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学与科学探究一、单选题1.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进行了发布,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了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测量法2.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共有人口141178万人,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不需要做的工作是()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选取抽样调查的样本 D.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3.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B.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稻新品种C.列文虎克发现了细胞 D.巴斯德提出防止手术感染方法4.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探究脉博与运动的关系”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B.该实验运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C.该实验应以运动状态作为变量进行探究D.若你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不同,应坚持你的实验结果5.显微镜能帮助人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下列实验需要借助显微镜完成的是()A.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B.观察黑根霉的形态和颜色C.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D.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6.观察发现,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针对这一现象,某同学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①早上,将牵牛花分为A和B两组;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进行遮光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同学提出的问题可能为“花瓣颜色变化与光照有关”B.实验前,A、B两组牵牛花要保证长势相同且均为红花C.该实验的变量为光照时间,对照组为A组D.实验结论是“光照时间能够影响牵牛花花瓣的颜色”7.某科研小组为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医学价值,召募20至60岁的志愿者分为三组:20位糖尿病患者、20位健康者、20位治疗后血糖含量稳定者,每天只定时服用一定量的山药多糖,结果表明,服用该多糖对糖尿病的治疗及巩固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个体之间的相对差异较大而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你认为以下最能提高本研究结果可信度的改进措施是()A.增加一个对照组 B.增加每组被测人员数至100人C.统一被测者的性别 D.统一被测者的年龄8.东营观鸟协会为了研究东方白鹳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其栖息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安装摄像机,记录东方白鹳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调查法9.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培养36小时后获得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的是()A.I B.I和Ⅱ C.I和Ⅲ D.Ⅱ和Ⅲ10.大白菜外层的叶片呈绿色,内层的叶片呈黄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根据上述事实可以作出的假设是()A.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光是叶片呈绿色的条件 D.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11.对科学家实验结论或科学成就的叙述,不恰当的是()A.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B.巴斯德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发明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C.普利斯特利利用蜡烛、小鼠、植物、钟罩做实验,得出植物能产生氧气的结论D.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被誉为“遗传学之父”12.为了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平均分成甲、乙两组B.实验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C.滴加蒸馏水后,甲、乙两组都要进行灭菌处理D.灭菌后,甲、乙两组分别放在无菌、自然条件下13.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奥地利动物学家费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表达交流14.体重相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三只小狗,对甲、乙狗分别做不同的手术处理,丙狗不做处理。几个月后测得各自血液中两种激素含量如下表(单位:微克/100毫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甲5.80.1乙0.12.8丙63A.甲切除了甲状腺,乙切除了垂体B.甲发育正常,乙发育停滞C.丙作对照,生长发育正常D.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由内分泌腺产生15.为了解潍县萝卜各个品系以及栽培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各萝卜主产区,考察种植环境、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走访相关人员。其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测量法16.在四个相同的装置里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物质,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对应温度的环境中同时放置一段时间。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装置物质温度(℃)①酵母菌+葡萄糖+水25一30②酵母菌+水25一30③酵母菌+萄萄糖+水0一5④酵母菌+萄萄糖+水95一100A.①②对照,可验证酵母菌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自葡萄糖B.①③④对照,可验证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C.在某一时间段①中的酒精浓度逐渐增加D.将③④重新置于25一30℃的环境中,酵母菌都能继续发酵17.某研究员利用四组条件相同的大白鼠,探讨营养物质X和物质Y对大白鼠体重增加量的影响。对大白鼠的实验处理如下表,获取四周内的体重增加量如下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组别实验处理甲提供营养物质X,注射物质Y乙提供营养物质X,未注射物质Y丙未提供营养物质X,注射物质Y丁未提供营养物质X,未注射物质YA.甲、乙对照说明物质X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不大B.甲、丙对照说明物质Y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较大C.物质Y的成分一定是小分子有机物D.