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Regionalcoordinationandregionaldevelopment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Regional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Regional核心考点二

流域内协调发展核心考点一

生态脆弱区的建设核心考点三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发展真题(2021·浙江高考)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量较大,流程较短。此类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滨海的四段式空间分布序列。下图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1)该类型小流域内(

)A.上游人口密集,小城镇广布B.中游城镇均为河运集散地C.下游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D.滨海城镇职能以商业为主(2)该类型小流域在国土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上游洪水威胁严重 B.中游地质灾害频发C.下游水体污染加剧 D.滨海滩涂湿地锐减【分析】【小题1】上游以生态景观和农业景观为主,主要是丘陵山区,人口稀疏,小城镇分布数量较少。A错误;中游城镇部分是河运集散地,并不是全部,B错误;读图分析,下游地势平坦,水运交通便利,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C正确;滨海城镇多沙地,商业并不发达,D错误;故选C。【小题2】上游地区地势落差较大,河流流速快,洪水威胁并不严重,A错误;中游地区多为河运集散地,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小,B错误;河流下游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水体污染有所缓解,C错误;随着生态环境恶化,滨海滩涂湿地面积锐减,D正确;故选D。L1L2L3S1S2S30S4(1)河水的利用方式(经济效益):供水、养殖、发电、航运、防洪、旅游等。(2)资源的综合开发农业结合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产业工业结合矿产资源及廉价电力优先发展高耗能工业旅游业把保护环境和提高环境质量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发展旅游业流域协调措施L1L2L3S1S2S30S4(3)流域的生态保护(生态效益)植树保护保护山地水源涵养林,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库区生态环境水源利用合理分配各河段水源;保持水质,防治水污染土地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牧);治理采矿区的土地生态L1L2L3S1S2S30S4流域统筹管理L1L2L3S1S2S30S4黄河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黄河是找国第二长河,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黄河含沙量大,径流量少,存在着上下游之间调沙减於、水量调控等问题,需要加强流域内的协调发展。(1)在上游地区,制定相关法律,实施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措施。(2)对下游区域征收费用作为对上游生态保护的经济补偿;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全流域进行水量的分配和调度、水利工程建设的布局规划、排污治污管控。(3)河长制就是其中一种流域管理机制,可以有效解决上游和下游、岸上和岸下的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问题。

L1L2L3S1S2S30S4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1、上、中、下游协作关系

河源和上游地区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中下游地区更要注重绿色发展和人居建设2、长江经济带建设依托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促进“两头”开发开放(上海及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3、“黄金水道”建设“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加快黄金水道建设,,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4、水能资源开发长江宜昌以上的河段水能资源占全流域的8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河段和长江三峡河段L1L2L3S1S2S30S4黄河的调沙减淤黄河沙患的解决,需要流域内综合协调:

侵蚀区需要减少人河泥沙量,堆积区需要减少河道淤积。

①中游的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侵蚀区,水土保持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在黄土高原,由政府投资、补偿,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L1L2L3S1S2S30S4黄河的调沙减淤②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其中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对遏止下游河道淤积具有重要作用。每年在黄河汛期到来之前,应用调水调沙的原理对上下游水库进行联动调度,同时调动上中游的水库向下游放水,在小浪底形成“人造洪峰”,提高下游行洪输沙能力,实现对黄河下游河床全线冲刷,将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L1L2L3S1S2S30S4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1)径流量少是黄河又一突出的水文特征。(2)黄河流域人口、城市较为密集,耕地数量多,径流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但人口、生产总值、粮食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人水矛盾突出。(3)随着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加迅速,黄河流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上下游缺少调控用水的措施,致使黄河下游自1972年出现断流现象。L1L2L3S1S2S30S4解决黄河断流的措施统一协调上、中、下游水资源的开发和使用量,对黄河水资源进行跨流域的合理调配;运用大型水利工程(如小浪底)对河流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进行合理调节;在农业中大力推广节水农业,如引进滴灌、喷灌技术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L1L2L3S1S2S30S4修建水库(大坝)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提高了长江防洪、发电、航运养殖等效益②调节局地气候、供水、增加生物多样性,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质等。(2)不利影响①下游和入海水量减少,含沙量减小,失去天然的肥料。②下游水量减少,海水易倒灌。③海岸侵蚀加剧,三角洲面积萎缩。④阻挡鱼类游,生物多样性减少。⑤灌溉面积增大,土地盐渍化加重。

