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士力学
11解:
(1)A试样
(1)B试样
12解:
已知:=15、3g=10、6g=2、70
饱与=1
又知:15、310、6=4、7g
(1)含水量
==0、443=44、3%
(2)孔隙比
(3)孔隙率
(4)饱与密度及其重度
(5)浮密度及其重度
(6)干密度及其重度
13解:
14解:
15解:
(1)
(2)
(3)
该砂土层处于中密状态。
16解:
1、
上述叙述就是错误得。
2、
上述叙述就是错误得。
3、
上述叙述就是正确得。
1-7证明:
(1)
(2)
巴=1+%=[K=%K=Gg+aSe=G+S,e
*―/一匕+%—1+%/匕—l+e—l+e-1+e
(3)
—:—p
c、」ns-vsP_m-Ka_K"一Ps-p_Gp-p_G-\
ws--_wswwSp
P-v-vs+K7/rT77--i+e-i77"
K
18解:
(1)对A士进行分类
①由粒径分布曲线图,查得粒径大于0、075mm得粗粒含量大于
50%,所以A土属于粗粒土;
②粒径大于2mm得砾粒含量小于50%,所以A土属于砂类,但小
于0、075mm得细粒含量为27%,在15%〜50%之间,因而A土属
于细粒土质砂;
③由于A土得液限为16、0%,塑性指数,在17mm塑性图上落在
ML区,故A土最后定名为粉土质砂(SM)。
(2)对B土进行分类
①由粒径分布曲线图,查得粒径大于0、075mm得粗粒含量大于
50%,所以B土属于粗粒土;
②粒径大于2mm得砾粒含量小于50%,所以B土属于砂类,但小
于0、075mm得细粒含量为28%,在15%〜50%之间,因而B土属
于细粒土质砂;
③由于B土得液限为24、0%,塑性指数,在17mm塑性图上落在
ML区,故B土最后定名为粉土质砂(SC)。
(3)对C土进行分类
①由粒径分布曲线图,查得粒径大于0、075mm得粗粒含量大于
50%,所以C土属于粗粒土;
②粒径大于2mm得砾粒含量大于50%,所以C土属于砾类土;
③细粒含量为2%,少于5%,该土属砾;
④从图中曲线查得,与分别为0、2mm,0、45mm与5、6mm
因此,土得不均匀系数
士得曲率系数
⑤由于,所以C土属于级配不良砾(GP)。
19解:
(1)
即
(2)
t
(3)
[21]如图所示为某地基剖面图,各土层得重度及地下水位如图,求土
得自重应力与静孔隙水应力。
2m丫=18、5kN/m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y=18kN/m3
R▽地下水位r
[lm-ysat=20kN/m3
「yt=19kN/m3
3msa
、T
D-^----------------------------
2mYsat=l9、
E-S----------------------------
解:各层面点自重应力计算如下:
0点:
A点:
B点:
C点:acz=+%4+%”3=18.5x2+18x1+10xl=65.OkPa
D点:acz=+y2b++片〃4=18.5x2+18xl+10x1+9x3=92.OkPa
P占.(rcz=%/+y2b+/也+L+y;%=18.5x2+18x1+10x1+9x3+9.5x2
‘、•=\\\.0kPa
各层面点得静孔隙水应力如下:
0、A、B点为0;
E点:
绘图如下:
[22]某矩形基础,埋深1m,上部结构传至设计地面标高处得荷载为
P=2106kN,荷载为单偏心,偏心距e=0、3。求基底中心点、边点A与B
下4m深处得竖向附加应力
3
解:已知:P=2106kN,Yo=17kN/m,jd=1m,eo=O>3,/=6m,b=3m,z=4m>
(1)基底压力:
G=丫d/b=20刈X6X3=36),N,
Fv=P+G=2106+360=2466kN
(2)基底附加应力:
引起,附加应力系数及附加应力值见下表。
A点竖向附加应力:可认为有矩形均布荷载Pn与三角形荷载Pt两部
分引起,即:
附加应力系数及附加应力值见下表。
附加应力计算表
0点B点A点
荷载型式矩形均矩形均矩形均三角形分布
布布布
/(m)3361、5
b(m)1、531、56
z(m)4444
l/b2140、25
z/b2、66671、3332、66670、6667
Ks(查表0、08600、13770、10480、0735(查表
22)23)
Qz计算式4Kspn2KsPn2Kspn2Kt2Pt
17、6910、47
az(kPa)41、2833、0528、16
[23]甲乙两个基础,它们得尺寸与相对位置及每个基底下得基底净
压力如图所示,求甲基础。点下2m处得竖向附加应力。
解:甲基础0点下2m处得竖向附加应力由基础甲、乙共同引起,计算
中先分别计算甲、乙基础在该点引起得竖向附加应力,然后叠加。
(1)甲基础在0点下2m处引起得竖向附加应力:
由于0点位于基础中心,荷载为梯形荷载,在。点得竖向附加应力与梯
形荷载平均得得均布荷载相等,即可取pn=(100+200)/2=150kPa
