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最新易错考点:古代散文阅读(答案+详解)
第一层阶纠错特训——精题分解
【易错考点一】筛选和整合
1、阅读选文,完成题目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苏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
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II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
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
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
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甚自惭;既闻昌言说,
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①,乃为天子出使万里之外强悍不屈之虏庭,
建大旅②,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
其至此?
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
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噗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③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
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虎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
类也。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
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
“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注】①两制:宋指翰林和中书两部门。②大旅:大旗。③介马:披甲的战马。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昌言关心苏洵和苏洵折节向学的一组是()
A.①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筑②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
B.①昌言举进士,日有名筑②相与劳问如平生欢
C.①虽不言,察其意甚恨筑②乃能感悔,摧折复学
D.①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筑②虽日为文,中甚自惭
(1)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句子含意的能力。A项首句表明二人关系亲近。B项首句
表现昌言举进士后的名气影响,次句表明苏洵听到昌言的称赞后感到高兴。D项次句表明苏
洵因“为文”水平不高而心中自惭)。
【参考译文】
昌言应进士科科考试时,我才几岁,还没有上学。回忆当时同一群小孩在我父亲身
边嬉戏,昌言从旁边拿枣子和板栗给我吃,我们两家相距很近,又因为是亲戚的缘故,我同
他很亲近。昌言应进士科考试后,一天天地有名气。我后来渐渐长大了,也稍微懂得读书,
学习断句、对联及声韵格律,没有学成功就荒废了。昌言听说我荒废了学业,口里虽然不说,
但看他的意思很遗憾。此后十多年,昌言中了第四名进士,在四方做官,彼此就不通音讯了。
我一天天地长大,就有所感而悔悟,改变过去的旧习重新学习。又过了几年,我到京城游学,
在长安见到昌言,互相慰问如平常一样高兴,我拿出十多篇文章,昌言见了很高兴,称赞写
得好。我很晚求学又没有老师,虽然每天写文章,但自己心里很惭愧,等听到昌言的称赞,
才稍微有点自喜。现在过了十多年,我又来京城,可是昌言已在翰林和中书两部门做官了,
竟替天子出使到万里之外强悍不屈的虎庭,(出发前),树起了大旗,
有几百名随从,前来送行的车子有上千辆,送出都门外,昌言意气是何等的慷慨激昂了!
我自思孩提时,在父亲身旁见到昌言,哪里料想到他今天有这样显赫呢?
富贵没有什么稀奇,我对昌言独自有此感慨。大丈夫活着不做将军,能够做使者,
凭口舌在外交上取胜也足够了!往年,彭任随富公出使契丹回来,给我讲,出边境以后,住
在驿亭里,听到几万匹披甲的战马奔驰而过,剑矛彼此撞击,整夜听到响声,跟随的人害怕
得变了脸色,等到早晨起来,看到路上战马跑过的痕迹,还胆颤心惊,情不自禁。大凡敌人
用来向中原夸耀的方法大多像这样,中原人不能看透这一点,因此有的人以至于震惧而失言,
被夷狄笑话。唉!他们多么不会思考问题啊!从前奉春君出使匈奴,匈奴把壮士健马臧匿起
来,不让它们显露,因此才有平城之战。现在的匈奴,我知道他们没有多大能耐了。孟子说:
“游说大人物时,要藐视他们。”何况对于夷狄呢?请让我将这名言作为赠言。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燕昭王求贤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白:“齐
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
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日:“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讪指①而
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②,则什己者至。冯几据杖,眄
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峋籍③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之法也。
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日:“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日:“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三年不能得。涓人④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
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
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
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
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⑤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
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①讪指:折节,屈尊。讪通“屈”。②嘿:通“默”。③峋籍:脚跺地跳跃的样子。峋,
通“吼”;籍,通“藉”,践踏。④涓人:宫中负责洒扫的官吏,也泛指亲近的内侍。⑤三晋:
指韩、赵、魏三国。
(1)下列句子都表现燕昭王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
①卑身厚币,以招贤者②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③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
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⑤往见郭隗先生⑥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A.①③⑥B.④⑤⑥C.①②⑤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③④是郭隗回答的话,⑥是燕昭王的愿望和目的)。
【参考译文】
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之后,登上了王位。他谦卑恭敬,以厚礼重金招聘贤才,
准备依靠他们报仇雪耻。于是,他去见郭隗先生,说:“齐国趁我国内乱,发动突然袭击,
打败了燕国。我深知国小力弱,不可能报仇。然而如果能得到有才干的人,与他们共同管理
国家,来雪洗先王的耻辱,这是我的愿望。请问要报国家的大仇,应该怎么办?”
