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期末考试答案_第1页
地理期末考试答案_第2页
地理期末考试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析】Q地的坐标为(36°N,116°E),与北京在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4度;同

一经线上每差一纬度,距离相差111千米。【答案】B、

2、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等高线特征判断出该地形为鞍部,结合图中示坡线

的位置,可以判断两组剖面图的真实形状。

3【答案】D

4【解析】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可判断旅游路线应沿河谷而上,图中MK、

NK处有河流,沿线可体会诗句描绘的悠然意境。

【答案】A

5-6CC

7c

8答案:B点拨:直接从流入量最大值,垂直对应横坐标月份,得到月份为6月份。

9答案:D点拨:水库蓄水为流入量减去流出量之差,当流入量等于流出量时,蓄水量

最大,故10月份为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月份。

10答案:C点拨:该地区6月份流入水库水量最大,即此时降水最多,我国只有长江

流域6月份降水最多,处于梅雨季节。

答案11.A12.C

答案13.C14.D

15.D

答案16.D17.C

【解析】(1)根据图中经纬网结合等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可以确定太阳直射点是

23°26′N,45°E。当45°E为12时时,北京时间为17时。(2)比较三点的太阳高度,

①②两点经度相同,但①是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是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

②地也是正午太阳高度,由于没有位于直射点上,故②地太阳高度小于①。(3)图中

MPN,,,为晨昏线,根据经度可以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并得出PMDDDDDD为晨线,PNDDDD

为昏线。地球上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地方时O时经线,另一条是180。经线,且

180~以西为东经度区,是新的一天区域。据图中信息计算,新的一天范围是从135。w

向东到180。经线,占全球的7/8。(4)Q点为北极点,为极昼时期。又因为太阳直射

在某经线上,这条经线上的太阳高度就是正午太阳高度,故极点在一天内太阳高度均

为23°26′。

18-21答案:(1)C(2)D(3)C(4)A

22-25DBAA

答案26.B27.C28.D

答案29.A30.B

31、【解析】(1)河流的流向判断要注意两点:第一,河流总是由高向低流的,则应判

断河流所流经区域的等高线情况;第二,要注意指向标等图中的方向信息。(2)地形地势特

征包括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及分布等要素。(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描述某地位置,可用标志

性的地物(如河流、山脊、山谷等)来指示,也可以用海拔来表示其分布位置。(4)主要从线

路长短、坡度陡缓等方面分析即可。

【答案】(1)自东向西3℃到4.2℃之间(3℃<T<4.2℃)

(2)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

(3)①海拔高度在300~400米之间;②位于山麓谷地中;③有河流流过;④白水河北岸;

⑤谷口朝南。(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以下为两组答案:

合理。理由:两条路线的水平距离相同或实际距离相近;攀登的相对高度相同或两山海

拔相近。

不合理。理由: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

较大。

32【解析】(1)这是南纬28°的西海岸,寒流。应由下指向上。(2)强调这里是南半球,

且有寒流经过,等温线的数值南低北高,北侧为T1,南方为T2,并向北凸起。(3)识住寒流

对流经沿岸的影响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1)应由下指向上,(2)北侧为T1,南方为T2,并向北凸起。(3)降温、减湿。(沿

海多雾)

答案:(4)见下图。

(5)图示大气环流将变弱。原因是:东部海区温度升高,东西部的热力差异减小。

赤道附近大洋两岸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和原因分别是:大洋西岸降水会明显减少,因为这里的

上升气流减弱,对流雨随之减少;大洋东岸降水量会明显增多,因为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

用加强,加上这里的气温升高,下沉气流减弱。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也考查了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原理。正常情

况下,赤道东太平洋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和气温较低,下沉气流强,降水少,而同纬度的

太平洋西海岸,包括澳大利亚、东亚、东南亚等地,水温和气温高,上升气流强,降水较多。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暖海水南下,迫使秘鲁寒流位置比正常情况偏南,赤道东太平洋

海区水文和气温比正常偏高,上升气流加强,降水增多,大洋西海岸正好相反,澳大利亚东

侧、东亚和东南亚降水异常偏少,旱灾和森林火灾等灾害频繁发生。

33、(1)2:00

90°W

(2)快(1分)

南北极点为0,其余均为15°/时

(3)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4)冷锋A气温下降、

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5)低长江流域冬季降水少

34、答案(1)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2)B、C两地均位于板块消亡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