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_第1页
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_第2页
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_第3页
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_第4页
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的制定洁净区环境监测标准管理规程,以规范洁净室(区)的环境监测,确保洁净室(区)的洁净度达到标准。范围适用于洁净区的温湿度、压差、风速、风量、悬浮粒子、沉降菌、浮游菌的测试。责任化验室环境检测人员、QA人员、原料车间。引用标准4.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4.2《中国药典》(2015版)。流程图N/A内容6.1环境监控简介6.1.1环境监控对象包括空气、表面和人员。6.1.2监测项目包括温湿度、压差、风量风速、悬浮粒子、微生物监测等。其中,微生物监测包括空气微生物监测、表面微生物监测以及人员卫生监测。空气微生物的测定有浮游菌和沉降菌两种测定方法。表面微生物监测用来监测生产区域表面以及设备和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数量。人员卫生监测的关键是手套和洁净服表面的微生物监测。6.2温湿度的监测2.1测试标准6.2.1.1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6.2.1.2C级和D级洁净区: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2.2测试周期:每天记录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6.2.2.1主要房间都应放置温湿度表,可随时观察温湿度变化情况,并记录。6.2.2.2由空调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监测,并填写监测记录。6.2.3当发现监测结果超出标准规定的范围时,应立即通知主管领导和空调岗位人员,对空调系统进行调整,记录并归档。6.3压差的监测6.3.1压差表安装在墙上,可随时观察室内外压力变化情况,并记录。6.3.2测试时所有空调系统应处于连续运行状态。6.3.3观察压差时,洁净区所有门应关闭,不许有人穿越房间。6.3.4监测频率:洁净室(区)的压差每天记录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6.3.4监测人员:空调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在动态条件下监测,填写监测记录。6.3.5监测标准: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10Pa。相同洁净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应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6.2.6当发现监测结果超出标准规定的范围时,应立即通知空调岗位人员和主管领导,对空调系统进行调整,记录并归档。6.4风速、风量、换气次数的监测6.4.1采用风速仪或风量罩监测。风速及换气次数的确定还应满足:生产操作全部结束、操作人员撤出生产现场A级及需经1分钟自净,B级需经10分钟自净,C/D级均需经20分钟自净,自净后洁净区均能达到该级静态标准。6.4.2监测频率:A级送风为1次/每季度;C级为1次/每半度;D级洁净区域为1次/年。新空调运行、停运空调启动、更换高效过滤器或出现异常情况时要重新检测。6.4.3监测人员:QA及中心化验室检测人员在静态条件下监测,并填写监测记录。6.4.4监测标准:D级和C级室内进风口实测换气次数应符合规定:D级10-15次/h,C级15-25次/h,A级单向流风速0.36m/s-0.54m/s。6.5悬浮粒子数的监测5.1监测方法6.5.1.1确认洁净区送风量和压差达到要求后,其温度和相对湿度与其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方可进行悬浮粒子监测。6.5.1.2除受洁净区的设备限制外,取样点应在整个洁净区均匀布置;任何洁净区内不得少于两个取样点。6.5.1.3在一个区域内应最少取样五次,每个取样点的取样次数应多于一次,而不同取样点的取样次数可以不同,并且每次取样量不得低于2.83L;为了确定A级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m3。6.5.1.4取样点一般布置在距离地面0.8m~1.5m之间或操作平台的高度;尽量避免在回风口附近取样,而且测试人员应站在取样口的下风侧。6.5.1.5可根据需要进行静态测试或动态测试,静态测试室内人员不得多于2人,测试报告中应标明所采用的测试状态。6.5.1.6对于单向流洁净室(区),测试应在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分钟后开始;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区),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分钟后开始。6.5.1.7填写好测试记录,并评定测试结果。5.2监测设备6.5.2.1用于悬浮粒子监测的仪器多为光散射粒子计数器和激光粒子计数器。6.5.2.2用于洁净室(区)空气悬浮粒子测定的仪器设备均应在有效校验期内。5.3监测中的注意事项如下:6.5.3.1严格按照仪器生产商要求操作和使用设备。