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禾草沟二号煤矿有限公司锅炉煤改气环评报告_第1页
延安市禾草沟二号煤矿有限公司锅炉煤改气环评报告_第2页
延安市禾草沟二号煤矿有限公司锅炉煤改气环评报告_第3页
延安市禾草沟二号煤矿有限公司锅炉煤改气环评报告_第4页
延安市禾草沟二号煤矿有限公司锅炉煤改气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锅炉煤改气建设单位延安市禾草沟二号煤矿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通讯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余家坪镇禾草沟村联系电话1传真—邮编717300建设地点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余家坪镇禾草沟二号煤矿工业场地内立项审批部门子长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批准文号2019-610623-06-03-029480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30热力生产和供应占地面积(平方米)224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53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1.13%评价经费(万元)—预投产日期2019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概述(1)任务由来延安市禾草沟二号煤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该煤矿”)是延安车村煤业集团下属子公司,属于资源整合矿井。矿井井田面积28.5平方公里,东西宽6.5km,南北长4.3km,地质储量476万t,可采储量354万t,采用斜井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设计规模30万t/a,矿井设计服务年限9.5a,配套建设有一座洗选能力30万t/a的洗煤厂。项目2010年10月开工,2012年12月通过市煤炭局安全质量标准化二级达标验收,顺利进入了联合试运转。2013年11月通过综合竣工验收,实现达产达效。调查了解到,该煤矿现有燃煤锅炉3台,2座锅炉房,总供热能力为12.2MW,分别为生产区燃煤采暖锅炉2台(8.7MW+0.9MW)、矿井燃煤热风锅炉1台(2.1MW),供热面积2.48万m2。延安市目前供热主要以燃煤为燃料,能源消耗量大,利用效率低,大量直接燃烧原煤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延安市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实施燃气锅炉供热项目对城市环境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施燃气锅炉供热项目后可以达到减排的目的,使延安的大气环境较差的现状得到缓解,能够达到较高的能源利用率和较高的环保要求,既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能源政策,也符合清洁能源的环保法规。故该煤矿拟投资530万元于工业场地预留地处扩建“锅炉煤改气”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工程内容为3台燃气锅炉(2台采暖燃气热水锅炉、1台洗浴燃气热风锅炉),2座锅炉房,为该煤矿提供热源,拟建锅炉投产运行后,燃煤锅炉禁止使用。(2)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本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其修改单第三十一类“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中的第92项“热力生产及供应工程——其他”类,因此该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延安市禾草沟二号煤矿有限公司于2019年07月委托陕西常春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锅炉煤改气”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本单位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在工程污染分析、现状及影响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分析判定相关情况(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属于允许类。同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属于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规定。且项目于2019年6月19日取得子长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本项目的备案确认书(项目代码:2019-610623-06-03-029480)。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规划符合性分析《子长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中要求:远期(2011年~2020年)全面开展环境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整治,二氧化硫采用吸收剂进行烟气脱硫或高烟囱排放稀释,颗粒物可通过机械除尘器除尘;采用先进的燃烧设备,实行联片供热和集中供热,对烟气和工业废气实行定标排放等相关内容。本项目为锅炉煤改气项目,使用清洁能源及低氮燃烧器,从源头及过程控制减少了SO2、NOX及颗粒物的排放,因此满足该规划的要求。(3)项目“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见表1-1。表1-1“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表“三线一单”本项目情况符合性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所在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不在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内符合环境质量底线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的监测数据引用“2018年陕西省环境质量公报”中延安市的监测数据,由监测数据判断可知延安市为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不达标因子有PM10、PM2.5;地表水:禾草沟现状监测结果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声环境:评价区昼间等效声级为52~54dB(A),夜间声级值在42~45dB(A)之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若能按照本环评要求的措施合理处置各项污染物,则本项目建设对周边的影响较小,不触及环境质量底线符合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外主要能源消耗为水、电、天然气,能源消耗合理,不触及资源利用上线符合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本项目建设符合相关产业政策,布局选址、资源利用效率、资源配置等均不触及延安市负面清单符合(4)环境相符性分析根据相关政策,对本项目环境相符性分析,具体内容见表1-2。表1-2环境相符性分析表名称内容相符性分析判断《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到2017年,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在供热供气管网不能覆盖的地区,改用电、新能源或洁净煤,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在化工、造纸、印染、制革、制药等产业集聚区,通过集中建设热电联产机组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本项目为锅炉煤改气项目,淘汰小型燃煤锅炉,拟建燃气锅炉,投产运行后禁止使用燃煤锅炉相符《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修订版)》(陕政办发[2018]22号)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全省不再新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每小时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完成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加大燃煤小锅炉及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淘汰力度,陕南、陕北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开展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改造后的氮氧化物排放不高于80毫克/立方米。