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henyoutrulylovesomething,youwilldiscoverhowfragileandweakthelanguageis.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
眉可删)
《怀念母亲》教案三篇
《怀念母亲》教案篇1
一、说教材
《怀念母亲》是六年级上册第六课。课文介绍了作者对两位
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
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
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课文开门见山地指出了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
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同时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
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关系;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
感情却丝毫未减,相反因为母亲的离去,更加深了自己对母亲的
歉疚,并为此不断怀念母亲,这为阐述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铺垫
了感情基调;然后,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
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对祖国的怀念,将对母亲同样的敬意,
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__的重点所在。最后,作者
呼应__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母亲不变的情怀,使__结构浑然
一体。
二.说教学目标:
1.从多角度表现本单元的主题——祖国在我心中。
2.学习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
面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怀念母亲,思
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之情。
四.说教法
1.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2.以读代讲法:如默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范读等。
五.说学法
采用朗读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多
种形式的朗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
合作交流、质疑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注意紧绕所设计的问题,
扣住文中关键性语句,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体会,理解文中作者对
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六.教学课时两课时
《怀念母亲》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理解“真挚、凄凉、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二、教具准备
课文中的插图、生字卡片、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一)引读课题——走近“怀念“
今天,我们来学习季羡林的一篇__,齐读课题。简简单单的
四个字,却伴随着季羡林的一生,再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探心路
1、自由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字,注意从字里
行间去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2、学生交流后的初步感受。
3、读读六个词语“弃养、凄凉、食不下咽、寝不安席、频
来入梦、思潮起伏“。引导学生带上想象,读出词语的形象与情
感。
4、这篇课文在形式上和我们以往学过的课文有所不同,发
现了吗?知道为什么要插入这些日记和《寻梦》片段吗?
5、指名读四篇日记和《寻梦》片段,初步体会季羡林对母
亲、对祖国思念之频之深
6、谁能把我们读到的这些文字一日记《寻梦》读薄,读成
一段话?浏览全文,在文中找一找。
(三)体悟“怀念”
1、品读“恨”字——思母至痛
(1)学生轻声地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季羡林失去母亲后
的心境。
(2)你能体会季羡林当时的心情吗?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
了“恨”字?
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教师相机援引三则资料,引导学生深入
思考:季羡林恨谁?为什么而恨?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怀念母亲》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
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
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教学媒体
季羡林生平简介和他的相关作品.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描述心中的母亲,引入新课
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曾无数次呼唤
着母亲,无数次沐浴着母亲的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喊一声母亲.
你脑海中浮现怎样的形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练说:的
母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一份独特的爱.
著名学者季羡林的__里,对母亲也有着独特的解释.
二,初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母亲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课文句子读通顺.
2.交流哪些字词比较难读或者难懂,引导学生朗读,结合语
言环境理解.
3.选择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语句再读一读,请部分同学进行
交流.
4.再读课文,说说__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有两个母亲,
对这两个母亲有着同样的敬意和爱慕.)
哪些自然段给了你这样的认识
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生身母亲
自由读__第二自然段,感受对生母的怀念.
1.谈感受,质疑.
2.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1)理解寝不安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
不是仅仅因为母亲的逝世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
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
恨.
(1)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随母亲于地下)终天之恨.交
流自己的理解.
(2)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无法尽孝,心存自责,
愧疚之情)
(3)补充资料,谈感受
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
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
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____
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
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
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3.再读整段话.
四,朗读文中的佳句,回想母亲
1.摘抄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爱.
第二课时
一,回顾亲生母亲,感受敬慕
1.听写词语:真挚,寝不安席,思潮起伏
2.用上面的词语,说说我对生身母亲的爱.
二,研读祖国母亲,感受怀念
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24岁那年,作者离开祖
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
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
1.自由朗读__,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怀念.
2.说说在作者的怀念中,又增添了什么(对祖国母亲的怀
念)
3.再读课文,思考: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身
母亲的怀念时刻伴随着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三,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1.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
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2)你知道频来入梦的原因吗(作者旅居在外,对生身母亲,
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与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两位母亲不断
出现在作者的梦中.)
