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和设计_第1页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和设计_第2页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和设计_第3页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和设计_第4页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和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和设计第1页/共264页涉及压力容器设计的基本法规和标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549号,2009.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监总局,2010.12第二版,2010.12.1施行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2008.1.8GB150.1~150.4—2011《压力容器》2012.3.1JB4732《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NB/T47003.1—2009《钢制焊接常压容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第2页/共264页5.1压力容器基础知识一、压力容器的定义压力作用下盛装流体介质的密闭容器尺寸容积形状,压力和温度条件,介质,制造材料GB150.1~150.4—2011《压力容器》2012.3.1实施,总则:适用设计压力:钢制容器不大于35MPa;其他材料制容器按相应引用标准确定。不适用:设计压力低于0.1MPa且真空度低于0.02MPa的容器(常压)。固定式压力容器:固定式压力容器是指安装在固定位置使用的压力容器(以下简称压力容器)。对于为了某一特定用途、仅在装置或者场区内部搬动、使用的压力容器,以及移动式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进行监督理。第3页/共264页《固容规》: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压力容器(适用范围):

(1)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

(2)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

(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介质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其中,超高压容器应当符合《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非金属压力容器应当符合《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简单压力容器应当符合《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第4页/共264页只需要满足固容规总则、设计、制造要求的压力容器:容规适用范围内,容积大于或者等于25L的下列压力容器,只需要满足第1、3、4章的规定:

(1)《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不适用的移动式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

(2)深冷装置中非独立的压力容器、直燃型吸收式制冷装置中的压力容器、铝制板翅式热交换器、空分装置中冷箱内的压力容器;

(3)无壳体的套管热交换器、螺旋板热交换器、钎焊板式热交换器;

(4)水力自动补气气压给水(无塔上水)装置中的气压罐,消防装置中的气体或者气压给水(泡沫)压力罐;

(5)水处理设备中的离子交换或者过滤用压力容器、热水锅炉用膨胀水箱;

(6)电力行业专用的全封闭式组合电器(如电容压力容器);

(7)橡胶行业使用的轮胎硫化机以及承压的橡胶模具;

(8)机器设备上附属的蓄能器。固容规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第5页/共264页只需要满足固容规总则、设计和制造许可要求的压力容器:

容积大于1L并且小于25L,或者内直径(对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的最大几何尺寸,例如矩形为对角线,椭圆为长轴)小于150mm的压力容器,只需要满足本规程总则和3.1、4.1.1的规定,其设计、制造按照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只需满足固容规总则和制造许可要求的压力容器:

容积小于或者等于1L的压力容器,只需要满足总则和4.1.1的规定,其设计、制造按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第6页/共264页不适用范围

固容规不适用于下列压力容器:

(1)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氧舱;

(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的余热锅炉;

(3)正常运行工作压力小于0.1MPa的容器(包括在进料或者出料过程中需要瞬时承受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的容器);

(4)旋转或者往复运动的机械设备中自成整体或者作为部件的受压器室(如泵壳﹑压缩机外壳﹑涡轮机外壳﹑液压缸等);

