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CR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CR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CR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CR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XX至XX铁路客运专线XX段XX标轨道板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审批:XX集团XX客专XX段XX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六年三月目录HYPERLINK\l"_Toc448910894"1适用范围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XX至XX客运专线XX段XX标(DK455+855.15~DK492+267.50)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精调施工。2作业准备在正式上线作业前进行实做培训和练习,测量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应配合默契。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测量仪器、测量软件的使用方法;现场调整作业人员应掌握精调的技巧和指令要求的内容。无砟轨道精调测量必须建立专项管理制度,明确职责。作业班组(含测量人员和调整作业人员)负责现场测量和精确调整,提交精调成果数据;测量主管工程师负责复核成果;工程技术部负责精调成果验收归档。全站仪应具有自动目标搜索、自动找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功能,精度应满足:方向测量中误差不大于±1″,测距中误差不大于±1mm+2ppm。全站仪需架设在带有可调螺旋的强制对中三脚架上,该三脚架出厂前需精密标定其高度。温度计读数精确至0.5℃,气压计读数精确至0.5hPa。全站仪须经过专业检定机构的检定,并处于检定证书的有效期内,在进行距离或坐标测量时,应进行气象改正。3技术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对所使用的全站仪、精调标架与精调软件之间的兼容性进行确认,并能正常操作;熟悉所需采集数据的基本要求;掌握精调软件对精调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成果归档要求。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轨道板精调a轨道板精调仪器设备的选用。选用的设备调整精度应控制在0.1mm以内,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不小于1″,所有仪器设备均经权威机构检测合格,方可使用;通常仪器检定有效期为1年,超期后需立即重新检定。b轨道板精调前的准备工作。轨道板精调段落的CPⅢ控制网应通过评估,且评估日期与轨道板精调日期间隔小于6个月;现场核对CPⅢ控制点的成果准确有效,对于CPⅢ控制点连续超限的段落,需及时点位更新。将最新的CPⅢ控制点成果数据导入全站仪中。在调板系统控制器内输入线性参数,具体包括线路平曲线参数、高程参数、曲线超高值、轨道板结构参数等内容,所有参数经两人以上核对无误后,进行线性参数的保存,并严禁私自改动数据。c轨道板精调。全站仪投入使用前,应在室外暴露20分钟以上,保证全站仪温度与环境温度相适应。现场检校全站仪的精度指标,包括l补偿器、t补偿器、i指标差、c视准差、a横轴差、ATR水平差、ATR垂直差等,检校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表4-1自由设站站精度要求求序号项目精度要求1X≤0.72Y≤0.73H≤0.74定向精度≤2″精调作业时,首先在距待调整轨道板前方五块板的位置处,架设全站仪进行自由设站,自由设站观测的CPⅢ点不少于4对,全站仪宜架设在线路中线附近,位于所观测CPⅢ控制点的中间,更换测站后,相邻测站重叠观测的CPⅢ点不少于2对,具体建站精度满足表4-1中的要求。每天精调作业之前或环境温度发生突变时,利用标准标架对①②③号标架进行校正。校正无误后,在轨道板两端第二个承轨台处依次安放①②号精调标架,在相邻精调完毕的轨道板临近端的第二个承轨台安放③号搭接标架。图4-1轨道板图4-1轨道板精调示意图精调完毕的轨道板上应安装好压紧及防侧移装置,压紧装置的横梁采用14#a槽钢制作,轨道板设5道压紧装置,路基、桥地段应采用底座板侧面紧固方式,预埋紧固套管;曲线段每块轨道板至少设置3道防侧移装置。压紧装置需靠近精调器,控制在距离精调器10cm—20cm的位置处。固定牢固后复测轨道板,检测轨道板锁定前后精度变化,当复测结果超出设计范围时,需重新对轨道板进行精调、检查,直到合格为止。精调锁定完毕的轨道板,应注意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避免雨天板底积水,与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工序间隔时间不宜过长。轨道板精调允许偏差如表4-2所示:表4-2轨道板精精调允许偏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m)1中线位置0.52支撑点处承轨面面高程±0.53相邻板承轨台高高程差0.54相邻板平面位置置中线偏差差0.55纵向位置直线5曲线2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1)技术人员对轨道板的粗铺情况进行核查。