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3年《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总结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7篇)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总结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一
1、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经历猜想、操作、验证、探讨、归纳等数学活动。譬如,我从圆柱模型拼成长方体入手,强调它们是等底等高长方体。由长方体体积公式v=sh,猜想圆柱的体积公式。再通过学生的具体实际操作、小组合作探究,从而摸索出圆柱体积公式,并把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圆柱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活动中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譬如,回想上学期所学的圆的面积推导公式,从而理解圆柱的底面积与长方体底面积相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本节课中,我最大的可惜就是没有采用多媒体课件。但我认为一节好课就非要使用多媒体课件吗?其实不然。当然,今天我在教学中,确实有大量的`不足。譬如,将圆柱体切割成若干等份,等份越多,分得越细,就越接近于长方体。假若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演示,或许效果更明显
总之,今天教学中的不足,我会不断改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重视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设计更精、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梯度问题,让他们在有限的时空内高兴学习、成长!《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1、一节好的课,在教学时要层次明了,步步深入,重点突出。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首先从实物图形讲解到空间图形,采用比较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然后要学生用自己的学具动手做试验,从试验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然后,利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印象。
2、一节好的课,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测,先推测圆柱和圆锥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目标。在应用公式的教学中,又把问题转向到课初学生推测且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计算出圆锥的体积,终究使悬念得出了满意的结果,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3、一节好的课,要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我平日十分重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表现也相当的卓越。我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分组观测、操作、探讨,动手做试验等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总结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二
《圆柱与圆锥》单元终究落下帷幕……
我想教过这一单元的老师对它的感觉确定是“想说爱你不简单〞,学生也一定是“恨你在心口难开〞。呵呵~~这一切的源头都得归功于本单元的“计算〞。
对于本单元的计算,我曾采取了以下策略,以期学生能少“恨〞一些:
1、熟记3.14与一些常用数相乘的结果。
2、启动学生的简算意识,教给学生一些计算的技巧。
①对于一些有特别数据的计算,如计算圆柱体积:2.5×2.5×3.14×8,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2.5×2.5×
8)×3.14=50×3.14=157;
②计算圆锥的体积时,可让学生把乘数中能和1/3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如4×4×3.14×6×1/3,可引导学生把6和1/3先约分,然后再乘,(4×4×2)×3.14=100.48;
③对于一般数据的题目,如:3×3×3.14×8,也尽量把3.14以外的数先相乘,最终再和3.14相乘,即(3×3×8)×3.14=72×3.14=226.08,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3、计算量很大的题目,采取“只列式,不计算〞。
对于计算繁杂程度高的题目,我寻常是采取“只列式不计算〞的策略,既可保持学生的兴趣又可节省时间。“银行的工作人员通
常将50枚硬币摞在一起,用纸卷成圆柱外形。(底面直径2.5cm,高9.25cm)你能算出每枚1元硬币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厘米吗?〞这题的列式是1.25×1.25×3.14×9.25÷9,假如真让学生计算出结果的话,生怕既费时又吃力。所以我们教师也不要拘泥于算。
4、启动学生的估算意识。
估算可以使学生把正确结果的范围框定,对于一些有明显错误的计算,简单发现问题。如:1.2×1.2×3.14×6=271.296,估算:1×1×3×6=18,正确的结果应当是在18左右,而现在271.296偏离正确的`结果太远了,一定是错误的。正确的结果应当是27.1296。当然,假如真的为学生的兴趣考虑的话,可以使用计算器。但是由于考试的“紧箍咒〞,又有几个老师能够如此潇洒与超然呢?