(5)可拆卸垫片式板式热交换器(包括半焊式板式热交换器)、空冷式热交换器、冷却排管。第7页/共264页《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549号,2009.1修订):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承压设备3类、机电类5类)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第8页/共264页(1)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2)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3)氧舱。第9页/共264页压力容器范围的界定《固容规》明确规定了压力容器的范围,包括压力容器本体和安全附件。压力容器的本体界定在下述范围内:(1)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或者装置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接头的坡口面、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端面、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专用连接件或者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2)压力容器开孔部分(接管、人孔、手孔等)的承压盖(封头、平盖)及其紧固件;(3)非受压元件与压力容器的连接焊缝。(GB150: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的连接焊缝;还包括了:直接连接在容器上的非受压元件如支座、裙座等;容器的超压泄放装置(本条比固容规安全附件范围窄)第10页/共264页受压元件:容器中直接承受压力载荷(包括内压和外压)的零部件。压力容器本体中的主要受压元件,包括壳体、封头(端盖)、膨胀节、设备法兰,球罐的球壳板,换热器的管板和换热管,M36以上(含M36)的设备主螺柱以及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250mm的接管和管法兰。非受压元件:为满足使用要求而与受压元件直接焊接成为整体,不承受压力载荷(只承受重力载荷)的零部件,如支座、吊耳、垫板等。安全附件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包括直接连接在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安全联锁装置、压力表、液位计、测温仪表等。第11页/共264页二、压力容器的分类按材质:钢制压力容器、铝制焊接容器(JB/T4734)、钛制焊接容器(JB/T4745)、铜制焊接容器(JB/T4755)、镍及镍合金焊接容器(JB/T4756)、锆制压力容器(NB/T47011)按制造方法:板焊、锻焊、铸造、包扎式、绕带式容器等按承压方式:内压容器、外压容器按壁厚(k=Do/Di):薄壁(k≤1.2)、厚壁(k>1.2)根据设计压力p等级:低压(L):0.1MPa≤p<1.6MPa,中压(M):1.6MPa≤p<10MPa,高压(H):10MPa≤p<100MPa,超高压(U):p≥100MPa。根据生产过程作用原理:反应压力容器(R),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换热压力容器(E),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分离压力容器(S),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储存压力容器(C,其中球罐B)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在一种压力容器中,如同时具备两个以上的工艺作用原理时,应按工艺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来划分品种。

第12页/共264页按温度:常温容器(设计温度(壁温)高于-20℃至200℃)、中温容器(200℃至材料蠕变温度)、高温容器(壁温达到材料蠕变温度:对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容器,温度超过420℃,合金钢超过450℃,奥氏体不锈钢超过550℃,均属高温容器;)和低温容器(设计温度低于-20℃的碳钢、低合金钢、双相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制容器,以及设计温度低于-196℃的奥氏体不锈钢制容器)按形状:圆筒形、方形或矩形、球形;第13页/共264页固容规分类:

根据危险程度,容规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划分为三类,以利于进行分类监督管理。

由设计压力、容积和介质危害性三个因素决定压力容器类别,不再考虑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材料强度等级、结构形式等因素,简化分类方法,强化危险性原则,从单一理念上对压力容器进行分类监管,突出本质安全思想。根据危险程度的不同,利用设计压力和容积在不同介质分组坐标图上查取相应的类别,简单易行、科学合理、准确唯一。第14页/共264页1.压力容器分类时考虑的因素(1)设计压力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2)容积指压力容器的几何容积,即由设计图样标注的尺寸计算(不考虑制造公差)并且圆整。应当扣除永久连接在容器内部的内件的体积。永久连接是指需要通过破坏方式分开的连接。第15页/共264页(3)介质分组压力容器的介质分为两组,包括气体、液化气体或者介质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1)第一组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易爆介质,液化气体。2)第二组介质:由除第一组以外的介质组成,如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以下的化学介质,包括水蒸气、氮气等。第16页/共264页介质毒性危害强度和爆炸危险程度按HG2066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规定,没有的按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确定。2.基本分类压力容器分类应当先按照介质特性,按照以下要求选择分类图,再根据设计压力p(单位MPa)和容积V(单位L),标出坐标点,确定容器类别。第17页/共264页第18页/共264页3、同腔多种介质容器分类一个压力腔内有多种介质时,按组别高的介质分类。4、介质含量极小容器分类当某一危害性物质在介质中含量极小时,应当按其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综合考虑,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决定介质组别。5、特殊情况分类(1)坐标点位于图1或者图2的分类线上时,按较高的类别划分其类别。(2)1.4范围内特殊的压力容器统一划分为第Ⅰ类压力容器。

第19页/共264页6.对多腔压力容器(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余热锅炉的汽包和换热室、带夹套压力容器的内筒和夹套等)类别划分等作出了规定:a)对各压力腔进行类别划定时,设计压力取本压力腔的设计压力,容积取本压力腔的几何容积;b)按照类别高的压力腔作为该容器的类别并按该类别进行使用管理;c)按照每个压力腔各自的类别分别提出设计、制造技术要求。第20页/共264页压力容器设计许可级别:

