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板施工方案_第1页
底座板施工方案_第2页
底座板施工方案_第3页
底座板施工方案_第4页
底座板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长铁路客运专线HCZJ-3标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 施工方案 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一局杭长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一分部二○一三年四月11目 录一、编制目的 1二、编制依据 1三、主要技术标准和参数 1四、施工总体部署 2五、施工前准备工作 6人员培训 6工艺试验 6六、施工工艺 6底座板施工工艺 6测量放样 7剪力钉 7铺设高强挤塑板 8滑动层施工 8钢筋工程 9模板安装 10钢筋及模板检查验收 11温差电偶埋设 11混凝土施工 11浇筑前准备工作 11混凝土浇筑 12混凝土养护及拆模 12底座板砼验收 13底座板连接施工 13固定端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 13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固定端刺 17固定端刺+常规区+固定端刺 20施工注意事项 21详见附图一~二 21七、各种保证措施 21施工进度、质量保证措施 21技术保证措施 22大型机械高空吊装保障措施 23夏季高温施工保证措施 23安全保证措施 24环保措施 24八、附图: 25附图一、“固定端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张拉及浇筑流程(TS-15≤TC≤TS) 附图二、“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固定端刺”张拉及浇筑流程(TS-15≤TC≤TS)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方案 一、编制目的为保证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的施工质量,确定最优施工方案,更好的为后续底座板施工提供依据,我部选择墙头大桥左线 DK89+233.69~DK89+329.79、右线DK89+232.69~DK89+329.79段底座板施工作为首件工程,我们将通过首件工程的实施,总结出适合本分部底座板的施工工艺,对重点、难点部位采取控制措施。二、编制依据1、铁四院提供的施工设计图,技术交底;2、京津城际、沪杭客专、京石客专CRTSⅡ型轨道板相似的施工经验技术总结;3、沪昆公司发布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调整文件、设计交底;4、《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5、《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6、《客运专线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滑动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9]88号。7、《客运专线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高强挤塑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9]88号。8、《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支承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三、主要技术标准和参数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中,直线段混凝土底座板20cm,线段底座高变化。为了适应底座板各阶段施工和设计需要,在桥梁两端路基上设置摩擦板及端刺(桥上设临时端刺),以限制底座板中的应力及温度变形,确保无砟轨道的稳定。底座板纵向跨梁缝连续,在桥梁固定支座上方通过梁体设置的预埋螺纹钢筋和抗剪齿槽与梁体固定,使底座板与桥梁具有纵向传力结构。底座板两侧设置侧向挡块。限制底座板横、竖向位移,以保证底座板稳定。CRTSⅡ型板一般构造结构详见“桥上CRTSⅡ无砟轨道一般构造断面图”、“路基上CRTSⅡ型无砟轨道一般构造断面图”。PAGEPAGE101200桥上CRTSⅡ无砟轨一般构造断面图四、施工总体部署总体目标