物质X在四周内会使大白鼠的体重增加超过100g,而物质Y不能18.若探究镁元素是否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最可行的方法是()A.测量正常叶片中镁元素的含量B.检测根系对镁元素的吸收过程C.分析影响镁元素吸收的环境条件D.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19.科学研究中,基于多次观察和实验而对自然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是()A.问题 B.假设 C.结果 D.理论20.科学是基于寻求解释的探究过程,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下列关于探究的说法,错误的是()A.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B.假设是对问题结果的预测,不一定与结论一致C.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必能获得正确的结果D.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二、综合题21.“吃饭前要洗手”,是小时候妈妈和老师就开始为我们培养的卫生习惯,饭前真的需要洗手吗?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运用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请结合图中他们的讨论内容,分析回答问题。(1)“饭前真的需要洗手吗?”请将这一问题转化成可以探究的具体问题表述出来。(2)甲、乙、丙、丁4位同学所讨论的其实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具体操作环节,请用4位同学的代号,将他们针对的操作环节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3)甲同学提出“应该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接种到培养基上”,在该实验中“接种”的具体操作方法是。(4)乙同学提出“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要高温处理”,其目的是。(5)丙同学提出“培养细菌和真菌需要培养基,要问老师怎样配制培养基”,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因此,需要从培养基中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有。(6)丁同学的问题“最后能够看到的是什么呢?”指向了实验的结果,最终能够用肉眼看到的是细菌和真菌的。22.10月10日是“世界居室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居室污染是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设定此节日旨在引起人们对室内卫生环境的高度重视。请分析回答:(1)和谐悦耳的声音愉悦身心,长期处在高分贝、大音量噪声居室环境中,听觉则会受到影响。听觉形成的部位是。(2)厨房污染是室内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烹饪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依次经过到达肺部,影响气体交换。(3)冬春是流行性感冒的多发季节,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必要时用醋熏蒸消毒。在预防传染病措施中,这属于。(4)冬季用煤炉取暖时,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可能导致煤气中毒。①煤气中毒是由于煤燃烧不充分产生的一氧化碳所造成的。②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首先要关闭气源,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原理是。(5)房间装修或者购置大量新家具后,过一段时间再搬进去住比较好,原因是。(6)吸烟是影响居室环境卫生的重要因素。兴趣小组同学利用自制简易烟雾收集装置(如图)收集主动吸烟烟雾和被动吸烟(二手烟)烟雾,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后,以大型溞为实验材料,探究烟雾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组别处理液数量/只状态蒸馏水烟雾回收液浓度25%50%75%100%主动吸烟烟雾处理正常108642运动受限02334死亡00134被动吸烟烟雾处理正常109876运动受限01222死亡00012①每组实验选用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似的大型溞,而不用1只,这样做的目的是。②分析表中数据,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③结合本实验,关于吸烟与健康的问题你有哪些新的认识?。23.“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连接东西方文明的贸易和文化桥梁。习主席倡导“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神舟十一号搭载的太空养蚕实验,又开创了“太空丝绸之路”。(1)进入太空的六只桑蚕,有五只顺利结茧后进入期,由此判断桑蚕的发育属于发育。(2)“太空房”两侧放置了由桑叶调制的食物,生物小组的同学对桑蚕的取食行为很感兴趣。以下是他们设计实验方案时的对话,请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甲的观点属于,是建立在基础上的。乙和丙提出的方法能更规范地获得科学证据。乙的目的是;丙遵循了原则。如果实验结果如丁所述,那么家蚕的取食行为就是由决定的。(3)六只太空蚕是科学家培育改良的品种“秋丰白玉”。生物小组养的蚕多数是有斑纹的,他们将两只有斑纹蚕杂交,子代蚕既有有斑纹的又有无斑纹的。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B、b表示,则子代蚕的基因组成是。(4)“春蚕到死丝方尽”。家蚕辛勤吐丝,但蚕丝的强度、韧性却不如蛛丝。科学家将蛛丝蛋白基因转移到了家蚕体内,使家蚕吐出大量与蛛丝类似的超级蚕丝。应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是。24.说起细菌,总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如偶尔进入体内的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等让人产生呕吐、腹泻、发烧等病症,但大多数肠道内的“常驻民”对人的健康是有益的,我们把这些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叫作益生菌。请回答:(1)在生物分类学上,细菌被归类于原核生物,理由是。(2)有研究显示,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的屏障功能,即益生菌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人体内的益生菌多分布于肠道,肠道适合多种细菌生存和繁殖的主要因素有(答出两项)。(3)大肠杆菌有有毒株和无毒株之分,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人体消化道内的大肠杆菌无毒株产生的维生素K可以被人体吸收并用于凝固血液,由此推断,大肠杆菌无毒株和人之间是关系。(4)科学家发现,人体消化道内的某种细菌可能与肥胖有关,他们将生长发育状况及体重基本相同的小鼠平均分为三组,进行如表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推测乙组的结果是。三、实验探究题25.酸奶因其独特的风味及丰富的营养倍受人们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制作酸奶的条件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第一步:将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烧杯,加入适量的蔗糖(约占牛奶总量的10%),加热煮沸4-5分钟,将广口瓶洗净并浸泡在水中,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第二步:当牛奶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分摇匀并测定奶的酸碱度。第三步:将烧杯中的奶平均分成三份,装满三只广口瓶。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盖密封,3号广口瓶不盖瓶盖(如右图所示)。