轨道板粗铺位置偏差满足要求,纵向相邻轨道板间基本平顺,没有板下钢筋网片或垫块顶住轨道板的现象。(2)全站仪和精调标架检校:精调系统使用前一定要进行检校或在检校有效期内使用。硬件常数(强制对中三脚架高度,小型三角支座棱镜高度)、标架两端支脚的平整度要进行检核和调整,将必要的常数录入到程序中。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应重新检校。(3)检查精调支座外观质量,新购置的精调支座与轨道板密贴面不得出现毛刺,调节螺杆应活动自如,检查过程中对调节螺杆适量加注润滑油。精调作业前将精调支座安装到轨道板左、右两侧的预埋套管上,每块板安装4个支座。安装套管螺杆时扭紧力应大小合适,保证支座侧面与轨道板侧面密贴,两根螺杆受力均匀。安装妥当之后,4个支座同步转动竖向调节螺杆,使轨道板慢慢升起,取出粗铺轨道板时安放的垫木条,并确认轨道板下无其它废弃物。5.2测量系统的布置和安放先在测段前后线路两侧各2对共8个CPⅢ点套管上插入配套的观测棱镜,再将全站仪架设在测量前进方向的轨道板上,其中心尽量靠近轨道板中心线,使全站仪分别照准至少6个CPⅢ棱镜进行设站,建站精度为0.5mm。精调前利用标准标架对另外3个标架进行检校,满足1mm精度要求。精调标架采用扣件的预埋套管定位结构形式并采用与之配套的精调处理软件。5.3测量与精确调整设站完成后先调整高程,后调整横向位置。4个精调支座各配置1名操作人员,作业时按照精调技术员发出的指令进行轨道板调整,调整高程时注意避免单个支座受力,调整水平时必须左右同向调整。正常情况下调整2-3次即可到位。若延续已精调的轨道板连续作业,需对上一块轨道板进行搭接复核测量,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相对高差不大于0.5mm,再精调下一块板。精调过程中,应采用水平靠尺对已完成精调的轨道板进行复核,测量板端高差间隙,高差小于0.5mm为合格,可进行下一块轨道板精调。两个测量段落相向合拢时,最后约100m范围内应兼顾搭接控制,确保线形平顺。轨道板调整完毕、误差满足要求后,及时存储测量数据。精调后,在轨道板上放置“禁止踩踏”等警示标识,在轨道板上安装跨线栈桥,以避免踩踏、碰撞对精调结果产生影响。5.4封边与压板为保持精调成果,提高轨道板的精调质量和作业效率,宜在轨道板精调后24小时内完成板下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轨道板封边与压紧装置为组合式独立作用结构,轨道板四周缝隙采用封边模板密封,封边模板内侧固定有模板布,以改善封边透气性。5.5轨道板位置精度复测轨道板精调后,因没有及时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如:时间超过24小时或温差超过15℃),以及受到外力扰动(如:封边压板、灌注自密实混凝土等),可能对精调成果产生影响,在上述三种情况下应检查轨道板的位置精度。CRTSⅢ型轨道板铺设精度复测可利用CPⅢ自由测站方法进行。专用精调标架可采用螺孔定位和钳口定位两种定位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确保还原轨道板设计参数,保证测量的精度和全线测量的一致性。5.6数据采集处理CRTSⅢ型轨道板铺设精度测量数据的采集处理采用专用软件进行。一个工作日或一个测量段落完成后,现场测量人员须向内业数据处理技术人员提交现场测量数据,内业组人员应及时检查测量数据。现场测量数据由内业数据处理技术人员集中归档保存。测量完成后应完善以下资料:轨道板精调成果;在测量完成之后应对测量成果进行整理,并报监理审核之后执行。6劳动力组织一个工作面作业人员配置见表6-1表6-1一个工作面人员配置表序号人员职务人数备注1班组负责人12测量技术人员23轨道板粗调4-84轨道板精调45普工6合计(最多人数数)217材料要求轨道板精调仪器设备的选用。选用的设备调整精度应控制在0.1mm以内,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不小于1″,所有仪器设备均经权威机构检测合格,方可使用;通常仪器检定有效期为1年,超期后需立即重新检定。8机具配置一个作业面主要机具材料配置见表8-1。表8-1主要具材料配置表序号机具材料名称型号数量1全站仪测距误差±1mmm+2ppmm1台2精调标架插脚型4个(棱镜若干)3温度计、气压计计各1把4棘轮扳手与精调制作螺杆杆匹配4把5精调制作CRTSⅢ型400套9质量控制与检验(1)精调作业前,测量人员必须按规定对测量仪器、精调标架进行校核。精调作业后妥善保管测量仪器,精调标架,避免偶然误差影响精调精度。(2)测量系统的安放位置必须正确,精调标架安装到位且保持稳定,尤其注意全站仪设站处轨道板必须稳定。(3)轨道板精调作业应避免在夏季午后阳光强烈、气温变化剧烈、大风、雨雾雪等条件下进行。必须进行精调时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搭设防护棚等。遇偶然出现的机械振动过大、雷雨天气,应停止作业。(4)轨道板精调后,禁止人员踩踏,并尽量在24h内完成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若24h内不能灌注轨道板,或者精调轨道板时与灌注时的温差超过15℃,应予以复测。(5)轨道板封边、压板、灌注后可能影响精调成果,应予以复测。轨道板灌注后的位置偏差应符合表9-1的规定。表9-1轨道板灌注后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m)1高程±0.52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