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_第1页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_第2页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_第3页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_第4页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提升小学教师发展水平

-一、选题的缘由二、标准研制的背景三、标准的基本结构四、标准的基本内容五、几点学习体会温馨提示:欢迎您下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2,为更好地满足您的学习和使用需求,课件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请您使用MicrosoftPowerPoint2007以上版本或wps2019进行调整!Inordertobettermeetyourlearninganduseneeds,thecoursewarecanbefreelyeditedafterdownloading.PleaseuseMicrosoftPowerPoint2007oraboveorwps2019toadjust!!一、选题的缘由1、由两个广泛流行的悖论引发的思考2、

由不同历史时期的两篇文章所引发的思考3、“造就名师”的各种工程和运动所引发的思考4、从教师和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所引发的思考1、由两个广泛流行的悖论引发的思考悖论一:在全人类的教育文化历史中,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但今天的社会舆论中,教师又是一个受质疑和批评最多的职业。(1)被神圣化的教师(2)被功利化的教师(3)处于风口浪尖的教育与教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2教师的角色隐喻神圣化:

教师是“春蚕”?

教师是“蜡烛”?

教师是“楷模”?

教师是“师表”?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功利化:教师是“教书匠”?教师是“传声筒”?教师是“搬运工”?教师是“填鸭者”?教师是“保姆”?教师是“警察”?不敬师尊,天诛地灭;

误人子弟,男盗女娼。

——年羹尧教师能力问题急迫性武汉某学校出台了一个“误人子弟”的14条标准,据该校副校长的解释,这14条评判标准,都是教师职业的最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

“误人子弟”的评判标准1、师德不合格,不为人师表,不教书育人;2、不尊重学生,对学生讽刺、挖苦、谩骂,侮辱学生人格;3、备课不认真,教学信息量少,上课东扯西拉,层次混乱,空洞无物,学生不知所云,没有收获;4、上课照本宣科,照课件宣科;5、教学过程中出现政治性错误,对学生进行误导;6、教学过程中出现科学性、常识性错误;7、整堂课以放录音、放录像代替教学,既不讲评,也不组织教学;“误人子弟”的评判标准

8、辅导课不落实,走过场,搞形式,完全没有实效;9、批改作业不认真,或根本不批改,或是写一个“阅”字了事,或出现严重错改;10、考试命题不科学,阅卷不规范,或出现严重错判,或出现徇私舞弊;11、不参加教研活动和不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教学毫无新意,教学效果甚差;12、指导实验、实训不认真、不负责,对实验、实训过程不熟悉,对学生指导不到位,实验、实训效果差;13、指导实习不认真、不负责,放任自由,毫无成效;14、指导毕业论文不认真、不负责,对抄袭论文,或毫无察觉,或放任不管。悖论二:今天,教师是许多年轻人首选职业,也是入职竞争最为激烈的职业之一;但许多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并不幸福。在教师群体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上辈子杀错了人,这辈子再带个班主任。”此言虽然情绪过激,但是也流露出教师从业的心态。——来自网络原因之一:职业尊严,难以体验在学生是上帝、人人是评委、领导是专家、待遇比民工的社会氛围中,老师已很难体会到职业的尊严了。原因之二:工作责任,无限扩大一是教育被神化、万能化。二是现今社会中,当教师必须具有一种功能,那就是未卜先知。三是代人受过。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

原因之三:生活圈子,日益缩小原因之四:专业自觉,任重道远一是工作单调陷苦恼。二是不善反思空懊恼。三是自我增负寻烦恼。

——王国芳:教师为什么不幸福一个流行的伪命题

“如果我们不唤起学生的学习良知,厌学现象就不可避免。”班长带领全部集体下跪

从逻辑上来说,这是一个假言判断。一个类似的假言判断如果有任何意义,当假言条件不成立的时候,结论也应该改变。对这个假言判断而言,如果“我们唤起学生学习的良知”,厌学现象就可以避免了吗?结果是厌学仍然不能避免。

就逻辑本身而言,“如果A,则B”的判断是否有意义,并不仅仅取决于“如果A,则B”是否会真的发生,它还取决于“如果非A,则B”是否会发生。当“如果A,则B”和“如果非A,则B”同时成立的时候,这样的判断就成了永远不错的废话。

