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考前必看第3部分专题3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前期课件人民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13d8774bb98b8e5310a3aaf5d49733/1913d8774bb98b8e5310a3aaf5d497331.gif)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考前必看第3部分专题3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前期课件人民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13d8774bb98b8e5310a3aaf5d49733/1913d8774bb98b8e5310a3aaf5d497332.gif)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考前必看第3部分专题3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前期课件人民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13d8774bb98b8e5310a3aaf5d49733/1913d8774bb98b8e5310a3aaf5d497333.gif)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考前必看第3部分专题3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前期课件人民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13d8774bb98b8e5310a3aaf5d49733/1913d8774bb98b8e5310a3aaf5d497334.gif)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考前必看第3部分专题3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前期课件人民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13d8774bb98b8e5310a3aaf5d49733/1913d8774bb98b8e5310a3aaf5d4973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明、清前期-2--3--4-一、明朝时期1.政治制度(1)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2)内阁制度形成: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2.社会经济(1)农业①农耕技术: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②农业著作: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5-(2)手工业①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②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③制瓷:明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最为著名,景德镇是著名瓷都。(3)商业①工商业市镇:明朝中后期,在运河沿岸、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②商帮: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势力雄厚,形成了大商帮。③外贸:瓷器外销;明代烧制出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4)经济政策①“重农抑商”政策的继续推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海禁”政策规定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6-3.思想文化(1)思想方面①王阳明: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思想核心是“致良知”,特别强调“知行合一”。②李贽:否认孔孟学说的权威性,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学说,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主张个性自由发展。(2)科学技术①《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②《农政全书》:系统总结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3)文学艺术①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②戏曲:明传奇;昆曲。③绘画:文人画代表作品有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7-二、清朝时期1.政治制度(1)清朝初年:设内阁、六部,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限制。(2)康熙时期: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①背景: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②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旨意办事。③特点:“勤”“速”“密”。④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8-2.社会经济(1)手工业: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丝织业中心;制瓷业进步;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2)商业:晋商和徽商实力强大;苏州以及盛泽镇、汉口镇等商业市镇兴盛。(3)外贸:海上丝绸之路;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4)经济政策①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②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留极少口岸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商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9-3.思想文化(1)思想①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工商皆本。②顾炎武:提出“众治”主张,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注重实学。③王夫之: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2)小说:《儒林外史》《红楼梦》《聊斋志异》等。(3)艺术①绘画和书法: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如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②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发展于同光年间,成为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10-12345671.解缙十九岁中进士,后进翰林院,朱元璋对解缙“甚见爱重,常侍帝前”。他对解缙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纲常伦理成为治国手段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C.朱元璋有爱才如子情怀
D.儒家思想重回正统答案解析解析关闭题干中“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中的恩、义是儒家纲常伦理的表现,朱元璋用恩义来笼络大臣,体现出了将纲常伦理应用到治国手段之中,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皇权的变化,故B项错误;朱元璋对解缙的爱重,并不能代表其存在爱才如子情怀,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自汉武帝以来就一直是正统思想,并未失去过正统地位,因而重回正统的说法有误,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11-12345672.(2019河南名校联考)明清时期,兴起于民间的金龙四大王信仰,由民间护佑漕运的水神上升为国家祭祀的黄河和运河之神,大运河沿线、黄河下游河段形成了庙宇密集的祭祀带,并向周围地区传播。这说明(
