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修建预资金申报立项计划书_第1页
铁路修建预资金申报立项计划书_第2页
铁路修建预资金申报立项计划书_第3页
铁路修建预资金申报立项计划书_第4页
铁路修建预资金申报立项计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4新建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样本全一册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2004年编

编制说明一、为实现铁路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文件编制质量,现按铁道部铁建设[1999]99号“关于发布《铁路基本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通知”,编制铁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文件样本,供今后编制设计文件时参考。二、本样本适用于新建客货共线国有铁路建设项目;合资铁路、地方铁路、支线铁路和专用线等项目可参照执行,并根据项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项目的设计文件编制,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按铁道部有关规定执行。三、各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样本”尽可能就共性部分提出编写内容与要求,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所有项目。因此,各项目在据以编制设计文件时,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作必要的增减和调整。四、对于“样本”存在的问题,各专业在实践中应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报院技术中心,以便今后不断修改和完善。

封面新建铁路××线××至××预可行性研究(全一册)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工程设计证书甲级170010-SJ工程勘察证书甲级170010-KJ20××年×月武汉商业秘密编号:新建铁路××线××至××段预可行性研究(全一册)院长:院总工程师:总体设计负责人: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20××年×月武汉本项目院主管总工程师:×××本项目院专业主管工程师:经调:×××行车:×××线路:×××桥涵:×××隧道:×××地路:×××站场:×××机务:×××车辆:×××机械:×××给水:×××通信:×××信号:×××电力:×××房建:×××暖通:×××环保:×××工经:×××说明:1.未参加本项目的专业可不列。2.电气化项目增列电气化有关专业。本册文件编制单位:×××处:总工程师:×××主管总工程师:××××××处:总工程师:×××主管总工程师:×××本项目总体设计组成员名单:总体设计负责人:×××各专业设计负责人:经调:×××行车:×××线路:×××桥涵:×××隧道:×××地路:×××站场:×××机务:×××车辆:×××机械:×××给水:×××通信:×××信号:×××电力:×××房建:×××暖通:×××环保:×××工经:×××说明:1.有副总体时,可在总体设计负责人姓名后增加副总体的姓名,并在其后加“(副)”字样。2.未参加本项目的专业可不列,电气化项目增列电气化有关专业。文件分发凭单序号分发单位份数编号附注注:分发单位和份数根据文件编制时铁道部的有关规定和项目具体情况确定。目录第一章概述 1一、研究依据 1二、研究范围及研究年度 1三、建设项目的地理位置和径路及在国民经济与路网中的意义和作用 1(一)地理位置和径路 1(二)在国民经济与路网中的意义和作用 1四、研究工作概述 2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研究 3一、区域社会经济和交通结构 3(一)研究区域的确定 3(二)区域社会经济结构 3(三)区域交通结构 6二、沿线地区社会与经济特征 8(一)沿线地区社会经济概况 8(二)工农业现状及发展规划 8(三)沿线重要城市规划发展概况 9(四)资源概况 9(五)交通运输概况 10三、研究年度的区域交通网客货运量和流向的预测 10(一)运量预测的主要原则 10(二)运量预测思路和方法 10(三)OD区域的划分 11(四)区域铁路货运量及流向预测 11(五)区域铁路客运量及流向预测 11四、替代方案的可能性研究 12(一)利用相关既有线适当加强分流的研究 12(二)利用相关既有线改建或修建其他新线分流的研究 12(三)其他替代方案的研究 13五、建设项目研究年度客货运量和流向的预测及远景年输送能力的建议意见 13(一)货运量预测 13(二)客运量预测 13(三)客货运量汇总 14(四)枢纽(或地区)客货运量预测 14(五)远景年输送能力的建议意见 14六、建设项目必要性的综合分析 14第三章线路走向方案研究 15一、线路经过地区概况 15(一)沿线自然特征 15(二)重要政治经济点对线路走向方案研究的影响 16二、引入枢纽(地区)方案研究 16(一)枢纽(地区)既有概况 16(二)存在主要问题 16(三)客货运量预测 16(四)行车组织及作业量 16(五)枢纽(地区)总图方案说明 16(六)引入枢纽(地区)方案比选 16三、线路走向方案比选 16(一)接轨方案比选 16(二)线路走向方案比选 17(三)推荐方案概述及综合评价 19四、相关工程 19(一)需要同步考虑与本线有关的相关工程 19(二)与本线建设有关线路和枢纽的能力、制约因素及加强措施 19第四章铁路主要技术标准选择的初步意见 20一、相邻线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20二、本建设项目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初步意见 20第五章线路设计能力 23一、车站分布 23(一)车站分布原则 23(二)车站分布情况 23二、运输组织 23(一)车流特点 23(二)车流组织原则 23(三)客货行车量 23三、设计的运输能力与客货运需求的适应情况 23(一)设计年度需要通过能力 23(二)设计通过能力及分期加强措施 23(三)分期输送能力与运量适应情况 23第六章主要技术设备设计原则和主要工程内容 24一、轨道 24(一)轨道设计原则 24(二)主要工程内容 24二、路基 24(一)路基一般设计原则 24(二)路基个别设计原则 25(三)主要工程内容 25三、桥涵 25(一)主要设计原则 25(二)主要工程内容 25四、隧道 26(一)主要设计原则 26(二)主要工程内容 26五、站场 26(一)主要设计原则 26(二)主要工程内容 27六、电气化 27(一)相邻铁路电气化主要技术标准 27(二)牵引供电系统 28(三)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AT所、电力调度所 29(四)接触网 31(五)供电运营管理维护机构(供电段) 33七、机务 34(一)相邻线现行机车交路和机务设备分布、性质及规模 34(二)机务设备设计原则 34(三)设计机车交路和机务设备分布、性质及规模 34八、车辆 35(一)既有主要车辆设备概况 35(二)主要车辆设备设计原则 36(三)主要工程内容 36九、给水排水 36(一)主要设计原则 36(二)主要工程内容 37十、通信 37(一)相邻铁路通信主要技术标准 37(二)通信网的构成 37(三)通信线路类型及线路建设标准 38十一、信号 38(一)主要设计原则 38(二)主要工程内容 39十二、电力 39(一)主要设计原则 39(二)主要工程内容 39十三、房屋建筑 39(一)主要设计原则 39(二)主要工程内容 40十四、综合维修及机械设备 40(一)主要设计原则 40(二)主要工程内容 40第七章外部协作条件 41一、有关方面对铁路建设的意向 41二、外部电源条件与电磁干扰防护原则 41(一)外部电源条件 41(二)路外电信线路等设施迁改和电磁干扰防护的原则 41第八章工程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42一、工程沿线环境概况 42(一)环境质量状况 42(二)环境特征(敏感性)分析 42二、工程实施对环境影响分析 42(一)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的影响分析 42(二)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42三、控制生态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初步方案 