郭隗先生回答说:“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同朝共事:成就王业的国君,
以贤者为友,同朝共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同朝共事;亡国的国君,以贤者为
奴仆,则不能保有国家。折节屈尊侍奉贤者,面向老师接受教导,那么,才干超过自己百倍
的人就会到来;先于别人去劳役,后于别人去休息,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干
超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靠着几案,拄着手杖,颐指气使,指手划脚,那么,干杂活、
服苦役的人就会到来;如果对人暴虐粗野,随便发怒,任意呵斥,那么,只有唯唯诺诺、唯
命是从的犯人、奴隶才会到来。这些都是古代施行王道、招揽人才的办法。大王如果能够广
泛选拔国内的人才,亲自登门拜访,天下人听说大王亲自拜访贤臣,天下的贤士一定都会奔
赴燕国。”
昭王说:“我应当拜访谁才合适呢?”郭隗先生说:“我听说,古代有个君王,想以
千金求购千里马,经过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内臣对国君说:'请让我去买吧!‘国君
就派他去。三个月后他找到了千里马,可是马已经死了,就以五百金买了那匹死马的头,回
来报告国君。国君大怒,说:“我要找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还白白花了五百金。‘内臣
回答说:'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山此一定会认为大王善于买马,那
么千里马就会买到。'于是,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马就送上门来。现在大王果真想招揽人才,
就先从我开始吧;像我这样的人尚且被任用,何况比我更有才干的人呢?难道他们还会把千
里的路当作远路吗?”
于是,燕昭王专为郭隗修建了官宅,并且尊他为师。不久,乐毅从魏国来了,邹衍
从齐国来了,剧辛从赵国来了,有才干的人都争先恐后地奔赴燕国。
燕昭王悼念死去的人,安慰活着的人,与老百姓同甘共苦。28年后,燕国殷实富
裕了,士兵生活安定,不惧怕为国而战。于是,昭王就任命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赵、
魏、韩等国合谋讨伐齐国。齐国大败,齐闵王逃往国外。燕国的军队单独追击败逃的齐军,
攻下齐都临淄,缴获了那里的全部宝物,烧毁了齐国的宫殿、宗庙。齐国的城邑没有被攻下
的,只有莒和即墨两处。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吕元膺,字景夫,郛州东平人。质度瑰伟,有公侯之器。贞元初,论惟明节制渭北,延
在宾席,自是名达于朝廷。惟明卒,王栖曜代领其镇。德宗俾栖曜留署使职,咨以军政。累
转殿中侍御史,征入,真拜本官,转侍御史。丁继母忧,服阕,除右司员外郎。出为新州刺
史,颇著恩信。尝岁终阅郡狱囚,囚有自告者曰:“某有父母在,明日元正不得相见。”因泣
下。元膺悯焉,尽脱其械纵之,与为期。守吏曰:“贼不可纵。”元膺曰:“吾以忠信待之。”
及期,无后到者。由是群盗感义,相引而去。
元和初,迁谏议大夫、给事中。规谏驳议,大举其职。及镇州王承宗之叛,宪宗将以吐
突丞璀为招讨处置使。元膺与给事中穆质、孟简,兵部侍郎许孟容等八人抗论不可。指谕明
切,宪宗纳之,为改使号,然犹专戎柄,无功而还。出为同州刺史,及中谢,上问时政得失,
元膺论奏,辞气激切,上嘉之。翌日谓宰相曰:“元膺有谎言直气,宜留在左右,使言得失,
卿等以为何如?”李簿、裴珀贺日:“陛下纳谏,超冠百王,乃宗社无疆之休。臣等不能广
求端士,又不能数进忠言,孤负圣心,合当罪戾。请留元膺给事左右」
度支使潘孟阳与太府卿王遂迭相奏论,孟阳除散骑常侍,遂为邓州刺史,皆假以美词。
元膺封还诏书,请明示枉直。江西观察使裴堪奏虔州刺史李将顺赃状,朝廷不覆按,遽贬将
顺道州司户。元膺日:“廉使奏刺史赃罪,不覆检即谪去,纵堪之词足信,亦不可为天下法。”
又封诏书,请发御史按问,宰臣不能夺。
代权德舆为都畿防御使。十年七月,郛州李师道留邸伏甲谋乱。师道伏甲百余于邸院,
将焚宫室而肆杀掠。已烹牛飨众,明日将出。会小将李再兴告变,元膺追兵伊阙,围之……
及穷按之,嘉珍、门察皆称害武元衡者。元膺以闻,送之上都,赏告变人杨进、李再兴锦彩
三百匹、宅一区,授之郎将。无膺因请募山河子弟以卫宫城,从之。盗发之日,都城震恐,
留守兵寡弱,不可倚,而元磨坐皇城门,指使部分,气意自若,以故居人帖然。
数年,充河中节度等使。时方镇多事姑息,元膺独以坚正自处,监军使洎往来中贵,无
不敬惮。入拜吏部侍郎,因疾固让,改太子宾客。元和十五年二月卒,年七十二,赠吏部尚
书。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吕元膺“大举其职”的一组是(3分)()
①尽脱其械纵之②元膺与给事中穆质等八人抗论不可
③皆假以美词④请明示枉直
⑤纵堪之词足信,亦不可为天下法⑥元膺追兵伊阙,围之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②③④
【答案】5.C
【解析】①放囚犯回家,是他体恤囚犯思亲之苦,以忠信换忠信,但不是“大举其职”:
恰有违规之嫌。③是朝廷诏书的内容,不分是非,是元膺反对的做法。)
【易错考点二】分析和概括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而毒药则以之
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
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
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腑之偏
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
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严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
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
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导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
