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的是A.缩手反应B.草履虫游向食物C.货车司机避让行人D.小狗见到陌生人狂吠2.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由于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肾小管的分泌作用 D.膀胱的暂时储存作用3.人类的胚胎发育是在母体内完成的,胚胎发育开始的时间是()A.怀孕到第8周时B.胎儿分娩时C.受精卵分裂时D.受精卵形成时4.“红灯”的光线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④瞳孔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5.肾脏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6.形成听觉的部位是()A.耳蜗B.前庭C.半规管D.听觉中枢7.生活中难免遇到意外情况,面对突发情况,以下处理措施,不合理的是()A.遇到有人溺水时,先保持其呼吸道畅通后,再实施人工呼吸B.遇到煤气中毒者,先将病人移至通风处,再实施人工呼吸C.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进行止血D.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病人,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帮助其服药并拨打“120”8.当声波以几百万分之一秒的差距先后传到人耳时,人会感受到立体音效。这种神奇的感受产生于()A.大脑皮层 B.耳廓 C.鼓膜 D.耳蜗9.下列不是酸雨对生物直接危害的是()A.危害植物的芽和叶
B.使河流、湖泊酸化,鱼虾受到影响C.造成水土流失
D.使土壤养分变化,植物不能吸收利用10.下列不属于呼吸道的功能的是()A.温暖 B.湿润 C.清洁 D.杀菌1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液泡⑤细胞核⑥叶绿体。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12.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B.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C.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D.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13.下列与激素分泌异常无关的疾病是()A.侏儒症 B.呆小症 C.巨人症 D.腮腺炎14.有的幼儿吃了很多钙片,但仍患佝偻病,其主要原因是缺乏(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15.“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这种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分析其主要原因是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B.植物缺水,影响光合作用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16.骨的基本结构不包括下列哪项()A.血管 B.骨膜 C.骨质 D.骨髓17.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水传播与饮食传播 B.空气传播与飞沫传播C.饮食传播与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与接触传播18.肺泡内的气体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的原因是A.肺泡内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的浓度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的低B.肺泡内气体浓度高,压力低C.肺泡有良好的弹性回缩D.肺泡内氧的浓度比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19.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D.x是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20.下列各种腺体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A.垂体 B.胸腺 C.肠腺 D.胰岛21.(1)尽量不吃隔夜饭菜,偶尔有剩饭菜,及时放—冰箱,吃前先____________;不吃____________的马铃薯。(2)妈妈患有轻度贫血,对此,在饮食方面,你给妈妈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人爬山时,不慎摔倒下肢受伤流血,血液呈暗红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此时你建议应采取紧急止血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造成心脏和血管疾病的原因有多种,与人们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密切的关系。此外长期紧张、嗜烟、缺少体育运动等也可能引发心脏和血管疾病。(5)煤气中毒后,病人轻者头晕、头痛、胸闷、恶心,重者危及生命。一旦发现煤气中毒,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____________的地方;如果患者已经停止呼吸,要立即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6)大多数传染病_________________期传染性最强,因而对传染病应做到预防为主。(7)尿的形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____作用两个过程。22.阅读资料,回答问题。资料12014年,一名2岁男孩被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咬伤后,成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首例感染者。埃博拉病毒通过密切接触已感染病毒的动物或人传播蔓延,导致疫情大面积暴发。资料2疫苗对预防传染病有重要作用。2017年,我国独立研发的埃博拉疫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技术审查,走进非洲。人体接种该疫苗28天后,体内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值。(1)导致上述2岁男孩患病的传染源是_________。(2)_________是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它没有_________结构,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3)接种埃博拉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从免疫的角度看,埃博拉疫苗属于_________。(4)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接种疫苗的措施属于_________。需要专门研制埃博拉疫苗来抵抗埃博拉病毒,而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该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解析】
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详解】ACD、缩手反应、货车司机避让行人、小狗见到陌生人狂吠,都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都属于反射,ACD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草履虫游向食物不属于反射,是应激性,B符合题意。
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了理解掌握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2、D【解析】
考点:尿的排出。【详解】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3、D【解析】
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详解】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此后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胎儿发育成熟后,通过母亲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可见胚胎发育开始于受精卵的形成。【点睛】本知识可借助于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图示及受精过程进行记忆。4、A【解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的内部,再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作用,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了感光细胞,使感光细胞产生与视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人体就形成了视觉。5、A【解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详解】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部分。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所以在人体肾脏中,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A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6、D【解析】
此题考查耳的结构及各部位功能以及听觉的形成过程。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1)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2)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3)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通常说的晕车、晕船。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详解】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听觉的形成过程。理解掌握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过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C【解析】A、对溺水者先要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再进行人工呼吸,A正确;B、煤气中毒是因为空气中缺氧,一氧化碳的含量高,大量的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应该迅速将煤气中毒者移至空气清新的通风处,使其呼吸新鲜空气,B正确;C、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故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C错误;D、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拨打“120”,同时帮助其服药或采取胸外心脏挤压以及人工呼吸进行救助,不能搬运送往医院抢救,D正确.故选C点睛: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8、A【解析】
听觉的形成过程为: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详解】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当声波以几百万分之一秒的差距先后传到人耳时,人会感受到立体音效,这种神奇的感受产生于大脑皮层。
故选:A。【点睛】听觉的形成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耳的结构示意图掌握。9、C【解析】试题分析: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A错误;.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B错误;水土流失不是酸雨造成的,C正确;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变得贫瘠,D错误。考点: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其防治。10、D【解析】
