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文化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认识
活动。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
在文学阅读中应注意培养下列几种意识:
文化的挖掘意识。文学反映的是人学、是社会学,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厚
的人类社会文化知识。读周作人那些以“平和冲淡"见称于世的美文,我
们读到的不仅是恬淡从容、庄谐并出的风格,更重要的是了解了今人古籍、
宇宙昆虫乃至故乡野菜、北京茶食的文化知识;读巴尔扎克的作品,我们
看到的不仅是高老头悲苦的命运,而且体察到了当时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
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文化心态。文化的挖掘意识就是对文学
作品中写作主体在特定时代的心灵状态、生命状态、价值取向、思维方式
的感悟。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独
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这就需要学生阅
读时不仅要读作品,还要读与作品相关的资料:作家传记、创作手迹,了
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风尚,这些与作品相关的文化知识对解读作
品大有裨益。
文化的反思意识。反思是一种再思考。学生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
阅读理解、阅读感受以及阅读判断进行分析思考的一种心理需求和习惯。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中反映的人的生存状态、生存意
义、人与人交往沟通情况以及人所憧憬的理想必然与作家不同的文化取向
和文化理想有关。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作品,它作为文字符号总是负载着
文化意义,这些文化意义深入到文学作品的深层,成为一种"底色",学
生通过艺术文本内部反观作品文化思想、文化意义,就是寻求这个"底色"
的过程。有些文学作品本身就包含了浓郁的文化反思意识:鲁迅从对民族
传统文化的反思中深入剖析了中国国民的精神弱点;老舍则通过北京市民
社会这个独特的角度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崭新的透视,体现了“笑中有所思"
的艺术魅力。但多数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是需要读者经过反思才能体悟
到的。读者需要透过人物事件、故事情节本身去体察、探究它们存在的缘
由,透过故事表象去思考深含其中的创作动机、创作旨向以及支撑作品存
在的文化根基、文化底蕴。反思意识是使作品解读走向深入的一条途径,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有效方法。
文化的对比意识。文化对比意识就是指把两部作品或一组作品放在一起进
行比较、对照和鉴别的思维方法。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两篇(部)
以上的文章、作品放在一起研读,逐步提取内容要点,归纳表达特色,比
较分析其共同性和特殊性。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
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摘编自陈静《浅论培养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文化意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是人学和社会学的反映,因此,阅读文学作品能让人了解丰富的人
类社会文化知识。
B.阅读文学作品,既要读原著,又要读作家传记、创作手迹,了解相关时
代背景和社会风尚。
c.对文学作品的文化意义的反思,就是通过艺术文本内部反观作品的文化
思想和文化意义。
D.文化对比意识是指把不同作家的作品或一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对照和
鉴别的思维方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引用泰勒的话,指出什么是“文化意识"和"文化意识”的范
围,引出下文论证。
B.第三段,先指出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并举例加以论
证,然后对文化的挖掘意识进行阐说,最后指出挖掘方法。
C.文章论证方法灵活多样,既有引用论证,也有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更
有举例论证,因论证角度有别,所以并无重复累赘之感。
D.文章全文采用总分结构,主体部分从文化的挖掘意识、文化的反思意识、
文化的对比意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形成并列式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读巴尔扎克的作品,不仅能看到高老头悲苦的命运,还能体察到当时封
建贵族阶级的兴衰和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文化心态。
B.鲁迅的作品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中深入剖析了中国国民的精神弱点,
可见从灵魂深处唤醒国民是鲁迅小说的重要主题。
C.培养文化对比意识就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借助于比较思维过程而进行
的一种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积极主动的阅读。
D.只要运用文化的挖掘意识、反思意识和对比意识来阅读文学作品,就能
全面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
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
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
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
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