路基上CRTSⅡ无砟轨道一般造断面图1、质量目标:工程质量达到铁道部现行的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确保样板先行。2、安全目标:杜绝职工因工死亡事故,年重伤率控制在 0.5‰以下,无火灾事故,机械行车事故和交通责任事故。3、工期目标:底座板工程于2012111日开始到2013520日结束。组织机构分部成立以分部经理为组长,分部总工程师为技术负责人的无砟轨道施工指挥机构,负责管区内的工程指挥、技术管理、劳动力组织、设备及材料的调度等工作。下辖2个无砟轨道架子队,各架子队分别承担各自管段的施工任务,各架子队也相应成立无砟轨项目经理部架子一队架子二队项目经理部架子一队架子二队中铁十一局杭长客专底座板施工组织机构图计物工试安划资程验质财务设备部室部部部钢底综钢底综筋座合筋座合加板施加板施工施工工施工一工一二工二队一队队二队队队临时工程施工便道采用线下施工时既有贯通便道,便道宽7m,能够满足施工时机械设备通行能力,在适当位置(500m左右)设置会车平台,需对既有便道局部地段进行整平与加固处理。施工用电全部采用大电施工。施工用水采用水井抽取地下水,现场养护用水通过现场配置大号水桶储存,洒水车运输补给。钢筋加工场底座板钢筋加工分跨梁缝钢筋、后浇带钢筋和普通钢筋三部分。采用在桥下预制加工吊装上桥,在桥上现场绑扎和连接的施工方案。砼拌和站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时,混凝土的拌制利用线下原有1#拌和站进行拌制,完全能满足施工生产需要。上桥人行通道为方便上桥施工,牌头浦阳江特大桥沿线路方向每隔2km修建上人通道一座,上人通道由钢管或型钢制做,要稳定牢固,确保上下人员的安全。通道宽度不小于100cm,踏步高度不大于20cm,踏步宽度不小于25cm。通道四周挂网封闭,通道入口安装门扇和锁,并有专人看管。施工段落划分底座板划分原则:①施工单元要根据作业面布置情况事先统一规 划,确定相邻 作业面张拉顺序 和分工责任; ②常规区两个相邻 后浇带之间距离 不大于150;③临 时端刺 不能设 置在连续 梁上,且距 连续 梁至少两孔 梁;④左右 线临 时端刺 布置要错开两孔 梁,临 时端刺最 小长 度不小于780;⑤ 钢板连接器与剪力齿槽间距≤75;⑥未与 梁剪切 连接的长 度≤150;⑦ 钢板连接器距 高强挤塑 板间距≥5m;⑧ 特殊 地段(如 连续 梁)自 由段长 度不大于80;成后,在桥梁上显著位置进行标识各后浇带位名称类型,方便今后张拉时识别。工期 要求及具体指标 进度工期要求管段内 底座板计 划工期 :2012.11.1-2013.5.20。进度指标底座板:设两个工作面,每个工作面日平均进度:桥梁双线95m/天。资源计划配置材料供应各种规格的钢筋在底座板施工前20天必须进场,报验后分发给钢筋加工场预制加工。后浇带钢板、剪力钉在DK83+231.97右侧钢筋场地进行加工生产,按照相关要求检测合格后使用。设备人员配置1、施工机械及设备配置桥梁底座板设备机具配置表(按两个作业面考虑)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高压喷水枪台2梁面清洗25T吊车台2自制,最大吊重4T,自行式(轮胎式)电焊机台2负责钢筋与钢板器焊接振动梁台4负责砼顶面整平振捣棒个10台负责砼振捣槽钢模板T500米双线全站仪台1TCA1800,含棱镜组及对中三角棱镜电子水准仪台1高程控制电阻测试仪台2测板温扭矩扳手套12含特制套筒,用于张拉 特制开口扳手个10用于紧固螺栓 输送泵车台2负责砼浇筑罐车台8负责砼运输 抹子把16砼顶面收面钢刷子把10砼顶面拉毛 2、施工人员配置桥上混凝土 底座施工人员配置表(两个作业面)桥上混凝土底座施工队 施工负责人主要管理人员1人技术主管 1人技术人员6人专兼职安全员专兼职安全员质检、试验、测量人员两布一膜和高强挤塑板铺设人员配置工班长铺设工粘结剂刮涂人员硬泡塑料板铺设人员262161212普工工班长24人(含垫块摆放)桥上混凝土底座施工人员配置6人钢筋加工、绑扎、安装人员模板工混凝土工(含抹面拉毛)80~120人(桥上混凝土底座施工)30~5020~30桥上混凝土底座施工队主要管理人员养护工普工4~815~30后浇带张拉工16~24人(桥上混凝土底座施工)五、施工前准备工作人员培训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培训结合沪昆公司和铁四院的交底已完成,项目分部管理作业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正在进行培训。施工作业人员培训分工种分别进行,并进行现场考核,合格后发证持证上岗,然后以点带面,全面上岗。试验段的防护墙与遮板已施工完毕,目前梁面验收工作已结束。工艺试验工艺性试验地点选在DK88+011.91线路右侧钢筋场,底座板砼最大超高175mm。底座板工艺性试验重点验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模板的可靠性,混凝土的整平工艺、拉毛工艺、养护工艺与劳动配合等。