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2_第1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2_第2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2_第3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2_第4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篇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分析方法

5.生态与环境

6.经济与产业

7.人口与社会

8.历史与文化

9.技术与信息

5.1城市发展会带来哪些可能的生态压力?城市可以为生态系统贡献

哪些有益要素?

可能带来的压力——

①城市的扩张对自然土地资源的占用,森林的破坏导致沙漠化加剧等。

②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对环境所造成压力。

③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对自然资源能源掠夺的加剧。

④城市的扩张,对自然的生态结构,生物的栖息地等的破坏,加速了生物的灭绝

与消失速度。

⑤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

城市可以为生态系统贡献的有益要素——

①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主城要素,人。人类的管理和决策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决定

性和调控作用。同样,人类对生态系统也可以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进行调节与控

制,从而促使生态系统良好发展。

②环境要素,通过发展,城市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局部环境进行改变,使之更适合

生物(包括人类)生存与发展。

③物种资源要素,城市的发展,不只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也可以有目的的对某

些珍惜物种进行保护,从而保障生物的多样性。

④能量要素,城市可以通过调节各类能量的转换,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等,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更好的环境。

5.2观察你所在的校园,从城市生态角度出发,你认为你所在校园的

生态系统缺少了哪些要素?试用拓扑关系图表述该生态系统的运行

过程。

城市生态系统所包括的要素有: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有生物组成要素(植物、

动物和细菌、真菌、病毒)和非生物组成要素(光、热、水、大气等),还包括人类

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能量流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物资供应与废

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校园生态系统:校园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比,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简化与

局部化,主要表现为,生物系统的简化与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单一化与缺失。

与城市生态系统相比,校园生态

系统受土地面积与功能的限制,

其植物与动物的种类更加单一化,

细菌真菌病毒的种类也比城市生

态系统大大简化;校园中人与人

之间的社会关系简化,经济要素

相对缺乏。

5.3什么是城市环境的容量与质量?试查询一种方法,试计算你自己

一年中的生态足迹。

环境容量: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的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

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其大小与环境空间的大小、

各环境要素的特性和净化能力、污染物的理化性质有关。

城市环境的容量:指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即城市所在

地域的环境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的经济水平和安全卫生条件下,

在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等各种正常活动的前提下,通过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条

件,社会文化历史等的共同作用,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及人们在城市中各项活动

的状况提出的容许限度。包括城市人口容量,城市大气环境容量和城市水环境容

城市环境质量:指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盛群和繁衍以及社会

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包括城市环境的综合质量和各要素的质量,如大气,谁土壤,生物,生产,文化

环境质量等。

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是指特定数量人群按照某一种生活方式所消费

的,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功能,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废

弃物需要环境(生态系统)吸纳,并以生物生产性土地(或水域)面积来表示的一

种可操作的定量方法。

6.1结合你身边最新发生的经济与产业现象,思考他们可能对城市未

来发展产生的影响。

6.2选取一个你所熟悉的城市,思考其主导产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

哪些影响?

西安市六大主导产业——

根据对西安市各行业多项统计数据的认真统计计算,结合西安市具体的经济情

况,确定金融业、教育业、食品饮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

六大产业为西安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①金融业:西安经济的发展,金融业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近几年,汇丰银行、

东亚银行等外资银行或民间银行都在西安设立了分支机构健桥证券、山西证券、

南方证券等证券交易机构和保险公司也都在西安开办了各自的交易场所。西安

已经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多

元化、多功能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起了由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

构成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由银行监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构成的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业在西安的大力发展,促进了西安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逐渐确立了西安一

西部金融中心的地位。

②教育业:西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现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民办及其

他高等教育机构36所,国家级重点学科6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85个。。西安

民办高校的发展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缺口,以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