城市建成区生物质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本项目拟建燃气锅炉,旧燃煤锅炉禁止使用,拟建燃气锅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后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均低于80mg/m3相符《陕西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陕环发[2016]39号)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加快“气化陕西”推进步伐,大力实施“煤改气”、“油改气”工程,积极推进电能替代工程本项目为锅炉煤改气工程相符《延安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稳步推进清洁供暖。制定清洁供暖实施方案,禁止新建燃煤集中供热站,新增供暖全部使用天然气、电、可再生能源供暖(包括地热供暖、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太阳能供暖、工业余热供暖等),优先采取分布式清洁能源集中供暖。新增天然气产量优先用于保障民生用气。加大对现有燃煤集中供热站实施清洁化改造力度,燃煤集中供热站应逐步予以拆除,鼓励使用天然气、电、地热、生物质等清洁能源取暖措施,暂不具备清洁能源供暖的执行超低排放标准并逐步完成清洁能源改造。各县区政府负责逐步开展辖区“煤改电”相关工作本项目拟建锅炉均为燃气锅炉,天然气为清洁能源,旧燃煤锅炉停止使用相符加大燃煤锅炉拆改力度。按照“应拆即拆,拆改结合”原则,2020年底前,延安市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燃煤设施和工业煤气发生炉、热风炉、导热油炉全部拆除或实行清洁能源改造;供热供气管网覆盖的区域,应全部实施煤改气或煤改热;供热供气管网不能覆盖的区域采取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等清洁能源替代。各县区2018年完成30%,2019年完成50%,2020年完成20%。延安市区20蒸吨(含)以下燃煤锅炉在2018年底前完成。市大气办和市质监局负责锅炉拆改相关技术要求和指导工作相符(5)选址合理性分析项目位于子长县余家坪镇禾草沟二号煤矿预留地,建筑面积224m2;该煤矿于2010年12月21日取得延安市环保局关于《延安市禾草沟煤矿二号井煤炭资源整合项目环境报告书》的批复(延市环函[2010]165号),并于2013年7月30日完成项目验收申请。详见附件。项目位于延安市禾草沟二号煤矿有限公司现有工业场地,供水、供电、交通及物流条件较好,在采取项目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前提下,可将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控制在环境可接受的程度和范围内。综上所述,本项目位于已建成煤矿的工业场地内,故选址合理。(6)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延安市禾草沟二号煤矿有限公司工业场地内布置有公寓楼、食堂、活动中心、锅炉房、洗煤厂、皮带走廊、联合建筑楼等。本项目拟建锅炉房均位于预留地处,未改变现有煤矿的平面布置。故本项目平面布置合理。3.项目情况(1)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项目名称:锅炉煤改气建设单位:延安市禾草沟二号煤矿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改扩建建设地点: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余家坪镇禾草沟二号煤矿工业场地内建筑面积:224m2总投资:530万元建设规模:2座锅炉房,内设3台燃气锅炉,包括1台4.2MW采暖燃气热水锅炉、1台1.4MW洗浴燃气热水锅炉、1台2.8MW燃气热风锅炉(2)项目地理位置及四邻关系本项目位于子长县余家坪镇禾草沟村二号煤矿工业场地内预留场地处,地理坐标东经109°40'16.60",北纬37°02'30.43"。煤矿四邻关系:北侧276m处为禾草沟村及余家坪镇,之间由道路相隔;其余均为空地。拟建锅炉房四邻关系:本项目锅炉房于矿区内四邻关系见表1-3。表1-3本项目锅炉房四邻关系(20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建筑物名称东侧南侧西侧北侧建筑物距离高度建筑物距离高度建筑物距离高度建筑物距离高度生产区锅炉房空地//旧燃煤锅炉4m9m综采设备库35m3m综合楼(西北侧)35m15m矿井热风锅炉房煤场5m/空地//联合建筑楼43m15m旧燃煤锅炉4m9m注:联合建筑楼为矿区内最高建筑物。4.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建设2座锅炉房,共计3台燃气锅炉。项目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储运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组成,详见下表1-4。表1-4项目工程组成表工程类别工程名称工程内备注主体工程生产区新建锅炉房2座,总建筑面积225.0m2,总供热8.4MW,内包括锅炉间、水处理间、循环水泵房等:生产区采暖锅炉房1座,建筑面积135m2,高9.6m,包括锅炉间1座(内设4.2MW、1.4MW燃气热水锅炉各1台,鼓风机1台)、水处理间1座(内设软化水箱及全自动软水器)、循环水泵房1座(内设水泵);矿井热风锅炉房1座,建筑面积90.0m2,高5m,包括锅炉间1座(内设1台2.8MW燃气热风锅炉)新建辅助工程集中控制室每座锅炉房内分别设置1间集中控制室。新建管网本项目建设燃气输送管网约350m,DN500(该部分由子长县三森实业有限公司进行施工管理,本次评价未包括此部分)/公用工程给水生产用水取自矿区水处理站依托矿区排水生产废水排至矿区水处理站处理后循环使用供电市政供电电网供暖燃气锅炉集中供暖新建环保工程废气处理采用清洁能源,低氮燃烧技术,烟囱新建废水治理废水排至矿区水处理站依托矿区噪声治理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设置减振基础,厂房隔声;水泵等安装消声器、风机采取消声器,管道采取挠性接头新建固体废物废离子交换树脂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依托矿区现有5.本项目主要原辅料消耗项目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见表1-5。表1-5项目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序号名称年用量来源1电52.39万kw/h市政2水见下文计算矿区污水处理站3天然气345.06万Nm3子长县三森实业有限公司6.本项目主要设备根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1-6。表1-6主要生产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单位设置位置备注1生产区锅炉房1.1燃气热水锅炉4.2MW1台锅炉间/1.2燃气热水锅1.4MW1台锅炉间/1.3采暖热水循环泵45kW2台循环水泵房房1用1备1.4采暖热水补水泵1.1kW2台循环水泵房1用1备1.5板式换热器1.4kW1台循环水泵房/1.6洗浴回水水泵1.1kW2台循环水泵房1用1备1.7洗浴增压水泵4kW2台循环水泵房1用1备1.8全自动软水器处理水量3t/h1套水处理间/1.9软化水箱V=4m31台水处理间/2矿井热风锅炉房2.1燃气热风锅2.8MW1台热风锅炉间/2.2主风机37kW1台热风锅炉间/2.3配风机37kW1台热风锅炉间/7.公用工程(1)给排水1)给水项目用水依托矿区水处理站;本项目不新增定员,因此人员生活用水量及排水量不再单独核算,生产用水主要为燃气热水锅炉补充水、离子再生用水。①锅炉补充水:本项目使用燃气热水锅炉,不涉及蒸发水量的的损耗,查阅相关资料,燃气热水锅炉的补水量即为锅炉排污水量及损耗部分水量。依据《锅炉房设计规范》中相关内容,热水锅炉的补水量宜为循环水量的1%,根据锅炉运行经验,锅炉排污水补充水量以0.95%计,损耗补充水量以0.05%计。查阅相关资料,1t锅炉循环水量为24m3/h。本项目设1台4.2MW、1台1.4MW燃气热水锅炉,总循环水量为192m3/h。