(3)感情朗读.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
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甜蜜和凄凉是不是有矛盾你怎么理解(因为在远离家
乡的日子里,能时常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
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仿佛就在身边,心中自然又多了
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少了一些凄凉,孤独.)
(2)感情朗读
3.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
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怎么样的(关爱孩子,思念孩子)
(2)作者为什么要写房东太太的事情
(3)感情朗读.
4.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理解怅望灰天的意思.
(2)在作者脑海里,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是清晰的,还是模
糊的
(3)在泪光里,作者模糊地看到了什么
(4)感情朗读.
四,呼应__首尾,适度拓展
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
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为齐读__的最后一段和第1
自然段.这样的体验,我们能理解吗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过
请大家互相交流.
五,摘录文中佳句,感念深情
摘录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系梦系的句子,读一读.
《怀念母亲》教案篇3
【《怀念母亲》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
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
意。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
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
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最后,作者呼应__
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__结构浑然一
体。
编排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从多个角度表现本单元的
主题──祖国在我心中;另一方面,学习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而且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这种深厚感
情,学生缺乏现实体验。因此,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会存在一
定的困难。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对语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兴趣,学习基
础也较为扎实,学习习惯良好,课堂上也能够踊跃发言,有一定
的课外积累。再加上孩子们已经有了学习的方法,对于掌握找词
找句、圈圈点点划划的理解感悟方法,也能够入情入境的朗读与
理解。
但是,《怀念母亲》这篇__作者的年代背景与学生的年代背
景相差甚远,对于作者都母亲和祖国的深厚感情,学生缺乏现实
体验,他们年龄小,阅历少,进入感悟、欣赏的层次较低,表达
自己感受能力较差。这是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
点。所以,新课前,我以“走近季羡林”为题介绍了季羡林的成
长过程,还给学生读了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的悔》,让学生体
会__表达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为理解本课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写__出现的生字,学写“真挚、避免、凄凉、寝不安席、
频入梦来、朦胧、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并能根
据语言环境理解其意思。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描写对祖国母
亲的句子。
2、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从纯真朴实的语言中感受作者对两
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3、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
面的作用。
4、学习体会关键词句,结合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读书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
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品味揣摩,
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的敬意与真挚爱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
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日记和散文,体会季羡林思念祖国
的情感,感悟其爱国之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季羡林成长过程文字资料、《赋得永久悔》文
字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1、创设情境
孩子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母亲,多么神圣的呼唤,多么圣
洁的字眼,你们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母亲吗?
(预设:孩子们畅所欲言,认真倾听)
2、揭示课题
孩子们,在我们的以上中,母亲是最伟大的、至高无上的。
著名作家季羡林的__里,更酣畅淋漓地体现着对母亲的爱意和敬
意!看老师书写课题:怀念母亲
齐读课题。
3、简介作者
季羡林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作品《小
苗和大树》、《自己的花是开给别人看的》,他生于1911年,
1935年到德国哥廷根留学,1945年回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
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被誉为
“国学大师”。
出示:季羡林季老的成长经历资料,让孩子们阅读,初步了
解大师。
【设计意图】这节课的导入,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不
仅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母亲的情
感,唤醒了学生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在下一步的揭示课题
埋下伏笔。此外,季老的成长经历,为孩子们空白的头脑注入有
形的资料,增强直观感受及对下节课课文学习中的感受、理解、
体验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节号,把生字、新词读正确,
把课文读通顺。
2、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__的主要内容。
3、这两位母亲指的是谁?
(预设:1、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读文。2、生答:“我
对这两位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或“对
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3、
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课文读成一句话,整体把握了课文内
容,从而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减少听课的盲目性,
大大降低听课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己逻
辑思维的能力。
三、默读课文,学习字词。
1、通过词典理解。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准备与同学讨论。
2、与同学交流不懂的地方。
3、教师重点指导:“真挚、避免、凄凉、寝不安席、频入
梦来、朦胧、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设计意图】字词的学习,是孩子学习的积淀。运用自学、
合作、交流的方法学习,有助于孩子们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四、勾出关键,补充资料
1、找出写怀念生母的句子,反复读,想想从中,你体会到
什么?