43(一)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43(二)环境污染防治方案及效果 43四、沿线环境管理相关部门意见 44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4第九章投资预估算、资金筹措、建设时机及工期 45一、主要工程数量和控制工程情况 45(一)主要工程数量 45(二)控制工程情况 46二、投资预估算 46(一)编制范围 46(二)编制依据 47(三)投资预估算总额及经济指标 48(四)经济指标合理性分析 48三、资金筹措设想 48(一)资金筹措方式的设想 48(二)资本金及贷款额度 48四、建设时机、实施步骤及建设工期 49第十章经济评价 50一、基础资料 50二、财务评价 50三、国民经济评价 51四、综合评价 52第十一章研究结论 53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3二、建设方案及建设规模和标准 53三、项目建设技术上的可行性 53四、投资预估算 53五、经济评价结论 53六、建设时机和工期 53七、综合结论 53第十二章省、市、自治区、军区及有关部门的意见 54第十三章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55附件 56一、经济评价诸表二、总预估算汇总表三、总预估算表四、综合预估算汇总表五、综合预估算表六、有关纪要及公文七、图纸目录

线路地理位置图编制说明:一、线路地理位置图用以表示设计线路的地理位置,应以简单明了为原则,可适用于同一项目的各不同设计阶段。一般应出彩图。二、地理位置图的范围至少应包含本设计线周围的所有既有铁路,并能反映设计线与既有铁路的相对关系,尽可能包含有关的省会城市,能反映设计线所在区位和地理位置。三、图幅一般以单张A4纸为准,比例尺根据线路长短情况确定。四、本图按地图绘制惯例以正北向上绘制,不再绘制指北方向标。图中内容一般按地图常用图例绘制,可不再绘制图例;地图常用图例以外的内容,应在本图下方绘制图例表示。五、图内应绘制的主要内容1.既有铁路、在建铁路、本次设计铁路及与本线运量分配和运输组织有关的规划铁路,分别以不同图例表示。既有铁路单、双线应以不同图例表示,本项目设计线一般以红实线表示。2.国界、省界、省会城市、地级城市。标注国名、省名和城市地名,铁路交叉点也应标注地名。3.主要山脉、河流、湖泊,大海及海岸线。山脉、大海及大江、大河、大型湖泊标注名称。六、同一时期各项目地理位置图版式宜统一,路网构成应相同。

线路平面示意图编制说明:一、图幅高度为297mm,长度一般不宜超过1二、绘制范围应包含线路两端接轨站或枢纽。三、图纸布置及绘制方向根据线路起终点位置及线路里程走向而定,一般以北向上为宜,南北走向线路可从左到右布置,应绘制指北方向标表示方向。线路平面示意图与线路带状平面图绘制方向应一致。四、图内应绘制的主要内容:1.线路贯通方案(一般以红色粗实线表示)和主要比较方案,标注里程、车站和重点控制工程。2.既有铁路、在建铁路、主要既有公路、在建公路以及影响线路方案的规划铁路和规划公路。主要铁路和公路干线应标注线名。3.省界、地(市)界,县级以上城市(城镇),以及沿线其他重要的政治、经济据点。4.山脉、水系、河流、湖泊、大型水库、大海及海岸线等。一般应标注名称。5.指北方向标。五、图中内容一般按地图常用图例绘制,如与地图常用图例不一致,别人又不容易明确其含义,则应单独绘制图例表示。

第一章概述一、研究依据说明本次研究工作的任务来源,下达(委托)任务的机关(单位)、日期、文号(合同号)、文件(合同)名称等。二、研究范围及研究年度(一)研究范围说明本建设项目的研究范围及路网相关通路的研究范围。(二)研究年度说明本次预可研拟定的研究年度,一般分近期、远期,必要时增加初期。三、建设项目的地理位置和径路及在国民经济与路网中的意义和作用(一)地理位置和径路说明线路起点所在省、市(县)名称及具体地点,所联接的既有线和既有车站名称;线路走向及经过各省的部位,主要经由点,若中间与既有铁路交叉,应说明交叉地点、既有线名称、既有车站名称;线路终点所在省、市(县)名称及具体地点,如与既有线联轨,说明所联接的既有线和既有车站名称;贯通方案线路全长。(二)在国民经济与路网中的意义和作用这里从宏观上归纳和总结出建设项目在国民经济与路网中的意义和作用的结论性意见,篇幅不宜太长,详细分析在第二章进行。说明本建设项目与宏观经济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关系,本项目建设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国土开发、巩固国防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说明线路在路网中的性质和地位(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还是起联络、辅助作用,或是为某一区域服务具有地区运输性质的铁路;线路主要解决哪些区域、哪些方面的客货运输),与路网规划的关系,对于形成和完善整个铁路网布局的作用;本线建设对于区域客货物资交流、缩短直达运输距离、分流客货运量、减轻能力趋于饱和的既有线运输压力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四、研究工作概述简述近年来我院或其他单位曾进行过的与本项目有关的规划研究和勘测设计工作情况、审查情况、结论性意见(结论性意见不是以往审查意见的摘抄,只写重大的、对本次研究有影响的结论意见)。概述本次研究经过,开始和完成时间,利用了哪些以往研究的成果资料;说明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方法(体现我院在本项目研究中的特色和加深研究亮点,列入各专业技术含量高的有关要点)。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研究一、区域社会经济和交通结构(一)研究区域的确定通过分析本项目在路网中的作用,以及合理承担主要运量涉及的范围,确定本项目研究的区域。(二)区域社会经济结构1.行政区划、面积、人口说明研究区域位于我国的地域、方位,总面积、人口、人口密度等指标及占全国的比重。2.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1)经济总量吸引区域完成GDP、人均GDP情况,与过去相比增长幅度,以及占全国比重情况。各省主要经济指标见下表。研究区域**年度各省主要经济指标表指标单位**省**省**省合计全国研究区域占全国比重%土地面积104人口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万人人口密度人/km2GDP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人均GDP元/人工农业总产值亿元(2)产业结构论述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过去的产业结构是什么比例,现在是什么比例。说明产业结构朝着日趋合理的方向变化。附产业结构彩图。3.工农业概况(1)工业现状说明研究区域完成工业总产值情况,研究区域的工业特点,主要有哪些支柱产业,主要大中型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以及占全国比重。附研究区域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研究区域**年度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指标单位**省**省**省合计全国研究区域占全国比重%工业总产值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万吨原油万吨钢材万吨水泥万吨木材万吨化肥万吨…说明:表中主要产品产量可根据研究区域的具体情况而定。(2)农业现状研究区域农业总人口、耕地面积;研究区域的农业特点。主要以什么农作物为主,完成农业总产值增长幅度,主要农业产品产量以及占全国的比重。附研究区域主要农业产品产量表。研究区域**年度主要农业产品产量表指标单位**省**省**省合计全国研究区域占全国比重%农业总产值亿元耕地面积千公顷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粮食万吨油料万吨棉花万吨水产品万吨肉类总产量万吨…说明:表中主要产品产量可根据研究区域的具体情况而定。4.资源概况(1)矿产资源说明研究区域已经发现的矿种数量,针对主要矿种说明它的分布位置、储量、以及开发利用情况。(2)旅游资源研究区域的旅游资源分布,主要风景名胜简介,研究区域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增长幅度等。其他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利资源、人力资源等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予以说明。5.