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
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
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
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
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
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
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
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
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
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
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
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
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
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
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
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
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
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
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
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
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
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
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
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
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
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
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
心即佛",已无需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
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2016年11月8日
《人民日报》)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所有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
气,令人遗憾。
B.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
居住理想。
C.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全
不讲究观赏价值。
D.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
横平舒展。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围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的问
题,并当即予以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
比,以揭示两者差异。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
从而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模式,材料详实,逻辑严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
传统建筑绝对优于西方。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
这完全由自然环境决定。
B.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
建筑只不过是物质器用。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
建筑的规模与华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
福,建筑也以现世为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越来越多的史前文化遗址的发现,表明在史前时代,
淮河流域不仅有着灿烂的史前文明,而且有着自己独立发展的文化体系。
先秦淮河流域地区既是一个文化产生、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一个多元文
化融合的重要区域,这一区域的文化发展与融合对促进中华文化的形成起
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确立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的独立性和历史地位,首先需要弄清楚这一区域
史前文化的主源文化和其后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表明,史前时期淮河流
域的主源文化是贾湖文化。可以说,北辛一大汶口文化的主要源头即贾湖
文化,而后的山东龙山文化一岳石文化又是继承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所
以贾湖文化作为主源文化影响了整个淮河流域的史前文化。
文字的起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至少在新石器中期,我们的祖先已经