六、施工工艺底座板施工工艺CRTSⅡ型板式底座板砼施工工序流程见下图: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挤塑 板铺 设滑动层铺 设连接器 安装钢筋绑扎 埋设温差 电偶底座板砼浇筑 后浇带 连接砼养护 检查 验收测量放样梁面验收合格后,且CPⅢ评估通过后即可进行底座板砼施工放样(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前必须对所有CPⅢ网进行复测,及时进行整修、处理。施工时通过布板软件施工模块详细计算底座板的理论坐标,布板软件计算每5m的底座混凝土理论坐标后,将XY轴输入到全站仪的储存卡上,高程采用电子水准仪配合铟瓦尺测设,测量数据作为调整模板高度的依据。每次置镜根据前视和后视读数,核对每站全站仪位置的正确性。每5m的点测设8个点,其中四个点为底座混凝土的外边缘线,其余四个点外移15cm,为控制外模位置线。各位置的控制点用红油漆标注清析,纵向采用墨线连接起来。剪力钉全工工后。前对梁上的进行理,清丝,涂抹黄油,保证其深度符合设计要求。锚固钢筋旋入小于1.5D(扭矩扳手扭力不小于300N.m,剪力钉安装高度距离底座板顶层钢筋20-50mm连接钢筋与螺纹套筒的抗疲劳性能指标符合相关要求。剪力钉安装完成后应对齿槽区的梁面进行凿毛处理,要求清理表面浮浆露出新鲜的小石子面,保证底座板混凝土与梁面有很好的接触,在后浇带施工前,采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将剪力齿槽清理干净,以确保剪力齿槽受力要求。铺设高强挤塑板高强挤塑板设于梁端1.45m范围内,要求相邻梁端高差小于10mm。高强挤塑板由5块拼装而成,其中46001450mm15501450mm,两块之间采用台阶型搭接。高强挤塑板只可纵向分块拼接,并采用与挤塑板不相容的粘接剂与梁端凹槽顶面满刷粘结剂粘接。两布一膜和高强挤塑板的铺设见下图。两布一膜和高强挤塑板的结构滑动层施工两布一膜和高强挤塑板的结构滑动层自下至上由土工布(3.0-3.5mm)(1mm)+土工布(1.8-2.2mm)组成,简称为“两布一膜”。薄膜的铺设范围为剪力齿槽边缘跨过梁缝至下一孔梁的剪力齿槽边缘(梁缝处不断开。滑动层施工前水层,其表面净,不石子或可能破坏滑动层的刷之前,梁面必须干刷时沿桥梁纵向设3条粘贴每粘贴带宽300mm厚度不超。将下层土工布粘贴在桥梁水层上(梁区域粘贴在高强度挤塑板上),下层土工布可对接,接缝区域 30cm范围内应与桥梁表面全面积粘贴。在下层土工布上铺设膜,膜不起皱,膜的铺设范围为剪力齿槽边缘跨过梁缝至下一孔梁的剪力齿槽边缘(梁缝处不断开。土工膜对接应采用熔接方式。上层土工布铺设于膜上,其铺设范围与膜的铺设范围相同。上层土工布可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滑动层各层之间接头的距离不得小于1m,且不得设置在高强度挤塑板范围内。滑动层铺设应平整、无褶皱、无破损,土工膜及上层土工布铺设时,两端采用张拉装置张拉,确保铺设平整。梁缝处滑动层顶面应铺设镀锌钢板条,钢板条以梁缝中心对称布置,前后梁端有至少 5cm的搭接宽度 。滑动层应连续 整块铺设,宽度不小于3050mm,底座板施工完毕后,将滑动层外露部分紧贴混凝土底座边缘剪去。弹底胶的涂刷线 铺设第一层土工布铺设塑料薄膜 两布一膜铺设完成23mm厚土工布,下层土工布光面朝向摩擦板,上层土工布光面朝向底座板。钢筋工程底座板内双层配筋,钢筋采用HRB500四级螺纹钢,根据设计图纸和项目配筋情况采取在梁上现场绑扎的方式施工。20mm420mm750φ161.32m,φ251.64m。纵向钢筋搭接区域、梁端加强钢筋区域的箍筋间距100mm,其它200mm。1.3倍的搭接长度。在搭接绑扎的纵向钢筋区域,箍筋应设在纵向钢筋外侧,并保持保护层厚度不变。钢板连接器应在两侧钢筋笼安装时同步安装,并置于后浇带中间位置,纵向位置允许偏差±5cm。钢板连接器安装过程中应使其中线与底座板中线重合,钢板分别与梁面及线路中线垂直,钢板垂直允许偏差 10mm,钢筋连接器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定位后的钢板不得与滑动层直接接触。就位后的钢板连接器精轧螺纹钢筋应于钢板垂直,锚固端螺母与钢板密贴,且精轧螺纹钢筋外漏长度不应小于 20mm,但也不宜过长。钢筋绑扎 后浇带连接钢筋安装连接成型的底座板钢筋,3m,18cm组成。曲超地高分别5cm10cm12cm14cm18cm配组成内刷胶,电光则通丝杆支撑防撞墙上,内()节撑杆交叉支撑竹胶板开槽,保证钢筋能通过。钢筋及模板检查验收钢筋及模板检查项目主要是钢筋保护层厚度、模板水平位置及高程的符合性,使用测量仪器逐点检查。检查模板安装的稳固性,应满足摊铺整平振捣机操作需要。检查后浇带预留缺口宽度与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钢筋连接器安装是否与主筋连接牢固等。综合检查验收后,应对底座板施工范围进行清理,同时采用强力吹风机吹除模板范围内的灰土或其他轻质污染物。底座板钢筋加工与安装主要检测项目与标准见下表。底座板钢筋加工与安装主要检测项目与标准 法号序 检测项目 检测标准 检测数量及方 钢筋笼的绑扎应稳固,缺扣、松扣的数量不得 法号超过应绑扎数量的 5%;钢筋绑扎、安装的允 钢筋加工与安装