对外贸易研究区域完成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幅度、占全国比重,利用外资情况等。6.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各省市收集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资料,说明各省在规划年度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主要经济指标。(三)区域交通结构1.交通运输网现状及发展规划(1)铁路研究区域铁路网里程,占全国比重,铁路网密度,主要干线运营特征(如通过能力及输送能力、客货运量、牵引方式、制约因素等),在综合交通网中的地位和作用。铁路网发展规划及既有铁路的改造规划等。(2)公路研究区域主要干线公路网概述,公路通车里程,路网密度,在综合交通网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公路网的发展规划等。(3)水运通航里程,航道等级,在区域综合交通网中的作用等(4)民航研究区域内主要机场情况,开通的航线、起降架次,各机场完成吞吐量情况及机场规划等。(5)管道根据项目情况说明管道运输里程,起讫点,输送能力,完成运量等。2.交通运输结构分析(1)货运区域内完成全社会货运量及周转量分析,增长幅度,平均运程,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比重(用图形表示)。(2)客运区域内完成全社会客运量及周转量分析,增长幅度,平均运程,各省区人均乘车次数(用图形表示)。

研究区域各省区完成客货运量汇总表研究区域**年主要交通指标表主要指标单位**省**省**省合计全国合计/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公里内河航道里程公里公里通车里程公里其中:等级公路公里完成客运量万人其中:铁路万人公路万人水运万人人均乘车次数次客运周转量亿人公里其中:铁路亿人公里公路亿人公里水运亿人公里旅客平均旅程公里完成货运量万吨其中:铁路万吨公路万吨水运万吨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铁路亿吨公里公路亿吨公里水运亿吨公里货物平均运距公里二、沿线地区社会与经济特征(一)沿线地区社会经济概况说明沿线经由的地、市(县)经济情况。沿线经过地区土地总面积、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产业结构比重变化、以及一些经济指标占省内比重分析等。分析未来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列出主要经济指标表和产业结构图。沿线主要经济指标表指标单位**市(县)**市(县)**市(县)合计土地面积104人口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万人人口密度人/km2GDP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人均GDP元/人工农业总产值亿元(二)工农业现状及发展规划1.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沿线工业主要以哪个行业为主,建成了什么样的工业体系。主要有哪些大中型企业,生产哪些主要产品。完成工业总产值指标情况,未来工业发展规划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沿线工农业产品产量汇总表”。2.农业沿线农业人口、耕地面积,主要农作物,农业总产值,占全省比重分析,未来农业发展规划等。主要农业产品产量见“沿线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汇总表”。**年沿线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汇总表指标单位**市(县)**市(县)**市(县)合计工业总产值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万吨原油万吨钢材万吨水泥万吨木材万吨…农业总产值亿元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粮食万吨油料万吨棉花万吨…说明:产品产量根据项目所在地区情况列。(三)沿线重要城市规划发展概况1.城市发展现状:人口、面积、GDP指标、城市性质、地位等。2.城市发展规划:人口、面积、GDP指标、城市功能、产业布局等。(四)资源概况1.矿产资源说明主要矿产总类、储量、分布地,利用情况、产量以及占全省比重等,项目所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的应列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平衡表。2.旅游资源说明沿线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主要风景名胜简介,开发利用情况,吸引接待国内外游客以及旅游收入等情况。如旅游资源丰富的,可绘制沿线旅游资源分布图。其他资源如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水利资源等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考虑增加。(五)交通运输概况1.公路说明沿线各地市主要公路网,公路通车里程,完成客货运量情况,以及主要公路断面观测点交通量统计情况。2.水运通航里程,完成客货运量情况。有港口的应说明港口吞吐量。3.民航主要航线,主要机场吞吐量。4.管道根据项目情况说明管道运输里程,起讫点,输送能力,完成运量等。三、研究年度的区域交通网客货运量和流向的预测(一)运量预测的主要原则1.基础年度和预测年度说明本项目确定的基础年度和预测年度,增加的预测年度应加以说明。2.路网构成列出研究年度的路网构成情况。3.基础资料和依据本次研究主要依据和参考哪些基础资料和规划资料。(二)运量预测思路和方法分析新建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功能定位,以及运量预测应达到的目的。提出本项目运量预测的总体思路、具体步骤和采用的一般预测方法。必要时应绘出运量预测流程图。(三)OD区域的划分根据本项目的吸引范围,将全国483个区段划分成若干个OD小区。并附OD小区划分表。(四)区域铁路货运量及流向预测1.区域铁路货运量生成预测(1)现状分析:对研究区域各省现状发到运量进行分析。(2)生成预测:利用多种预测模型对各省发到货运量进行预测(OD生成),通过分析、对比选用预测结果。2.区域铁路货运量分布预测说明分布预测采用的方法和模型,编制货物OD交流表。并对研究区域总量、区域内与区域外各省区的交流量进行分析。说明货运量分布及流向的特点。3.区域铁路货运量分配预测(1)运输径路的比较对本线相邻的运输通道进行运输径路比较(列表)。说明哪些区域之间的交流应该走哪些通道等进行分析,选择合理运输径路。(2)确定各相关通道的合理吸引范围及分工结合选择的运输径路、相邻通道能力等情况,对各通道承担的货运量进行合理的分工。(3)区域铁路货运量分配预测根据OD交流表,按各通道确定的合理吸引范围,以及预测的货流OD分布,对货运量进行网上分配,得出各通道主要断面(或区段)的货流密度,并预测出项目各区段货流密度,结合现状运量进行分析。用表列出各断面或区段分配的货流密度。(五)区域铁路客运量及流向预测1.区域铁路客运量生成预测(1)区域铁路客运量现状分析主要分析研究区域全社会客运量情况,铁路客流占的比重、客流增长幅度等。(2)客运量生成预测利用多种预测模型对各省发到客运量进行预测(OD生成),通过分析、对比选用预测结果。2.区域铁路客运量分布预测说明分布预测采用的方法和模型,编制旅客OD交流表。并对研究区域总量、区域内与区域外各省区的交流量进行分析。说明运量分布及流向的特点。绘制研究区域发到客运量流向图。3.区域铁路客运量分配预测客流径路的选择与货流不同。其合理径路既要考虑距离的因素,还要考虑时间、舒适度的因素,同时兼顾沿线风景名胜、旅游景点,沿线主要的经济、人口、文化中心城市等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各通道的吸引范围及分工,对客流进行分配,得出各通道主要断面(或区段)客流密度(列表)。并预测出相应断面(或区段)的客车对数。(注:当本项目是以客运为主时,还将预测转移客运量、诱发客运量。)附表一:旅客OD交流表附表二:货物OD交流表附表三:相关枢纽(或地区)货物交流表四、替代方案的可能性研究(一)利用相关既有线适当加强分流的研究说明利用相关既有线采取增加车站、局部双插、延长到发线有效长度、更换机车类型等措施,能否达到提高运能、分流运量、满足运输需求的目的,能够适应到哪个年度的运输需要,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能否替代本项目的建设。