。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后作业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2.从课时练中选取。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练习四(1)复习旧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解决问题的策略巩固练习3遇到实际问题,应该怎么正确解答?要明确条件和问题,并且选择合适的条件,确定先算什么。还要找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复习旧知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并说说各可以先算什么。(1)修一条520米长的水渠,每天修45米,已经修了8天,还剩多少米?数量关系式:
水渠的总长度-已经修的长度=剩下没修的长度先算已经修的长度。巩固练习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并说说各可以先算什么。(2)大米面粉数量关系式:
大米的袋数+面粉的袋数=一共的袋数先算面粉的袋数。60袋22袋?袋(1)这个影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25×9=225(个)答:这个影剧院一共有765个座位。南湖影剧院的观众席分上、下两层,楼下有540个座位,楼上有9排,每排有25个座位。数量关系式:
上层的座位数+下层的座位数=一共的座位数225+540=765(个)要先算上层座位数。(2)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同步练习答:楼下比楼上多315个座位。南湖影剧院的观众席分上、下两层,楼下有540个座位,楼上有9排,每排有25个座位。数量关系式:
下层的座位数-上层的座位数=下层比上层多的座位数540-225=315(个)上层座位数第1小题已经算过了,可以直接用结果。同步练习480+400=880(千克)答:这两只动物的体重一共1360千克。动物园里棕熊的体重是480千克,北极熊比棕熊重400千克。这两只动物的体重一共多少千克?880+480=1360(千克)18+7=25(盆)答:这两个班一共搬走43盆。三年级一班搬走18盆,三年级二班搬走的比一班多7盆。原有80盆(1)这两个班一共搬走多少盆?25+18=43(盆)80-43=37(盆)答:还剩37盆没有搬。三年级一班搬走18盆,三年级二班搬走的比一班多7盆。原有80盆(2)还剩多少盆没有搬?这里要用到上一题的结果。同步练习3×32=96(页)答:还有54页没有看。一本故事书有150页,冬冬已经看了3天,每天看32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150-96=54(页)要先算冬冬已经看了多少页。同步练习40+32=72(页)答:还剩78页没有看。一本故事书有150页,兰兰第一天看了40页,第二天看了32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150-72=78(页)要先算兰兰2天已经看了多少页。遇到实际问题,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到数量关系,分析和解决问题。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后作业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2.从课时练中选取。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练习四(2)复习旧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解决问题的策略巩固练习3遇到实际问题,应该怎么正确解答?可以从问题出发,选择合适的条件,确定先算什么。还要找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复习旧知小宁走这段路用了5分钟,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先要算出“小宁5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600-300=300(米)答:平均每分钟走60米。300÷5=60(米)或900-600=300(米)巩固练习(1)去年全年一共缴纳水费多少元?同步练习24×6=144(元)答:去年全年一共缴纳水费312元。李阳阳家去年上半年(1~6月)缴纳水费168元,下半年(7~12月)平均每月缴纳水费24元。数量关系式:
去年上半年水费+去年下半年水费=去年全年水费168+144=312(元)要先算去年下半年水费。数量关系式:
去年上半年每月水费-去年下半年每月水费=去年下半年比上半年平均每月节省水费(2)下半年比上半年平均每月节省水费多少元?同步练习168÷6=28(元)答:下半年比上半年平均每月节省水费4元。李阳阳家去年上半年(1~6月)缴纳水费168元,下半年(7~12月)平均每月缴纳水费24元。28-24=4(元)要先算上半年每月水费。(1)萝卜和黄瓜一共有多少千克?同步练习65+15=80(千克)答:萝卜和黄瓜一共有145千克。绿柳村饭店买来一批蔬菜,其中萝卜65千克,黄瓜比萝卜多15千克,番茄的质量是萝卜的3倍。数量关系式:
萝卜的质量+黄瓜的质量=总质量65+80=145(千克)要先算黄瓜的质量。(2)番茄比萝卜多多少千克?同步练习65×3=195(千克)答:番茄比萝卜多130千克。绿柳村饭店买来一批蔬菜,其中萝卜65千克,黄瓜比萝卜多15千克,番茄的质量是萝卜的3倍。数量关系式:
番茄的质量-萝卜的质量=番茄比萝卜多的质量195-65=130(千克)要先算番茄的质量。同步练习42÷6=7(元)答:乙商店卖得便宜一些。哪家商店卖得便宜一些?48÷8=6(元)要看哪个商店平均每袋的价格低一些。甲商店:乙商店:7>6同步练习20+5=25(分钟)答:平平做完这些家务一共用了45分钟。星期天上午,平平从9:00开始做家务,整理房间用了20分钟,擦家具比整理房间多用5分钟,平平做完这些家务一共用了多少分钟?能赶上看上午10:00播放的动画片吗?25+20=45(分钟)要先算擦家具用去的时间。上午9:00到上午10:00中间有1个小时呢,也就是60分钟。60分钟>45分钟答:能赶上看上午10:00播放的动画片。同步练习答:妈妈今年36岁,小芳今年9岁。小芳比妈妈小27岁,妈妈今年的岁数正好是小芳的4倍,妈妈和小芳今年各多少岁?可以画一画线段图。原来小芳与妈妈的年龄差正好是小芳年龄的3倍。27÷3=9(岁)9×4=36(岁)小芳:妈妈:遇到实际问题,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到数量关系,分析和解决问题。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后作业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2.从课时练中选取。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1)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混合运算课堂练习4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我知道了各种商品的价格。情境导入例1(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5×3=15(元)15+20=35(元)探究新知(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5×3=15(元)15+20=35(元)把两道算式合在一起还能列成综合算式。5×3+20=+=()152035元答:一共用去35元。(2)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要求找回多少元,可以从50元里去掉2盒水彩笔的钱。50-15×2=-=()503020元答:应找回20元。应先算2盒水彩笔的价钱。50-15×2=-=5030205×3+20=+=152035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什么?16×6-9=-=38+4×15=+=80-23×3=-=同步练习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9698738609880691116×6-9先算16×638+4×15先算4×1580-23×3先算23×3课堂练习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50+50×7=×7=10070040-7×4=-40=281215×3-25=4550+50×7先算50×740-2850+35045-2512=2040040-7×4没算的部分要原位下移,不交换位置。15×3-25没算的部分要原位下移,不能遗漏。=17+60=7732+3×2032+3-20比一比,算一算。56-7×856÷7×817×3+2017+3×20=32+60=92=35-20=15=56-56=0=8×8=64=51+20=71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