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路工程监理细则_第1页
长江路工程监理细则_第2页
长江路工程监理细则_第3页
长江路工程监理细则_第4页
长江路工程监理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巢湖市长江路改造工程二标段施工监理细则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监理工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巢湖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TOC\o"1-1"\h\z\u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_Toc275961651"第三章项目监理组织 2HYPERLINK\l”_Toc275961652”第四章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4_Toc275961654"第六章施工阶段项目监理工作内容 35_Toc275961656”第八章监理机构对项目目标控制的措施 38

第一章工程概况巢湖市长江路改造工程二标段起点自铸造厂立交桥(k4+980)起,终点至长江东路(k6+760)止,道路长1778。127米,另有巢湖路728。831米;半汤路449。062米;长江东路235。014米本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和城市次干道相结合,时速60公里/小时~40公里/小时;道路红线宽度为33~42米不等,道路横断面自中线向两侧为:机动车道+分隔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其中机动和非机动车道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15年;人行道采用6cm第二章项目施工内容及特点本项目施工主要内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管线综合和照明工程等,其特点为道路交叉节点多,部分路段软基改良处理分散且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巢湖路立交桥拆除工程量大,地下管线、管道的改造和利用复杂,针对本项目施工范围广,质量控制难点多等特点,为加强监理工作的管理,规范监理行为,提高监理工作的质量,根据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有关建设监理工作的法规和本工程监理规范、施工组织设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监理工作细则。本细则如与国家法规和上级文件相抵触,则以国家法规和上级文件为准,本细则将作相应修改。第三章项目监理组织一、本项目监理的组织结构如下图:

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子项目监理组2子项目监理组2子项目监理组1专专专专项项项项监监监监理理理理组组组组二、专业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是指分管部分工程(如道路、桥梁、隧道、交通工程等)和从事专项业务(如试验、测量及合同管理)的监理工程师,其职责和权限根据工地情况和监理工作需要加以规定,由总监理工程师明确授权,并通知承包人,在总监理工程师领导下,负责所分管专业的监理工作,其基本职责如下:结合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制定所分管专业的监理实施细则;审查承包商提交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协助承包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指导并检查监理员的工作;审核进场材料、设备、半成品的质保资料和检验报告;具体负责工程各工序检查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并办理验收签证手续;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并提出初步意见;建立分管专业的监理日志;定期或不定期向总监提交分管工作的报告、报表;三、测量监理工程师测量监理工程师配合各专业工程师,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对工程平、纵线形、标高、构造物设置位置等进行控制,有权对施工放线进行检查,经检验不合格者不准开工;在施工过程中审核督促承包人进行测量控制,有权抽查任何部分的线形、标高、发现不合格者,有权要求承包人改正或暂停施工;协助合同工程师和工地主管工程师做好工程计量工作.第四章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开工准备(承包单位)否提交工程开工报审表(承包单位)审查开工条件(监理单位)同意批准开工申请(监理单位)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承包单位)检验批完成后自检(承包单位)整改(承包单位)否自检合格?是填报《报验申请表》(承包单位)指示整改检查检验批质量现场检查、实验室检验(监理单位)检查合格?否是签署报验申请表(监理单位)本分项分部工程是否全部完成?否是本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填写《报验申请表》(承包单位)转入下一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审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现场检查质量文件核查(监理单位)整改(承包单位)否审查合格?是签署报验申请表予以确认验收(监理单位)本单位工程的分项分部工程是否均完成?否是进行内部竣工预验(承包单位)竣工验收文件资料准备(承包单位)指示整改申请工程竣工验收(承包单位)补充再准备审核竣工验收申请(监理单位)否现场检查是否合格?文件资料是否符合要求?否是是签署工程竣工验收申请(监理单位)组织工程验收(建设单位)第五章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内容

一、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场质量控制1、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进场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同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的检验报告或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合格后,方准进场.凡是没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检验不合格者,不得进场。如果监理工程师认为承包单位提交的有关产品合格证明的文件以及施工承包单位提交的检验和试验报告,仍不足以说明到场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时,监理工程师可以再组织复验或见证取样试验,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可允许进场使用。2、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应当根据它们的特点、特性以及对防潮、防晒、防锈、防腐蚀、通风、隔热以及温度、湿度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安排适宜的存放条件,以保证其存放质量。