由图可知:/=1m,b=1m,z=2m
故://b=1、0,z/b=2、0
查表22得附加应力系数为:Ks=0、0840m:
所以,基础甲在0点以下2m处引起得竖向附加应力为:
⑵乙基础在0点下2m处引起得竖向附加应力:
pn=200kPa
附加应力计算如下表:
计算区
/bz"bz/bKs—KsPn
域
0、
obdf44210、546、3
2315
0、
obcg4222139、98
1999
0、
oaef4222139、98
1999
0、
oahg2221135、04
1752
1、38
(3)。点下2m处引起得竖向附加应力:
[24]
解:⑴
(2)求偏心距:
_F„x3.83-/<,x3.5F_..350
x--------------------------3.83-----h-x3.5—3.83---------x3.5—2.605根
FvFv1000
所以,偏心距
求基底压力:
求基底净压力:
求附加应力:
附加应力系数及附加应力计算表:
M点N点
条形均布三角形荷条形均布三角形荷
何-W-载iV载荷载载
X0606
b6666
Z3366
x/b0101
z/b0、50、511
K;(查表26)0、4790、409
KJ(查表27)0、3530、250
(kPa)30、0825、69
(kPa)46、4932、93
(kPa)76、5758、62
[25]题略
解:(1)自重应力:
⑵竖向附加应力:
偏心距:
基底压力:
707+3x2x1x206>0.17]184.7
----------------------xJ
3x291.0
基底净压力:
o2m
附加应力:
可按均布荷载考虑,
附加应力计算如下表:
M点N点
I1、51、5
b11
z1、53、5
l/b1、51、5
z/b1、53、5
Ks(查表22)0、14610、0479
(kPa)70、0722、97
⑶静孔隙水应力:
[31]已知:A=120cm;△H=50cm,L=30cm,t=10S,Q=150cm:求k。
解:
[32]已知:n=38%,Gs=2、650
图1-28例题1-7附图
解:⑴由图128查得:
,,
可得:
查图128得小于粒径1、25mm得土粒百分含量为:P=26%。
0.3-〃+3/0.3-0.38+3x0.382八门八”
PD„„=------------=-------------------=0.570=57.0%
p1+;71-0.38
贝IP<0、9Pop=51、3%
所以,该士为管涌型。
⑵查图128得:
则
22
icr=2.2(G、一lXl-«)—=2.2x(2.65-1)x(1-0.38)x史=0.26
t/200.80
[33]已知::n=36%,Gs=2、65o
解:(1)查图129可得,
则:
由图129可知,土样C为级配不连续土。从图中查得小于粒组频
率曲线谷点对应粒径得土粒百分含量为:
P=43%>35%
所以,土样C为流土型。
(2)
[34]已知:Gs=2、68,n=38、0%,相邻等势线间得水头损失为△h=0、
8m,Ii2=2m,,发生流土得临界水力梯度icr—1>04o
解:(1)b点在倒数第三根等势线上,故该点得测压管水位应比下游静
水位局O
从图中量测得b点到下游静水位得高差为
则,b点测压管中得水位高度为
所以,b点得孔隙水应力为:
其中,由下游静水位引起得静孔隙水应力为:
而由渗流引起得超静孔隙水应力为:
b点得总应力为:
a-ywh2+ysal(%—鱼)=1。x2+20x(13.53—2)=250.6人Pa
所以,b点得有效应力为:
⑵从图中查得网格5,6,7,8得平均渗流路径长度为,而任一网格得
水头损失为△*()、8m,则该网格得平均水力梯度为
所以,地表面56处不会发生流土。
[35]已知:一,地下水位以上砂土层厚hFl、5m,地下水位以下砂土层
厚h2=1、5m,粘土层厚Ii3=3、0m。
解:由图可知,粘土层顶面测压管水位为(以粘土层底面作为高程计
算零点);
粘土层底面测压管水位为
(1)粘土层应力计算:
粘土层顶面应力:
总应力:
孔隙水应力:
有效应力:
粘土层底面应力:
总应力:
a2=7砂〃।+九<〃砂〃2+7“〃粘”3=17.6x1.5+19.6x1.5+20.6x3=\17.6kPa
孔隙水应力:
有效应力:
(2)要使粘土层发生流土,则粘土层底面得有效应力应为零,即
所以,粘土层底面得测压管水头高度应为,
则,粘土层底面得承压水头应高出地面为11、766、0=5、76mo
[41]解:(1)由l/b=18/6=3、0<10可知,属于空间问题,且为中心荷载,
所以基底压力为
基底净压力为
(2)因为就是均质粘土,且地下水位在基底下1、5m处,取第1分
层厚度为H尸1、5m,其她分层厚度乩=3、Om(i>1)0
(3)求各分层点得自重应力(详见表1)
(4)求各分层点得竖向附加应力(详见表1)
表1各分层点得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计算表(/各例炉加
占
,八、自重应力附加应力
/(查
C?