在他们制作的陶器、石器等生活用品上通过刻画某些符号、绘制形象或抽
象的图案来传达某种思想或作为某种标识。尽管这些不能算是后来我们所
认可的汉字,但却是汉字的雏形,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淮河中游的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发现了数量更多的刻画符号,这些具有表
意、记事功能的区域性的文字符号或图案尽管不能称为成熟的汉字,更不
可能是广为流传的系统文字,但却经过了一个群体在某个时期的使用,并
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得以在一定范围内传播,最终成为后代汉字的有机组
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淮河流域也是我国文字的一个重要起源地。
在新石器时代,多支文化在淮河上游和中游地区交汇、融合、发展。随着
炎帝、黄帝族的势力进入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也随之进入淮河上游地区;
以太昊、少昊氏为部族首领的东夷人力量得到快速发展,东夷部族在北辛
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汶口一龙山文化也随着东夷部族人群的迁徙和文
化的交流等原因而渐次进入淮河中游和上游地区;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
通过豫西南进入淮河上游地区,在豫南广泛传播,并与外来的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并存。正是这多种文化因素的相互交流与融合,最
终为独具特色的中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在淮河下游地区,大汶口和良渚文化这两种邻近的文化又有着
长期的交流与影响。从考古发现来看,在大汶口文化的早期阶段就与环太
湖地区的松泽文化有了一定的交流,这种交流到了良渚时期则显得更为频
繁和密切。良渚文化的一些因素为大汶口一龙山文化所吸纳,又通过文化
交流与人员迁徙等因素进入中原地区,为中原文化所吸收并积淀下来,从
而对后来的夏商周文明产生了一定影响,如良渚玉器中的玉琮、玉璧、玉
钺,陶器中的鼎、豆、壶三者的组合等,都为以后的商周礼制文化所继承,
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部分。
正是通过淮河流域这一特殊的过渡与交汇地带的文化融合作用,我国新石
器时代主要的文化谱系如裴李岗一贾湖文化、仰韶文化一中原龙山文化、
屈家岭文化等跨越长江与黄河得以完成交流与融合,从而奠定了后来中国
上古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坚实基础。
经历夏商至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随着楚人势力的北渐,淮河流域不仅是
楚人与中原诸侯争夺的前沿,同时也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流、碰撞、融
合的黄金地带。当吴越势力从长江流域向北发展之时,吴越文化、齐鲁文
化、中原文化与楚文化都汇聚于淮河流域,从而实现了几大最具特色的区
域文化的大交流与大融合。至战国中后期,随着周代众多诸侯国的相继灭
亡、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合,以中原族群为主体的华夏民族的概念越来越清
晰,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化越来越丰富。淮河流域不仅是先秦时期
我国族群演化与文化融合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更是这一时期族群与文化
融合最具代表意义的重要区域之一。
(摘编自金荣权《先秦淮河文明的历史地位》)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断深入的考古发现和越来越多的史前文化遗址表明,古代淮河流域有
着灿烂的史前文明,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区域。
B.如果能够弄清楚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的主源文化和其后续的继承与发展,
就能够确立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的独立性和历史地位。
C.新石器中期,淮河流域的先民已经在生活用品上通过刻画符号和绘制图
案来标识,可以说没有这些,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汉字。
D.淮河流域是中华文化交汇融合之地,是先秦时期我国族群演化与文化融
合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其最具代表意义的重要区域。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方式,主体部分就淮河流域的文化起源、发展、融合
的过程进行了阐述。
B.文章从考古实证人手,通过大量的实例,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
撑,增强了说服力。
C.文章以安徽蚌埠双墩遗址的刻画符号为例,证明了淮河流域是我国文字
的一个重要起源地。
D.文章将淮河流域的文化与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作对比,强调了淮河流
域文化的重要地位。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时期淮河流域有着独立的文化体系,它在与外来文化交流融合中,
对促进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B.淮河流域的史前先民们深受贾湖文化的影响,他们当时往往采用一些刻
画符号及绘制图形来表情达意,进行一定的文化交流。
C.正是由于淮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以及相邻文化的交汇、融合、发展,奠
定了中国上古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坚实基础。
D.淮河流域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黄金地带,同时又汇
聚其他诸多文化,为丰富华夏文化作出巨大贡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长久以来,某种关于“纯文学”的想象始终影响着我们对于文学的认识,
