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合集15篇)-2_第1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合集15篇)-2_第2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合集15篇)-2_第3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合集15篇)-2_第4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合集15篇)-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二年级数学教案(合集15篇)二年级数学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七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材第8~10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认、读、写整百数和一千,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第二段,教材第11~13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认、读、写几百几十,口算几百加几十及相应的减法;第三段,教材第14~16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认、读、写几百几十几;第四段,教材第17~18页的练习二,是前三段内容的综合练习;第五段,教材第19~20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千以内数的大小比拟;第六段,教材第21~22页的练习三,是千以内数大小比拟的练习。第七段,教材第23~25页的复习,是本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让学生经历由方块表示的数算珠表示的数认、读、写的过程,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计数特点,掌握读、写方法。除小棒之外,方块〔小正方体〕是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另一种好的学具。由10个小方块拼成一条、10条方块拼成一板、10板方块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不仅能使学生详细感知千以内数的多少,而且也直观地显示了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进一的根本特点。算珠表示的数,那么介于直观与抽象之间,说它直观,每个数位上的数看得见、摸得着;说它抽象,一样颗数的算珠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值是不一样的。借助这一中介,再进展相应的认、读、写的活动,学生的抽象思维便能顺利展开,对相应的千以内数的认识也就更加明晰。2.重视数〔shǔ〕数在认数中的作用。教材第8页,在认识整百数时,让学生借助方块图〔或拼成的整板正方体实物〕,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教材第11页,在认识几百几十时,让学生借助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数,从370数到430,从890数到1000;教材第14页,在认识几百几十几时,又让学生借助计数器,一个一个地数,从598数到611,从988数到1000。这样的安排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有利于学生从数序的角度丰富对千以内数的认识;第二,有利于学生丰富对一千的认识,逐步形成对一千的良好数感;第三,有利于为进一步学习千以内数的大小比拟提供考虑的根底:甲数和乙数,假如按顺序数数,甲数在乙数的前面,那么甲数小于乙数,反之,那么甲数大于乙数。3.选择丰富的认数素材,引导学生在详细情境中丰富对数的认识,体会数与生活的亲密联络,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教材在选择认数素材时,既注意了学生熟悉的事物,也注意了学生可以理解的、感兴趣的事物;既强调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又重视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把素材的兴趣性、前瞻性及其数学内涵有机地交融在一起。详细来说,本单元的认数素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日常生活素材。如书的页码、方格纸上每页的方格数、电表上的读数、公路边的路程提示牌、门牌号码、自行车价格、身高的厘米数等。第二,环保素材。如,我国野生亚洲象的头数、世界上龟的种类数、我国人工饲养的东北虎的只数等。第三,自然奇观。如,世界上最大的圆形叶子的直径、世界上最大的花的直径、世界上最高植物的高度等。4.引导学生根据对数的理解探究有关的口算方法;通过口算进一步稳固对有关数的理解。教材第9页,在认识整百数后,安排例题教学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并让学生在练习中自主探究整百数减整百数的口算方法。教材第13页,在认识几百几十后的想想做做中,先让学生借助直观和对几百几十的已有认识探究几百加几十以及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再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上述安排,把对数的认识和相关的口算联络起来,既有利于进步学生的口算才能,也有利于学生在探究和掌握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加深对整百数和几百几十的理解。5.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历,用不同方法比拟数的大小。千以内数的大小比拟,其根本规那么与百以数的大小比拟是一样的,都是要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比。考虑到新旧知识间的这一内在联络,教学时,主要应抓住两个环节。第一,不出数的大小比拟的法那么,而是启发学生联络已有的知识经历,先用不同方法去比拟,再在交流中逐步掌握比拟方法。如第19页例题比拟312与285的大小的教学,可以启发学生分别从以下几个角度进展考虑:因为312比300多,285比300少,所以312大于285;假如数数的话,312在285后面,所以312比285大;假如在计数器上拨数,312的百位拨3,285的百位拨2,百位上3比2大,所以312大于285;把百以内数大于比拟的方法进展类推,从最高位开场比,因为百位上3比2大,所以312大于285等等。第二,启发学生用不同方式描绘数的大小。如教学第20页的第3、4、5题时,一方面要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呈现的对数的大小的不同描绘方式;另一方面,也要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进展有关数的大小比拟。6.结合认数过程,灵敏安排估计。对小学生来说,估计是一种需要着力培养的意识,是一种需要逐步掌握的技能,也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的过程,有时侧重对数的大小的判断,有时侧重进展以相应口算为根底的粗略计算,有时那么是为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本单元教材安排的估计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结合数的认识进展的估计。如,第17页第5题估计哪几个数比拟接近600,把它们圈起来。第二,结合数的大小比拟进展的估计。如第22页第7题,第8题等。第三,结合简单推理进展的判断。如,第10页第6题,第25页第12、13题等。7.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稳固对数的认识。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的数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在应用中稳固对数的意义、大小、读写方法的认识,教材在想想做做和练习里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实际问题。如第10页第7题,以学生非常熟悉的走路上学为题材,让学生根据已走的米数和还要走的米数,求从家到学校的总米数;根据总米数和已经走的米数,求还要走的米数;根据总米数和还要走的米数,求已经走的米数。学生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进一步认识整百数的意义,而且还能体会数量间相依互变的函数关系。