许偏差应符合 尺量钢筋间距:允许偏差±20m;保护层厚度 +10m,0。钢板连接器的

焊接材质符合设计要求,焊接没有咬伤钢板、目测、量测, 接锚固螺栓的连接

钢筋,焊缝在0.4d以上。安装锚固螺栓的转动力矩不低于300N.,螺栓旋入深度不42m,锚固板与锚固筋焊接牢固。4伸缩 缝4伸缩 缝位置 5每条伸缩 缝检查次

逐 个检查 逐检查 序号 1项 目顶面高程 允许偏差±3每检测数量 5m检查一处 2宽度 ±5每5m检查 3处3中线 位置 2每5m检查 3处温 差电偶埋 设底座板混凝 土浇筑前 ,在每 个浇筑段 距离 后浇带约 1/3浇筑段长 位置处 ,在横断 面的轨道 板放 置边缘埋 没温 差电偶(Nickel镍一 Chrom铬一 Nickel镍)。用于测量混凝土的芯部温度变化。温差电偶的预埋按照以下原则进行:(1)、常规区每两个后浇带之间埋设 1根;(2)、临时端刺内在220米段 内埋 设 4-5根,100米 及 130米段 内埋 设 2-3根。混凝 土施工 浇筑前 准备 工作 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交底、机械设备调试、物资检查等工作。同时检查现场后浇带 BL1BL2设置是否正确,现场是否明确标识。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灌注施工采用混凝土泵车泵送入模。混凝土入模后,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超高地段底座板施工,混凝土整平过程中须用人工不断补充超高范围混凝土,最后用振捣棒振捣密实。底座板混凝土浇筑与成底座板混凝土浇筑与成型混凝土灌注时必须稍微高出模板顶面一些,然后用刮板(或铝合金尺)刮平至模板顶高为止。抹面完成且混凝土表面开始初凝时,采用橡胶或纤维制作的毛刷对混凝土进行拉毛处理,拉毛要求混凝土表面能够拉动,但同时不能损伤混凝土的表面,使混凝土表面开裂,拉毛深度1-2mm。拉毛时毛刷的表面蘸水,以免混凝土中砂子粘在毛刷上影响表面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初凝前,底座板上在轨道板未覆盖区域两侧设置向外横坡,坡率2%,起坡点内移5cm。采用25cm长抹刀进行抹面。为保证浇筑段内混凝土浇筑后能自由变形,混凝土终凝后应把钢 板连接 器内侧螺母 拧 向浇筑段,同时拆除 外侧螺母 ,待张 拉时重新安 上,防 止产生温 度应力 。混凝土养护及拆模混凝土拉毛结束后,及时检查混凝土表面凝固情况,对于已经发生初凝的混凝土,采用人工少量洒水养护并用土工布覆盖混凝土表面,由于部分混凝土还未完全凝固,每隔 1-2m用木条支撑土工布,避免土工布和混凝土表面粘在一起,影响混凝土表面拉毛质量。当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以上,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可进行拆模。拆模后继续进行养护。气温较高时,对土工布洒水润湿,保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平均温度气温T(℃)养护时间(天)5T101410T201020T7底座板砼验收底座板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及中线和高程测量检查,根据检查验收结果进行相应处理。其中,对平整度误差超过7mm/4m的底座板区域表面要进行削切处理(宜使用混凝土削切机。如使用打磨机,则须进行表面再凿毛处理),确保沥青水泥砂浆厚度至少满足20mm厚的要求。混凝土验收标准见下表。序号项序号项目检测标准《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检测数量及方法1混凝土拌合质量检验同“检测标准”2中线位置(铁建设[2010]241)10mm全站仪3顶面高程±5㎜水准仪4宽度+15mm,0尺 量5厚 度±10%设计厚度尺 量6平整度7/4m靠尺底座板连接施工本项目底座板设计锁定板温TS25℃。底座板连接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确保板内零应力状态下而进行的连接筋张拉施工。所有类型单元段底座板的连接施工均需在温差较小24h内完成。根据我分部现场实际情况临时端刺与常规区连接方和序同主要为下三种情况:(1)固定端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2)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固定端刺;(3)固定端刺+常规区+固定端刺。固 定端刺+常规 区+新 建临 时端刺

常规区

临时BL1

BL1

BL1

BL1

K0 J1 J2

J4 K1 1313固 定端刺 常规 固 定端刺 常规 区新 建临 时端刺示意图 LP2LP3

2222LP4 PAGEPAGE15桥上底座施工大致可以分为四步:浇筑底座混凝土、测量各浇筑段长度和温度、后浇带钢板连接器的连接与张拉、后浇带的浇筑。浇筑底座混凝土常规区底座板混凝土浇注段每段长度约160m(32m一孔梁大概5,混凝土浇注段中部的剪力齿槽和底座板一起浇注,其余剪力齿槽设立齿槽后浇带(BL2),待张拉连接完成底座板应力均匀后二次浇注。临时端刺总长约800m,包括5个混凝土浇注段。依次以LP1LP5表示,浇注段长度和常规区不同,两个220m(LP1130m(LP4100m段(3,共设1、2、3、J44个BL1后浇带,并在每孔梁上设置齿槽后浇带。与常规区不同,在临时端刺底座板浇注时,所有的齿槽后浇带全部留空,不浇注。测量各浇筑段板温和长度,计算张拉值(1)临时端刺LP1~LP5的基准测量基准测量时间尽可能安排在与底座连接时间靠近时(即连接温度尽可能与测量时的温度接近)进行。首先进行长度测量:测量LP1~LP5段的长度,准确记录各分段长度值;其次进行温度测量,使用预埋在混凝土底座中的测温电偶测量。一般在中午时分进行。临时端刺混凝土浇筑段第一次测量长度/mm第一次测量温度/℃LP1L临时端刺混凝土浇筑段第一次测量长度/mm第一次测量温度/℃LP1L1,LP1TTTTT1,LP12L1,LP21,LP23L1,LP31,LP34L1,LP41,LP45L1,LP51,LP5(2)常规区板温测量与临时端刺区板温测量同时进行,并据此计算连接筋张拉值。(3)张拉量的计算 根据温差电偶测量所得的底座混凝土浇筑段温度,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各 BL1后浇带 的张拉长度,即: Wi TTL式中:T——混凝土温度伸长系数,为1105/;——底座混凝土浇筑段相对于锁定温度的温度变化幅度; L——钢板连接器后浇带影响长度; 常规区 BL1后浇带张拉距计算公式为: W c s