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寡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
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
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
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
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威武也。
然而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愆,布阵有方,此又不可更仆数也。孙武子十三
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全篇以用药宜慎为总原则,提出了一些用药之道,论说精辟透彻,层次分明。
作者对孙子兵法很有研究,并且在指导用药中运用灵活自如。
B.药是在人的肌体中发挥作用的,是内在的;兵是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是外在
的。“用药如用兵”的说法将内在的转换成外在的,浅显易懂。
C.作者认为药可以用来治病邪,但也有毒害人体的一面,“好服食者,必有奇疾”,
是“不得已而后用”的,这体现了他对“药”的辨证认识。
D.文章多用排比句,语言整齐有力,气势充足,以用兵喻用药,突出了用药和用
兵之间的相似性,从而更形象地突出了药的作用,易于接受。
【答案】D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突
出了药的作用”,错误,应为“突出了用药的重要性”。
【参考译文】
圣人保全人民生计的方法,是把谷物作为主食,果品作为副食,牲畜作为滋补品,
菜蔬作为供养物,药物就用它攻治病邪,所以即使甘草、人参这一些平和的药物,错误地使
用也会造成危害,都是毒药这一类啊。喜爱服食丹药的古人,必然产生重病,好像贪求作战
逞胜的人,一定招致大祸一样。因此设置军队用来除害,不得已然后才动用;准备药物用来
治病,也是不得已后才使用。它们的道理是相同的。
疾病造成祸患,小患就耗散正气,大祸便伤害性命,严重得好比一个敌对的国家。
用药物的特性,攻治脏腑的疾病,如果能既了解疾病,又掌握药性,用多种方法制服病邪,
然后才没有丧失性命的忧虑。因此对循着六经传变的病邪,便预先占据它尚未侵袭的部位,
就好比切断敌军必经之道的方法;对来势迅猛的病邪,便赶快守护那尚未致病的部位,就好
比守卫我方险要疆土的方法。对挟带积食而造成的病,首先消除那积食,就好比敌方的财物
粮食已经烧毁;对并合旧疾而发作的病,一定要防止新旧病邪会合,就好比敌方的内应已经
断绝。
辨明经络便没有泛泛而用的药物,这好比先头侦察的部队;依据寒热便有反治的方
法,这好比分化离间的策略。一种病如果分割治疗它们,那么用少量药物就可以战胜众多的
病症,使它们前后不能互相救援,那么病势自然衰退;几种病如果同时治疗它们,那么集中
药力摧毁它们的主要病邪,使它们分散没有统领的力量,那么众多的病邪完全溃退。病势正
在进展,就不宜在病邪猖獗时攻治,应坚守正气,这好比使敌军疲怠的方法;病势正在衰退,
就必定穷追到病邪退去之处,再增加精练勇锐的药物,这好比摧毁敌人巢穴的方法。
至于对邪气伤身而正气已衰的人,攻治不可迅猛,应主要运用性味平和的药物,而
用性味猛烈的药物辅助它;好比衰弱困败的时候,不可竭尽人民的力量啊。对邪气伤身而正
气尚实的人,攻治不可轻缓,应主要运用性味猛烈的药物,而用性味平和的药物调和它;好
比富有强盛的国家,可以振兴军威武力啊。
虽然这样,但是选材•一定要恰当,器具必须要精良,限定日期,不得延误,排列阵
势,要有规律,这些又是数不胜数的。《孙子兵法》十三篇,治病的方法完全包括在里面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
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之”字、“无”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
心己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知仆宿昔之缘,已在文字中矣。
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
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月氐。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
齿发早衰白;督督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又自悲矣。
家贫多故,年二十七方从乡赋。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已
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自登朝来,年齿渐
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
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
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进闻于上。上以广宸聪,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
下以复吾平生之志。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
又请为左右终言之。凡闻仆《贺雨诗》,众口籍籍,以为非宜矣;闻仆《哭孔戡诗》,众
面脉脉,尽不悦矣;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登乐游园》寄足下诗,
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大率如此,不可遍举。不相与
者,号为沽名,号为诋讦,号为讪谤。苟相与者,则如牛僧孺之戒焉。乃至骨肉妻孥,皆以
我为非也。其不我非者,举世不过三两人。有邓鲂者,见仆诗而喜,无何而鲂死。有唐衢者,
见仆诗而泣,未几而衢死。其余即足下。足下又十年来困蹶若此。呜呼!岂“六义”“四始”
之风,天将破坏不可支持耶?抑又不知天之意不欲使下人病苦闻于上耶?不然,何有志于诗
者不利若此之甚也!
