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兼论上海的创意产业PAGEPAGEIII摘要近十几年来,与创意相关的诸多话题渐成研究讨论热门,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一些城市的众多创意产品、营销、服务等迅速发展,伦敦、纽约、东京以及香港等国际型城市无一例外地拥有强大的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已在事实上成为这些城市的支柱性产业,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开始席卷全球。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海的现代化进程正处于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然而,无论是对城市竞争力的各种研究还是对创意产业的各种探讨,专家学者都仅仅是在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围绕各自的研究目标进行论述,目前还没有专门论述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论。在此背景之下,本文旨在研究文化创意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作用原理,并将该原理应用于上海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本文通过研究创意产业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现有的关于城市竞争力和创意产业的相关理论,通过作者的综合分析,理论结合实际,探究出创意产业对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意义,创意产业作用于城市竞争力的基础以及原理和规律。在得出本文的理论研究结果之后,将该结果运用于上海市的创意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探寻创意产业对上海的城市竞争力所作的贡献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等。本文对中外几个大城市横向比较分析,参考现有城市竞争力理论中的模型或因素分析,探寻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所起的作用,运用得出的结论,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上海的创意产业发展为例,对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创意产业在新的产业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四个方面的作用(优化产业结构、产业集聚、塑造城市形象、形成城市比较优势)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该结论对于分析创意产业对城市经济所起的作用,确立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制订城市的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等都具有理论指导作用。关键词:创意产业,城市竞争力,上海,产业集群
ABSTRACTInrecentyears,manytopicsaboutcreativeindustryarebecominghotdiscussion.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ieshavebecomeaworldwidetrendineconomicdevelopment.Manycreativeproductions,promotionsandservicesinsomecitiesaredevelopingveryrapidly.AlotofinternationalcitiessuchasLondon,NewYork,TokyoandHongKong,withoutexception,havestrongcreativeindustries.Infact,creativeindustrieshavebecomepillarindustryofthesecitiesandahugewaveofcreativeeconomyhasstartedsweepingtheglobe.Shanghaiistheeconomiccenter.LedbyShanghai,theYangtzeRiverdeltaregionofChinaisthemostvibranteconomicregionsandisofcriticalstatusinChina's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Shanghai'smodernizationprocessisinthecriticaloftransitionofinvestment-driventoinnovation-driveneconomic,whichisalsoanimportantperiodofstrategicopportunitiesHowever,whetherinresearchesofcitycompetitivenessorcreativeindustries,expertsandscholarsareonlywithinthescopeofthestudyontheirownresearchobjectiveexposition.Atpresent,thereisnodedicatedto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twotheories.Againstthisbackground,thispaperaimstoevaluatetheculturalandcreativecompetitivenessofthecity'sroleinprinciple,andappliedthisprincipletotheactualsituationinShanghaianalysis.Thispaperstudiesthecreativeindustriesinthedevelopmentofthesituationathomeandabroad,therelatedtheoriesofcitycompetitivenessandthecreativeindustries.Bythecomprehensiveanalysisoftheauthor,exploreinnovativeindustriestoraisethecompetitivenessofthesignificanceoftheroleofcreativeindustriesinthecitycompetitivenessandthebasisofprincipleandlaw.Pendingthistheoreticalresearchresults,theresultswereappliedtothecreativeindustriesinShanghaifortheempiricalanalysis.ThispaperalsoexploresthecreativeindustriesofShanghai'surbancompetitivenessofthecontributionandexistingproblemsandgaps.Whenexploringthecreativeindustriestothecitytoenhancethecompetitivenessoftheroleplayedby,thispapercomparesseveralforeigncitiesandreferenceexistingurbancompetitivenesstheoryormodeloffactoranalysis.Withthisconclusion,thispaperusesqualitativeanalysisandquantitativeanalysisandtakesShanghai'sdevelopmentofcreativeindustriesasanexample,makesanempiricalanalysisondevelopmentofcreativeindustriesandurbancompetitiveness.Throughanalysisandstudy,themainconclusiondrawnis,basedonthenewdivisionofindustry;creativeindustriesenhancethecity'scompetitiveedgethroughfourways(optimizationoftheindustrialstructure,industryclustering,thecreationofacity'simage,theurbancomparativeadvantage).Thisconclusioncanbeatheoreticalguidewhenanglicizingthecreativeindustriesofurbaneconomyoftheroleplayedby,establishingcreativeindustriesinthedevelopmentofthecitystatusordevelopingthecreativeindustries,urbandevelopmentplanning.ZhuXiaoning(InternationalTrade)DirectedbyassociateprofessorLiangShengangKEYWORDS:creativeindustries,urbancompetitiveness,Shanghai,industryclust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第一章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 