T) Lc T cc式中 L为常规区两相临混凝土浇注段中已浇注的 BL2后浇带之间的距离。Ts为底 座板锁定温度。 c新建临时端刺区 后浇带 K0张拉距计算公式为: W k0 s

T1,K

)T

(LL1,LP1

/2)1,LP1式中:L为 到常规区第一个浇注完成的剪力齿槽的距离; 浇筑段第一次测量的数据1,LP1后浇带 J1张拉距计算公式为:

L 为临时端刺区 W J1 s

T1,J

)T

(L1,

L1,

)/2式式中 1,LP1

L 分别是临时端刺区 LP1浇筑段和 LP2浇筑段第一次测量的数据。 1,LP后浇带 J2张拉距计算公式为1,LPW J2 s

TJ

)T

(L1,LP

L

)/2式式中 1,LP2

L 分别是临时端刺区 LP2浇筑段和 LP3浇筑段第一次测量的数据。 1,LP后浇带 J3张拉距计算公式为1,LP底座钢筋的张拉与连接

W /3JJJ底座钢筋连接在板温 Ts+5℃s为底座板锁定温度以下的条件进行,张拉连接时 按照规定顺序操作,先部分连接,再完成全部连接。 (1)临时端刺中 BL1后浇带的预连接:即从临时端刺自由端开始,按 4→3→→J1的顺序,拧紧钢板连接器螺母,K0和常规区后浇带保持松开状态(临时端刺开始 能够承载时进行),连接完后临时端刺便具备了初步的承载能力; (2)首批连接施工。先张拉常规区内靠近0的第二个(即现场浦阳江特大桥167#梁上钢板连接器),再连接靠近K0的第一个BL1(即现场浦阳江特大桥164#梁上钢板连接器),后依次连接K0、Jl、J2、J3后浇带钢筋(J4后浇带钢筋于相邻单元段底座连接时张拉,同时J2、J3需进行张拉调整)。连接分3种情况进行。当板温为T<Ts℃时,通过计算确定连接钢筋的张拉距离(3范围内钢筋张拉距离按J2的1/3计,其余直接按计算结果采用)。此时的拧紧操作应是先用手拧紧,在此基础上,钢板连接器中的非拧紧端螺母松开预留张拉距离(按计算结果),再用扳手拧紧纵连过程中底座板的温度范围T-15≤T≤+TsT-10≤T≤T-5sT-5≤T≤+Ts sTT+℃s sss最少的纵连张拉次数321不张拉,宽度无变化天数(天)21(张拉)。另外,当温差较大在 Ts-15K到 Ts-5K之间时,钢板连接器后浇带不能通过 一次纵连张拉缩短到计算值。必须每隔 24小时重复张拉一次,直到达到最终的宽度。每次张拉都要对每个钢板连接器后浇带的张拉量和总的张拉量以及实际需要达到的张 拉量进纵连过程中底座板的温度范围T-15≤T≤+TsT-10≤T≤T-5sT-5≤T≤+Ts sTT+℃s sss最少的纵连张拉次数321不张拉,宽度无变化天数(天)21当板温为 Ts℃TTs+℃时,钢板连接器螺母用手拧紧螺母即,即张拉距离为 0。当板温为 T>Ts+5℃时,不允许拧紧螺母,且底座应采取降温措施。 (3)补充连接施工。连接常规区其余后浇带钢板连接筋,依次按向远离临时端刺区的方向进行张拉。此工序可在 K0张拉完后与J1、J2的张拉同时进行。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后浇带采用C30情况。后绑扎与绑扎尺寸箍布置向侧且处加密两端接触面凿毛需彻底,凿毛面积≧75,钢板及钢筋连接器底部无虚渣。侧模采用竹胶板,沿线路方向两侧用方木进行加固。浇筑前将后浇带洒水湿润,且不允许有积水。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泵送φ30混凝土密实。筑完及面毛与面毛筑完后及时覆盖土工布进行洒水养生。(1)1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后浇带钢筋连接完成后应随即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浇注范围应包括常规区所有后浇带及临时端刺中的K0、J1后浇带。此工序与后浇带连接应接续施工,不出现间隔施工,24小时内完成。J2、J3、J4后浇带于相邻单元段底座连接后再施工。(2)BL2后浇带混凝上施工。纵连3-5天后,浇筑临时端刺中部的两个剪力齿槽后浇带即LP2区域内最靠近J2的两个剪力齿槽后浇带。其余临时端刺区的BL2后浇带混凝土在相邻单元段底座连接后再施工。纵连时纵连时底座板温度 T所处的空间 T-1≤≤+TsT-1≤≤TsT-≤≤+Ts sT≤≤T+℃s sss纵连后,在后浇带浇注前需等待的时间(天)531不需要等待 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固定端刺 该模式中常规区与“新建临时端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模式中相关要求相同。 但是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有其独特的要求。施工工艺如下: 浇筑底座混凝土 与“新建临时端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相同。 测量各浇筑段板温和长度,计算张拉值(1)既有临时端刺后浇带(4、3、2)张拉值的确定。 此工作在既有临时端刺LP3~LP5段首次“基准测量”的基础上进行。需要再次测临时端刺混 凝土浇筑段 LP1第一 次测量 长度/mmL1,LP1第一 次测量 温度℃T1,LP1第二次测量 长度/mm第二次测量 温度℃LP2L1,LP2T1,LP2量既有临时端LP3~LP5段长度及板临时端刺混 凝土浇筑段 LP1第一 次测量 长度/mmL1,LP1第一 次测量 温度℃T1,LP1第二次测量 长度/mm第二次测量 温度℃LP2L1,LP2T1,LP2LPLPLPLP3L1,LP3T1,LP3L2,LP32,LP4TTT2,LP34L1,LP4T1,LP4L2,LP45L1,LP5T1,LP5L2,LP52,LP5(2)常规区底座温度测量。 与“新建临时端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相同。 (3)新建临时端刺区板温和长度的测量 与“新建临时端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相同。 (4)张拉量的计算 根据温差电偶测量所得的底座混凝土浇筑段温度,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各 BL1后浇带 的张拉长度,即: Wi TL式中:T——混凝土温度伸长系数,为11051/;——底座混凝土浇筑段相对于锁定温度的温度变化幅度; L——钢板连接器后浇带影响长度; 常规区 BL1后浇带张拉距计算公式为: W c s