然仆又自思,关东一男子耳,除读书属文外,其他懵然无知,乃至书画棋博,可以接群
居之欢者,一无通晓,即其愚拙可知矣!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细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
策蹇步于利足之途;张空拳于战文之场。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贯,出交
贤俊,入侍冕魔。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亦其宜也。
(选自《古代文论名篇详注》,有删节)
(注)《与元九书》写于元和十年(815年),其时作者在江州司马任上。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自幼聪慧,十五六岁就立志苦学,后因勤学苦读而未老先衰。
B.白居易既专注于科举考试,也酷爱写诗,他写的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常常
受到朋友的称赞。
C.白居易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了诗歌的社会功效和现实
意义。
D.白居易通过写诗来救民疾苦、针硬时弊,得罪了权贵豪强,但是妻子儿女依然理解、
支持他。
【答案】10.D
【解析】(原文说“乃至骨肉妻孥皆以我为非也”,即妻子儿女兄弟也认为“我”不为。)
【参考译文】
我出生六七个月的时候,乳母抱着我在书屏下边玩,有人指着“无、字”二字教给我。
我虽然嘴上说不出来,但是心里已经默默地记住了。后来有人拿这两个字问我,即使试上十
次百次,我都能准确地指出来。那么我是生来就与文字有缘了。五六岁时,就学习做诗,九
岁通晓声韵,十五六岁开始有志于进士之业,发愤苦读。二十岁以来,白天学习做赋,夜里
刻苦读书,间隙又学习做诗,连睡眠和休息都顾不上了。甚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茧。少
壮之时:体态瘦削,还没有老,就早早的齿衰发白,看东西总是恍恍惚惚,瞳仁里好象有蝇
乱飞、珠摇晃。这大概是刻苦学习、奋力创作造成的,自己也感到很悲哀。
我家庭贫困又多遇事故,二十七岁才参加地方上的乡试。考中以后,虽然专心于科举考
试,还是没有停止做诗。到了做校书郎的时候,诗作足有三四百首。有时拿出来让足下这样
的朋友们看。大家一见都说写得工巧,其实我并没有达到真正诗人的境地。入朝为官以来,
年龄渐长,经历的事情多了,每逢与人谈话,多询问时政,每逢读书、史,多探求治理国家
的道理。这才知道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写,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这时候,皇帝刚刚继位,
宰府中有中正之人主持,屡次下诏书,调查人民的疾苦。我正是在这时被提拔为翰林学士,
又身兼左拾遗之职,亲自领取写谏章用纸,除了写奏章直接向皇帝陈述意见之外,把那些可
以解救人民疾苦,弥补时政的缺失,而又难于直接说明的事项,写成了诗歌,想循序渐进、
潜移默化地让皇帝知道。首先是使皇帝耳目广远,有助于其处理繁杂国事机务。其次是报答
皇帝的恩遇,尽到谏官的职责。最后是实现个人平生振兴诗道的心愿。没有想到,心愿未遂
而怨悔已生,诗歌没有达于上,而诽谤却已汹涌而来。
还是让我给您说个透吧。每每听到我的《贺雨诗》,众人就喧嚷起来,已经觉得不合时
宜了;听到我的《哭孔戡》诗,众人则血带尴尬,都显得很不高兴;听到我的《秦中吟》,
豪门权贵与骄矜近臣则面面相觑为之色变;听到我寄给您的《乐游园》诗,把持朝政之人都
会扼腕愤怒:听到我的《宿紫阁村》诗,操纵军权的那些人就切齿痛恨。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不能够一一列举。与我没有交谊的人说我是沽名钓誉,是在诋毁攻击,诽谤侮辱。假使是与
我有交谊的,就拿牛僧孺揭露时政而被斥逐的教训劝诫我,甚而我的骨肉至亲都认为我不该
如此。认为我所行直正的,世上也不过二三个人。有一个邓鲂,看见我的诗就高兴,不久他
就死了。还有一个唐衢,读了我的诗就哭泣,不久唐衢也死去了。另外就是足下了,而足下
十年来又困顿到这步田地。唉!难道“六义、四始”的精义,是上天要让它败亡而不能支撑
延续了吗?还是上天的意愿就是不让人民疾苦传达到天子那里呢?不是这样的话,为什么有
志于做诗的人不顺利到这样严重的地步呢?
但是,我自己也思量过,我只不过是关东一个普通男子罢了。除去读书作文,其它事一
无所知,甚至连书法、绘画、弈棋、博戏那样可以与众人一起娱乐的事情,也没有一样通晓,
我的愚鲁拙笨就可想而知了。最初考进士的时候,朝中连个远亲都没有,达官显贵也一个都
不认识,拖着笨拙的步子和善跑之人竞争于同一道路,赤手空拳在著文战场上打拼。十年之
间,分别有三次中第登科,名声流传于外,官也升到了清高之职,在朝廷之外与贤俊之士相
交结,在朝廷之中近辅天子。开始我是由于文章获取了名声,末了又由于文章获罪,也是应
该的!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唐柳先生集》后序
穆修
唐之文章,初未去周、隋、五代之气。中间称得李、杜,其才始用为胜,而号雄歌诗,
道未极浑备。至韩、柳氏起,然后能大吐古人之文,其言与仁义相华实而不杂。如韩《元和
圣德》《平淮西》,柳《雅章》之类,皆辞严义密,制述如经,能举①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蔑
愧让者,非先生之文则谁与?
