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品析两栖动物_第1页
课例品析两栖动物_第2页
课例品析两栖动物_第3页
课例品析两栖动物_第4页
课例品析两栖动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例品析(一)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课的评析“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节的教学设计,教师利用iPad辅助教学,这是一种比较新潮的教学手段。从现场可以看到,两位学生一台iPad。上课时,他们时而认真听讲、时而利用iPad翻阅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不同栏目内容,各自学习有关青蛙的生活、内部器官结构、发育过程、甚至专业解剖的方法,还有其他两栖动物种类等等。此外,教师还能通过课前储存在iPad内的测试题,及时了解全班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后的掌握情况,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分析本课在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第一:利用iPad上课,优势在哪儿?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就“iPad辅助学习优势在哪?”进行过讨论。讨论的焦点:即利用iPad上课,是否比将教学资源直接整合到PPT上的效果有优势?如果没有,用iPad就是花架子,既浪费资源,又不务实,索性不用。如果有说明用它上课效果好,即使用它的效果比不用强。从这节课的学习过程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教师利用这样的教学媒介,将学习资源和教材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翻看有关内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自然要比教师“一言堂”形式的讲课提高了。第二:利用iPad上课,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上有哪些意义?在生物学教学上,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使学生乐学、善学和会学。与此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关注全班每一位学生是否都能自觉、主动、积极地对学习产生内驱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我要学”。这节课,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悉知学情,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有机地结合,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用一条主线“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贯穿始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因势利导,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求知思维,为不同学生的学习搭建互动平台。(1)上课伊始,教师播放了一段音乐,然后问学生“是谁在唱歌?”有些学生听出了有青蛙的叫声。说实在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还是很难判断的。但是,有些学生还能判断出来,我们不排除有“猜”的情分,但是,至少能够说明:学生是在认真听和判断了。这种形式的导入,既具有刺激性,又具有启发性;还具有很好的“导入”作用。可以说,导入的设计是精彩的。(2)教师自始自终都是在问题的情境下,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将课堂向前推进。例如:教师在进入新课学习之初,提出的问题是:青蛙在什么季节鸣叫?为什么鸣叫?是否是所有的青蛙都鸣叫?鸣叫的意义?……在教学的之中提出的问题是:“抱对”的意义?哪种青蛙在上面?“抱对”对青蛙的繁殖有什么意义?排出的蛙卵有什么体征?蛙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青蛙的发育过程分成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特别是在学生学习青蛙的发育过程时,教师请学生打开iPad,观察青蛙由受精卵到成蛙“动画”过程。在观看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操作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拖动手指查询其它有关青蛙的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根据iPad展示的青蛙连续发育过程,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最后判断出青蛙的发育过程大致分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这几个阶段。按照以往的授课特点,教师基本是借助图片告诉学生青蛙这几个发育过程的名称的。而利用iPad的资源,学生可以在模拟真实发育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3)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注意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借助iPad能在很短的时间内(5分钟)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既可以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还可以在iPad中,找到青蛙内部结构,甚至还有如何正确地解剖青蛙,以及其他两栖动物的内容。第三:利用iPad上课,存在哪些不足及问题?(1)学校相应的硬件设备要求较高如果学校的硬件设备跟不上,也不会达成这样的教学效果。它既需要相关的仪器设备,还需要校园的网络是否通畅。教师和学生手拿的iPad上的资源,是否能够很好地连接上,即教师是否能够很好地控制学生手上的iPad……。可见,所有这些都需要一套人马来协助完成。所以说iPad辅助教学虽然在尊重学生差异和促进个性化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设备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我们的教育工作也不能单纯地依靠它来完成。(2)学生操作的技术要求较为娴熟从这节课上,我们还能看到学生对iPad的操作是没有问题的。可见,学生对这样的操作是习以为常了。教师不会因为要上这样的一节公开课,再在课上教学生如何使用iPad。但是,对于广大的中学教学而言,这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不过,相信不远的将来会有许多学校引入iPad辅助教学的。(3)教学节奏和纪律把控较为严格正如上面所述,该校学生使用iPad已“家常便饭”,且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有节奏地控制好自己使用iPad学习的时间。当然,对于学生来说,希望通过这个设备了解更多的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内容;对教师来说,不论利用什么样的先进的设备,最终的目的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很好地解决这对矛盾?这就需要教师在不断地实践中,去研究、去实践。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先进的教学设备终究要为教学服务。“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个性课例品析(二)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课的评析“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课在体现“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方面的看法。在我所倡导的构建生命化课堂的体系当中,“尊重差异”属于“顺遂生命的独特性”的组成部分。