(二)利用相关既有线改建或修建其他新线分流的研究说明利用相关既有线增建第二线、电气化改造等或修建其他新线分流,能否满足运输需要,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能否替代本项目的建设。(三)其他替代方案的研究说明采用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能否满足运输需要,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能否替代本项目的建设。五、建设项目研究年度客货运量和流向的预测及远景年输送能力的建议意见(一)货运量预测1.地方运量分析沿线主要站吸引范围的经济概况,工农业生产情况,采用一定的预测方法,预测全线和主要车站货物发到运量并说明。2.通过运量根据预测的货物OD交流表,分析通过本线的货运量,以及货流构成情况并说明。3.区段货流密度根据预测的地方运量、以及经由本线的通过运量,编制货流图,得出各区段货流密度并说明。(二)客运量预测1.地方客运量预测分析本线地方客流特点,客流主要集散点,采用一定方法对主要站旅客发送量进行预测和说明。2.通过客运量结合旅客OD交流表、断面客流密度,分析通过本线的客流,列出断面的客流构成情况并说明。3.区段客流密度及客车对数测算根据已预测的地方客流和通过客流,可预测项目各区段客流密度。考虑各种客车不同的编组和定员,测算每对客车每年完成的客运量,推算出各区段的客车对数。4.客车起讫点及径路拟出客车开行原则和客车开行方案,确定本线开行客车起讫点及径路,并附旅客列车起讫点及径路表。(三)客货运量汇总将上述预测的客车对数和货流密度分区段集中在一张表内,全面反映本项目客货运量。见下表(式样)。***线研究年度客货运量预测汇总表区段近期远期货流密度(万吨)客车对数(对/日)货流密度(万吨)客车对数(对/日)上行下行上行下行**段**段**段(四)枢纽(或地区)客货运量预测对相关枢纽(地区)客货运量作简要说明。并附相关枢纽货物交流表。(五)远景年输送能力的建议意见根据本线在路网中的地位、作用,结合预测的远期运量,建议本线远景的年输送能力和客车对数。六、建设项目必要性的综合分析从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运输需求的增长、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满足运输需求、完善路网布局、合理分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利用既有线改建及其他替代方案的不可替代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论证,阐明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本条目是预可研文件的重点内容和关键段落,应认真提炼,分析要有针对性,要结合本项目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说明,并要有必要的数据充实,切忌泛泛而谈。第三章线路走向方案研究一、线路经过地区概况(一)沿线自然特征1.地形地貌概述线路经过地区总的地势情况,分段说明平原、丘陵、山地等地貌单元及其形态特征,各地貌单元相对高差、自然坡度,高山越岭地段山脉名称,对线路走向的影响等。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述线路经过地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地质构造单元,主要地层岩性,矿区分布及对线路的影响;着重说明严重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及分布地段。3.地震动参数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本线范围内各方案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4.气象线路经过地区所属气候区及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及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平均年降雨量及最大年降雨量、最大日降雨量,最大积雪厚度,土壤冻结深度,最大风速及风向频率。5.水文线路所经地区的水系名称及与线路有关的主要河流,有关大型水库;河网地区水文特征,洪水形成的因素及特点,平原洪泛区范围,河流的通航情况,沿海地区的潮汐情况等;着重说明影响线路走向的大河桥渡和控制线路高程的河流水文特征。6.重点环境保护区的分布沿线有关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和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分布情况及对线路的影响。(二)重要政治经济点对线路走向方案研究的影响概述沿线重要城市、城镇、大型工矿企业、重要军事设施、水利设施、公路交通等现状分布和规划情况,并分析和说明对线路走向和车站站址选择的影响。二、引入枢纽(地区)方案研究视建设项目具体情况而定,必要时增列本条(一)枢纽(地区)既有概况(附总布置示意图)(二)存在主要问题(三)客货运量预测(四)行车组织及作业量(五)枢纽(地区)总图方案说明(六)引入枢纽(地区)方案比选叙述方案构成及各方案情况,分析比较各方案优缺点,提出推荐意见并说明推荐理由。三、线路走向方案比选分段按不同的方案组合逐一进行比选,包括:接轨方案、线路走向方案、桥址方案、站址方案、越岭哑口方案、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地段线路方案等。线路走向方案可与有关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一并研究,一般应先进行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得出结论后再进行其它线路走向方案的比选。(一)接轨方案比选(如在引入枢纽方案研究中已说明,则取消本条)说明可能的接轨站,叙述接轨方案情况:方案由来、方案组成及各方案名称、比较范围、各方案主要经由点、线路长度、重点工程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关方面的意见及其它影响方案取舍的重要情况。一般应附线路方案示意图。结合枢纽(地区)总图方案,从工程投资、线路技术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施工和运营条件、维修养护、节省用地、环保、满足有关方面要求、与城市规划适应程度等方面,详细分析比较各方案的优缺点,说明有关方面对方案的意见(包括反对意见),列出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表。在上述方案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相对最优方案和主要比较方案,淘汰明显不利方案(给方案排序),提出推荐意见,说明推荐理由。对于暂时不能完全否定的主要比较方案,要提出下阶段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二)线路走向方案比选(包括线路走向方案、桥址方案、站址方案、越岭哑口方案、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地段线路方案等)叙述线路方案情况:方案由来、方案组成及各方案名称、比较范围、主要经由点、线路长度、重点工程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关方面的意见及其它影响方案取舍的重要情况等。应附线路方案示意图。从工程投资、线路技术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施工和运营条件、维修养护、节省用地、环保、满足有关方面要求、与城市规划适应程度等方面(视方案组合的具体情况确定对比点,不必面面俱到,对各方案条件相近的方面可以少说或不说),详细分析比较各方案的优缺点,说明有关方面对方案的意见(包括反对意见),列出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表。