(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A1A级(1)A1级,指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注明单层、多层);(2)A2级,指第三类低、中压容器;(3)A3级,指球形储罐;(4)A4级,指非金属压力容器。A2C级(1)C1级,指铁路罐车;(2)C2级,指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3)C3级,指罐式集装箱。A3D级(1)D1级,指第一类压力容器;(2)D2级,指第二类压力容器。A4SAD级指压力容器应力分析设计。不属于《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范围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单位至少应当取得压力容器A级、C级或D级中任一级别的许可。第21页/共264页三、压力容器术语(含参数)1、压力(5个压力)(1)设计压力:是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2)工作压力:正常工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3)计算压力: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元件厚度的压力,包括液柱静压力等附加载荷。(4)试验压力PT:耐压试验或泄漏试验时,容器顶部的压力。(5)最高允许工作压力:最高允许工作压力(MAWP):在指定的相应温度下,容器顶部所能承受最高压力。第22页/共264页对于需安装安全泄放装置且需进行气密性试验的容器,为使安全泄放装置的整定压力高于气密性试验压力(一般为设计压力),应确定设备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MAWP);一台设备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MAWP)是客观存在的,在工程设计中一般可不要求得到其精确值;当设计文件没有给出MAWP时,可认为设计压力为该容器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如在图纸上标注了设备的MAWP,则应以该值来确定压力试验的最低值。MAWP由各受压元件有效厚度,考虑了该元件承受的所有载荷计算得到的,且取最小值。

确定MAWP的一般方法

1)利用关于壳体(包括筒体和封头)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计算公式求得该设备壳体的pmax;

2)以该pmax

对设备上所有其他的受压元件进行校核;

3)如所有的校核计算结果都合格,则就取该pmax

为设备的MAWP;如有一个或多个受压元件校核不合格,则应适当降低该pmax

值后对不合格的元件重新校核,直到所有受压元件都校核合格。第23页/共264页2、温度(4个温度)(1)设计温度t:在正常工况下,设定的元件的金属温度(沿元件金属截面的温度平均值)。设计温度与设计压力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2)工作温度:即操作温度,是指在正常操作下容器内物料的温度,它是用以控制操作的条件之一。(3)试验温度:进行耐压试验或泄漏试验时容器壳体的金属温度。(工程中往往以试验介质温度来表示试验温度。)(4)最低设计金属温度(MDMT):设计时,容器在运行过程中预期的各种可能条件下各元件金属温度的最低值。(设计常温储存压力容器时,应当充分考虑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大气环境温度条件对容器壳体金属温度的影响,其最低设计金属温度不得高于历年来月平均最低气温(是指当月各天的最低气温值相加后除以当月的天数)的最低值。

)第24页/共264页3、壁厚(5个厚度)(1)计算厚度δ,由计算公式得到,保证容器强度,刚度和稳定的厚度(2)

设计厚度δd,δd=δ+C2(腐蚀裕量)(3)

名义厚度δn,δn=δd+C1(钢材负偏差)+△(圆整量)(4)有效厚度δe

,δe=δn-C1-C2=δ+△(5)最小成形厚度δmin,受压元件成形后保证设计要求的最小厚度,δmin≥δn-C1

(GB150壳体加工成形后最小厚度是为了满足安装、运输中刚度而定;而δmin是保证正常工况下强度、刚度、寿命要求而定。)δ坯坯料厚度δ坯=δd+C1+△+C3(其中:C3

制造减薄量,主要考虑材料(黑色,有色)、工艺(模压,旋压;冷压,热压),所以C3值一般由制造厂定。)第25页/共264页上述厚度之间的关系第26页/共264页4、介质(物料):容器使用过程中的内部盛装物。压力容器的介质由用途和生产工艺决定。关注:(1)与压力温度相关的物理特性;(2)对材料的腐蚀性;(3)化学特性(易燃易爆性质和毒性)5、载荷:使结构或构件产生内力和变形的外力及其它因素。恒定载荷、可变载荷、偶然载荷;

