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吨塑料制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模板范本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2a8fe6d5cc9e0b7a715302e109b0c7/5a2a8fe6d5cc9e0b7a715302e109b0c71.gif)
![年产5万吨塑料制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模板范本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2a8fe6d5cc9e0b7a715302e109b0c7/5a2a8fe6d5cc9e0b7a715302e109b0c72.gif)
![年产5万吨塑料制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模板范本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2a8fe6d5cc9e0b7a715302e109b0c7/5a2a8fe6d5cc9e0b7a715302e109b0c73.gif)
![年产5万吨塑料制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模板范本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2a8fe6d5cc9e0b7a715302e109b0c7/5a2a8fe6d5cc9e0b7a715302e109b0c74.gif)
![年产5万吨塑料制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模板范本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2a8fe6d5cc9e0b7a715302e109b0c7/5a2a8fe6d5cc9e0b7a715302e109b0c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0.14计算结果可知,白天施工机械超标仅在100米范围内,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仅会对施工作业人员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影响。此外,由于进入施工区的公路上流动噪声源的增加,还会引起公路沿线两侧地区噪声污染。为减轻工程施工期噪声影响,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①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②施工机械应尽可能放置于对厂界外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③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④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⑤尽量压缩工区汽车数量与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⑥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在噪声源附近操作的作业人员应配戴防护耳塞。5.1.4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间垃圾主要来自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由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在施工期间也将有一定数量废弃的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混凝土、木材、废砖、土石方等。因本工程也有相当的工作量,必然要有大量的施工人员,其日常生活将产生一定数量的生活垃圾。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加以利用,防止其因长期堆放而产生扬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如不及时清运处理,则会腐烂变质、滋生蚊虫苍蝇,产生恶臭,传染疾病,从而对周围环境和作业人员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应及时清运并进行处置,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5.1.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为工业企业,选址于××(××)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所占土地已规划为工业用地,项目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场地平整、表土剥离对厂区红线内的生态影响,项目施工期对区域生物量造成的损失较小。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周期,建设项目不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大的影响;且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均为短期的,项目建成后,影响即自行消除;在施工过程中只要切实落实对施工产生的扬尘、噪声、固体废物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将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5.2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2.1污染气象特征(1)风向、风速由表5.2-1可见:厂址处全年主导风向为E(东)风,其出现频率为21.1%,次主导风向为ENE(东北偏东)风,其出现频率为9.2%,N和S风出现频率最小,为1.2%。全年静风出现频率为22.3%。春夏秋冬四季主导风向均为E风,春夏秋三季次主导风向为ENE风,冬季次主导风向为W风。全年及四季,以N、S、SSW风出现频率最小。春、夏、秋、冬静风出现频率分别为21.9%、19.7%、23.3%、24.3%。详见风向玫瑰图5.2-2和表5.2-1。根据××市气象站近五年地面风资料,统计出该地全年及各季的风向频率及平均风速,并绘制成月平均风速曲线图5.2-1。表5.2-1地面风向特征项目季节主导风向及频率(%)次主导风向及频率(%)最少风向及频率(%)静风频率(%)春E20.6ENE9.2N、S1.121.9夏E21.0ENE8.9N0.719.7秋E23.7ENE8.5SSW0.623.3冬E19.0W10.3S、SSW0.724.3年E21.1ENE9.2N、S1.222.3月份月份风速(m/s)图5.2-1××市气象站各月平均风速曲线图图5.2-2××市全年及四季风向玫瑰图厂址处年平均风速为1.5m/s(含静风)。春、夏、秋、冬各季平均风速值分别为1.6m/s、1.5m/s、1.5m/s、1.4m/s,四季相比较,春季风速略大,冬季风速略小。表5.2-2为近5年全年及各季各风向频率、平均风速统计,该表表明,全年以偏东风和偏西风平均风速较大,偏北风和偏南风平均风速较小。春夏冬三季与全年的变化一致。秋季偏南风平均风速有所下降,以偏东风平均风速最大。表5.2-2全年及各季各风向频率、平均风速统计(单位:m/s)风向项目N春风向0.9风速1.7风向0.71.04.68.921.03.61.4风速2.02.12.01.6风向8.5风速1.82.01.82.0风向10.019.03.22.02.64.31.2风速1.6风向1.63.04.31.3风速1.92.01.91.7(2)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量、蒸发量××市气象站近三十年年平均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量、蒸发量等气象要素统计资料见表5.2-3。表5.2-3××市气象站近三十年主要气象要素统计表月份气温(℃)平均气压(hPa)降水量(mm)平均相对湿度(%)平均蒸发量(%)最大风速(m/s)平均极端最低极端最高平均日最大降水量8073(3)大气稳定度及联合频率根据××近五年定时观测的云、风、日照等气象资料,采用导则HJ2.2-2008推荐的Pasguill稳定度分类法,计算统计出该地各级稳定度出现频率,见表5.2-4。由表5.2-4可见,全年中性(D)类稳定度出现频率最高,为45.8%,稳定(E、F)类次之,为32.5%,不稳定(A、B、C)类出现频率最小,值为21.7%。夏、秋、冬三季稳定类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33.9%、37.2%和33.7%,春季的值为24.9%;春季中性类稳定度出现频率最大,值为54.1%,秋季值最小,为36.4%,冬、夏两季的值分别为52.1%、40.7%;秋季不稳定类出现频率最高,值为26.4%,春、夏、冬季的值分别为20.9%、25.4%和14.1%。该表还表明,春、夏、秋、冬四季及年有相同的规律,即中性稳定度出现频率最高,稳定类次之,不稳定类出现频率最小。表5.2-4年、季稳定度出现频率(单位:%)季节不稳定中性稳定ABC∑DEF∑春1.711.77.5=SUM(LEFT)20.954.111.813.124.9夏=SUM(LEFT)25.440.717.716.233.9秋4.014.97.5=SUM(LEFT)26.436.415.222.037.2冬=SUM(LEFT)17.033.7全年2.311.97.5=SUM(LEFT)21.745.815.417.132.5表5.2-5为全年各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出现情况。