××至××线路方案比较表序号项目单位××方案××方案备注1运营长度km2建筑长度km3征用土地亩4拆迁工程路基公里5车站个数个6路基土方10石方10渗水土10圬工圬工方7桥涵特大桥座-延米大桥座-延米中桥座-延米以上合计座-延米小桥涵路基公里8隧道L<1000座-延米1000m≤L<座-延米L≥4000座-延米合计座-延米9轨道正线铺轨km站线铺轨km铺道岔组10站后工程正线公里11投资预估算万元12换算运营费(运营费现值)万元13工程运营费总和万元14差额万元注:表中项目可根据方案比较具体情况适当增减和调整,运营费只在不同的限制坡度、不同牵引方式或方案之间线路长度差别很大时才参加比较。在上述方案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相对最优方案和主要比较方案,淘汰明显不利方案(给方案排序),提出推荐意见,说明推荐理由。对于暂不能完全否定的主要比较方案,要提出下阶段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三)推荐方案概述及综合评价概述全线推荐方案(或贯通方案)情况:接轨点、线路走向、主要经由点、线路长度、展线系数、桥隧总长度及占线路长度的百分比等。说明推荐方案(或贯通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说明存在的有关问题和有关方面的意见等。四、相关工程(一)需要同步考虑与本线有关的相关工程说明需要同步考虑、投资列入本项目,与本线有关的线路、枢纽、车站及段所等相关工程情况,包括既有设备现状、能力、作业量、制约因素、加强措施及主要工程内容。(二)与本线建设有关线路和枢纽的能力、制约因素及加强措施说明与本线建设有关,但投资不列入本项目的相关工程情况。分析本线建设对有关线路和枢纽的影响,概述既有线路和枢纽现状、能力、设计年度运量、作业量、制约因素,提出加强措施和建设时机的建议。

第四章铁路主要技术标准选择的初步意见一、相邻线铁路主要技术标准说明相邻线路现状和研究年度内既有线改建及新线规划初步拟定的主要技术标准,一般可列表说明。二、本建设项目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初步意见结合线路推荐方案及运输要求,提出下列主要技术标准的初步意见(根据项目情况,若项目的功能、定位需要重点分析,速度目标值的选择需要多方案全面比较,篇幅较长时,可单列章节首先进行论述和分析,然后再选择主要技术标准):(一)铁路等级分析说明本项目在路网中的功能和定位,根据线路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近期年客货运量,说明本线采用的铁路等级(包括能否按客运专线或高速铁路建设方面的论述)。(二)正线数目根据铁路等级和近远期客货运量,说明采用的正线数目。如预留复线设计,应说明预留原则,是预留条件还是预留工程;若预留工程,要说明初期增加的工程项目。(三)限制坡度从本线地形条件、牵引定数、运输要求、与邻接既有线及路网发展规划线的配合等方面,说明所研究并选定的限制坡度及主要依据。必要时需进行不同限制坡度的技术经济比较:叙述方案构成及各方案情况,分析比较各方案优缺点,提出推荐意见并说明推荐理由。如采用加力牵引坡度,应说明缩短线路长度、减少工程量、减少工程投资及增加运营费的情况。如全线或个别区段采用分方向不同限制坡度,说明轻重车方向货流比、地形自然坡度情况以及缩短线路、节省工程、减少投资的情况。(四)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与最小曲线半径从线路等级、在路网中的性质和作用、客运量情况、地形条件及与相邻线路的配合等方面,说明所选择的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再根据有关规范确定与之匹配的最小曲线半径值。必要时需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列出技术经济比较表,说明选用不同的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与最小曲线半径的工程和投资情况。若全线有几个不同的设计路段,应分段说明。(五)牵引种类从设计线的运量、坡度、长隧道情况、邻接线的牵引种类、统一牵引质量,以及地区特征等说明采用的牵引种类的依据。若推荐电力牵引方案,应着重从国家能源政策、能源结构形势、铁路技术发展政策、电力资源分布、电气化铁路成片成网、实现机车长交路、节约运营成本、环境保护、提高运输能力、改善运输条件等方面说明采用电力牵引的理由。(六)机车类型、牵引质量说明在已确定牵引种类的前提下,根据常用机车性能、要求的年输送能力、线路条件,考虑与邻接线的机型配合,选择采用的近、远期机车类型及牵引定数的依据。如设计未采用一般常用机车,应说明理由。(七)到发线有效长度根据牵引质量,说明近期采用的到发线有效长度及远期预留到发线有效长度的条件。如远期预留延长到发线有效长度,应说明预留方式(站坪土方、桥涵工程是否一次修建或分期修建)。说明客运专用到发线的近、远期股道有效长度。(八)机车交路说明机车交路设计原则和设计的客、货机车交路(如有机车交路方案比选,应概述各方案情况,分析比较各方案优缺点,提出推荐意见并说明推荐理由)。附客、货机车交路示意图。(九)闭塞类型说明采用的闭塞类型及其依据。综上所述,本建设项目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初步意见如下:铁路等级:正线数目:限制坡度: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与最小曲线半径:牵引种类:机车类型、牵引质量:到发线有效长度:机车交路:闭塞类型:

第五章线路设计能力一、车站分布(一)车站分布原则从运输需求及远景年输送能力要求、能力适应情况、沿线城市布局及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说明.(二)车站分布情况说明全线车站数目、性质、分期开站情况,最大、最小及平均站间距离等方面。二、运输组织(一)车流特点说明主要车流方向,通过车流、地方车流、折角车流的比重等。(二)车流组织原则说明直通及地方车流的组织方法、空车调整方法、各种列车始发终到站、解编作业站等。(三)客货行车量说明计算数据、列车种类和数量、牵引质量及编挂辆数、旅客列车设计的行车速度等。附列流图。三、设计的运输能力与客货运需求的适应情况(一)设计年度需要通过能力列表分区段说明各设计年度需要通过能力,并说明计算有关参数。(二)设计通过能力及分期加强措施列表分区段说明各设计年度设计通过能力,并说明计算有关参数及分期加强能力的措施。(三)分期输送能力与运量适应情况分区段说明各设计年度设计输送能力与运量适应情况。附区间通过能力图。第六章主要技术设备设计原则和主要工程内容一、轨道(一)轨道设计原则分别说明正线和站线轨道类型、钢轨类型、道岔类型、轨枕类型、道床类型等轨道设计原则。如局部地段铺设特殊轨道类型(无缝线路、无碴轨道、整体道床、轨枕板等),应说明铺设地段条件和铺设标准。1.轨道类型:特重型、重型、次重型、无缝线路、无碴轨道等2.钢轨类型:kg/m,长m。3.轨枕类型:型枕,直线地段铺设根/km。4.道床类型:道床铺设层数、厚度、等级及种类。(二)主要工程内容说明铺轨范围及全线正线铺轨长度、站线铺轨长度、铺道岔组数。若有不同的轨道类型,分别说明其中特殊轨道类型的正线铺轨长度。二、路基(一)路基一般设计原则说明下列路基一般设计原则:1.执行的设计规范及铁路等级和标准2.区间路基面形状及路基面宽度3.路基基床:基床厚度、填料要求和基床处理原则4.路堤填料、边坡型式、边坡限高5.路堑边坡型式、边坡限高6.桥路分界高度7.路基过渡段:说明路基与桥涵、隧道及路堤与路堑过渡段的填料要求和处理原则(二)路基个别设计原则分类型说明深路堑、高路堤、陡坡路基、浸水路基、特殊地质路基、不良地质路基、基床处理路基等路基个别设计原则。(三)主要工程内容说明全线路基总长度(扣除桥隧后的路基公里),各种特殊路基地段长度。全线路基土石方总数量,路基挡护圬工总数量。三、桥涵(一)主要设计原则1.主要技术参数设计洪水频率、设计活载、建筑限界等。2.桥涵设置原则主要说明不同地形和地质条件下的桥路分界高度,两桥涵之间的间距要求,平原洪泛区及大江、大河桥梁孔跨布置原则等。3.桥梁设计标准说明桥梁设计所执行的标准,按多高的列车行车速度进行桥梁设计等。4.桥涵结构形式和类型的选择原则说明桥涵结构形式、孔跨类型、墩台及基础类型选择的一般原则,着重说明大江大河桥梁、特殊结构桥梁、高桥和大跨度桥梁的结构形式和孔跨类型的选择原则。(二)主要工程内容1.桥涵工程概况说明全线推荐方案桥梁总座数、总长度及占线路长度的百分比;其中特大桥、大中桥的座数和长度,其中单线、双线、和多线桥的座数和长度。2.重点桥渡说明分工点说明重点桥渡(大江大河桥梁、特殊结构桥梁、大跨度桥梁、高桥、深水桥、及其它技术复杂桥梁)的有关情况:桥梁位置、地形及地质、河流及水文、通航、桥式方案、结构类型、基础类型、桥梁全长、设计主要措施、设计和施工的重点及难点问题等。四、隧道(一)主要设计原则1.隧道建筑限界2.衬砌支护类型3.防排水设计原则4.地震设防原则5.运营通风设计原则6.隧道轨下基础类型(二)主要工程内容1.隧道工程概况:说明沿线隧道分布情况,全线隧道总座数、总长度及占线路长度的百分比,其中单线、双线和多线隧道的座数和长度;长大隧道座数,最长隧道长度。2.重点隧道工程说明分工点说明特长隧道、控制或影响线路方案和技术复杂的隧道有关情况,包括隧道名称、位置、长度,地形情况、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设计和施工的重点及难点问题、主要设计措施及存在的问题等。五、站场(一)主要设计原则1.