二、隐蔽工程验收质量控制1、隐蔽工程施工完毕,承包单位按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施工图纸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报验申请表》,附上相应的工程检查证明(或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及有关材料证明,试验报告,复试报告等,报送项目监理机构,2、监理工程师收到报验申请后首先对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查,并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到现场检查(检测或核查),承包单位专职质检员及相关施工人员应随同一起到现场。3、经现场检查,如符合质量要求,监理工程师在《报验申请表》及工程检查证明(或隐蔽工程检查记录)上签字确认,准予承包单位隐蔽、覆盖,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如经现场检查发现不合格,监理工程师签发“不合格项目通知",指令承包单位整改,整改后自检合格再报监理工程师复查。三、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放样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放样时,必须采用设计文件所提供的导线点成果资料,中桩放样应采用极坐标法敷设中线桩位,导线点为极坐标原点,并宜使用高精度的全站仪。放样前,首先对导线点进行联测复核,查明导线点确未破坏或挪动时,方能进行放样。如须恢复加密导线点时,应严格按I级导线测量方法进行,计算时全线统一平差。2、施工时,如沿线水准点需加密,迁移或重新恢复时,应按GB12898-91《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执行.3、施工单位进场后,对路线线位与高程进行复测,报监理项目部复核。(二)不良地质处理1、预应力高强砼管桩(PHC)处理(适用于巢湖路K0+245~K0+350段)1.1、预应力高强砼管桩按设计要求,在工厂预先制备好指定规格的预应力管桩,采用静压或锤击的方法把桩压入地基。桩顶接有正方形桩帽,桩帽内配有钢筋,用C30砼浇筑,桩帽间用连系梁连接。桩帽上设置40cm厚桩顶碎石垫层,分别于桩顶10cm、30cm处设置两层双向钢塑土工隔栅,用以调整桩顶应力分布.预应力管桩与桩帽、连系梁和地基共同构成复合地基,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1.2、预应力高强砼管桩(PHC)施工要点控制1.2.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定位配桩方案设计桩机就位管桩进场并验收桩位复核成品桩起吊否调校桩身垂直度是桩位校正、插桩打桩接桩送桩成桩检测1.1.2、在打桩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对每道工序在施工前检查复核,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同意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做好现场记录a、测量定位:准确无误地测量放样出各个桩位b、桩机就位:夯实场地使打桩机能顺利进入,如地基较软可在地基加铺大块钢板或木板,以加大承载力。c、复核桩位:测量人员要对桩位进行复测、校核,其偏差不得大于40mm。d、根据施工图绘制桩位编号图,并合理确定配桩方案;同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沉桩顺序。e、在桩身上画上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同时施工前应再次逐根检查,检查砼桩有无严重质量问题,对管桩两端应清理干净,施焊部位不得有油漆杂物等污染.1.3、桩身质量控制1.3.1、型式检验与出厂检验应符合《先张法预应力砼管桩》GB13476及《先张法预应力砼薄壁管桩》JC888的有关规定.检验项目包括砼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保护层厚度、抗弯性能的检验.1.3.2、外观质量与尺寸偏差:以同品种、同规格、同型号的管桩连续生产30万米为一批,但在四个月内生产总数不足30万米时仍作为一批,随机抽去10根进行检验。抗弯性能:在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去2根进行抗弯性能检验。1.3.3、出厂检验时,砼强度检验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检验评定砼强度的龄期,当采用压蒸养护时,砼强度等级的龄期为出斧后1天;采用其他养护工艺时,砼强度等级的龄期为28天。检验砼质量的试件留置:当砼配合比调整或原材料发生变更时,应制作3组试件;每拌制100盘或一个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砼不足100盘时,应制作3组试件,其中一组试件检验预应力钢筋放张时砼抗压强度。一组检验28天的砼抗压强度(压蒸养护时,检验出斧后1天的砼抗压强度),另一组备用或检验管桩出厂时的砼抗压强度。砼强度检验评定应按«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07执行。1.4、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下表管桩的外观质量表项目合格品质量要求粘皮和麻面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不大于桩总外表面积的0。5%;每处粘皮不大于5mm桩身合缝漏浆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10%,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局部磕损磕损深度不大于5mm,每处面积不大于50cm内外表露筋不允许表面裂缝不得出现环向和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和内壁浮浆层中的收缩裂纹不在此限桩端面平整度管桩端面砼和预应力钢筋镦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断筋,脱头不允许桩套箍凹陷凹陷深度不大于5mm,面积不大于500mm²内表面砼塌落不允许接头和桩套箍与桩身结合面漏浆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漏浆长度不大于周长的1/6,且应修补空洞和蜂窝不允许1.5尺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项目合格允许偏差L±0.5%L端部倾斜≤0。5%DD(mm)≤600+5—2t+200保护层厚度+50桩身弯曲度≤L/1000桩端板外侧平面度0.5外径0-1内径0—2厚度正偏差不限0注:表内尺寸以设计图纸为基准1.6、桩基的质检1.6.1、采用反射波法对PHC预应力管桩全数进行低应变检测,以检查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1.6.2、随机抽取3根PHC预应力管桩进行单桩竖向静载试验,以准确确定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植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的462KN。竖向静载试验采用3根工程桩和2根试桩,其中试桩进行破坏性试验.1.6.3、施工时,施工单位必须对每根桩做好一切施工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桩的节数、每节长度、总锤击数、最后一米锤击数、最后三阵每阵(10击)时的平均贯入度等,并将有关资料整理成册,提交有关部门验收。1.6.4、要求管桩生产厂家的产品必须通过省级或省级以上的鉴定,PHC管桩砼强度不低于C80,进场后需进行外观检查1.6.5、对桩身垂直度和焊缝质量要进行检查。2、换填加筋垫层处理(适用于长江西路K4+982~K5+110,K5+300~K5+360、长江中路K6+320~K6+760。196、长江东路K0+000~K0+235.014。)