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一线工作法_第1页
干部一线工作法_第2页
干部一线工作法_第3页
干部一线工作法_第4页
干部一线工作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干部一线工作法第1页/共30页杨浦区2005年推行了“一线工作法”《新民晚报》2005年1月9日区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千余名干部走进302个居委会

——杨浦区实施“一线工作法”《人民日报》2005年01月10日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杨浦区启动领导干部定点联系社区活动侧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2008年4月8日“一线工作法”:改善民生的科学治政路径

——上海市杨浦区委推行“一线工作法”三周年纪实

第2页/共30页各大媒体对杨浦“一线工作法”报道近200篇有关领导对杨浦“一线工作法’好评如潮2008年6月中宣部在杨浦召开现场会上海市委党校开发“一线工作法”课程用于教学第3页/共30页一、杨浦区“一线工作法”理论依据1、党的“群众路线”基本观点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之一,是党的作风建设重点。

“群众路线”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有无穷力量;一刻不脱离群众,始终同群众打成一片;

群众工作: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4页/共30页2、现代政治学“人民认同是执政前提”基本观点

政党获取执政地位的方式有二种,一是通过在大选中获胜而成为执政党的,二是用革命手段上台执政。无论用什么方法执政,执政党都必须为广大人民谋利益,才能保持执政地位。一个政党无论它的自我评价有多高,组织多么完备,纲领多么动听,如果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和认同,它都不可能上台执政。即使偶然能够上台执政,其执政地位也是岌岌可危的。第5页/共30页3、中央提出新时期群众路线必须创新基本观点

新时期贯彻群众路线出现新情况:

1、群众代际更迭,对党的认同已经从过去的感情认同,转变为利益认同。

2、市场经济导致社会价值观多样化、社会利益多元化、社会格局复杂化。

3、干部队伍面临新的挑战。

4、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缺陷。

群众工作怎么做?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顶用。

第6页/共30页

不会做群众工作不想做群众工作不敢做群众工作群众从党的正面力量变成消极力量

第7页/共30页《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

第8页/共30页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贯彻群众路线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二是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威信。第9页/共30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群众路线”要创新

全党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依靠群众,适应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健全联系群众制度。机关工作要重心下移,基层干部要坚守一线,领导干部要定期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困难,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第10页/共30页2011年胡锦涛在中央党校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第11页/共30页

在新时期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必须与时俱进,做到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不断为党的优良传统增添新的时代内涵。重庆:三个平台(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放)武汉:治庸问责甘肃兰州:民情流水线宁波市:六个下(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干部下乡领导下访部门下联廉情下评)贵州遵义:三服务四川绵阳:五个必去(灾情最重区位最远条件最苦矛盾最多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必去)湖北襄樊:双联双促浙江临安:建立群众工作档案从“孟连事件”到“孟连经验”各地“群众工作”创新的案例第12页/共30页

长宁区“凝聚力工程”虹口区“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宝山区“群众工作路线图”闸北区“党员责任田”杨浦区自2005年推行了“一线工作法”

“一线工作法”,是根据杨浦在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时期的实际区情,在社会领域服务群众的一种全新的制度化、程序化和长效化的群众工作方法的尝试。上海“群众工作”创新的案例第13页/共30页杨浦“一线工作法”内容知民情、情况在一线了解解民忧、问题在一线解决暖民心、感情在一线融洽听民意、干部在一线考核第14页/共30页二、杨浦“一线工作法”实践活动群众的呼声是工作第一信号群众的需求是工作第一选择群众的满意是工作第一标准

今天能尽的职责不拖到明天这次能尽的义务不拖到下次群众开口前能办的事不拖到群众开口后办

首先创新理念:把中央要求转变为杨浦的话第15页/共30页其次是创新形式。把理念变成可操作行动

干部定点下基层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零距离接触。在一线听取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通过凝聚群众的智慧,疏导群众情绪,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来推动发展。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统一,掌握社情民意的第一手资料,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正确性。第16页/共30页

最后是创新制度。把行之有效的行动变成长效机制

“一线工作法”的制度创新,体现在制度的系统性、程序化、硬约束。通过制度建设,有效弥补了科层制缺陷,显示了“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的制度效应。第17页/共30页第18页/共30页1、知民情、情况在一线了解的实践活动

领导干部下基层了解诉求的“三定”制度

“定人、定点、定时”联系群众

“定人”指工作主体是党政机关的处以上实职领导干部。

“定点”是指处以上领导干部对应联系的杨浦区300多个居委会。

“定时”是指将每月第二周周四下午作为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日。第19页/共30页2、解民忧、问题在一线解决的实践活动条块协调解决基层急难愁的工作制度建立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的四级平台第一平台:社区干部第二平台:一线法干部第三平台:局级干部第四平台:一线工作法办公室

第20页/共30页3、听民意、干部在一线考核的实践活动

绩效考核制度对领导干部在定点联系工作中的出勤情况、精神状态、为民服务的意识、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该制度将领导干部下基层联系群众的工作表现作为个人全年述职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领导干部个人起到了强烈的制度约束作用。第21页/共30页4、暖民心,感情在一线融洽的实践活动

“一线工作法”在一线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开辟了及时解决群众反映急、难、愁问题的“直通车”。一大批矛盾就地得到化解,一大批诉求在群众开口之后及时得到善断,一大批“老大难”问题在现场直接得到处置,促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思想和谐、生活和谐、社会和谐。形成了人人参与发展、共建共享和谐,同心同德推进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的可喜局面。第22页/共30页"一线工作法"与20万居民面对面杨浦3年解决5000问题

《新闻晚报》2008年6月2日

老房失修、小区停车、子女就业……涉及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问题,都可以通过“一线工作法”予以解决。记者日前从杨浦区获悉,“一线工作法”开展至今已累计收集信息3977条、急难愁问题5000余件,解决率达到90%以上,长效机制已初步形成。第23页/共30页三、杨浦“一线工作法”实施的成效

1、加快了区域发展,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认同、参与和支持,找到了共识共为共享的聚合点。

据2008年统计,三年来,领导干部与全区约22万多人次的居委会干部、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收到群众反映的各类急难愁问题5000余件,解决率达90%以上。一大批矛盾就地得到化解,一大批诉求在群众开口之后及时得到善断,一大批“老大难”问题在现场直接得到处置,真正将“以人为本”落到了实处,杨浦建设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认同、参与和支持。

第24页/共30页2、提升了队伍素质,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造就了一支想为群众干事、能为群众干好事的干部队伍,找到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立足点。

“一线工作法”为干部补上了群众观念这一课,很多干部通过零距离了解社区实际,体验群众疾苦,建立了与群众的深厚感情,增进党群之间血肉之情。通过协调处理社会矛盾,促使干部激活创造性工作的灵感和智慧,学会整合社会资源、用协商协调的民主方式来达成各方共识。将工作抓到关键处、做到点子上,决策能力和执行力有了明显提高。第25页/共30页

3、改善行政管理体制,弥补行政管理体制的缺陷。

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有许多问题已在体制内反映而未得及时解决,转交“一线工作法”渠道,很快就得到解决,说明行政科层体制对群众需求客观存在信息滞缓、行动不力的缺陷。“一线工作法”有效弥补了科层制缺陷,显示了“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的制度效应,在群众中塑造了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形象。第26页/共30页4、促进了社会和谐,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和动员在一起,展现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时代魅力,找到了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一线工作法”在一线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开辟了及时解决群众反映急、难、愁问题的“直通车”,延伸了新形势下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课堂”,通过群众的思想和谐、生活和谐,促进了社会和谐,形成了人人参与发展、共建共享和谐,同心同德推进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