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2017_第1页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2017_第2页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2017_第3页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2017_第4页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201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行病学年龄:主要发生在20-50岁,儿童和老年人也可发病。性别:男:女=2:1发病率:每10万例住院患者中仅1例(实用内科学12版)第一页,共27页。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有具有独立的前体细胞,在嗜酸粒细胞因子(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刺激下分化成熟。

【参考值】: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5%;其绝对值为0-0.7×10*9/L。

【参考值】: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3%;其绝对值为0-0.7×10^9/L。

第二页,共27页。

主要功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性过敏反应的作用。——抑制或破坏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释放。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生成过氧化物及酶类第三页,共27页。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指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血液学的病理改变。第四页,共27页。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HE):外周血两次检查(间隔时间>1月)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5×10*9/L和(或)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酸性粒细胞比例≥20%和(或)病理证实组织嗜酸粒细胞广泛浸润和(或)发现嗜酸粒细胞颗粒蛋白显著沉积(在有或者没有较明显的组织嗜酸粒细胞浸润的情况下)。第五页,共27页。HE分类遗传性(家族性)HE继发性(反应性)HE原发性(克隆性)HE意义未定(特发性)HE第六页,共27页。遗传性(家族性)HE

发病机制不明,呈家族聚集,无遗传性免疫缺陷症状或特征,无继发性和原发性HE证据。第七页,共27页。继发性(反应性)HE

主要原因有:1过敏性疾病:哮喘、花粉症、异位性皮炎2皮肤病(非过敏性):Wells综合征3药物:抗生素肯抗痉挛剂4感染性疾病:寄生虫、真菌第八页,共27页。继发性(反应性)HE

5胃肠道疾病: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肠道炎症性疾病、慢性胰腺炎、乳糜泻6脉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7风湿病:SLE、类风关8呼吸道疾病: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9肿瘤:实体瘤、淋巴瘤、ALL(嗜酸性粒细胞为非克隆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10其他:慢性GVHD等。第九页,共27页。原发性(克隆性性)HE

是指嗜酸性粒细胞起源于血液肿瘤克隆。许多血液系统肿瘤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包括:1髓系和淋系肿瘤伴PDGFRA、PDGFRB、FGFR1重拍或PCM1-JAK2、ETV6-JAK2、BCR-JAK2融合基因。2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包括那些伴ETV6-ABL1、ETV6-FLT3或其他激酶融合基因。第十页,共27页。原发性(克隆性性)HE

3不典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4慢粒单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5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加速期或急变期(偶见)6其他骨髓增殖性肿瘤急变期(偶见)7AML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特别是t(8;21)(q22;q22)或inv(16)8ALL,如果证实嗜酸性粒细胞来源于恶性克隆9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证实为克隆性)第十一页,共27页。意义未定(特发性)HE当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而不能查不到上述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发或继发原因。与克隆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鉴别要点是找到克隆性增生的依据。

第十二页,共27页。嗜酸性粒细胞组织损伤机制

嗜酸性粒细胞通过释放细胞毒性物质造成组织损伤——阳离子蛋白、酸性磷酸酶、硫酸酯酶、炎性细胞因子前体等。

正常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主要驻留于组织中,特别是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上皮细胞和深层组织之间,在组织内其生存时间可达数周。

第十三页,共27页。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根据病变部位及浸润程度不同而各异第十四页,共27页。HE相关器官受损器官功能受损伴显著的组织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或)发现嗜酸粒细胞颗粒蛋白广泛沉积且至少有以下1条:1纤维化(肺、心脏、消化道、皮肤等)2血栓形成伴或不伴栓塞3皮肤红斑、水肿、溃疡、湿疹4外周或CNS疾病伴或不伴慢性或反复神经功能障碍。第十五页,共27页。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分级轻度:嗜酸粒细胞数0.08~0.15,直接计数<1.5×10*9/L。如寄生虫中度:嗜酸粒细胞数0.15~0.50,直接计数<1.5~5.0×10*9/L。如变态反应性疾病重度:嗜酸粒细胞数0.50~0.90,直接计数>5.0×10*9/L。如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第十六页,共27页。诊断程序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类异质性疾病,关键在于病因诊断。必须详细询问病史、查体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以确定原发病,并评价可能的相关器官受损或功能异常。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关键在于病因诊断。必须详细全面检查,以确定原发病,对诊断不肯定者应定期随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关键在于病因诊断。必须详细全面检查,以确定原发病,对诊断不肯定者应定期随访。第十七页,共27页。