由于本项目燃气热水锅炉为供暖锅炉,补水采用间歇补水方式,根据管网压力变化适时启动补水系统,预计补水系统每天运行约1h,因此本项目补水量为1.82m3/d,314.64m3/a(2台燃气热水锅炉,其中1台冬季采暖锅炉,年运行时间120d,1台洗浴锅炉年运行时间330d)。总循环水量为192m3/d,23040m3/a。②软化水系统用水量:本项目钠离子交换树脂每月需清洗一次,离子再生用水为间歇式用水,每次用水量为50m3/次,本项目设置1套全自动软水器,则用水量为1.8m3/d,600m3/a。综上所述,本项目总用水量为195.62m3/d,23954.64m3/a,新鲜用水量为3.62m3/d,914.64m3/a。2)排水①锅炉排水:本项目锅炉定期排污,通过管网排入矿区污水处理站,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生产过程。根据锅炉运行经验,锅炉排污水量以0.95%计,则排放污水量为1.82m3/d,314.64m3/a,废水排入矿区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循环使用。②软化水系统排水量:树脂再生废水产生量为50m3/次,废水中主要含有钠离子和钙、镁离子,排水量为1.8m3/d,600m3/a,废水排入矿区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循环使用。项目水平衡图见图1-1。新鲜水新鲜水锅炉用水软化水系统3.620.091矿区污水处理站回用于生产1.821.7229190.18图1-1项目水平衡图(单位:m3/d)(2)供暖制冷本项目燃气热水锅炉供热。(3)供电本项目用电引自市政供电电网。8.工作制度及定员本项目锅炉房工作人员全部从现有锅炉房工作人员中调剂,项目不新增定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3台燃气锅炉:其中1台冬季采暖锅炉,年运行时间120d;1台洗浴锅炉,年运行时间330d;1台热风锅炉,年运行120d。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现有项目概况延安市禾草沟二号煤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该煤矿”)是延安车村煤业集团下属子公司,属于资源整合矿井。矿井井田面积28.5平方公里,东西宽6.5km,南北长4.3km,地质储量476万t,可采储量354万t,采用斜井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设计规模30万t/a,矿井设计服务年限9.5a,配套建设有一座洗选能力30万t/a的洗煤厂。项目2010年10月开工,2012年12月通过市煤炭局安全质量标准化二级达标验收,顺利进入了联合试运转。2013年11月通过综合竣工验收,实现达产达效。该煤矿于2010年12月21日取得延安市环保局关于《延安市禾草沟煤矿二号井煤炭资源整合项目环境报告书》的批复(延市环函[2010]165号),并于2013年7月30日完成项目验收申请。现有锅炉概况见表1-7。表1-7现有锅炉概况锅炉房名称型号燃料年运行时间排气筒高度采取的环保措施生产区锅炉房采暖锅炉8.7MW燃煤2880h27m湿法脱硫除尘器洗浴锅炉0.9MW燃煤7920h湿法脱硫除尘器矿井锅炉房热风锅炉2.1MW燃煤2880h27m湿法脱硫除尘器现有工程污染物:废气、设备噪声、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固体废物等。2.现有项目主要污染源、治理措施及排放情况(1)废气现有工程废气主要是燃煤锅炉废气。现有工程设置3台燃煤锅炉(其中1采暖锅炉、1台洗浴锅炉、1台热风锅炉),采暖锅炉、热风锅炉年运行120d,洗浴锅炉年运行330d,每天运行24h。陕西众邦环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19年05月08日至2019年05月11日对项目厂区锅炉烟气进行采样,监测结果如表1-8所示。表1-8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污染类型型号排气筒高度废气处理措施污染物名称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3排放量t/a标准mg/m3燃煤锅炉CWHG-0.9MW(洗浴锅炉)27m湿法脱硫除尘器SO21.002927.85300NOX0.932717.39300颗粒物0.1647.61.3050注:选取最大功率锅炉,监测结果选取日监测值得最大值。该锅炉2017年运行由于燃煤锅炉部分停用,无该部分污染源实测数据,类比本次监测锅炉知:现有燃煤锅炉颗粒物总排放量为6.93t/a,SO2总排放量为37.05t/a,NOX总排放量为39.37t/a。由表1-7可知,现有工程锅炉污染物排放浓度能够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燃煤锅炉排放浓度限值。(2)废水现有工程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现场调查了解到,厂区生活污水经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套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采用沉淀氧化工艺处理)处理后回用于工业场地,应用于厂区绿化及逸尘洒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约为0.21t/a;生产污水经矿区污水处理站沉淀池后循环使用。陕西众邦环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9年6月20日对厂区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沉淀池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见表1-9及表1-10。表1-9煤矿生活污水沉淀池水质监测结果监测项目单位监测结果标准限值pH/7.576-9悬浮物mg/L28/化学需氧量mg/L4850五日生化需氧量mg/L11.420全盐量mg/L865/氨氮mg/L11.212石油类mg/L0.225.0硝酸盐(以N计)mg/L0.490/亚硝酸盐(以N计)mg/L0.017/注:监测结果选取季度及日监测值得最大值。表1-10煤矿沉淀池生产废水总排口出水水质监测结果监测项目单位监测结果标准限值pH/7.486-9悬浮物mg/L18/化学需氧量mg/L4650五日生化需氧量mg/L11.220全盐量mg/L836/氨氮mg/L0.09512石油类mg/L0.105.0注:监测结果选取季度及日监测值得最大值。由上表可知,厂区生活污水经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生产污水经矿区污水处理站沉淀池后循环使用,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3)噪声现有工程噪声主要锅炉、生产设备噪声。陕西众邦环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18年05月08日对项目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噪声监测结果表1-11。表1-11噪声监测结果一览表单位:LeqdB(A)区域序号监测点位昼间夜间备注厂界1东厂界(1#)5343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2南厂界(2#)53453西厂界(3#)54434北厂界(4#)5242由监测结果可知,该煤矿厂界昼夜间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4)固体废物现有工程固体废物主要是生产过程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1.8t/a,为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生产过程中的固废主要包括锅炉炉渣,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炉渣产生量约为91t/a,锅炉炉渣集中收集外卖给建材单位。3.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汇总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汇总见表1-12。表1-12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汇总类型污染物数值单位废气SO237.05t/aNOX39.37t/a颗粒物6.93t/a固体废物炉渣91t/a生活垃圾18t/a4.现有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1)现有厂区存在的问题未针对燃煤锅炉采取脱硝措施。(2)提出的整改措施现有工程燃煤锅炉计划停止使用,新增燃气锅炉,采用低氮燃烧器。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子长县余家坪镇禾草沟二号煤矿工业场地内预留场地处,地理坐标东经109°40'16.60",北纬37°02'30.43"。西(安)~包(头)公路通过子长矿区,从子长县城到各煤矿均有公路相联。