第四步:将1号广口瓶放置于0℃-5℃的环境中,2号和3号广口瓶放置于30℃-35℃的环境中。4-6小时后,观察瓶内奶的变化,并测定各瓶中奶的酸碱度。请根据以上探究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是否需要和?(2)1号瓶和2号瓶对照,变量是。1号瓶能不能和3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如果能,实验变量是什么?若不能,其原因是什么?。若最终只在2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则2号瓶和3号瓶对照可得的结论是(3)牛奶加热煮沸、广口瓶等实验器材清洗并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以免影响实验效果。(4)向牛奶中按比例加人酸奶属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步骤;牛奶煮沸后需要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再加人准备好的酸奶,这是因为温度过高容易。26.科学探究是学生应具备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科普小组利用蝌蚪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组别实验对象加入物质实验条件预期现象甲同期孵化、生长发育相似的蝌蚪各10只不做处理1000mL池塘水等量食物、适量甲状腺激素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提早发育成小青蛙乙切除甲状腺1000mL自来水等量食物发育停止丙不做处理1000mL池塘水等量食物发育正常(1)你认为乙、丙能否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并阐明理由。(2)某山区水塘里出现类似乙装置的预期实验现象--巨型蝌蚪,科普小组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推测,该地区婴幼儿易患。(3)若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科普小组通过分析甲、丙两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4)科普小组通过观察记录单,向同学们展示了青蛙发育的过程,春末夏初的雄蛙发出悦耳的鸣叫,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试分析青蛙此行为属于,该行为是由决定的。(5)科普小组想进一步探究“胰岛素对小狗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如果采用饲喂胰岛素的方法,能否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27.某海滨学校的一位生物教师在“学习强国”完成答题一项时,看到这样的内容:刚孵化出来的小比目鱼的眼睛生在两侧,在鱼体长到大约3cm长的时候,眼睛开始发生移位,一侧的眼睛向头的上方移动,渐渐地越过头的上缘移到另一侧,直到接近另一只眼睛时才停止。”专家分析,这种外形的不对称,是其在变态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缘故。为此该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探究题:探究比目鱼的眼睛位置变化是否与甲状腺激素有关?某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将三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甲、乙、丙,每天记录比目鱼生长发育的情况(如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步骤甲缸乙缸丙缸①分别加入5000mL海水②分别加入同时期孵化出的小比目鱼1条③每天分别加入等量鱼食,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④不加任何制剂加入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加入适量的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制剂实验现象鱼体长到3cm时眼睛开始发生移位鱼体长到3cm时眼睛没有发生移位(1)本实验设计中,有一处存在明显的缺陷,请你指出并加以完善。(2)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缸。(3)完善实验方案后,请你推测乙缸内的实验现象:。(4)在饲养正常的蝌蚪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可使蝌蚪提前变成苍蝇大小的青蛙。结合这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甲状腺激素能够。四、材料分析题28.阅读以下资料回答:2005年的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颁发给了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重要缘故。沃伦获奖后讲:“当时的医学教科书认为,由于胃酸的存在,在胃内不可能有什么东西生长,因此全然就没有人想到这些疾病与细菌感染有关。”为了验证他们提出的细菌致病理论,马歇尔曾服用了一杯含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液体,一周后,他患了严峻胃病,检查证明已被这种细菌感染。两位科学家的发现,使全世界数以亿计的胃炎、胃溃疡疾病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1)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器官,其功能是。(2)胃酸是胃腺分泌的,胃腺是由组织构成的。胃酸除了激活和坚持胃蛋白酶的活性外,还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的一些病菌。胃酸的这一作用属于。(3)用唾液淀粉酶探究pH对酶催化作用的阻碍,实验结果能够用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假设换成胃蛋白酶,曲线在水平位置上将会如何移动?(填“向左”或“向右”)。(4)关于科学的研究和进展,你从上面的材料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答案解析部分【解析】【解答】A.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A不符合题意。B.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故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法,B符合题意。C.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C不符合题意。D.测量法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科学探究常用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分类法等。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方法。哈维用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方法,研究血液的流动方向,这种研究方法就是实验法。
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
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方法。
