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考知识点总结语文_第1页
关于中考知识点总结语文_第2页
关于中考知识点总结语文_第3页
关于中考知识点总结语文_第4页
关于中考知识点总结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中考知识点总结语文中考学问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温州

第一节东瓯名城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温州的历史、概况

2.初步感受作为温州人的精神风貌

教学过程

1.设问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问:“温州”这个名字的由来?

(学生自由猜想发言,教师引导学习本节内容)

2.了解温州历史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建制沿革”局部内容

问:阅读本段内容后,你有何感受?

(学生踊跃发言,只要合理,教师都予以确定)

问:结合你对温州历史的了解,谈谈你心中的温州历史?

(学生回忆、沟通、答复)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古时温州的幅员(图1-1)

问:请在地图上找到我们梧田的也许位置?

(3)回忆生活中有哪些古建筑能说明温州的历史?

(学生广泛争论后,师生沟通)

3.了解现代温州

(1)比拟两副地图(图1-1、1-4)

问:谈谈两副地图中,温州区域的变化怎样?

(学生认真比拟、争论)

问:画消失代温州的界限,看看其呈什么外形?

问:在现代版温州地图上找出你的家乡在哪里,与哪些县(市、区)相邻?

(2)教师引导学生阅览“天下温州人”内容,探究温州人均耕地状况

(学生完成书上探究活动表格)

问:结合书上表格,请分析人均耕地面积对温州人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4.感受温州人的精神风貌

(1)学生阅读图1-5海外温州人分布图、图1-6温州商会全国分布图

问:为什么说“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

问:谈谈在你的身边,有温籍华人或华侨在海外创业对家乡奉献的事吗?

5.课后探究

了解现代温州主要建筑

其次节瓯越山川

教学目标

1.了解温州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

2.了解温州丰富的地方物产资源。

教学过程

1.由阅读温州地势图导入

问:请同学们结合温州地势图,找出温州主要的山脉、江河、海湾及海港?

(师生沟通)

2.了解温州的主要地形

(1)学生阅读“多山地形”内容

问:温州的主要地势是怎样的?

(学生结合书本供应的资料答复)

问:你能说出你家乡的地形名称吗?

(学生争论沟通,教师巡察指导)

3.了解温州的水域状况

(1)采纳抢答方式

问:温州市三大河是什么?最大的河流是什么?温州的海疆主要是什么?温州有哪四大渔场?

(学生结合书上内容和自身把握的温州常识答复)

(2)东海油气、渔场对温州经济进展和人民生活起到什么作用?

4.了解温州的气候和物产

(1)了解温州气候特点

(学生阅读了解)

(2)了解温州物产状况

问:温州的主要有哪些农作物?你最喜爱哪一种?

5.课后实践

制作山水温州美景作品

语文中考常考的学问点归纳

一、复习要点

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方、拟人、夸大、排比、对偶、比照、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详细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2、能依据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3、语言表达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4、理解并把握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二、从题型分析看,近年来,中考对修辞的考察要求是:

①有对修辞手法的辨识选择题,包括一种或多种方法的辨识。解答时,要求考生能透彻了解八种修辞手法各自特点,尤其留意区分清晰简单混淆的几种修辞手法,如比方的三种形式,设问与反问的区分,排比与反复的区分等。

②有对各种修辞作用的理解、分析、推断题。解答时,除了抓住各种修辞的本质特征去辨析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进展理解,不仅要分析修辞对描述对象的表现效果,还要体会出珠思想、意图。有的还要结合课文内容去把握。

③还有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题(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其中主观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如供应带有某种修辞手法的情境,用规定的方法仿写(句子)等。

三、《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

比方、拟人、夸大、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消失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对要求把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

1、比方:依据事物的相像点,用详细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浅显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详细形象,给人以鲜亮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浅显生疏事物讲解、帮忙人深入理解。比方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比方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特点本体比方词喻体

明喻甲象乙消失像、似的、似乎、如、宛(犹)如、好比、消失

暗喻甲是乙消失是、成为消失

借喻甲代乙不消失无消失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给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详细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大: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作用:提醒事物本质,衬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构造一样或相像、语气全都、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加语言气概,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纯净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毅,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漂亮和宽广。

5、对偶:字数相等,构造形式一样,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均匀,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如:似乎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语文中考必背的学问点大全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学问点归纳:

1、假设东吴美女的命运表现东吴失败后的屈辱;写出了周瑜获胜纯属于偶然的机遇的句子;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诗中评述的是哪一历史大事?(赤壁之战)周郎指(周瑜),二乔分别是(孙策、周瑜的妻子大乔小乔)。

3、本诗构思别出心裁,请结合诗句内容作详细分析。(最终后两句诗的妙处?)

答:A、此诗借一件古物“折戟”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奇妙自然。B、3、4句,诗人未从正面去评论这次战斗胜败的缘由,而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从而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角度新奇,思路奇怪。

4、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谈论感慨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由于他自己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