西(安)~包(头)铁路经过子长矿区,并在县城东约3km处建有子长煤台。矿区内各煤矿的煤炭均可运输到子长煤台,通过铁路外运。项目位于禾草沟二号矿矿区内。2.地形、地貌、地质子长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中部,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区内受地表水流切割,沟谷纵横,梁峁起伏,水系发育,水土流失严重,地形总趋势西高东低,最高处位于羊峁山,海拔+1356.00m,最低位于庙砭海拔+1100m,相对高差256m。地貌属典型水流侵蚀切割地形和强烈剥蚀梁峁地形。陕北大地构造位置属相对稳定的鄂尔多斯地台中部,距南部秦岭、北部阴山构造活动带较远,属陕北弱震区。本区地震史载,延长(1951年)、宜川(1921年)、洛川(1633年)、黄陵(1599年)发生过5~5.5级地震;1956年华县8级地震波及本区可达6度。本区百年来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3.气候气象子长县属中温带大陆性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沙,夏季火盆多雷雨,秋季晴朗降温快,冬季干冷雨量少。据子长县气象观测资源统计,该区年平均气温9℃,年极端最低气温-24.1℃(1984年12月18日),最高为37.6(1966年6月21日)℃,最热的7~8月份平均气温23℃,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气温-7℃。冻土期为11月底至翌年4月初,最大冻土深度103cm,一般冻土深度78cm。最大风速17m/s,一般1.7~1.8m/s,主导风向为西风,一般为二级。据子长县气象局1991-2006年降水资料,年最大降水量742.3mm(2002年),年最小降水量237.0(1999年),年平均降水量为465.93mm。蒸发量一般为降雨量的三倍。降水期主要集中在7~9月份,占年降水总量的70%以上。年冰霜日数最多9天,平均3天,年无霜期175天。4.水文子长县内地表水系均属黄河水系,多属季节性河流。雨季暴涨且泥沙含量大,旱季断流。主要河流有秀延河、南河和羊马河。羊马河由西南向西北经禾草沟井田西北部流入南河;禾草沟经禾草沟井田南部向东流入永坪河。永坪河发源于余家坪乡曹家河村,有流水沟道48条,呈树叉状分布,自西北向东南流出县境,境内流域面积226km2,其中5条主沟流长58.4km;永坪河为沟谷型季节性河流。据子长县水文站观测,该河径流总量1028.3×104m3/a,多年平均流量0.33m3/s,实测常年径流量0.109m3/s,年平均输沙248.5×104t。6.动植物(1)植物资源子长县地处东部季风湿润区与内陆干旱区中纬地带过渡区,植被带具过渡特色,华北区系植物占主导地位,具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性质。据史籍载,在早第三纪的晚始新世至晚第三纪末期上新世和第四纪初期,境内属热带森林灌丛草原,植被以灌木、草类为主,散生稀疏乔木。

(2)动物资源野兽:有狼、狐、黄鼬(俗名黄鼠狼)、獾、野兔、青鼬、花鼠(俗名花格狸)、鼢鼠(俗名瞎狯)、家鼠、蝙蝠等;野禽:有野鹊、原鸽、斑鸠、石鸡(俗名山鸡)、雉鸡(俗名野鸡)、鸢(俗名老鹰)、猫头鹰(俗名夜猫子)、乌鸦、麻雀、燕子、啄木鸟、布谷鸟、百灵鸟(俗名云雀)、黄莺、大雁、鹞等;野生昆虫:有七星瓢虫、赤眼蜂、芜青叶蜂、中华蚱蜢、大垫尖翅蟥、金龟甲、天牛金花虫、直申肖蛸、横带球腹蛛、草间小黑蛛、黑复狼蛛、丁纹豹蛛、三突花蛛、蚰蜒、蝴蝶、蜻蜓、螳螂、蟋蟀等;此外还有蜗牛、青蛙、蚯蚓、蟾蜍、蜥蝎、壁虎、鳖、蛇、水蛭、蜈蚣、柳叶鱼、天牛等。环境质量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6.2.1中“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采用评价范围内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本项目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引用《2018年陕西省环境质量公报》中的延安市子长县相关数据,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见表3-1。表3-1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μg/m3)标准值/(μg/m3)占标率/%达标情况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10370147.14不达标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4335128.86不达标SO2年平均质量浓度266043.3达标NO2年平均质量浓度244060达标CO日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2.3mg/m34mg/m357.5达标O3日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15016093.75达标由表3-1可知,由监测结果可知,环境空气基本污染物监测项目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平均质量浓度及一氧化碳日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及臭氧日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PM10、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均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综上所述,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为不达标区。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地表水监测数据引用陕西众邦环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陕众邦[水]字2019[06]第004号)2019.06.20关于禾草沟地表水监测数据。(1)监测点位监测点位设置见表3-2。表3-2地表水现状监测点位监测断面点位设置于本项目位置关系及距离对照断面排放口上游500m处矿区西南侧970m控制断面排放口下游1000m处(2)监测时间及频次2019年6月20日进行监测,检测1天,4次/天。(3)监测项目pH、COD、BOD5、氨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硫化物、氯化物、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氟化物、石油类,共计13项。(4)监测结果排放口上、下游监测断面13项监测因子单项指数均<1,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本项目生产废水均不外排经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未新增劳动定员,均依托煤矿现有人员,生活污水产生情况未发生变化。因此本项目建设不会改变周边地表水体的环境质量。3.声环境质量现状详见表1-11,建设项目东、南、西、北厂界及敏感点处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区域内土壤以黄土性土为主,其次为黑垆土、红土等。黄土性土在区内分布最广,此类土壤的特点是表土层松软,通气性好,透水性强,有一定的团粒结构,养分含量低,剖面层次发育不明显。沟壑纵横、坡度大、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成为该地区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实际调查,项目周边有居民分布,项目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和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特殊、重要生态敏感区分布,评价范围内无明显环境制约因素。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边长取5km;现场调查了解,本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3。表3-3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保护内容相对厂址方位相对厂界距离保护级别环境空气余家坪镇20户,约120人东北侧224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禾草沟村20户,约120人西北侧335m地表水禾草沟/南侧437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域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执行标准PM10,μg/m3PM2.5,μg/m3SO2,μg/m3NO2,μg/m3CO,mg/m3O3,μg/m3GB3095-2012二级标准年平均浓度值70356040——24小时平浓浓度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值—————1602.