分类法: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解析】【解答】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此项是应该做的,不符合题意;B、调查前要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此项是应该做的,不符合题意;C、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不能选取样本抽样调查,而应全面调查。此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符合题意;D、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此项是应该做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解析】【解答】A.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A不符合题意。B.袁隆平院士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B不符合题意。C.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是细菌的发现者,罗伯特·虎克发现并命名细胞,C符合题意。D.巴斯德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解析】【解答】A、该实验“探究脉博与运动的关系”,应设计对照实验: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A不符合题意。B、调查法是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此实验不涉及调查法,B不符合题意。C、该实验“探究脉博与运动的关系”,应以运动状态作为变量进行探究,C符合题意。D、若你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不同,要尽量要设置重复组,以确认实验结果是否正确,得出科学的结论,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解析】【解答】A、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草履虫能通过运动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A符合题意;B、借助放大镜观察黑根霉的形态和颜色,B不符合题意;C、不同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实验中用到了维生素C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特性,不需要显微镜,C不符合题意;D、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学生在实验时可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酒精,不需要显微镜,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常用的探究器具的分类,有许多种,按照功能可以分为:观察器具、解剖器具、计量器具、加热器具和通用器具等。【解析】【解答】A、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提出问题为“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而不是作出假设,A不符合题意。B、为保证变量唯一,实验前,选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且均开红花的牵牛花,B符合题意。C、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A、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设计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A组为实验组,C不符合题意。D、A组放在阳光下,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遮光处理,B组为红色,因此实验中设置A、B两组的目的是对照,得出的结论是:花瓣颜色变化和光照有关,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解析】【解答】本实验中样本数量太少,实验结果会具有偶然性,不能令人信服,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常选取数量较多的样本进行实验,实验中每组20人,数量较少,可以增加每组被测人员数至100人;糖尿病患者组、治疗后血糖含量稳定者组都与健康者组对照,不需要再增加一个对照组;取样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不能统一被测者的性别和年龄。【分析】科学探究过程中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在实验中多次重复实验或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并取其平均值,主要是为了避免偶然性。【解析】【解答】A.观察法是指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相机、录音机、摄影机等工具进行探究的方法。所以在东方白鹳栖息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安装摄像机记录东方白鹳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A正确。B.实验法是指利用特定的器具或材料,有目的、有步骤地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的方法,B不符合题意。C.比较法是寻找几个事物共同点或不同点的研究方法,C不符合题意。D.调查法是指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数据或信息而采取的实地考察的方法,主要包括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D不符合题意。【分析】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等。【解析】【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共有两组对照实验:培养皿Ⅰ和Ⅱ、培养皿Ⅱ和Ⅲ。若以培养皿Ⅲ和Ⅱ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维生素,目的是探究维生素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都有细菌生长。若以培养皿Ⅱ和Ⅰ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是糖类,目的是探究糖类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细菌不能生长。通过比较可知,含糖和维生素的培养皿Ⅱ细菌数量多,含糖但没有维生素的培养皿Ⅲ细菌数量少。因此,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大肠杆菌生活需要维生素的是培养皿Ⅲ和Ⅱ。故答案为:D【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解析】【解答】解: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可以通过探究实验来探究,如在同一块地里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有光的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条件是光。大白菜的心叶由于外面叶片的遮挡,接受的阳光照射较少,导致大白菜的心叶因缺少叶绿素,而呈现淡黄色或白色。故答案为:C【分析】分析题干中的“大白菜外层的叶片呈绿色,内层的叶片呈黄色”可知二者的环境条件差异是光,再结合已有的知识“光是叶绿素形成的条件”即可作出假设。【解析】【解答】解:A.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A不符合题意;
B.巴斯德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发明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B不符合题意;
C.普利斯特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钟罩里,蜡烛不久熄灭了,小白鼠很快死去。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能长时间活着,蜡烛也没有熄灭。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和小白鼠都能正常活着,但不能得出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的结论,C符合题意;