用乙z/bl/b表
22)
01、528、650030、71、35
2500
0、
13、045、151、50、50368、24
2391
0、
26、078、154、51、50346、81
1640
0、
39、0111、157、52、50330、36
1064
0、
412、0144、1510、53、50320、58
0721
(5)确定压缩层厚度。
由表1可知,在第4计算点处,所以,取压缩层厚度为10、5mo
(6)计算各分层得平均自重应力与平均附加应力(详见表2)。
(7)由图429根据与分别查取初始孔隙比与压缩稳定后得孔
隙比e2i(结果见表2)。
表2各分层得平均应力及其孔隙比
层层平均自重平均附加荷后得总应力初始孔压缩稳定
口厚应力力口应力(kPa)隙比后得孔隙
(m比
)(kPa)(kPa)
011、36、9069、80106、700、9280、800
5
123、61、6557、53119、180、8710、785
0
233、94、6538、59133、240、8140、761
0
343、127、6525、47153、120、7710、729
0
(8)计算地基得沉降量。
0.871-0.7850.814-0.761
s4Ms嘴翳心。+++
1+0.8711+0.814
0771-0729、
上I:。;产卜300=9.96+(0.0460+0.0292+0.0237)x300=39.63cm
[42]解:⑴属于平面问题,且为偏心荷载作用,
偏心距e=1、0<b/6=2、5,所以
基底压力为:
基底净压力为
(2)因为地基由两层粘土组成,上层厚9m,基础埋深3m,地下水
位埋深6m,因此上层粘土分为两层,层厚均为3m,下层粘土各分层后
也取为3mo
(3)求各分层点得自重应力(基础侧边1下得计算详见表1,基础
侧边2下得计算详见表2)。
(4)求各分层点得竖向附加应力(基础侧边1下得计算详见表1,
基础侧边2下得计算详见表2)o
表1基础侧边1下各分层点得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计算表
自重应力附加应力
占
八、、均布荷载三角形荷载附加
口应力
乙福(查低(查合力
抹乙
/b表26)(kPa)表27)(kPa)(kPa
)
16、
0357、0000、50016、500、0030、36
86
16114、030、0、49816、430、06123、
7、32
275
29144、060、0、48916、140、11029、
13、20
434
31177、090、0、46815、440、14032、
16、80
2624
表2基础侧边2下各分层点得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计算表
自重应力附加应力
占
,、、、均布荷载三角形荷载附加
_弓_应力
£(查£(查合力
Hi乙
/b表26)(kPa)表27)(kPa)(kPa
)
73、
0357、0000、50016、500、49757、48
98
16114、030、0、49816、430、43768、
52、44
287
29144、060、0、48916、140、37961、
45、48
462
31177、090、0、46815、440、32854、
39、36
2680
41210、010、0、44014、520、28548、
34、20
52872
51243、011、0、40913、500、25043、
30、00
85050
(5)确定压缩层厚度。
对于基础侧边1,由表1可知,在第3计算点处,所以,取压缩层厚
度为9、Omo
对于基础侧边2,由表2可知,在第5计算点处,所以,取压缩层厚
度为15、0mo
(6)计算各分层得平均自重应力与平均附加应力(基础侧边1下
得计算详见表3,基础侧边2下得计算详见表4)0
(7)由图429根据与分别查取初始孔隙比前与压缩稳定后得孔
隙比成(基础侧边1下得计算详见表3,基础侧边2下得计算详见表
4)0
表3基础侧边1下各分层得平均应力及其孔隙比
层层平均自重平均附加荷后得总应力初始孔压缩稳定
_号_
厚应力加应力(kPa)隙比后得孔隙
(m比
)(kPa)(kPa)成
013、85、520、31105、810、8360、812
0
123、129、026、55155、550、7760、753
0
233、160、530、79191、290、7490、618
0
表4基础侧边2下各分层得平均应力及其孔隙比
层层平均自重平均附加荷后得总应力初始孔压缩稳定
_号_
厚应力加应力(kPa)隙比后得孔隙
(m比
)(kPa)(kPa)e?\
013、85、571、43156、930、8360、752
0
123、129、065、25194、250、7760、711
0
233、160、558、21218、710、6270、586
0
343、193、551、76245、260、6030、573
0