2.1、对于机动车道,从地表向下挖出路面结构层及反挖80cm路床后,将剩余软土全部挖除,采用山坡石等透水性材料换填,为减少不均匀沉降,充分发挥垫层的整体作用,换填垫层中可铺设两层双向土工隔栅进行加强处理.2.2、对于非机动车道(辅道),因行车荷载相对较小,从地表向下开挖出路面结构层及反挖40cm(辅道处为60cm)路床后,基底应夯实处理,压实度不小于90%,为路床部分碎石垫层压实提供条件;若开挖出路面结构层及反挖路床后,下伏为淤泥质土,可采取抛石挤淤的方法,确保路床下的承载力和压实度等达到设计要求.2.3、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2.3.1、一般规定①应按设计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并将制订的施工技术措施、一切材料的样品、试验报告和机械设备情况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开工.②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如遇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并按工程师的指示进行变更。③填筑施工中,在涵洞部位设置临时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管径应符合监理工程师要求。④施工原始记录应详尽、完善、如实记录并及时汇总分析,发现不符要求立即纠正。⑤加强对观测仪标的保护,加强沉降与稳定的动态观测,控制加载速率及分期加载,充分考虑软基的排水固结作用,可解决施工期不稳定问题。2.3.2、垫层①应按照设计要求,将符合要求的砂砾(石)材料摊铺在清理好的基底上。砂砾(石)排水垫层不得受泥土、杂物等污染。②砂砾(石)排水垫层横向应铺至设计要求的位置。为防雨水冲刷,坡脚处出露部分采取干砌石加土工布反滤层进行处治。2.4、土工格栅的施工工艺及对材料的要求2.4.1、施工工艺土工格栅大面积铺设应保证其整体性,一般接头采用绳结.设计搭接宽度15cm,并用尼龙绳绑扎,铺设二层或更多层,接缝处应前后错开距离不小于50cm,土工格栅端头锚固必须精心处理,采用U型钉锚固措施。设计表中土工格栅的铺设宽度是沿路基横断面方向的实际覆盖宽度(即碎石垫层宽度),设一层的土工格栅直接铺设于垫层的顶面,设两层的应分别铺设于垫层的顶面和底面,具体设置情况见设计图纸。其施工工序:铺幅放样——与前幅边缘答接15cm并绳结——端头锚固——预留边缘搭接宽度15cm.2.4.2、材料的技术要求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剪强度,并能适应地基的变形要求.土工格栅推荐采用钢塑复合土工格栅,单向土工格栅用于路堤加固,双向土工格栅用于路堤过渡段、新老路基结合部。单向土工格栅主受力向抗拉强度不小于80KN/m,对应的延伸率不大于5%;双向土工格栅抗拉强度不小于60KN/m,对应的延伸率不大于5%。2.4.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①土工格栅应在平整的下承层上按设计要求的宽度铺设,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搭接及端头锚固。土工格栅的上下面填料不得有刺破土工织物的尖石、树根等物。②土工格栅应按设计要求方向铺设,格栅高强度方向垂直公路中线。铺设时必须拉直平顺.③为避免已铺好的土工格栅长期暴晒,土工格栅铺设后与填筑其上的第一层填料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一周.因故必须延长间歇时间时,表面应覆土保护,厚度不小于20cm。④为保证桩体垂直度,应将钻机平面调平以使钻杆向对地面保持垂直,使其垂直度偏差〈1.5%。钻头直径磨损量小于1cm。3、土方开挖施工要求:基坑开挖围护是项风险工程,尤其是本项目开挖范围大。路两侧电力、通讯(信)杆、塔,建筑物密集,在本标段全线破碎路面及向下反挖路床及换填的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开挖深度、开挖进度,以及基坑外侧边缘与周围建筑物的水平距离。同时为了便于施工及有利于边坡稳定,土方开挖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具体的围护工程施工与土方开挖方案,挖土方案须经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3.1、挖土施工要严格控制,统一协调,按挖土方案严格执行,控制每次挖土的位置、深度等,不得随意挖土。3.2、分皮分区开挖,分皮分区开挖要在施工方案中明确,每皮开挖深度严格控制,不得超挖。3.3、每皮开挖中要做到对称挖土,均衡卸载;坑边要求留三角土人工挖除,坑底要求30cm厚土方由人工挖除。3.4、制定合理的挖土车辆行进路线,避免载重车辆沿基坑边行驶碾压;挖土机要进入基坑内挖土,避免挖土机停在坑边向坑内掏土。3.5、基坑边要严禁堆放土方,基坑边6m范围内堆放钢筋.砂石料等材料要求附加荷载不大于15kpa。3.6、基坑开挖到设计坑底标高后应及时回填山陂石、碎石垫层,严禁坑底长期暴露.3.7、基坑周边地面处设置贯通的排水沟,并在沿排水沟一定距离设置集水井,将地面雨水、污水集中后,排入城市地下水管网,避免漏水、渗水进入坑内。3.8、本标段存在大量软基段,软基段因基坑向下开挖换填深度较深,且软土强度低,开挖扰动以后强度下降更为明显,基槽开挖后边坡自稳性差,因此在软基段除应做好施工组织以外,应根据开挖深度、周围建筑物荷载、地质情况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土钉墙、排桩、钢板桩等,确保基坑及周围建筑物的稳定。3.9、道路用地范围内可能存在施工期内短时间难以拆除的杆、塔,施工时应注意避让;对于线杆,周边5米范围内可先不施工,待周围开挖到设计高度后,采用M7.5水泥砂浆砖砌在坡体周边加固。对于高压塔,周围10米范围内可先不施工,待周围开挖到设计高度后,采用M7.5水泥砂浆砖砌在坡体周边加固。基坑开挖现场监控及应急措施动态监测在基坑开挖的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地下水位变化、围护结构的位移沉降变形、周围建筑的位移沉降、坑底隆起等指标的实时监控,能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基坑开挖与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情况,预测各项指标的变化,准确调整施工步骤,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确保基坑安全。因此施工前必须作出系统的监控方案,监控方案包括监控目的、监控报警值、监控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监控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以及信息反馈系统。一旦监测结果超过预警值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相应应急措施。(三)路面结构材料组成设计及施工要求1、面层本项目所处公路自然区划为Ⅳ3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热冬冷。故要求面层应具有一定的抗滑、平整、高温抗车撤、低温抗开裂性能,具有抗水害以及防止雨水渗入基层的功能。1.1、面层矿料级配上面层采用4cm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砼.抗滑指标横向力系数摆值不小于58、构造深度不小于0.55mm;中面层采用6cm厚AC—20C中粒式SBS改性沥青砼,下面层采用8cm厚AC—25C粗粒式沥青砼,其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1.2、沥青上、中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普通沥青混凝土,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确定气候分区为1—4—1,沥青采用标号A级70号,沥青等级:采用A级沥青。