我不能做到绝对的超然,但我也努力了!呵呵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总结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三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圆柱体》
1、初步感知、了解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2、观测、对比、发现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并愿意陈述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装有乒乓球、小皮球、海洋球等各种球体物品的红色篮子,装有易拉罐、积木、擀面杖、塑料瓶等圆柱体的绿色篮子。
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认识圆柱体》。
一、以“怎样让圆柱体的物品滚动〞导入,引发幼儿摸索的兴趣。
1、幼儿自己选择圆柱体的物品玩一玩、滚一滚,摸索发现圆柱体物品滚动的特征。
2、引导幼儿交流共享格子的摸索发现:你方才玩的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易拉罐、积木、擀面杖、塑料瓶这些物品躺下来才会滚。
二、幼儿初步感知、了解圆柱体的特征。
1、给幼儿每人一块圆柱体的积木,引导幼儿看一看、滚一滚,摸索圆柱体的特征。
2、小结: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躺下来才会滚,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圆柱体〞。
三、幼儿对比区分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特征。
1、引导幼儿从红色篮子里拿一件球体的物品,从绿色篮子里拿一件圆柱体的物品,玩一玩、滚一滚、比一比,摸索发现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
2、引导幼儿共享交流各自的发现:球体和圆柱体都是会滚动的物体,它们滚起来一样吗?
3、小结:球体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而圆柱体却不能向每个方向滚动,只有躺下来才能滚动。
四、幼儿找一找生活中的球体和圆柱体的物品。
1、引导语:请你们找一找我们的周边有哪些东西是球体或者像球体,哪些东西是圆柱体或者像圆柱体。生活中有的东西是球体的,有的.东西是圆柱体的,不管是球体还是圆柱体都有它的用处。回家以后你们再去找一找球体的东西和圆柱体的东西,看一看这些东西会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五、教师指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认识圆柱体》。
《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接触到。但幼儿对圆柱体的认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大班幼儿已认识了平面几何图形和球体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
在认识圆柱体的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个环节是让孩子把这些不同形体的物体立起来,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摸索,来理解圆形是平面的,平躺着的,而球体、圆柱体等是可以立起来,是立体的,让孩子初步感知“平面与立体〞的基本概念。孩子们在这一环节的表现让我惊喜,也给了我好多的感悟。我们有时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不敢给予孩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与任务。其实孩子们是乐于加入有一难度的活动的,这让他们能找到自我的价值,体验到更多的成功感,这样孩子也会得到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在以后的一些摸索活动中,我们要改变自己的一些观念与思维定势,多给孩子提供和创造一些机遇,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得到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给孩子们的思维插上翅膀,在知识空间里自由飞行!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总结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四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他们的数学学习不仅仅在数学课堂上,在生活中他们也在不断地积累数学的知识和经验。因此“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圆柱形的物体在生活中可谓太常见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一定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有关圆柱的知识和经验。基于“尊重学生的已知,引导学生的未知,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我提出了“你对圆柱有哪些了解?〞的问题,试图通过这个问题,找到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和联结点,达到“立足旧知,激起学生灵动思维〞的'目标。从学生的回复不难看出,学生对于圆柱的整体把握显然不感兴趣,他们更多的关心是某个局部,如两个底面,底面的外形等。不过令人可惜的是,对于我的这
个安排学生并没有领情,举手回复的学生不多,我所想要看到的“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的情景并没有出现。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冷场?除了学生进入高年级,由于生理、心理的诸多问题导致不爱回复问题,羞于表达,或懒于表现的原因以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平日的课堂上,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质量〞,所谓的“高效〞,牺牲了给学生说话的机遇。逐渐的,学生也就习惯默然了。
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学生亲自把知识发现出来。在本环节的教学中,老师并没有把圆柱的特征“教〞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测、触摸圆柱体实物,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和双手去发现,去感悟圆柱的特征。特别是在有一位学生发现了圆柱的两个底面大小相等后我并没有就此作罢,而是让全体学生想方法证明这个发现。通过汇报我们不然看出,由于老师给了学生这个机遇,其结果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从各自的视角出发,证明白圆柱的两个底面相等,展示了学生有特性的学习方式。
证明“圆柱的两个底面大小相等〞这个环节,在备课时预想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证明方法:
1、将圆柱形容器的盖子取下与底面相对比;
2、用圆柱形实物的底面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将另一底面和画好的圆作对比;
3、用尺子量出两个底面的直径或半径作对比。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大量多的意想不到,生3的说法就没有在我的预设之中。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想法?如何把握生成?是对教师把握
课堂水平的一次考验。在这个过程中,令自己感到惋惜的是在生3回复之后,我竟然没有做出任何评价。我用默然这盆冷水,浇灭了该生创新的火花;我的无动于衷,击退了该生答题的热心。这样一来,创设一个敢于质疑,乐于表达的课堂学习气氛的想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在后来的评课中,教研组长陈老师评价说:“生3的回复,从反面论证了圆柱的底面积相等,应当得到勉励和表扬。〞学困生这样一次精彩的回复,独辟溪径的思路,我却视而不见,至今我还懊悔不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当时没有听懂该生的意思,没有立刻反应过来;另一方面,暴露出在我的思想深处,关注课堂的进程比关注学生多一些。由于学生的回复在我的预设之外,便敷衍了事,心里更想听到的是预设中的答案。后来这位学生的回复,我之所以满意,我想也是这种心理在作怪吧。以学生为主体,具体落实到课堂上,教师应当关注每一位学生表现,重视教师评价对学生所起到的鼓舞作用。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而生成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只有互动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生成,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总结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五
