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此理念的是()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围湖造田,扩展耕地C.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D.节能减排,绿色出行2.与肾小囊相通的是()A.肾单位B.肾小球C.肾脏D.肾小管3.当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往往乘客张开口或咀嚼口香糖,主要是为了保护()A.鼓膜 B.咽鼓管 C.耳蜗 D.听小骨4.某人煤气中毒,从肺部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A.左心室 B.左心房 C.右心房 D.右心室5.下列选项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A.皮肤 B.脾脏 C.吞噬细胞 D.黏膜6.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入37℃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一组是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C.胰液、肠液、胆汁 D.肠液、胰液7.临床医生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成分输血,对于严重烧伤的患者,如需输血应首先考虑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A.全血 B.血浆 C.血小板 D.红细胞8.人在每天摄入800克食物和1200毫升水的情况下,消化腺大致分泌以下数量的消化液:1500ml唾液,2000ml胃液,1500ml肠液,500ml胆汁,1500ml胰液.那么存在消化液最多的是消化道中的()A.胃B.小肠C.大肠D.口腔9.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B.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C.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D.若昆虫的数量锐减,蛇的数量不会受到影响10.能用气囊辅助呼吸的动物类群是()A.鸟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哺乳类11.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A.谈虎色变 B.杯弓蛇影 C.迎风流泪 D.望梅止渴12.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A.望梅止渴B.谈虎色变C.排尿反射D.画饼充饥13.下列食物中,糖类含量最多的是A.番薯 B.青瓜 C.鸡蛋 D.花生14.下列急救措施不正确的是A.静脉血管出血后应在伤口的远心端按压或绑扎止血B.发现煤气中毒病人需要尽快将病人转移至空气流通场所C.发现突发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倒地不起时,应立即将病人扶起并移至安全处D.对溺水导致呼吸暂时停止的患者可通过人工呼吸进行抢救15.小东是A型血,他若输血应首先选择()A.O型血 B.A型血 C.B型血 D.AB型血16.2019年6月6日是第24个“全国爱眼日”,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联合发布今年的爱眼日主题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如图是眼球结构及成像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过程B.形成近视眼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②过度变凸C.结构③是物像形成的部位D.为了节约时间,可以边走路边看书17.青春期的男孩胡须、腋毛生长,喉结突出,与此现象关系最密切的器官是()A.输精管 B.前列腺 C.附睾 D.睾丸18.“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器官是()A.雌性激素 B.子宫 C.卵细胞 D.卵巢19.以下是利用幼小蝌蚪和甲状腺激素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A.实验组饵料中添加甲状腺激素,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B.实验组与对照组应饲喂等量的同种饲料,放在相同的环境中饲养C.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饲养环境应适合蝌蚪的生长和发育D.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蝌蚪数量应相同但大小和发育程度可不予考虑20.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B.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D.有利于保护声带21.人类能朗诵诗歌是因为人类有A.躯体感觉中枢 B.听觉中枢C.躯体运动中枢 D.语言中枢22.人体输送血液的泵是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23.小强经检查发现缺钙,医生给他开了一些钙片,同时还建议他加服(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24.下列既能分泌激素,又能分泌消化液的腺体是()A.肾上腺 B.胰腺 C.甲状腺 D.垂体25.动物的生命活动除受神经的调节外,还受到激素的调节。在饲养正常蝌蚪的水中,投入某种激素,蝌蚪会提前发育成蛙,但蛙只有苍蝇大小。这种激素应为A.生长激素 B.性激素 C.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26.人产生听觉的部位是()A.外耳 B.耳蜗内的感受器 C.鼓膜 D.大脑的一定区域27.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河蚌具有坚硬的贝壳,能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B.蚯蚓有脑和腹神经索,对刺激的反应比较灵敏、准确C.鱼鳃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利于鱼在水中呼吸D.兔具有发达的小肠,与其吃植物的习性相适应28.最近,雾霾天气成为热门事件之一。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对人体的危害也在加重。下列有关雾霾与人体健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鼻呼吸,鼻毛具有阻止雾霾中的颗粒物进入人体内的功能B.支气管与肺泡不能清除雾霾中的微小颗粒物C.雾霾能导致人患呼吸道与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D.雾霾天气的形成与过度不当燃烧、汽车尾气排放有关29.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由下列哪一部位产生的()A.组织细胞B.肺C.气管D.血管30.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A.氧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B.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C.氧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31.如图是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④分别是肺动脉和上腔静脉B.c是右心室,其腔壁最厚C.含有动脉血的腔是b和dD.肺循环的终点是a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膀胱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B.肾小球具有过滤作用,肾小囊具有重吸收作用C.进入肾小球的血管为小动脉,出肾小球的血管为小动脉D.体内水分排出的渠道有两个,分别是肾脏和皮肤33.