3第一节国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 3一、英国的创意产业 3二、美国的创意产业 5三、其他几个国家的创意产业概况 7第二节国内的城市创意产业现状 9一、北京的创意产业 9二、其他城市的创意产业 10三、我国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条件 12第三节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比较 13第二章相关理论综述与评价 15第一节城市竞争力理论概述 15一、WEF-IMD的“国际竞争理论” 15二、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16三、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关于城市竞争力理论的创新 17四、城市竞争力理论的新进展 18第二节国内外有关创意产业研究的理论梳理 19一、创意产业的概念 19二、关于创意产业的主要理论 21第三节产业集群化理论 22第四节理论评价与本文观点 23一、对竞争力理论的归纳与思考 23二、创意产业理论与城市 25三、集群理论分析 26四、本文的研究目标及相关概念界定 27第三章创意产业在提升城市竞争力中的作用分析 29第一节创意产业对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意义 29一、创意产业与城市竞争力 29二、以伦敦为例 30第二节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作用的研究基础 31一、创意产业与产业划分的内在联系 32二、创意产业影响产业划分的外部表现 33三、新三大产业分工 33第三节创意产业对于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34一、优化产业结构与促进经济转型 34二、创新的集聚提升竞争力 36三、创意形成比较优势 37四、创意城市形象 38五、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关系分析 39第四章上海市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41第一节上海市的创意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概述 41一、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41二、上海的创意产业概况 41三、上海的几个创意产业园区现状 42第二节创意产业对上海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44一、上海的综合实力分析 44二、从创意角度看上海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44三、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47第五章 以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升上海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49第一节上海加快创意产业发展的条件和机遇 49一、上海市创意产业主要扶持政策及措施 49二、产业基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50三、世博会契机 50第二节创意产业的集群化 51一、创意产业集群化的必要性和优势 51二、上海创意产业集群的起源及特点 52三、对上海创意产业集群化的建议 53第三节塑造创意产业链 54一、产业链的含义 54二、创意产业与产业链调整 54三、上海塑造创意产业链的分析及建议 55第四节上海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及对策 56一、创意产业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 56二、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56三、促进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建议 57结论 59致谢 60参考文献 61前言21世纪是城市竞争的世纪,城市竞争力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原动力。目前,决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正由资本、资源等经济优势转向人才、制度、环境、创新等文化创意优势,因此文化创意已成为一个城市未来竞争的制胜法宝。从而城市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城市文化生产力的竞争,其核心就是文化创意的较量。创意产业是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经济活力、城市功能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创意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基于文化创意与城市竞争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共识,英、美等国学者提出“创意城市”(CreativeCity)的理论和评估指标,强调城市的创意氛围和创意阶层不仅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源泉,而且是城市经济核心竞争力持续提高的动力。不少国家、地区和城市因此把创意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来积极推动和扶持发展。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制造业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从最早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到浦东开发开放,再到中国加入WTO,上海一直保持跳跃式发展态势。上海被喻为中国的经济龙头,是中国与世界经济交互作用的枢纽和平台,面向世界,建设世界经济中心城市是上海在新世纪对城市综合功能的全新定位。作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核心,上海不仅是国际经济、金融、商贸中心和控制中心,也是世界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和国际信息制造加工传播中心,在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枢纽作用,是连接国内国际的接点和产生新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器”,具有强大的国内和国际辐射能力。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海的现代化进程正处于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上海创意产业是在国际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心城区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上海创意产业正处于加快启动、提升功能、形成集聚的发展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以及以创意产业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模式无疑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创意产业的发展与繁荣不仅对上海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至关重要,并且有利于提高上海的城市综合竞争能力。本文将结合相关的城市竞争力理论,通过对几个世界主要城市的创意产业发展及城市转型的分析,探索创意产业在提升城市竞争力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对上海的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的分析,提出作者对上海以创意产业带动城市发展的建议及具体可行措施。鉴于上海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通过分析和研究上海的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上海城市竞争力的贡献,希望可以对中国其他发达中大型城市的经济发展甚至转型带来一些启发,并提供部分可参考的理论依据和经验。