又如,第18页第9题,让学生根据几种果树的棵数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在选择信息、组合信息的过程中,培养对数的特点及大小的直觉判断才能。二年级数学教案2本册教材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根本理念和要求编写,表达了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学段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根本框架和呈现形式。为同行们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下面结合本册教材的编排内容,作一些分析^p、说明。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络。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考虑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才能,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4、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可以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二〕空间与图形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开展空间观念。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识别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道路图,从而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搜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数据答复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想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那么是不确定的。〔四〕理论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理论活动——“节日广场”“月球旅行”“人类的好朋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详细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近生活形式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展实际应用。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开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展考虑的才能;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开展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二、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展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下面结合详细学习内容,阐述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的含义,开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1、关于乘除法的含义第一单元的标题为“数一数与乘法”,第四单元的标题为“分一分与除法”,表达了教材要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体验乘除法含义的设计思路。在学习乘法之前,教材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3个3个地数、4个4个地数、5个5个地数……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可以用乘法表示的问题。而学生只学过用加法,将感受到用一样数连加的方法进展计算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通过“儿童乐园”“有几块积木”“动物聚会”等情境,由几个几个地数,抽象出用乘法算式表示的模型,使学生详细地体验乘法的含义,而不是背诵乘法的结论。在学习除法之前,教材安排了三个“分一分”活动——“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数目由小到大,突出除法的本质是“平均分”。在大量的“平均分”活动中,抽象概括出除法算式。学生在活动中逐步体验除法的含义。教材不要求学生背诵除法的结论,也不分“等分除”“包含除”。2、关于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我国小学生进步根本计算才能的有趣工具。本册教材分两段进展,“乘法口诀〔一〕”是2~5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二〕”是6~9的乘法口诀,共81句。教材采用“大九九”的形式〔即,1~9中的每个数的乘法口诀都是9句〕,并分成两段展开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分散记忆的难度,由于2~5的乘法口诀数目比拟小,相对好记一些,所以教材先安排熟记2~5的乘法口诀,然后再进展6~9乘法口诀的教学;6~9乘法口诀的数目虽然比拟大,但是新学的口诀越来越少,而旧的口诀又得到相应的稳固。除此之外,教材在乘法口诀的设计上还有以下特点。〔1〕每一局部口诀都是严密联络学生生活情境引入的例如,第10页创设庆贺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通过数奥运标志“五环图”的环数,引入编5的乘法口诀;第14页一双筷子2根,通过就餐摆筷子的情境引入编2的乘法口诀。这样安排,便于引导学生自觉地投入学习活动,用连加算出得数,为编口诀做准备。〔2〕以5的乘法口诀作为起始内容进展编排因为每只手有5个手指,这是人人都有的学具;数数时,经常5个5个地数。这些与学生生活有亲密联络,有助于学生探究规律,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掌握口诀编制的方法。〔3〕在编制乘法口诀的设计上,逐步扩大学生探究的空间在编制2~5的乘法口诀时,一般都安排实物情境图,填写一样数连加的得数,并先给出2~3句编制过程的范例。6~9的乘法口诀那么要求学生独立编制。这样安排,逐步扩大学生的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才能。〔4〕口诀编排设计上注意表达一定的规律性,启发学生找联络、找规律,以便于学生来记忆口诀。教材安排了形式多样的练习,有利于保证学生的根本计算技能例如,第16页学习3的乘法口诀时,教材安排了“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引导学生找规律。第72页学习6的乘法口诀时,安排了“想一想”的小栏目,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6×8=6×7+□=6×9-□,帮助学生找相邻的口诀之间的联络,有助于学生熟记口诀。另外,教材设计了新颖的富有童趣的练习,除了一般的题目和“对口令”等形式外,还安排了“小动物找新家”“谁射中的气球多”“找座位”等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表内乘除法,保证根本的运算技能。3、关于表内乘除法的应用本册教材把表内乘除法的运算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首先乘除法的认识都是从实际情境引入的,本身就是应用问题的学习,另外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加强乘除法知识的应用。〔1〕练习中配有富于童趣的、图文结合的、或有多种信息,有时答案不惟一的问题,有时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展解决例如,第19页第3题,要想得出这辆玩具汽车多少钱,需要通过售货员和顾客的对话〔小熊付给大象3张5元和1张10元,大象答复:“正好”,而得出这辆汽车25元〕。第45页第4题图中呈现:有28人需要租车,大客车限乘客10人,小汽车限乘客4人,可以怎样租车?答案有多种。第56页第5题,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一张方桌围坐4人,2张方桌坐8人,而两张方桌拼在一起围坐6人,从而推想3张、4张、5张、6张桌子的情形,引导学生用列表找规律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以上问题都和传统的应用题呈现的形式和要求不一样,没有应用题的类型,不要求学生说程式化的语言,而立足于知识的应用,初步学会一些数学考虑方法,开展学生的思维。