予少嗜观二家之文,常病柳不全见于世,出人间者1残落才百馀篇。韩则虽目其全,至
所缺坠,忘字失句,独于集家为甚。志欲补其正而传之,多从好事访善本,前后累数十,得
所长,辄加注窜。遇行四方远道,或他书不暇持,独赍《韩》以自随,幸会人所宝有,就假
取正。凡用力于斯,已蹈二纪②外,文始几定。而惟柳之道,疑其未克光明于时,何故伏真
文而不大耀也?求索之莫获,则已矣于怀。不图晚节,遂见其书,联为八九大编。夔州③前
序其首,以卷别者凡四十有五,真配韩之巨文与!
书字甚朴,不类今迹,盖往昔之藏书也。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脱误,有一二废字,
由其陈故靡I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因按其旧,录为别本,与陇西李之才参读累月,
详而后止。
呜呼!天厚予者多矣。始而庵我以韩,既而饮我以柳,谓天不吾厚,岂不诬也哉!世之
学者,如不志于古则已;苟志于古,则践立言之域,舍二先生而不由,虽日能之,非余所敢
知也。
【注】①萃:ZU险峻。②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③夔州:指刘禹锡。刘曾为夔州刺
史,故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穆修为他所刻印的柳宗元文集所写的缀于书后的序,因为刘禹锡已在卷首之
前写了一篇序。
B.文章评述唐文,以“初”“中间”“至韩、柳起”的时间为序,是为了表明韩柳散文
地位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沿革。
C.作者评李杜的文章,用“道未极浑备”,似乎可从两方面理解:其一,“道”指文章
内容,是说李杜的散文在内容上还有局限性;其二,“道”指为文之道,是说在表达上还欠
火候。
D.这篇序文本身即具韩柳之风。全文纯用古体而绝少骈俪,少用典故。长、短句式及
设问、感叹句法的交替使用,增加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答案】12.C
【解析】A.“后序”不等于缀于书后;B.“是为了……”错误,是为了突出韩柳开创
唐代新古文的宗师地位;D.文章无一处用典,也无设问而是反问。
【文言文翻译】
唐代的文章,一开始并未去除掉周、隋等五代的气息。中间值得称道的李白、杜甫,
他们的才气开始施展成为一道胜景,但(只)称雄于歌诗方面,文章之道尚未十分浑厚完备。
到韩愈、柳宗元兴起,这以后才能大量创作古文,他们的语言与内容相互完美融合而不混杂。
如韩愈的《元和圣德》《平淮西》、柳宗元的《雅章》之类的文章,都是语言严谨文义严密,
表达如经典一样,能够使唐王朝的美德高立于盛汉之前而无所愧让,这不是柳先生的文章还
能有谁?
我少时就爱看韩柳二家的文章,常为柳文不能完全地出现于世间而忧虑,那出现于
世间的,残破零落才有一百多篇。韩文虽然看得到全部,但文句文字的缺失,尤以编纂成集
的最严重。我有志于补充修正然后把它传播开去,于是多处寻访善本,前后积累了几十本,
找到好的,就加以注释和修改。遇到出远门,或者别的书无暇读,就只随身带着《韩》文,
如果幸运地遇到他人手中的宝物,就借来订正。在这方面花费力气,已超过二十四年,文稿
才差不多定下来。而只有柳宗元的文章,我怀疑它未能在当时光芒显耀,不然为什么真文隐
藏而不能显耀于世?四方寻求无所收获,就在心中放弃这事了。没想到晚年,竟见到了柳宗
元的书,串联起来有八九厚册。刘禹锡在书的前面有序,按卷目共分四十五编,真真地能和
韩愈的巨著相配!
书上的文字很朴拙,不像现在的,大盖是过去的藏书。从考证角度看,有的整卷没
有遇到错误和脱漏,有一两个废字,也是由于陈旧而磨掉,阅读也没有什么损害,还能帮助
研究考证来求真相。于是核对旧本,记为别本,和陇西李之才参读几月,详尽后才停下来。
哎呀,老天爷对我太优厚了。一开始拿韩文满足我,接着用柳文充分满足我,说老
天爷不厚待我,难道不是诬蔑吗?世上求学的人,如果不立志于学古文就算了;如果有志于
学古文,那么确立立言的范围,若放弃二位先生不学,即使说他有才能,这不是我所敢苟同
的。
第二案能力•提升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岷山亭记
欧阳修
岷山临汉匕望之隐然,盖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其人谓
谁?羊祜叔子、杜预元凯是已。方晋与吴以兵争,常倚荆州以为重,而二子相继于此,遂以
平吴而成晋业,其功烈已盖于当世矣。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至今人犹思之,
而于思叔子也尤深。盖元凯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二子所为虽不同,然皆足以垂于不朽。
余颇疑其反自汲汲于后世之名者,何哉?传言叔子尝登兹山,慨然语其属,以谓此山常
在,而前世之士皆己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元凯铭功于
二石,一置兹山之上,一投汉水之渊。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岂皆自喜其名
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将自待者厚而所思者远欤?