本节课通过“引圆柱——学圆柱——探圆柱——用圆柱以及悟圆柱〞这五个环节,引领学生经历了回忆比较、看书自学、实践探究、欣赏感悟的过程,认识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方面是做得对比好的:
我经常思考: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绝不是“一张白纸〞,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有着不同的知识基础。所以,教师的“教〞应服务于学生的“学〞。
对于圆柱,学生在生活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认识。因此,我把新知的引入瞄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本课的教学起点。由最初的回忆圆到引出圆柱,再由想圆柱到充满神秘感的摸圆柱,这一个个满载思维的过程都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圆柱的与众不同,从而产生认识圆柱的猛烈欲望。
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特性特征是我确定教学方式的重要前提。对于圆柱各部分名称,书中已有明确的介绍,引导他们拿起圆柱看书自学,这种实实在在的学习方式,不仅拉近了课本与现实的距离,而且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经过自己努力获得知识的成功感。终生受用的自学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告诉我,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需要上的,在新的教学理念倡导下,学生不再是活生生的容器,被动等待着教师照本宣科的浇灌和枯燥无味的填塞。他们需要的是亲身感受、亲自体验知识的“再创造〞和“再发现〞的过程。因此,对于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教学,我创设了一个制作圆柱的话题,用生动好玩儿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奇妙地引出摸索圆柱侧面特征的需要。学生围围着“制作一个圆柱需要剪出什么材料〞的问题,自然摸索起圆柱的底面和侧面的特征。在这过程中,学生的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也因需要而生成。而在进行侧面展开图的摸索时,作为引导者的我选择了先让学生重点摸索侧面沿高展开得到长方形的一般状况,然后再通过“选材做圆柱〞的活动,将侧面展开得到正方形的特别状况以及平行四边形和不规矩图形的其他状况加以渗透。在保证学生把握基础的前提下,做到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有益拓展,让每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实〞。
圆柱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立体图形。所以我选择了利用课件,演示从生活中的圆柱形实物到数学中的圆柱的抽象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生活数学化的过程。此外,我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个圆柱模型,学生可以在自学、摸索等等的活动中亲自摸一摸、剪一剪、看一看,生活实物与数学学习相辅相成,这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借助多媒体又让数学学习走向生活化,引领学生走进圆柱的世界,看看圆柱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生产中的存在,并直观、奇妙地介绍了圆柱的高在生活中的其他叫法,使学生活学活用,由心发出“圆柱的作用可真大啊〞、“我还要继续探究圆柱〞等等的慨叹。
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积极参与,开启聪慧,是我力求做到的。通过设计填空、判断、选择、做圆柱,这样有梯度的练习,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稳定新知并形成技能。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益,我别具匠心地设计板书,不仅突出了重难点,还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我精心设计的课后延伸——可乐罐的奥秘,开放性地向学生注入生活现实的鲜活信息,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而看到方才学生的眼神,我感受到他们将越来越喜欢上数学……
本着以学定教、为学生发展而教的理念,我和学生在和谐、充实的教学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但同时,在方才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譬如,对于每个教学环节的处理,还得继续细化和优化,以达到更高更好的教学效益。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处理老师预设以外的突发问题等等,都是我要继续学习、继续努力的方向。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总结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篇六
新一轮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实现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测、试验、推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1.创设生活情景,鼓舞自主摸索。
2.创立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3.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
4.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圆柱的表面积》是小学数学十二册的内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例2是求圆柱的表面积。先说明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在给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让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求表面积。例3是让学生运用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求出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的用料,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把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理解和把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表面积展开模型电脑课件学具准备:易拉罐、白纸壳、剪子
(一)创设生活情景,鼓舞自主摸索
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子们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立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提了好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假使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际,因此,用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去创设情景,很简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使其自主地积极摸索新知,解决问题。)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1、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师:用什么外形的纸来做卷筒呢?(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
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假如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评析:学生能拆开纸盒看个到底,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了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状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这一事件从数学角度看,是个怎样得数学问题?