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关键的词句中体
会到作者的感情的?
(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
下。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
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如今到
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
频来入梦。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
我真想哭!)
(生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泪流不止、频来入梦等词体
会到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失去母亲的悲痛等。其中,教师可
引导学生理解寝不安席,频来入梦的意思,结合对《永久的悔》
的阅读,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生母的敬意和真挚的情感。为理解
对祖国母亲的情感作好铺垫。)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交流放在下一课时)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阅读,适时导入补充资料,为孩
子的学习指明方向。同时,为孩子们阅读课文、探究课文、感悟
课文奠定坚实的感情基础。
四、朗读全文,师生小结。
【设计意图】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在读中增强探究的欲望。
五、作业布置:熟读全文,质疑课文。
第二课时
一、通读全文,回顾中心
(预设:学生自由读文,勾画中心句段,认真阅读)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有助于唤醒孩子们的记忆,让孩子
们获得成功的感受体验。让孩子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会达到
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抓重点句,品读悟情
(一)品读感悟思母之情
1、快速浏览,把作者怀念生母的有关语句画出来。
2、指名说说都画了哪些句子。
3、重点研读,体会感情。
(1)幻灯出示:“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
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
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
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这段话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的?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什么意
思?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痛苦?你觉得真正让作者感到痛苦的是什
么?作者有什么愿望?为什么说他的愿望没能实现呢?你能联系上
下文或是你之前预习搜索到相关的资料理解一下吗?(指名说)
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作者的感情吗?(悔恨,他为什么悔,又为
何恨?)
出示文字资料①: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
家里的日子是怎么过的,我说不清楚,只记得是吃得很坏很坏,
我从见过母亲笑,她好像一辈子都没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
她受尽了人间的苦难,笑容从何而来?
读了这则资料,你想到了什么?
出示文字资料②:我暗暗地下定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
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
读了这则资料,你明白了什么?
师:这就是作者在大学时的愿望,当作者即将毕业,即将有
能力弥补对母亲的亏欠时,母亲却这样永远永远地走了,孩子还
没来得及尽一点儿孝,没来得及让苦命的母亲享受一点儿人间的
幸福,她就这么走,临死前连儿子的最后一面都没见着,儿子怎
么能不悔恨不痛哭,怎么能不抱恨终身呢?(这段话写出了“我”
失去母亲之后的伤心、痛苦和悔恨,__通过这些描写写出了“我”
对母亲的深情。)
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失去母亲的`痛苦和悔恨之情
把这段话读一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2)幻灯出示:“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
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看着她神情,作者为什么想哭?他可能会想到了些什么?为
什么说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一样的”是指什么?)
(指名说,他可能会到什么?)
出示相关资料: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
“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
师:孩子们,是啊!简短的一句话不知包含着多少辛酸、多
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倚在门前,眼望远方,
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呵!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来,一直到
母亲离开人世。
此时此刻作者看着房东沮丧的神情,他想到了他母亲,想到
他的母亲也曾经像房东太太一样等着他,也曾经怀着同样的心情
等着盼着儿子回来啊!所以说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一样的
思念和牵挂着自己的儿子,一样望眼欲穿地等着儿子回来!(谁能
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3)幻灯出示:“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
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这段话是作者在什
么情况下写下的?为什么作者会看不清母亲的面影呢?)
问:你记得母亲清晰的面容吗?(生:记得)那为什么作者会
记不清母亲的面貌呢?
出示文字资料①:“由于作者六岁时便随叔父在济南读私
塾,并且长期在外求学,留在母亲身边的时候不多,对母亲的音
容笑貌记忆并不深。”
出示文字资料②:我回到家里,看到的只是一个只是一个
黑棺材,母亲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整整八年没有见,此时的母
亲容颜如何?白发增添了几许?还能知道吗?不能了!而留给自己
的,却只有那长长的恨。
师:由于作者留在母亲的身边并不多,加上母亲临死前作者
也没能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尽管作者很努力地去回想母亲的样
子,但由于对母亲生前样子记忆不深,所以泪光中只能幻想母亲
模糊的面影。母亲走了,连一个清晰的面容都不留给他,你说这
能不让作者感到悲痛和遗憾吗?