T) Lc T cc式中 L为常规区两相邻混凝土浇注段中已浇注的 BL2后浇带之间的距离。Ts为底 座板锁定温度。 c既有临时端刺区后浇带张拉距计算公式为: 后浇带 K1张拉距计算公式为: W K1 s

T )2,5

(LL2,5

/2)UK1U LK1

2,

L1,LP

)

2,

T1,

)T

L1,LP

]/2式中 L为 1到常规区第一个已经浇注的剪力齿槽( 2)的距离。 后浇带 J4张拉距计算公式为: W J4 s

T2,LP

)T

(L

2,LP

L2,

)/2UJ4U [(LJ4 2,LP5

L1,LP

)2,LP

T1,LP

)T

L1,LP

]/2[(L2,LP4

L1,LP

)2,LP

T1,LP

)T

L1,LP

]/2后浇带 J3张拉距计算公式为: W J3 s

T )2,LP3

(L2,LP

L )/2U2,LP3 J3U (LJ3

2,LP

L1,LP

)(T2,LP

T1,LP

)T

L1,LP

/2(L

2,LP

L1,LP

)(T2,LP

T1,LP

)T

L1,LP

/2后浇带 J2张拉距计算公式为: W T )J2 s 2,LP2

(L2,2

L /2)U2,LP3 J2U (LJ2 2,LP3

L1,LP

)(T2,LP

T1,LP

)T

L1,LP

/2(L2,BL2

L1,BL

)(T2,LP

T1,LP

)T

L ]1,2式中,2与,2为2到1方向的第一个已固定的剪力齿槽(2)距离。底座连接钢筋的连接与张拉连接张拉应该选择底座板温度尽可能接近锁定温度下进行。(1)首批连接施工既有临时端刺和常规区连接施工:张拉靠近K1的2个常规区BL1后浇带。张拉连接方式及张拉距离根据底座温度确定,即按T<Ts℃、s℃≤T≤5℃、T>Ts+5℃三种情况区分。各类情况下的连接工艺类同“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相关要求。(2)补充连接施工既有临时端刺和常规区连接施工:张拉连接范围为K1及常规区所有剩余BL1后浇带。具体工序要求同“首批连接施工”。(3)既有临时端刺4、3、2的调整张拉按计算确定的调整张拉值以4→3→2顺序进行张拉连接。张拉施工应在连接器螺母原有紧固基础上单端调整螺母(即不破坏板内已产生的应力状态,以防造成临时端刺失效并破坏下部结构)并张拉,不可解开重张。即张拉时锚固螺母不能松开,将锁紧螺母按计算张拉长度松开即可。(该工序仅适用于既有临时端刺和常规区的连接施工)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后浇带C30后浇带的钢筋情况。后绑扎绑扎尺寸箍布置于纵外侧且处于加密两端接触面凿毛需彻底,凿毛面积≧75,钢板及钢筋连接器底部无虚渣。堵头模板采用竹胶沿线路两侧打眼植用木加筑前将洒水湿润且允许积水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泵送施工。采用φ30混凝土需密筑成面毛面拉毛工艺相同。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土工布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与底座板养生相同。(1)BL1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固定端刺”模式完成钢筋连接施工后,立即进行既有临时端刺中的J2、J3、J4、K1及常规区所有BLI后浇带。连接与混凝土灌注工序不出现间隔时间。(2)2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既有临时端刺中的剩余BL2后浇带混凝土应于钢筋连接完成10天后进行。纵连时纵连时底座板温度 T所处的空间 T-1≤≤+TsT-1≤≤TsT-≤≤+Ts sT≤≤T+℃s sss纵连后,在后浇带浇注前需等待的时间(天)531不需要等待 固定端刺+常规区+固定端刺 未设临时端刺的桥梁上只有常规区,其施工顺序如下 浇筑底座混凝土与“新建临时端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相同。 测量各浇筑段板温和长度,计算张拉值与“新建临时端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中常规区测量方法相同。 底座钢筋的张拉与连接对称T<Ts按距次数++求TS≦TTS+5s℃时直接用手拧紧,当板温T>Ts+5℃时,不允许拧紧螺母,且底座应温施。后浇带混凝土施工(1)B1后浇带在张拉完成后 24小时内完成浇筑 (2)BL2后浇带混凝上施工,常规区 2后浇带通常也应该尽可能快的进行浇注。 但是当纵连是在底座板温度小于锁定温度的情况下进行时,必须待混凝土浇注段内应力 均衡后才能浇注。其等待时间如下表所示 :纵连时底座板温度纵连时底座板温度T所处的空间Ts-15≤Ts-10≤T≤Ts-5Ts-5≤T≤+Ts≤T≤Ts+5℃纵连后,在后浇带浇注前需等待的时间(天)531不需要等待施工注意事项(1)左、右线上临时端刺的起始位置应错开两跨梁的距离;(2)临时端刺的长度允许偏差为0m,临时端刺内各段长度的允许偏差为±10m;(3)连续梁及其前后各2跨简支梁不应设置临时端刺;(4)剪力齿槽超过2排时(如连续梁及其前后各2孔简支梁,齿槽处底座板应一次浇筑。为保证连续梁及相邻两孔简支梁上BL1尽量关于先浇筑的BL2对称,可通过设置自由混凝土浇筑段来满足要求,自由混凝土浇筑段的长度一般不大于80m;(5)钢板连接器BL1距离梁缝至少5米,且与轨道板板缝错开0.7m以上;(6)纵连时,所有浇筑段内混凝土最小抗压强度需达20MN/m2;(7)必须在底座板上做出适当的标记,以确定和检验长度变化;(8)钢板连接器的精轧螺纹钢及螺母必须涂抹油脂;(9)钢板连接器两侧的每一对螺母必须同时从外向中间对称拧紧 ,所有的螺母量以相同的力矩拧紧 ;(10)底座板浇筑至底座板纵连的时间跨度如果较大,或者该时间段内底座板温度变化较大,应采取切实行措施,以防止剪力齿槽处钢筋曲失稳。详见附图 一~二七 、各种 保证措 施施工进 度、质 量保证措 施施工进 度1、提 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早期锻炼 施工人员 的操作技能 和熟练程 度。2、提 前做好 各种 施工准备 ,在试 验段中摸索 出合理资源组合 。3、严格按 施工组织 设计配 足资源 ,在施工中合理调整 设备组合 。确保每个 工作面 顺利进行 。4、层层分解 各种进 度指 标,做到日 保旬 、旬 保月 、月 保季 。5、加强施工调度和信息管理,严密监控每个环节的实施情况,及时处理滞后的环节。