院等为代表的西安五所民办高校已经跻身全国十大民办高校的行列。

③食品饮料加工业:食品饮料加工业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

料制造业。近几年,西安的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

2004年底,西安市食品饮料加工业的生产总值达到71.8亿元,占西安市GDP

6.6%,成为西安市经济发展中最具发展活力和后劲的主导产业。

④医药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尤其是生物制药业是在现代高新技术革命后逐渐发展

起来的产业。2004年,医药制造业为西安经济发展所作出的产业贡献率达到

9.049%,行业产品销售收入62.14亿元,利润总额6.73亿元。

⑤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

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五大行业。

⑥旅游业:西安作为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第八大世界奇迹秦始皇兵马

俑、华清池、碑林、钟楼、鼓楼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海内

外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旅游业对经济做出的贡献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使旅

游业成为西安最重要的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对西安市布局的影响——

①金融业对西安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市中心的功能布局上,以西安市明城墙内为

主,主要表现为以服务也和金融业为代表的产业结构,金融业的发展,对西安市

市中心古城区起到了促进作用。

②教育业对西安市发展的影响主要有:11有助于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实现。

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在内,非陕西籍学生中,除去约15%的生活困难学生外,还

有约12万人可以给西安经济发展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2、有助于缓解

西安市劳动就业形势。3、有助于刺激有效需求,拉动陕西经济增长。由于陕西

高校集中,学校规模的扩张、教育产业的发展必然促进基本建设、饮食服务业等

行业的发展,间接的又起到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4、有助于陕西教育基地的

巩固。

③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对西安市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经济

方面,为西安市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2.地域方面,促进西安市对于周围地区的供

应关系,巩固其中心城市的地位。3.道路结构方面,主要为产品运输及原料输入

的运输问题带来的道路的建设与发展。

④旅游业对西安市的发展影响表现为1.旅游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2.旅游业发

展带来的必要的环境及古城保护要求3旅游业的资源条件带来的招商引资优势。

3旅游业带来的城市品牌效应。

6.3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对城市发展有何影响?城市规划应如何应

对?

影响——

在全球化时代,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引发的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区域经济与城市

快速崛起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间激烈的竞争,并伴随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

不确定性"在这种环境下.单个城市发生的所有事情几乎与世界连在一起,因此,

21世纪的城市必须在全球的范围内考虑资源的配置与产业发展方向

①新国际分工推动区域与城市的快速崛起

与早期传统国际分工停留在不同的产品或产业之间不同当代全球化分工最引人

瞩目的变化是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或产业内的空间转移过程.它是将管理!生产

销售等过程中所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逐渐拆散分布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区域

空间上"并越来越多地体现为一个产业的上下游产品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

与贸易的趋势.

②生产要索的快速流动导致城市竞争日益激烈

在全球化竞争时代,城市或区域发展的动力不再是传统国家空间规划或地方的

内在发展与互动,而是有着多重的!甚至是更强势的非地方性的跨界空间组织在

影响着区域与地方的社会经济过程与空间生产景象

③经济波动与/流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挑战

一方面,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金融危机导致的

经济/过山车效应-使得城市发展面临挑战.另一方面,世界经济极化的加剧也

可能带来持久的社会经济动荡与不稳定因素这些都会给城市的持续发展带来风

险与隐患"

应对——

①全球化时代的城市规划:从被动消极规划走向主动与积极规划

过去建立在传统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城市规划体系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快速!多

变环境中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城市规划如仍停留在僵化与刚性的土地利用形

式控制下.则一旦投资项目和经济形势发生变化规划就难以适应,城市规划意义

也将随之丧失殆尽"因此,适应全球外部形势的变化.适应投资者的需要.是城

市规划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议题.

②基于不确定性!经济波动与/流动空间下的城市规划

应对全球化时代经济波动与流动空间的挑战.中国城市规划需要全面理解全球

化经济演变格局并弹性开发控制机制.加强规划的快速反应能力,来回应并支持

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形势的变迁

③基于“全球——地方”治理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的健全基础,须能有效和及时地化解空间冲突,提升空间供给优势和政

策供给效率.如何顺应全球化时代城市竞争与经济形势变迁.作出积极的治理应

对与规划调整,而不至于陷入规划控制锁定.是新时期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这

对地方治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全球化时代的新形势下.积极面对全球市场和生产组织快速变化,精确捕捉区