结果表明,拟建厂址区全年小风(0.5≤V<1.5m/s)出现频率为31.8%,风速1.5≤V≤3.0m/s之间的风出现频率为27.4%,风速3.0<V≤5.0m/s之间的风出现频率为16.9%,风速5.0<V≤7.0m/s之间的风出现频率为1.5%,而大于7.0m/s的风出现频率仅为0.1%。表5.2-5全年各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近5年统计资料)风速SNMV<1.5A0.10.00.10.00.00.0BC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D0.37.320.6E0.05.010.8F0.07.514.1M3.17.01.60.522.354.1A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B0.00.00.00.00.00.00.20.03.0C0.10.04.4D1.53.013.1E0.00.00.10.00.03.7F0.00.00.00.00.03.0M2.73.027.4A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B0.00.00.00.00.02.5C0.00.00.20.00.00.00.00.03.0D0.00.00.21.00.010.6E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8F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M0.20.016.9A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C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D0.00.00.00.00.00.00.00.00.00.00.01.4E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F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M0.00.00.00.00.00.00.00.00.00.00.01.5A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C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D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F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M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4)污染系数风向、风速影响着环境空气污染物的稀释扩散,为综合表示风向、风速对其下风地区的污染影响程度,引用污染系数来表示,即:fi(污染系数)=Fi(风向频率)/ui(i风向平均风速)污染系数越大,其下风方向的污染越严重。根据厂址处近五年地面风资料,统计出全年和各季不同风向的污染系数,见表5.2-6。表5.2-6污染系数(f)统计表5.32.03.42.02.06.312.34.01.07.50.51.02.15.8表5.2-6表明,该地区污染系数随着风向变化,受其风频影响较大。全年污染系数最大的风向也为E风,值为11.5,最小为SW,值为0.9。从四季情况来看,春、夏、秋、冬四季污染系数分布情况与全年基本一致。即污染系数最大的风向也是E风。全年及四季污染系数玫瑰图见图5.2-3。图5.2-3全年及四季污染系数玫瑰图5.2.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预测因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要求,本环评选择对工艺废气中的非甲烷总烃、颗粒物、SO2、NOx进行预测评价。2、预测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推荐的估算模式。3、污染源预测参数(1)有组织排放废气污染源参数正常工况以水浴除尘90%的除尘效率计算,水喷淋+UV光解+活性炭吸附对颗粒物和有机废气的去除效率按分别按90%,95%计算;非正常工况以水浴除尘、水喷淋+UV光解+活性炭吸附处理能力为0%预测。污染源参数详见表5.2-7。表5.2-7点源参数调查清单表点源名称排气筒高度(m)排气筒内径(m)废气流量(m3/h)烟气出口温度(K)年排放小时数(h)排放工况评价因子源强(kg/h)非甲烷总烃SO2颗粒物NOx排气筒1150.5150002932400正常0.28/0.071/事故5.63/0.71/排气筒2150.515002932400正常/0.0380.010.12事故/0.0380.10.12(2)无组织排放废气污染源参数选取非甲烷总烃、颗粒物、SO2、NOx为无组织排放废气预测因子,其预测参数见下表。表5.2-8无组织排放污染源参数污染源位置污染物名称排放速率(kg/h)面源长度m面源宽度m面源高度(m)2#车间生产区颗粒物0.08530258非甲烷总烃0.625SO20.0042NOx0.01254、预测结果利用上述预测模式,计算在不同稳定度、风速条件下,各污染物在排气筒下风向地面轴线上的落地浓度及其距离。项目各大气污染因子经预测后取占标率最大的进行评价,估值模式计算项目废气处理设施正常和事故情况下污染源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统计结果见表5.2-9~表5.2-12。表5.2-9排气筒1正常工况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排气筒1非甲烷总烃颗粒物浓度(mg/m3)占标率(%)浓度(mg/m3)占标率(%)102.74E-100.006.947E-110.001000.0038530.110.00097690.111000.0038530.110.00097690.112000.0049310.140.001250.143000.005210.150.0013210.154000.0050610.140.0012830.145000.004610.130.0011690.136000.0047430.130.0012030.137000.0056510.160.0014330.168000.006180.170.0015670.179000.0064160.180.0016270.189660.0064530.180.0016360.1810000.0064440.180.0016340.1811000.0062730.180.0015910.1812000.0060530.170.0015350.1713000.0061430.170.0015580.1714000.0062310.180.001580.1815000.0062570.180.0015870.1816000.0062330.180.001580.1817000.0061720.170.0015650.1718000.0060830.170.0015430.1719000.0059750.170.0015150.1720000.0058520.160.0014840.1621000.0057030.160.0014460.1622000.0055540.160.0014080.1623000.0054060.150.0013710.1524000.0052590.150.0013340.1525000.0051150.140.0012970.14下风向最大浓度0.0064530.180.0016360.18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m)966表5.2-10排气筒2正常工况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排气筒2SO2颗粒物NOx浓度(mg/m3)占标率(%)浓度(mg/m3)占标率(%)浓度(mg/m3)占标率(%)1000.0000.0000.001000.0036830.740.00096910.110.011635.821000.0036830.740.00096910.110.011635.821820.0042270.850.0011120.120.013356.672000.0041680.830.0010970.120.013166.583000.0037280.750.0009810.110.011775.884000.0034510.690.00090820.100.01095.455000.0031530.630.00082980.090.0099574.986000.0029440.590.00077460.090.0092964.657000.0027050.540.0007120.080.0085434.278000.0027190.540.00071550.080.0085864.299000.0026490.530.00069720.080.0083664.1810000.0025370.510.00066750.070.008014.0011000.0023990.480.00063130.070.0075753.7912000.0022590.450.00059450.070.0071353.5713000.0021240.420.00055880.060.0067063.3514000.0019950.400.0005250.060.0062993.1515000.0018740.370.00049320.050.0059192.9616000.0017620.350.00046370.050.0055652.7817000.0016590.330.00043650.050.0052382.6218000.0015630.310.00041140.050.0049362.4719000.0014750.300.00038820.040.0046592.3320000.0013940.280.00036690.040.0044032.2021000.0013220.260.00034780.040.0041742.0922000.0012550.250.00033030.040.0039631.9823000.0011940.240.00031410.030.0037691.8824000.0011370.230.00029920.030.003591.7925000.0010840.220.00028540.030.0034251.71下风向最大浓度0.0042270.850.0011120.120.013356.67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m)182根据估算模式,正常工况情况下,排气筒1中非甲烷总烃的最大地面浓度为0.006453mg/m3,占标率Pi为0.18%;颗粒物的最大地面浓度为0.001636mg/m3,占标率Pi为0.18%。