第一章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第一节国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一、英国的创意产业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7年布莱尔当选英国首相后,将创意产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加以重点政策支持,成立了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并亲自担任小组主席,而且还特别成立了文化媒体及体育部,目标是大力推进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鼓励和提倡人的创造力在英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由此,英国对创意产业的重视与支持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艺术机构与地方政府纷纷展开合作,成立了许多专业型组织,并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向企业开放。此外,英国还有其他一系列的专业机构,这些机构与创意产业的具体部门合作,来支持其所在领域的发展。到2000年,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产值第二大的产业,占GDP的7.9%,仅次于金融服务业(如果单就伦敦而言,创意产业的贡献度其实已经超过金融服务业);大约有12.2万个不同类型的创意产业公司;创意产业就业人口为195万,位居各产业首位。同时,英国创意产业的出口值在2001年高达103亿英镑,1997-2001年间,每年的出口增长率约15%左右,几倍于其他行业的出口增长速度,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增长最快的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1]。英国财政部2006财政报告指出,目前英国的服务业产值占所有产业总产值的73%,解决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数的80%,而20年前的比例分别仅为55%和68%。在服务业各部分中,金融服务、教育、创意产业和健康产业的产值占到总产值的25%,它们解决了32%的就业人口。其中,创意产业1997-2005年8年中,平均年增长率达到6%,比英国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高出一倍多,相关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成为英国雇佣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占整个就业人口的十二分之一,比其它任何国家都要多。英国意欲成为全球创意文化中心。为此,英国政府有步骤地推进整个计划。2005年6月16日,英国政府提出要把英国建设成为全球创意中心;2005年11月4日,文化传媒体育部(DCMS)发布了创意经济计划(TheCreativeEconomyProgram),意在创意产业的支持、发展及提高生产力方面建立一个更好的框架。该计划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在7个领域,每一个领域都有一名专家领衔,这是英国完成全球创意中心要走的第一步;2006年2月7日,英国DCMS成立专家组,让7名专家负责创意产业的7个发展方向[2]。英国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与英国发达的文化休闲产业与通信产业基础有很大的关系。据统计,在英国,每户家庭在娱乐与文化上的消费,平均每周达到59英镑,仅次于交通费用。英国的媒体产业等各创意产业部门是英国经济皇冠上的明珠。2004年,英国通信市场的总利润达到了559亿英镑,占英国GDP的4.1%。其中,广播产业达到了110亿英镑。截止至2005年10月,有37%的英国家庭安装了宽带,比2003年4月的数字多了8%。另外,作为第一个在政策上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英国致力于客观而详实的创意产业基础研究;创意产业发展及营销的角度推动创意产业的同时,积极培养公民创意生活与环境;注重数字化对创意产业的影响并大力寻求国与国、政府与学界、政府与业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表1-1英国创意产业规模英国创意产业产值(年份)出口额从业人数广告30亿英镑(1998)8.15亿英镑(1998)7.74亿英镑(1999)84,900(1998)92,800(2000)建筑17亿英镑(1998)0.59亿英镑(1998)0.68亿英镑(1999)24,000(1998)20,900(2000)艺术与古玩34.67亿英镑(1999)6.29亿英镑(1999)37,063(1999)工艺4亿英镑(1999)0.40亿英镑(1999)24,200(1998)23,200(2000)设计267亿英镑(2000)10亿英镑(2000)设计公司从业人数76,000(2000)时尚设计6亿英镑(1996)3.5亿英镑(1996)11,500(1996)电影与录像36亿英镑(1998)5.81亿英镑(1998)6.53亿英镑(1999)48,100(1998)44,500(2000)互动休闲软件8.31亿英镑(1998)9.69亿英镑(1999)5.03亿英镑(1998)21,500(1999)音乐46亿英镑(1998)13亿英镑(1998)122,000(1998)表演艺术4.7亿英镑(1999)0.80亿英镑(1999)75,400(1998)74,300(2000)出版184.84亿英镑(2000)16.54亿英镑(2000)140,800(2000)软件与计算机服务303亿英镑(1998)364亿英镑(1999)27.6亿英镑(1998)420,000(1998)555,000(1999)电视与广播105.91亿英镑(1998)121.36亿英镑(1999)4.44亿英镑(1998)4.46亿英镑(1999)101,000(2001)102,000(2002)资料来源:DCMS2001英国创意产业各产业报告[2]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英国一些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说英国城市改造的旗舰项目,其中包括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原来的工业城市改造。谢菲尔德市原来就是伦敦郊区的一个城市,他们借助BBC电台把30多个文化产业,或者叫创意产业部类聚集在这里,也通过举办一些大型的赛事活动和大型会议改变了这个城市的面貌[3]。二、美国的创意产业虽然美国并没有正式提出过“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但是其所使用的版权产业的概念包括所有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产业,特别是它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核心版权产业,即那些主要目的是为了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或其他物品的创造、生产与制造、表演,宣传、传播与展示或分销和销售的产业,更是与创意产业相互交融,甚至在有些情境下是可以等同的。创意产业是当今美国最大、最富有活力并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产业。从1996年开始,文化产品超过其他所有传统产业,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1997年美国生产了价值高达4140亿美元的书籍、影片、音乐、电影节目,以及其他的著作权产品,著作权首次成为全美排名第一的出口项目,超过了服饰、化学制品、汽车、计算机和汽车等。目前,美国音乐制品占全球音乐市场份额的1/3,海外销售额达到600亿美元。美国创意产业由以艺术为中心的创新产业和以创意为中心的版权产业共同构成。涵盖六大主要行业:文化艺术业:美国非营利性文化艺术产业每年直接或间接拉动的经济效益为369亿美元,提供130万个就业机会。音乐唱片业:由美国公司生产的音乐唱片占世界音乐唱片消费总量的60%,年出口高达600亿美元。出版业:2004年,美国图书销量为22.96亿册,图书品种近17.5万种,收入达286亿美元。影视业:全球影院85%的片源来自美国好莱坞。美国影片产量虽然只占世界影片产量的6%-7%,却占据全球影院总放映时间50%以上。传媒业:美国传媒业控制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的广播节目的生产与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电视节目总量达30余万小时。各种报纸总数达9000种,其中日报1800种,周报6900种,以34种语言印制发行的外文报纸200余种,其报纸杂志发行总量居全球首位。网络服务业:美国的网络业仅广告营业总额就高达82亿美元。Google、Overture等美国著名互联网搜索服务供应商炙手可热。据《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4年报告》提供的数据,在1997-2002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增速是3.51%,超过同期美国GDP2.4%的年均增长率。