D.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被誉为“遗传学之父”,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证明植物能够释放氧气需要用到氧气能使余烬的木条复燃的特性,普利斯特利实验得出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所述,本实验是为了研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为了控制唯一变量,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可见,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因为细菌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所以实验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以保证细菌正常的生长,可见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本实验是为了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细菌是变量,进行灭菌处理后,再设置对照试验,即一组置于无菌条件下,一组置于暴露在空气中,以保证变量唯一,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本实验是为了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细菌是变量,所以在灭菌后,设置以细菌为唯一变量的对照试验,即一组置于无菌条件下,一组置于暴露在空气中,可见D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此题考查探究实验的过程,探究实验是考试中常出现的考题,需要熟知探究实验中要遵循变量唯一,要设置对照实验以提高实验的说服力;在必要时还需要设置重复组;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粪便以及枯枝落叶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解析】【解答】解:作出假设是指对可能的方案作出的假设或猜想;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实验法研究的作出假设,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作出假设是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或科学原理,通过创造性思维,对某个问题提出初步假定性解释,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解析】【解答】解:A、甲组的小狗甲状腺激素过少,因此甲组切除的是甲状腺,乙组的小狗生长激素含量过低,切除的是垂体,A不符合题意;B、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因此甲组的小狗会发育迟缓,生长停滞。乙组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因此乙组的小狗会生长缓慢,发育正常,B符合题意;C、通过分析此实验表中的数据可知,丙不做任何处理,甲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因此丙组是对照组,甲乙是实验组,C不符合题意;D、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垂体和甲状腺都属于内分泌腺,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内分泌腺: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腺体叫内分泌腺。
2、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多种,主要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
3、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解析】【解答】解:A.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故A不符合题意;
B.调查法就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题中研究小组通过考察、查阅和收集资料、走访等,属于调查法,故B符合题意;
C.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故C不符合题意;
D.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等。
2、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解析】【解答】解:A.①②对照,变量是葡萄糖,可验证酵母菌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自葡萄糖,A不符合题意;
B.①③④中都有酵母菌+萄萄糖+水,不同的因素是温度,可形成对照,验证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酒精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在①的温度条件下,某段时间内酒精浓度逐渐增加,C不符合题意;
D.④的温度过高,杀死了酵母菌,再将重新置于25~30℃的环境中,酵母菌也不能继续发酵,D不合理。故答案为:D【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2、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都能生长,在有氧的情况下,它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有氧存在时,酵母菌生长较快。在缺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解析】【解答】解:A.甲、乙都具有营养物质X,体重明显增加,甲、乙对照说明物质X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很大,A不符合题意;
B.甲、丙都注射物质Y,但是甲组比丙组体重增加很多,差别较大,物质Y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较小,B不符合题意;
C.从实验中无法判断物质Y的成分是小分子有机物,C不符合题意;
D.根据所给的资料和数据可以看出提供营养物质X的大白鼠四周后体重增加量超过100克,未提供营养物质X的大白鼠四周后体重增加量低于100克;注射物质Y的大白鼠体重增加量非常小,从而判断有关营养物贡X会使大白鼠的体重增加量超过100克,而物质Y不会,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2、分析题干及图像可知,该题的四组实验中,丁组应为对照组,甲、乙、丙为实验组。乙与丁对照,实验变量是营养物质X,说明物质X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较大;丙与丁对照,实验变量是营养物质Y,说明物质Y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不大。【解析】【解答】解:根据探究实验的要求,要探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镁元素,就要设置以是否含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选项A测量的是镁元素的含量,得到的是数量值;选项B测量根系对镁元素的吸收,侧重在吸收的多少,选项C分析影响镁元素吸收的环境条件,重点在环境的影响,ABC均未设置以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而选项D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设置了以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符合探究实验的要求。故答案为:D【分析】1、对照实验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目的是通过对比实验的结果找到想要研究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作用,从而为科学的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和直接证据。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解析】【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因为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基于多次观察和实验而对自然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是结果,C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问题:指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题目,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2、作出假设:实验假设是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或科学原理,通过创造性思维,对某个问题提出初步假定性解释,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3、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务知识的理解和论述。