山故有亭,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
也。熙宁元年,余友人史君中辉以光禄卿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
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因
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君皆不
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
余谓君如慕叔子之风,而袭其遗迹,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爱君而安
乐之如此,则君之为政于襄者,又可知矣。此襄人之所敬书也。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与夫
草木云烟之杳霭,出没于空旷有无之间,而可以备诗人之登高,写《离骚》之极目者,宜其
览考自得之。至于亭屡废兴,或自有记,或不必究其详者,皆不复道。
熙宁三年十月二十有二日,六一居士欧阳修记。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被:遍及
B.其功烈已盖于当世矣盖:压倒
C.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待:对待
D.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胜:美好
5.下列各组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项是()(3分)
A.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B.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盖元凯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王好战,请以战喻
D.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篇碑记,是作者应襄阳知府史中辉之请而写的。文章略去觇山的自然风貌,
而着重抒发由觇山这一名胜所引起的感想,这在碑记文中是别具一格的。
B.叽山是一座普通的山,但因为晋朝两位开国元勋羊祜、杜预曾在此与吴激战并最终
平定吴国为晋朝立下大功而著名。
C.作者一向反对趋时邀誉,所以文章一方面肯定羊祜、杜预“垂于不朽”的功业,一
方面对他们的“汲汲于后世之名”,也发出了“自待者厚”的讥评。
D.文章中说到襄人打算把史中辉的事迹刻在石碑上,以和羊祜、杜预的名字一样永远
流传。作者是希望史中辉在政事上能更加有所建树。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3分)
(2)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将自待者厚而所思者远欤?(4分)
(3)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3分)
【答案及解析】
4.C(“待”在此是“依靠。)
5.B(“而”均为连词,表递进。A“于”分别是表对象、表被动,C“以”分别为“因
为“、“用”,D“因”分别为表原因;介词,经由、通过。)
6.B(“在此与吴激战”误)
7.(1)然而它在荆州特别有名,这难道不是因为那里的人(才著名)吗?(“著”1分,
“以”1分,句意1分)
(2)难道(他们)都太重视自己的名声影响而作如此充分的忧虑呢,还是(他们为
此)作得很周全而想得很深远呢?(“其名之甚”1分,“将”1分,“自待者厚”1分,句意
1分)
(3)用壮丽的回廊环绕着亭子之后,又扩大了亭子后轩,使后轩与亭子的大小规模
相称。(“周”1分,“以回廊之壮”介宾结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幌山亭记
叽山面临汉水,看上去山势突出高大,(实际上)它是周围群山之中的小山。然而它在
荆州特别有名,这难道不是因为那里的人(才著名)吗?那些人是谁呢?是羊祜叔子、杜预
元凯。当晋与吴用武力相争时,常常要倚仗荆州,以它为军事重地,而羊祜杜预二人相继在
这里,就平定东吴,成就了晋的统一大业,他们功业已经超过了当世之人。至于他们成功的
事迹产生的影响,广泛传扬于江汉之间,到现在人们仍然思念他们,而对于羊叔子的思念特
别深。大概是元凯凭他的功劳业绩,叔子凭他的仁义品行,二人所作所为有所不同,然而却
都足以流传不朽。
我很怀疑那些(已有功业传世)却又反过来急切追求后世功名的人,什么原因呢?传说
羊叔子曾登上这座山,很有感慨地告诉他的部下,认为这山一直矗立在那里,而前世的名人
都已泯灭无闻,因此羊叔子联想到自己而十分悲伤。然而(他)惟独没有想到这座山是因为
有了自己才特别著名的。元凯在两块石碑上刻了自己的功业,一块安置在这座山上,一块投
到汉水之中。(他这样做)是知道山峦沟壑有变化,而不知道石碑有时也会磨灭的。难道(他
们)都太重视自己的名声影响而作如此充分的忧虑呢,还是(他们为此)作得很周全而想得
很深远呢?
