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高考高频考点精练5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备战2021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优质模拟试题精练(原卷版)_第1页
新高中地理高考高频考点精练5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备战2021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优质模拟试题精练(原卷版)_第2页
新高中地理高考高频考点精练5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备战2021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优质模拟试题精练(原卷版)_第3页
新高中地理高考高频考点精练5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备战2021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优质模拟试题精练(原卷版)_第4页
新高中地理高考高频考点精练5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备战2021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优质模拟试题精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1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优质模拟试题精练高频考点精练5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2020·广东中山质检)2015年《穹顶之下》播出后,大家认识到雾霾的危害,左图为我国某地雾霾前后对比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高处不胜寒”体现了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① B.③ C.④ D.⑤2.雾霾天气时,右图中的()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⑤增强(2020·石家庄调研)下图为“1月浙江某地雪后一停车坪上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题。3.该停车坪用的是植草砖。导致地面积雪差异的原因可能是()A.枯草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B.枯草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C.砖块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 D.砖块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2019·陕西咸阳冲刺)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据此完成4题。4.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B.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C.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D.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2019·青岛调研)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据此完成5~6题。5.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6.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C.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2019·江苏马坝中学期中)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黑夜时低至-183℃。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读图回答7~8题。7.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右图中的()A.① B.③ C.⑤ D.⑦8.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A.①强,②弱 B.②强,③弱 C.①强,③弱 D.④强,⑤弱(2020·吉林模拟)浓雾发生时,农民常对农田进行地膜覆盖(见下图),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据此完成9~10题。9.浓雾使()A.大气逆辐射减弱 B.地面辐射增强 C.能见度降低 D.太阳辐射增强10.浓雾发生时对农田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地膜()A.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加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损失(2020·全国大联考)为研究青藏高原冰冻、消融交替过程中土壤热量迁移的变化,某考察组对无长期定居居民的羌塘高原核心区进行了土壤温度的观测。读羌塘高原核心区2014年1月和4月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图,完成11~12题。11.图中一天经历着土壤冻结—消融过程最显著的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12.影响该地区表层土壤温度日变化最主要的直接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人类活动(2020·宜春模拟)太阳总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强度,地面净辐射强度是指地面收入与支出辐射差额的强度。下图中的曲线反映了某地某日观测的近地面辐射和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3~15题。13.影响该日太阳总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有()①天气状况②气候特点③地形④地表温度⑤太阳高度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14.甲、乙、丙三条曲线与下列各要素之间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A.甲——地表温度,乙——地面净辐射强度,丙——近地面大气温度B.甲——地面净辐射强度,乙——地表温度,丙——近地面大气温度C.甲——近地面大气温度,乙——地面净辐射强度,丙——地表温度D.甲——地表温度,丙——近地面大气温度,乙——地面净辐射强度15.有关该图反映观测地点和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A.西欧平原,3、4月份 B.撒哈拉沙漠,7、8月份C.青藏高原,5、6月份 D.准噶尔盆地,10、11月份16.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原因主要是秸秆()A.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B.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C.使地面反射率变小 D.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17.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的原因主要是土壤()A.冻结时间较迟 B.获得光照较少 C.水分蒸发较弱 D.上空气温较低(2019·攀枝花模拟)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景观。据此完成18~19题。18.此时天气最可能是()A.晴朗、无风 B.阴雨、无风 C.晴朗、大风 D.阴雨、大风19.图示大气现象()A.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上升引起 B.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C.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下沉引起 D.有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扩散(2019·茂名中学检测)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氮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完成20~22题。20.关于图中数字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A.①中能量最强的是紫外线 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根本热源C.③一般只出现在夜晚 D.④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21.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 B.被大气吸收的②减弱C.到达地面的③减弱 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增强22.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A.光照增强 B.水土流失加重 C.气候变暖 D.降水减少23.(2019·山东烟台调研)阅读图文资料,完成各题。材料一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材料二下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1)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2)分析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3)利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暖棚是怎样通过1、2两个通风口使内室增温的。