〔2〕通过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理论活动等栏目,应用所学的知识例如,第17页数学故事,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开展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才能,同时可以沟通数学与语文之间的联络,并进展思想品德教育。第22页数学游戏,要求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问题,本身就是数感的培养,进展答复时要运用所学的知识。教材中还安排了理论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的乘法和除法。以上这些都表达了乘除法知识的实际应用。二年级数学教案3教学目的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会用重叠的方法比拟角的大小。2.在观察、操作、比拟和交流等活动中,开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师:在数学王国里住着许多得意的图形娃娃,他们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得可开心啦!〔课件播放许多图形在一起跳舞的场景〕在这些图形中,数角最得意了,小朋友想认识它吗?生:想!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去认识图形王国里的新朋友角,好吗?提醒课题:认识角。[评析:新课伊始,通过学生喜欢的童话情境,开门见山地引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二、自主建构1.联络生活实例感知角。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8页的情境图。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图中哪些地方有角?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生1:三角尺上有角。师:你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吗?学生指角时,教给学生指角方法〔先指角的两边,再在角的两边之间画弧线〕。师:还有什么地方有角?你能上来指一指吗?生2:正方形上有角。〔边说边到投影上指〕生3:剪刀张开的地方有角。〔边说边指〕生4:钟面上有角。〔边说边指〕2.抽象出角的图形。师:假如把这些角画出来,是什么样的图形呢?请小朋友看屏幕。动画演示,分别画出剪刀、长方形纸片、钟面上的角。师:〔指画出的角〕像这样的图形都是角。角就藏在我们的身边,请小朋友试着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组织交流,并让学生指出课桌、数学书等物体面的角。[评析: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在找角、指角的活动中感知角的特征。在此根底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3.认识角的各局部名称。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小朋友看老师画一个角。〔画角,指角的一条边〕这条直直的线是角的一条边,〔指角的另一条边〕这条直直的线,是角的另一条边,〔指角的顶点〕这里的一个点是角的顶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师:〔拿出三角尺,指其中一个角〕这是三角尺上的一个角,你能分别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指名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顶点,摸一摸角的两条边,说一说自己的感觉。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三角尺,同桌两个人合作,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顶点,摸一摸角的两条边。学生操作。师:〔指投影上的三个角〕你能分别指出这里三个角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到投影前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评析: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结论,老师没有让学生去探究和发现,而是以讲解的方式告诉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随后的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动,既稳固了角的各局部名称,又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加深了对角的认识。]4.练一练。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师: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生:第一个图形是角。师: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学生到屏幕前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继续完成后面三个图形的判断,并说明理由。5.感知角的大小。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想不想自己做一个角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大家根据需要自己选择适宜的材料想方法做出一个角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角的方法多。学生活动,老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师:请把你们做好的角举起来给大家看看。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做的。有用小棒摆的,有用直尺画的,有用纸折的,有用硬纸条钉的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材料做出了这么多的角。我们来看这位小朋友做出的角〔拿出用两根硬纸条做成的角,使角的两条边重合〕,请大家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个角在怎样变化?〔边说边旋转角的一条边,使角渐渐变大〕生1:角的一条边在动。生2:角在变大。师:再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个角在怎样变化?〔边说边旋转角的.一条边,使角渐渐变小〕生:角在变小。师:你能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角,并像老师那样,转动角的一条边使角变大或变小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学生按要求活动,老师巡视并作适当指导。师:〔出示一个角〕老师这里有一个角,你能用手中的角转出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学生操作,老师注意指导〕师:能转出一个比老师的角小的角吗?〔学生操作〕[评析:学生用两根纸条做出了一个角,是教学过程中自动生成的教学资。老师敏锐地捕捉了这一资,通过转动角的一条边使角变大或变小,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大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6.比拟角的大小。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9页第二个例题。师:这里的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1:第一个钟面上的角最大。生2:第三个钟面上的角最小。师:你们的眼睛真亮,一眼就看出来了,剩下的两个钟面上的角哪一个角大呢?生1:第二个钟面上的角大。生2:第四个钟面上的角大。师:到底哪个角大呢?请小组内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想一想怎样比拟这两个角的大小。学生活动,老师巡视并参与小组的讨论。师:你有方法比拟这两个角的大小吗?生1:可以用三角尺上的角去量。生2:可以数钟面上的格子。生3:可以把两个角重叠起来,看哪个角大。