2002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增加值达到6262亿美元,占GDP的5.98%,总体版权产业增加值为12540亿美元,约占到美国GDP的11.97%。在就业方面,2002年核心版权产业就业有548.4万人,占美国就业总人数的4.02%。同年,全部版权产业雇佣了1147.6万人,占美国就业总人数的8.41%。美国全部版权产业的就业规模直逼美国保健与社会救助业(从业人数1530万人)、制造业(美国制造业21个制造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450万人)。在当前美国贸易赤字继续扩大的情况下,美国版权产业作为美国出口最重要的部分,在出口和海外销售上持续快速增长。2002年,尽管遭遇到盗版和全球整体经济衰退等状况,美国核心版权产业中四个部分的海外销售和出口仍然增长了1.1%,达到了892.6亿美元。三、其他几个国家的创意产业概况瑞典已发展成为当前世界创意强国,正形成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而且明显向城市集中。据有关统计报道,瑞典大约有9%的就业人口从事文化创意产业。从1994-1999年瑞典就业人口的统计数据来观察,瑞典文化创意产业中成长最快的是设计业(124%)和多媒体产业(112%),其次是成长71%的精致艺术(包括表演艺术、平面艺术、文学等)。瑞典最具有国家代表性的文化创意产业是电影与音乐。瑞典是全球第三大音乐输出国,电影产业更是成功,数十年来产生了许多经典名片和电影奇才。另外,瑞典的汽车与建筑业工艺设计已经成为一种足以代表瑞典文化特色的国宝级产业。自19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版权产业占GDP比重一直处于上升阶段。1996-1997年至1999-2000年,澳大利亚版权产业的年增长率达5.7%,远高于同期整个经济的增长率(4.85%)。1999-2000年,澳大利亚版权产业的工业总产值达192亿美元,占GDP的3.3%。其中核心版权产业从1995-1996年的79亿美元增至1999-2000年的97亿美元,增长了23%;部分版权产业增长最快,从1995-96年的37亿美元增1999-2000年的48亿美元,增长31%;版权分销产业从1995-1996年的40亿美元增至1999-2000年的46亿美元,是澳大利亚版权产业中增长最慢的部分。2000年6月,澳大利亚总从业人口中有3.8%从事版权产业,版权产业的从业人数从1995-1996年间的31.2万人增至1999-2000年间的34.5万人,年增长率达2.7%,而同期整个经济增长率为2%。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这个比例更高,达到八成以上。在日本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当中,在电影院、电视台播放的各类动漫节目格外引人注目,各种动漫的人物形象充斥街头,早已超越了杂志和电视的范畴,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日本的动漫市场销售额(动漫电影票房、动漫电影以及动漫电视录像带、电视专门频道等的营业收入总额)达3739亿日元,比2002年度的2135亿日元增长了1604亿日元,增幅高达75.1%以上。销往美国的日本动漫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广义的动漫产业实际上已占日本GDP十多个百分点,已经成为超过汽车工业的赚钱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已经以年营业额230万亿日元成为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拥有430多家动漫制作公司的日本,培养了一批国际顶尖级的漫画大师和动漫导演以及大量工作在第一线的动画绘制者。电视和网络传媒的普及和发展,传播手段的不断完善,为日本动漫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快速扩张和高附加值使动漫产业成为推进资产增值的“资本孵化器”。丹麦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与创造力有充分的认识,并对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遗余力。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带动丹麦经济发展的一股最重要的力量。为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丹麦文化部和贸易产业部共同发表了一份有关提升丹麦创意产业的研究报告《丹麦的创意潜力》,详细阐述了丹麦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以及产业政策的策略重点。电影产业、音乐产业、新兴媒体的内容生产、文化产业化是丹麦政府选择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四个重点领域。表1-2国外一些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美国到2002年,美国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达到535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24%;创造就业800万个,接近全国总就业人数的6%英国2002年,创意产业增加值达809亿英镑,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到6月,创意产业雇佣总人数为190万,其后继续增长,成为该国雇用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韩国2005年韩国的游戏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3亿美元。其中网络游戏已经成为游戏市场的主导,占整个市场的62%。手机游戏持续快速发展,增长率达到45%新加坡2002年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8%-3.2%香港2001年创意产业为香港带来461.01亿港币,占GDP的比重为3.8%,就业人员比例达到5.3%资料来源: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数据中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之后,优先发展创意产业成为催化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从城市角度来说,创意产业和城市的城区改造具有有机的互动性,这样就使得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同时还提升了城市文化的品位。英国的泰晤士河南岸,加拿大的温哥华南桂导、日本北海道小樽运河、纽约的苏荷等这些地方都是原来的旧仓库,经过改造和发展新兴的创意产业,变成了城市的亮点。通过这种文化园区和旧区的结合改造,可以避免城市的文脉中断,不仅保留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而且通过历史与未来、经典与流行的交叉融汇,为城市增添了历史与现实价值,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经济来看,利用老厂房、旧仓库发展文化产业改造成本低,而产生的附加值比较高。把文化创意融入到城市规模当中,可以塑造城市的氛围,提升城市的形象。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发达城市的内在要求。对于发达的城市来说,一方面,城市通过文化创造与商品经济的结合,不断制造和输出反映艺术时尚、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等文化符号的产品和服务,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作为控制大范围生产系统的枢纽,城市的集聚效应给创新的产生、扩散和商业化提供了发展空间。第二节国内的城市创意产业现状一、北京的创意产业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的古都和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不仅具有明显的智力资源优势,而且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大力发展以文化为依托、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可谓得天独厚。资料显示,如今北京已初步形成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会展等优势行业。其中,艺术表演团体、演出经纪机构总量均居全国之首;出版物品种、电视剧出品集数、电影产量和会展数量均占全国的1/2;艺术创造性和经营性人才全国最多。据初步估计目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已达到960多亿元人民币,占北京市GDP的14%以上。根据测算,到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将达1000亿元人民币,从而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中提到,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目标,是把北京建成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和互联网游戏、文化会展及古玩艺术品交易六大中心。