普通沥青及SBS1.3、粗集料沥青砼面层集料应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足够强度、耐磨耗及良好的颗粒形状,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不应使用颚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上面层粗集料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性好的碎石,不得使用筛选砾石、矿渣及软质集料,其磨光值宜大于42,应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粗集料技术参设计要求。1.4、细集料应采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的人工轧制的机制砂,细集料应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能力,与沥青粘结性能很差的天然砂及花岗岩、石英岩等酸性石料破碎的机制砂或石屑不得使用,细集料的质量要求及规格参见设计要求。1.5、填料矿粉必须采用石灰石等碱性石料磨细的石粉,矿粉应干燥、洁净,不成团块。若需利用拌和机回收的石粉时,掺入比例不应大于25%,且混合后矿粉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4%.矿粉质量技术要求参见设计要求。1.6、抗剥落剂沥青上面层可采用消石灰作为抗剥离剂,抗剥落剂的剂量应通过实验确定。消石灰的用量可初步考虑为集料总量的1.5%左右,其用量应在矿粉中扣除。1.7、抗车撤剂抗车撤剂外观为纯黑色颗粒状固体,是一种由多种聚合物复合成的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它通过集料表面的增粘、加筋、填充以及沥青改性、弹性恢复等多重作用而大幅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并对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也有改善。掺加量为沥青混凝土重量0.4%~0。5%。抗车撤剂技术指标参见设计要求抗车撤剂施工工艺:①抗车撤剂的使用工艺方便简单,通过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直接加入。②将矿料加热到170~180ºC时,将添加剂直接投入拌和锅进行干拌,拌和时间可增加2~3秒。③加入热沥青继续搅拌,拌和时间可相对增加。④成品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和储存运输按常规的混合料进行.1.8、沥青混合料沥青面层均采用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由于现在施工碾压机具的提高其技术标准按实际要求。1.9、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范围按设计要求进行。1.10、透层、封层与粘层1.10.1、透层: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必须喷洒透层油,透层油采用PC—2乳化沥青。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采用智能沥青洒布车喷洒。用量控制在0.7~1。5kg/㎡的范围内,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按实际要求进行。喷洒透层前,路面应清扫干净,对人工构造物应遮挡防护,以防污染.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气温低于10ºC,不得浇洒透层油.应按确定的用量一次性浇洒均匀,当有遗漏时,应用人工补洒.喷洒透层油后,严禁车辆、行人通过。在铺筑下封层前,若局部地方尚有多余的透层沥青未渗入基层是,应予清除。1.10.2、下封层:沿线年降雨量大,并且经常出现强降雨天气,为防止雨水下渗到基层以下及防止反射裂缝;保护基层不被施工车辆破坏,在洒透油层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下封层采用乳化沥青表面处治,采用智能洒布车喷洒乳化沥青,数量按0.9~1。0kg/㎡控制。当封层改性乳化沥青喷洒后,立即用集料撒布机撒布集料,数量按7~9m3/1000㎡控制,粒径为3~5mm,使其碎石撒布量以撒布沥青面积的60%~70%,不满铺、不重叠为宜。其级配按实际情况1.10.3、粘层:在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必须喷洒粘层油,粘层油采用PC—3乳化沥青.用量为0.3~0。6L/㎡(乳化沥青中残留物含量以50%为基准)。粘层油应采用智能沥青洒布车喷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气温低于10º1.10.4、透封层施工:透封层作为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重要粘结层,对保证沥青路面结构连续体系,降低结构层的拉应力非常重要.本项目采用透封层联合施工工艺,避免了由于透层与封层分时段施工易造成污染问题,透层油的渗透深度问题,以及施工管理问题。沥青表面处治应选择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并要求在即将降雨前、最高气温低于10ºC或大风天气,不得喷洒透层油。透层油的用量通过试洒确定,但必须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沥青用量范围内的透层油用量确定最终实际喷洒量,以不流淌作为基本要求。本项目不允许在半刚性基层养生结束后喷洒透层油,如果由于洒布车故障原因或乳化沥青供应问题,出现不能在基层表面稍变干情况下及时喷洒,必须经过总监办、监理组同意,对基层表面进行彻底清扫。洒布车形式速度不宜过快,宜控制在2.5km/h之内,保证沥青洒布的均匀性,起步及中止时必须采取措施,避免喷量过多或过少,横向搭接处喷量过多或漏洒现象,若局部过多或漏喷则应采用人工进行适当清除或补洒。注意事项洒布沥青和撒布集料应作到均匀,并用总量校核施工用量。如果按规定洒布总量不能达到实际施工用量或者实际沥青供货量(物资部确认)不能达到项目规定的乳化沥青总量(误差10%),将按照不低于省指招标确定的乳化沥青价格从工程计量款中扣除或按照市场价格扣除;沥青表处下封层在正式施工前应按以上要求做好试验路段,质量检查合格后,写好试验路段总结,经批准后才能正式施工.实验路段需确定内容有:①乳化沥青喷洒方法及用量的掌握,起步、终止的横向及纵向喷洒幅间搭接工艺等,完成整个透层施工的作业时间;②集料撒布方法及用量的管理;③碾压工艺;④确定施工产量、作业长度及智能型洒布车喷洒方法、集料撒布方法;⑤全面检查材料质量及试验段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⑥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机械设备及指挥方式等;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浮尘、杂物等清除方法;⑧试铺段结束后应通过现场目测和下表技术要求进行检测,合格后由施工单位提出试铺总结,待监理组批准后方可规模施工。碾压结束后应采取硬隔离封闭交通,7d后方可允许车辆慢速通行,行车速度不得超过20km/h,严禁在下封层上进行急刹车或停车掉头.1.10.5、透层、封层质量检查:乳化沥青透层、封层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方法及检验标准按设计要求进行。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筛孔尺寸(㎜)31.519.09.54。752。360.60。075液限塑性通过率(%)10068~8638~5822~3216~288~150~3<28<6基层的施工气温应在5ºC以上,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宜采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复合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32.5Mpa。