第27页/共264页第28页/共264页液位(装量系数)储存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应当规定设计储存量,装量系数不得大于0.95。几何尺寸:容器的几何尺寸包括结构尺寸、形状尺寸、缺陷尺寸、厚度尺寸等。第29页/共264页四、型号表示方法以换热设备为例:第30页/共264页5.2压力容器部件知识一、封头(压力容器封头GB/T25198-2010)1、压力容器常用封头的形式根据几何形状的不同:凸封头:球形、球冠形、椭圆形、蝶形锥壳平底形

第31页/共264页封头的结构形式椭圆形封头应保证封头的有效壁厚δe满足一定条件,以免封头赤道区域由于承受环向压缩应力而被压瘪,对标准椭圆形封头不小于封头内直径的0.15%。碟形封头球面部分的半径一般不大于筒体内径,而折边内半径r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小于筒体内径的10%,且应不小于3倍封头名义壁厚。Ri=0.9Di、r=0.17Di的碟形封头为标准碟形封头,其有效厚度应不小于封头内直径的0.15%。第32页/共264页2、封头的特点:(1)椭圆形封头标准椭圆形封头(a/b=2)应力分布:第33页/共264页径向应力σr为拉伸应力,封头中心最大,沿径线向封头底边逐渐减小。周向应力σθ封头中心拉伸应力,并沿径线向封头底边逐渐减小,由拉伸应力变为压缩应力,至底边压应力最大。且a/b越大,底部压应力愈大。出于上述考虑,GB150规定a/b≯2.6。所以在内压作用下,封头短轴要伸长,长轴要缩短称之为趋园现象,在曲面与直边相连部分,封头底边径向收缩,园筒径向胀大,在边界力作用下产生附加弯距(弯曲应力),封头上最大应力为薄膜应力和弯曲应力之和。

第34页/共264页第35页/共264页(2)碟形封头应力分布碟形封头由球面、环壳和园筒组成,应力分布与椭圆封头相似。

径向应力

σr为拉伸应力,在球面部分均匀分布,至环壳应力逐渐减小,到底边应力降至一半。

周向应力

σθ在球面部分为均匀分布拉伸应力,环壳上为压缩应力,在连接点到底边逐渐减小,而在球面与环壳连接处最大。碟形壳的应力与变形第36页/共264页

碟形封头与椭圆封头形状相似,不同点是应力与变形都是不连续的,而且有两个拐点(球面与环壳、环壳与园筒)在两个边界上产生附加力矩(弯曲应力)在内压作用下,球面外凸,环壳内缩,园筒外胀。当r/R越小,球面与环壳处产生应力最大;r/R→1趋于球壳,弯距→0;所以蝶形封头最大应力在球面与环壳过度区。

第37页/共264页封头设计标记第38页/共264页封头成品标记第39页/共264页3、封头的制造成形方法(1)坯料制备:毛坯厚度考虑工艺减薄量,避免材料表面的机械损伤;尖锐伤痕以及材料防腐表面的局部伤痕、刻痕等缺陷应修磨,修磨范围的斜度至少为1:3;钢材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杂等缺陷;先拼板后成形的,拼板的对口错边量不应大于材料厚度的10%,且不大于1.5mm。(2)依据封头的类型、规格、材质,可采用整板或拼板经冷冲压、热冲压、冷旋压、热旋压、冷卷、热卷等方法成形,也可分瓣成形后再组焊成封头。封头加热炉的炉内气氛应呈中性或弱氧化性,加热的火焰不宜与工件直接接触;由成形的瓣片和顶圆板拼接制成的封头,以及先拼板后成形的封头,封头上各种不相交的拼接焊缝中心线间的距离,至少应为材料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第40页/共264页4、封头的质量要求(1)直边倾斜度:椭圆、蝶形、平底形、锥形(mm)第41页/共264页(2)外圆周长或内直径公差(部分)第42页/共264页(3)封头的圆度