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为966m,排气筒2中SO2的最大地面浓度为0.004227mg/m3,占标率Pi为0.85%;颗粒物的最大地面浓度为0.001112mg/m3,占标率Pi为0.12%,NOx的最大地面浓度为0.01335mg/m3,占标率Pi为6.67%。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为182m可见项目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时,大气污染物的占标率均很低,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比较小。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限值的要求,不会降低区域的大气功能类别。点源非正常工况估算模式结果分析见下表。表5.2-11排气筒1非正常工况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排气筒1非甲烷总烃颗粒物浓度(mg/m3)占标率(%)浓度(mg/m3)占标率(%)105.509E-90.006.947E-100.001000.077463.870.0097691.091000.077463.870.0097691.092000.099144.960.01251.393000.10485.240.013211.474000.10185.090.012831.435000.092694.630.011691.306000.095374.770.012031.347000.11365.680.014331.598000.12436.210.015671.749000.1296.450.016271.819660.12986.490.016361.8210000.12966.480.016341.8211000.12616.300.015911.7712000.12176.090.015351.7113000.12356.180.015581.7314000.12536.260.01581.7615000.12586.290.015871.7616000.12536.260.01581.7617000.12416.200.015651.7418000.12236.110.015431.7119000.12016.000.015151.6820000.11775.890.014841.6521000.11475.740.014461.6122000.11175.590.014081.5623000.10875.440.013711.5224000.10575.290.013341.4825000.10285.140.012971.44下风向最大浓度0.12986.490.016361.82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m)966表5.2-12排气筒2非正常工况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排气筒2SO2颗粒物NOx浓度(mg/m3)占标率(%)浓度(mg/m3)占标率(%)浓度(mg/m3)占标率(%)1000.0000.0000.001000.0036830.740.0096911.080.011635.821000.0036830.740.0096911.080.011635.821820.0042270.850.011121.240.013356.672000.0041680.830.010971.220.013166.583000.0037280.750.009811.090.011775.884000.0034510.690.0090821.010.01095.455000.0031530.630.0082980.920.0099574.986000.0029440.590.0077460.860.0092964.657000.0027050.540.007120.790.0085434.278000.0027190.540.0071550.800.0085864.299000.0026490.530.0069720.770.0083664.1810000.0025370.510.0066750.740.008014.0011000.0023990.480.0063130.700.0075753.7912000.0022590.450.0059450.660.0071353.5713000.0021240.420.0055880.620.0067063.3514000.0019950.400.005250.580.0062993.1515000.0018740.370.0049320.550.0059192.9616000.0017620.350.0046370.520.0055652.7817000.0016590.330.0043650.490.0052382.6218000.0015630.310.0041140.460.0049362.4719000.0014750.300.0038820.430.0046592.3320000.0013940.280.0036690.410.0044032.2021000.0013220.260.0034780.390.0041742.0922000.0012550.250.0033030.370.0039631.9823000.0011940.240.0031410.350.0037691.8824000.0011370.230.0029920.330.003591.7925000.0010840.220.0028540.320.0034251.71下风向最大浓度0.0042270.850.011121.240.013356.67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m)182根据估算模式,非正常工况情况下,排气筒1中非甲烷总烃的最大地面浓度为0.129mg/m3,占标率Pi为6.45%;颗粒物的最大地面浓度为0.01636mg/m3,占标率Pi为1.8%。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为966m,排气筒2中SO2的最大地面浓度为0.004227mg/m3,占标率Pi为0.85%;颗粒物的最大地面浓度为0.01112mg/m3,占标率Pi为1.2%,NOx的最大地面浓度为0.01335mg/m3,占标率Pi为6.67%。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为182m可见项目环保设施事故情况下,大气污染物的占标率较高,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比较大。预测的贡献值大幅度增加,因此,项目建设投入运营后一定要保证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杜绝事故排放5.2.3无组织排放本项目无组织废气经预测后其最大落地浓度及最近厂界浓度点作为无组织周界外浓度最高监控点,分析其无组织废气达标情况见表5.2-13所示。5.2-13面源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下风向距离(m)2#车间生产区颗粒物非甲烷总烃SO2NOx100.00310.021720.0001460.0004344850.042110.29510.0019830.0059021000.040510.28380.0019070.0056771000.040510.28380.0019070.0056772000.039860.27930.0018770.0055853000.037470.26250.0017640.0052514000.035710.25020.0016810.0050045000.03070.21510.0014450.0043026000.025770.18050.0012130.0036117000.021630.15160.0010180.0030318000.018420.12910.00086740.0025829000.015890.11140.00074840.00222710000.013830.096930.00065130.00193911000.01220.085490.00057450.0017112000.010870.076130.00051160.00152313000.0097460.068290.00045890.00136614000.0087970.061640.00041420.00123315000.007990.055990.00037620.0011216000.0072990.051140.00034370.00102317000.0067010.046950.00031550.00093918000.006180.04330.0002910.00086619000.0057220.040090.00026940.000801920000.0053170.037250.00025040.000745121000.0049710.034830.00023410.000696622000.0046620.032670.00021950.000653323000.0043840.030720.00020640.000614424000.0041340.028960.00019460.000579325000.0039060.027370.00018390.0005474厂界标准限值1.04.00.40.12达标分析达标达标达标达标根据估算模式可知,2#车间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最大地面浓度0.04211mg/m3,非甲烷总烃的最大地面浓度为0.2951mg/m3,SO2的最大地面浓度为0.001983mg/m3,NOx的最大地面浓度为0.005902mg/