就这个命题而言,“厌学现象不可避免”这样一个结论与是否“唤起学生的学习良知”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为,学生并非没有学习的良知,只是此良知非彼良知也。2、由不同历史时期的两篇文章所引发的思考(1)《教师是知识分子吗》——徐平利《教育参考》杂志,2008年第4期。

该文的基本观点:“在教育的根本命题中,理想的教师应当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即社会良心”,“在当今中国城市教育环境中,教师并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特征”。“进入教师队伍的一般都是保守求稳者、因循守旧者和怯懦胆小者……”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2(2)《教育的信仰》——朱自清

1924年10月16日,《春晖》第34期“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一般人所想的。一般人以为教育只是技能的事。”

“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我斥责那些以教育为手段的人!我劝勉那班以教育为功利的人!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倒那以教育为信仰的人!”3、“造就名师”的各种工程和运动所引发的思考

在促进教师发展成为社会共识的当下,许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依然囿于外延式发展思路,期许通过各种活动、项目、工程甚或运动等措施实现教师发展。然而,问题的实质却在于,教师发展诉诸的结果,绝不是通过“植树造林”运动制造出一个整齐划一、见圆见方的“人工林”,而是要根据地形地势、植被条件和原有物种,帮助或催生一个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生态林”。

因此,教师发展必须聚焦于使每一个教师成为有个性、有特色、有内涵的人。

忙碌的人是难以成为有智慧的人

在教师管理方面:2000年前是培养合格教师,2000-2010培养骨干教师,2010年开始的国培计划是培养卓越教师。

在教师教育研究方面:教师教育培养范式的演进为:知识范式→能力范式→情感范式→“建构论”范式→“批判论”范式→“反思论”范式。这种变化历程,既显示了教师发展由强调教师的知识素养、能力素质、人格修养到教师的自主性、主体性素质的演进;又在这些理论的关照下,教师显得很忙碌。教师日常工作例举

听课评课、公开课、集体备课、单元考、月考、试卷分析;师徒结对、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继续教育、脱产学习、撰写教师个人博客;听专家报告、教学反思

、参加名师工作室

、专家个别指导、读书

、参加由专家组织的课案研讨

;参加校外学术组织、课题研究、撰写论文论著、参加校内外教辅材料的编写;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班主任工作手册、辅导员手册、收费(饭费、保险、报刊、教辅、比赛)、交通安全教育与管理、中午看饭、课间护导、入队教育、参加教学管理活动等等。“课堂教学应被看成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叶澜4、从教师和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所引发的思考

1996—1998年对全国9个省市城镇和农村的16000名学生,2000名校长、教师和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大部分委员,对1993年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进行了问卷、访谈调查。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79%90%0%50%100%小学初中校长和教师认为

学生以被动接受方式学习的比例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类型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这一类的实践性作业

城市小学四年级就有近一半的学生一天课间中除做操外基本没有户外活动。城市初三学生这一比例高达83%。课间基本没有户外活动的学生人数对考试结果的处理城市小学和乡村初中“经常”或“总是”在全班公布考试成绩的比例在60%左右,城市初中学生的这一比例已达75%。经常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次的百分比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次的感受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考试结果排名次的做法,70%的初中和小学生感到紧张、或害怕或讨厌。

85.4%的学生及78%的社会公众明确表示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学生及社会公众对考试成绩的看法怎么办?十几年过去了,这些情况有无根本性改变?原因是什么?如果改革成效不大,是因为反对派的强大,还是拥护者的盲目?34满江红·自嘲篇怒起红颜,凭母过,巴掌当空。抬望眼,仰天一叹,壮怀无奈。八千里路补习班,三千学生沉作业。吾未闲,累白少年头,空悲切。昨夜文,尚未写,今日题,亦未练。朦胧中,遥想幼时雀跃。但见习题漫天飞,几多欢乐随梦去。待从头,收拾书包后,望校怯。人的发展不能像“莫比乌斯带”一样只有一面,教师、学生也不能像这几只蚂蚁,虽然很勤奋,却总是走不出“题海战术”这个怪圈!二、标准研制的背景(一)研制的思路与过程思路:在对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过程,使标准研制过程具有小学一线教师、校长、高校培养培训机构专家、教育决策管理人员的广泛参与。过程:现状研究、国际比较、标准开发、试测与咨询、修改与完善。(二)具体研制阶段1、2008—2009年国际比较、现状调研、测试形成初稿。2、2010年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组建课题组,开始修改、完善文本。3、2010年11月2日召开“教指委会”研讨文本。4、2010年12月19—20日教育部师范司在北京召开“教师教育标准汇报研讨会”,征求教师教育专家意见。5、2011年2月提交了“送审稿”。(三)研制《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原则(一)体现教育发展规律,特别是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要求。(二)针对性,国际视野与本土实际相结合。(三)可操作性,具体可行。(四)通用性,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五)发展性与引领性。三、标准的基本结构(一)框架结构维度(3个):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