晚山上本来有亭,世上人们传说是羊叔子所游历休憩之处。那里建筑屡兴屡废的原因,
就是后世之人敬慕他们的名声而思念他们的人很多。熙宁元年,我的朋友史君中辉凭光禄卿
的身份作襄阳长官。第二年,因为叽山亭的破I日,(史君中辉)就扩大并且重新建造了这座
亭,在环绕着亭子建造了壮丽的回廊后,又扩大了亭子后轩,使后轩与亭子的大小规模相称。
史君辉闻名于世间(天下),在他从政过的地方都留下了很高的声望。襄人安定于他的执政,
乐于跟从着他,也就根据史君的官职名号,为幌山亭的后轩命名为光禄堂;他人又想在石碑
上记录史君的事迹,打算用这办法让史君与羊叔子、杜元凯之名声一起流传久远。史君不能
阻止襄人的这种行为举动。于是他前来向我托付写亭记。
我认为,史君知道并敬慕羊叔子的风范而(想)承袭他在民间流传的事迹,那么史君的
为人表现和志向(如何)就可以想见了;襄人敬爱史君而生活安定乐逸,那么史君的为政(如
何)又可以知道了。这些就是襄人想写下来的。(我想)那觇山周围的秀丽风光和笼罩于幽
深杳远之中的草木云烟,它们于空旷原野上时隐时现,可以供给登高远望写出忧思愁苦诗文
的人,适合他们观览时得到它,满足它。至于这座叽山亭的屡兴屡废,(或许)有人自会写
出亭记,有人认为不必深究其中的详情,(这些)我都不再说明了。
2、、文言文阅读(共22分)
书剑侠事
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
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腰剑,骑黑卫,极神骏,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
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日:“不知何许人。”“将往何处?”又漫应日:“去处去。”顷刻东
逝,疾若飞隼。崔云:“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
祯从侄鹦因述莱阳王生言:顺治初,其县役某,解官银数千两赴济南,以木夹函之。晚
将宿逆旅,主人辞焉。且言镇西北里许有尼庵,凡有行橐者,皆往投宿。因导之往。方入旅
店时,门外有男子著红帽头,状貌甚狞。至尼庵,入门,有廨三间,东向;北为观音大士殿;
殿侧有小门,扃焉。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告以故,妪云:“但宿西廨,无妨。”持朱封^
山门而入。是夜,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至三更,大风骤作,山门若然而辟。
方愕然相顾,倏闻呼门声甚厉,众急持械谋拒之。廨门已启,视之,即红帽头人也。徒手握
束香掷地,众皆扑。比天晓,始苏,银已亡矣。急往市询逆旅主人。主人日:“此人时游市
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然尼异人,吾须自往求之。”
至则妪出问故。日:“非为夜失官银事耶?”日:“然。”入白。顷之,尼出,命妪挟蒲
团跌坐。逆旅主人跪白前事。尼笑曰:“此奴敢来作此狡独,罪合死。吾当为一决!”顾妪入,
牵-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其行如飞,倏忽不见。
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殊无所苦。入门呼役曰:“来,视
汝木夹函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掷人头地上,曰:“视此贼不错杀却否?”众聚观,
果红帽头人也。罗拜谢云。比东归,再往访之,庵已空无人矣。
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
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选自清•王士祯《池北偶谈》,有删改)
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驶:驾车
B、殿侧有小门,扃焉扃:关,锁着
C、大风骤作,山门若然而辟辟:开
D、罗拜谢云罗:围绕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告以故,妪云:”但宿西廨,无妨。”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B、持朱封^山门而入山门若然而辟
C、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填然鼓之,兵力既接
D、非为夜失官银事耶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8、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巾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
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B、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
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C、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布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
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D、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
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9、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允许别人投宿尼庵和帮差役斩杀红帕头男子夺回官银这两件事看来,尼庵剑侠是
一个性格豪爽、行侠仗义的女子。
B、戴纤哨头的男子是个武功高强的劫匪,他早就盯上了押送官银的这些差役,并且凭
一己之力打倒了众差役,劫走了官银。
C、尼庵剑侠行动迅速,在答应了差役后没多久,就杀了红峭头,她让护卫先行回来,
而自己另雇驴驮着官银回来。
D、从上下文看来,新城令崔懋在章丘西新店遇到的年三十余的妇人,就是他的侄子鹦
所听故事中那个年十八九的尼姑。
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3分)
⑵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4分)
⑶此奴敢来作此狡脍,罪合死。吾当为一决!(3分)
【答案及解析】
6.A(“驶”应解释为“迅捷”)
7.C(“之”都是音节助词,无实义。A“以”:“把”,介词/引出动作工具的介词,意思
是“用、拿”。B项“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连词,表示修饰关系。D项“为":连词,
表示目的关系,“为了”/动词,“是”)
8.B
9.A(B项中并不是打倒了差役,而是靠迷香;C项黑卫是驴的称呼;D项并非新城令
的侄子。)
10.(1)县里的差役相互告诫不能睡觉,点亮灯烛,手持弓刀,来等待天亮。(戒、明、
手各1分,共3分)
(2)带红峭头的这个人时常在市井游逛(为非作歹),没有人敢过问,只有投宿尼姑
庵的旅客才能平安无事。今日(发生这样的事情),应该去尼姑庵述说了。(“游市上”倒装
句1分,何、辄、诉各1分,共4分0