m3,均出现在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为85m,2#车间生产区距离四周厂界的距离分别为4m(西)、37m(北),48m(南)、126m(东),颗粒物厂界浓度分别为0.0007232mg/m3,0.03222mg/m3、0.03559mg/m3、0.04002mg/m3;非甲烷总烃厂界浓度分别为0.02172mg/m3,0.2258mg/m3、0.2494mg/m3、0.2804mg/m3,SO2厂界浓度分别为0.000146mg/m3,0.001517mg/m3、0.001676mg/m3、0.001884mg/m3;NOx厂界浓度分别为0.0004344mg/m3,0.004515mg/m3、0.004988mg/m3、0.005609mg/m3,可见颗粒物和非甲烷总烃的厂界浓度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厂界无组织排放限值的要求;SO2、NOx5.2.4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并结合厂区的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当无组织源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应分别计算,并按计算结果的最大值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对于同属一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其计算参数及计算结果详见表5.2-14。表5.2-14项目投产后无组织废气及其污染物排放状况污染源位置污染物名称排放速率(kg/h)面源长度m面源宽度m面源高度(m)质量标准mg/m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m2#车间生产区颗粒物0.085302580.90非甲烷总烃0.6252.00SO20.00420.50NOx0.01250.20图5.2-4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结算截图根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本项目大气防护距离为0米,5.2.5卫生防护距离=1\*GB2⑴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规定,无组织排放有害气体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如下:式中:Cm——为环境一次浓度标准限值(mg/m3),Qc——为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公斤/小时),r——为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米),L——为工业企业所需的卫生防护距离(米),本项目所在地年平均风速为1.5m/s,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取值分别为:A=400;B=0.01;C=1.85;D=0.78。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全厂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见表5.1-1表5.1-15项目投产后建设项目全厂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情况污染源位置污染物名称排放速率(kg/h)面源面积m2面源高度(m)质量标准mg/m3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值m提级后m2#车间生产区颗粒物0.08575080.94.499100非甲烷总烃0.6252.00.344SO20.00420.58.098NOx0.01250.233.199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GB/T13201-91)卫生防护距离提级的要求,本项目生产车间设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100米,距本项目2#车间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西南的视头张家,距离本项目车间约为61810056.05410056.054图5.2-5卫生防护防护距离结算截图5.3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生产废水项目的生产废水主要包括湿法破碎废水、清洗废水、浮选废水、脱水废水、地面冲洗废水、喷淋废水,水浴除尘废水,废水污染物主要来自塑料中灰尘、油渍等,废水水质较为简单,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氨氮、石油类,污染物的浓度较低,生产废水约18200.3t/a,全部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三级沉淀处理,主要通过沉淀去除废水中的SS、COD、石油类,处理后的废水反复回用,不外排,对地表水影响较小。(2)生活污水××(××)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之前,项目生活污水经过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要求后排入信江;××(××)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之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排入××(××)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污水处理厂,再经××(××)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入信江。,项目建成后全厂排放量为生活污水约600m3综上所述,项目建成后,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5.4营运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1、区域水文地质情况所在厂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组成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型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局部地段存少量微承压水。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填土中,由于孔隙比大,连通性好,与地表水体发生密切水力联系,易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渗入补给,赋水丰富,属场地主要含水岩层。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基岩裂隙当中,由于节理裂隙不甚发育,且连通性较差,赋水较贫乏。但由于地表填土层不均匀,渗透系数较大,项目废水如果泄漏,易沿填土和基岩风化裂隙下渗,污染物会随地下水排泄条件进行运移,进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2、污染途径分析最常见的潜水污染是污染物通过包气带渗入而形成的,浅层地下水和承压水的污染是通过各种井孔、坑洞和断层等发生的,它们作为一种通道把其所揭露的含水层同地面污染源或已被污染的含水层联系起来,造成深层地下水的污染,随着地下水的运动,形成地下水污染扩散带。3、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因素①如废塑料、一般工业固废堆存在室外露天场地,被雨水冲刷,可能导致淋溶水下渗造成地下水污染。②危险废物临时储存场所如未设置防渗、防腐、防雨等措施,造成渗滤液或淋溶水下渗造成地下水污染。③污水处理设施、废水池、污水管道等发生渗漏或泄漏,则可能出现污水的无约束流淌,或者通过防渗效果不好的地面渗入潜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本项目位于××(××)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该基地已做规划环评,规划环评中对该区域的地下水影响做过深入分析,本项目地下水等级为三级,通过与××(××)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规划环评类比分析可知,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中因素加以控制,在做好各项防渗措施下,阻断地下水的污染途径,并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可有效控制项目产生的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项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5.5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5.1主要噪声源强及降噪措施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类机械设备,包括粉碎机、热熔机、切粒机、离心风机、清洗机等,项目噪声源强和降噪后的源强详见表3.3-4。5.5.2预测内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新建项目仅需预测评价噪声源在厂界处的贡献值。环评根据噪声源的位置,对项目厂址的厂界四周的噪声影响进行预测计算,得出贡献值,评价其是否达标。