师: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学生上台演示,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分别重叠起来,另一条边分别在重叠的这条边的同一方向。师:如今你知道哪个角大了吗?生:第四个角比第二个角大。[评析:从通过观察可以确定两个角的大小,到通过观察不能确定两个角的大小,引起了学生认知构造的不平衡,促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反复理论,找到比拟角的大小的新方法,开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了数学考虑才能。]三、稳固延伸1.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中各有几个角,为什么第一个图形中只有1个角。2.想想做做第3题。师:下面的图形各是几边形?各有几个角?请在书上填一填。学生在书上填空。师:比拟填出的数,你发现了什么?生1:四边形有4个角,五边形有5个角,六边形有6个角。生2:是几边形,就有几个角。师:是的,一个多边形是几边形就有几个角,那你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生: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师:八边形呢?生:八边形有8条边、8个角。3.想想做做第5题。师:下面的角,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生:第一个角最大,第二个角最小。师:你会比拟第三个角和第四个角的大小吗?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比拟两个角的大小。[评析:练习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重点,既稳固了对角的认识,又增强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四、课堂总结〔略〕二年级数学教案4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p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2.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开展数学考虑,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3.使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前两天咱们刚刚开了运动会,喜欢看运动会吗?咱们今天再去看一场特殊的运动会,好吗?〔出示动物运动会的场景图〕仔细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谈话: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如:有哪些动物参加了运动会,它们各有几只?有哪些比赛工程?【说明:创设学生喜欢的动物运动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学生的认知根底与本课教学目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1.尝试统计,发现问题。谈话:同学们刚刚提出了很多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一起数一数,把数出的结果记录在这样的统计表里〔拿出课前发给学生的空白表格〕。反应,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统计表,如:狗猴长跑5只6只8只狗兔猴跳高长跑一共5只2只6只5只8只13只反应:先请完成第一张统计表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统计了哪些动物的数量?是怎样想的?提问:他统计的动物的数量对吗?这张表格有问题吗?〔动物的数量是对的,但从他的统计结果中看不清一共有多少只动物〕反应:我们再请完成第二张统计表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统计的,怎样想的?提问:他统计的结果对吗?你认为他的这张表格怎么样?有没有问题?〔学生可能认为这样统计是对的〕激疑:我们来看这里〔指表中的一共13只〕,一共是有13只动物吗?不对吧,我怎么觉得是26只呢?咱们一起算一算,好吗?〔把统计表里的几个数都加起来,算出结果是26只〕学生会提出算动物一共有多少只,不能把狗、兔、猴的只数与跳高、长跑的动物只数相加,因为参加跳高和长跑比赛的动物中就有狗、兔、猴,这样加就加重了。提问:想一想,怎样统计才比拟适宜呢?〔把它们分开〕引导:是的。可以把它们分开统计,按什么标准来分呢?请大家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学生讨论后,组织交流,明确:可以按动物的种类分,统计各种动物有多少只,也可以按比赛工程分,统计参加各种比赛的动物有多少只。【说明: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展分类整理,需要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统计。教学中,老师并没有把详细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解决,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原有的统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新方法的过程中来。】2.再次统计,解决问题。谈话: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先统计各种动物有多少只,再统计参加各种比赛的动物有多少只,好吗?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列表统计呢?根据学生提出的列表方案,出示相应的统计表。要求:请小朋友按刚刚讨论的方法分类整理,把结果填在表格里。反应: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自己的统计表拿上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表格〕狗兔猴长跑5只2只6只13只跳高长跑一共5只8只13只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调整统计表的,为什么要这样做?提问:观察两张统计表,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导:是的,第一张表是按动物种类统计的,第二张表是按运动工程统计的。怎样才能让人一眼就看清楚每张表格是按什么标准进展统计的呢?学生交流后,小结:为了使统计表所表达的信息更清楚,要在表格的前面加上一栏,注明表中每个工程的意思〔课件演示修改统计表的过程〕。像这张表格,是按动物的种类进展统计的,第一行表示各种动物的名称,就写上动物种类,第二行是每种动物的只数,就写上只数,后面的每个数就不要再写单位了。这里的一共是指一共有多少只动物,习惯上放在数据的前面,用合计表示。师生共同修改第二张表格。3.观察统计表。提问:通过小朋友自己的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动物运动会的统计任务。看了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说明:没有把教学目的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而是着眼于让学生经历从尝试失败到成功的过程。学生在不断探究并完善统计方法的过程中,更深化地体会了分类统计的必要性和实际作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进展简单的分析^p,既能增强对统计结果进展分析^p的意识和才能,又能从整体上体会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三、拓展应用1.做想想做做第1题。小组合作完成,并在全班交流。2.做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两个统计表,并组织交流。【说明:教材安排了丰富的统计活动,可以根据教学时间和教学需要灵敏处理。】四、全课总结〔略〕二年级数学教案5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结合详细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2)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拟纯熟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体会乘法的运算意义。