【解析】【解答】解:A、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要多次实验得到结论,不符合题意。B、假设是对问题结果的预测,不一定与结论一致,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一致时,应重新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不符合题意。C、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可能实验过程中产生误差,或者方案设计不合理,未必能获得正确的结果,符合题意。D、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按照探究方案进行实验,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解析】【解答】解:(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2)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步骤为:首先,配制适合细菌、真菌生活的培养基;第二步,进行高温灭菌后冷却,杀死培养皿、培养基内原有的细菌真菌;第三步,把要培养的细菌或真菌接种到培养基上;最后,把培养皿放到恒温箱中或室内温暖的地方培养。观察实验现象。可见四位同学的先后顺序为:丙、乙、甲、丁。(3)用无菌棉棒在手心处擦几下,然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此步骤属于细菌和真菌培养中的接种。(4)培养基配制好后,必须经过高温灭菌,杀死原有的细菌、真菌,才能用于培养细菌和真菌。(5)细菌、真菌都没有叶绿体,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因此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为其提供现成的有机物和水。(6)过一段时间会看到培养基中有菌落出现,则说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分析】1、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只有DN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因此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2、细菌的生存条件:(1)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2)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需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3)不同种类还需特定的生存条件。
3、细菌培养实验的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后接种→恒温培养培养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配制培养基,首先要配置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2)高温灭菌,对配制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防止其他细菌侵入影响实验。
(3)冷却后为它接种。
(4)在恒温箱中培养,细菌在温度适宜的地方繁殖速度比较快。注意:定期观察并组详细记录。
接种是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将目的微生物移接到培养基质中的过程。
4、菌落:是指由单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解析】【解答】解:(1)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毛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2)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所以厨房污染物入侵人体的顺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拖地、用醋消毒等,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这些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4)①煤气中毒的原因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易结合且不易分离,使氧失去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细胞无法获得呼吸,从而导致死亡。②人工呼吸是指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5)房屋装修或者购置大量新家具后,装修或是装饰材料中往往含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材料、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所以房屋装修后要首先开窗通风,要过一段时间等有害气体散发尽了,再搬进去住比较好。(6)①在实验中,用了10只水蚤,而不是1只。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②实验结论:无论主动组还是被动组,随着烟雾回收液浓度的增加,对健康的危害程度会加深。③据表中数据可见: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吸烟可能会抑制心跳、影响运动状态;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二手烟,都对健康有影响;青少年应该不吸烟,也尽量劝阻身边人不吸烟。【分析】1、视觉的形成过程:光→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质(视觉中枢)。
物像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而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的。
2、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如下:
(1)控制传染源:“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消灭病畜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
(3)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锻炼
4、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5、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实验时一般要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实验对象且要设置重复实验,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解析】【解答】解:(1)桑蚕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吃桑叶的“蚕宝宝”,是幼虫期,成虫有2对翅,蛹不食不动,蚕宝宝吐丝后将发育成蛹。因此,进入太空的六只桑蚕,有五只顺利结茧后进入蛹期,由此判断桑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2)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六个步骤,甲的观点属于假设,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基础上的。乙和丙提出的方法能更规范地获得科学证据。乙的目的是:排除后天学习的影响;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所以丙遵循了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原则。