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导入去年,“迪奥抄袭中国马面裙”一度成为热议话题,迪奥新上市的一件标价29000元的半身裙,款式与中式“马面裙”非常相似,一片式的剪裁、独特的裙门设计、腰间的打折版型……迪奥在单品介绍中称“这条半裙采用标志性的DIOR廓形,是一款全新的优雅时尚单品”。这样的表述引起了众多网友的不满,指责该品牌是“抄袭”“文化挪用”“文化剽窃”。这也引起了国内外汉服爱好者的强烈抗议。在法国巴黎的街头,也有众多华人和留学生身穿马面裙举牌抗议,呼吁迪奥停止文化挪用。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的逐渐形成过程,以茶及茶饮风俗的传播、服饰的变化、钟表的传入等具体案例,了解全球贸易网的形成情况,以及商品流动对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影响。目录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与发展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知识回顾2】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纲要下·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起源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发展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促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苏联的解体,跨国公司与世贸组织的建立,使得全球化深入发展推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潮流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潮流15c—16c新航路20世纪初1931—1945二战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信息解读:①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
②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以局部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观察上图,可以看出15世纪之前的世界贸易范围有何特点?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一、全球贸易网(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一)15世纪之前的世界贸易一、全球贸易网(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55-56,梳理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与发展。时期状态详情新航路开辟前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初步形成原因表现两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原因表现20世纪以来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发展阻碍因素促进因素表现15世纪之前,世界贸易局限于各洲内部、亚欧大陆之间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的殖民扩张,洲际贸易随之扩展。(1)商品种类、数量大增;(2)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①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推动欧美国家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②交通工具的革新。①形成了国际分工、贸易格局——西欧、北美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他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②世界贸易额剧增。①两次世界大战;②冷战的发生。①《关贸总协定》;②中国改革开放;③冷战结束;④世贸组织;⑤第三次科技革命;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⑦跨国公司等①全世界贸易出口总值迅速增加;②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①通过三角贸易、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亚、欧、非、美的建立起直接商业联系。②贸易范围扩展到全球,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全球贸易持续发展。(二)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一、全球贸易网(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思考1】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以下是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贸易发展”提出的探究课题。序号课题方向补充两则史实问题探讨①美苏冷战对峙与世界贸易
美苏冷战对世界贸易的影响②世界贸易的体系化、制度化
世界贸易体系化、制度化的作用③新时期的中国与世界贸易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的意义①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②苏联与东欧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①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②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①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②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造成两个对立的经济贸易体系,客观上推动了区域内的贸易联系有利于世界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繁荣一、全球贸易网(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三)二战后的世界贸易一、全球贸易网(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学思之窗】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情况体现了跨国公司的什么特征?①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升;②销售额不断扩大,发展势头迅猛;③出口不断增加,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三两次世界大战:冲击破坏零15世纪之前:局限闭塞二两次科技革命:国际分工贸易格局一近代以来/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四二战后:体系化制度化五20世纪70年-80年代:多极化六20世纪90年代:加速全球化小结:推动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前提: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建立。直接原因:世界各州之间贸易的扩大。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阅读教材p57第二子目第一段,归纳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的关系。学习聚焦: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同时在相互借鉴中向前发展。材料:15世纪后,西欧诸国先后开辟出新航路,在给欧洲带来财富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穿行在新航路上的商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搭起了沟通地区间思想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编自杨共乐主编《历史长河中的人类社会》(一)中西方茶文化的接触中国的茶文化地位: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唐人所绘《宫乐图》,画中有的仕女正在舀茶,有的在炙茶,有的在品茗。反应了典型的唐代煎茶喝法。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蒙古人喝奶茶苗族喝打油茶景颇族喝烤茶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俄国
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最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万里茶道”日本
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形成了“日本茶道”英国
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形成了“下午茶”荷兰
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一)中西方茶文化的接触最初茶主要在中国周边地区传播,比如朝鲜、日本。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以西安为起点的“陆上丝绸之路”以武夷山为起点,通往俄罗斯的“万里茶路”以东南沿海为主要枢纽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西南地区出发向印度半岛延伸的“茶马古道”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一)中西方茶文化的接触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万里茶道”英国:19世纪英国贵族用中国瓷器喝茶的生活场景日本: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形成了“日本茶道”①17世纪末,法国传教士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舞会。②18世纪,法国的服装设计融入中国的面料、款式和龙凤花草纹样等。③明治维新后,作为“文明开化”的一部分,西服在日本流行。④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中国大袍式系列女装,采用了东方女装宽松的样式,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二)服饰的交流与变化阅读教材p58第一段,回答服饰的交流历程: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路易十四身穿中国服饰,坐着四人大轿出行。法国宫廷服饰上的中式花纹波烈设计的名为“孔子”的服装吸收中国裁剪方法的自由套装日本传统和服(二)服饰的交流与变化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中国旗袍⑤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穿着方便,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钟表诞生于欧洲,大约在16世纪中期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到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数量已经很多。(1)钟表诞生和传入中国:(2)钟表在中国传播概况:①一些清朝高官将进口的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②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③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有钟表。④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利玛窦献给万历皇帝的自鸣钟(明)铜镀金葫芦式转花钟(清)上海法租界大自鸣(清)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三)西洋钟表文化——传入中国这段材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文化观念?①承认西洋文化的优秀成果,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③较早表达了各国文化交流的理念。(三)西洋钟表文化——传入中国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自鸣钟、时辰表皆来自西洋。钟能按时自鸣,表则有针随晷刻指十二时,皆绝技也……西洋远在十万里之外,乃其法更胜,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固不仅羲、轩、巢、燧已也。——赵翼《檐曝杂记》卷2圭表沙漏刻漏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也广销世界各地。(1)文化交流促进的原因: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2)文化交流的表现:(四)文化交流国际化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①促进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如文化产品贸易,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世界文化传播到中国)②促进文化交融,促进文化发展。(如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博采众长,可以更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③促进经贸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材料3:国际贸易的过程伴随着文化的传播。买卖双方的接触、洽谈、协商、协议,以贸易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把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迥异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文化交流的影响
只有成为文化大国,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强国。
——赵启正(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探究:如何看待文化歧视现象?《破产姐妹》中的亚裔角色Han,是剧中的亚裔代表,身高矮小,口音明显,举止夸张,常被嘲讽,是剧中的“受气包”。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材料:西方电影中亚裔形象的演绎过程……自从电影诞生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形成了以西方电影为主导的局面……至于亚裔的角色和形象则几乎不予考虑,而且即使需要亚裔角色的时候,也毫无例外地扮演着“乞丐”“小偷”“流氓混混”等角色。而且这些亚裔的角色通常都是在故事情节中被戏耍、嘲笑、攻击的对象,在面临利益的诱惑时他们无一例外遭到诱惑,而后被无情的讥讽和惩罚。在面临危险或者挑战的时候,亚裔角色也总是草草露面,匆匆退场,伴随着凄惨的命运,或者是倒霉的窘境。即使是具有强大能力的人物,也都是大反派角色。——《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