6、展开夜间施工和雨天施工,确保按时完成指标。7、实施奖惩制度,周总结,周奖罚。8、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材料的应用。施工质量根据施工工艺确定施工班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明确岗位和职责,以质量责任制保证施工质量。件》等的专题学习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建立《无砟轨道质量自控体系》,实施质量及行为奖罚制度。对每道工制的施工实施、作业指和技术,明确Ⅱ型轨道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强学习和培训,并进行技术指,每位作业人员对施工技术标准和技术有,练掌握操作技能。在施工中对Ⅱ型轨道板底座板施工技术继续进行研究、消化和吸收,不断摸索新经验,实现再创新,以科学的控制手段、先进的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严格按照中心试验室、设备物资部门选用的原材料进行施工,杜绝使用未经检验或不合格的材料。密切注意周边施工环境的变化,对影响质量的关键工序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与入模时间。技术保证措 施建立健全技术保障体系,配足配强技术人员,确保在底座板施工中技术指导超前性和预见性。认真学习和熟悉Ⅱ型板无砟轨道施工有关技术标准、施工技术指南,掌握Ⅱ型板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认真悉、核对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切实领会和掌握设计理年和设计意图,认真 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和施工的技术指。进行深入细致的和详细准确的技术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员明白方法,明白标准,明白时间。做到头脑清楚、心中有数、操作规范、实施有据。严格执行客运专线铁路施工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施工,坚决杜绝施工中的随意性,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工程结构的几何尺寸、线形和内在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认真记好施工日志,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为日后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可靠的依据和资料。大型机械高空吊装保障措施底座板施工钢筋、模板吊装属于高空作业,为保障吊装安全防止起重机倾翻,采取以下措施:吊装路坚实,、要行。质,设路。起重机在工作,起重机个边一高一低。严禁超载吊装。禁止斜吊。斜吊会造成超负荷及钢丝绳出槽,甚至造成拉断绳索和翻车事故。斜吊还会使重物在脱离地面后发生快速摆动,可能碰伤人或其他物体4).不吊重量不明的重大构件设备。禁止在六级风的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配备专业的指挥人员,指挥人员使用统一指挥信号,信号要鲜明、准确。起重机驾驶人员听从指挥。夏季 高温 施工保证 措施当 工地最 高气温超过 30℃ 时应采取夏季 施工措施,夏季 高温 施工时,应加强 安全产 做好防暑降温 ,确保人员与财产 安全,预 防和控 制事故发生 ,具体 措施如下:合调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工人加班加点,采取“做头,歇中间”的方法或 轮班作业的方法,避免高温日照暴晒、疲劳作业和防止施工人员中暑。可对作业时间适当缩短,保证工人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当气温较高时可停止施工,同时项目对现场作业人员发放防暑降温防护用品。关心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发身体适的立即要求止作业。对施工人员行防暑降温知识培训。夏季高温施工混凝的入模温度能超过 30℃ 。高温天气混凝 土水分蒸发较快 ,需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要始终保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采取每两小时洒水一次并用土工布与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养护。安全保证措施对Ⅱ型轨道板施工工序进行安全性分析,确定危险源,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和应急预案,并付诸实施。各施工班组内设置不少于 1名的专职安全员,专门负责本工班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进行监控、指导。对机械操作人员、运输车司机、普通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做到持证上岗。对操作人员要的安全护用。环施工现场各种建筑垃圾及固体废弃物必须及时收集 并按相 关规 定进行处理或统 一运输到指定弃渣 场,避免 洒落在桥下或路 基旁污染周边 环境 。桥上施工用水必须规范,且经过沉淀处理。特别在冲洗桥面或养护混凝土的过程 中,避免施工用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机械、设备在施工或修理过程中必须加强油料管理,避免洒落,污染桥面且进行必要的回收处理。底座板混凝土养护期间的土工布或塑料薄膜用后及时回收,防止飘落桥下,污染 环境。施工便道要经常洒水,避免大型车辆及设备行驶通过时尘土飞扬。八、附图:附图一、“固定端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张拉及浇筑流程(TS-15≤TC≤TS)1步:从新临时端刺的自由端开始,依次拧紧(注意不是张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J1)的所有锚固螺母。