考虑偏差系数及95%的保证率,水泥剂量4~5%。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在满足基层各项物理力学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减低用量,水泥稳定碎石7天抗压强度为3~4Mpa.压实度不小于98%,需养生,通常为7天,施工温度较底时可适当延长。碎石应用硬制岩轧制,压碎值≤30%,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最大粒径不大于31。5㎜,推荐碎石的级配范围见下表。施工中还应严格控制集料的级配,特别是细料的含量,改善集料的级配可以明显增加水稳碎石基层的强度、耐久性、抗裂和抗冲刷性能;集料中的细料含量对于其干缩和温缩性能影响也很大,因此级配的选择是保证基层质量的基础.建议在基层施工前在下表提供的级配范围的基础上,对集料颗粒组合进行多种试配,确保在经济性、技术性满足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质量。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的颗粒组成范围(方孔筛)3、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底基层采用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水泥采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高于32.5,水泥剂量3%.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7天抗压强度宜为2Mpa。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不小于96%。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经拌和压实后,需养生,通常为7天。碎石应用硬质岩轧制,压碎值<30%,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级配同基层级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采用厂拌法施工A、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期最低气温在5ºC以上,并在第一次冰冻来之前半个月至一个月完成;雨季施工应防止混合料淋雨;混合料在拌合与碾压之间延续时间应控制在3~4小时之间。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一作业段合理长度,同时应考虑水泥的终凝时间,施工的季节和气候、延缓时间对混合料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施工机械地效率和数量、操作地熟练程度、尽量减少接缝等因素.B、混合料采用中心拌合厂拌和,可采用间歇式或连续式拌和设备,配料比例要准确,拌合要均匀,摊铺要均匀,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确定松铺厚度,碾压时采用震动压路机,先静压1~2遍,再振动碾压,终压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密实。压实度达98%。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碎石、水泥的技术要求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顶面的平整度、路拱横坡、路基宽度、高程、压实度、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C、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层施工是,下层水泥稳定碎石碾压完后,在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宜养生7d后铺筑上层水泥稳定碎石。在铺筑上层水泥稳定碎石之前,应始终保持下层表面湿润。在铺筑上层水泥稳定碎石时,宜在下层表面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泥浆。D、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可用洒水车经常洒水进行养生。每天洒水的次数应视气候而定。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表面潮湿,应注意表层情况,必要时,用两轮压路机压实.基层的养生期不宜少于7d。4、沥青砼面层施工4.1施工准备4.1.1、对基层顶面的平整度、路拱横坡、路基宽度、高程、压实度、强度等进行验收检测,各指标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同时应对基层进行表观检查,确保基层表面无任何松散材料和软弱点。浇洒透层沥青,待透层沥青完全下透后,拌和机宜采用自动控制的间歇式拌和机,应有自控设备,进料、配比、卸料能自动化生产.混合料生产能力不小于240t/h。拌和设备应有除尘设备,自动测温控制设备,自动记录打印生产过程中各参数.4.1.2、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与矿料加热温度应保证混合料出场温度,按试验及试拌情况进行,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一般为30~50秒。拌和后的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团结成块或粗细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4.2热拌沥青混合料运输4.2.1、热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但不得超载运输,或急刹车、急弯掉头使透层、封层造成损伤。运料车的运力应稍有富余,宜待等候的运料车多余5辆后开始摊铺。4.2.2、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粘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运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运料车运输混合料宜用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4.2.3、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赃物,若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不得铺筑。4.2.4、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处停住,空挡等待,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如有剩余,应即使清除,防止硬结。4.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4.3.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宜使用覆带式摊铺机。摊铺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4.3.2、采用两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左右宽度的搭接,并躲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的搭接位置宜错开200㎜以上.4.3.3、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6m/min的范围内,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宜放慢到1~3m/min.