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第一页,共35页。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二页,共35页。第三页,共35页。一、文化传播的途径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第四页,共35页。茄子抖辣椒糊啦茶陵美食第五页,共35页。茶陵严塘月到岩风景区第六页,共35页。合作探究一:请你出谋划策:
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将茶陵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茶文化等)传播到外省市以扩大其影响?第七页,共35页。政府开辟网站介绍茶陵文化鼓励企业开发包含茶陵文化元素的工艺品,让游客宣传举办旅游文化节,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宣传发动外地的茶陵老乡宣传到外地读书的大学生宣传挖掘茶陵文化,在中小学开始相关校本教材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第八页,共35页。2、文化传播的途径1)、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①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②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它是沟通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对促进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
丝绸茶叶瓷器骏马、葡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第九页,共35页。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想一想(美国)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里根
当今世界的商业活动进行文化传播是其重要的功能。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当今频繁的经济贸易中,文化传播的内容也更广泛。第十页,共35页。2)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交流探究: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它们对文化的变迁有什么影响?1.西晋永嘉之乱后2.唐朝安史之乱后3.宋朝靖康之乱后“永嘉”之乱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江淮流域(主要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向江南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安史”之乱后,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靖康”之乱发生在北宋,战争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徙。第十一页,共35页。
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以风俗习惯为例,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方风尘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总之,人口的迁徙,对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变迁起了重要作用。客家文化的形成与传播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从而形成客家文化。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湖广填四川”后,闽、粤、赣等地的客家人将客家文化播迁到四川。第十二页,共35页。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
第十三页,共35页。当代中国人口迁徙“民工潮”
“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终年风尘仆仆的“打工仔”、“打工妹”回到农村时,不仅带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农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的动态,更加注重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子女教育培养、少生优育等,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政治文明的跃迁。第十四页,共35页。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国学经典进课堂
第十五页,共35页。为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教育部决定设立海外孔子学院,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举行挂牌仪式。随后,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孔子学院也挂牌成立。全世界目前已设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遍布88个国家。第十六页,共35页。2016年3月,中国教育部发布统计数据称,1978年至2015年底,我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404.21万,年均增长率19.06%。百年海归政治家: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邓小平‥‥‥文学家:鲁迅、郭沫若、胡适、蔡元培‥‥‥科学家:邓稼先、李四光、詹天佑、侯祥麟‥‥‥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自1996年以来共选拔16万余人出国留学,按期回国率保持在98%以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为推动中外教育科研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第十七页,共35页。4)其它途径:——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中法互办文化年第十八页,共35页。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徽商、晋商、印度古希腊商人等我国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三峡移民、民工潮等①商业贸易②人口迁徙③教育各种形式的学习、互派留学生、孔子学院等练一练第十九页,共35页。【探究二】将茶陵文化传播到外省市可以通过哪些传播媒介?第二十页,共35页。政府开辟网站传递茶陵文化开发包涵茶陵文化元素的工艺品,让游客宣传举办茶陵文化节,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发动外地的茶陵老乡宣传到外地读书的安徽宣传挖掘茶陵文化,在中小学开始相关校本教材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网络电视、报纸、网络口语、印刷口语口语文字、印刷、口语第二十一页,共35页。二、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及其发展1)传媒:即传播媒介,2)发展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等发展阶段。新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吗?3)新的传媒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媒的过程不是一种替代另一种的过程,而是传媒种类不断丰富的过程第二十二页,共35页。比较下列几种传媒的优点最常见、最直观、最丰富的传媒,渠道多、方法灵,意义丰富反馈及时图文并茂、易保存、可重复使用、阅读方便对信息理解更生动、形象和真实全球性互动性主动性内容丰富,富有娱乐性情感性、艺术性、哲理性是文字、图像、声音的完美结合手机短信电子读物电视互联网口语传播报纸、杂志、书第二十三页,共35页。1)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②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2、大众传媒③优点:(作用)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④地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第二十四页,共35页。知识拓展: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的区别(1)区别:①内容及侧重点不同:文化传播的途径指的是与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如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第二十五页,共35页。(2)联系:
任何文化传播途径都要借助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传播,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②具体的形式不同:传播途径主要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形式;传播手段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第二十六页,共35页。合作探究三: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文化为什么需要交流和传播?2、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文化交流?第二十七页,共35页。
汉武帝在位的五十余年,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汉武帝派张骞率几百人两次出使西域,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康居(锡尔河下游及其以北地区)等国。鉴真(687年-763年),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年受来华学习佛法留学的日僧荣睿、普照礼请,东渡六次,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始建日本律宗。在日本十年间,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佛学、医学、建筑、文学、印刷、饮食等传播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崇!明代,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前后七次航行到印度洋、亚非两大洲沿海的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海上交通和文化传播的桥梁。郑和使团把明代中国的历法、技术、习俗和书籍传播了所经各国,对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第二十八页,共35页。
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作《坤舆万国全图》、出版《四书》的拉丁文译本,将孔子思想传入意大利。
1271年起,17岁的马可·波罗随父亲从意大利骑马旅行到中国。之后著《马可·波罗游记》,详细介绍中国。
第二十九页,共35页。1、文化为什么需要交流和传播?2、怎样进行文化交流?第三十页,共35页。1、文化为什么需要交流和传播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需要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开展文化交流也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意义:中外文化交流,既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有利于中华文化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与进步。第三十一页,共35页。2、怎样进行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态度原则:进行文化交流,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相互借鉴。2)走出去: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3)引进来: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4)途径和媒介: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交流。利用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进行交流。5)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第三十二页,共35页。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作用)1、传媒及其发展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1、文化传播的含义2、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生活中的文化传播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视听文案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果蔬批发市场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考核试卷
- 小麦加工法规与标准更新考核试卷
- 机床附件的智能化改造与物联网技术考核试卷
-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改进考核试卷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考试大纲
- 2025年轻烧镁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软硬性塑胶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踏板摩托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浙江省温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3月二模试题 英语 南瓜雕刻比赛故事续写 讲义
- 县人民医院开展产前筛查技术服务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红书运营:小红书账号运营培训课件
- 2025年上半年上海青浦新城发展(集团)限公司自主招聘9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墙纸墙布施工工艺标准化流程
- 水泥混凝土路面翻修施工方案详解
- 《射雕英雄传》好书读后感
- DB51T 2049-2015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规范
- 【MOOC】风景背后的地貌学-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版《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附答案(共90题)
- 企业天然气转让协议书范文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