封头的圆度应不大于0.5%DN,且不大于25mm;当δs/DN<0.005,且δs<12mm时,封头的圆度应不大于0.8%DN,且不大于25mm。(4)封头总深度或总高度:公差为(-0.2%~0.6%)DN。(5)凸形封头形状公差:样板与封头内表面的最大间隙:外凸不得大于1.25%Di,内凹不得大于0.625%Di。(6)封头直边不得存在纵向皱折。DN≤2000mm,h=25mm;DN>2000mm,h=40mm;直边高度公差为(-5%~10%)h。(7)根据制造工艺确定投料的厚度,以确保成品最小厚度δ’min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最小成形厚度δmin。(8)无损检测符合相应级别要求。第43页/共264页二、支座(JB/T4712.1~4712.4-2007)1、分为鞍式、腿式、耳式、支承式四种形式2、鞍式支座JB/T4712.1(1)适用:双支点支承的钢制卧式容器。多支点支承的结构形式、结构尺寸亦可参照使用。(2)设计条件:设计温度200℃;地震设防烈度8度(Ⅱ类场地土)(3)型式特征:分为轻型(代号A)和重型(代号B),轻型为焊制、包角120°、有垫板;重型支座按制作方式、包角及附带垫板情况分为五种型号:焊制(BⅠ120°有、BⅡ150°有、BⅢ120°无);弯制(BⅣ120°有、BⅤ120°无)。分为固定式(F)、滑动式(S)两种安装形式。第44页/共264页(4)材料(5)标记第45页/共264页(6)、质量要求:第46页/共264页3、腿式支座JB/T4712.2(1)适用于直接安装在刚性地基上,且符合下列条件的容器:不适用于通过管线直接与产生脉动载荷的机器设备刚性连接的容器。第47页/共264页(2)型式特征:第48页/共264页(3)材料:(4)标记:第49页/共264页(5)质量要求:第50页/共264页3、耳式支座JB/T4712.3(1)适用:DN不大于4000mm的立式圆筒形容器。(2)型式特征:(3)材料:垫板材料一般与容器相同;筋板和底板材料分为4种:第51页/共264页第52页/共264页(4)标记第53页/共264页(5)质量要求第54页/共264页4、支承式支座JB/T4712.4(1)适用:下列条件的钢制立式容器a)DN800mm-4000mm;b)圆筒长度与公称直径之比L/DN≤5;c)容器总高度Ho≤10。(2)型式特征:第55页/共264页第56页/共264页(3)材料(4)标记第57页/共264页(5)质量要求第58页/共264页三、锻件《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NB/T47008—2010)(设计温度不低于-20℃,p<100MPa)、《低温承压设备用低合金钢锻件》(NB/T47009—2010)(设计温度低于0℃,p<100MPa)、《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NB/T47010—2010)(p<100MPa)。锻件用钢应采用电炉、氧气转炉或平炉冶炼的镇静钢。锻造使用的钢锭、钢坯或轧材应有熔炼单位的质量证明书。锻件使用的钢锭头尾应有足够的切除量,以确保锻件无缩孔及严重偏析等缺陷。采用钢锭或钢坯锻造时,锻件主截面部分的锻造比不得小于3(电渣重熔钢不得小于2),采用轧材锻造时,锻件主截面部分的锻造比不得小于1.6。锻件应在压机、锻锤或轧机上经热加工成形,整个截面上的金属应锻透,并尽可能锻至接近成品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第59页/共264页锻件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级别(NB/T47009-2010标准中无Ⅰ级锻件。),