当发现混合料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消除。4.3.4、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或基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或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中面层根据情况选用找平方式。直接接触式平衡的轮子不得粘附沥青。铺筑改性沥青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4.3.5、摊铺机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应废弃,不得卸入摊铺机摊铺.4.4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与成型4.4.1、为加大沥青面层的压实功能,压实标准采用双指标控制,以马歇尔试件密度为标准的压实度不小于98%;以最大理论密度为标准的压实度不低于93%,压实成型的沥青路面平整度应符合(δ≤1。2㎜,IRI≤2。0m/㎞)的要求。4.4.2、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00㎜。4.4.3、路面应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适宜碾压速度随初压、复压、终压及压路机的类型而别。4.4.4、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启动、停止必须减速缓行。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死角、边缘、接头等,应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趁热压实,压路机折回不应处在同一横断面上。E、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上转向、调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压实度和平整度要求,采用钢筒式静态压路机与震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进行碾压,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三阶段进行,碾压温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压路机以慢而匀速碾压,不得在新铺混合料上调头、刹车、转弯,碾压时主动轮在前,从动轮在后,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4.5接缝、修边和清场4.5.1、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热接缝)。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应错开1m以上.接缝施工应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4.5.2、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100~200㎜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4.5.3、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一下各层可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4.5.4、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层厚有关,宜为0。4~0.8m4.5.5、平接缝宜趁尚未冷透时用凿岩机或人工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当采用切割机制作平接缝时,宜在铺设当天混合料冷却但尚未结硬进行。刨除或切割不得损伤下层路面.切割时留下的泥水必须冲洗干净,待干燥后涂刷粘层油.铺筑新混合料接头应使接茬软化,压路机先进行横向碾压,再纵向碾压成一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5、改性沥青砼施工5.1施工前应按《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对集料与混合料进行备料;5.2施工前准备好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运输、摊铺、压实等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效验工作;5.3铺筑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其下层的质量,按规定喷洒粘层油;5.4混合料摊铺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5.5改性沥青混合随拌随用,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储存期间温度不得超过10度5.6改性沥青混合料压实除了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还应满足以下规定:改性沥青混合料压实应在摊铺以后紧接着进行,不得等混合料冷却以后碾压;在振动压路机压实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时,压路机轮迹的重叠宽度不应超过20㎝,但采用静载钢轮压路机时,压路机轮迹的重叠宽度不应小于20㎝。6、开放交通: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后,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7、施工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备料、配合比设计——热拌沥青混合料拌制--热拌沥青混合料运输——热拌沥青混合料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碾压——热拌沥青混合料整型——开放交通沥青混凝土拌合料宜采用3000型并配自动打印和热储料仓(不低于70t),并配备300~400t储油罐.沥青摊铺机应采用不低于ABG-423性能的摊铺机.8、施工注意事项8.1、路基填筑应采用机械施工方法8.2、路基填筑前应对松散土质进行压实,且须达到压实要求;对穿越水塘的地段应进行排水、清淤、换填、压实。8.3、路基填料当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正负2个百分点以上是,须进行必要的翻晒和洒水,以保证路基填料的质量.8.4、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必须达到路基压实标准和要求,以保证路基施工的质量和路基的稳定。8.5、路面各结构层材料应满足设计的要求,同时要做好各结构层的试验,依据各层施工技术规范,搞好全线路面的施工。为保证路面、基层质量,面层、基层施工时,基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①颗粒级配应符合规定;②配料应准确;③塑性指数应符合规定;④达到要求压实度。要求对面层采用大型机械摊铺成型设备,采用集中拌和,确保工程质量。8.6、为防止路面水渗透降低路基强度,路基在成形前预留一定的横坡度,排除路面渗透水。8.7、路基防护构造物施工工艺,必须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要求执行。四、桥梁、涵洞施工本标段(02标)共设置涵洞2道,平均每公里涵洞约0。9道,均为重建涵洞。其中明盖板涵1道,长52。0米;暗盖板涵1道,长82.11米。涵洞1、主要材料材料规格以设计图纸中表明为准,一般材料规格如下:1.1暗盖板涵:涵台台身及基础,八字翼墙与基础采用C25混凝土。