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六三制四下第五、六、七单元及总复习教材分析第五单元走进商场____观察物体一、教材地位:是观察物体的第三个循环.观察物体:谁的手儿巧-小桥流水人家—走进商场有趣的游戏(一上)辨认从正面、上面(或其他两个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小桥流水人家—方向与位置(二上)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有可能是不一样的。走进商场—观察物体(四下)前面是以观察单体的实物为主,本册主要是观察小组合实物和较为抽象的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为主。重点是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块数较少的小组合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能从正反两方面实现几何体和视图之间的转化。也就是实现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相互转换。二、教材结构和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信息窗一是冰箱、冰柜展销现场的情境: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块数较少的小组合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一组实物),并通过练习题3和练习题4为信息窗二的学习作了铺垫和渗透。信息窗二是仓库装卸货物的场境: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一组立体模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能实现简单的视图到立体图形的转换。所以说,信息窗1是单元学习的基础,信息窗2是单元学习的重点,其中第三个红点是学习的难点。通过两个信息窗的的学习,完成几何体和简单的平面视图的相互转化,在搭立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操作能力。三、信息窗解读信息窗一素材和知识点地位:是学习信息窗二的基础。教学建议1、红点:观察者是教材中的人物,模拟情景时,学生看事物的角度要和图中人物一致,并且实现要垂直于所观察的面。教学建议2:3、4(ppt)信息窗二1、知识点:2、地位3、教学建议:1、2、3、4、5(ppt)依据指定的正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要让学生比较充分地经历“视图—物体—视图”的转换活动。依据视图摆出物体一般经历“研究视图—摆出物体—验证摆法”的过程。“研究视图”要分析视图的结构,下面是两个左右并排相连的正方形,其中右边的那个正方形上面还有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第4块肯定是被某1块档着,或它档着其中的某一块,对视图进行分析研究能启示物体的摆放方法。“摆出物体”是在分析视图、构思摆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时也会在分析视图的同时进行。如看到正视图的下面是两个左右并排相连的正方形,就拿出两个正方体左右并排摆在一起;又看到右边那个正方形的上面还有一个正方形,就在摆出的左边那个正方体的上面再放一个正方体,然后根据分析摆上第4块。摆成的物体是不是符合要求?需要验证。验证的方法是从这个物体的正面看一看,如果看到的形状和指定的视图一致,摆出的物体是符合要求的。如果看到的形状和指定的视图不一致,应该重摆。4、加强方法指导:5、把握要求:第五单元奇异的克隆牛教材分析--小数的加减法一、教材地位二、教材结构: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信息窗1是学习小数加、减法、信息窗2是学习混合运算,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三、信息窗教学建议信息窗1被减数减差的方法验算,也可以提请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算。要鼓励学生用笔算的方法验算,因刚开始学习小数的加减法,验算还兼有巩固的功能。教学建议:充分放手,促进迁移。关注验算方法与加法的不同教学第二个红点问题。知识点: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这才是一般的小数加减法,要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加深对小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教学建议:1、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2、重点处引发讨论,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的必要性。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小数的末尾对齐,一种是小数点对齐,对于这两种情况让学生进行讨论,各自阐明道理,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只有把小数点对齐,才能使小数的数位对齐,被减数百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把“0”写出来,计算的时候就把那位看作“0”即可;也可以先利用教材上的提示语言进行讨论,然后再让学生去完成。3、最后注意通过书上的提示语,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加减法注意的问题。要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共同总结出小数加减法计算的一般法则,把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去做,然后对齐点上小数点。理解如果得数的末尾有0,就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0去掉,使小数书写简洁。关于自主练习:聪明小屋是一道推理题,可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想法。该题在推理时,首先可根据“B队获第一名”的条件推断张芳和李兵所猜的A和B队排名是错误的,猜的C或D队的排名可能是对的。再用假设的方法进一步推理:如果张芳猜的D是第二名是正确的,那么李兵猜的C是第二名是错误的,D是第四名也是错误的,这样就不符合条件中列出的“两人各猜对一个队”的条件,由此判断张芳猜的C队是正确的,李兵猜的D队是正确的。通过以上推理可判断四个队的排名是B、A、C、D。也可以用其它的推理方法。信息窗2知识点地位:通过迁移获取。迁移源:整数的运算顺序、运算律和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所以教学时仍要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更学生充分大的的时间和空间,先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学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知识点:小数的连减运算。教学建议:1、自主探索,解决问题;2、结合情景,理解顺序;3、交流比较,发现规律。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4、教师提升,丰富认知。16页作为半例题学习的整数的运算规律A-(b+c)=a-b-c;a-b-c=a-(b+c)也适合小数。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知识点: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重点:运算顺序。教学步骤:可以参照第一个红点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小电脑:可以用“猜想――验证”的方式(使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体验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或“练习(可补充几组类似的式子)-归纳”的方式完成小电脑提出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后仍然适用),这个过程,使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感受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合理性。注意事项:教师要做好提升工作,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实际上是渗透了两种重要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四、单元教学注意事项。主要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小数加减法的数据不要过分繁琐。小数的加减法原则以两位小数为主。尽量不要出现三位或四位小数,大的或比较复杂的计算提醒学生用计算器,减小学生的计算难度。如果严格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应把握在有效数字不超过三位(因整数的加减法是学习三位加减三位),混合运算的步数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小篮球队――统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本单元第一个信息窗是学习较复杂的平均数的求法;第二个信息窗是学习学习复式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表,在这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单式统计表、单式分段统计表和平均数。