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_第1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_第2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_第3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它表明()A.民主革命彻底完成B.全国领土彻底解放C.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D.土地公有制的确立2.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A.社会主义现代化B.农业合作化C.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D.科学技术现代化3.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是()A.国家资本主义采取初、中、高三级形式B.农业合作化C.工业化和三大改造同步进行D.对民族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4.1956年,中国队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们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唯一正确的是()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D.他懂业务,他说的对,我们还是要听的5.“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现象,主要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6.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目的是()A.解决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问题B.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错误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D.落实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经济方针7.下图为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一幅照片有人说,“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是不成功的。”究其原因是()A.强调了经济发展的高速度B.强调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C.使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开始犯“左”倾错误D.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8.对中共“八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B.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C.决定开展群众性的反右派斗争D.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9.看下表,1973年,我国工农业产值较前一年有明显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1973年国民经济完成情况工农业总产值3.967亿元比上年增长%国家财政总收入809.7亿元比上年增长%国民收入2318亿元比上年增长%A.周恩来批判极左思潮,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B.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C.极左思潮遭到彻底的批判D.文化大革命动乱接近尾声10.“我们国内的主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的决议应出自()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C.中共“八大”的决议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1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①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②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④制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2.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农村B.城市C.沿海地区D.国营企业13.下列关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是解决土地所有权的问题B.都只是解决农民生产经营和分配自主权问题C.前者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者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D.前者解决生产经营方式问题,后者解决分配方式问题1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5.我国形成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B.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16.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A.解放社会生产力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7.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关键的因素是()A.国家的方针政策B.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C.农民的思想觉悟D.国际国内形势18.判断改革开放成败的标准主要是()=1\*GB3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GB3②是否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3\*GB3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GB3④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A.=1\*GB3①=2\*GB3②=4\*GB3④B.=1\*GB3①=2\*GB3②=3\*GB3③C.=2\*GB3②=3\*GB3③=4\*GB3④D.=1\*GB3①=3\*GB3③=4\*GB3④19.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共同发展2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转换企业经营机制C.“三改一加强”

D.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二、非选择题(共两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建国初期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表产品1949年产量1952年产量1957年产量粮1.1亿吨1.639亿吨1.95亿吨棉44.4万吨130.4万吨164万吨钢15.8万吨135万吨535万吨煤3200万吨6649万钝1.3亿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材料二北戴河会议作出1958年粮食产量6000亿-7000亿斤的决定,比1957年的3900亿斤增加了近一倍,比第二个五年计划的4800亿斤的指标也高出很多……决定1958年的钢产量为1070万吨,比1957年的钢产量多了一倍。为了完成1070万吨钢的政治任务,各地都由第一书记挂帅,组织大批人马土法炼钢……各行各业也都是“全民大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要》材料三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我们必须在很短的历史时期内把世界上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远远抛在我们后面。——八大二次会议《工作报告》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简述1949年至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的状况。说明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2)依据材料二核材料三提炼当时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对待经济发展的态度。试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3)比较上述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状况,你从中得出什么启示?22.自1953年以来,我国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关系上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概括指出各次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题:CCDDCBBCAC;11——20题:CACCDDBAAA二、非选择题21、(1)状况:1949-1952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都有提高,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953-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原因:1949-1952年,是由于建国后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和建立国营经济,实行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等措施;1953-1957年,是由于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和三大改造完成的结果。(2)在经济计划中制定的高指标,经济建设上实行群众运动,思想上扩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是经济领域的“左”倾错误。因此,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国民经济出现三年困难时期。(3)制定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应当根据客观条件和可能,规定合理的规模和速度,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22、(1)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主要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赎买政策,主要采取公私合营的形式。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竹子制度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