1.询问有无过敏性疾病、皮疹、淋巴结肿大、心肺、胃肠道症状。有无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瘙痒等,有无旅游史特别是热带地区旅游史。2.所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应该做下列实验室检查:血RT、外周血分类、肝肾功能、CRP、LDH、血沉、VitB123.无症状且轻至中度()可不做进一步检查,定期复查。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关键在于病因诊断。必须详细全面检查,以确定原发病,对诊断不肯定者应定期随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关键在于病因诊断。必须详细全面检查,以确定原发病,对诊断不肯定者应定期随访。第十八页,共27页。4.有全身症状或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5)伴或不伴可疑器官受损,应做下列检查以确定或排除继发性原因:(1)考虑过敏原因:血清IgE、变应原特异IgE,特异过敏症的皮肤针刺实验(2)非过敏性皮肤原因:皮肤活检(3)感染原因:大便寄生虫和虫卵镜检,可以寄生虫的血清学检查,HIV、HTLV-1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关键在于病因诊断。必须详细全面检查,以确定原发病,对诊断不肯定者应定期随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关键在于病因诊断。必须详细全面检查,以确定原发病,对诊断不肯定者应定期随访。第十九页,共27页。(4)胃肠道原因:消化道内镜、血清淀粉酶,乳糜泻作相关抗体的血清学检查(5)结缔组织病:ANA、dsDNA、CCP(6)血管炎:ANCA、HBV、HCV、HIV、CMV、B19微小病毒血清学检查(7)呼吸系统:影像学、支气管镜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关键在于病因诊断。必须详细全面检查,以确定原发病,对诊断不肯定者应定期随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关键在于病因诊断。必须详细全面检查,以确定原发病,对诊断不肯定者应定期随访。第二十页,共27页。5.无明确继发原因且嗜酸性粒细胞≥1.5*10^9/L,应考虑血液系统肿瘤伴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作下列检查:骨髓涂片、骨髓活检、FISH或多重PCR检测FIP1L1-PDGFRA、染色体、T细胞免疫表型+-TCR重排、血清肥大细胞胰蛋白酶。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关键在于病因诊断。必须详细全面检查,以确定原发病,对诊断不肯定者应定期随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关键在于病因诊断。必须详细全面检查,以确定原发病,对诊断不肯定者应定期随访。第二十一页,共27页。6.如有可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所致的器官受损,应进行受累器官的评估。(1)心脏评估:X线胸片、心电图、心超、肌钙蛋白(2)肺脏评估:肺活量、血氧饱和度等(3)无缘无故的血栓事件应该记录为一种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的组织损害(4)有终末器官受损的患者,随访器官功能的频率依赖器官受损的严重程度、广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恶变来加以判定。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关键在于病因诊断。必须详细全面检查,以确定原发病,对诊断不肯定者应定期随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关键在于病因诊断。必须详细全面检查,以确定原发病,对诊断不肯定者应定期随访。第二十二页,共27页。治疗1紧急处理当有严重的致命性器官受累,特别是心脏和肺需紧急处理:首选静脉甲泼尼龙1mg/kg/d或口服泼尼松0.5-1mg/kg/d。如果嗜酸性粒细胞极度增多,需给予别嘌呤醇。1-2周后缓慢减量,2-3月减只最少维持量。第二十三页,共27页。原发性HE治疗1.FIP1L1-PDGFRA(+)患者首选伊马替尼,起始剂量0.1/d,如疗效不佳可增加至0.4g/d2.PDGFRB重排或ETV6-ABL1(+):首选伊马替尼,起始剂量0.4/d3.JAK2重排或PCM1-JAK2(+)可选用芦可替尼4.对靶向药物无效(耐药)的AML患者,采用诱导化疗5.其他血液系统肿瘤采取相应的治疗。如果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器官受损或功能障碍,则同时给于泼尼松治疗。第二十四页,共27页。意义未定HE治疗一线治疗首选泼尼松1mg/kg/d。1-2周后缓慢减量,2-3月减只最少维持量。治疗1个月后嗜酸性粒细胞>1.5*10^9/L或最低维持计量大于10mg/d,则改用二线。二线治疗:伊马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