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三种处理,在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和以“唾液”为变量时,应分别选取的对照实验是实验组别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管内物质馒头碎屑+2mL唾液馒头碎屑+2mL清水馒头小块+2mL唾液处理方式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A.1号和2号试管;1号和3号试管B.1号和3号试管;2号和3号试管C.1号和3号试管;1号和2号试管D.1号和2号试管;1号和2号试管34.下表列出了四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其中有利于防治夜盲症的是()食物糖类(克)蛋白质(克)维生素A(毫克)维生素C(毫克)维生素D(毫克)A8.86571014B48.23840120C18632200D0.464740A.A B.B C.C D.D35.小明足部受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到达足部的途径是()①左心房;②右心房;③右心室;④主动脉;⑤肺动脉;⑥肺静脉;⑦上腔静脉;⑧下腔静脉;⑨股动脉;⑩左心室A.①③④⑥②⑦⑧⑨⑩ B.⑦②③⑤⑥①⑩④⑨C.⑦②③⑤⑥①⑧④⑨ D.⑦②③⑥⑤①⑩④⑨36.“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东营“最美警察”李英江的不懈追求.下面是他工作中的寻常一幕.(1)李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1中[_]________的曲度可以调节,在[]_______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________反射.(3)“请你出示你的驾照”,随着李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2中[]________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一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4)李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5)李警官怀疑司机是酒后驾驶,要求司机作进一步的抽血检验.酒精主要在消化道最膨大的________中吸收进入血液,随后进入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________中分解,若过量饮酒,对该器官伤害极大.(6)酒精首次进入司机心脏四腔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房,④右心室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7)检查车辆时,李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请用图3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_______.37.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写出各部分的名称。(1)1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递途径正确的是(______)A.1-2-3-4-5B.1-4-3-2-5C.5-2-3-4-1D.4-3-2-5-1(3)若该反射是膝跳反射,则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38.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近年来,中国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PM2.5大大超标,其中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最为严重。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但烟花爆竹燃放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烟雾和污染物,既严重污染环境,又严重危害人体健康。2019年春节前夕,玉林市人民政府印发了《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林市禁止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的通知》,我市教育系统多管齐下开展了一系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主题教育活动,为全市人民营造安全、干净、安静、文明的城市环境而努力。广大师生争当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者、动员者、践行者和监督者,以“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通过一个个家庭,影响全社会”为主要宣传途径,全面提高群众的“禁燃”意识,携手共建美丽玉林。(1)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形的“杀手”。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刺激性和腐蚀性极强的酸性氧化物,与水结合形成的_____,对动植物的危害极大。(2)燃放鞭炮地区的声音高达135分贝,远远超过人的听觉范围和耐受限度,这种声音属于____。它也属于环境污染范畴,它对听觉影响极大。(3)PM2.5等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与________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4)PM2.5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而硫和氮等气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不包括____A.化石燃料燃烧B.焚烧垃圾C.汽车尾气D.生活污水(5)雾霾天气,呼吸系统疾病增多,在生活中如遇到雾霾天气,如何应对?请举一例。___39.已是初中生的小明和妈妈坐车去旅游,半路上小明憋尿难受,几次想要司机停车,但又不好意思开口。他妈妈是个医生,见他脸通红,便问他是不是想小便了。得到确认后,笑着叫司机停了车。事后好学的小明问妈妈为什么憋尿会脸红,妈妈给他解释道,憋尿不会使人脸红,但人感到尴尬或极度紧张时都会脸红。受神经系统支配,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肾上腺素有促使___加快、_____收缩力增强的作用,让人的血管膨胀,加快血液流动。随着脸上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液增多,脸就会红。(1)请补充完整文中的两个空格。(2)从肾上腺素的产生分泌来看,肾上腺所属的________系统也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3)小明的排便行为是人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属于________反射。(4)憋尿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尿液通过输尿管不断输入暂时贮存尿液的________里,积攒过多导致的。(5)坐车尽量不要憋尿,要及时排便,因为尿液中除了多余的水和无机盐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废物,憋得时间长了,会危害健康。40.阅读下列文字,回答相关问题:2010年2月,我国科学家首次选育出“抗性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含量高的水稻新品种——“降糖稻1号”。“抗性淀粉”和普通淀粉相比,难以在消化道内降解成葡萄糖,不会使血糖过快升高。科学家利用糖尿病模型大鼠进行的相关动物试验证明,该稻米对于保持体重稳定增长、降低血糖有明显效果。(1)上述提到的各种营养物质中,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_____。被称为“第七营养素”的是_____。(2)在人体消化道内,淀粉变成葡萄糖的过程称为______。人体吸收葡萄糖主要器官的结构特点是_____。(3)糖尿病是人类的常见病,产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_____。(4)进行物质试验是验证“降糖稻1号”降糖功效的重要环节。请你利用上述模型大鼠还原科学家的简要实验步骤:_______。