让不少人有意无意地相信,文学审美可以与历史、政治、意识形态切断联
系,自给自足。这一认识最为突出地表现为对形式的重视,似乎诗歌的节
奏和格律、小说的视角与结构都是历史的法外之地,单纯地属于文学内部。
但卢卡奇在《现代戏剧的发展》中早已指出:"文学中真正的社会因素是
形式。"不难理解,文学形式同样是历史的产物,超越历史的抽象文学审
美是不存在的,而仅仅在审美的层面上进行文学批评当然也就绝无可能。
事实上,如果缺乏最基本的历史感,我们甚至根本无法理解文学作品,更
不要说准确地鉴赏、评判,进而将其锚定在文学经典的序列之中。以今天
的审美趣味看来,刘心武的《班主任》故事或许简单了一些,笔法也稍显
生硬和粗糙。如果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民众记忆与读者期待缺乏了解,则
恐怕完全不能理解这样一篇小说何以会引起那么广泛的反响,并被视为新
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
当然,历史感的获得是相当困难的。并不是庸俗地了解一下作家生平、写
作缘起和历史背景,就算是有了历史感。也不是无节制、无选择地占有了
历史资料,就算是有了历史感。历史如此混沌和庞杂,那当中丰富的细节、
复杂的关系,需要谨慎而精微的认识。这就凸显出理论的重要性。
而当我们认识到,所谓的历史感并非指那些浩如烟海的史料,更有赖于理
论指导下的理解与见识,我们便触及了历史判断的问题。重要的从来不是
掌握大量碎片化的历史知识,而是如何用这些碎片拼贴出一个清晰的历史
轮廓,这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历史立场。如何判断历史立场是正确的还
是错误的?如何确定理解历史的合适位置?那其实不是由历史决定的,而
是由现实决定的。我们终究是站在当下的土地上去回望历史,历史判断是
以现实感为前提的。很多时候,那些颇有些硝烟味道的批评文章并非党同
伐异,更不是理论空转的文字游戏,而是基于具体的现实情境,出自某种
现实责任感的捍卫。在此并非要对曾经的论争的任何一方予以肯定或支持,
而是想要说明,只有认识到那时文学批评的现实动因,才能更好地总结历
史的经验或教训I。
因此,所谓“历史",并不只是指向过去,也不只是关于现在,更永远向
未来敞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那些文学论争的参与者以现实为立足点讨论
那些细致的文艺问题的时候,心中怀着一个即将展开的社会主义文艺图景。
而今天我们回望过去,清理那个时代的种种创作、事件与言说,也同样不
仅仅是为了当下。对于最新文学作品的评价同样如此。从今天往后再过72
年,那时候的人们如何理解今天的文学,乃至于通过文学如何想象今天的
世界,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文学批评如何选择、如何呈现、如何定义、
如何引导。在此意义上,我们的文学批评工作,我们的每一篇评论文章,
当然都负有历史的责任。
(摘编自丛治辰《文学批评的历史感、历史判断与历史责任》)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视形式是文学审美可以与历史、政治、意识形态切断联系这种认识的
最突出表现。
B.历史感是理解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了解作品的社会状况就能准确鉴赏、
批评。
c.以具体现实情境为基础的文学批评不是文字游戏,而是对某种现实责任
感的捍卫。
D.文学批评工作者肩负着历史责任,为未来的人们理解今天的文学提供理
论依据。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卢卡奇的观点反驳"纯文学”的认识,又引出下文对文学批评
的议论。
B.文章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例,论述了历史感对于理解文学作品的重
要作用。
C.作者认为历史判断取决于历史立场,而判断历史立场是否正确是由现实
决定的。
D.文章从历史感、历史判断、历史责任三个方面论述文学批评的问题,层
层深入。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与文学形式是历史的产物,故而在审美的层面上进行文学批评绝无
可能。
B.历史是混沌而庞杂的,需要谨慎而精微地认识历史丰富的细节和复杂的
关系。
C.历史感是对历史的理解与见识,获得途径是用历史知识的碎片拼贴历史
轮廓。
D.历史涵盖过去、现在和未来,文学论争都是以现实为立足点,只是为了
当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
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
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
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
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
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
的效应。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
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抢过林子背后,
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武松自付这一定是蒋门神了。转到门前绿
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西
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
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
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而这里的视角则几乎寸步不离地随武
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松看不到的东西,读者也无从看到。游动视角不仅
紧随人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
精细,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挥图个痛快了。
流动视角有时也采取圆形轨迹。《水浒传》中杨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
取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视角;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内向外辐射