到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660亿元[5]。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北京正在形成6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它们分别是:北京数字娱乐示范基地——位于石景山区CRD(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以小山子研发基地、万商大厦、雕塑公园、石景山游乐园、室内主题公园、八大处公园和科技馆为主体,是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全国4个数字娱乐产业基地之一。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以海淀区图书城为中心,辐射北京大学科技园、清华大学科技园、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园、北太平庄动漫画设计中心和甘家口地区建筑创意设计带,到2005年底已吸引软件、游戏、动漫、音乐、出版等领域200余家创意企业进驻。东城区文化产业园——主要优先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树立动漫网游产业基地品牌,以歌华创意产业中心为平台,建设北京动漫网游研发制作中心及版权贸易和进出口交易中心。目前,歌华有线、T等一批动漫网游、文化娱乐和广告知名企业已入驻,美国LiveNation娱乐集团、美国票务大师票务公司、日本世嘉SEGA株式会社等国际知名创意产业领军企业将陆续进驻。另外还有朝阳大山子艺术中心(“798”艺术区)、德胜园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等等。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激发创意灵感的不竭源泉,密集的专业人才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拥有持久活力的根本保证,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旺盛的消费需求和强大的市场辐射力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二、其他城市的创意产业1.香港的创意产业由于历史渊源与地理条件的关系,香港是东西方交会的舞台,既拥有部份中国文化的特色,也吸纳来自西方的文化,因此形成一种东西共存、多元文化的独特环境,这种环境为香港的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其他城市无法具备的先天优势。香港贸易发展局2002年推出的《香港的创意工业》研究报告中称,2001年香港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但2003年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受香港特区政府委托所作的咨询报告《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指出,2001年香港创意产业为本地经济带来461.01亿港币,占GDP的比重为3.8%,1996-2001年间,香港创意产业的就业人数增长1.8%,高于总就业人数0.8%的年增长率,创意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达到5.3%。表1-31996-2001年香港创意产业增加值及占GDP比率香港创意产业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增加值(亿港元)477.15517.00453.43399.17467.01461.01年增长率(%)-8.4-12.3-12.017.0-1.3占GDP比(%)资料来源:2003年9月《香港创意产业基础研究》2.青岛的创意产业青岛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丰富的设计、文化艺术方面的创意资源。据统计,2005年青岛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01.6亿元,占全市GDP的4.7%。就从业人员规模而言,文化产业就业人数相当于全市住宿餐饮业的就业数量;就经济总量而言,文化产业增加值大体接近于批发与零售业。青岛建立了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形成了以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为代表的核心文化产业群,以休闲娱乐、广告会展为代表的外围文化产业群,以文化用品、设备的生产制造和销售为代表的相关文化产业群。强力制造业是青岛创意产业成长的有力支撑。青岛是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全国著名的木制玩具生产基地(80%以上出口世界各地)和全国纺织产品市场的交易集散中心(莱西、即墨)。此外,日韩等外资企业集聚,是山东旅游经济、总部经济的辐射地。同时,啤酒节、时装周等节庆活动每年吸引大批企业、旅游者光顾青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岛已对国内外形成了卓越的创意辐射和广阔的创意市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进入。3.深圳的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是目前深圳潜在的优势产业,深圳的创意产业主要包括由设计带来的系列相关产业构成,包括印刷产业、动漫产业、建筑设计、装饰设计、服装设计等多个产业。主要以创意为龙头,实现文化的产业化。深圳被称作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源地,平面设计人才达2万人,近10年来,深圳的设计师获得过几乎世界所有的顶级设计赛事和国际展览的奖项,而深圳设计师的作品更是遍及全国的大型企业集团和文化机构。深圳的影视动画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有三维动漫制作公司千余家,有影视动漫制作能力的不下百家,从业人员近万名,每年为深圳创造约2亿元产值;深圳在展示设计、工业设计等方面也显示出其独有的特色,深圳设计师的作品服务了遍及全国的大型企业集团和文化机构,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深圳计划用3-5年的时间打造成为“设计之都”,更远的目标是将创意产业打造成深圳的优势产业。深圳已有发展该产业的系列计划,包括设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考虑对创意产业进行贷款贴息、奖励措施等。三、我国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条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意产业仍然高度依赖本地人的创造力和本地独特的发展环境。但是,并非各个城市都具备发展创意产业的足够条件。通过对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创意发展情况的分析,基本可以将这些条件归为以下几点:首先,城市要提供创意产业最基本的投入——人的创造力,以及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各种社会因素,尤其是宽容的社会环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杭州、苏州等很多城市都有大批创意人才,但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和官本位环境下,发掘创造性思维的氛围还有待改善,人们的创造力还远远没有得到发挥。其次,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不仅是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地理集聚,这就是集群的环境。创意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在城市的某些地方(例如在艺术场所、科学园或媒体中心附近)集聚,文化企业、非营利机构和个体艺术家集聚和互动,形成独特的集群发展环境。北京已经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目前北京的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基本可以归纳为生活和工作结合、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结合、有多样化的宽松的环境、有独特的本地特征,而且与世界各地有密切的联系。在下文中将会涉及的上海也已经形成一批规范而有活力的创意产业集群区域,而其他一些城市在这一点上相对来说还比较欠缺。最后,城市要有足够的技术基础、艺术创造力和企业家能力。如上海、深圳、成都、北京、大连等地先后涌现出一批从事数字艺术的企业,并提出了发展数字艺术、数字娱乐产业的规划。