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第二章第五节_第1页
环境监测第二章第五节_第2页
环境监测第二章第五节_第3页
环境监测第二章第五节_第4页
环境监测第二章第五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物理指标检验一、水温

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水温有密切关系。水中溶解性气体(如氧、二氧化碳等)的溶解度、水生生物和微生物活动、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速度及盐度、pH值等都受水温变化的影响。

水的温度由于水源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地下水温度比较稳定,通常为8~12℃;地面水温度变化较大,天然地面水的温度一年中随季节在0~30℃的范围内变动。水温测量应在现场进行。常用的测量仪器有水温计、颠倒温度计和热敏电阻温度计。1.水温计:适用于测量水的表层温度。2.颠倒温度计(闭式)适用于测量深层水温度。闭端(防压)式颠倒温度计由主温表和辅温表组装在厚壁玻璃套管内构成,套管两端完全封闭。颠倒温度计需装在颠倒采水器上使用。

水温计颠倒温度计二、臭和味

水中异臭和异味的主要来源是:

(1)水中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死亡和腐败。

(2)溶解气体:如硫化氢、沼气等。

(3)矿物盐类:如铁盐、锰盐等。

(4)工业废水:如含有酚、煤焦油等的工业废水。

(5)氯:饮用水进行氯消毒时,如用氯过多,亦会产生不愉快的气味,尤其当水中含有酚时,产生的氯酚臭气更甚。

臭和味是检验原水和处理水的水质必测项目之一。(一)定性描述法要点:取1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检验人员依靠自己的嗅觉,分别在20℃和煮沸稍冷后闻其臭,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其臭特征,并按下表划分的等级报告臭强度。等级强度说

明0无无任何气味1微弱—般饮用者难于察觉,嗅觉敏感者可以察觉2弱一般饮用者刚能察觉3明显已能明显察觉,不加处理,不能饮用4强有很明显的臭味5很强有强烈的恶臭味的检验:清洁的水样(或对人体无害)在20℃和煮沸稍冷后尝其味,用适当的词语(酸、甜、咸、苦、涩等)描述,并报告强度。(二)臭阈值法用无臭水稀释水样,当稀释到刚能闻出臭味时的稀释倍数称为“臭阈值”。操作要点:用水样和无臭水在锥形瓶中配制系列稀释水样(稀释倍数不要让检验人员知道),在水浴上加热至60±1℃;检验人员取出锥形瓶,振荡2~3次,去塞,闻其臭气,与无臭水比较,确定刚好闻出臭气的稀释样,计算臭阈值:

臭阈值=[水样体积+无臭水体积]/水样体积

由于检验人员嗅觉敏感性有差异,对同一水样稀释系列的检验结果会不一致,因此,一般选择5名以上嗅觉敏感的人员同时检验,取各检臭人员检验结果的几何均值作为代表值。如水样含余氯,应在脱氯前后各检验一次。二、色度天然水的颜色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叶、皮、根、腐殖质以及可溶性无机矿物质和泥沙等,地表水受工业废水污染后水色变得极为复杂。水色可分为“真色”和“表色”。

1.真色完全除去水中悬浮物质后呈现的颜色称为“真色”。2.表色没有除去悬浮物时所呈现的颜色称为“表色”。对于清洁或浊度很低的水,其真色和表色相近;对于着色很深的工业废水,二者差别较大。水的色度一般是指真色而言。水的颜色常用以下方法测定:(一)铂钴比色法适用于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的色度测定。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或重铬酸钾与硫酸钴)配成标准色列,规定每升水样中含1mg铂和0.5mg钴所具有的颜色为1度。(二)稀释倍数法污染严重的工业废水通常采用此法。先以文字描述。后取一定量水样,用蒸馏水稀释到刚好看不到颜色,以稀释倍数表示。(三)分光光度法近年来,我国某些行业已试用这种方法检验排水水质。

它是用分光光度法求出有色水样的三激励值,然后查图和表,得知水样的色调(红、绿、黄等)以主波长表示;亮度,以透明度表示;饱和度(柔和、浅淡等)以纯度表示。四、浊度概

浊度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体混浊现象是由水中存在的悬浮物质如泥砂、胶体物、有机物、浮游生物、微生物等所造成。浊度的大小不仅与水体中的颗粒物有关,而且与其颗粒大小、形状和表面积有关。1、目视比浊法

此法根据水样混浊程度,取不同量标准浊度液配制标准系列,然后将同体积水样(100mL比色管)与标准液在黑色底板上进行目视比较,即得水样浊度。3、浊度仪法

依据浑浊液对光进行散射和透射的原理制成的测定水体浊度的专用仪器。浊度单位为NTU。

浊度计分光光度计2、分光光度法

先配置甲鐕标准溶液,在波长680nm处,测定标准浊度液吸光度值。绘制吸光度-浊度标准曲线,然后测定水样的吸光度值,并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浊度。浊度单位为NTU。

五、透明度透明度:是指水样的澄清程度。透明度与浊度相反,水中悬浮物和胶体

颗粒越多,其透明度就越低

。测定透明度的方法:铅字法、赛氏盘法、十字法。透明度盘(萨氏盘)

透明度盘是一种测定水质透明度的简单方法,直径20cm的黑白色相间圆盘下沉到恰恰看不到板面的白色时的深度,即为水样的透明度。

透明度是用萨氏盘(黑白间隔的盘)测定水深来间接表示光透入水面的深浅程度。其大小取决于水的浑浊度(指水中混有各种浮游生物和悬浮物所造成的浑浊程度)和色度(悬浮生物和溶解有机物造成的颜色)。透明度盘(萨氏盘)六、固体物水蒸发后残余物称为固体物。固体物分为总固体物(总残渣)、溶解固体物(可滤残渣)、悬浮物(不可滤残渣)三种。

(1)总固体物总固体物是水样在一定温度下蒸发、烘干后剩余的物质,包括溶解固体物和悬浮物。取定量的水样于已知质量的蒸发皿中,在蒸气浴或水浴上蒸发至干,然后在103~105℃烘至恒重,增加的重量即为总固体物。

(2)溶解固体物(可滤残渣)溶解固体物是指将过滤后的水样放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内蒸干,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也有要求在(180±2)℃烘干的。

(3)悬浮物,SS(SuspendedSubstance)[不可滤残渣]

水样经过滤后留在过滤器上的固体物质,于103~105℃烘至恒重得到的物质量。包括不溶于水的泥沙和各种污染物、微生物及难溶无机物等。地表水中存在悬浮物,使水体浑浊,透明度降低,影响水生生物呼吸和代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含大量无机、有机悬浮物,易堵塞管道、污染环境,因此,为必测指标。七、电导率(Conductivity)

表示水的导电性能大小的指标。■电阻率的倒数电阻率——长度1cm,截面积1cm2的金属导体的电阻。电导率——电解质溶液中,两片面积为1cm2的平行电极相距1cm时溶液的电导。单位:s/cm,常用µs/cm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关系。当它们的浓度较低时,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该指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不同类型的水有不同的电导率。注意:1)与温度有关T↑,DD↑;T↓,DD↓2)与气体(CO2,NH3)的存在有关

3)纯水的电导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