的圆形视角。杨、索比武本身着墨不多,却写月台上梁中书看呆了;两边
众军官喝彩不迭;阵面上军士们窃议,多年征战未见这等好汉厮杀;将台
上李成、闻达不住声叫"好斗";观战的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态。金圣叹
的眉评甚妙:"一段写满教场眼晴都在两人身上,却不知作者眼晴乃在满
教场人身上也。作者眼睛在满教场人身上,遂使读者眼晴不觉在两人身上。"
流动视角妙处在于:看客反成被看客,着墨不多自风流。
杨志比武的描写,是在单纯中求洒脱;大名府陷落的描写,要在复杂中求
专注,千头万绪由何处着手?叙事者心灵手捷,一下子捉住了梁中书遑遑
然如丧家犬的身影和目光,举一纲而收拢千丝万缕。行文没有让梁中书轻
易脱险,而是在他逃遍东南西北四门和三闯南门的过程中,由内往外地辐
射出圆形的视角,把瞬间遍及满城的战火统一于一人的眼光之中。
视角可以分为内视角、外视角和旁视角等处在不同层面上的类型。视角的
流动,可以在同一层面上采取对位的、波浪状的或者圆形的种种流动方式;
也可以在不同层面上采取跳跃的或者台阶式的流动方式。纪的的《阅微草
堂笔记》有一则二百余字的故事,使用有如昆虫复眼一般的视角,它先用
外视角,写翰林院一位官员从征伊梨,突围时身死,两昼夜后复苏,疾驰
归队。随之,作者和翰林院一位同事问起他的经历,采取他"自言被创时"
的方式转向内视角。内视角把人物在生死边缘上迷离恍惚的意识滑动,寓
于灵魂离体后的徘徊,简直是某种意识流的写法。最后作品又转到旁视角,
借同事之口表达对这位官员的赞叹。复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
具有多重功能:情节功能、深度心理功能和口碑功能,因而这篇笔记简直
成了视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实验室。
(摘编自杨义《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体交融"指叙事者以作品主要人物的视角,带领读者跟随人物进入
叙事情境。
B.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叙事时较难将人物和场景融为
一体。
C.如果流动视角采取圆形轨迹展开,叙事者和主要人物的视角有时并不一
致。
D.纪的通过内视角呈现从征伊犁的官员的意识流动,赋予了故事深度心理
功能。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叙事作品视角的分析,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
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
B.文章第二段以《水浒传》中“大闹快活林"为例,论证流动视角更利于
人物性格的塑造。
C.文章末段以《阅微草堂笔记》中一则小故事为例,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
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
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让专业性很强的叙事学
概念变得较易理解。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角的流动既包括从人物的内视角转为外视角、旁视角,也包括由某一
人的内视角转为另一人的内视角。
B.选择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叙事还是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叙事,与叙述的
内容相关,也与叙事者希望达到的叙述效果相关。
c.相较于长篇作品,笔记小说短小精悍,在采用流动视角或复眼映视式视
角叙事时,更容易实现多重的叙事功能。
D.《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采用流动视角,既写"众人见黛玉年
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又写黛玉眼中的凤姐、宝玉等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即人学,这是我们长期服膺的观念。但一味强调人学,会使我们陷于
重人轻物的境地。汉语中“人物”一词是个天才的发明,它表明人不能没
有物的帮衬。实际上作家在写人时必定会写到物,甚至会通过写物来写人。
因为物在某种意义上延伸了人的自我,写物常常能达到更好的写人效果。
一个显而易见的理由是,人的外形大同小异,要想突出某人的识别特征,
最简便的方法莫过于介绍其身边之物。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关羽的青龙偃
月刀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无比强烈,物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与人紧密贴合、黏
合甚至是融合,成了人物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迄今为止对物的研究远远不足,这导致我们读不懂许多与物相关的叙
事。一些与人关系密切之物,如服饰、饮食和住宅等,往往携带着多种复
杂巧妙的意义。在此意义上,如果承认文学即"人学",那么说文学是"物
学"也没毛病。所谓文学批评中的“物转向",就是将聚光灯对准原先处
于陪衬地位的物,使其和人一道成为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物只有作为与人有关,尤其是与需求、欲望等有关的隐喻与象征,才会在
叙事中获得特别的意义,成为耐人寻味的符号。
文学是一种精神生产,为了尽可能让读者产生类似于真实生活中的"具身
体验”,作者免不了要写到一个个具体的物,而物的一个特点是似乎可以
按原样复制出来。土耳其小说家帕慕克不但有小说名为《纯真博物馆》,
他还在伊斯坦布尔建了一座与作品同名的博物馆,馆内陈设女主人公的裙
装、首饰,大量零碎物件。
帕慕克的所作所为,是文学既是“人学"也是“物学”的一个极好证明,
作者当然会对自己创造的人物怀有深厚的感情,同样的深情也会倾注于作
品中的物一一那些在创作期间萦回于脑海的东西,在作品完成后仍然念滋
在滋挥之不去,因此他们会有将其实体化的冲动。之所以纯真博物馆等建
筑产生,也是因为相关作品中的物叙事太过成功,怀想不已的人们因此要
让它们从"心内"来到"心外",以达到在现实世界中与其亲密接触的目
的。
纯真博物馆的存在彰显出精神生产在很多情况下是物质生产的前提。济慈
用"真"来形容想象之美,说明他看到了虚构事物有朝一日可能变为现实。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过的香格里
拉,最初给人的印象都是虚无缥缈、无迹可寻的,如今却被人们以各种方