Ⅰ级锻件:NB/T47008-2010仅适用于公称厚度小于或者等于100mm的20、35、16Mn三个钢号;NB/T47010-2010仅适用于公称厚度小于或者等于150mm的S11306和S30408两个钢号。检验项目为:第60页/共264页四、设备法兰《压力容器法兰分类与技术条件》(NB/T47020—2012)、《甲型平焊法兰》(NB/T47021—2012)、《乙型平焊法兰》(NB/T47022—2012)、《长颈对焊法兰》(NB/T47023—2012)、《外头盖侧法兰》(JB/T4721—1992))、《等长双头螺栓》(JB/T4707—2000)1、压力容器法兰的分类甲型平焊:乙型平焊:长颈对焊:第61页/共264页2、法兰密封面代号3、法兰标记第62页/共264页标记示例4、质量要求(1)法兰允许用钢板拼接焊制;拼接法兰应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2)凹凸密封面凹面和凸面的外径公差、榫槽面的榫面和槽面的外径公差按GB/T1801的规定,孔H12,轴h12。(3)螺栓通孔中心圆直径和相邻两螺栓通孔弦长的允差为±0.6mm,任意两螺栓通孔弦长的允差为:第63页/共264页(4)甲型、乙型法兰的法兰环与筒体或短节的连接焊缝应为全焊透;长颈法兰与筒体对接焊缝应为全焊透焊缝;焊缝应充满、完整,不得有凹坑等危及强度的缺陷。(5)法兰拼接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6)甲型乙型法兰与筒体或短节间的连接焊缝表面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检测结果Ⅰ级合格。(7)法兰表面不得有裂纹及其他降低法兰强度或连接可靠性的缺陷。(8)锻件按Ⅱ级检验和验收。第64页/共264页五、压力容器膨胀节《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GB16749—1997)(P不大于6.4MPa,设计温度范围根据钢材允许的使用温度确定,不适用于直接火焰加热的压力容器膨胀节)1、分类:ZX型:单层、多层;ZD、HF、HZ型:单层;结构代号:ZX:整体成型小波高膨胀节;ZD:整体成型大波高;HF:由两半波零件焊接而成;HZ:由带直边两半波零件焊接而成。2、质量要求:(1)对接焊缝的表面应与母材平齐或允许保留不大于波纹管名义壁厚10%均匀的焊缝余高(圆滑过渡);内衬套的对接焊缝外表面修平。(2)焊缝表面的熔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不得有裂纹、咬边、气孔、弧坑和夹渣等缺陷。纵焊缝不应有错边。角焊缝应有圆滑过渡至母材的几何形状。(3)波的形状应均一,其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凹凸不平和大于钢板厚度负偏差值的划伤及焊接飞溅等其他缺陷。(4)波纹管两端面应平行,并与中心线垂直,垂直度公差不得大于波长的0.4%。两端面应同心,同轴度不大于0.5%DN,且不大于2mm。波峰和波谷圆滑过渡,曲线上不得有棱角。(5)筒节同一端面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不大于0.5%DN,且不大于表的规定。第65页/共264页六、管法兰、垫片、紧固件《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HG/T20592~20635—2009)1、适用范围两个系列:PN欧洲体系和Class美洲体系;PN系列:公称压力PN2.5~PN160钢制管法兰和法兰盖;九个压力等级:PN2.5、PN6、PN10、PN16、PN25、PN40、PN63、PN100、PN160;也适用于采用法兰作为连接型式的阀门、泵、化工机械、管路附件和设备零部件。钢管外径两个系列A(英制)、B(公制);Class系列:公称压力Class150(PN20)~Class2500(PN420)钢制管法兰和法兰盖,六个压力等级Class150、Class300、Class600Class900、Class1500、Class2500;第66页/共264页2、法兰类型:第67页/共264页3、密封面型式:4、标记:b:法兰类型代号;c:法兰公称尺寸DN与适用钢管外径系列;d:公称压力等级PN;e:密封面型式代号;f:钢管壁厚,用户提供,带颈对焊、对焊环(松套法兰)应标注;g:材料牌号;h:其他(附加要求、与标准不一致的)第68页/共264页6、质量要求:7、垫片:非金属软垫片(PN2.5~PN63);聚四氟乙烯包覆垫片(PN6~PN40,t≤150℃