域发展的机会,以形成城市的竞争优势.构建良好的空间开发规划与城市治理框

架以回应区域与地方社群的需求,是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所必须必须面对的挑战

7.1预测2049年中国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

人口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老龄化进程加速、出生人口性

别比持续升高,以及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这些都影响着中国人口的增长。据六

次人口调查显示普查结果显示,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

口占16.60%;15-59岁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

以上人口占8.87%。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

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

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呈现出我国人

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型。

人口预测——

由于近年来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餐饮等与人们生活息息

相关的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均寿命普遍延长,人口结构出现了老龄化的趋势,

这些因素将直接造成人口的死亡率大大降低,无形中提高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根据200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

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到2010年全国人口数量控制在14亿以内,年平

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并且由于我国人口由于基数比较大,因此,人口

总数仍然缓慢的增长,到2049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18亿。

人口结构——

1.我过现阶段是由中年型向老年过渡阶段倒2049年将达到老年型社会的后期,

人口的年龄构成主要为老年型。

2.随着传统“重男轻女’等观念的消失,中国人口的性别比例将会相对协调。

3.随着人口进老年型社会,以及家庭观念的改变,中国人口结构的家庭构成也

将发生重大变化,父母,子女与祖父母分居的家庭结构大量出现。

4.社会步入老年型后期,退休人员增加,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的比例迅速降

低。

5.2049年,我过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5%以上,城市人口总量增加,因此人口的

职业构成将会以城市人口为主,农村人口将大大减少。

6.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高中甚至大学的普及,给中国的人口文化构成带来巨大

的改变,大学学历人口迅速增加。

7.2透过身边城市人口与社会现象,思考城市规划未来可能的对策。

人口现象——

①“用工荒”短期难扭转:一方面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于技

术工人的迫切需求,导致工人薪资水平和劳动成本会成倍提高,中国吸引外资的

优势将逐渐减弱,对各行业发展影响很大,且趋势难以在短期内被扭转。

②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剧:根据中国社科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与发展研究'

课题的研究结论,2009年,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达到72.35%的峰值,

而后总量开始下降,预计2030年或下降到67.42%人口老龄化将带来社会抚

养比不断提高,加大消费性人口比例、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严重影响劳动

生产率。

③生育率低缺少补充:从人口学角度讲,工作压力大、不婚比例有所增加、生育

子女费用和抚养教育费用大幅提高、人们乐于新生活方式等因素,导致当前我国

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持续下降,使我国在低生育率的背景下出现了人口负增长惯

性。

社会现象——

①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在现阶段的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资本的积累日渐集中。资本的持有者通过剩余价值的剥削积累,将资本不断投入

到扩大再生产中,使资本更加的集中。如此的循环,使资本持有者的人数日渐减

少,但资本的持有总量却不断增多。这样的结果,必将是贫富差距不断增大。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在现阶段,一味的,盲目的追求总体经济的发展,使得

私有制一步步吞食国有资产。在农村,非法占有农民耕地,使农民流离失所,无

处安身。在国有企业中打着改革的旗号进行改组,工人大批下岗,国有资产大量

流失。这其中,腐败分子和资本家大捞特捞,成为了新的官僚资产阶级和资产阶

③教育普及程度低,贫困失学者较多。国民总体文化素质较低。

④文化遗产保护的缺失: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到位,导致我国大量优秀文化遗

产流失国外,甚至在新的建设中损毁等。

⑤强拆,非法占用农耕地现象——打着城市新建设的幌子,进行强拆和暴力拆迁。

及非法占用农耕用地的现象。

可能有的对策——

①完善法制体制构建。针对各种经济,文化,和建设的违法现象,完善法律制

度,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对旧有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查漏补缺,谨防不法

分子钻法律空子;其次,对未有涉及到的区域,另建新发,专门进行保护;

第三,增加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率,提成执法水平,严厉打击违法现象;

第四,完善法律的上诉制度。

②政府职能的转变。一方面,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发展,进行市场化操

作;另一方面,加强群众参与的力度。

③改变计划生育的现行状态,由一个夫妇一个孩子,改为一个夫妇两个孩子,

增加生育率,提高青年少年在我国人口构成中的比例。

④普及义务教育,宣传技能教育,提高我国劳动力基本素质与劳动技能。

⑤重视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策略。首先,积极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大量减免农村

税费,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同时在落后地区加大公共

支出制度,通过补贴、救济来实现“先输血、后造血”的发展思路。其次,完

善落后地区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财政补贴和商业运作,对渠道、多元化的解

决落后地区基本的社会保障。

⑥对优秀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加强保护力度。

7.3在中国城镇化道路上,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流失,会对农村居民

点规划产生哪些影响?