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详解】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但不能杀菌。D正确。【点睛】关键点:呼吸道对空气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11、D【解析】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细胞核、叶绿体等,而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详解】由分析可知,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不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即①④⑥。故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⑤细胞核,D正确。【点睛】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习生物细胞的基础,也是重要的考点之一,要牢记掌握。12、D【解析】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由血流方向可以判断图中a为动脉、b为毛细血管、c为静脉。血液循环图如下:【详解】图中由血流方向可以判断a为动脉,b为毛细血管,c为静脉。若b表示肺,则a是肺动脉,c是经过肺泡和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的血液,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由毛细血管汇集成的肺静脉,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所以,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故A不符合题意;若b表示肾小球,则a表示入球小动脉动脉,c表示出球小动脉,在肾小球只对血液起到了过滤作用,而没有进行气体和营养物质交换,血液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流的都是动脉血,故B不符合题意;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由于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所以a内应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故C不符合题意;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由于消化器官要进行消化和吸收等生理活动需要消耗氧气,所以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几种器官的名称和血流的方向,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判断血管的名称和血液的性质。13、D【解析】
人体有许多腺体,有的腺体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有的腺体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血液,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激素是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详解】A、侏儒症是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不符合题意;B、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不符合题意;C、巨人症是由于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不符合题意;D、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与激素分泌异常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激素分泌异常时出现的症状是考查的重点。14、D【解析】幼儿吃了很多钙片,但并不代表钙就能够很好的吸收,维生素D会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15、C【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土壤板结,土壤缝隙中的空气被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减弱根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选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16、A【解析】
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详解】骨的基本结构按从外到内的顺序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骨膜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与骨的营养有关,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骨质包括骨松质和骨密质,前者呈海绵状,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而成,分布于骨的内部和长骨的两端。骨髓填充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胎儿、幼儿的骨髓全是红骨髓。因此不属于骨的基本结构的是血管。所以答案选择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就是掌握骨的结构。17、B【解析】
此题考查传染病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据此答题。【详解】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流行性感冒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点睛】掌握各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解题关键。18、A【解析】本题考查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及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知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气体的扩散作用是指气体分子通过不规则运动、扩散运动而进入到其他物质里的过程;扩散方向受物质浓度梯度影响.即细胞内外某物质的浓度若不同时,则物质会由高浓度扩散到低浓度的地方,若两边浓度相差越大,则物质的扩散速率越快.解: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因为肺泡内的氧气含量大于血液(不论动脉血液还是静脉血液),(动、静脉)血液的氧气浓度大于组织内的氧气浓度.所以氧气不需要消耗能量也可以由肺泡到血液再到组织.因为没有消耗能量,就像做菜时时菜香的飘散一样属于自由扩散.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则刚好相反,原理相同,二氧化碳的浓度:组织内>血液中>肺泡内.故选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完成,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扩散作用完成.19、A【解析】
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由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详解】A、④胰液和⑤肠液都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后,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因此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A正确.
B、①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B不正确.
C、③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消化,C不正确.
D、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20、C【解析】试题分析:垂体、胸腺、胰岛腺,都是内分泌腺;肠腺是外分泌腺,不属于内分泌腺。考点: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21、加热发芽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指压受伤血管的远心端饮食习惯日常生活方式空气流通人工呼吸初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涉及食品安全、静脉出血、贫血、出血与急救、心血管疾病、传染病、尿的形成等知识,据此回答。【详解】(1)偶有剩饭菜及时放到冰箱保存,食前先加热,可以杀死里面的细菌、真菌等,有利于保证食品安全,发芽的马铃薯里面含有一些毒素,会危害人体的健康,不能食用。(2)贫血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含量少,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妈妈患有轻度贫血症,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3)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在远心端结扎;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某人爬山时,不慎摔倒导致下肢受伤,血液呈暗红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因此判断是静脉出血.故应首先采用指压法(止血带捆绑)远心端压住,同时紧急拨打120送医院。(4)造成心脏和血管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种,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日常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预防心脏和血管疾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平衡膳食。(5)煤气中毒实际是指一氧化碳中毒.当人处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地方就会发生中毒,一氧化碳和氧气可以同时通过肺的通气进入肺,再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氧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游戏注意安全
-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银行业务模拟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科信职业技术学院《口腔正畸学基础与临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固态电子与光电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六中学2025年高考摸底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外国文学导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蒸气管道安装方案
- 2025经济适用房转让合同书范文
- 2025星辰科技经销合同书
- 承压水罐施工方案
- 压裂施工安全操作规定(正式)
- 生理卫生教学【青春期男生性教育】走向成熟课件
- 人工呼吸的三种方式和操作方法课件
- 项目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桌面演练脚本
- 危险化学品MSDS(氮气)
- 无创通气常用模式与参数调节
- 清远市城市树木修剪技术指引(试行)
- GB∕T 8427-201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 退休人员实行社区管理申请书
- 全国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大纲重点整理
- 机耕道监理实施细则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