参考答案1、B【解析】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具有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详解】解: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A正确;B、围湖造田,扩展用地,破坏生态系统,不利于保护环境,B错误。C、绿化造林,净化空气,有利于环境保护,C正确;D、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有利于环境保护,D正确;故选:B。【点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主人翁意识。2、D【解析】
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详解】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3、A【解析】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口香糖或将口微微张开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所以当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往往乘客张开口或咀嚼口香糖,主要是为了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防止击穿鼓膜。4、B【解析】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详解】人体血液循环途径如下:氧气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当人体发生煤气中毒时,一氧化碳从外界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一氧化碳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氧气失去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随血液循环一氧化碳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进入肺静脉,然后进入左心房。因此,某人煤气中毒,从肺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熟练掌握肺循环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
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组成功能免疫类型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特异性免疫【详解】AD.皮肤、黏膜,都属于第一道防线,A不符合题意。B.脾脏是免疫器官,属于第三道防线,B符合题意。C.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C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免疫的类型。6、C【解析】
脂肪只能在小肠中消化,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只能进行乳化。【详解】植物油属于脂肪,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才能被消化。首先在小肠中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变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而后再在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所以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一组是胰液、肠液、胆汁。故选C。【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脂肪的消化情况。7、B【解析】
输血时不一定都是输全血,临床上要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详解】严重烧伤的患者,体内大量缺乏水分,血液中血浆的百分之九十都是水分,如需输血应首先考虑输入的血液成分是血浆,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点睛】掌握血液的组成成分是本题解题关键。8、B【解析】
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消化道内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胰液、肠液、胆汁。【详解】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总量达肠液1500毫升+胆汁500毫升+胰液1500毫升=3500毫升;而口腔和胃内的消化液分别是唾液1500毫升,胃液2000毫升;因此小肠内含有的消化液最多。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可以把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胃液中有胃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点睛】此题考查了各段消化道内消化液的量,从而说明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9、D【解析】若昆虫的数量锐减,那么以昆虫为食的蜘蛛和青蛙的数量就会减少,蛇会因为食物青蛙的减少,数量也会减少。10、A【解析】
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①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③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④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⑤鸟类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⑥食量大,消化能力强;⑦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进行双重呼吸;⑧体温高而恒定此题考查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据此答题.【详解】哺乳动物主要用肺进行呼吸;鸟类的体内有许多气囊,与肺相通,气囊有储存空气辅助肺进行呼吸,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爬行类动物的呼吸器官是肺;两栖类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点睛】鸟类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气囊暂时储存空气,肺是气体进行交换的场所.11、C【解析】
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1)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2)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因此,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而且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ABD、谈虎色变、杯弓蛇影、望梅止渴都是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ABD错误;C、迎风流泪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神经中枢在在脊髓,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C正确。所以答案选择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12、C【解析】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和画饼充饥,都是出生后才有的,是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排尿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点睛: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13、A【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番薯中含有糖类最多,青瓜中含有水等物质较多,鸡蛋主要含有蛋白质,花生主要含有蛋白质和脂肪。故选A。【点睛】掌握食物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了解不同的营养物质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结合题意解答。14、C【解析】