453、226、546、11272、610、5840、559
0
(8)计算基础两侧得沉降量。
对于基础侧边1:
0.836-0.8120.776-0.754]
+x300
1+0.8361+0.776;
=(0.0131+0.0124)x300=7.65cm
对于基础侧边2:
。f0.836-0.7520.776-0.7110.627-0.586.
2占1+0i11+0.8361+0.7761+0.627
0.603-0.5730.584-0.55外
1+0.6031+0.584)
=(0.0458+0.0366+0.0252+0.0187+0.0158)x300=42.63cm
(9)计算基础两侧得沉降差。
由(8)可知。基础侧边1得沉降量小于基础侧边2得沉降量,因此
基础两侧得沉降差为
[43]解:
[44]解:⑴
(2)已知,最终沉降量,则固结度为
粘土层得附加应力系数为梯形分布,其参数
由U及值,从图426查得时间因数7;=0、48,
粘土层得固结系数为
则沉降达12cm所需要得时间为
[45]解:(1)求粘土层得固结系数
已知试样厚度2cm,固结度达60%所需时间8min,附加应力分
布参数=1,从图426查得时间因数7;=0、31,则固结系数为
(2)求粘土层得固结度达80%时所需得时间
附加应力分布参数=1,从图426查得固结度达80%时得时间因数
几二0、59,则所需时间为
[55已知,,,
解:⑴
所以,试样不会破坏。
(2)由(1)可知,在小主应力保持不变得条件下,大主应力最大只
能达到360kPa,所以不能增大到400kPao
[52]已知,,,
解:
所以,计算点处于稳定状态。
[53]已知,,,,
解:计算点得有效应力状态为
所以,计算点已破坏。
[54]解:(1)总应力摩尔圆及强度线如习题图541所示,由图中可知
总应力强度指标。
4
00
35o-MohrsCircle1
1Mohr'sCircle2
3OO
-------Mohr'sCircle3
25oShearStrengthLinec=21kPa
20oFi=23°
15o
1
0O
50
-100_5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
正应力/kPa
习题图541总应力摩尔圆及强度线
(2)有效应力摩尔圆及强度线如习题图542所示,由图中可知总
应力强度指标。
40o
"MohrsCircle1
35o
Mohr'sCircle2
30oMohr'sCircle3
c=31kPa
25o-ShearStrengthLine
0oFi,=27°
2
5o
1
0o
1
5o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
有效正应力/kPa
习题图542有效应力摩尔圆及强度线
[55]解:已知,一固结不排水剪破坏时得孔隙水应力为,则对应得有
效主应力为
又
所以
cr,+%5一%380+200380一2007n
u,=-------------------=------------------------------=120kPa
22sin(p22xsin32°
摩尔圆及强度线如习题图55所示。
摩坏
内破
得切
样剪
土,
以得。
所意示
,
线题所
为:7
度依5
角为,
强图
夹态为
及题
得状程:
a圆方习
P力力则为
k尔如
/应应线,态
力摩为线
应主主度状
力心度
正大强力
应总,圆强
与
5得样“应及
面c
5时试主圆
坏坏为效
图结尔
破破径有
题固摩
切半得
切常力
习剪得时
剪正应
于,圆坏
与得
由得尔破
)意饱时
1摩切
0题是坏
5(力剪
2:依就,破
)应
R回读解于以切
Bdx/-]2效
7为(由所剪
5角有
[擦时
<
K
回
就
正应力/kPa
习题图57应力摩尔圆及强度线
所以,孔隙水应力为,则孔隙水应力系数4为
[58]解:已知,…
(1)求与有效应力强度线相切摩尔圆得。
依据摩尔圆与强度线相切得位置关系,可得:
则
(2)求不排水强度
依据G“得定义,C“得大小应等于摩尔圆得半径,即
(3)求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
由于孔隙水应力系数4尸1、0,则孔隙水应力为
AM=-A(T3)=Af((^-(T3)-0)=fcr,_q)=1.0x(300-100)=20OkPa
所以,CU试验剪切破坏时得主应力状态为
依据摩尔圆与强度线相切得位置关系,可得:
所以
各剪切破坏时得应力摩尔圆及强度线如习题图58所示。
Mohr'sCircleforeffectivestress
-Mohr'sCirclefortotalstress
ShearStrengthLineforeffectivestress
-------ShearStrengthLineforUUtest
B1
dShearStrengthLineforCUtest
^
K
w
届