1.从城市化的角度而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是这个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

环节;而对于农村发展而言,在这个进程中他们失去的是他们赖以发展的力量。

2.农村劳动力的锐减,对农村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

①劳动力过度流失导致新农村建设主体缺失,新农村建设后劲不足

②劳动力过度流失阻碍农村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化频频受限

③农村居民消费和税收减少

④农民经营农业,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受挫,“弃农,厌农”思想在青年中滋生

⑤农村留守群体和农村治安问题严重.

3.劳动力流失的原因

①农村生产效益低下,城乡预期收益差异巨大

②城乡差距过大与城市优质生活条件吸引

③农村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迫使农民外出务工

④户籍政策等的开放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

⑤升学等其他原因造成的劳动力外出

4.解决对策

①加大留守劳动力培训开发力度,培育新型农民

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③加强对农村青壮年的引导,鼓励他们建设美好家园

④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农村快速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⑤完善制度建设,鼓励外出务工与回乡创业相结合

⑥落实大学城村官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建功立业

5,.对农村居民点规划的影响

①对规划的居民点居住对象的影响,劳动力大量流失,导致留守人员多为老弱,

因此居住点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邮局,储蓄所等的布置要考虑使用

者的状况而设定其服务半径等。

②对规划的居民点功能的影响,居民点的规划,不能仅仅为留守人员而设施,还

应为外出劳动力留有余地,完善基础设施,吸引劳动力的回归。

③对居民点的后续建设的影响,劳动力大量外出,农村建设失去了其主体,对居

民点的发展等都失去了后续保障。

④对居民点治安环境的影响,针对留守人员的状况,必须加强对居民点的治安保

证规划,确保居民点的治安良好。

8.1城市历史分析方法。

城市历史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最直接的规划手段反映在城市历史文

化遗产保护规划和城市复兴的过程中,其基本方法包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

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等。基于城市的规划研究室城

市规划的编制基础,对于正确指导一座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历史规划

的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历史沿革的认识和分析,包括对历史的发展,严谨以及城市的发展的脉络。

②分析城市格局的演变,包括城市的整体形态,功能布局,空间要素(如道路街

巷,城市轴线)等。

③分析城市历史发展中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气候,

景观灯内容。物质性的历史要素包括文物古迹,革命史记,传统截取,名胜古寺,

古井古木等;非物质性的历史要素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体现低昂特色的岁

时节庆,地方语言,传统风俗,文化艺术等。

具体可采取的方法包括,历史与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资源调查,自然资源调查和

面向市民的社会调查等。

8.2编绘你生活过的城市的历史年表。

8.3结合地域文化特征,思考你所在的城市有哪些性格,在城市空间

中可以做哪些改进?

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

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

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

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

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主要包括: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建筑,

自然地理环境等。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特征——

①西安历史:“八川分流绕长安,秦中自古帝王州”。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民

族的重要发祥地和文化发源地之一。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

息,六千多年前半坡先民在这里种植狩猎,开掘出了别具特色的“半坡文化”。

自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在此建立泮京,揭开了西安作为帝王京师历经千

年,雄踞华夏,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辉煌历史。

西安成为与雅典、罗马、伊斯坦布尔等城市齐名的世界历史古都。直至今天,

西安城中的塔与碑,城外的陵与墓,连绵的城垣与宫殿遗址,保存的大量珍

贵文物以及周乐秦声、汉风唐韵等文化艺术,仍在昭示着这里曾经呈现过的

尊贵和豪华、开放与风流。

②西安饮食:饮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陕西(尤其是西安)的饮食文化和全

国各大菜系比较,文化味更强、更厚重。一方面,陕西(尤其是西安)饮食

文化之博大精深与其历史悠久有很大关系。陕西(尤其是西安)饮食文化更

多表现为皇室文化、帝王文化、宫廷文化和地域文化。全国很多地方的一些

传统吃食、民族小吃,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了。而陕西(尤其是西安)