动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静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详解】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流回心脏。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按压或绑扎止血,A正确;发现煤气中毒时,立即关闭气源并打开门窗通风,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处,B正确;发现突发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倒地不起时,不要随意搬动,以防加重心脏负担,C错误;发现有人溺水,立即将溺水者救上岸,用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进行抢救,D正确。【点睛】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既解决题目,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自救或救助他人。15、B【解析】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详解】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小东的血型是A型,如他需要输血,则应首先选择的是A型血。考点:输血原则。16、D【解析】
(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
。
(3)眼球的结构体: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视觉。
(4)图中,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详解】图中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因此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过程,A正确;形成近视眼原因之一是结构②晶状体过度变凸,B正确;结构③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是成像的部位,C正确;边走路边看书既不利于眼睛健康,又不安全,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近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以及正确识图。17、D【解析】
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长喉结、胡须;女孩骨盆变大、乳房发育等。【详解】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
男孩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使得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点睛】只要熟练掌握了男孩和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即可轻松答题。18、D【解析】
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据此解答。【详解】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各有不同的用途,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的作用;子宫有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及受精完成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与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器官是卵巢。卵巢是分泌雌激素的重要器官,而雌激素促使女性发生第二性征的改变。故选:D。【点睛】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19、D【解析】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一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单一实验变量.因此,两个实验中,如果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则这两个实验就成为对照实验.只有D的说法是错误的。考点: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20、B【解析】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详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人的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大声谈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组成。21、D【解析】
由具体刺激(如食物的形状和气味,外界的声、光等)引起的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反射活动,如嗅到食物的气味分泌唾液。由抽象刺激(文字、图画、语言等)引起的条件反射,它是人类特有的,与人类的语言中枢密切有关,如听到人说青杏就会分泌唾液,“谈虎色变”等。【详解】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上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是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的中枢,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人类能朗诵诗歌是因为人类有语言中枢。故选D。【点睛】关键点: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语言中枢。22、A【解析】
在人体内,血管和心脏构成了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心脏昼夜不停的跳动,推动着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所以,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是发动机,符合题意。B.动脉是指从心脏发出不断分枝成小动脉,而最后止于组织内的血管,它将血液由心脏运送至身体各处,由于内部压力较大,血流速度较快,不符合题意。C.静脉是收集回流血液入心脏的血管,常同相应的动脉伴行,数目比动脉多,管径较粗,容血量多,不符合题意。D.毛细血管指心血管系统的微细血管,它们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毛细血管指通连小动脉和小静脉间的细小血管,分布于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分支通连成网,不符合题意。【点睛】掌握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解题关键。23、D【解析】试题分析: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体内缺乏维生素D就会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因此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等,还应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吸收钙质。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24、B【解析】