车站站址选择原则说明站址选择所遵循的原则,如:以人为本,方便旅客乘降及货主,与地方规划相协调,枢纽内站场与总图协调,考虑环境、地形、地质因素等;要结合本项目特点和具体情况说明。2.车站平面布置图型选择分大站及中间站说明车站布置型式,线间距的要求,正线能否靠站台,复线中间站渡线布置原则、隔开设备采用等。3.站内平纵断面设计原则说明曲线车站曲线半径选用原则,道岔型号选用原则,到发线有效长度及到发线进路,站坪坡度设计原则等。主要是写本项目有关特点,如无特殊情况,可只写按什么“规范”选用即可。4.客运设施设置原则说明站台、雨棚、天桥、地道等设置原则和规模。5.货运设施设置原则说明货场的分布、规模的确定等。6.段、所设置及走行线、联络线等设计原则。(二)主要工程内容1.车站个数说明全线远期分布车站个数,平均站间距离及最大和最小站间距离。全线近期新建和改建(接轨站)车站的个数,其中各不同类型车站(区段站、编组站、大型客运站、设货场的车站、一般中间站、会让站等)的个数。区段站、编组站、大型客运站分别列出站名,其余车站视项目情况可以列出站名,也可以不列出站名。2.重点车站说明区段站、编组站、客运站、接轨站及其它重点大站分站说明:车站自然特征、有关部门对车站设计要求、车站工作量、车站性质、规模,段、所设置规模,联络线、疏解线设置情况、调车设备类型等。说明大站主要联络线、疏解线的名称、条数和长度,全线联络线、疏解线总长度。附接轨站、区段站、编组站及其它重点大站(含进出站线路布置及疏解方案)示意图。六、电气化(一)相邻铁路电气化主要技术标准简单描述本线在路网中的位置,并将“相邻电气化铁路牵引网供电方式、供电设施分布、接触网主要技术标准”用下表标准格式说明。相邻电气化铁路牵引网供电方式、供电设施分布、接触网主要技术标准邻线电气化铁路技术标准内容相邻电气化线路名称或用简单图例表示对应的线路设计速度供电方式描述BT,AT,TRNF供电方式牵引供电设施分布变电所描述位置,名称,变压器接线形式分区所描述位置,名称其他(电力调度等)描述位置,调度区划分,名称接触网工区分布及行政区域描述供电段下属供电工区位置,名称供电设施维修改造情况正线接触网描述改造范围、内容(线材规格、张力、支持结构)、时间牵引变电所描述改造内容、时间主要悬挂形式及其正线承力索+接触线的张力组合描述接触网规格线材,张力悬挂参数描述主要支持装置,接触导线高度,结构高度投运年限或研究年度枢纽相关线路技术标准名称引入枢纽的相关线路名称投运情况供电方式枢纽牵引供电设施分布电力调度所及区段划分正线悬挂类型A枢纽建成B枢纽拟建C枢纽在建(二)牵引供电系统1.牵引供电系统主要设计原则与技术标准牵引负荷的等级、牵引变电所电源及备用的设计原则、牵引供电系统制式及供电方式选择原则。电力牵引工程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与相邻电气化线路标准配合和电力牵引供电的统一性原则。接触网供电方式采用的原则。采用牵引变压器备用方式,牵引变压器类型的原则,牵引变压器容量计算、校核,过负荷能力确定原则。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及滤波的设计原则,牵引网最低电压水平的选取等。V型综合维修天窗和组织方向行车的设计。2.牵引网供电方式对我国电气化铁路各种牵引供电方式进行论述和综合比较。综合铁路、电力系统、铁路路内外通信线路防护要求,结合既有或相邻线电气化铁路的供电方式,推荐优先采用的供电方式。3.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的分布方案牵引变电所布点要满足远期供电需要、靠近负荷中心、满足接触网电压水平、向邻线及支线供电方便、电源工程量小、值守人员生活方便、满足牵引变电所所址选择的各项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铁路、电力系统的要求,以及相邻线路既有或规划的供电方案,并结合枢纽的特点确定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的分布方案。必要时要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叙述各方案情况,分析比较各方案优缺点,综合各方面因素提出推荐意见,说明推荐理由。4.牵引变压器类型对国内、外电气化铁道采用的各种牵引变压器类型进行论述和综合比较。结合沿线电力系统情况,以及相邻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电源进线采用的电压等级和牵引变压器结线,确定本次研究牵引变压器结线型式。5.无功补偿及滤波措施根据国内、外牵引变电所无功补偿及滤波措施的设计情况,对无功补偿及滤波措施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案进行论述,包括补偿装置的方式、滤波方式、达到的效果等。(三)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AT所、电力调度所1.主要设计原则简要阐述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AT所主接线、生产房屋、总平面布置及各所设置位置的设计原则。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AT所的运行管理模式设计(有人值班、无人值班、无人值班有人值守、无人值班无人值守、无人值班有人巡视等)。牵引供电设备的布置方式:户外布置、户内布置(网栅式、开关柜、GIS)、箱式布置等。结合本工程特点可作有关方面论述。2.主要设备技术标准牵引供电设备选择的原则。不同电压等级的断路器的类型,如:SF6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等;控制保护装置的类型,如:电磁型、微机型、微机综合自动化等。结合本工程特点可作相关方面的说明。3.主要工程内容以下项目可根据本线特点确定:全线新建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AT所的主要工程内容:序号范围类型数量备注1铁路分局、区间、枢纽等AT(或直供)牵引变电所2AT(或直供)分区所分区所分区所兼开闭所3AT(或直供)开闭所4AT所利用既有设施改造主要工程内容:牵引变压器、开关设备等扩容改造工程,新增设施等改造工程,过渡工程主要工程内容等。4.电力调度所设置以下项目可根据本线特点确定。新建电力调度所:全线设置电力调度所的数量,各电力调度所的所在地及单位,并设置调度台的数量,各电力调度所的负责范围和职责。利用既有电力调度所:若增设电调台:在哪个电力调度所内增设电调台的数量,有无增加调度室和调度人员,负责范围和职责。若不增设电调台:指明新建某一区段或某一范围的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AT所的调度隶属关系,即隶属于哪个电力调度所哪个调度台调度。(四)接触网1.本线气象区描述和接触网用气象标准的取用应包含本线的地理位置(邻海,沙漠,山区,大气污秽,地震区,海拔高度等内容),同时应基本反映最高环境温度、最低环境温度、最大风速、线索覆冰厚度、雷暴日等重要指标。2.接触网悬挂方式选择主要基于下列原则进行接触网悬挂方式的选择:(以下各项可选)从本线的牵引供电特点(客运专线、繁忙干线、重载铁路、山区铁路,以及本线在路网中的位置)来阐述接触网系统的配置要求。从国内外同类标准线路的接触网设置来阐述本线接触网系统的配置要求。结合最新技术发展来阐述本线接触网系统的配置要求。从RAMS(Reliability,Availability,Maintainability,Safety-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来阐述本线接触网系统的配置要求必要时进行弓网仿真研究来验证接触网系统的配置。3.接触线、承力索线材选择(1)接触线的选定从下列几个方面去分析:接触网性能参数(静态、动态参数)满足本线速度目标值的要求。按载流量分配所选导线必须满足最大载流要求(导线允许温升→最大允许载流量→过负荷能力)。安全性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接触导线的强度安全系数在任何条件下应满足≥2.0。分析温度--机械性能损失情况分析,耐腐性能分析);寿命周期分析(从列车数、受电弓数量、接触压力的大小取用等方面来分析)。满足生产工艺成熟,质量稳定,经济合理的要求。接触导线性能比较表接触导线类型载流量(A)*综合拉断力(kN)导线额定使用张力(kN)安全系数波动传播速度(km/h)多普勒因子使用频度*20%0%速度V1速度V2描述对应磨耗时的值描述对应速度区段的值描述(较高、高)*注1:环境温度40℃,导线允许工作温度80℃,风速1m/s,磨耗20%时的载流量,使用频度相对于已经运行的国内外线路运营里程而言。(2)承力索的选定主要考虑承力索本身的防腐特性;对正线承力索还应考虑按载流量分配的最大载流要求;另外,承力索的线胀系数应与接触线尽量一致。承力索的强度安全系数应执行对应导线材质的有关规定(例如EN50119,TB10009-98等)特殊区段尚应分析选用截面在有冰、风、雪作用时对悬挂参数确定的影响。4.