6.5.3.2事先确认洁净区通风系统运行平稳后,方可进行取样。6.5.3.3监测单向流时,将计数器取样口正向对着气流方向;监测紊流时,宜将取样口垂直朝上。6.5.3.4在单向流系统中,应采用等动力学的取样头。6.5.3.5监测系统的选择还应考虑生产操作中物料(例如有活的生物体)带来的风险,应当在设备调试操作和模拟操作期间进行测试。5.4监测频率:6.5.4.1车间检查频率:原料车间的D级区域:静态为1次/月。6.5.4.2中心化验室的监测频率:A级送风静态为1次/每季度,动态为1次/每实验;C级区域静态为1次/每半年,动态为1次/每季度;D级区域静态为1次/每半年。6.5.4.3空调停运时不监测。6.5.5监测人员:QA及中心化验室检测人员。6.5.6新空调运行、停运空调启动、高效过滤器出现异常,更换高效时要全部重新检测。6.5.7洁净室每年进行一次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发现问题应及时修补或更换;修补或更换后的高效过滤器必须做检漏测试。6.6沉降菌的监控6.6.1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的温湿度、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6.6.2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已经过消毒。6.6.3测试状态:对单向流洁净室(区)测试应在空气净化调节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分钟后开始;对非单向流洁净室(区)测试应在空气净化调节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分钟后开始。6.6.4测试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6.5监测频率6.6.5.1车间检查频率:原料车间的 D级区域:静态为1次/月,动态为1次/入冻干箱、出冻干箱、内包。6.6.5.2中心化验室检查频次: A级送风静态为1次/月,动态为1次/每实验;C级静态为1次/每季度,动态为1次/每实验。D级区域静态为1次/每半年。6.6.5.3新空调运行、停运空调启动、高效过滤器出现异常,更换高效时要全部重新检测。6.6.6监测人员:QA及中心化验室检测人员。6.7浮游菌的监控6.7.1浮游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的温湿度、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6.7.2浮游菌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已经过消毒。6.7.3测试状态:对单向流洁净室(区)测试应在空气净化调节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分钟后开始;对非单向流洁净室(区)测试应在空气净化调节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分钟后开始。6.7.4测试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7.5监测频率6.7.5.1车间检查频率:原料车间的D级区域:静态为1次/每季度。6.7.5.2中心化验室检查频次:A级送风静态为1次/月,动态为1次/每实验;C级静态为1次/每半年,动态为1次/每季度。D级区域静态为1次/每半年。6.7.5.3新空调运行、停运空调启动、高效过滤器出现异常,更换高效时要全部重新检测。6.7.6监测人员:QA及中心化验室检测人员。6.8表面微生物的监测6.8.1表面微生物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的温湿度、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6.8.2表面微生物测试是在生产结束后用接触碟对人员及主要生产操作设备表面进行取样监测。6.8.3测试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8.4监测频率6.8.4.1车间检查频率:原料车间的D级区域:1次/每班次。6.8.4.2中心化验室检查频次:A级送风为1次/每实验,C级区域1次/每实验。6.8.5监测人员:QA人员及中心化验室检测人员。6.9洁净区执行标准:6.9.1微生物执行标准标准:GMP(2010修订)参照参照标准洁净度级别沉降动态(Φ90MMCFU/4小时)沉降菌静态(ΦMM90CFU/0.5小时)浮游菌动态CFU/m3浮游菌静态CFU/m3表面微生物接触碟(CFU/Φ55mm)及表面擦拭5指手套CFU/手套GMP(2010年修订)A级<1<1<1<1<1<1B级5<110555C级5031005025-D级1001020010050-6.9.2GMP(2010修订)尘埃粒子执行标准:级别级别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静态动态≥0.5μm≥5.0μm≥0.5μm≥5μmA级352020352020B级3520293520002900C级3520002900352000029000D级352000029000不作规定不作规定6.10照度监测6.10.1洁净室(区)主要操作室的照度为300勒克斯。6.10.2辅助工作室、走廊、气闸室、人员净化和物料净化用室可低于300勒克斯,但不宜低于150勒克斯。对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部位可设置局部照明。10.3监测频率6.10.3.每年一次。6.11异常情况的处理程序:如洁净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