指导感情朗读句子。
4、配乐朗读。
师:学到这里,同学们都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
那种深深的愧疚和悔恨之情,现在请同学们再次带着这种感情把
这几段话读一读。(齐读)
5、播放歌曲,升华情感。
师:孩子们,是啊!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无论她身体是
否健全,无论她是否一字不识,也无论她长得多么丑陋,她们都
有共同的一点:那就是永远地爱和牵挂着孩子。也正因为如此,
才会有千千万万首歌颂母亲的歌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
歌,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6、总结,拓展阅读。
同学们,母亲走了,留给作者的是永远的愧疚和悔恨,回去
后有时间读读作者的作品《永久的悔》,相信会给你更多的感触,
那么在这里老师想要对同学们说,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一样
的辛苦,一样的爱和牵挂着我们,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起好好学
习,以良好的成绩来回报自己的母亲。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运用拓展资料法,开展多种形
式的阅读,创设音乐情境,及品读、感悟重点句子,有助于孩子
们更好地理解感悟作者对母亲的那种深深的愧疚和悔恨及对生
母的怀念的情感。
(二)品读感悟思国之情
1、导入:
母亲给了我多少的爱,给了我多少的温暖,远在异国他乡,
孤寂时时涌上心头,母亲怎不频来入梦呢?此时此刻,季老怀念
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母,还有那──(祖国母亲)
2、探究文本,感悟内涵
(1)动情地读一读季老的几段日记。
(2)说说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
(3)读读最让你感动的一则日记,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
么不懂的地方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
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
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
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
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
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①谈谈体会,或是质疑。
②常人觉得凄凉,可能是因为什么事?
③季老感到凄凉是因为什么事?再次细读下文,从字里行间
寻找答案。
设计想象说话:
如,因为季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
以觉得有点凄凉。
④既然这思念是“凄凉”的,季为什么又说这凄凉是“甜蜜”
的呢?学生交流。
设计想象说话:
如,他想到_________________,仿佛觉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
⑤朗读其他相关内容。
从交流中,我们体会到了游子那诚挚的爱国心,请同学们深
情朗读,再次走进老人的心田。读:
──11月16日……
(读中评议,评议后再读)
这种思念是多么深切啊,他在异国他乡想到故国的一切,读:
──11月20日……
时间愈久,思国的神经愈发敏锐,即便是一丝丝轻轻的惊动,
也能勾起游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读:
──11月28日……
3、抒发情感
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日记中找到许多许多,这样的情怀在心中
很浓很浓。母亲成了游子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让我们纵情读一
读(课件出示《寻梦》的开头与结尾)。
(1)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2)读着读着,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生母怎样的面
影?你又见到了祖国母亲怎样的面影?
(3)这是何等的魂系梦萦啊!你从这“开头”“结尾”中感受
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4)从文中找出描写这种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对关键词句的
把握不仅理解了词语,而且理解了作者的心境,还达到读与悟的
融合。让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联系实际进行想像,自己的情
感与文中的情感引起共鸣,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感受作者
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突破难点。
三、回顾首尾,学习写法
1、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确前后照
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
2、课文运用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表达出了作者真挚的情
感,使__结构紧凑,浑然一体,在习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摩托车二手交易评估与鉴定服务合同4篇
- 2025非全日制劳务派遣合同样本:二零二五年度用工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厂房租赁合同标准:租赁厂房周边环境维护责任3篇
- 2025年度环保监测软件服务升级及数据统计分析合同3篇
- 2025年度补充耕地指标出让与农业科技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古董艺术品售后服务与维权合同3篇
- 2025年度配音行业人才培养与输送合同4篇
- 2025年度旅游纪念品采购合同书下载3篇
- 2025年度高速公路养护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房交易合同样本7篇
- 劳务协议范本模板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大巴车租车合同范文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4
-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国家保密培训
- 2024年公务员职务任命书3篇
- CFM56-3发动机构造课件
- 会议读书交流分享汇报课件-《杀死一只知更鸟》
- 2025届抚州市高一上数学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公司印章管理登记使用台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