(2)让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在探究口诀的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推理才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考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2)感觉数学与生活的亲密关系,增强学数学的信心。(3)培养学生的推理才能和思维的敏捷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一样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去游乐场吗?你们跟爸爸妈妈到公园去玩过吗?你们参加过哪些娱乐活动?碰碰车、水上游船、猴子爬树……出示课件中的游乐场游乐场中有许多数学问题,你们看到了吗?生1:看到了过小火车、碰碰车……生2:玩过小火车的有20人。生3:碰碰车上也有8人。……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2:我是数的。生3:我是算的。板书:2+2+2+2=8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怎么用乘法计算。2.探究新知学习第47页例1(1)。提出问题:a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飞机上共有多少人?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小组讨论。b交流汇报:用数就可以;用加法计算的3+3+3+3+3=15。C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谁能看出来?小组合作共同讨论。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很容易看出来,但班内还有个别理解才能较差的学生,所以,任何问题都要从易到难。汇报:每个加数都是一样的。学习第47页例1(2)。出示课件中的例题图片。a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火车上共有多少人?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小组讨论。b交流汇报:用数就可以;用加法计算的4+4+4+4+4=20。C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谁能看出来?小组合作共同讨论。汇报:每个加数都是一样的。学习第47页例1(3)。根据上面所讲,请同学们自学这个例题。汇报:2+2+2+2+2+2+2=14。小结:这种加数一样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乘法算式:2×7=14或7×2=14师:我们以前学过加号、减号,这个左斜右斜的×就叫乘号。提出要求:谁能把上面的几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谁来挑战?师:你们知道乘法算式怎么读吗?指名答复,师生更正。2×7=14读作:2乘7等于14。7×2=14读作:7乘2等于14。3.教学“2×7=14”的意义。小组讨论乘法的意义。汇报结果。师总结:“2”表示一样的加数,“7”表示一样加数的个数,“14”表示一样加数的和。7个2相加可以写成2×7=14,也可以写成7×2=14,这里都表示7个2相加。讨论:假如更多的2相加,例如8个、12个……又该怎么写呢?学习第48页例2。师:同学们知道乘法算式各局部的数字叫什么名字吗?5+5+5=155×3=153×5=153和5都叫“乘数”,“×”叫乘号,“15”叫积。4.课堂练习。把48页做一做独立完成,然会汇报交流,师生共同更正。5.拓展提升。加法算式:XXXXXXXXXXXX乘法算式:XXXXXX或XXXXXXb.把练习九的1、2、3独立完成。课后小结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师生总结:a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简便。b左斜右斜的×就叫乘号。c第一个乘数表示一样的加数,第二个乘数表示一样加数的个数,等号后面的数表示一样加数的和。如:2×7=14,7个2相加可以写成2×7=14,也可以写成7×2=14,这里都表示7个2相加。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加数一样的加法,用乘法表示比拟简便。5个33+3+3+3+3=155×3=153×5=157个22+2+2+2+2+2+2=147×2=142×4=142×7=14读作:2乘7等于147×2=14读作:7乘2等于145+5+5=155×3=153×5=15二年级数学教案6教学目的: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拟纯熟地进展计算。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拟纯熟地进展计算。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新课教授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第11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子。独立考虑,小组讨论交流。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5、总结算法。先独立考虑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一样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三、稳固练习,理论应用1、完成P14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2、完成P14第4题老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纯熟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老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板书设计略二年级数学教案7教材简析试商方法学生已经掌握除法竖式运算。教学目的知识目的: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历。才能目的: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络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教学难点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络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策略合作探究前置作业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并提出问题尝试解决。教学内容试商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流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关系?2.练一练:10÷516÷518÷520÷533÷5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展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1.探究试商方法。〔1〕课件显示P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学生说情境图。教学流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四、总结:〔2〕列算式:55÷8〔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有商6。考虑:假如商是5可以吗?假如商是5,那么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7〕下面算得对吗?想一想,说一说。1.结合情境列出除法算式。2.体会试商过程3.第4题改错练习。4.拓展延伸。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需要在哪方面努力?你的同桌呢?独立探究,小组交流。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应。学生总结。二年级数学教案8一、教学内容:P74二、教学目的:1、探究连加的方法,并正确计算,开展学生的估算才能。2、开展学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才能。3、引导学生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三、教学准备:口算卡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2、计算〔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P74表格,引导学生观察〔1〕搜集信息,提出问题:你能从表格中获取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问题?