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项目单位悬挂形式备注接触线型号张力kN承力索型号张力kN弹性吊索型号可选项张力kN可选项接触导线悬挂点高度mm接触网结构高度mm最大跨距(L)m接触线预留弛度L‰锚段长度m5.关键技术研究以下项目的选择可根据本线特点确定电分相(关节式还是器件式?采用自动断电惰行的方式还是采用带电通过的方式?)线岔结构(交叉式、无交叉式、辅助三线双关节式)接触网支柱、支持结构及金具(根据接触网的成熟运行经验,拟定本线接触网用支持结构、定位器、接触网支柱、软横跨、硬横梁的选用原则。)支柱基础(从施工方法、对路基的影响确定采用钻孔、打桩、人工开挖等实施方式;从连接方式确定采用实体基础、杯型基础等形式;从预留配合确定桥上基础的形式)防雷接地(结合本线的特点确定防雷接地的措施;从感应电压、钢轨电位对人身和低压设备运行安全来分析采取综合接地的形式)电气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建议(网上金具、设备、主要线材的工艺水平、最新发展、应用情况提出有关建议)6.主要工程内容主要说明正线接触网架设条公里,站线接触网架设条公里,附加导线架设条公里。(若存在过渡工程则应说明过渡工程费用)7.针对本工程需要特殊说明的内容本项可根据工程具体特点和要求选择(五)供电运营管理维护机构(供电段)1.分局管内及相邻线路电气铁路供电运营管理维护机构设置情况既有机构建成时间、设计规模,检修设备配置情况、管辖范围等。2.供电运营管理维护机构的设置及选址方案机构的设置:依据设计规范并结合分局管内及相邻线路运营管理维护机构设置情况,确定机构设置方案。机构选址:结合分局管内远期电气化发展规划选择,满足设计规范要求。3.主要设计原则说明管理机构的类型、检修方式及能力、配置检修设备等。4.机构设置及定员说明管理体制、运营管理定员、维护检修定员等。七、机务(一)相邻线现行机车交路和机务设备分布、性质及规模1.机车交路说明相邻既有线现行客、货机车交路情况(附机车交路示意图)。2.既有机务设备分布、性质及规模说明与本项目有关的既有机务设备(机务段、机务折返段、整备所等)的分布、性质及规模,以及本项目引入后存在的问题等。相邻线既有机务设备分布、性质及规模表1序号地区别段别现行规模现配属机车台数及定员备注1**地区**机务段整备:电力*台位内燃*台位1.既有配属机车(****年)*****台*****台2、定员:既有****人必要的说明:主要厂房特点;存在的薄弱环节。检修:中修电力(内燃)*台位内电小辅修*台位***机务折返段整备:电力*台位内燃*台位说明:1、以上检修规模均含落轮、不落轮镟台位。(二)机务设备设计原则说明本次研究机车交路设计和机务设备设置的主要原则,如贯彻长交路、轮乘制、专业化、集中修的技术政策,努力实现机务设备和工艺现代化、标准化、信息化,力求实现状态修、换件修,路网交路统一规划、近远期结合分期实施、充分利用既有机务设备等原则。(三)设计机车交路和机务设备分布、性质及规模1.机车交路叙述设计的客机交路和货机交路,近远期交路不同时应分别说明。2.整备及检修工作量根据机车交路推荐方案,机务整备及检修工作量如下表所示机务整备及检修工作量表2近期远期备注**机务段整备(台次/日)内/电检修(台位)中/小辅修**机务折返段整备(台次/日)内/电3.机务设备分布、性质及规模用文字或列表说明本次设计机务设备分布、性质及规模。按段(所)分别说明本次研究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的主要内容。整备、检修部分分开说明,如采用了先进的工艺、现代化设备、信息化系统等应有反映。设计机务设备分布、性质及规模表3序号地区段别现行规模设计规模配属台数及定员备注1地区***机务段整备:电力*台位内燃*台位整备:电力*台位内燃*台位1.本线配属机车台数近期**台;本线设计定员:***人。检修:中修电力(内燃)*台位内电小辅修*台位检修:中修电力(内燃)*台位内电小辅修*台位***机务折返段整备:电力*台位内燃*台位整备:电力*台位内燃*台位八、车辆(一)既有主要车辆设备概况用简单文字或表格形式说明与本项目有关的相邻铁路、枢纽既有主要车辆设备的分布、性质、规模和存在问题等。样表:既有主要车辆设备概况序号车辆设备名称规模备注(二)主要车辆设备设计原则根据调查收集资料和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经计算、分析,并结合规程规范,确定出本次研究车辆设备的设计原则,如:(1)客货车车辆段、站修所、客车技术整备所、列检所等车辆设备维持既有规模不变或改建、扩建及新建的原则,以及远期预留和分期建设的原则。(2)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及局交界处设置车号识别系统等设计原则。(三)主要工程内容说明本项目近期工程需要新建或改扩建的主要车辆设备(车辆段、站修所、客车技术整备所、列检所、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车号识别系统等)的分布、性质和规模。九、给水排水(一)主要设计原则1.供水水质和水量标准分别说明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回用水执行的卫生标准名称和编号;水量标准执行的规范或规定的名称和编号。2.水源类型和给水处理原则分别说明给水站和生活供水站、点原则上优先采用的水源类型(自来水、地下水或地表水)。分别说明给水站和生活供水站、点不同的水源类型所采用的给水处理工艺。3.污水处理和排放原则说明给水站的生产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案及达到的排放标准;说明处理后的污水的排除方案(有回用水的给水站应对回用水的用途进行说明)。说明生活供水站、点的生活污水处理和排除方案。4.消防设计原则说明室外和隧道等消防设计执行的规范和编号以及采用何种消防系统;有油库的站、段应说明油库消防执行的规范和编号以及采用何种消防系统。(二)主要工程内容1.给水站分布及生活供水站、点数量说明该段线路的设计范围及长度;给水站的名称、性质和个数;沿线生活供水站、点的个数。说明铁路自建水厂、污水处理厂的座数、站名和规模。2.主要给水站分站说明(区段站以上需分站说明,其它大站视项目具体情况而定)说明主要给排水构筑物的数量和规模。十、通信(一)相邻铁路通信主要技术标准简述相邻铁路既有长途光、电缆线路容量、传输系统、交换设备概况,调度专用和无线列调的系统制式及数据通信网构成情况。(二)通信网的构成1.通信站设置地点简述在沿线何处设置有人值守通信站,是新建还是利旧。简述全线无人值守通信站(中间站通信机械室,车场通信机械室)的设置。2.主要通信系统的构成简述光传输中继系统构成方式:光传输接入系统构成方式,或是中继、接入传输合一系统构成方式;若采用微波通信,简述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构成。简述各地区设置交换机容量和既有交换设备的扩容情况;根据专用通信方案简述无线列调系统的设备制式;3.信息系统的构成:简述本项目大、中型客站设计的客运信息系统采用了哪些子系统;简述各站、段铁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TMIS)设有哪些子系统。(三)通信线路类型及线路建设标准简述长途通信线路的类型(光缆、电缆或微波通信,架空、直埋或管道)及容量。若采用微波通信线路,说明其站址初选情况。说明地区(站场)通信线路采用的类型。十一、信号(一)主要设计原则应根据本线的主要技术标准并结合相邻线既有设备情况统筹考虑,说明如下主要设计原则(竞标项目及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应按总体要求作适当深化):1.行车指挥系统说明行车指挥系统的类型,如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DMIS),或者是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2.区间闭塞设备说明区间闭塞制式类型(如半自动闭塞、自动站间闭塞和自动闭塞等),闭塞设备类型和电路制式。如为自动闭塞,应说明列车运行间隔时分、是否设地面信号机或信号标志。如设地面信号机,则应说明采用几显示(三显示还是四显示)。3.车站联锁设备说明车站联锁设备的类型、电路制式。4.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说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采用CTCS的等级。5.驼峰信号设备说明驼峰调车场控制系统的制式及调速系统的制式。6.其它信号设备根据工程需要说明是否还需配备其他信号设备(可归入主要技术设备之列时),并说明其类型。(二)主要工程内容说明全线行车指挥设备(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调度集中系统)设置数量,自动闭塞区段长度,自动站间闭塞或半自动闭塞组数,各种联锁方式的车站数及区段站以上车站个数,驼峰信号处数(说明规模和类型)。