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评价因子CODBOD5SSNH3-N总磷总氮动植物油标准限值20mg/l4mg/l/1.0mg/l0.2mg/l1.0mg/l/3.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4.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执行标准昼间夜间2类标准,dB(A)60505.土壤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中的相关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期扬尘:执行《施工场界扬尘排放限值》(DB61/1078-2017)施工阶段的场界扬尘浓度限值。执行标准污染物监控点施工阶段小时平均浓度限值(mg/m3)(DB61/1078-2017)相关规定施工扬尘(即总悬浮物颗粒物TSP)周界外浓度最高点装饰工程≤0.72.运营期废气:燃气锅炉废气排放执行陕西省地方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61/1226-2018)表3中标准限值。烟囱高度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的相关标准。执行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Nm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61/1226-2018)颗粒物10mg/m3SO220mg/m3烟气黑度≤1NO250mg/m33.运营期废水:本项目运营期无新增职工,故不涉及新增生活排水量。本项目运营期生产废水为锅炉排污水,锅炉排污水经沉淀处理后回收到循环水系统,不外排。4.运营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执行标准昼间夜间2类标准,dB(A)60505.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11)。执行标准昼间夜间《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11),dB(A)70556.固废:固体废物排放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通知单(环保部公告[2013]36号)中的有关规定,危险固废暂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通知单(环保部公告[2013]36号)中有关规定。总量控制指标废水: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污水不外排,因此不申请COD、氨氮总量控制指标。废气:总量控制见下表。表4-1本项目废气总量控制指标类型污染物现有项目排放量本项目排放量“以新带老”消减量项目建成后全厂区总排放量消减量废气SO237.05t/a0.14t/a36.91t/a0.14t/a36.91t/aNOX39.37t/a1.94t/a37.43t/a1.94t/a37.43t/a颗粒物6.93t/a0.0035t/a6.92t/a0.0035t/a6.92t/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流程简述:1.施工期根据现场踏勘了解,现有燃煤锅炉不予以拆除,为闲置厂房,本项目于工业场地预留地中新建锅炉房。燃气管道的铺设工程由子长县三森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不在本项目施工范围。基础工程主体工程扬尘、废水基础工程主体工程扬尘、废水、噪声、弃渣扬尘、废水、噪声、弃渣装饰工程设备安装工程验收废水、噪声、弃物废水、噪声图5-1施工期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2.运营期本项目设置燃气热水锅炉2台,燃气热风锅炉1台,各工艺流程及产物环节见下:(1)燃气热水锅炉燃气热水锅炉工艺流程及产排污节点见图5-2。图5-2燃气热水锅炉工艺流程及产排污节点图本项目燃气热水锅炉使用天然气作燃料,以热水作为媒介,供水温度为85℃,回水温度为65℃。城市天然气经调压站调压后由输送管道输送,计量后的天然气经燃烧器燃烧放热,燃烧所需的空气由鼓风机供给,加热锅炉本体内的水,达到所需温度,通过泵供给生活及生产采暖及洗浴。该过程产生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噪声。原水通过软水器内树脂层时,水中的钙、镁离子被树脂交换吸附,同时等物质量释放出钠离子,从而使出水软化。当树脂吸收一定量的钙、镁离子后,就必须进行再生。再生采用食盐水冲洗树脂层,把树脂上的硬度离子再置换出来,随再生废液排出罐外,树脂恢复软化交换能力。盐水每天再生一次,每次15min。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软化过程:2NaR+M2+→MR2+2Na+(M为Ca2+或Mg2+)再生过程:MR2+2NaCl→2NaR+NaCl+MCl2(M为Ca2+或Mg2+)该过程产生废水、废树脂。(2)燃气热风锅炉燃气热风锅炉工艺流程及产排污节点见图5-3。图5-3燃气热风锅炉工艺流程及产排污节点图本项目燃气热风锅炉使用天然气作燃料,以热风作为媒介,热风参数为60℃。城市天然气经调压站调压后由输送管道输送,计量后的天然气经燃烧器燃烧放热,燃烧所需的空气由主风机供给,加热空气,达到所需温度,通过配风机供给生活及生产采暖及洗浴。该过程产生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噪声。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期污染工序 (1)废气施工期废气主要来自厂地平整、电缆沟挖填、风机及箱式变基础挖填、道路基础挖填扬尘,物料堆放、装卸扬尘,以及车辆行驶的动力起尘。主要污染因子为TSP。以及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运行产生的废气,主要污染因子为CO、NOx、HC等。(2)废水施工期的废污水主要来自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3)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为设备噪声和交通噪声。(4)固废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包括基础开挖及土建工程产生的渣土、泥土等,以无机成分为主。(5)生态影响工程施工期生态影响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2.运营期污染工序(1)废气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所使用天然气成分组分表如下所示。表5-1天然气成分表成分CH4C2H6C3H8CO2H2SH2O体积比(%)95.9490.9080.1383.000.00020.0062低位发热值35544kJ/Nm3参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下)》及《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11年9月)中燃气工业锅炉相关内容,工业燃气锅炉产排系数见表5-2。表5-2工业燃气锅炉(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产排污系数表产品名称污染物指标单位产污系数热水工业气量m3/万m3.天然气136259.17二氧化硫kg/万m3.天然气0.4颗粒物kg/万m3.天然气0.01氮氧化物kg/万m3.天然气18.71注:产排污系数表中二氧化硫的产排污系数是以含硫量(S)的形式表示的,其中含硫量(S)是指燃气收到基硫分含量,单位为毫克/立方米。本项目燃气锅炉烟气产生情况具体见表5-3。表5-3项目燃气锅炉烟气产生、排放情况一览表污染源锅炉年工作时间废气量(万m3/a)污染物污染物状况烟囱高度排放浓度合计(mg/m3)排放量合计(t/a)产生量及浓度mg/m3t/a生产区锅炉房P1采暖锅炉2880h2350.88SO22.980.078mSO2:2.93NOX:137.44颗粒物:0.08SO2:0.09NOX:4.31颗粒物:0.0025NOX137.403.23颗粒物0.080.002洗浴锅炉7920h783.63SO22.550.02NOX137.821.08颗粒物0.060.0005矿井P2热风锅炉2880h1567.25SO23.190.0513mSO2:3.19NOX:137.80颗粒物:0.06SO2:0.05NOX:2.15颗粒物:0.001NOX137.82.15颗粒物0.060.001本项目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从源头采取防治措施,同时采用低氮燃烧器过程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查阅相关资料《天然气低氮燃烧技术概述》(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低氮燃烧器可将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80%。