〔2〕列出算式,引导估算。2、尝试计算解决问题。3、集体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4、独立练习〔完成“试一试”练习题〕〔三〕稳固练习125+483+20736+257+175全班齐练,二人板演,发现问题即时解决。〔四〕全课〔五〕作业:选用随堂练习作业连加〔二〕一、教学内容:P75~76二、教学目的:1、稳固连及的计算方法,能纯熟地计算,进步正确率和速度。2、引导学生运用灵敏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灵敏性。3、引导学生运用连加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完成连加练习〔二〕指导练习1、完成P75第1题独立计算,集体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2、指导学生完成P75练习题2〔1〕第1小题可能用下面两种估算方法,尽管得数有所差异,但都应视为正确做法。〔2〕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计出结果说明。〔3〕先估算再口答。3、完成练习题34、完成练习题45、完成练习题5〔三〕全课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明白估算的重要性〔四〕作业:课本P76中的小调查〔以小组为单位〕二年级数学教案9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橘子”,课本第3页教学目的:1、经历分橘子的实际操作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络。2、结合实际操作,经历用竖试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3、进步学生分析^p观察,推理和判断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1、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竖试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课件出示14个橘子,引导学生观察、考虑:假如每盘放4个橘子,14个可以放几盘?(老师板书)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1、老师引导学生考虑问题。2、师生进展互动交流。师:从题目中你们可以得到那些信息?生:每盘放4个橘子,总共有14个橘子。师:题目要求我们要怎么分?生:每盘放4个(平均每盘放4个)师:那题目要我们求什么?生:14个可以放几盘师:根据这些信息,谁知道该怎么列式呢?生1:从14里减去3个4等于2,所以可以放3盘;(14-4-4-4=2)生2: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还剩2个。生3:可以用除法运算列算式:14÷4=3(盘)……2(个),说明可以放三盘,还剩2个。3、老师与学生合作摆一摆,验证以上结论是否正确。4、介绍用竖式解决以上问题由详细到抽象,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14÷4=3(盘)……2(个)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每一步的含义:先写“厂”,表示除号,把要分的14个橘子,也就是被除数写在“厂”的里面。把每盘的橘子数4,也就是除数写在“厂”的左边。写好后,按下面的步骤用竖式计算。一试商:14除以4,商是几,写在哪?根据乘法口诀求商,商是3,一样数位对齐,即商与被除数14的个位对齐。二相乘:商与除数相乘的积写在被除数14的下面,一样数位对齐。三相减:从总数14里减去分走的12,还剩2个,14-12=2,画上横线对着个位写2。四检查:看看余下来的数是不是比除数小,并说说竖式上的每个数字代表什么意思。三、稳固练习课本第3页的“试一试”和第4页的“算一算”,“想一想”先由学生独立解题,再由老师讲解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课本第4页的第3题。二年级数学教案10教学内容:课本第36-37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2.使学生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展数学考虑。教学重点:探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展数学考虑。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4+650+9060+908+370+803+7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的和最高位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2.笔算。37+2564+8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4.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一样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万以内笔算进位加法。〔板书课题:进位加法〕二.新授出例如题图,学习例题。1.出示问题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1〕指名列式:85+143=2〕学生尝试笔算。3〕指名说计算方法。问:从哪位算起?说说个位上相加的过程。问: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满了十怎么办?十位上的和怎样写?问:百位上相加是多少?为什么得2?4〕指名学生完好的口述笔算过程。5〕请学生在书上进展验算,再填写横式得数。2.出示问题2: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1〕指名列式:85+126=2〕请学生独立探究解决,指名板演。3〕集体核对,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4〕学生独立验算,横式上写得数。3.归纳1〕请你想一想,笔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怎样算?〔组织学生讨论〕2〕组织学生进展交流。3〕:做笔算加法要将一样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三稳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1〕在书上算一算。2〕汇报。你是怎样算的?2.想想做做第3题1〕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6576334+243+646+5692087128932〕汇报。3.想想做做第4题1〕说图意。2〕怎样列式?3〕独立计算。4〕汇报。4.想想做做第2题1〕独立计算。注意对齐数位。2〕你是怎样验算的?四.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三位数加法笔算要怎样算?板书设计:进位加85+143=85+126=8585+143+126208211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案11教学内容:教科书P20—P21“填一填”、“说一说”及“练一练”第1-4题,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小熊请客》。教学目的:1、在学习2、3、5乘法口诀的根本上引导学生学习4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2、掌握4的乘法口诀,能运用4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p才能。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开火车口算卡片:5×85×55×36×29×53×42×84×57×23×6〔个别说说应用哪句乘法口诀〕二、学习新课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出示“小熊请客”图。师:今天小熊家来了许多客人,小熊采了许多红果,要把它们串成糖葫芦请客人们吃,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小熊准备了多少红果吧。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贴出一串糖葫芦图和表格。师:小熊想把4个红果串成一串,那么2串有多少个红果呢?3串、4串……9串分别有多少个呢?你能用所学的方法列式解答,并编出乘法算式吗?〔可先请一名根底较好的学生说出4×2=8或2×4=8,再编出口诀。