对于一个城市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吸引这样的人才和企业的聚集并引导和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推动整个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我国未来城市需要创新性产业,包括继续发展技术要求不高但创意设计要求很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重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各相关产业的服务及其自身对经济的贡献。第三节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比较据联合国统计,创意产业占全球GDP的7%,并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大大高于全球GDP的增长速度。在这些数据和实践的背后,可以清晰地看到创意产业的发展意义已经远远超越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业态的产业层面,而在于其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颠覆,对经济运行系统的创新,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对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发达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经验十分值得借鉴,这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重视技术创造(发明能力)、经济创造(企业家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从本质上最大限度地发掘知识经济的潜力。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在全球化过程中逐步展示出的经济是新经济或者说知识经济。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经济的增长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的工业社会的经济增长是以资源的巨大消耗为代价的,这种增长模式下的环境受到破坏,资源变的紧缺,发展不能持续。在知识经济时代则不同于这种增长方式,变成了以知识的生产创意的激发为主要源泉的增长方式。通过创意产业的发展,知识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的创意进一步激发出来,社会发展也更加和谐。可以说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已成为制造业的最佳替代产业。在已经实现这种替代的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创意产业以一种更加适应世界经济趋势和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姿态,使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城市重新焕发了年轻而有力的经济活力,重新具备了强有力的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人才储备、内需市场以及多样性的文化传统的国家而言,这无疑是一条有价值的经验。这也正是以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为学术关注的重要意义所在,即实现国外成功经验的本土化社会应用进而提升我国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发掘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中国正在从强调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向成熟的市场经济过渡,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增长,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进程之中。中国对全球化的介入使我们必须考虑这样一个重要的、有战略意义的课题:如何处理经济增长和文化复兴之间的均衡发展。在第二节所涉及到的一些中国城市中,国外经验的本土化初步应用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为这些城市的竞争力带来了全新角度的提升。而另一方面,尽管创意产业体现为一种文化发展战略,但却没有任何模式限制,因为任何实施这类战略的国家或地区,都必须立足于本土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其战略实施的核心环节也正是对本土文化的开发与激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将试图研究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发达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中,创意产业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如何促进了城市的成功转型进而为城市带来了强有力的竞争支撑,即创意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机理和规律以及意义如何。第二,中国城市怎样将国外的成功经验转化为适应本地情况,制订并实施符合本地特点的具体发展规划措施,从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寻找转换城市发展思路的途径,增强城市的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
第二章相关理论综述与评价第一节城市竞争力理论概述近年来,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正在逐步兴起。在继承人们对竞争,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和城市社会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城市竞争力的理论体系和评价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但是,城市竞争力问题毕竟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一、WEF-IMD的“国际竞争理论”1.形成过程在1980年的世界经济论坛(时称欧洲经济论坛)组织的达沃斯年会上,与会的企业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就企业的竞争力及国际竞争力问题展开讨论,但并未形成共识。1989年,世界经济论坛开始与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携手进行国际竞争力研究。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机构和专家学者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中来。从世界范围看,加入这一评价体系的53个国家和地区,其总产出、贸易总量和投资总量占全世界的95%以上,因此它涵盖了世界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分析的计量指标共有244项,具体反映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企业理论、产业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公共经济理论、金融理论、国际经济与发展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应用[6]。2.评价准则WEF-IMD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或一个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它是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过程的统一。所谓资产包括固有的(如自然资源)和创造的(如基础设施)资产;所谓过程是指将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如通过制造),然后通过国际化(在国际市场测量的结果)所产生出来的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公式可表达为: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国际竞争力3.国际竞争力要素WEF-IMD的国际竞争力理论将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分解为381项,其中249项为统计指标(硬指标),其余132项软指标则通过对企业家问卷调查进行采集。