家蚕的取食行为是蚕的一种本能,为先天性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3)将两只有斑纹蚕杂交,子代蚕既有有斑纹的又有无斑纹的。说明无斑纹是隐性性状,有斑纹是显性性状,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B、b表示,无斑纹的基因型为bb,其中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亲代基因型为Bb、Bb,遗传图解如下,因此,子代的基因型为BB、Bb、bb。(4)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即为转基因技术。“家蚕辛勤吐丝,但蚕丝的强度,韧性却不如蛛丝,科学家将蛛丝蛋白基因转移到了家蚕体内。使家蚕吐出大量与蛛丝类似的超级蚕丝”,这项现代生物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分析】1、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1)完全变态发育: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是指蟋蟀、蝼蛄、螳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幼虫又称为若虫。
2、作出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4、从行为的获得过程来分,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一种行为,如,蜜蜂采蜜等。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又叫做学习行为。
5、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6、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解析】【解答】解:(1)在生物分类学上,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被归类于原核生物。(2)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的屏障功能,肠道的屏障功能属于第一道防线,所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即益生菌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人体内益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等。肠道适合多种细菌生存和繁殖的主要因素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3)大肠杆菌有有毒株和无毒株之分,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者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做共生。人体消化道内的大肠杆菌无毒株产生的维生素K可以被人体吸收并用于凝固血液,由此推断,大肠杆菌无毒株和人之间是共生关系。(4)变量即为各组中不同的因素,乙组和丙组构成对照实验,变量为食物,甲组和乙组构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为细菌。甲组喂食该细菌出现肥胖症状,则推测乙组的结果是无肥胖症状。【分析】1、原核生物:是指一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有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它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蓝细菌和古细菌等。它们都是单细胞原核生物,结构简单,个体微小。
2、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及免疫特点如下:组成功能类型第一道防线皮肤和呼吸道、消化道黏膜阻挡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吞噬和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特异性免疫3、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1)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2)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需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3)不同种类还需特定的生存条件。
4、共生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有利,离开后一方或双方都难以生存的现象。
5、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所述,1号1号广口瓶放置于0℃-5℃的环境中,2号广口瓶放置于30℃-35℃的环境中,可见1号和2号的变量是温度,1号和2号作为对照,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需要适宜的温度吗?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盖密封,3号广口瓶不盖瓶盖,2号和3号的变量是空气,2号和3号作为对照,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需要空气吗?所以,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2)对照实验中,1号广口瓶和2号广口瓶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1号和3号两组装置中,有两个变量是温度和空气,因此1号和3号广口瓶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2号和3号唯一的变量是氧气,3号和2号作为对照,若最终只在2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则2号瓶和3号瓶对照对照可得的结论是空气会抑制酸奶的形成(或制作酸奶需要无空气)。
(3)“牛奶加热煮沸、清洗广口瓶等实验器材”,目的是消灭杂菌,避免杂菌对实验的影响,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4)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步骤包括: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和恒温培养。将酸奶加入到牛奶中,相当于接种。所以,根据题干所述,向牛奶中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 安徽省合肥一中2025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
- 2025届河南省豫西南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solidworks 机械设计实例教程》 课件 任务4.2 齿轮轴的设计
- 浙江省高中发展共同体2025届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含解析
- 《保险业案件管理》课件
- 普通高等学校2025届高考英语三模试卷含解析
- 《设备管理制度讲》课件
- 2025届四川大学附属中学高考英语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 湖北省部分高中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
- 采油工程-典型示功图分析
- 卧式储罐焊接结构和工艺设计
- 暖通工程施工组织专项设计方案
-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2012)
- 《如何成为一个顶尖的销售人员》(PPT54页)
- 苯乙烯_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的研究
- SL702015灌溉与排水工程规范施工质量评定表修正
- 船板认证基础知识
-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常见方法ppt课件
- 美卓山特维克破碎机配件2
- DesignBuilder操作手册(完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