5.5.3预测模式根据噪声的衰减和叠加特征,本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工业噪声预测计算模式计算预测点新增噪声源的污染水平,模式如下:1、室外声源在预测点的声压级式中: Dc—指向性校正,dB;它描述点声源的等效连续声压级与产生声功率级的全向点声源在规定方向的级的偏差程度。指向性校正等于点声源的指向性指数DI加上计到小于4π球面度(sr)立体角内的声传播指数。对辐射到自由空间的全向点声源,Dc=0dB。LP(r)—预测点位置的倍频带声压级,dB; Lw—倍频带声功率级,dB;倍频带衰减,dB; Adiv—几何发散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Abar—声屏障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Aatm—大气吸收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Agr—地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Amisc—其他多方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A可选择对A声级影响最大的倍频带计算,一般可选中心频率为500Hz的倍频带作估算。如已知靠近声源处某点的倍频带声压级Lp(r0)时,相同方向预测点位置的倍频带声压级Lp(r)可按公式(A.2)计算:预测点的A声级LA(r),可利用8个倍频带的声压级按公式(A.3)计算:式中:Lpi(r)—预测点(r)处,第i倍频带声压级,dB;ΔLi—i倍频带A计权网络修正值,dB(见附录B)。在不能取得声源倍频带声功率级或倍频带声压级,只能获得A声功率级或某点的A声级时,可按公式(A.4)和(A.5)作近似计算:2、室内声源在预测点的声压级声源位于室内,室内声源可采用等效室外声源声功率级法进行计算。设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室外某倍频带的声压级分别为Lp1和Lp2。若声源所在室内声场为近似扩散声场,则室外的倍频带声压级可按公式(A.6)近似求出:Lp2=Lp1-(TL+6)(A.6)式中:TL—隔墙(或窗户)倍频带的隔声量,dB。也可按公式(A.7)计算某一室内声源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式中:Q—指向性因数;通常对无指向性声源,当声源放在房间中心时,Q=1;当放在一面墙的中心时,Q=2;当放在两面墙夹角处时,Q=4;当放在三面墙夹角处时,Q=8。R—房间常数;R=Sα/(1-α),S为房间内表面面积,m2;α为平均吸声系数。r—声源到靠近围护结构某点处的距离,m。然后按公式(A.8)计算出所有室内声源在围护结构处产生的i倍频带叠加声压级:式中:Lpli(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内N个声源i倍频带的叠加声压级,dB;Lplij(T)L—室内j声源i倍频带的声压级,dB;N—室内声源总数。在室内近似为扩散声场时,按公式(A.9)计算出靠近室外围护结构处的声压级:式中:Lp2i(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外N个声源i倍频带的叠加声压级,dB;TLi—围护结构i倍频带的隔声量,dB。然后按公式(A.10)将室外声源的声压级和透过面积换算成等效的室外声源,计算出中心位置位于透声面积(S)处的等效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然后按室外声源预测方法计算预测点处的A声级。各等效声源在预测点处产生的总等效声压级式中: T—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h;N—室外声源数,个;M—等效室外声源数,个。5.5.4预测结果表5.5-1厂界噪声预测表声源单位处理后声源强度dB(A)东厂界南厂界西厂界北厂界距离(m)贡献值dB(A)距离(m)贡献值dB(A)距离(m)贡献值dB(A)距离(m)贡献值dB(A)1#车间68.459728.7110328.195833.181743.842#车间72.1213729.385836.851847.016236.273#车间64.471739.8611023.6213821.671044.47叠加值(昼)40.5337.5847.247.52标准值(昼)65656565标准值(夜)55555555通过预测结果统计可以得出,项目机械噪声经室内设置、减振、消声、建筑隔声和距离衰减后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噪声对外界声环境影响不大。5.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不可利用的废塑料、浮选沉淀废渣、风筛分选轻组分、沉渣池污泥、废过滤网、废活性炭、燃烧机炉渣、废包装材料、生活垃圾。1、一般工业固废(1)不可利用废物(S1)废塑料原料分拣出的不合格废塑料、油污制品、废木片、废纸约为等12.5t/a。,暂存在厂区的固废库,定期委托环卫部门清运。(2)浮选沉淀废渣(S2)本项目浮选沉淀废渣约为125t/a。暂存在厂区的固废库,可填埋处理。(3)风筛分选(S3)风筛分选的主要成分为塑料中轻组分塑料杂质,约为50t/a,暂存在厂区的固废库,可以外售处理。(4)沉渣池污泥(S5)沉渣池污泥主要来自生产废水中SS的沉淀,项目厂区污水处理站排出的污泥量约为420.8t/a,暂存在厂区的固废库,对其进行卫生填埋。(5)燃烧机炉渣主要来自生物质燃烧过程产生的灰分,产生量约为3t/a,暂存在厂区的固废库,可以外售制砖。(6)废包装材料项目废包装材料主要是指原料用废塑料品捆装、包装拆除产生的塑料袋、尼龙绳及纸箱等,年产生量约11.12t/a,收集后,暂存在厂区的固废库,外售给附近废品回收站。2、危险废物危险废物主要为更换的废网筛(含附着杂质),产生量约3.85t/a;废活性炭,产生量约3.5t/a,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暂存于厂区危废库,及时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3、生活垃圾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5t/a。生活垃圾在厂内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统一处置。采用以上方法处理后,本项目固体废物均得到了有效的处置或综合利用,本项目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企业应在生产过程、废物的贮存、运输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l8599-2001)及其标准修改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l8597-2001)及其标准修改单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本项目固废全部考虑了综合利用和有效处置。建设单位应强化废物产生、收集、贮运各环节的管理,杜绝固废在厂区内的散失、渗漏。做好固体废物在厂区内的收集和储存相关防护工作,收集后进行有效处置。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以降低固体废物散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由于固废在厂内有一个临时贮存过程,含有污染物的水分有可能会下渗污染地下水,特别是受雨水的淋洗产生的淋滤液会污染附近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因此,必须加强对固体废物的临时贮存场所的管理,做好“防风、防雨、防晒”,做好地面防渗和废物的保存,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危险废物暂存场所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标准修改单的相关要求设置,并进行防渗处理,暂存场所设置在室内,地面先用粘土夯实,粘土上构筑15cm厚的防渗混凝土,混凝土层上涂数层环氧树脂,确保渗透系数≤10-10cm一般工业固废暂存场所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其标准修改单的相关要求设置,地面采用粘土或防渗混凝土,混凝土层上涂数层环氧树脂,确保渗透系数≤10-7cm5.7环境风险源项分析及评价5.7.1源项分析根据类比调查,本项目主要可能事故及原因如下:⑴废塑料燃烧本项目主要原料为废塑料,在其储存、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可能造成火灾、爆炸等风险事故。废塑料发生燃烧事故,高分子材料燃烧时的分解产物主要有烷烃和烯烃等,这些物质大多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⑵废气事故性排放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废气风险事故主要为车间的水浴除尘和UV光解+活性炭吸附系统失效的事故性排放。一旦废气处理系统发生故障,颗粒物和非甲烷总烃非正常排放,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5.7.2最大可信事故及概率根据原化学工业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辑的《全国化工事故案例集》,本评价统计了全国1949-1982年的事故资料,结果如下:事故案例13440例,事故类型包括物体打击、火灾、物理爆炸、化学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17类;事故原因有防护装置缺陷、违反操作规程、设计缺陷、保险装置缺陷等19种;在统计的13440例事故中,火灾261例(1.94%),爆炸1056例(7.86%),中毒和窒息505例(3.76%),灼烫828例(6.16%);按事故原因分类,违反操作规程6165例(45.87%)、设备缺陷1076例(8.00%)、个人防护缺陷651例(4.84%)、防护装置缺乏784例(5.83%)、防护装置缺陷138例(1.03%)、保险装置缺乏40例(0.29%)以及保险装置缺陷57例(0.42%)。