从1991年开始,根据新的研究内容和定义将指标要素归并为八类要素,即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研开发和国民素质。WEF-IMD在将上述指标归类为要素的基础上,根据每一指标与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性,将其分为四种类型进行排序,即正常排序类型、加权排序类型、象征性排序类型和不排序类型。前两种类型是评价各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状况的主要依据,后两种类型是为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提供参考作用的。总之,WEF-IMD对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既包括定性研究,也包括定量研究,既有理论分析,也有数据处理,从而能对各国竞争力的变化过程进行充分详细的论述。二、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称产业竞争力理论。该理论是由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力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1.理论的提出迈克尔·波特在其专著《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解释了钻石理论提出的动机,即力图解释在全球经济下,一国经济持续繁荣的源泉。与一般的理论和政策着眼于经济增长和繁荣的宏观条件所不同的是,波特的分析主要立足于本国的生产率和一国所能利用的单位物质资源。国家或者地区竞争环境如何与其生产率的增长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表现。2.钻石模型钻石理论揭示的是在某一地区的某一特定区域,影响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各因素,六个因素中包括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附加因素:(1)生产要素,即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2)需求条件,即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3)相关产品和支持产业的表现,即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4)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即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5)机会,即产业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打破原本的状态,带来新的竞争空间;(6)政府,政府与其他关键要素之间的关系既非正面,也非负面,政府的补贴、教育和资金市场等政策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很微妙。其中前四个为基本因素,后两个为附加因素。迈克尔·波特强调,产业若要建立国家竞争优势,必须善用四大基本要素,加上机会、政府角色,彼此互动。通过运用这些要素,可以评估国家环境对产业竞争的可能效果,它们也会引导企业并保持本身的竞争优势。当今的竞争已经出于一种动态多变的形态中,在基础科技可以迅速扩散、交通和传播成本降低的情形下,单单将生产活动迁移到廉价地区已经不能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断地持续升级和创新。迈克尔·波特认为他关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次级经济存在(区域和城市),他将“竞争力在国家水平上仅仅有意义的概念是国家的生产率”推及到城市:一个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的生产率。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创造财富、提高收入的能力。波特的模型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产业竞争力也必然是区域或城市竞争力的核心之一。但是不能就此把波特的模型简单移植到城市竞争力模型之中,因为一个城市毕竟不同于一个国家,城市竞争力除了产业以外还受其他一些较为重要或独特因素的影响[7]。三、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关于城市竞争力理论的创新2002年,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IUD)在国内领先开辟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是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的专业工具,它以“IUD全球竞争力理论”为指导,提出“城市价值链”模型,它的核心是指标体系,其实质是建立高度区域一体化的全球资源配置机制和运行模式。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IUD)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竞争优势为视角,借鉴IMD和波特的理论,首次提出了全新的城市竞争力定义:一个城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与其他城市比较,在资源要素流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抗衡甚至超越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以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城市价值的系统合力。把这一概念进一步打开,较为细致地探讨其内部结构及其关联性、借鉴IMD模型和钻石模型的分析工具,IUD建立了适合WTO背景下中国城市竞争力需要的“城市价值链模型”。城市价值链理论强调,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主要取决于它的现金流,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主要取决于它的价值流。城市竞争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城市价值链模型,它必须“以市场为目标、以战略为核心、以整合为导向”,其本质是建立高度区域一体化的全球资源配置机制和城市形态演化模式。一个城市的价值链包括其价值活动和价值流。价值活动是城市价值创造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增值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价值流是指一个城市以相应的平台(基础平台、操作平台、服务平台)和条件(政策体制、政府管理、市场秩序、社会文化),吸引区外物资、资本、技术、人力、信息、服务等资源要素向区内集聚,通过各资源要素的重组、整合来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升级和扩充,并将形成和扩大的竞争优势向周边和外界扩张和辐射,在资源要素高效、规范、快速、有序的流动中实现价值,再在循环往复中不断扩大规模和持续增长,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力[8]。城市价值链模型将城市的资源配置机制和价值创造过程描述成一个价值链体系,怎样将城市的各种资源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使他们形成相互关联、协调发展的整体,并按照层次结构逐级提升,推动城市实现价值最大化和城市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化,这才是城市竞争力系统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竞争不只是发生在城市之间,而且是发生在城市各自的价值链之间。提升城市竞争力,一方面必须实行价值链的分解战略,分解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弃弱保优,保留其中的最优环节,做好做强;另一方面,必须对价值环节进行市场整合。只有对价值链体系中的各个系统实行有效分解与整合,才有可能获得城市真正持久的竞争优势。四、城市竞争力理论的新进展1、弓弦箭模型倪鹏飞博士在其专著《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中首先提出了城市竞争力的弓弦箭模型。倪鹏飞在假定城市竞争力与城市价值收益的完全正相关关系后,将城市的竞争力归结为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具体表现为创造有价值产品的产业增加值。制约产业增加值的约束条件分为两类:硬分力和软分力。其中,硬分力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力、设施力和环境力等;软分力主要包括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等。在这一框架里,硬要素比作弓,软要素比作弦,城市产业比作箭。