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三个代表: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3.联系:指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和事物之间所发生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多种多样的。4、辩证法:关于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认为事物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而这些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5、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来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彼此孤立,永远不变;即使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事物外部。2.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6、现象: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式7、内容:事物所包含的实质性事物8、形式:某物的样子和构造,区别于该物构成的材料9、理性认识:指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的认识。它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把丰富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就会飞跃和升华到这一高级阶段的认识。这种更深刻、全面反映客观事物的认识能更有效地指导行动10、感性认识: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感觉、知觉、表象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低级阶段。要认识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必须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参看理性认识11、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的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12.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1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1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15.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16.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17.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为实践,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3、简述联系的特点联系是一种特定的关系.从哲学上讲,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4、简述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理性客观:从事科学研究一般不以“神”、“鬼”、“上帝”为前提(一些科学家仍会信仰宗教,但是"科学"本身是理性思维的结果),一切以客观事实的观察为基础,通常科学家会设计实验并控制各种变因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以及解释理论的能力。可证伪:这是来自卡尔·波普尔的观点,人类其实无法知道一门学问里的理论是否一定正确,但若这门学问有部份有错误时,人们可以严谨明确的证明这部分的错误,的确是错的,那这门学问就算是合乎科学的学问。存在一个适用范围:也就是说可以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绝对真理。例如:广义相对论在微观世界失效,量子理论在宏观世界失效。不过科学家们仍然努力寻找与探索是否有某种理论可以囊括所有自然现象(至少在物理界,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合并是一至少延续数十年的野心)。普遍必然性:科学理论来自于实践,也必须回到实践,它必须能够解释其适用范围内的已知的所有事实。
5、简述实践的特点。①客观物质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④直接现实性.=对象性活动(最主要的特点)6、简述国体和整体。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指一个国家中哪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哪些阶级居于被统治地位。政体是指统治阶级以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实行统治。国体与政体是统一的。任何一种国体都要采用一定的政体才能实现其阶级统治的任务,“没有适当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所以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适应国体、表现国体,为国体服务,并对国体起巩固作用。从变化的角度来看,与政体相比,国体往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对国体决定政体,我们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同一种类型的国体,由于受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民族特点、国内阶级力量的对比和国际环境等的影响,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政体。4、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首先,量变是质变的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讲述“笨人吃饼”的故事,说明:没有一定的量的变化,质变就不会发生。其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不会永远维持下去,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引起质变,变为另一种性质的事物。最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论述题1.试论述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它能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相反,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就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二者相适应则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生产关系滞后或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时,要避免这样绝对化的观点: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生产力就完全停滞不前,不再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完全依靠新生产关系推动的,似乎生产力自身没有决定其发展的动力.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这些内在矛盾的不断出现和不断解决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它制约着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推动着整个生产力系统不断的自我更新和发展,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反作用,则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或重要条件.2.简述规律及其特点。答: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具有稳定性、重复性,只要条件具备,规律就必然起作用,规律具有普遍性,在自己适用的范围内普遍有效,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个类要素之中。把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厨房承包合同范文
- 销售总监聘用合同
- 小型建筑承包合同模板
- 金融期货合同年
- 酒店用品采购合同
- 抗转发式干扰雷达信号设计与处理方法研究
- 劳动合同终止通知书三篇
- 隐蔽通信中视觉内容隐私保护方法研究
- 2025年北京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股票投资培训提纲》课件
- 高考语文阅读儿童视角的作用专项训练(含答案)
- 保障性住房配套公建工程项目可研报告
- 服务人员队伍稳定措施
- 支气管镜护理测试题
- 大连理工大学信封纸
- 图形创意(高职艺术设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北京版小学英语必背单词
- 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
- 2023年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00054试题及答案新编
- 稀土配合物和量子点共掺杂构筑发光软材料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 JJG 921-2021环境振动分析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