〕〔1〕独立考虑,填写表格。〔2〕小组交流填表结果和自己的思路。〔3〕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小熊请客》》。板书算式和口诀。〔学生通过前面5、2、3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对此类新知的学习过程及方式有了一定的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填表,写乘法算式和编口诀的工作。〕〔4〕学生齐读口诀。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记忆口诀。独立背诵4的乘法口诀;同桌互背;师生对口令;小组选代表比赛对口令,看谁说得又对又快。2、说一说。可采用小组接龙游戏,引导学生用数桌腿来记忆口诀。3、“练一练”第1题“连一连”。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4、“练一练”第3题。此题也应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再独立填写算式,说说自己列算式的思路和算式的含义。5、“数学游戏”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小组合作找出复数的规律,按规律走出迷宫。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小熊请客》二年级数学教案12教学目的:1、在游戏中体会事件的可能性,并进一步体会到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那么是不确定的。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绘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表达才能和逻辑推理才能。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敏性与求知欲,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络,体验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合作交流的才能,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不确定的。教学难点:理解“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会用这些词语表达生活的事件。活动准备:课件、球、盒子、硬币、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想听吗?〔____课件〕请看屏幕:迪尼斯乐园举行比赛,米奇和唐老鸭都决定回去看看,可是只有一张门票,让谁去呢?最后它们决定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做决定。〔板书:抛硬币〕师:你们认为谁会去呢?生1:米奇。生2:唐老鸭。师:到底是谁去呀,意见不统一,正好老师这里有一个1元硬币,我们先来认一认硬币的正反面。谁能识别硬币的正面和反面?师:印有1元字样的这一面是正面,有花的这一面是反面。如今老师想来抛下这枚硬币,正面就由米奇去,反面就由唐老鸭去。怎么样?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帮助,谁来?师:你的任务是老师抛完后要大声告诉同学们你看到的是哪一面,好吗?准备好了吗?〔师抛硬币遮住,问学生〕师:同学们猜猜是哪一面朝上?师:大声告诉大家,哪面朝上?生:正面。师:正面朝上,这下米奇可快乐了,因为它可以去观看比赛。〔猜对的学生很快乐〕师:假如再抛一次,一定是米奇去吗?生1:是,一定是米奇去。生2:不是,也有可能是唐老鸭去。师:你确定吗?你也上来抛一抛。〔再指名生抛硬币〕生:反面朝上。〔猜对的学生欢呼〕师:反面朝上,唐老鸭快乐得又蹦又跳。〔生回座位〕师:同学们,在刚刚的抛硬币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小机密?生1: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生2:米奇和唐老鸭都有可能去观看比赛。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呀!你们想来试试抛硬币吗?〔想〕师:请听游戏规那么:〔略〕师:〔拍手示意学生坐好〕同学们刚刚通过玩抛硬币的游戏,你们看到硬币落下后是什么情况?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通过游戏我们发现硬币落下后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也就是说正面或反面,这两种可能都有。〔板书:可能也可能〕。组织课堂:请组长收好硬币,放回抽屉。〔设计意图:由抛硬币游戏开场感受事物的不确定性,学生在观察、抛掷、猜想等活动中,初次体会硬币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尝试用“可能”、“也可能”等词汇进展数学表达,在知识、情感上为后面学习打下了很好的根底。〕二、展开活动、自主探究。1、师:同学们,刚刚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个摸球游戏,好吗?师生摸球。师:〔出示盒子〕看,这是什么?师:〔指盒上标签〕对,里面有三个白球和三个黄球,谁愿意上台和老师一起玩?〔生踊跃举手,一位学生上台〕师:咱们两人这样分工:我摸,你猜我摸出来的是什么颜色的球。〔台下同学聚精会神,饶有兴趣地看。师动作夸大地做出不看盒子的样子,摸出一个球捏在手上〕生:。〔白色〕〔师展开手掌正好是。台下同学鼓起掌来,猜中了!第二次、第三次过程同上,猜中的学生鼓掌,没猜中的有点绝望〕师:你们也想这样摸一摸、猜一猜吗?〔想〕2、学生小组合作摸球。〔体验不可能〕师: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个小袋子,每个袋子里装的都是3个白球和3个黄球。摸球之前,请听好游戏规那么:1、小组其他成员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2、每人每次只摸一个球,摸球时眼睛不能看,也别让猜的同学看见,每人连续摸两次。3、把摸到的球给大家看,不能争不能抢,更不能让球掉地上,要有团结协作、互相谦让的精神。4、组长负责把每个同学摸球的情况打钩记录下来。5、把球放回袋子里,等组长记录好,换个同学再摸。最后想一想,每次你都猜对了吗?为什么?〔1〕请组长拿出袋子和表格〔2〕师指导摸球填表格3、全班交流。师:同学们摸了这么屡次球,也猜了这么屡次,我请小组长来告诉老师,你们小组摸球的情况如何?〔1〕各小组汇报情况〔2〕老师幻灯出示汇总表,根据组长汇报情况填表师:同学们你们每次都猜对了吗?〔生:没有〕师:怎么这么多同学没有全猜对呢?从这张表格中可以看出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袋子里有白球和黄球,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师:淘气和笑笑也做了摸球游戏请看〔____课件〕笑笑可能从盒子里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齐读一遍〔设计意图:小组内摸球猜球活动,意在使学生体验从袋中摸一个球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再次感受这种不确定性现象。学生摸得积极,猜得快乐,较好地体会到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4、体验不可能智慧老人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小问题可能从这个袋子中摸到黑球吗?〔不可能〕齐读可能从这个袋子中摸到红球吗?〔不可能〕可能从这个袋子中摸到除白球和黄球以外其它颜色的球吗?〔不可能〕为什么?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因为袋子里只有黄球和白球,所以,我们不可能从中摸到除黄球和白球以外其它颜色的球。〔板书:不可能〕小结5、再次摸球。〔袋子里都是黄球〕〔体验一定〕师:老师最近学了一样新本领,无论谁从这个盒子里摸球,我都可能猜到是什么颜色。大家信吗?不信,我们试试。这个盒子里面装的也是6个球。这回我们换一个玩法,我请每个大组里最乖的小朋友来摸球,老师来猜。谁愿意和老师玩?〔屡次猜黄球〕〔老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是不是有不满。〕师:怎么了,你们想说什么?〔里面都是黄球〕师:很多同学都说对了,老师确实知道里面装的都是黄球。所以,摸出一个一定是黄球。假如盒子里装的是6个白球呢?〔摸出一个,一定是白球〕假如盒子里装的是6个红球呢?〔一定是红球〕〔板书:一定〕师小结:刚刚通过抛硬币和摸球的游戏,我们知道了有的事件可能发生,有的事件不可能发生,有的事件一定发生。〔设计意图:本小节让学生在动脑考虑中体验到事件确实定性,在师生的兴趣互动中既学新知又交流感情,调节课堂气氛〕三、促成体悟,拓展延伸。1、数学书第93页:连一连。