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是分泌物是否由导管排出体外。【详解】胰腺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可以消化食物,属于消化液;内分泌部是指散布在胰腺内的许多腺细胞团叫胰岛,能分泌胰岛素。所以,既分泌激素,又分泌消化液的器官是胰腺。故选B。【点睛】关键点:胰腺即属于内分泌腺,又属于外分泌腺。25、D【解析】试题分析:甲状腺激素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在饲养正常蝌蚪的水中,投入某种激素,结果蝌蚪提前发育成小青蛙,说明该种激素为甲状腺激素,能够蝌蚪的发育,缩短其发育时间。考点: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26、D【解析】
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可表示为:外界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感受振动,产生兴奋,但不形成听觉)→听觉神经(传导兴奋)→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详解】听觉的形成过程为: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所以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所以答案选择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明确耳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听觉的形成过程。27、D【解析】
(1)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有坚韧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籍以获得保护。(2)蚯蚓的神经系统由脑、围咽神经、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等部分组成,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灵敏而准确。(3)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4)家兔是草食性动物,兔的犬齿退化、盲肠发达与其植食性相适应。【详解】A.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贝壳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能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A正确;B.刺激蚯蚓身体的不同部位,蚯蚓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蚯蚓对光和气味刺激,前端灵敏;触觉刺激,后端灵敏。B正确;C.鱼用鳃呼吸,鳃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C正确;D.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的,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有特别发达的盲肠,适于消化植物纤维。D错误。故选D。【点睛】考查软体动物、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环节动物、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28、A【解析】雾霾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虽然鼻毛可以阻挡一部分可吸入颗粒物,但是气态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却无能为力,故A错误;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可能悬浮在雾气中,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可能比这多百倍。而支气管与肺泡不能有效清除雾霾中的微小颗粒物,故B正确;雾霾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鼻炎、上下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的呼吸道系统疾病,也可能被雾霾天急性触发。雾霾天空气中的有毒颗粒物,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故C正确;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是人类的燃烧活动,从工业生产燃煤、汽车尾气、烧秸秆,都会产生,故D正确。29、A【解析】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利用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详解】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周围毛血管的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肺泡,通过肺的通气,经呼吸道将气体呼出体外,故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组织细胞。【点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的部位是线粒体。30、D【解析】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详解】血液经过肾脏的时候,由于肾脏是由肾单位组成的,肾单位又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在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这样从肾静脉中流出的血液尿素的含量就大大减少了,无机盐的含量也相对减少;由于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也消耗了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血液由含氧丰富动脉血变成含氧少静脉血。故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氧减少,无机盐减少、营养物质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D正确。【点睛】血液流经肾时血液成分的变化:从肾流出的血液,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含尿素最少的是肾静脉。31、C【解析】
心脏有四个腔:a右心房、c右心室、b左心房、d左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④肺静脉,右心房连通①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②主动脉,右心室连通③肺动脉。【详解】图中①是上腔静脉,④是肺静脉,A错误;d左心室,其腔壁最厚,B错误;参与血液循环而流动脉血的血管主要是肺静脉、主动脉,心脏中流有动脉血的部分有b左心房、d左心室,C正确;肺循环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可见肺循环的终点是b左心房,D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心脏的结构及各腔相连的血管。32、C【解析】分析: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的。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详解: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的。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输尿管、膀胱、尿道是排出尿的通道,膀胱还有暂时储存尿的作用,A错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具有过滤作用,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B错误;进入肾小球的血管是入球小动脉,出肾小球的血管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都是小动脉,里面流动的都是动脉血,C正确;体内水分排出的渠道有三个,分别是肾脏通过尿液排出,皮肤通过汗液排出,还有呼吸排出,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尿的形成过程等知识点的理解,尿的形成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考生要熟记。