从事故发生原因来看,违反操作规程是发生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另据调查,世界上95个国家在1987年以前的20-25年内登记的化学事故中,液体化学品事故占47.8%,液化气事故占27.6%,气体事故占18.8%,固体事故占8.2%;在事故来源中工艺过程事故占33.0%,贮存事故占23.1%,运输过程占34.2%;从事故原因看机械故障事故占34.2%,人为因素占22.8%。从发展趋势看90年代以来随着防灾害技术水平的提高,影响很大的灾害性的事故发生频率有所降低,事故概率可以通过事故树分析,确定顶上事件后用概率计算法求得,亦可以通过同类装置事故统计调查给出概率统计值。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确定为人为管理失误或其他因素导致企业发生火灾。根据统计资料及国内、外同类装置事故情况调查,类比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概率。表5.7-1评价确定的最大可信事故类型评价因子事故类型诱因事故概率废塑料火灾人为管理失误或其他因素导致企业发生火灾1×10-55.7.3风险计算及评价(1)风险值计算风险值计算公式如下:本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概率为1×10-5次/年,最大可信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为1人/事故,则风险值为1×10-5(死亡/年)。(2)风险可接受水平为了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各行业事故风险水平可分为最大可接受水平和可忽略水平,最大可接受水平是不可接受风险的下限。在工业和其它活动中,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程度列于下表。表5.9-2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程度序号风险水平(a-1)危险性可接受程度110-3数量级操作危险性特别高,相当于人自然死亡率不可接受,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改进210-4数量级操作危险性中等应采取改进措施310-5数量级与游泳事故和煤气中毒事故属同一量级人们对此关心,愿意采取措施预防410-6数量级相当于地震和天灾的风险人们并不担心这类事故发生510-7~10-8数量级相当于陨石坠落伤人没有人愿为此事投资加以预防本项目的最大风险值为1×10-5(死亡/年),由上表可知,本项目风险属于可接受水平。5.7.4风险事故影响分析1、运输风险分析企业对废旧塑料采用包装牢固,以货车装运,风险度较低。所以在输送环节上尽可能的减少人为的不安全行为,如不遵守交通规则,误操作等。最大程度减少交通事导致废旧塑料散落或引起火灾的可能,同时输送车辆配有专门的防火防爆设施,以防发生事故时风险的扩大。运输行驶路线沿途的环境状况较好,敏感点少,但运输过程的交通事故具有意外性、多发性和移动性等特点,需要途径的交通黑点不少,平时应给予特别关注,严格执行托运记录制度(包括行驶时间、路线、停车地点等内容)及配合其应急机制。同时输送过程中避开上、下班等的交通高峰期,进一步降低运输过程中的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2、塑料存储火灾本项目储存的废塑料原料和产品总量较大,均为可燃或易燃的塑料。废塑料的贮存过程在正常情况下的环境风险很小,但堆存时遇热源,废塑料会因收到外来的热量其相互传热,而分解出可燃性有机气体,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如果贮存过程管理不善,与空气中的氧气相混合而着火,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废塑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尘和废气会对人体和周边环境会造成伤害。高分子材料燃烧时的分解产物主要有为烷烃、烯烃等,其这些物质大多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3、废气事故性排放根据大气影响预测与评价章节的结果可知,在事故排放条件下,下风向的颗粒物的最大地面浓度为0.2112mg/m3,占标率Pi为23.47%,AQI可达200,属于中度至重度污染天气,对厂外人群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事故现场人员的生命和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危害,此外还将造成经济损失。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诱因很多,主要包括设计上存在缺陷;设备质量差或过度超时、超负荷运转;违章操作;废气处理设施出现故障或长时间未整修。对此类事故应从以上几点严格控制和管理,加强事故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理的技能,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理念作为减少事故发生、降低污染事故损害的主要保障。4、废水事故排放项目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塑料破碎、清洗废水、浮选等废水。废水处理设施包括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三级沉渣池。废水处理设施可能会出现裂缝,或废水收集管道破裂等,出现废水事故排放,废水事故排放则会对水体水质、水生生物等造成直接危害并可能间接影响人群健康。6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6.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6.1.1有组织废气污染防治措施1、有机废气塑料在热熔挤出、熔融、注塑成型工序会有有机废气产生,主要污染因子为颗粒物、非甲烷总烃,伴有轻微异味。(1)收集措施分析对于热熔挤出、熔融、注塑成型产生的废气,根据初步废气治理方案,企业拟在每台产污设备上方加装集气罩集气再统一汇入废气处理装置净化处理,处理达标后高空排出。为确保有机废气捕集率,企业拟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处理热物料时,考虑热压对气流运动的影响,适当加大密闭罩容积,吸风点设于罩顶部最高点;即针对不同产污设备设计规格尺寸不一的集气罩(罩口尺寸将大于产气源的1.2-1.5倍);②集气罩置于产污点正上方,为避免横向气流干扰,罩口距产气源的距离(高度)小于0.3倍的罩口长边尺寸;③集气罩四周加装软帘材料进行围合,在罩内保持一定负压,可防止污染物的任意扩散。④加强管理,将环保治理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纳入生产中,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采用围合抽气,具体以下优势:①可有效将污染源包围起来,使污染源的扩散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便于捕集合和控制;②所需排风量最小,控制效果最好,且不受室内气流干扰,设计中优先选用;③吸气气流不经过工人的呼吸区再进入罩内;④集气罩结构简单,造价相对低,便于制作安装和拆卸维修。类比同类企业,在保证围合(密闭)情况下,废气源相对集中,实现高效捕集率,再采取上述措施后,可确保废气集气效率达90%。(2)废气处理方法及装置原理①原理:UV光解原理是利用特制的高能高臭氧UV紫外线光束照射有机废气、恶臭气体,使有机物、恶臭裂解的装置,主要有三个反应过程。一、通过高能高臭氧UV紫外线光束照射有机气体、恶臭气体,使得有机物、恶臭气体的分子键裂解,使呈游离状态的污染物分子与臭氧氧化结合成小分子无害或低害的化合物,如CO2、H2O等。二、利用高能高臭氧UV紫外线光束分解空气中的氧分子产生游离氧,即活性氧,因游离氧所携正负电子不平衡所以需与氧分子结合,进而产生臭氧。臭氧的强氧化作用,对有机废气、恶臭气体及其它刺激性异味有极强的清除效果。三、有机气体、恶臭气体利用排风设备输入到净化设备后,净化设备运用高能UV紫外线光束及臭氧对恶臭气体进行协同分解氧化反应,使恶臭气体物质其降解转化成低分子化合物、水和二氧化碳,再通过排风管道排出室外。反应工程式如下:UV
+
高分子有机物→低分子有机物(1)UV
+
空气(
O2)
→O3(2)低分子有机物+
O3→
CO2+
H2O