式复制到现实生活之中,以其为名的观光地和酒店不胜枚举,由此可以看
到物叙事具有超出文学之外的重要意义。
张岱在《西湖梦寻》中说"梦中之西湖"胜过真实的西湖,明代文人喜欢
讨论只存在于纸上的图林,此类表述归结起来就是"心中之物"胜过"心
外之物",中国哲学史上有许多人服膺这一重要观念,相近提法有"心即
物""心外无物""心物不二"和"万物皆备于我"等。对物叙事的认识
应该置于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上,如此方能准确把握我们这方面的叙事传统。
比利时汉学家李克曼认为永恒之物存在于中国人的心中,他甚至还为这种
态度提供了原因一一之所以物要"存于人心",是因为历史上每次改朝换
代几乎都伴有对大量艺术珍品的抢掠和焚烧。李克曼所说的只是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是在农业和手工业时代,建筑物使用的材料一般都不大结实,
为此每隔一段时期便要重新修建。比如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迄今已
经历了29次重修。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比现象世界更接近真理,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
遍性"。亚里士多德对"心中之物”的高度肯定,让我们看到物叙事研究
的根本意义所在。
(摘编自傅修延《文学是"人学"也是“物学"》)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可文学即人学的观点,但反对只强调人学而忽视物学,因为物也
是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
B.目前我们要加强对文学中物的研究,尤其是一些与人关系密切的物,探
究其携带的多种复杂巧妙的意义。
C.文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其作品中的物只有与人有关,具有一定的隐喻与
象征,才会获得特别的意义。
D.物叙事是文学作品的组成部分,它是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机组成
部分,仅具有文学创作上的意义。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文学研究中重人轻物的现象写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新
颖独特。
B.文章认为比利时汉学家李克曼分析了永恒之物存在于中国人的心中的原
因是不正确的。
C.文章注重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来剖析物叙事在文学中的根本意义,论据
丰富而有力。
D.文章论证了"人学""物学"的统一性,是因为两者自身存在无法剥离
的紧密关系。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物"一词妙在将"人"与"物"组合在一起,表明两者在识别某人
时具有同等作用,都应成为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B.唯物主义认为精神依赖于物质,在文学作品中也是如此,物质生产是精
神生产的前提,作品中的物往往是事先存在的。
C.人们会有将作品中成功的物叙事实体化的冲动,因为人们渴望将物从“心
内"来到"心外",以达到在现实世界与其亲密接触的目的。
D.中国哲学上有人认为“心中之物"胜过"心外之物",亚里士多德对“心
中之物"也高度肯定,这表明中西方都有相同的叙事传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把批评家写小说称为“跨界"奇观,这其实包含着某种担忧一一擅长
"纸上谈兵”的批评家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其实,这种"跨界”的接
受差异中隐含着一种“实践"高于"理论”的逻辑认知。
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对批评家写小说的关注,除了包含着对批评家能不能
写小说、能不能写出好小说的质疑,也隐含着读者对当代文学的不满足,
他们实际上是期待批评家能够写出好小说的。随着新媒体和各种艺术形式
的发展,读者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期待越来越高,小说是越来越难写了。评
论家李云雷说:"评论家写小说,可以让评论界与创作界更好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温州大客车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
- 2024年迪庆客运资格证考试题库下载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狐假虎威》精美课件
- 吉首大学《建筑设计Ⅴ》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场景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机床夹具设计》试卷17
- 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批评写作》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全媒体文案创意写作》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签订宴会厅协议书范本范本
- 吉林艺术学院《CG模型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杭州市202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 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题(解析版)
- 国开2024年秋《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任务4答案
- 加强学校食堂管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126中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 昆虫分类表汇总
- 黑马王子量柱理论精华图解
- 预制场80T龙门吊验算书(36m)
- 铁路超限货物运输的规定
- 高等有机化学第十章氨基-羟基的保护与脱保护
- (完整版)工程量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