本单元的学习是今后继续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信息窗解读及教学建议信息窗一知识点:较复杂的平均数是对三年级学习的平均数的巩固和拓展,所以可先放给学生,然后作必要的引导即可。教学建议:1、针对问题,引发讨论,寻找策略。教学时可根据信息窗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比较什么才能看出哪个队的身高占优势,要比较两个队的身高,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所以要先求出两个队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用两个队的平均身高进行比较2、自主解决问题。3、交流、比较算法,初步掌握复杂平均数的特点和求法。然后独立计算-交流比较算法-教师关注简便算法生使学生初步掌握这一类较复杂平均数的特点和求法,由于各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不一样,或者说在统计中数据所占的权重不一样,在中学通常把这样的平均数较加权平均数,但不向学生讲名称,通过讨论掌握特点即可)。通过此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平均数的方法,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第一步很多教师省略了,把统计课上成了计算课。注意事项这一类较复杂的平均数是较简单平均数的拓展和巩固,不要给学生总结一般的计算方法,要引导让学生从平均数的意义上去理解。关于自主练习。第2题是一道实际应用的题目。练习时,可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交流求平均奖金的方法,然后独立计算。第(2)个问题,为了体现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影响这一弊端,练习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奖金数比平均数高的人数有几人?比平均数低的有几人?从而让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有些广告误导,你上了当,但有苦说不出,因不是统计有错,而是运用了数据计算的特点,强调突出的某一个方面,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如:某工厂工人平均工资1000元,结果有人去了,实际领的工资还不足600元。用哪一个统计量描述合适,学生学习了众数和中位数以后就知道了,实际上这里为学习众数和中位数做了铺垫。第3题是一道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题目。练习时,教师先让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表格。然后以问题“你知道这样计算平均分的优越性在哪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明确这样计算平均分更公平。第2题知道了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此题介绍了在具体情况下,可作处理的方法。第4题是一道实际应用的题目,旨在进一步深入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练习时,可引导学生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数据,结合具体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解答。组织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明求平均速度的方法,即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避免在计算华华平均速度时直接用上坡、下坡的平均速度和除以2。第5题,呈现了超市里商品的价格。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清题意,即上周的20瓶是按原价每瓶8元买的,本周的10瓶是按每瓶5元买的。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分析解答。注意交流时说清分析思路,明确总钱数除以总瓶数等于平均价钱。第9题是一道关于平均数的综合应用的题目,供学有余力的同学解决。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明确平均每天写20个大字,7天一共写多少个?最后让学生求出写完多少个(前三天及星期五,星期六完成的),还有多少个字没写?从而明确还需要写:20×7-20×3-45=35(个)。“课外实践”是一个实践性的活动。组织学生活动时,可以让全班各小组分工对各级部的班级进行统计,然后汇总,算出平均数。信息窗2知识点:复式统计表和分段复式统计。教学时,教师可续接第1个信息窗的内容以谈话的形式导入,直接提供两个球队队员的纵跳高度数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引入对复式统计和分段统计的学习。学生的知识基础:单式统计表、单式分段统计表。教学建议1、根据问题引发讨论。2、分组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3、交流比较,引领学生填写学习复式统计表。4、观察思考,小组合作填写复式分段统计表。4、个性化分析判断。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思考“怎样能比较出两个队的弹跳成绩?”学生可能想到求平均数。教师对这种方法予以肯定,同时引导“平均数能比较出两个队的弹跳成绩,如果想要看出两个队中队员成绩的分布情况,可以怎样做呢?“由此学生想到可以对数据进行整理;组织学生对数据进行整理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填写单式统计表,由于整理数据比较麻烦,所以根据信息窗提供的信息填写单式统计表可在小组内完成;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比较起来不方便,这是可提示可以将两个表合成一个表,由此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学习。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填写单式统计表的基础,并且在前面有几个地方已经做了渗透,只不过是表的结构不完整。所以在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复式统计表时,教师应为学生的独立学习留有一定的空间,首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写,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全班集体讨论形成共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与个别指导,明确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复式统计表,每个高度都是1个或2个,如果想要看出两个队中队员成绩的分布情况仍然不是很方便,复式分段统计表会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引导学习复式分段统计表,学生已经学过单式分段统计表,所以可先放给学生填写分段复式统计表,教师作必要的指导。最后,根据分段整理的结果,分析两队的纵跳水平,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注意事项:1、讲结构,会读图。2、对统计表的教学要求不要过高,不要求学生会设计复式统计表,只要求学生会填会看会分析即可。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统计表供学生填写。关于自主练习回顾整理——总复习一、主要知识点及教学目的本册主要的学习内容:数与代数领域:用字母表示数,加法和乘法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加、减法,小数乘法、除法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空间与图形领域:角与三角形的认识。统计与概率领域:较复杂的平均数和复式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等。要通过总复习这一单元,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反思能力。这是复习的三大任务。不能不复习课生成练习课。二、教材主要特点:1、引导学生分领域进行回顾整理,回顾整理部分由四个板块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堂教学研究的》课件
- 小学一年级20以内数学口算强化练习题
- 《初中几何课堂文化》课件
-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混合运算》试题
- 学案美文如画点题扣题升格学案
- 《综合楼体报告前提》课件
- 《化学专利撰写》课件
- 《楼宇设备监控系统》课件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 能源行业市场宣传总结
- 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 二次元作业指导书
- GB/T 15180-2010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
- GB 19504-2004原产地域产品贺兰山东麓葡萄酒
- 公路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课件
- 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课件
- 高一数学必修2《事件的关系和运算》课件
-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范文(通用5篇)
- 封条模板A4直接打印版
- 电解铜箔制造工艺简介
- 埋针治疗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