则本项目废气排放量见表5-4。表5-4本项目废气排放量污染源污染物产生量产生浓度采取措施排放量排放浓度P1SO20.09t/a2.93mg/m3低氮燃烧器+8m烟囱0.09t/a2.93mg/m3NOX4.31t/a137.44mg/m31.29t/a41.232mg/m3颗粒物0.0025t/a0.08mg/m30.0025t/a0.08mg/m3P2SO20.05t/a3.19mg/m3低氮燃烧器+13m烟囱0.05t/a3.19mg/m3NOX2.15t/a137.80mg/m30.65t/a41.34mg/m3颗粒物0.001t/a0.06mg/m30.001t/a0.06mg/m3(2)废水本项目建成后,本项目不新增生产办公人员,不新增生活污水排放,故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锅炉排污水、离子再生废水。①锅炉排水:本项目锅炉定期排污,通过管网排入矿区污水处理站,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生产过程。根据锅炉运行经验,锅炉排污水量以0.95%计,则排放污水量为1.82m3/d,314.64m3/a。②软化水系统排水量:树脂再生废水产生量为50m3/次,废水中主要含有钠离子和钙、镁离子,排水量为1.8m3/d,600m3/a。生产废水进入矿区污水处理站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3)噪声污染源锅炉房的高噪声设备主要有燃烧器、各类水泵等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动力性噪声以及锅炉排气阀等空气动力性噪声。现仅对主要高噪声设备进行论述如下:=1\*GB3①燃烧器噪声:锅炉房燃烧器送入锅炉的空气压力比较大,流速较快,气体在其内部撞击摩擦产生噪声,由于本项目为燃气锅炉,设备噪声值与普通锅炉风机相比较低,一般由风机引起的噪声声压级在80dB(A)。=2\*GB3②各类水泵噪声:各类水泵的运行噪声在70dB(A),运转时引起的振动还会通过与水泵连接的基础、管道、墙壁传播到临近建筑的室内,从而造成二次污染。项目主要设备噪声源强见表5-5。表5-5主要噪声源及源强单位:dB(A)序号噪声源噪声设备数量噪声源强位置降噪措施治理后噪声1锅炉房燃烧器385室内厂房墙体隔声、减振基础、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避免靠近厂界一侧布置、消音器652鼓风机390室内703主风机190室内704配风机190室内705补水泵170室内606循环水泵170室内607回水泵170室内608增压水泵170室内60注:治理后的单台设备声压级和等效声压级为经过厂房隔声后的声压级。环评要求:同时,为了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噪声控制措施如下:1)设备选型:本项目在设备选型上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风机、水泵等额定功率以满足项目需要为宜。2)隔声、消声、减振措施①锅炉燃烧器安装内附吸声材料的隔声罩(隔声量不小于25dB(A));②风机加装消声器(隔声量不小于15dB(A));③设备基础减振,水泵进出管设可曲绕橡胶接头,出水管采用消声止回阀。(4)固体废物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为软化水装置更换的废树脂。本项目每套软水器树脂填充量为1.5m3/次,每月更换一次,共计1套软水器,本项目使用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密度为1.26g/cm3,则项目废树脂产生量为22.68kg/a。废树脂作为危险废物,应妥善存储,定期送有资质单位处理处置。本项目固体废物类别及产生量具体见表5-6。表5-6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产生量产生工序形态产废周期危险特性防治措施废树脂HW13900-015-1322.68kg/a软化水制备固态每月毒性置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内容类型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量及产生浓度排放量及排放浓度大气污染物P1SO20.09t/a2.93mg/m30.09t/a2.93mg/m3NOX4.31t/a137.44mg/m31.29t/a41.232mg/m3颗粒物0.0025t/a0.08mg/m30.0025t/a0.08mg/m3P2SO20.05t/a3.19mg/m30.05t/a3.19mg/m3NOX2.15t/a137.80mg/m30.65t/a41.34mg/m3颗粒物0.001t/a0.06mg/m30.001t/a0.06mg/m3水污染物锅炉排污水高盐废水314.64m3/a排入矿区水处理站循环使用离子再生废水高盐废水600m3/a排入矿区水处理站循环使用噪声生产设备噪声70~90dB(A)《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固体废物软水器废树脂22.68kg/a暂存危险废物暂存间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项目在现有工业场地预留地内进行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对此项目在建设均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大气污染的影响项目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主要为施工扬尘及废气。(1)施工扬尘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扬尘产生环节主要有:厂地平整、设备基础挖填、道路挖填等过程产生的扬尘;物料临时堆放,在起动风速下形成的扬尘;物料运输、装卸过程中由于密闭措施不完善或者路面硬化处理不到位产生的扬尘;施工场地地面干燥时,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经过时形成的动力起尘。施工扬尘影响范围主要表现在施工现场,尤其是天气干燥及风速较大时,大气中总悬浮颗粒浓度增大,给环境空气带来较大的影响。施工期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其排放量难以定量估算。提出如下防治措施:①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的要求,设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环境保护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等;②施工现场出入口及厂内主要道路硬化,闲置的裸露土地进行覆盖或绿化;施工现场全封闭设置围挡墙,围挡高度不低于2.5m;施工现场配备专用洒水车1辆,并建立洒水清扫制度,定期清扫、洒水降尘、设专人负责。当出现4级以上大风天气时,禁止进行土方施工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并应当采取防尘措施;③沙、渣土、灰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须采取覆盖等防尘措施,不得露天堆放及时清理堆放在厂地建筑垃圾,要适时洒水降尘,对不能及时清运的,必须采取覆盖等措施,防止二次扬尘,运输车辆不得超载,被运物料不得含水太多,造成沿途泥浆滴漏,从而影响道路整洁,建筑固废必须及时清运并按照指定的运输线路行驶,送往建筑垃圾填埋场;④配备专门车辆冲洗设备,设置专职人员负责对出入施工场地口的运输车辆车轮、车体冲洗,保证运输车辆不携带泥土驶出工地;⑤结构施工阶段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产生扬尘污染;⑥加强对施工车辆的保养,确保施工车辆尾气达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20891-2007)中的第II阶段标准限值;⑦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尽量在施工现场进行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应及时运往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置;⑧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全部进行植被恢复。