三专业能力个层领域(13个):次

基本要求(60项):领域(13个)专业理念与师德: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专业知识: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四、标准的基本内容(一)基本理念

小学儿童身心发展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小学教师只有了解并遵循这些规律才能给予儿童适合的教育。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儿童接受的第一种学校教育形式。因而,小学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小学教师需经过正规的专业性培养与培训,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态度、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小学教师必须经过资格准入,在小学教育工作中不断进行专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学生为本小学儿童是主动发展的、享有基本权益的个体。小学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和平等权益。小学儿童具有好奇好问、天真活泼、规则意识强等鲜明特点,小学教师要尊重和遵循小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小学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学校学习生活促进小学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小学教师应对小学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教育工作全面负责,坚持科学教育方法,因人施教,促进小学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师德为先小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大、理性认识萌芽并快速发展、对成人又相对依赖的儿童,小学教育阶段也是儿童进入超越家庭范围的社会化起始阶段,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既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与帮助又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因此,小学教育是需要高度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事业,小学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富有爱心、耐心和细心,热爱儿童,为人师表,给予儿童精心的教育培养,保证儿童快乐、健康地成长。

能力为重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工作,小学各学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都需要科学设计与合理组织。在不同的情境和条件下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儿童都会有不同的需求和行为表现,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才能提供具有发展适宜性的教育策略。小学教师要主动把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提升专业能力,形成教育智慧。每一个教育情境似乎都在呼唤着、要求着教师有所行动:一个关注的眼神、会意的微笑、认真的倾听、果断的处理,甚至什么也不做。在具体的情境中与孩子相处才是教育学的精髓。尽管这些教育情境每天都在重复地发生,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采用过去成功的方式去解决一个现在发生的类似问题。教育情境既表现为一种紧迫的时间关系,表现为一种“当下性”和“现场性”,教师没有时间坐下来仔细筹划如何行动。又表现为一种教育的时机,它不具有可逆性,不可以重来。教育实践具有情境性

这种情境性还表现为一种空间关系。当下“坐在”或“站在”我们面前的学生,他们是带着自己的个性品质、生活历史、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同学关系、在班级中的地位与影响、最近的快乐与苦恼“坐在”或“站在”这里的,所有的复杂性都在“那一刻”综合地表现出来,它负载着过去,指向着未来。认真读懂学生,不仅需要知识,而且更需要智慧

终身学习小学教师既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又是与小学儿童、与教育改革以及社会共同成长的学习者。小学教师要形成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意识,了解社会的变化和教育变革,了解初等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追求新知和吸纳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提升教育智慧。(二)内容与要求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1)

职业理解与认识(领域1)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领域2)6.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7.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8.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9.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领域3)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11.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2.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13.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14.尊重和发挥好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个人修养与行为(领域4)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维度2)小学生发展知识(领域5)

19.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20.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21.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22.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23.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24.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

学科知识(领域6)25.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26.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27.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教育教学知识(领域7)

28.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29.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30.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1.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

通识性知识(领域8)

32.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3.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4.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35.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业能力(维度3)教育教学设计(领域9)

36.合理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37.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38.合理设计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班级和少先队活动。

组织与实施(领域10)39.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40.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活动。41.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习兴趣。42.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42.发挥好少先队组织生活、集体活动、信息传播等教育功能。43.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到教学中。44.较好使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与书面语言,使用普通话教学,规范书写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45.妥善应对突发事件。46.鉴别小学生行为和思想动向,用科学的方法防止和有效矫正不良行为。

激励与评价(领域11)

47.对小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与判断,发现和赏识每一个小学生的点滴进步。48.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给予小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

49.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50.利用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沟通与合作(领域12)

51.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52.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53.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