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临床分析与处理_第1页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临床分析与处理_第2页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临床分析与处理_第3页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临床分析与处理_第4页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临床分析与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临床分析与处理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姜俭双眼视觉异常基本类型辐辏(会聚)不足低AC/A比,看远正位,看近中高度外隐斜辐辏(会聚)不足低AC/A比,看远外隐斜,看近更高度外隐斜散开不足低AC/A比,看远内隐斜,明显大于看近隐斜融像性聚散障碍正常AC/A,远近均正位,融像性聚散幅度降低单纯性外隐斜正常AC/A,远近均外隐斜且基本相同单纯性内隐斜正常AC/A,远近均内隐斜且基本相同辐辏(会聚)过度高AC/A,看远内隐斜,看近内隐斜更大辐辏(会聚)过度高AC/A,看远正位,看近高度内隐斜散开过度高AC/A,看远低中度外隐斜,看近隐斜明显小于看远垂直位异常右眼上隐斜或者左眼上隐斜调节不足调节不持久调节过度调节失灵眼运动障碍非斜视性双眼异常的临床分析非老视性调节障碍聚散系统障碍老视垂直位双眼平衡失调非老视性调节障碍调节功能的测量调节灵活度调节幅度调节滞后相对调节调节异常诊断调节不足调节灵活度不良调节疲劳调节过度调节不足临床表现视觉疲劳视物模糊,近距明显临床检查低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负片检查速度慢正相对调节低调节不足处理原则处理目的:消除疲劳症状,改进调节能力推进法测量值小于公式最小期望值:正镜附加视觉训练调节灵活度不良临床表现:视近物后短暂视远视近均不清楚检查发现:调节灵活度明显下降

NRA/PRA有可能下降处理:视觉训练(调节摆动法)调节疲劳临床表现:阅读初视力正常,随着时间的延长,视力逐渐下降检查发现:持续测量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均下降;调节滞后持续近距离工作后较前下降处理:视觉训练或者正镜附加调节过度临床表现:阅读困难,模糊或视觉疲劳检查发现:调节灵活度正镜速度减慢;调节超前;处理:视觉训练第二节聚散系统障碍聚散功能的检测集合幅度隐斜测量聚散力测量AC/A的测量聚散障碍类型及其处理原则会聚不足会聚过度散开不足散开过度单纯性外隐斜单纯性内隐斜融像性聚散减低假性会聚不足会聚不足特征:远距隐斜正常,近距高度外隐斜近距正相对会聚(PRC)降低会聚近点(NPC)降低低AC/A治疗原则视觉训练(首选措施)对于外隐斜,适用于sheard法则患者不配合或无效,可予棱镜处方法则Sheard准则:融像性储备至少应为隐斜量的两倍(多用外隐斜)1:1准则:BI的恢复值至少应该等同内隐斜Percival准则:需求线必须通过由双眼单视清晰区中间三分之一宽度与零到3.0D之间范围构成的舒适区会聚过度特征:远距正常,近距内隐斜负相对会聚低(NRC)计算性AC/A高临床处理:近距近附加镜片(高AC/A使用效果佳)视觉训练(效果相对差)散开不足特征:远距内隐斜近距正常AC/A低常见症状有远距复像、头疼和眼部不适临床处理:BO棱镜(首选)视觉训练增加负融像性聚散功能散开过度特征远距高度外隐斜,近距隐斜正常范围刺激性AC/A高常见症状远距复视和视觉疲劳临床处理:首选视觉训练效果佳BI棱镜单纯性外隐斜特征:远近隐斜均大于正常范围的外隐斜AC/A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临床处理:视觉训练是首选方法可以考虑使用BI棱镜单纯性内隐斜特征:远近内隐斜均大于正常内隐斜范围AC/A大致正常临床处理首选BO棱镜治疗视觉训练融像性聚散减低特征:远近分离性隐斜均正常BOBI融像性聚散范围均低于正常调节幅度和调节滞后正常范围AC/A正常临床处理矫正屈光不正和垂直偏斜视觉训练增加正负融像性聚散范围假性会聚不足特征:类同于真性会聚不足远距隐斜正常,近距高度外隐斜,正相对会聚可能低或正常,调节幅度低,调节滞后异常高实质:调节不足临床处理:近距正镜附加视觉训练增加调节功能第三节老视老视者调节幅度老视验配附加镜的规则和测量老视者的双眼单视清晰区老视者的外隐斜老视者调节幅度老视的定义就是调节幅度的减少一般情况下,调节幅度的测量从眼镜平面测量至调节近点的距离Hofstetter’sformulasMinimumexpectedamplitude=15-0.25(age)Averageexpectedamplitude=18.5-0.30(age)Maximumexpectedamplitude=25-0.40(age)DONDER’STABLEageamplitudeageamplitude1014.00453.501512.00502.502010.00551.75258.50601.00307.00650.50355.50700.25404.50750.00老视验配附加镜的规则和测量调节幅度的一半理论附加度数=工作距离的调节刺激-调节幅度/2利用NRA/PRA进行精确近附加戴镜试戴老视者的双眼单视清晰区近点测量时外隐斜增加或内隐斜减少近点BI模糊、破裂和恢复增加,以及BO模糊、破裂和恢复减少BO可能不出现模糊就出现破裂调节幅度的下降直接减低了加负镜至模糊的测量值BO视觉训练老视者的外隐斜外隐斜造成视觉疲劳子片偏移,造成BI棱镜效果另配处方用于近距工作,并具有BI棱镜或偏心,以产生棱镜效果BO视觉训练第四节垂直位双眼平衡失调垂直平衡失调的治疗选择为垂直棱镜,一般视觉训练效果较差(BD至破裂-BU至破裂)/2=矫正棱镜一般来说,对无症状的病人不应该配给垂直棱镜处方使用棱镜的指征伴有明显的眼部症状多种测量结果恒定分离性垂直隐斜与垂直注视视差方向相同无明显的棱镜适应相联性隐斜可以作为验配垂直棱镜度数处方的基本参数非斜视性双眼异常的处理屈光不正正或负性附加镜棱镜视觉训练第一节屈光不正屈光不正量大小所产生的影响屈光不正类型有临床意义的量远视≥+1.50D近视≥-1.00D散光≥1.00D屈光参差≥1.00D睫状肌麻痹检影通常情况下,静态检影加自然状态下主觉眼光可以确定和解决大部分屈光不正病理使用睫状肌麻痹检影要考虑:睫状肌本身的张力双眼状态:内隐斜最大正度数非显著性屈光不正量:临床上低度数屈光不正,如明确该屈光不正与眼部视觉功能问题相关,一般给予矫正。第二节正或负球性附加镜提示使用正附加镜AC/A比率高低屈光不正远视近视近隐斜内隐斜外隐斜负相对调节低PRA低NRA正相对调节近距BO正常-高低调节反应高低调节幅度低高调节灵活度负符号不通过正符号不通过提示使用负附加镜测试使用负附加镜不宜使用负附加镜AC/A高低CA/C高低隐斜外隐斜内隐斜近距BI正常-高低调节幅度正常低调节灵活度正符号不通过负符号不通过年龄低于6岁大于9岁适合选择附加镜的病例正附加镜负附加镜会聚过度高度外隐斜单纯性内隐斜发散过度调节不足持续性调节疲劳第三节棱镜棱镜的使用水平缓解棱镜垂直缓解棱镜视觉训练起始训练失败或无效后治疗棱镜水平缓解棱镜原则:先视觉训练,视觉训练无效或不宜采用时,才使用棱镜棱镜的有效性不明确用于:低AC/A聚散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