常规区

BL1BL1BL1BL1BL1

BL1

K0 J1 J2

J4 K1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 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LP1

LP2

LP3

LP4

LP52步:张拉常规区内靠近KO的第2BL1,再张拉靠近KO的第BL1,再张拉KO。

常规区

BL1BL1BL1K0BL1BL1BL1K0J1J2J3J4K1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 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LP1

LP2

LP3

LP4

LP5第步:临时端刺区按构件温度依次张拉和,同时在常规区依次向远离临时端刺方向张拉其余;

常规区

BL1BL1BL1BL1BL1BL1K0J1J2J3J4K1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 BL2BL2BL2BL2 BL2BL2BL24步:将J3张拉J2张拉行程的1/3;

LP1

LP2

LP3

LP4

LP5

常规区

临时BL1BL1BL1BL1BL1BL1K0J1J2J3J4K1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 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LP1

LP2

LP3

LP4

LP5每一次纵连后浇带必须在小时内完成(温差较小时)。当≤C≤5℃,不需等待;当≤C≤,张拉次;当≤≤,张拉次,间隔天;当0≤≤,张拉次,间隔天。第步:浇筑常规区内所有的和临时端刺区及(此工序与后浇带连接同时进行,不留间隔时间,小时内完成);25固定端刺固定端刺BL1BL1BL1BL1BL1BL1K0J1J2J3J4K1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BL2BL2BL2BL2 BL2BL2BL2 BL2BL2BL2BL2 BL2BL2BL2LP1

LP2

LP3

LP4

LP56步:浇筑常规区BL2,为了让混凝土浇筑段内的应力均衡,根据纵连时的底座板温度决定常规区的等待时间;当TSTCTS+5℃,不需等待;当TS-5TCTS,等待天;当TS-10TCTS-5,等待3天;当TS-15TCTS-10,等待天。BL1BL1BL1BL1K0J1J2J3J4K1BL2BL2BL2BL2B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