(3)这个恶人竟敢做这种狡诈奸猾的事情,(他犯下这样的)罪过应当处死,我应该为(你
们)去惩处这个恶人。(猾、合各1分,省略句1分)
【参考译文】
新城县令崔懋,在康熙戊辰年前往济南府。到章丘西面的新店的时候,遇见•个妇人:
大约三十多岁,头上挽着高髻,如宫中的打扮,高髻上戴着毡笠,穿锦衣,着弓鞋,穿着打
扮为紧身衣。腰佩宝剑,骑一匹黑色驴子,形象不凡。这个妇人神采四射,驰行急速。崔懋
试着搭话道:“哪里人啊?”妇人停下来,随意答道:“不知道什么地方人!”又问:“将往何
处去?”妇人又随意应道:“去该去的地方!”随即向东驰去,很快不见了踪影,快若鹰隼。
崔懋说:“可惜我匆匆忙忙要赶赴济南府,没有时间去追赶她,这个妇人应该是个剑侠啊。”
我的堂侄鹦于是讲述了莱阳一个姓王的后生的话:顺治初年,他们县的某个差吏解送几
千两官银赴济南,用木箱装好银子。到了晚上,县役要投宿一个旅店,旅店主人拒绝了县役,
并告诉他们:“在此镇西北-里多地的地方,有个尼庵,凡是有行李包裹的,都往那投宿。”
于是领着县役前往。在县役进入旅店时,门外有一个以红帽包头的男子,相貌极为凶恶可怕。
到了尼庵,进入山门,有三间房屋,坐西向东;北面是观音大士殿;殿的旁边有一小门,上
着锁。敲门敲了很长时间,有一老妇人出来应答。把原因告诉她,老妪说:“只管住在西面
的房屋内,不会有什么损害。”县役们相互告诫不能睡觉,点亮蜡烛,手持弓刀,来等待天
亮。到了夜半三更,大风突然吼了起来,山门哗地一声开了。众县役大惊,正面面相觑的时
候,突然听到门外大呼开门的声音,众人急忙哪起武器准备迎战。这时,房门已经打开,一
看,就是那个戴红绡头的人。(那个人)只是手握一束香,掷于地下,众县役立即倒了下去。
等到天明,县役们才苏醒过来,官银已经都没了。县役们急忙去市镇向旅店主人质问。旅店
主人说道:“戴红头绡的这个人时常在市井游逛(为非作歹),无人敢去呵问他是谁,只有投
宿尼姑庵堂的旅客才能平安无事。今日发生这样的事情,那就去尼庵诉说了,但庵主是一个
非同寻常的人,我得亲自前往向她求助。”
到了尼庵,那个老妇人出来问原因,说“莫不是为了昨夜丢失的官银之事吧?”旅店主
人说:“是的。”老妇人进去禀报。过了一会儿,尼姑出来,让老妪拿来蒲团,尼姑盘腿坐下。
旅店主人跪下诉说此前官银被抢之事。尼姑笑着说到:这个恶奴竟敢到我这儿施弄狡狼之技,
罪该当死。我必当为你们去惩处此恶奴。“于是,回头示意老妪入内牵出一匹黑驴,尼姑取
出一把宝剑,背在身上,飞跃而上向南方径直驰去。疾弛如飞,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不多
时,尼姑徒步驱驴而返,手持一个人头,驴背上驮着用木箱装的数千两银子,尼姑无丝毫疲
惫之意。入得山门,呼叫县役:“过来!看看你们的木箱子,官府封印是否照旧?”县役们
仔细查验,果然确实还是那样。尼姑将人头掷于地匕说道:“看看这贼奴,我是否错杀了?”
众人围上来一看,果然是那个戴红绡头的人。县役们围成一圈拜谢而去。等到他们从东边回
来,再去拜访那个尼姑,尼庵早已空无一人。
那个尼姑挽高髻,化浓妆,穿着华丽,打着绑腿,脚着丝袜,十八九岁的样子,容貌美
丽。市井中的人说:“尼姑三四年前,和那个老妇人•起来到尼庵,不知是什么地方人。曾
经有一个恶少在夜里闯入她的房间,结果被杀死,死体抛在墙外,从此没有人再敢冒犯。”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木假山记
【宋】苏洵
木之生,或孽①而殛,或拱②而天;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
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
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
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③,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
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殛,拱而天,任为栋梁
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
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
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
中峰,而岌然④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注:①孽(nie):树木的嫩芽。②拱(g6ng):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③(f
en):水边。④岌(ii)然:高耸的样子。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孽而殛或:有的
B.而其激射啮食之余啮:咬
C.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数:命运
D.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薪:木柴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强之以为山B.以及于斧斤之
斧斤以时人山林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然予之爱之D.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不幸而为风之所拔
不幸的是因为大风拔起了它
B.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且远离斧砍刀削
C.予见中峰,魁岸踞肆
我看到中间的峰,魁梧奇伟,傲然蹲坐
D.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
好像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民事诉讼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数学建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操作系统》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DB4117-T+415-2024兽药口服溶液剂生产技术要求
- 产品经理工作总结15篇
- 扣押的范围-程序及对扣押证据的处置
- 工程设计中的数据处理考核试卷
- 畜禽饲料营养配方优化考核试卷
- 医用防护面罩的制造工艺与质量验证准则考核试卷
- 《剪映专业版:短视频创作案例教程(全彩慕课版)》 课件 第2章 剪映专业版快速入门
- DB11-T 1028-2021 民用建筑节能门窗工程技术标准
-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方案(3篇)
- DB11T 585-2020 组织机构、职务职称英文译写通则
- 静脉留置针固定及维护
- 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模拟卷
- 英语教师比赛方案
- 3.9 辛亥革命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 2023-2024学年北京海淀区首都师大附中初二(上)期中道法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