+N2(3)图6.1-1反应原理图②特点:一、高效除废气:能高效去除挥发性有机物(VOC)、无机物、硫化氢、氨气、硫醇类等主要污染物,以及各种恶臭味,有机物去除效率可达95%以上。二、无需添加任何物质:只需要设置相应的排风管道和排风动力,使有机废气通过本设备进行脱臭分解净化,无需添加任何物质参与化学反应。三、适应性强:可适应高浓度,大气量,不同有机气体物质的脱臭净化处理,可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运行稳定可靠。四、运行成本低:本设备无任何机械动作,无噪音,无需专人管理和日常维护,只需作定期检查,本设备能耗低,(每处理1000立方米/小时,仅耗电约0.2度电能),设备风阻极低<50pa,可节约大量排风动力能耗。五、无需预处理:恶臭气体无需进行特殊的预处理,如加温、加湿等,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在摄氏-30℃六、设备占地面积小,自重轻:适合于布置紧凑、场地狭小等特殊条件,设备占地面积<1平方米/处理10000m3(3)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分析UV光解工艺是一种成熟的有机废气处理工艺,运行稳定可靠,广泛应用于炼油厂、橡胶厂、塑料、化工厂、制药厂、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等的有机废气和恶臭气体的净化处理,比如郑州宇博塑胶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塑料颗粒建设项目,界首市恒新塑业有限公司年产8000吨塑料颗粒及塑料制品项目均采用UV光解法处理有机废气,处理效果良好。为了保证UV光解的处理效率,本项目有机废气在进入UV光解前先进行水喷淋,因为塑料在热熔注塑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含量不高,粒径较小,绝大部分在10μm以下,若未经处理,直接进入UV光解净化设备,将会阻挡UV灯管发射能量,影响处理效果。水喷淋是有机废气稳定达标的重要保障措施。图6.1-2有机废气处理示意图为了保证有机废气的去除效率,本项目在UV光解后采用活性炭吸附继续处理剩余的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法是工业中最为广泛使用的VOCs治理方法,特别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VOCs。与其他VOCs治理技术相比,吸附法能选择性地分离其他过程难以分开的混合物,对低浓度有毒有害物质去除效率高,操作简便安全,无二次污染,并且经过处理后可以达到有机溶剂回收、吸附剂循环使用的目的,活性炭相对其他吸附剂有多种优点:它的孔径分布广,微孔发达,吸附过程快,能够吸附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对苯类、乙酸乙酯、氯仿等VOCs的吸附回收非常有效,非极性、疏水性的表面特性,使它对非极性物质的吸附有较好的选择性;并且活性炭原料廉价充足,制备工艺简单,易脱附再生,基于此,活性炭已被广泛用作吸附剂来处理低浓度、较大风量的中等相对分子质量(通常约为45~130)的VOCs。本项目有机废气经过水喷淋+UV光解+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高Φ0.5m的排气筒排放,非甲烷总烃去除效率可达95%,颗粒物的去除效率可达90%。非甲烷总烃的排放量约为0.68t/a,(0.35kg/h),排放浓度约为18.77mg/m3,颗粒物的排放量约为0.17t/a,排放浓度约为4.69mg/m32、生物质燃烧废气本项目采用生物质成型燃料作为烘干热源,生物质成型燃料是一种环保燃料,热值高、燃烧充分,燃烧无烟无味、清洁环保,其含硫量、灰分,含氮量等远低于煤炭,石油等,其燃烧产生的SO2和NOx浓度较低,无需处理即可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燃烧后主要的污染物是烟尘。生物质燃烧废气拟采用水浴除尘处理后通过15m高Φ0.5m的排气筒排放。水浴除尘是一种湿法除尘技术,是一种利用水(或其他液体)与含尘气体相互接触,伴随有热、质的传递,经过洗涤使尘粒与气体分离的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净化效率高,能够除掉0.1μm以上的尘粒,净化效率可达90%以上,设备本身一般没有可动部件,如制造材料质量好,不易发生故障,适用于净化非纤维性和不与水发生化学作用的各种粉尘,尤其适宜净化高温、易燃、易爆的气体。广泛适用于食品、制药、饲料、冶金、建材、水泥、机械、化工、电力、轻工行业等各种行业的含尘气体的净化与粉尘物料的回收。因此本项目对生物质燃烧废气采用水浴除尘,能高效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去除效率可达90%。则生物质燃烧废气中颗粒物的排放量约为0.023t/a,排放浓度约为6.25mg/m3,NOx的排放量为0.28t/a,排放浓度约为77.78mg/m3;SO2的排放量约为0.09t/a,排放浓度约为25mg/m3。颗粒物和SO2可以达到《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的要求,NOx可以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6.1.2无组织废气污染防治措施无组织废气主要来自集气装置未捕集的废气,集气装置捕集效率为90%,10%的为无组织排放,则有机废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无组织排放量约为1.5t/a,颗粒物的排放量约为0.18t/a,生物质燃烧废气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约为0.025t/a,NOx约为0.03t/a,SO2约为0.01t/a。有机废气还有轻微异味,仅在热熔机附近范围内。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控制造粒机温度,避免熔融温度过高,减少有机废气的挥发。(2)建设单位通过在车间顶部设置换气扇将废气引风排出,做好车间通风换气工作以改善空气环境;同时加强操作工人的自我防护,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口罩、眼镜等),并严格按照相关劳动规范作业,以尽量减轻废气排放排放对环境空气及员工健康的影响。(3)加强生产运行期的设备管理,严格控制装置动、静密封点泄漏率,同时建立必要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操作工人岗位巡逻检察制度,发现泄漏即时消。(4)设置必要的卫生防护距离,避免对周边环境敏感点造成不良环境影响。(5)在厂区周围种植乔木,如法国梧桐、槐树、松柏等,降低过场风速,减小起尘量,以减轻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6)定期对厂区地面进行清扫、洒水减少运输车辆扬尘。(7)在设计和建设中选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和密闭化工艺,采用环保材料、绿色工艺,提高设计标准,配套建设VOCs治理设施,从源头减少VOCs排放。优先采用清洁、环保型原辅料,发展无臭环保型。(8)优先选用自动化程度高、密闭性强、废气产生量少的生产工艺和装备,鼓励项目选用密闭自动配套装置及生产线。(9)烘干过程采用密闭设备和密闭集气。建议项目车间应整体密闭化并换风,废气通过屋顶集中排放。通过上述措施,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颗粒物达到《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9中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NOx、SO2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6.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6.2.1生产废水项目废水分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主要包括湿法破碎废水、清洗废水、浮选废水、脱水废水、地面冲洗废水、喷淋废水,水浴除尘废水;废水污染物主要来自塑料中灰尘、油渍等,废水水质较为简单,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氨氮、石油类,污染物的浓度较低,生产废水约18200.3t/a,全部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三级沉淀处理,通过沉淀去除废水中的SS、COD、石油类,经处理后的生产废水回用到各生产工序重新利用不外排,符合《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64-2007)中“废塑料预处理、再生利用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有配套的废水收集设施,废水宜在厂区内处理并循环使用。”的要求。三级沉淀处理工艺是塑料行业普遍采用的废水处理工艺,沧州瑞昌隆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年生产4万吨废旧塑料再生颗粒项目、贺州市运辉塑料再生有限公司塑料再生加工项目等均采用三级沉淀处理工艺处理生产废水,生产废水均做到循环使用不外排。三级沉淀处理工艺简单,工艺流程短,可以保证处理的稳定性,生产废水在废水池中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以保证处理效率;另外生产废水含有少量灰尘、泥土等碱性物质,废水水质偏碱性,有混凝沉淀效果,在不加添加剂的情况下,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与停留时间成正比关系,本项目设有三级沉淀池,废水停留时间较长,经沉淀后污染物浓度大大降低,处理后的生产废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洗涤用水的回用要求,因此经沉淀后能循环使用不外排。生产废水经处理后的回用达标情况详见下表。6.2-1生产废水达标分析废水污染物产生浓度mg/L治理措施回用水质mg/L回用标准工艺效率%生产废水COD186.16三级沉淀7055.85-BOD58.065029.0330SS242.559512.1330氨氮5.1505.15-石油类5.16603.10-图6.2-1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图6.2.2生活废水××(××)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之前,项目生活污水拟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要求后排入信江。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集去除BOD5、COD、NH3-N于一身,具有技术性能稳定可靠,处理效果好,投资省,占地少,维护方便等优点。