由于项目施工规模小,施工时间短,在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好上述措施后,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不大,同时该影响也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综上所述,在采取措施后,施工现场扬尘将得到有效控制,施工扬尘浓度满足《施工厂界扬尘排放限值》(DB61/1078-2017)中相关要求,施工期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小。(2)施工废气影响分析施工期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在运行中将产生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NOX、CO和HC等,影响到厂区及运输道路沿线的环境空气质量。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机械和车辆管理,经常对施工机械、车辆进行保养和维护,减少废气排放。对于燃用柴油的施工机械,其排气污染物中的NOX、CO及HC等排放量不应超过《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制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排放限值。施工机械、车辆废气排放影响属小范围短期影响,同时施工期工程运输车辆以及施工机械污染物排放强度小且为非连续,故对区域环境空气影响很小。2.施工期废水的影响(1)施工废水影响分析施工废水主要来自混凝土搅拌、养护和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的冲洗过程,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SS,不含其它有毒有害因子,采用沉淀池进行澄清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施工场地及道路洒水降尘,沉淀的泥浆可与施工垃圾一起处理。(2)施工生活污水影响分析本项目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盥洗废水,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SS、氨氮,其浓度较低,水质较简单,生活污水排入矿区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外环境造成影响较小。3.施工期噪声的影响施工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交通噪声和施工作业产生噪声。施工期作业噪声主要由车辆运输建筑材料等过程产生。噪声具有临时性、阶段性和不固定性等特点,随着施工的结束,施工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也将停止。噪声的污染程度与所使用施工设备的种类及施工队伍的管理水平有关,可以通过加强管理、疏通道路、控制运输时间,减少鸣笛,降低车辆阻塞等方法减轻其影响。各类施工机械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水平为90-105dB(A),噪声随施工结束而消失,因此,施工机械和车辆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4.施工期固废的影响(1)建筑垃圾影响分析建筑垃圾主要来自设备基础施工过程中废弃砂石、水泥料、混凝土块等,由于项目施工采用专业的施工队伍,选用先进的施工机械,故产生的建筑垃圾很少。建筑垃圾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填埋场处置。(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影响分析施工期间施工高峰人数约10人,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按0.5kg/人·天计,则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5kg/d。环评要求将生活垃圾及时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桶)内,定期送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填埋场处置,不得随意丢弃、洒落。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污染物排放源强及达标性分析本项目废气排放情况及达标性分析见表7-1。表7-1锅炉废气中各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源污染物产生量产生浓度采取措施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放标准达标性分析P1SO20.09t/a2.93mg/m3低氮燃烧器+8m烟囱0.09t/a2.93mg/m320mg/m3达标NOX4.31t/a137.44mg/m31.29t/a41.232mg/m350mg/m3达标颗粒物0.0025t/a0.08mg/m30.0025t/a0.08mg/m310mg/m3达标P2SO20.05t/a3.19mg/m3低氮燃烧器+13m烟囱0.05t/a3.19mg/m320mg/m3达标NOX2.15t/a137.80mg/m30.65t/a41.34mg/m350mg/m3达标颗粒物0.001t/a0.06mg/m30.001t/a0.06mg/m310mg/m3达标由上表可知,本项目锅炉废气中颗粒物、SO2、NOx的排放浓度均符合陕西省地方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61/1226-2018)中“表3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能够做到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可接受。(2)排气筒高度合理性论证本项目安装的燃气锅炉分别为4.2MW、2.8MW、1.4MW,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烟囱高度规定”,燃油、燃气锅炉的烟囱高度不应低于8m,本项目烟囱高度为8m,高于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最高建筑物3m以上,根据“本项目锅炉房四邻关系表”,本项目矿井锅炉房周边20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为15m,锅炉房高度为5m,烟囱设计为13m,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3)预测与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估算模式采用AERSCREEN,估算模型参数见表7-2。表7-2估算模型参数表参数取值城市/农村选项城市/农村农村人口数(城市选项时)/最高环境温度/℃37.6最低环境温度/℃-24.1土地利用类型荒漠区域湿度条件半干旱区是否考虑地形考虑地形□是R否地形数据分辨率/m/是否考虑岸线熏烟考虑岸线熏烟□是R否岸线距离/km/岸线方向/°/本项目有组织排放参数调查结果见表7-3,有组织排放估算模型计算结果见表7-4。表7-3点源参数表名称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m排气筒高度/m排气筒出口内径/m烟气温度/℃排放工况排放速率/(kg/h)经度纬度SO2NOX颗粒物P1109.67159537.041759109180.7110正常0.020.130.0005P2109.67043637.0401061097130.7110正常0.020.080.0003表7-4Pmax和D10%预测和计算结果一览表污染源名称评价因子Cmax(μg/m3)Pmax(%)D10%(m)P1颗粒物0.00.0/SO24.01.0/NOx15.060./P2颗粒物0.00.0/SO23.01.0/NOx18.07.0/由上表可得,本项目有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最大落地浓度为18.0µg/m3,占标率为7.0%,综上,本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最大浓度占标率小于10%,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4)等级判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要求,大气评价等级判定如下表7-5。表7-5本项大气等级判定表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分级依据一级评价Pmax≥10%二级评价1%≤Pmax<10%三级评价Pmax<1%由表7-5可知,项目排放的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1%≤Pmax<10%,大气环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无需进一步预测与评价。