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
正应力/kPa
习题图58应力摩尔圆及强度线
[59]解:(1)加荷前M点得竖向总应力、孔隙水应力与有效应力
加荷瞬间M点得得竖向总应力、孔隙水应力与有效应力
加荷前后孔隙应力增量为
依据孔隙应力系数得定义,有
由于M点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故加荷瞬时得孔隙应力系数斤1、0,则
(2)已知均质侧压力系数左二0、7,加荷前M点得有效应力状态为
加荷后M点得有效应力状态为
依据摩尔强度理论,当时,与强度线相切得摩尔圆得大主应力为
=%2'•tan2(45°+今)=23.2xtai?(45°+y=69.6Pa<b;=126.OkPa
所以,M点加荷后发生剪切破坏。
M点加荷前后得应力摩尔圆及其与强度线得关系如习题图59o
80
Mohr*sCircleforbeforeloading
Mohr'sCircleforafterloading
ShearStrengthLineforeffectivestress
20406080100120140
正应力/kPa
习题图59M点加荷前后得应力摩尔圆及其与强度线得关系
第6章挡土结构物上得土压力
[61]解:静止侧压力系数
(1)A点得静止土压力
(2)B点得静止土压力与水压力
(3)C点得静止土压力与水压力
eoc=K[\yzB+/(zc-)]=0.5[16x2+8x(5-2)]=28.OkPa
土压力、水压力分布图分别见习题图611、612O
习题图611静止土压力分布图习题图612水压力分
布图
(4)土压力合力大小及作用点
静止土压力£得作用点离墙底得距离次为
111g(zc-ZB)
Y)=-]-e0BZB-Z.B+(ZC-ZB)+e0B(ZC-ZB
E。八123
;(zc-8)
5(e()C-,0BX2C-ZB
11
<-xl6x2x-x2+(5-2)+16x(5-2)x卜(5-2)+
82.023
1x(28-16)x(5-2)x|1x(5-2)
3
1.23/77
(5)水压力合力大小及作用点
水压力合力作用点距离墙底得距离为
[62]解:主动土压力系数:q=20kPa
、
AI-J--I--I--I--I-I
Hi=3m
H2=3m
▽地下水位
(1)各层面点得主动土压力C
H=4m
A点:3
D
B点上:
B点下:
C:eaC±=(/,//,+y2H2+q)Ka2=(18.5x3+18.5x3+20)x0.271=35.
C点下:
D点:
=1%4+y2Hz+YM+q)K〃2=(18.5x3+18.5x3+8.5x4+20)x0.2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纤维板行业的国内外标准对比研究考核试卷
- 畜牧良种繁殖保险制度与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时间的初一语文作文
- 玉米加工与粮食产后减损技术考核试卷
- 空中交通管制员视觉识别能力考核试卷
- 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策略考核试卷
- 站内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与人性化设计实践成果考核试卷
- 纺织品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创新考核试卷
- 小学100以内退位减法练习题(500条)
-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可视化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
- 定向钻出入土点平面布置图(可编辑)
- ANSYS导出柔性体MNF文件入ADAMS的详细步骤
- (完整版)200210号文-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本月修正2023简版
- 《骆驼祥子》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光学零件制造工艺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卷文学类阅读真题《建水记》《大师》讲评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人教部编版
- 中考冠词专项训练100题 (带答案)
- 幼儿心理学(陈帼眉)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电力现货市场基础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