的大多数吃食都很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比如“羊肉泡”,有人说秦代就有,是

秦朝的礼馔,也有人说是唐代伊斯兰教传入长安后才有;西安的“凉皮”早在

秦朝就有;“锅盔”馍则在周代就有,称为“文王锅盔这些吃食现今在城市和

乡村依然十分普遍,依旧很受人们欢迎;宋朝的“水晶饼”如今不但在卖,而

且市场越做越大;诞生于民国时期的“樊记肉夹馍”如今更是陕西的一大名吃。

③西安文化: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又叫「梆子腔」,是

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西安方言为代表

的的西北方言之一陕西话。中国国画中的长安画派、起源于汉代以前的关中

皮影戏、源于西周的陕西木偶戏以及色彩浓郁的户县农民画等都是西安文化

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西安建筑:建筑作为城市的文化记忆,最能反映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西

安有着3100多年的城建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在这方面,西安独具优势。

西安建筑的磅礴气势,西安从遥远的汉唐走来,就连建筑也挟裹着盛世雄风。

过去的西安城,建筑规整,街巷纵横。从远处望去,那不断重复的建筑,不

仅进一步强化了其空间的一致性,而且形成了一种连续性的节奏,给人一种

永远不中断的韵律感。建筑高潮的连续涌现,巧妙地平衡在一系列的建筑群

中。这种统一的标准,使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在一个大的范围内显现出它的优

越性,即营造出大气磅礴的气势,令人叹服。现存的西安建筑代表有大小雁

塔,明城墙,钟鼓楼等。

9.1列举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阐述这些技术是如何影响

城市发展的。

人类技术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未来都持续的对城市产生着关键的影响,在人

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技术的大背景发展可以分为若干个历史阶段,除却原始社

会阶段,人类技术发展可以简单地分为手工技术阶段,工业技术阶段和信息技术

阶段。这些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经济运转

方式,人类改变自然地能力,最终影响了人类如何建设自己的城市。

①手工技术阶段,城市发展进程缓慢,城市建址受自然因素约束较大,手工技术

时代的城市结构一般较为简单,城市智能单一。城市虽都有数量不等的手工业作

坊,工场分布其中,但主要是政治和军事中心、商业中心。

②工业技术阶段,以工业技术为基础,人类拜托了对于畜力,水利的以来,有了

城市集中地可能。城市越大,工厂建设在其中越有利,这样就促使大城市迅速发

展起来。城市的结构也随着工业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工业区,商业

区,码头区等新的城市区域。

③信息技术时代,人类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变得越来越丰富,信息的传递速度加快,

知识的生产也成仙了几何级别的增长。城市间的发展再也无法孤立在自身地域之

中审视自身的发展,而必须从更大的范围内思索发展自身的动力所在。城市的功

能也经历了升级和替换,工业向服务业等的转变等等。

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城市中人类的生活组织形式没影响了城市经济与产业组织,也

对环境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9.2城市规划信息与技术对城市规划专业本身产生有哪些作用于影

响?

①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影响:信息技术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办公自动

化方面,目前的办公自动化主要是提高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内部的管理水平、质量

和效率。随着社会的信息化,通过因特网可以建立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与城市建

设者之间的有效信息通信渠道,可以通过因特网实现网上报建,报建单位只要在

本单位与因特网相连的计算机就可完成报建过程和提供所需的材料,规划审批

可以在因特网上完成。

②对规划设计的影响:城市规划设计将更广泛应用CAD和GIS技术,而计算机

图形输入技术的改进和智能化,如笔输入技术,使规划设计师进行设计更为方便,

而不影响灵感产生。设计过程中所需的数据将数字化,使其获取变得更加容易、

更加方便,可以采用遥感图像直接作为背景进行设计,而各种地下管线的资料由

于数据库的建立而更加方便的获得。在规划设计和规划审批中由于规划成果的数

字化,使得对各种规划成果和方案的定量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