(5)大气评价自查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要求,大气评价自查表见表7-6。表7-6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工作内容自查项目评价等级与范围评价等级一级□二级R三级□评价范围边长=50km□边长5~50kmR边长=5km□评价因子SO2+NOx排放量≥2000t/a□500~2000t/a□<500t/aR评价因子基本污染物(PM10、SO2、CO、PM2.5、NO2、O3)其他污染物()包括二次PM2.5□不包括二次PM2.5R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国家标准R地方标准□附录D□其他标准□现状评价环境功能区一类区□二类区R一类区和二类区□评价基准年(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数据来源长期例行监测数据√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现状补充监测□现状评价达标区□不达标区R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预测模型AERMODRADMS□AUSTAL2000□EDMS/AEDT□CALPUFF□网格模型□其他□预测范围边长≥50km□边长5~50km□边长=5kmR预测因子预测因子(颗粒物、SO2、NOx)包括二次PM2.5□不包括二次PM2.5R正常排放短期浓度贡献值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R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正常排放年均浓度贡献值一类区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二类区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R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环境监测计划污染源监测监测因子:(颗粒物、SO2、NOx)有组织废气监测R无组织废气监测□无监测□评价结论环境影响可以接受R不可以接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距(/)厂界最远(/)m污染源年排放量SO2:(0.14)t/aNOx:(1.94)t/a颗粒物:(0.0035)t/aVOCs:(/)t/a注:“□”为勾选项,填“√”;“()”为内容填写项(6)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要求,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见表7-7。表7-7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表排放口编号污染物核算排放浓度核算排放速率核算年排放量P1SO22.93mg/m30.02kg/h0.09t/aNOX41.232mg/m30.16kg/h1.29t/a颗粒物0.08mg/m30.0005kg/h0.0025t/aP2SO23.19mg/m30.02kg/h0.05t/aNOX41.34mg/m30.08kg/h0.65t/a颗粒物0.06mg/m30.0003kg/h0.001t/a一般排放口SO20.14t/aNOX1.94t/a颗粒物0.0035t/a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期无新增职工,故不涉及新增生活排水量。本项目生产排水主要为锅炉排污水及软化水清洗水,经矿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本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级B,可不开展区域污染源调查,可不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分析结果可知,本项目属于Ⅳ类项目,故本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4.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分析(1)主要噪声源及源强本项目建成后主要噪声源为主要有燃烧器、各类水泵等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动力性噪声以及锅炉排气阀等空气动力性噪声,其噪声源强一般在70~90dB(A)之间,经隔声、减振等措施后可减小15~20dB(A)左右。表7-8各设备间的室内等效声压级及单位:dB(A)序号噪声源噪声设备数量噪声源强位置降噪措施治理后噪声1锅炉房燃烧器385室内厂房墙体隔声、减振基础、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避免靠近厂界一侧布置、消音器652鼓风机390室内703主风机190室内704配风机190室内705补水泵170室内606循环水泵170室内607回水泵170室内608增压水泵170室内60注:治理后的单台设备声压级和等效声压级为经过厂房隔声后的声压级。(2)预测模式1)室内声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推荐的室内声源的声传播模式,将室内声源等效为等效室外点声源,据此,室内声源传播衰减公式为:式中:Lp(r)距离噪声源r处的声压级,dB(A);Lp0距离声源中心r0处的声压级,dB(A);TL墙壁隔声量,本项目取10dB(A);a车间系数,本项目取0.15;r参考位置距噪声源的距离,m;r0(测量Lp0时距设备中心的距离)墙外1m处至预测点的距离,参数距离为1m。2)室外声源Lp=Lp0-20log(r/r0)-△其中:Lp预测点声级dB(A);Lp0已知参考声级dB(A);r预测点到声源的距离m;r0已知参考点到声源的距离m;△屏障引起的声衰减dB(A)。3)声源叠加模式根据各主要噪声源在厂区内的空间位置,预测其传至厂界四周的噪声强度,并按下列多声源叠加模式计算。其中:L叠加后总声级dB(A);n声源数;Li各声源对受声点强度dB(A)。(3)预测结果本项目噪声经过采取隔声、减振降噪措施,各设备噪声其对厂界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见表7-9。表7-9厂界噪声影响预测结果单位:dB(A)序号位置昼间噪声贡献值夜间噪声贡献值2类标准值1东厂界29.1229.12昼间:60夜间:502南厂界27.5427.543西厂界37.5237.524北厂界42.9742.97由上表可知,项目设备噪声经隔声、消声、减振和距离衰减后,各厂界昼、夜间噪声值均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5.固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1)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为危险废物(废树脂),存放于现有危险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具体信息见表7-10。表7-10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基本情况表贮存场所名称名称类别代码位置占地面积贮存方式贮存能力贮存周期危废暂存间废树脂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900-015-13工业场地5m2箱装3箱12月(2)项目危险废物收集、暂存及转运污染防治措施要求Ⅰ危险废物收集危险废物在收集时,应清楚废物的类别及主要成份,根据项目的危险废物的性质和形态,选择采用不同大小和不同材质的容器进行包装,所有包装容器应足够安全,并经过周密检查,严防在装载、搬移或运输途中出现渗漏、溢出、抛洒或挥发等情况。最后按照对危险废物交换和转移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对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包装,并在包装的明显位置附上危险废物标签。Ⅱ危险废物暂存危险废物应尽快送往委托资质单位处理,不宜存放过长时间,确需暂存的,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危险废物应设置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的专用危废贮存场所和贮存容器,严禁与其他固废混合存放。②危废暂存间应起到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的作用,地面应硬化没有裂缝,保证危险废物暂存场地的渗透系数应≤10-10cm/s。盛装危险废物的暂存桶和包装袋上必须粘贴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