L1L2L3S1S2S30S4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及目的目的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调蓄洪水,减轻洪涝灾害防洪和航运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小河流含沙量减轻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综合治理措施建设水利工程修建分洪、蓄洪区修筑河堤,疏浚河道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控制工农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真题(2022·湖北高考)

甘肃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地表储水条件差,水资源极度贫乏。为了缓解区域缺水问题,国家在黄河支流——洮河上兴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跨区域调水。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等方式,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该工程于2021年9月全线通水,极大缓解了当地5市13县(区)用水短缺,600多万群众受益。图示意该调水工程。(1)分析该区域地表储水条件差的原因。(2)指出该工程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的优点。(3)评价输水线路网状布局的积极意义。本题考查区城自然环境特征。地表储水条件差愈味着地表水易流失,流失的途径包括蒸发、下渗等,所以该区域地表储水条件差的原因可从下渗量大和蒸发量大两个角度分析: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由材料可知,该地区气候干早,地表水蒸发旺盛;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沙质土壤,下渗强。本题考查输水线路的特点。隧洞、暗渠和渡槽均能减少水分蒸发;减轻水体污染。

该区城水资源短块,输水线路网状布局可以增加区域内水资源供给范围,满足沿线地区的用水需求:有利于完善沿线地区与供水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沿线地区相产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给有利于沿线地区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利于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

L1L2L3S1S2S30S4——是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一旦其稳定性被打破,土地易退化。生态脆弱区L1L2L3S1S2S30S4生态脆弱区原因分析①自然原因: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降水特征、气温、风力等)、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植被覆盖率大小及地质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②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进行分析,如过度放牧、过度农垦、乱采滥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要注意材料中的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等。防治措施抓住成因,从原因上溯根源,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三个方面分析其治理对策,根本对策是恢复植被。L1L2L3S1S2S30S4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自然+人文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措施: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构筑防护体系

以地养地,自然恢复

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

能源问题L1L2L3S1S2S30S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原因:自然+人文危害:(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2)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3)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L1L2L3S1S2S30S4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保塬(平整土地、大力营造护林网)、护坡(鱼鳞坑、引流渠和水平沟)、固沟(淤地坝、沙坝、小水库和营造防护林);农业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地开展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等农耕作业。同时,配合精心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以达到提高肥力、保持水土和发展生产的目的。生物措施——根本措施之一(1)植树种草和退耕还林还草等各种生物措施能削减暴雨和径流对地表的侵蚀能力,提高表土的抗蚀能力。(2)乔灌草相结合,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L1L2L3S1S2S30S4云贵山区的石漠化成因:

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流水的侵蚀作用强;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山地地形崎岖,坡度大,不利于土层沉积。

人为原因:

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伐木取薪、陡坡开荒)治理措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采育结合,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兴建沼气池、营造薪炭林,解决生活能源短缺问题;发展立体农业。L1L2L3S1S2S3S5S4成因:自然原因:红壤“酸、瘦、黏”,较贫瘠;降水丰沛,集中且多暴雨对土壤的冲刷能力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表起伏大,土壤易侵蚀。

人为原因:人地矛盾尖锐,毁林开荒;

农村生活能源短缺,伐木取薪。

治理措施

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解决农村生活

能源短缺问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江南丘陵的红漠化L1L2L3S1S2S3S5S4湿地(沼泽地)的形成原因主要从来水(即降水量)和去水(即蒸发、下渗、排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中,蒸发量与纬度位置、气温、空气中水汽饱和度等有关;下渗能力与植被覆盖度有关;排泄能力与地形有关。湿地(沼泽地)\森林分析问题表现湿地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萎缩、消失及污染严重;森林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破坏严重,两者都会导致生态功能退化,使生态失衡。L1L2L3S1S2S3S5S4分析问题成因湿地问题主要是人类围湖造田、破坏植被导致河湖淤积,任意排放导致湿地污染;而森林破坏问题则主要是人类的乱砍滥伐、肆意开垦导致的。抓住对湿地、森林的保护、开发措施进行分析首先应是保护,主要表现为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健全保护法,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管理力度;其次是合理开发,应退耕还湿、还林,植树造林;最后要加强研究,科学规划产业分布,减少人类生产活动干预,进行科学的保护性开发等。(2021·山东高考)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7年以来,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1)指出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解题思路】(1)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优势。优点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氢能生产受时空限制小、利用方式灵活等角度分析作答。氢能的生产受时空限制小;利用方式灵活多样。(2)分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大同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本题主要考查新能源产业的作用。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大同市产业结构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