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项脊轩志》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陈情表》《项脊轩志》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陈情表》《项脊轩志》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陈情表》《项脊轩志》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陈情表》《项脊轩志》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情表》《项脊轩志》群文阅读孝心无价,亲情无限学习目标1.诵读作品,体会古人的情感、思想和人生感悟。2.反复涵咏,领会作者抒发情怀和表达思想的个性化手法。3.赏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4.探究古人是怎样说真话,抒真情的。(课前安排预习,疏通文句,概括内容)陈情表项脊轩志走进李密李密(224-287)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名儒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颇有辩才。蜀汉灭亡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他担任主簿,他推辞不就。其后,晋武帝征召其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为由辞不应征。及祖母卒,服丧期满,李密以太子洗马被征至洛阳。后出为河内温令。新知讲解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现在江苏昆山)人。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八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至嘉定(现在上海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读书讲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作者新知讲解1506年1岁生于江苏昆山1510年5岁开始读书1513年8岁丧母1528年23岁娶妻魏氏1533年28岁丧妻1540年35岁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1565年60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1568年63岁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1570年65岁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1571年66岁病逝作者新知讲解归有光虽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主要特点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语)。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代表作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沧浪亭记》等。今有《震川先生集》。

成就新知讲解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桐城派的姚鼐评价他:“是架设在唐宋八大家与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近代林纾更尊他为“五百年来归震川一人而已”。

成就“表”表,古代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的《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是用来谢恩的;“奏”是用来弹劾的;“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作“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诸葛亮的《出师表》与李密的《陈情表》都是表文的代表作品。“志”“志”是“记”的意思,是一种记事抒情的文体,如《寒花葬志》。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碑记、游记、杂记等。任务一:从《陈情表》中你读出了一个_________的李密,依据是什么?从《项脊轩志》中你读出了一个________的归有光,依据是什么?陈现今之情:进退狼狈,不能废远察臣孝廉举臣秀才拜臣郎中除臣洗马沐浴清化忠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祖母病笃孝治大道孝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奉诏奔驰不能废远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孝后尽忠陈日后之情:愿乞终养,死当结草忠孝难全

回顾:李密是如何说服晋武帝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凄凄惨惨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中。接着喻之以大义,作者将以孝治天下的理与祖母病笃须尽孝的情作了对照,说明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然后提出“终养”的要求,再极其诚恳地说明自己的情况,是天人共鉴,表达自已对朝廷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忠心。

如果你是晋武帝会不会同意李密辞官,在家奉养祖母?同意①李密如此感人的陈情,应该可以打动他;(情真)②多次征召表现出自己求贤若渴,笼络人心的目的已达到;(意达)③“以孝治天下”,树立李密这个典范,更好地在全国推行“孝道”;(世治)④准许李密的请求,显示出作为皇上的宽容大度。更何况李密已经做出承诺。(恩宏)诸父异爨慈母早逝祖母厚望爱妻逝世家道衰落颓败零乱幼年丧母痛失母爱夫妻永诀痛不欲生殷殷期盼终落成空项脊轩之悲,

悲在:______悲在何处?三一两总结文章写了什么(物事人情)?间老屋种情感个女人四件琐事诸父异爨、老妪忆母、追忆大母、回忆亡妻项脊轩一喜一悲先妣先大母亡妻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清·梅曾亮任务二:

同是写悲情,李密深深打动了晋武帝,而归有光感动所有读者。

Q:两人在写作技巧上各有什么特点?语言艺术:1、四字骈句。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效果: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2、对偶句。(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效果:内外对举,都强调一个“无”字,把自己举目无亲,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效果:前后对举,表达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效果:“臣”与“祖母”对举,突出一个“无”字,强调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现实。效果: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强烈,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3、比喻句。(1)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效果:以落日喻人命,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效果: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效果: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1、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2、善于利用细节描写。写作特色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如小鸟啄食、风移影动的景物细节,东犬西吠的场面细节,母亲、妻子动作言语细节。特别是写祖母看望和勉励孙子的场面……祖母这些语言、动作描写,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浓浓的生活气息。语言委婉含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任务三:

《项脊轩志》与《陈情表》是两篇传情佳作,比较两篇文章异同。

陈情表

祖母魂归道山之后,李密已经没有借口了,他履行了在《陈情表》的承诺。先后任温县县令、尚书郎、汉中太守等职。任期内,他在汉中勉县倡建武侯祠。某天他酒后赋诗:“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中无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激怒晋武帝,免官回乡。其实在此之前在温县时,他曾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就差一点被人举报。

公元287年李密卒于保胜龙安,好友安东将军胡熊与皇甫士安主持葬仪。

泪墨血笔,千般言皆是孝悌至真忠肝义胆,万种意无非忠义两全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补记:怀念亡妻悲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生前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死后室坏不修。喜“予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黄宗羲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将抽象情感寄托于具体物象易产生移情共鸣。一存一亡,一荣一死的强烈撕扯感,动人心魄。语气助词的表情达意。同:这两篇文章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亲人、家庭、家族的重视。李密不愿为官而要奉养祖母,体现的是感人至深的孝道;归有光体现的是对家庭,家族的珍视。异:《陈情表》感人因为作者的孝心本来感人,也因为作者精心撰写文章刻意感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