河床与洞口铺砌、洞口边沟墙均采用M7.5水泥砂浆片石,隔水墙采用M7.5水泥砂浆片石,石料强度不得低于M40。钢筋混凝土盖板(包括预制板和涵端现浇板):盖板均采用C30混凝土。钢筋:盖板主钢筋为HRB335带肋钢筋,其抗拉设计强度280Mpa。1.2明盖板涵预制板、桥台台帽采用C30混凝土,桥台台身、侧墙及基础采用C25片石混凝土。洞口河床铺砌及隔水墙为M7。5浆砌片石。锥形护坡及基础为M7.5浆砌片石.M7.5砂浆勾缝。盖板铺装:机动车道部分采用10㎝厚沥青混凝土+10㎝厚C30防水混凝土;铺道部分采用11㎝厚沥青混凝土+10㎝厚C30防水混凝土。搭板采用C30砼。普通钢筋采用R235和HRB335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的规定。凡钢筋直径≥12㎜者,采用HRB335热轧带肋钢;凡钢筋直径≤12㎜者,采用R235(A3)钢。2、施工要点:2.1暗盖板涵2.1.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每块板宽采用99或74厘米,由于板涵的斜交角度0°~45°,涵洞的中间部分均采用每块预制板宽为99或74厘米的正交板,涵洞两端(包括沉降缝两端)采用现浇盖板,正交板布筋按正板布筋,板的块数取整数,其涵长余数放在涵端现浇板中,按斜度布筋,现浇板板宽取窄的一端应≥50厘米.2.1.2盖板与涵台背墙间的缝隙必须用砂浆填实,使盖板与台墙顶紧而起到支撑作用。如在盖板上直接铺筑道路,则预制盖板时顶面宜进行拉毛处理,以利路面混凝土与盖板有利结合.2.1.3预制板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后,才能脱底模,移动和堆放,堆放时应在块件端部用两点搁支,而不得使上下面倒置。2.1.4涵洞河床铺砌采用40厘米厚双层砂浆片石,片石缝隙间应填满砂浆防止冲刷,使铺砌层起到支撑梁作用.2.1.5在路基与翼墙衔接处,对路基填土应采取对称逐层加强压实,铺砌护坡等措施。2.1.6盖板涵6~8米设置一道沉降缝,避免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结构开裂,缝宽1~2厘米,沉降缝应垂直路线方向。2.1.7盖板块件采用钢丝绳捆绑起吊安装。2.1.8涵洞进出口处的八字翼墙与台墙设缝隔开,断缝内应用沥青麻絮或其它具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塞。2.1.9若施工时实际土质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扩大和加深砂砾垫层或加宽基底襟边宽等措施,或者重新设计.2.1.10施工放样时,必须注意涵洞全长与板块的配置以及洞口八字翼墙的准确位置.2.1.11施工过程中,当涵顶覆土厚度小于0。5米时或未做涵顶、涵底铺装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2.1.12盖板安装完毕后得用M15水泥砂浆充填台背与盖板间的空隙,当其强度达设计强度的70%后,方能于台后进行填土,要求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采用透水性能良好的砂质土或砂砾石土,分层对称夯实。每侧台身必须一次浇筑完成。2.1.13涵台基坑开挖和验槽(静力触探)合格后,基底应夯实并尽快封闭或立即浇筑基础,一方基坑积水浸泡后,地基承载力降低;同时,应加强基坑排水.2.2明盖板涵2.2.1有关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查标准按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有关规定办理。2.2.2浇筑混凝土盖板时必须振捣密实,以保证混凝土强度,要特别注意盖板的养生,混凝土强度达到90%以后才能起吊、运输。堆放时,应在盖板端部用两点搁支,不得使上、下面倒置,盖板预制完成后,搁置时间不得超过90天,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每块正板宽采用99厘米,正涵一律采用标准正板的中、边板。2.2.3盖板块件采用钢丝捆绑起吊安装.2.2.4涵面横坡由涵台帽上加筑横坡形式。浇筑台帽时,注意按设计图纸预埋各种钢筋,并且注意钢筋的连接。2.2.5焊接钢筋时,要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严格检查焊接质量和几何尺寸。2.2.6浇筑铰缝混凝土前,必须清除结合面上的浮皮,用水冲洗后方可浇筑铰缝内混凝土及水泥砂浆,震捣密实,以加强上部构造横向联接.为保证铰缝施工质量,施工时,可在预制盖板靠近板端的两侧预埋φ25钢筋(注意要保证有足够的保护层和锚固长度),浇筑铰缝用角钢将相邻板锁定并塞紧端缝,浇筑铰缝及桥面水泥砼,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后解除锁定,割除钢筋头。2.2.7为使涵面铺装及预制盖板紧密结合成整体,预制盖板时顶层必须拉毛,可采用垂直跨径方向划槽,槽深0。5~1厘米横贯桥面,每厘米桥长不小于10~15道,浇筑涵面铺装前,应清洗干净,严防板顶滞留油腻。2.2.8在路基与翼墙衔接处,对路基填土应采取对称逐层加强压实,铺砌护坡等措施。2.2.9涵洞沉降缝按具体设计图进行设置,缝宽1~2厘米,位置在路基中心线以下,沉降缝应顺路线方向。2.2.10施工放样时,必须注意涵洞全长与板块的位置。2.2.11施工工程中,当涵面铺装未完成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2.2.12盖板安装完毕后得用C30水泥砂浆充填台背与盖板间的空隙,当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能于台后进行填土,要求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采用透水性能良好的砂性土、砂砾等,对称夯实,每侧台身必须一次浇筑完成.盖板与涵台背墙间的缝隙必须用高标号砂浆或小石子砼填实,使盖板与台墙顶紧而起到支撑作用.2.2.13涵台基坑开挖和验槽(静力触探)合格后,基底应夯实并尽快封闭或立即浇筑基础,以防基坑积水浸泡后,地基承载力降低;同时,应加强基坑排水。桥台基坑开挖后必须验槽,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工基础。2.2.14本标段(01标)设置一座明盖板涵,位于长江中路段,根据地勘资料反映,本涵处存在少量较浅软土,本次设计涵底已穿过软土段,涵洞基础进入粘土层(地基容许承载力250Kpa),故盖板涵按正常方式设计施工,涵台基础采用钢筋砼趾板式基础。若实际施工时涵底处仍存在软土,应与即使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联系进行换填或调整设计。2.2.15筑基础混凝土前,在涵台基础底面加铺10厘米厚的碎石垫层。同时,必须认真复核基底高程,确保正确无误,以保证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若发现不符之处须及时同业主及设计单位联系.2.2.16不得在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下施工,以确保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安全.★注意事项①本标段大部分原有涵洞断面不满足流量要求,本次设计根据调查、流量计算,对原有老涵洞均进行重建。为保证涵洞处沟渠排涝通畅,建议巢湖市相关部门与本项目涵洞工程同步实施上、下游沟渠、过水涵的改造式重建.②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每一施工节段必须注意各种预埋件的安装,不得遗漏.施工涵洞时,注意对邻近的建筑物及现状管线杆采取保护措施;工程建设必须加强环保意识,要求施工时严格注意对环境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尽量减少对耕地的破坏;严格控制泥浆的排放,对弃土重新利用,来改造周围的自然环境。五、排水工程及管线综合1、管道材料1.1雨水口连接管采用Ⅱ级平口式钢筋混凝土管,连接管采用C15混凝土包管.包封大样见图纸附图。1.2当管径≤500㎜时,雨污水排水管管材均采用PE双臂波纹管。环刚度要求,管刚度≥8kN/㎡。