学生观测、思考、议。
生a:它是圆柱体:两端是同样的两个圆,当中是长方形铁皮卷成的圆柱。
生b: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
圆面积x2+长方形面积
生c:必需知道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和宽才能求面积。生d: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积。师:我们让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生d: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高相等。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求出圆的面积。
师随着板书:长方形=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三)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
让学生就顺利地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s=2rh师:假如圆住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评析: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由学生得出结论,又让学生验证,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展示自我,使学生特性得到发展。)
(四)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师:大家谈得很好,现在小组合作,计算出“饮料罐〞的铁皮面积。
生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e:我知道了,圆柱的则面积等于地面周长乘以高,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则面积加上底面积和的两倍。
生f:在得数保存时,我觉得应当用进一法取值,由于用料问题应比实际多一些,由于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
(评析: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发现问题,交流解决。)
本节课的教学,同学们学习兴趣浓重,学习积极主动,课堂上他们动手操作,认真观测,独立思考,相互探讨,合作交流,终究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自始至终在自主学习中发展。主要表达在三个重视上:
1、重视学习内容的生活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四处有数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的有效方法。在第一环节中,教师就创设了“饮料罐〞情景,你想学什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愿望。其次环节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根据已把握的数学知识大胆摸索,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2、重视学习主体的创造性
有名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正确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由于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简单把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独立思考,相互探讨,辩论澄清的过程,就是自己发现或创造的过程。本节课中,首先以现实生活问题引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从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摸索、尝试、探讨、交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推导出来了。
3、重视学习过程的实践性
创立“生活课堂〞,就要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发现。本节课的其次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三种情形,在实践中推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从而得知圆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总结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七
在本次活动中,我设想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学生的的自主探究来认识圆柱体的形状特征,在头脑中建构圆柱体的基本形体概念,为此,我必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想象和操作的空间,让学生在轻松高兴的环境下学习、活动。于是,我创设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首先,我创设了一个动画形象,并以课件的形式展示,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摸索的热心,接着,提供多种圆柱体的操作材料,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滚一滚的方式去亲自体验圆柱体的形状特征,然后集中学生进行反馈与
总结
,再引导学生利用一个圆形的纸片对圆柱体上下两个底面进行大小的对比,再集中学生进行谈话,最终得出圆柱体的总体形状特征。
圆柱的组成有: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而总结出。两个底面是两个圆,并且大小一样。为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打基础。接着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来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合同-办公设备2篇
- 2024年产权保证及不动产抵押权益协议版B版
- 江南大学《法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质押合同著作权质权设立与行使3篇
- 2024年国际邮政快递服务合同
- 2024年吊车短期租赁标准协议稿版B版
- 佳木斯大学《成本会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保密协议范本汇编
- 暨南大学《大数据分析的Python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济宁学院《歌曲伴奏与弹唱》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分层作业(含答案)
- HSK 2标准教程(完整版)
- 新HSK1-6词汇大纲文档
- 医院保密工作培训课件
- 骨科教学查房护理
- 小学奥数应用题之和倍问题练习100题附答案
- 《甲醇燃料发动机技术条件》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
- 2024年英语B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 公交公司笔试试卷及答案
- 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