十二、电力(一)主要设计原则1.电源说明沿线地方电网构成和分布情况,电网电压种类,电力供求状况,能否满足本建设项目的供电要求等。2.供电负荷情况说明沿线区间和车站供电负荷的分布情况和负荷种类。3.供电原则和供电方案说明全线各种供电负荷的供电方案,电源接取情况,电力贯通线的设置及建设标准。说明全线配电所设置和分布原则,改建(接轨站)和新建配电所的规模和建设标准,外接电源情况。(二)主要工程内容说明全线新建电力贯通线的总长度,新建和改建配电所的座数(不同规模应分别说明),外接电源线路的总长度,主要供电点(站、段、所、场等)处数等。十三、房屋建筑(一)主要设计原则1.房屋配备原则分别说明生产房屋、生产附属房屋、生活房屋等配备依据及配备标准,2.房屋建筑标准、结构类型、装修标准简述房屋建筑标准、结构类型、装修标准的初步意见。(二)主要工程内容说明全线新增定员总人数及平均每公里指标。说明全线房屋总建筑面积及平均每公里指标,其中生产、生活房屋面积及平均每公里指标。十四、综合维修及机械设备(一)主要设计原则1.简述拟采用的维修体制:是采用综合维修还是专业维修形式,是修养分开还是修养合一;说明机构设置、分布和管辖范围。2.简述主要维修养护设备的配备原则:说明大型养路机械和主要维修养护设备的配备原则(只说明投资较大的设备)。3.简述主要客货运机械设备、长大隧道运营通风设备、驼峰调速设备的配备原则(只说明投资较大的设备)。(二)主要工程内容说明全线设置综合维修中心或专业维修段(工务段、电务段、水电段供电段等)的数量、规模和分布情况,说明全线配备的大型养路机械和主要客货运机械设备、长大隧道运营通风设备、驼峰调速设备的数量(只说明投资较大的设备)。

第七章外部协作条件一、有关方面对铁路建设的意向说明有关地方政府、部门对铁路建设征地、拆迁、施工供电、供水及合资等方面所表达的意向,及需由有关部门协作配合的意见二、外部电源条件与电磁干扰防护原则(电气化铁路说明)(一)外部电源条件对沿线经过的省、市的电网情况进行介绍,包括电网主网架组成、发电厂、变电站的既有、设计和规划情况进行描述。介绍有关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发电量、用电量等的有关数据。(二)路外电信线路等设施迁改和电磁干扰防护的原则1.沿线设施现状描述沿线经过哪些省、市,可能涉及到哪些电信公司、广电部门、部队等,遇到哪些主要的有线电信、无线台站等设施,定性说明铁路新建土建工程及电气化工程对沿线弱电设施的影响原因和影响程度。2.电磁感应及辐射干扰的特点(仅对新条件下的情况,一般铁路可不写)说明新条件下(如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等)对附近有线电信线路产生电磁感应的特征;根据项目的运行速度、弓网结构阐述电气化铁路辐射特点。3.初步迁改及防护原则(1)对有线电信线路遵照哪些政策和标准;(2)对无线台站执行哪些标准及相应的防护距离;(3)对易燃易爆品库、油气管道采用怎样的迁改防护对策;(4)对其它可能涉及到的电磁敏感设施如何评价和处理。第八章工程实施对环境的影响一、工程沿线环境概况(一)环境质量状况根据当地环境状况公报等资料,概要说明工程研究范围内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含水土流失)质量状况以及环境污染特征。(二)环境特征(敏感性)分析1.说明铁路沿线两侧区域环境状况、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公众意见。2.说明沿线地区受铁路工程直接影响的环境敏感点特征及保护要求,简要分析其环境敏感性。二、工程实施对环境影响分析(一)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的影响分析概要分析下列工程行为对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的影响:1.工程选线、选址对沿线生态敏感区的影响概述沿线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和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分布及距铁路线的距离。分析工程实施对上述敏感区域的影响,如是否分割景区、影响视觉景观、污染和破坏景区环境,是否需搬迁文物、破坏文物和压覆地下文物,是否会影响濒危动植物的繁衍等。2.工程占地数量及其对沿线土地资源的影响3.线路、站场路基工程产生水土流失分析4.桥涵工程产生水土流失以及对河流行洪、农灌等影响5.隧道工程及弃渣产生水土流失分析,隧道开挖对山顶水体等影响(二)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按环境要素分类分析工程实施污染环境的影响,分析污染源,说明源强、排放方式(去向)、超标情况。1.噪声噪声源及源强、估算铁路边界环境噪声等效声级,说明超标情况及原因。2.振动振动源及源强,说明超标情况及原因。3.电磁辐射电磁辐射产生原因,估算无线电干扰场强,简要说明环境影响。4.水污水来源、主要水污染物,估算污水排放量。5.大气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6.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来源及特性,估算站车垃圾排放量。三、控制生态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初步方案(一)生态环境保护方案1.特殊环境保护区的保护方案概述沿线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和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方案。2.节省土地的原则3.路基边坡、桥涵、隧道边仰坡等防护4.绿化5.取土弃渣场、施工临时用地的恢复防护6.专项水土流失治理原则(二)环境污染防治方案及效果按环境要素说明污染防治方案及达到的效果:1.噪声、振动污染防治(固定源、流动源)2.水污染防治3.大气污染防治4.固体废物(站车垃圾)处理四、沿线环境管理相关部门意见说明沿线环境管理相关部门(环保部门、水保部门、重要环境敏感点主管部门等)对本项目建设的有关意见和要求。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第九章投资预估算、资金筹措、建设时机及工期一、主要工程数量和控制工程情况(一)主要工程数量列出全线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如表9-1-1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并用简单文字作必要的补充说明,如全线总建筑长度、工程数量汇总范围及分段情况、全线桥隧总长及占线路长度的百分比等,表中已列出的内容不必重复。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表9-1-1工程名称单位总(预估)-01总(预估)-02……合计征地数量亩路基区间土石方断面方其中土方填方断面方挖方断面方石方填方断面方挖方断面方渗水土断面方站场土石方断面方其中土方填方断面方挖方断面方石方填方断面方挖方断面方渗水土断面方路基附属工程圬工立方米桥涵特大桥座—延长米大桥座—延长米中桥座—延长米小桥座—延长米涵洞座—横延长米续上工程名称单位总(预估)-01总(预估)-02……合计隧道及明洞隧道座—延长米其中L>6000m座—延长米3000m<L≤6000m座—延长米L≤3000m座—延长米明洞座—延长米轨道正线铺轨铺轨公里站线铺轨铺轨公里铺道岔组铺道碴立方米通信通信光缆公里通信电缆公里信号联锁道岔组电力电力线路公里电化接触网条公里牵引变电所处房屋生产房屋平方米生活房屋平方米附注:(1)工程名称和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2)(二)控制工程情况分工点说明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控制工期的特大桥、复杂大桥、长大隧道、大型编组站、大型客运站房等控制工程情况,并说明解决控制工期工程的措施意见。二、投资预估算(一)编制范围1.编制范围说明建设名称、起讫地点与里程、线路长度及相关工程。2.预估算分段根据《估算办法》,全线预估算共分×段。预估算分段表表9-2-1分段编号分段名称分段里程正线长度(km)总(预估)-01总(预估)-02总(预估)-03……(二)编制依据1.一般规定(1)本次预估算执行的有关规定的颁发部门、时间、文号和文件名称。(2)本阶段踏勘调查资料;(3)预可行性研究工程数量;2.基期、编制期价格水平基期:20××年度价格水平,编制期:20××年度价格水平。3.工费、料费、机械台班费及其取费标准(1)工费(2)材料费(3)施工机械使用费(4)水、电单价(5)运杂费(6)设备购置费(7)其他直接费(8)现场经费(9)间接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