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小宇宙”。因为独特,才有差异。好的教育是把本来就存在差异的人变得更加独特,而不是把本来就不同的人变成相同的人,这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题中之义。以往,很多人把尊重差异仅仅定位于不歧视“差生”,这有些失之于狭隘。其实,对待学生的差异可分为从低到高四个层次,即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依赖差异。首先是要承认差异。承认差异指向的是教师的认识层面。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智能的架构》这本书里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都有所长,也都会有所短。这种差异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只有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才不会只是用一把尺子量人。本节课将学习目标定位于“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就是基于“承认差异”的认识。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从手段来看,因为承认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同,知道不同的学生会举出不同的例子,全班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所以才会有“举例说出”的要求,而在“举例说出”的基础上,才会有重要概念的形成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次是尊重差异。尊重差异指向的是教师的态度层面。在课堂上,对于每个人的不同,例如,在不同学科表现出来的特长或特短,或者在思维类型上的差异,即使存在优劣的表现,都是客观存在,都应当予以尊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好的表现方面的差异比较容易,而要尊重学生因为差异出现的错误就比较难了。在这节课上,老师还是比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在梳理受精方式时,老师问:“交尾的过程其实就是什么受精的过程?”本来,老师意在引导学生说出体内受精,但一个学生立刻说出:“双受精”,全班哗然。这个答案显然来自对绿色开花植物受精方式的学习。对于这样的答案,一般老师都会选择简单地否定或者忽略,但执教这节课的毕老师却没有那样做,而是说:“我知道你理解的这个双受精的意思是双双在一起完成受精作用,是不是?”一句玩笑的解释既把问题拉了回来,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结果这个孩子整节课都很积极地发言。另外,还需要提到的是,尊重差异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道德的要求,比如,种族歧视就是不尊重差异的典型代表,女权运动实际上也是对不尊重差异的抗争。所以,尊重差异应是每一个人的义务,它标志着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第三是善待差异。善待差异指向的是教师行动的层面。善待差异表现为多个方面,在教学目标上,表现为要使人尽其才,直木做梁,曲木做犁;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要因材施教,少一点划一,多一些选择;在教学管理上,表现为要民主平等,少一点刚性,多一些弹性;在教学评价上,表现为多元取向,不用一把尺子量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善待差异呢?奥苏贝尔在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奥苏贝尔的这段话阐明了“教学的出发点在于学生的能力和意愿”的道理,说明了为什么要因材施教和如何因材施教。本节课“举例说出”的要求就是依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的教学,在课堂一开始不设高门槛,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入手,这就善待了基础较差的学生。另外,在本节课中,还多次用到了自主学习的策略,满足不同个体不同的学习需求,也是善待差异的表现。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此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不仅指出了教学的起点,而且还发现了可能达到的终端。维果斯基的研究表明:教育要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善待差异就是走在发展的前面,合理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根据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给孩子创造一个自主的、属于自己的、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本节课的第二个学习目标是“区别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这个目标就是预计的学生最近发展区。显然,区别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是高于学生已有水平的,从最后的学习结果看,也是学生可以达到的。第四是依赖差异。依赖差异指向的也是教师行动的层面。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令很多教师头痛的问题,也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这是因为,以往我们总是试图消除差异,然而,差异又是消除不掉的,于是,“聪明”的老师就选择了放弃,造就出了一大批后进生,“愚笨”的老师“不抛弃,不放弃”,就有了永无止境的劳苦和失败。摆脱这种困境的方式是转变思维,树立“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差异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最终结果”的思想,将试图抹平学生的差异改变为依赖学生的差异。花儿因为万紫千红而争妍斗奇,生物物种因为多样性而丰富多彩,庐山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而瑰丽无比,大自然因为千奇百态而令人叹为观止。试想,如果这个世界如果只有一种颜色会是多么单调,如果千人一面又该是多么乏味。人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物种,因此,人的表现应当有着最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类的活动也应当因为这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成为大自然中最精彩的剧目。作为以智力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展现精彩的舞台。而剧目的精彩,源自于每个人扮演角色的不同。正是因为学生的差异才会产生许多种不同的想法,才会生成许多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本节课中,依赖差异的情景处处可见:通过让学生举例说出,依赖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获得了大量的可用于构建重要概念和培养学生创新意愿的事实性材料;本节课老师多次组织了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讨论,差异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必要,差异可以使全班交流精彩纷呈,合作学习是发挥不同个体的智力强项,交流讨论是通过个体间不同观点的碰撞,促进不同个体的思维发展;在一个女生举例说出昆虫能够通过鸣叫吸引异性举了个青蛙的例子的时候,老师没有简单地用“青蛙作为两栖动物,不在这个范围之内”的理由打发掉,而是从中提取了它属于求偶行为的合理一面,引导学生发现昆虫与青蛙相同的通过鸣叫求偶的特点;在一个小组的学生认为家蚕的发育过程顺序是“受精卵、茧、蚕、蛾”时,老师当时没有做任何评价,只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