主要处理流程如下:生活污水→水解厌氧消化池→厌氧生物滤池→接触氧化沟→检查井→排放该装置采用厌氧酸化及厌氧生物过滤技术,并结合接触氧化沟进行好氧氧化,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得以降解,满足污水处理要求。对CODCr的去除率可达80%,BOD5的去除率可达90%,氨氮的去除率可达60%,SS的去除率可达70%。生活废水经处理后可以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要求。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一般采用预制件组装和全封闭沉井工艺进行地理式操作,池顶可作人行道,可停载10吨以下车辆,亦可栽植草皮。不需专人管理,3-5年清掏一次部分沉积泥沙,以防堵塞。项目废水经一体化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后,由园区污水管网最终排入信江,对信江水质影响不大。××(××)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之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排入××(××)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污水处理厂,再经××(××)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入信江。本项目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600m3/a,占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比例较小,污水处理厂目有足够的余量接纳废水,项目废水主要污染物COD、BOD5、氨氮、SS,废水属于可生化性废水,废水水质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满足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要求,项目位于××(××综上所述,本项目废水经处理后对外环境影响较小,处理措施可行。6.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噪声源主要来自,包括粉碎机、热熔机、切粒机、离心风机、清洗机等等机械设备,其噪声为70~85dB(A),拟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1)采购时选择高效低噪声设备,并在安装时增加必要的减振措施。(2)合理布设高噪声设备的位置,充分利用厂区墙体和厂房内建筑物的阻隔作用及声波本身的衰减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高噪声设备放置专用的厂房内,同时设备采取适当的减振措施。(4)全厂范围内搞好绿化,以利于吸声、降噪。(5)加强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6)物料及产品的运输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避免夜间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由于本项目噪声值不大,在采取上述措施加以控制后可使其达到区域噪声排放标准,其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是可行的。6.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1、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措施项目产生的废网筛、废活性炭属危险废物,企业将该废物放置在厂区内危废库暂存(原料仓库东南角),并使用专用的符合危险废物标准的容器盛装,定期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清运并处置。企业负责对其在产生、分类、管理和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和监控;危险废物委托给具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处置。处理危险的措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并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规定的各项程序。危险废物临时储存应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的规定,具体规定如下:①建造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贮存场所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规定的贮存控制标准,有符合要求的专用标志。②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③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④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⑤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⑥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五分之一。⑦基础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⑧危险废物堆要防风、防雨、防晒。表6.2-2项目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基本情况表序号贮存场所名称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位置占地面积贮存方式贮存能力贮存周期1危废库废活性炭HW49900-041-49厂区东南部5封闭式5t/a60天废筛网HW13265-103-132、一般工业固废污染防治措施项目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不可利用的废塑料、浮选沉淀废渣、风筛分选轻组分、沉渣池污泥、燃烧机炉渣、废包装材料等。不可利用废物主要为废塑料原料分拣出的不合格废塑料、油污制品、废木片、废纸约为等定期委托环卫部门清运;浮选沉淀废渣主要为砂石,可填埋处理;风筛分选的主要成分为塑料中轻组分塑料杂质,可以外售处理。沉渣池污泥主要来自生产废水中SS的沉淀,可以卫生填埋处理;燃烧机炉渣主要来自生物质燃烧过程产生的灰分,可以外售制砖。项目废包装材料主要是原料用废塑料品捆装、包装拆除产生的塑料袋、尼龙绳及纸箱等,外售给附近废品回收站。一般工业固废经收集后,在厂区固废库暂存(占地200m2,运转周期为2个月,原料仓库西南角),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场所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的规定,①应选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特别是不均匀或局部下沉的影响。②各临时贮存场应采取防雨措施,设置钢制防雨棚或混凝土防雨屋顶,并设置给排水系统。③各临时贮存场应采取防雨、防渗措施,应在贮存场所地表建设建筑物,将贮存场所建成室内贮存区域,同时采用防渗、防腐蚀(耐碱)的材料作地面。具体防雨措施如下:a、搭建建筑物,采用钢结构模式,防止雨水的滴漏。同时周边设置截洪沟,用以拦截雨水,引入雨水管网系统中流出。初期雨水需排入循环水池。b、设截洪沟,用以拦截雨水,引入雨水管网系统中流出。3、生活垃圾生活垃圾设定统一的收集地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做到日产日清。可见本项目对固体废物均进行了合理的处置,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要求,预计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在严格按照固体废物管理法,确保固体废物在中转、运输和综合利用的过程中不造成二次污染的情况下,加强生产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房屋抵押借款合同:民间借贷房产版
- 2025年度教师实习期间实习单位与实习教师信息保密协议
- 2025年舒巴坦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电动永磁起重器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度合同履行担保信用评估与担保额度确定合同
- 2025年化工涂料制品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教育数据安全保障与处理合同
- 2025年康利食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液压粉碎钳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度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合同协议
- 2025年中国山泉水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部编五下语文教学多元评价方案
- GB/T 18109-2024冻鱼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 《西安交通大学》课件
- 小学二年级数学计算题共4165题
- 一氧化碳中毒培训
- 初二上册好的数学试卷
- 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
-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