小朋友们喜欢这样的摸球游戏吗?我们的好朋友淘气、机灵狗和笑笑也来参加了。你们看!数学书第93页的连一连。读题,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本93页〔1〕先读题目要求和内容,独立完成。〔2〕汇报交流师:如今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不通过实验也能判断正确吗?淘气的盒子中摸出的是什么呢?生:10个黄球,摸出来的一定是黄球。师:那会摸到黑球吗?生:不可能摸到黑球。师:机灵狗的盒子呢?生:10个白球,摸到的不可能是黄球。师:那会是什么球?生:一定是白球。师:那么笑笑的盒子摸出来的球会是什么?生:5个黄球,5个白球,摸出来的可能是黄球。师:也可能是什么球?生:也可能是白球。师:能完好的说一说吗?生:5个黄球,5个白球,摸出来的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2.听要求起立。看看谁最机灵。师:接下来,我们来课间休息,再玩个游戏,全体同学请注意,听清老师的要求好吗?我们玩的游戏是听要求起立,看看谁最机灵。准备好了没?有没有信心?〔有〕〔1〕站起来的同学中老师任意摸到一个同学一定是女同学。〔2〕站起来的同学中老师任意摸到一个同学不可能是男同学。〔3〕站起来的同学中老师任意摸到一个同学可能是女同学,也可能是男同学。师:同学们可真厉害,请给自己一些掌声鼓励吧!〔设计意图:本环节及时对新课知识进展补充和稳固,使学生形成表象。并设计活动应用反应,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知识理解,形成一种教学互动〕四、联络生活,内化进步聪明屋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在发生。如今,老师又要考考聪明的小朋友,你觉得什么事情一定会发生,什么事情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呢?请看屏幕,这里的题目你会吗?谁来告诉老师。学生说,老师注意评价。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有关可能性的问题,大家开心吗?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学习生活数学,要求数学与生活严密相联,通过练习对事情发生的情况进展结实地加深,学生对生活中确实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描绘,能进一步掌握用数学语言进展准确的描绘事件的可能性,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二年级数学教案13教学目的:1、初步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世纪的亲密关系.2、学会用2到5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感受用乘法解决除法的简便性.3、体会乘法,除法的互逆关系.4、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教学难点:拓展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认识和运用的空间.教学准备:课件、教具。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师:刚刚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生:鞭炮的声音。师:对了,爱睡觉的小熊今天起的特别早,原来阿!小熊开的店今天开张了,它的好朋友小猴和小虎也来为他的新店开张来祝贺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想。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电脑出示课件主题,板书:小熊开店小熊请我们进去了,我们来看看小型的店里有些什么东西?那位小朋友跟大家说说(电脑出示课本主题图)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你都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二、问题探究小猴想买4辆坦克送给它的表姐、表哥、好朋友和它自己,可是小猴总也算不出他要付多少钱。这下可把小熊给难住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1、算一算:买4辆坦克要多少钱?1)独立考虑2)独立列式3)交流汇报4)汇报:4×5=20〔元〕或5×4=202、20元可以买多少辆坦克?1)独立考虑2)独立列式3)交流汇报4)汇报:20÷5=43、深化讨论:20÷5还可以怎样计算呢?独立考虑,个人汇报小猴,小狗都买到了坦克,他们可快乐了,你们快乐吗?如今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在4*5=?20/4=5中你发现了什么?4、三、体验感悟1、老师的问题如今老师有个问题,要靠靠大家,我有12元钱,假如要买铅笔盒,可以买多少个?买皮球呢?1〕独立考虑,列式计算2〕学生反应3〕将答案写到书上4〕解决“买什么东西,正好用完24元?”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想法2、学生的问题互动活动:小组内提问、解答,说说所用的口诀四、理论应用1、试一试〔提醒大家边想口诀边计算〕1〕独立尝试2〕交流,说说所用的口诀2、练一连1〕小鸟回家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2〕蚂蚁搬家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说说所用的口诀3〕动物搬家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比比看,那个队做得快!五、小结六、布置作业一课一练第27页板书设计4×5=20〔元〕或5×4=20口诀:四五二十20÷5=4口诀:二年级数学教案14教学目的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开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才能。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开展学生的估算才能。教学准备教具:米尺、1分硬币、钱币假设干〔按小组分〕。学具:学生用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切入举偶谜语引入。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需要他帮助。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铅笔〕对了,这节课我们一起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对话平台玩中学一、认识分米。1.估一估。先利用已有经历估一估,开展学生的估测才能。a)课前老师在每个学习小组的书桌里悄悄地放了一支铅笔,赶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面上,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经历估测一下,这支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中表格中。b)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的。2.量一量。在估一估的根底上进展实际测量,验证估测结果。〔1〕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支铅笔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有根据的好方法吗?〔用尺子量〕〔2〕动手理论。亲自用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并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里。〔3〕汇报结果。验证于估测的差距。3.说一说。通过交流,纯熟掌握1分米的实际长度以及分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1〕你们知道10厘米是多长吗?用手表示出长度来。板书:10厘米就是1分米。〔2〕介绍分米。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上可以用符号表示出来,谁给大家讲一讲。〔指名介绍〕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你们会用符号表示出来吗?指名上前写,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完成。全班齐读公式。〔3〕活动。a.让我们用分米为单位量一量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