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与心肺复苏术_第1页
现场急救与心肺复苏术_第2页
现场急救与心肺复苏术_第3页
现场急救与心肺复苏术_第4页
现场急救与心肺复苏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cerebralresuscitationCPCR

第一页,共63页。

心肺脑复苏(CPCR)

指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采取“救命技术”,使其循环、呼吸和大脑功能得以恢复。第二页,共63页。

◆心肺复苏适应证: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

◆心肺复苏目的

挽救生命,恢复患者中断的心跳、呼吸;

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态”、“植物人”的发生。心肺复苏适应证与目的第三页,共63页。原因:心源性心脏骤停(最常见)

---心脏疾患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等。非心源性心脏骤停呼吸道梗阻意外事故药物中毒或过敏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休克、失血第四页,共63页。可以导致呼吸心跳骤停!急病创伤中毒溺水触电、雷击第五页,共63页。1.胸壁开放性损伤。2.肋骨骨折。3.胸廓严重畸形或心包填塞。4.已明确心、肺、脑、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

心肺脑复苏的禁忌症第六页,共63页。第七页,共63页。

救命黄金时间4-6分钟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30秒——全身抽搐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10分钟—发生不可恢复的损害心搏骤停严重后果以秒计算第八页,共63页。第九页,共63页。

①意识突然丧失,伴有局部或全身短阵抽搐

②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血压测不出

③心音消失

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或痉挛性呼吸,随后停止

⑤瞳孔散大

⑥心电图①②③④⑤⑥

心跳骤停的判断标准第十页,共63页。意识丧失+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

心脏停搏心跳骤停的判断第十一页,共63页。

进行心肺复苏前,必须先做好4件事:评估病情:意识,呼吸,心跳有无抢救意义呼救:周围人、“120”。病人的体位:仰卧于硬板或地板,头部不能高于胸部。抢救者体位:病人胸部右侧。第十二页,共63页。生存之链尽早启动紧急医疗网(AED),拨打120尽早CPR(抢时间)尽早电击(AED)尽早送医(高级心脏救命术)第十三页,共63页。初级复苏(基础生命支持)二级复苏(进一步生命支持)后期复苏(持续生命支持)心肺脑复苏的三个阶段

A、B、C、D

D、E、F

G、H、I第十四页,共63页。AHA2010-CPRguideline第十五页,共63页。AHA2010-CPR第十六页,共63页。基础生命支持(BLS)

-----ABCD

又称初期复苏或现场急救,是指由专业或非专业人员(第一目击者)在事发现场对病人所实施的徒手救治,迅速建立人工的呼吸和循环,其目的建立循环、呼吸功能,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尽快恢复心跳、呼吸、促进脑功能的恢复。1.保持气道通畅(Airway)

2.建立呼吸(Breathing)3.人工循环(Circulation)4.电击除颤(Defibrillation)

第十七页,共63页。BLS心肺复苏操作程序第一步:评估、判断第三步:打开气道第四步:人工呼吸第二步:呼救求援第十八页,共63页。第五步:胸外按压第六步:人工呼吸BLS心肺复苏操作程序第十九页,共63页。

现场评估:

快速检查现场安全性;

确定事因;

个人防护。现场评估安全,个人防护已做好第一步:评估、判断第二十页,共63页。

复苏体位→仰卧位(就地!!)救护员位于伤病员一侧将伤病员双上肢向头部方向伸直将伤病员远小腿放在近小腿上,两腿交叉一手托伤病员后头颈部,一手插入其远侧腋下或胯部调整体位第二十一页,共63页。将伤病员向救护员侧整体地翻转。将伤病员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解开伤病员衣领、领带、领结、腰带等第二十二页,共63页。判断意识

◆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呼唤:“喂!你怎么了?”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轻拍重喊第二十三页,共63页。婴儿判断意识方法:拍打足跟或捏掐上臂,观察其反应。第二十四页,共63页。一听是否有呼吸声;二看是否胸廓起伏;三感觉有否呼吸气流?时间10秒(数数)判断呼吸第二十五页,共63页。(可略)

非医务人员,无须检查循环情况,2次人工通气后,立即实施胸外按压。检查脉搏第二十六页,共63页。成人颈动脉搏动检查

中、食指横放颈部中央,向气管一侧轻按滑动2~3cm

时间5-10秒力度适中第二十七页,共63页。婴儿肱动脉脉搏检查法

中、食指婴儿上臂中点内侧部位触摸检查肱动脉。第二十八页,共63页。若呼吸心跳存在,仅为昏迷,则摆成复原体位(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第二十九页,共63页。在原地高声呼喊◆:快来人呐!救命啊!◆:我是救护员◆:请这位先生(女士)快帮忙拨打120,并把结果反馈一下!◆:会救护的请和我一起来救护!快来人呐!救命啊!第二步:呼救求援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故必须立即呼救,求助他人帮助第三十页,共63页。拨打呼救电话需告之……报告人、伤员的电话、姓名、性别、年龄。意外发生地点;发生意外原因及患病、受伤者数目;伤员情况;现场所采取的救护的措施切记不要先挂断电话!第三十一页,共63页。清理方法:

将病人头偏向一侧

一手拇指和其余4指压住患者舌头、下压下颌另一手示指沿口腔侧壁(颊部)深入口腔深部(咽部),随后移向口腔另一侧,当示指回收弯曲时顺势将异物勾出

注意手指防护,不忘取出义齿。

打开气道之前首先要清理口腔第三步:打开气道第三十二页,共63页。第三十三页,共63页。伤病员下颏经耳垂连线与地面呈90度鼻孔朝天仰头举颏法第三十四页,共63页。

双手托颌法

(脊椎损伤时采用)仰头举颏法儿童头部后仰60度婴儿30度第三十五页,共63页。口对口人工呼吸

保持气道开放

捏紧鼻翼

用双唇包严其口唇

吹气1秒、观胸隆

吹毕即松捏鼻手指

观察呼吸准备再吹

间隔4秒,1001100210031004

第二次吹气(共2次)第四步:人工呼吸第三十六页,共63页。口对鼻人工呼吸◎牙关紧闭时◎口不能张开◎口部严重受伤◎难使口密封

使其双唇紧闭

口唇包鼻吹气

与口对口基本相同第三十七页,共63页。

婴儿人工吹气方法口对口鼻呼吸第三十八页,共63页。定位法1:双侧乳头连线

以下年老女性(乳房松弛下垂)、腹部肥胖者、孕妇等不合适第五步:胸外按压第三十九页,共63页。剑突上两横指以上处

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第四十页,共63页。胸外按压机制——心泵学说心脏被包裹于心包膜中,两侧纵膈限制心脏向左右移动心脏前邻胸骨段,后靠脊柱、胸骨与肋骨间有肋骨相连当胸骨受压下陷时,则左右心室受胸骨和脊柱的挤压而泵出血液放松按压后,心室舒张、血液回流,形成人工循环第四十一页,共63页。胸外按压机制——心泵学说第四十二页,共63页。胸外按压机制——胸泵学说咳嗽动作可间断增高和降低胸内压并维持循环血流,表明胸腔内压的增减可发挥心脏挤压作用胸内压升高,腔静脉血被压至右心系统停止挤压后,胸内压降低,血流经右心径路流向肺循环,起预充胸泵的作用肺循环内血液被泵出,经左心系统流向体循环第四十三页,共63页。胸外按压机制——胸泵学说第四十四页,共63页。

双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上翘,手指离开胸壁。

臂肘掌成一直线用力垂直按压,深度4~5厘米。

连续按压30次,速度均匀,频率每分钟100次,01、02、03…11、12、13、…30(三零)

按压和解压时间应相等,解按压后掌根不离胸壁。

按压与吹气之比为30:2

避免冲击式按压、猛压。

按压时目光聚焦在患者颜面部,不是胸部。成人按压要点第四十五页,共63页。第四十六页,共63页。定位→按压→循环操作

2次人工呼吸和30次胸外按压称1个周期。

一个周期后,不中断,即进入第2个周期

打开气道→人工呼吸(2次)→胸外按压(30次)…

5个周期后,吹2口气结束,再检查呼吸与循环体征(10s)。

如无呼吸、脉搏,继续按30:2实施心肺复苏第四十七页,共63页。

按压:儿童可用单掌婴儿用中指和无名指;

深度:胸廓前后径1/3—1/2;儿童2.5-4厘米;婴儿1.5-2.5厘米

次数:30;

频率:100次/分钟;

按压吹气比:30:2第四十八页,共63页。

分类项目成人儿童(1-8)婴儿判断意识轻拍,重喊轻拍,重喊拍击足底开放气道头后仰90度头后仰60度头后仰30度吹气方式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量胸廓隆起胸廓隆起胸廓隆起频率10-1212-2012-20检查脉搏颈动脉肱动脉胸外按压按压位置乳头连线中央(胸骨下1/2处)乳头连线下方按压方式双手选用单手或双手两个手指深度垂直下压4-5cm下陷深度为胸廓厚度的1/3-1/2(儿童2-3,婴儿1-2)频率100次/min成人、儿童、婴儿CPR对比第四十九页,共63页。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面色转为红润

双侧瞳孔缩小

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呻吟等心肺复苏有效指征第五十页,共63页。关键点:A:打开气道

(Airway)B:人工呼吸

(Breatning)C:胸外按压

[人工循环]

(Circulation)

难点:◆当气道梗阻部位较深无法用手指清除异物时,如何打开气道?◆胸外按压的质量。

心肺复苏关键点与难点第五十一页,共63页。

伤病员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

医务人员确定被救者已经死亡。终止CPR的权利在医生或首席医生心肺复苏可以终止条件第五十二页,共63页。凡经1小时心肺脑复苏后仍持续存在以下证据者:心肌无心电活动不可逆的昏迷无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固定全脑反射活动消失静止型脑电图医务人员终止复苏的标志第五十三页,共63页。电击除颤(Defibrillation)第五十四页,共63页。电击除颤(Defibrillation)心脏电除颤:是复苏最关键的措施。故电击除颤应尽早实施。目前AEDs包括两类除颤波形:单相波和双相波,不同的波形对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一般建议单相波形电除颤首次电击能量200J,第2次200~300J,第3次360J使用150J有阻抗补偿双相波除颤可有效终止院前发生的室颤;已证明低能量的双相波电除颤是有效的且效果与单相波除颤相似或更好。第五十五页,共63页。电击除颤(Defibrillation)第五十六页,共63页。Bvm的操作是所有基础生命支持的提供者都必须掌握的技术▪可用于院前复苏,尤其是较短时间的转运中▪城市的一些研究显示,用Bvm装置通气与气管插管相比一样有效,(有相同的生存率)因后者具有一定的风险/并发症皮囊-瓣膜-面罩复苏器

(Bag-valve-mask,BVM)第五十七页,共63页。皮囊-瓣膜-面罩呼吸器使用第五十八页,共63页。让我们的双手托起生命的希望!第五十九页,共63页。监测应努力改善通气和矫正血液生化指标的异常,建立静脉通道推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碳酸氢钠或门冬氨酸钾镁,然后再行电除颤,直至除颤成功或肯定心脏己死亡。第六十页,共63页。早期脑复苏的主要措施亚低温保持正常通气脱水疗法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复苏后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