)A.金龙信仰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统治思想B.国家祭祀有利于扩大漕运开发范围C.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经济的命脉D.民间与官方漕运安全的诉求一致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所学知识,明清时期中国的统治思想仍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国家祭祀河神的背景是航运业繁荣,金龙是保佑漕运的神,所以国家祭祀与扩大漕运开发范围并无直接关联,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大运河沟通南北的相关内容,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由民间护佑漕运的水神上升为国家祭祀的黄河和运河之神”可得出为护佑漕运安全,金龙信仰从民间信仰上升为国家行为,体现了漕运的安全对民间与国家同样重要,故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D-12-12345673.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可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他要求在京满汉大臣、各省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职衔低微的官吏密奏权。密折制度运作特点与以下哪一机构最相近(
)A.军机处 B.中书省C.门下省 D.枢密院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材料,可知密折制度的特点是效率高、保密性强,这与军机处特点相似,故A项正确;中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故B项错误;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故C项错误;枢密院负责军事,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13-12345674.(2019福建莆田质检)明清时期,晋商以山西富有的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这反映出当时(
)A.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B.晋商经济地位得以快速提升C.区域位置决定商业贸易发展D.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材料“晋商以山西富有的麦、棉、皮……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可知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晋商的经济活动,没有体现出其经济地位的提升,排除B项;“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而不是长途贩运贸易,且只根据晋商的一个材料不能说明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排除D项。答案解析关闭A-14-12345675.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这表明他(
)A.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B.肯定“三纲五常”是理想的社会秩序C.具备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D.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材料“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得出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纲五常”是理想的社会秩序,故B项错误;王夫之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不同于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世之有鼎革也”得出王夫之主张改革,但没有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15-12345676.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
)A.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B.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C.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D.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答案解析解析关闭题干中《水浒传》中的武松是反叛封建礼教的代表,故A项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一定时期的文学总是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价值观,故C项正确;这些小说的内容也有反封建的内容,与民主思想不矛盾,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C-16-12345677.从秦到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繁复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代虽然确立了郡县制这一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但是由于他的残暴统治,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尚未得以体现……刘邦不愿意重蹈秦短命的覆辙……采用的是……混合体。……《后汉书·刘焉传》记载:东汉末灵帝中平五年,朝廷派中央的高级官员——九卿出任州牧,“镇安方夏”,“州任之重,自此而始”。东汉州郡县三级制随之形成。——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17-1234567材料二
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比,具有一些鲜明的特色……元朝行省制度的定型,标志着地方大行政区划形成……就全国而言,行省并未覆盖全部路府州县……设立数目有限的行省,代表中书省对其力所不及的地方进行管理,中央再从大局上对诸行省实施节制,确实也是一种具有明显优点的统治模式。——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18-1234567(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并说明他采用这一体制的原因。东汉地方上出现的新行政设置“州”与西汉时形成的哪一制度有关。(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就全国而言,行省并未覆盖全部路府州县”,并说明行省制的优点。(3)根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19-1234567参考答案
(1)混合体:郡国并行制。原因:郡县制的优越性尚未得以体现;刘邦不愿意重蹈秦短命的覆辙。制度:刺史制度。(2)说明:元朝除行省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二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优点: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3)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都以加强中央集权为根本目的,外在形式变化,但根本性质不变。-20-1234567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混合体”指郡国并行制,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尚未得以体现”“不愿意重蹈秦短命的覆辙”得出郡县制的优越性尚未得以体现,刘邦不愿意重蹈秦朝短命的覆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学市场营销专员聘请合同
- 2025年电商培训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个人施工合同规范文本
- 2025年水分计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式
- 2025年公务员劳动合同官方版
- 2025年五金制品购销合同样本大全
- 2025年甾体药物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婚约取消财产恢复协议标准化范本
- 2025年个人车位共享合同样本
- 2025官方版土地买卖合同协议范本
- 2024年《公务员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必刷)
- 手术室气体的使用
- 数字证书使用承诺函
- 汽车销售经理年终总结
- 《社区康复》课件-第十章 养老社区康复实践
- 《社区康复》课件-第八章 视力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 透析患者的血糖管理
- 2024大型活动标准化执行手册
- 沥青拌合站讲义课件
- 《快递实务》 教案 项目三 快递收件业务操作、项目七 快递保价与赔偿业务
- 《逆向建模与产品创新设计》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