管道接口见04S520P31、32,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详见04S520P59(四),管道基础见04S520P57(α取75°)。管道施工应满足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ECS164:2004》的要求。1.3管径>500㎜时,雨水管道建议采用平口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Ⅱ级),管材应符合《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的规定;基础参见04S516P17,接口参见04S516P28.污水管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Ⅱ级);管道基础采用基础参见04S516P13,接口参见04S516P23.2、管槽开挖与回填本道路雨水管采用开槽埋管,具体施工方法视地勘报告情况确定.污水管一般采用大开挖埋设和顶管施工,管道埋深小于5m时可采用大开挖埋设,管道埋深大于5m时可采用顶管施工。开槽埋管,原则要求地基为原状土,施工排水中不受扰动,机械开挖不应超挖,要求人工清底,地基如受扰动,可用碎石回填夯实;在填方段埋管,则要求按道路标准回填至管基上30㎝,待沉降稳定后再予开槽。回填密实度:管顶上方0.25m范围内不低于87%,胸腔部分不得低于95%,回填土含水量应适中,不应含有树枝,大块碎石,冻土等,回填时沟槽须无积水。3、其它施工注意事项3.1、雨、污水预留支管及过路管均埋至路幅外1。0m。雨、污水支管端头设检查井。3.2、污水管道应做闭水试验,为确保排水管道安全正常使用。3.3、管道与相交道路的已施工管道的衔接,要事先予以实测,如与设计标高不符,请及时联系,以保证设计管道的顺接.3.4、平面及纵断面图上的桩号及路面标高均为道路主线轴道的桩号与设计标高,辅道标高依据道路横断面推算。检查井和支管位置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3.5、该工程应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3.6、因有关相交道路设计在本道路后,在施工前须相互校核。现场未尽事宜,请及时联系,协商解决。3.7、位于膨胀土下的管道需按设计图要求进行加固,沟槽回填土还需掺入8%石灰,均匀拌入后回填,压实度应达到95%以上。3.8、施工过程中应对保留利用排水管道、沿线现状其他管杆线进行保护,若有破坏,需原样恢复现状保留管、杆线.施工设计管线时,若临近现状管、杆线暂未迁移,需对其采取保护措施;若临近有建筑物,需对其采取保护措施。施工设计管线时,对所有新建管线穿越现状管线段,施工时需注意保护现状管线,并采取保护措施;若现状管线有所损失,需原样恢复。若原有绿化带保留利用,则在施工机动车道时,需在绿化带边做支护措施。对于道路红线内或离红线较近的高压铁塔及电力杆线,施工时需采取保护措施.现状管线穿越新建箱涵段,需采取保护措施或废除新建.现状管线横穿道路是,注意符合设计路面高程,并制定专项保护加固方案,若高程冲突,应制定相应处理措施。现状管、杆线保护、临时迁移和原样恢复的费用,请施工单位自行报价。3.9、施工过程中,若设计排水管道与现状管道冲突,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并按照以下原则处理:①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②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③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④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由此产生的相关费用,由施工单位自行报价。3.10、除保留利用雨、污水管外,其余雨污水管、检查井、雨水口、过路管涵予以拆除。现状排水管线拆除后,采用5%灰土回填。4、管线综合关键节点及说明4.1现状保留管线穿越改建箱涵处,需采取保护措施或新建;4.2说明中定位仅供参考,应以管线综合图中标注转弯桩号为准.各单位设计时可在不妨碍其他管线铺设的前提下,予以局部调整;4.3请各家管线单位设计及施工时,考虑设计管线与现状管线衔接的问题;各新建管线施工时,需对临近现状管线采取保护措施,若施工时有所损坏,需原样恢复;4.4各新建管线施工时,注意对临近建筑物采取支护措施.5、管线综合施工注意事项5.1本设计为纸上定线,施工时以实地测量放线为准5.2本管线综合设计对各专业管线设计和施工仅起控制和指导作用,各专业管线设计时,可在管线综合设计管位上结合自身实际给予适当细微调整,但不能影响其他管线敷设,调整后通知管线综合、桥梁等设计人员。各专业管线施工时,必须按照各专业管线设计施工图进行施工;5.3施工前认真核对现况,在管线核实无误后,经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5.4如现状管线平面位置与道路改造出现冲突,原则是管线避让道路改造,以管线原地或就近恢复为主;如现状管线在道路改造处出现覆土不能满足规划要求,此管线高程应进行下降;5.5如管线竖向高程与道路改造出现冲突,原则是管线避让道路改造,管线以原地下降或采取措施保护为主5.6各管线敷设时,若局部水平和垂直净距不满足规范要求(见附表),可在施工时采取保护措施。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以下规定处理: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5.7对原有路面设计利用的路段,如需新建过路管线一律采取非开挖顶管或拉管过路。5.8现状管道与下穿段位置有冲突段须局部就近调整管位重新铺设。5.9各管线单位进行设计时,应考虑现状保留管线的保护措施及费用,并考虑现状井改建费用以及机动车道下检查井加固费用。5.10施工阶段时如遇未知现况管线,且与本设计发生矛盾时,请及时通知设计人,共同研究解决.5.11本说明未尽事宜,均按国家有关规范及标准执行。附表依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W50289-98),管线最小垂直净距见下表.管线之间最小垂直净距表序号净距123456给水管线排水管线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电信管线电力管线直埋管块直埋管沟1给水管线0.152排水管线0。40.153热力管线0。150.150.154燃气管线0。150.150.150。155电信管线直埋0。50.50。150。50.250.25管块0。150。150。150。150.250.256电力管线直埋0。150.50.50.50.50.50.50.5管沟0.150.50.50.150。50.50.50.57沟渠(基础底)0。50。50.50.50。50.50。50.58涵洞(基础底)0.150.150.150.150。20。250.50.59电车(轨底)1111111110铁路(轨底)11.21。21.21111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见下表。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表序号管线名称12345678910给水管排水管燃气管热力管电力电缆电信电缆乔木灌木地上杆柱道路侧石边缘d≤200㎜d﹥200㎜低压中压直埋地沟直埋缆沟直埋管道直管管道通信照明及<10kv高压铁塔基础边≤35kv﹥35kv1给水管d≤200㎜10.51。50。511.50。531。5D﹥200㎜1。5111。50。511。50.51。51.52排水管11。5111。50.511。50。51.51.53燃气管低压P≤0.05Mpa0。51DN≤300㎜0.4DN﹥300㎜0。510。5111.21151。5中压0。05Mpa﹤P≤0.2Mpa1.2120。2Mpa﹤P≤0。4Mpa4电力电缆直埋0.50.50。5110.510。61.5缆沟5电信电缆直埋1110。511.5110。50。61.5管道1。512六、照明工程施工注意事项灯具应抽样进行温升和光学性能等测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试验》;高压钠灯的镇流器、触发器等应配套使用、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