33、C【解析】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10分钟全取出,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1号试管,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里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为实验组;实验中馒头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作用,充分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作用,1号试管与3号试管是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3号试管是对照组;1号试管与2号试管是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2号试管是对照组,C正确。34、B【解析】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六大类,对人体各有不同的功能,据此答题。【详解】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一旦缺乏就会患相应的疾病,如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食物A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维生素D;食物B含有较多的糖类和维生素A;食物C含有较多的糖类和维生素C;食物D含有较多的维生素D.食物B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因此有利于防治夜盲症。故选B。【点睛】了解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掌握各类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结合表中的数据,即可解答此题。35、B【解析】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详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从图中看出,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抗生素经左臂静脉→⑦上腔静脉→②右心房→③右心室→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⑥肺静脉→①左心房→⑩左心室→④主动脉→⑨股动脉到达足部。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36、2晶状体4视网膜条件4耳蜗舒张胃肝脏③④①②a→b→f→c→d【解析】人体通过眼睛看清事物,在眼睛的结构中,晶状体的曲度可以发生改变,李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1中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并在视网膜上产生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2)司机看到交警的手势,在大脑皮层产生视觉,并经大脑的语言中枢分析后,明白其表示的意义,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这属于复杂反射。(3)听觉的感受器是位于4耳蜗内,耳蜗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4)司机吹气时,相当于呼气的过程,此时膈肌舒张,气体有肺内流出到外界。(5)酒精主要在消化道最膨大的胃中吸收进入血液,随后进入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中分解,若过量饮酒,加重肝脏的负担,对肝脏伤害极大。(6)酒精经消化道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中,从而进入静脉,由静脉运输回到心脏的右心房,再流入右心室,经过肺循环进入左心房,再到达左心室,因此,酒精在心脏中流过的顺序是:③④①②(7)图中表示的反射弧中,a是感受器、d滴效应器、b是传入神经、c是传出神经,f是神经中枢,神经冲动沿着感受器→传入神经→视觉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递,因此答案为a→b→f→c→d。37、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B脊髓【解析】(1)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反射弧的组成图示可知:1感受器,4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2传出神经,5效应器。(2)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题中路线为:1-4-3-2-5。故选B。(3)根据反射形成过程的特点,反射通常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若该反射是膝跳反射,则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38、酸雨噪声血液D戴口罩、关门窗、少出门等【解析】
(1)酸雨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硫,酸雨成分比较复杂,它能使土壤酸化,对人体产生危害,腐蚀建筑物、金属、橡胶等.因此,酸雨被称为“现代空中死神”。人类活动造成的酸雨成分中,以硫酸为最多,一般约占60%一65%,硝酸次之,约30%,盐酸约5%,此外还有有机酸约2%左右。(2)中国提出环境噪声容许的范围是:夜间(22时至次日6时)噪声不得超过30分贝,白天(6时至22时)不得超过40分贝。(3)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详解】(1)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形的“杀手”。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刺激性和腐蚀性极强的酸性氧化物,与水结合形成的酸雨,对动植物的危害极大。(2)燃放鞭炮地区的声音高达135分贝,远远超过人的听觉范围和耐受限度,这种声音属于噪声。它也属于环境污染范畴,它对听觉影响极大。(3)PM2.5等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4)PM2.5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而硫和氮等气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燃烧、焚烧垃圾、汽车尾气等,生活污水中没有气体污染物。故选D。(5)雾霾天气,呼吸系统疾病增多,在生活中如遇到雾霾天气,我们可以戴口罩、关门窗、少出门等。【点睛】考查燃放烟花爆竹所产生的气体污染和声音污染。39、心跳心肌内分泌非条件肾膀胱尿素尿酸【解析】
(1)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用人合同范本
- 实验报告四-数据结构
- 基于大数据的造价咨询合同
- 制贸易合同范本
- 2024年玉林市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
- 2024年济宁曲阜市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岗位考试真题
- 2024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社交媒体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
- 合同审核流程
- 中药材跨境电商平台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合集
- 食管早癌的内镜诊断
- 环保监测设备运维服务
- 餐饮制度清单
- 医德医风考评内容及量化考评标准
- 人体解剖学题库(含答案)
- 复工复产应急处置方案
- 历史类常识经典考试题100题带答案(能力提升)
-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
- 《了解纹样》参考课件
- 小学信息技术-第8册全册-6年级下-电子工业出版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