二、热力环流(2019·福州一中测试)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左图)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右图),完成1~2题。1.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A.E→F→H→G→E B.G→E→F→H→G C.G→E→H→F→G D.G→H→F→E→G2.关于城市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EF代表城市气压垂直变化规律 B.各点间的热力环流,昼夜方向相反C.甲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下沉 D.乙、丙间气流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2020·河北邢台月考)下图为我国祁连山某谷地的山风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据图可知,此时()A.山谷气温较低 B.山顶气压较高 C.山坡降水概率大 D.夜晚可能性大4.与此现象类似的有()①海陆风②湖陆风③城市风④太阳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20·济南历城二中模拟)如图为某湖泊(阴影部分)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下列各图示意湖泊与周边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剖面,与实际情况最相符的是()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6.度假村建在湖泊岸边对游人的吸引力强,主要原因是()A.湖区晴天多,光照充足 B.湖区昼夜风小C.湖区温差大 D.湖区湿度大,空气清新(2019·博雅闻道测评)深圳地处广东南部,东西两侧均临海,中南部地区毗邻香港,是中囯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高速的城市化也给深圳带来了眀显的城市热岛效应。下图为2016年深圳城市热岛强度(指中心城区与附近郊区近地面气温的差值)空间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7~8题。7.深圳城市热岛强度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①人口密度②海陆分布③纬度位置④地形起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春节期间,深圳城市热岛强度往往岀现冬季最低值。其原因最可能是()A.寒潮侵袭 B.政府控制城市规模 C.台风侵袭 D.务工人员大量返乡(2020·济南模拟)地理研究团队调研某山脉时,绘制的该山脉沿39°N山体内外10℃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图a)及沿39°N的地形剖面图(图b)。据此完成9~10题。9.比较图b中甲、乙两地的气温()A.T甲>T乙 B.T甲<T乙 C.T甲=T乙 D.无法判断10.图b中甲、乙两地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甲地大气削弱作用较强 B.甲地吸收地面辐射多C.乙地大气保温作用较弱 D.乙地气温垂直递减率较高(2020·河南洛阳统考)读下图,回答11~12题。11.关于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冬、夏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B.陡崖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C.冬、夏季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小 D.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12.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B.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C.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2020·河北质检)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阳光房(复式楼的露台、一楼的私人花园、楼房的顶层、别墅等的玻璃房)在城市中大受欢迎。阳光房附建在房子一侧,中间用一堵墙(带门、窗或通风孔)将房子与阳光房隔开,通过合理的设计发挥阳光房的作用,让时尚成为一种节能。据此完成13~14题。13.一般将阳光房建在房屋南侧的城市,大多位于()A.北温带 B.北寒带 C.南温带 D.南寒带14.图示阳光房的玻璃墙通风孔和共用墙通风孔打开的季节分别是()A.春季、秋季 B.秋季、春季 C.夏季、冬季 D.冬季、夏季(2019·江淮十校联考)沿海城市“热岛效应”“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图1为“天津市某年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图2为“天津市简图”。读图完成15~16题。15.图1中四条曲线,表示天津市冬季热岛强度日变化的是()A.Ⅰ B.Ⅱ C.Ⅲ D.Ⅳ16.天津城市热岛效应会导致海风势力显著增强的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2019·临沂模拟)下图是“某同学为我国北方地区设计的一幢高效太阳能的房屋模型”。据此完成17~18题。17.绝热窗户设计成倾斜的主要目的是()A.节约建造成本 B.雨季及时排水 C.充分利用太阳能 D.利于空气流动18.冬季的白天,房间甲和乙之间的空气流动方向是()A.冷气流从通风口①进入乙,暖气流从通风口②进入甲B.暖气流从通风口①进入乙,冷气流从通风口②进入甲C.冷气流从通风口①进入甲,暖气流从通风口②进入乙D.暖气流从通风口①进入甲,冷气流从通风口②进入乙(2020·浙江高三月考)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如下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如下右图)。据此完成19~20题。19.“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A.便于室外空气流入 B.便于采光 C.便于室内热量散发 D.便于室内空气流出20.白天室内大厅的空气运动()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中央为上升气流 C.从水池流向四周 D.四周为上升气流21.(2019·广州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各题。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单位为摄氏度。兰州市区位于黄河河谷之中,周围群山环抱。其城市建设速度和扩展速度迅猛,1978年城市化水平为45.6%,2010年时已经达到62.7%,热岛效应逐渐增强。下图是兰州市某日热岛强度变化统计图。(1)描述兰州该日热岛效应的变化规律。(2)说明兰州该日正午前后热岛效应特点的成因。(3)推测兰州热岛效应季节变化的规律,并说明理由。(4)分析兰州城市化引起下垫面性质改变与热岛效应的关系。22.(2019·安徽名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中国夏季夜雨现象分布广泛,而且地域性强,总体来看夜雨主要分布在山区及其附近地区,包括高原和盆地。山区夜雨的成因与独特地形的热力差异引起的山谷风环流有关,高原夜雨可能与夏季对流性的积状云比较多有关。下图是我国9个典型夜雨分布区夜间与白天降水百分比(夜间降水百分比减去白天降水百分比)的差异。(1)结合图,比较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夜雨的差异。(6分)(2)分析四川盆地多夜雨的成因。(8分)(3)分析昼晴夜雨天气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6分)

三、等压线图判读(2020·威海一中月考)下图是“我国南方局部区域某日海平面与相应5000米高空等气压差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1题。1.此时,南昌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A.偏北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东风(2020·天津模拟)读图,回答2~3题。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2.判断此时P地的风向()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3.甲、乙、丙、丁四地中的气压可能与Q地相等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019·珠海名校测验)下图为“某气象科学家绘制的局部地区某时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4~5题。4.图中风速最大的点为()A.甲 B.乙 C.丙 D.丁5.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A.东南、西南、东南、西南 B.东北、西北、东南、西北C.西北、东北、西北、东南 D.东南、西南、东南、西北(2020·合肥质检)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4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6~7题。6.从14时到20时,合肥()A.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 B.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 D.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7.根据图示信息推测()A.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 B.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C.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 D.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2020·贵阳摸底)下图为某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