描述城市竞争力的多维指标在这一模型中各就各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9]。2、DouglasWebster的城市竞争力理论DouglasWebster认为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状况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重要起来,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能够生产和销售比其他城市更好的产品的能力,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城市的竞争力由国家政治的稳定程度所决定。评价竞争力的4个因素是经济结构、区域禀赋、人力资源和制度环境[10]。DouglasWebster城市竞争力模型的突出点在于提出了国家政策和人力资源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但目前要想量化这些重要的因素确实是十分困难的,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套用此模型也是不稳妥的,另外模型对其中一些极为重要却是难以量化的因素未能提出有效的测度方法,降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但其中制度环境和人力资源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可以成为城市竞争力模型中组成要素的一部分。3、ReiiaLinnamaa的“城市经营”观点RejiaLinnamaa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经营,有意识地发展城市的核心竞争优势。认为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主要有6个要素决定。它们是基础设施、企业、人力资源、生活环境的质量、制度和政策网络、网络中的成员。Linnalnaa城市竞争力模型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政治管理变化的推动下,网络管理越来越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一个要素。但是此模型的影响要素仍是不完善的[11]。该模型所主张的六要素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关系为其他人的城市竞争力模型的构造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参考。总之,目前尚无一种统一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无论是借助波特的国家竞争理论和竞争模型,还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国家竞争模型,以及自创模型研究城市竞争力问题,很难说已有成熟的理论模型。但是,从已有的这些理论来看,国外的城市竞争力模型均是以国家竞争力为直接研究对象,探讨的是世界各国的国家竞争力的排序评价,其研究核心是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较少涉及到与城市或区域有紧密联系的宏观要素。而国内的城市竞争力主要是以城市整体竞争力为研究核心,提出了全国各地区竞争力的排序评价,所选取研究对象,较少地涉及到与城市有紧密联系的中观层面要素,如城市群、城市链、城市联盟。第二节国内外有关创意产业研究的理论梳理一、创意产业的概念创意产业的提出,首先是作为政府的政策概念,而不是学术概念。创意产业首次提出至今还不到十年,但已成为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策制定者相当关注的话题。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由英国提出。1997年,英国工党赢得大选,组成了以布莱尔为首相的政府。当政后的工党政府迅速成立了由多个政府部门和产业界代表组成的创意产业工作组(theCreativeIndustriesTaskForce)。工作组于1998年11月提出了第一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CreativeIndustriesMappingDocument,1998),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Thoseactivitieswhichhavetheirorigininindividualcreativity,skillandtalent,andwhichhavetheirpotentialforwealthandjobcreationthroughthegenerationandexploitationofintellectualproperty.)英国对创意产业的定义隐含下面几层意思。第一,创意产业的主体是人而不是原材料或者机器,人的心智、技术、灵感是创意产业的主要资产。第二,创意产业的经济价值来自富于想象力的个人,如电影、音乐、设计、计算机软件、表演等。第三,创意产业的产成品并不完全是可见可触的实物,也包括使我们感动、娱乐或吸引我们的特定服务。第四,创意产业把知识产权与创新相结合、创意货物产品与创意服务相结合、新意与立异相结合[12]。除了英国政府的定义,另外两名学者的定义也被认为是较为典型的。理查德·凯夫斯(RichardCaves)从文化经济学的角度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把创意产业定义为:提供具有广义文化、艺术或仅仅是娱乐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creativeindustriessupplygoodsandservicethatwebroadlyassociatewithcultural,artisticorsimplyentertainmentvalue.)约翰·霍金斯(JohnHawkins)对创意产业做出了更宽泛的定义: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四个产业的总和,构成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thesumtotaloffoursectors—thecopyright,patent,trademarkanddesignindustries—togetherconstitutethecreativeindustriesandcreativeeconomy.)(霍金斯《创意经济:人们怎样用想法挣钱》)尽管对创意产业的定义仍然存在不同的看法,或许一些其他的词语还在用于定义具有文化和创意性质的产业,如文化产业,内容产业,娱乐产业等等,但是,以强调个人的创造性(创意)和保障个人创意的知识产权的思想为特征的创意产业概念,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二、关于创意产业的主要理论1.熊彼得的创意产业理论创意经济的先驱是著名德国经济史及经济思想家熊彼得(JosephAloisSchumpeter,1883-1950),早在1912年,他就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在他逝世40多年后,他当年率先创用的“创造性破坏”、“创新”以及“企业家精神”等三个关键词,已成了美国、甚至全球主流经济论述中的重要核心概念,被麦肯锡顾问公司的两位经济学家发扬光大,写成著作《创造性破坏——市场攻击者与长青企业的竞争》,对观察当代企业流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2.霍金斯的创意产业理论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创意经济》(TheCreativeEconomy)一书中,把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知识产权有四大类: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每一类都有自己的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探究采购合同与采购计划的相似之处3篇
- 搅拌机交易合同模板3篇
- 新版样机合同3篇
- 旅游地理服务建设合同3篇
- 房屋买卖定金合同中的法律问题3篇
- 授权合同范本版3篇
- 改进供应链提高供应商质量3篇
- 文献提议申请书与建议书尾章3篇
- 旅游合同协议签订流程3篇
- 旅游业财务透明化改革声明3篇
- 大学写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丽水学院
- 2024中国华电集团限公司校招+社招【重点基础提升】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3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
-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
- 形势与政策中国式现代化论文1500字
- 小学劳动知识试题及答案
-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石河子大学
- 卫生间设计方案现代
- 文创产品设计学生总结
- 2024年宁夏石嘴山市星瀚市政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