突面);金属包覆垫片(PN25~PN100突面);缠绕式(PN16~PN160);有覆盖层的齿形组合垫(PN16~PN160)、金属环形垫(PN63~PN160)。非金属软垫片的材料:第69页/共264页标记:8、紧固件:HG/T20613六角头螺栓、等长双头螺柱、全螺纹螺柱和螺母。商品级、专用级;法兰、紧固件、垫片选用应配套HG/T20614第70页/共264页七、补强圈(JB/T4736-2002)1、补强圈的型式:第71页/共264页2、适用范围:同时满足:不推荐用于铬钼钢制容器,也不推荐用于盛装毒性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不适用于承受疲劳载荷的容器。3、质量要求:(1)材料一般与壳体相同;(2)可采用整板制造或径向分块拼接(无法安装整板、打磨、超声Ⅱ级);(3)补强圈的焊缝不得有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必要时磁粉或渗透Ⅰ级);圆滑过渡;(4)通0.4~0.5MPa空气检查,角焊缝不得有渗漏现象。第72页/共264页八、密封件《非金属软垫片》(JB/T4704—2000)、《缠绕垫片》(JB/T4705—2000)、《金属包垫片》(JB/T4706—2000)、《管壳式换热器金属包垫片》(JB/T4718—1992)、《管壳式换热器用缠绕垫片》(JB/T4719—1992)、《管壳式换热器用非金属软垫片》(JB/T4720—1992)质量要求:(1)(所有标准都关注)尺寸的极限偏差;(2)JB/T4704—2000表面平整、无翘曲变形、不允许有疙瘩、气泡、裂纹、杂质以及可能影响使用的缺陷存在,垫片边缘切割整齐。JB/T4706—2000金属表面不允许有影响密封性能的伤痕、锈斑等缺陷;填充材料在整个截面上应均匀一致。第73页/共264页5.3压力容器的组成与结构一、压力容器设备基本组成压力容器=内件+外壳外壳一般包括筒体、封头、密封装置、开孔接管、支座和安全附件,其功能是提供能承受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密闭空间。对于储存用的容器,这一外壳即为容器本身。

对于用于化学反应、传热、分离等工艺过程的容器,则须在外壳内装入工艺所要求的内件,才能构成一台独立而完整的产品.第74页/共264页二、常见压力容器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1、卧式容器:JB/T4731—2005《钢制卧式容器》除按常规计算圆筒、封头外,还应验算支座处的局部应力。此局部应力的计算取决于支座的结构型式。第75页/共264页2、塔式容器:JB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P≤35MPa,H>10m,且H/D>5的裙座自支承塔式容器。塔器是重要的单元操作设备,实现气(汽)—液相或液—液相之间的充分接触,从而达到相际间进行传质及传热的目的。基本要求

1.气液两相充分接触,相际间传热面积大。

2.生产能力大,即气液处理量大。

3.操作稳定,操作弹性大。

4.阻力小。

5.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维修方便,设备的投资及操作费用低。

6.耐腐蚀,不易堵塞。第76页/共264页下列情况优先选用填料塔(结构简单,压力降小,传质效率高,便于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气、液两相是微分接触,气、液的组成则发生连续变化)

1)在分离程度要求高的情况下,因某些新型填料具有高的传质效率,故可采用新型填料以为降低高度;

2)对于热敏性物料的蒸馏分离,因新型填料的持液量较小,压降小,故可有限选择真空操作下的填料塔;

3)具有腐蚀性的物料,可选择填料塔;

4)容易发泡的物料,宜选用填料塔;下列情况优先选用板式塔:(板式塔是逐级接触,混合物浓度发生阶跃式变化)

1)塔内液体持液量较大,要求塔的负荷变化范围较宽,对进料浓度变化要求不敏感,要求操作易于稳定;

2)塔内负荷较小;

3)含固体颗粒、容易结垢、有结晶的物料;第77页/共264页塔设备由塔体、裙座(圆筒形、圆锥形:半顶角不宜超过15°)、、内件(塔盘、降液管、填料、填料支承装置、液体分布装置、其他附件(塔顶吊柱、梯子平台、除沫器等)组成。计算时除压力外,还需要考虑质量载荷、风载荷、地震载荷、偏心载荷等。板式塔的气、液相流程:再沸器加热釜液产生气相在塔内逐级上升,上升到塔顶由塔顶冷凝器冷凝,部分凝液返回塔顶作回流液。液体在逐级下降中与上升气相进行接触传质。具体接触过程如右图所示。液体横向流过塔板,经溢流堰溢流进入降液管,液体在降液管内释放夹带的气体,从降液管底隙流至下一层塔板。塔板下方的气体穿过塔板上气相通道,如筛孔、浮阀等,进入塔板上的液层鼓泡,气、液接触进行传质。气相离开液层而奔向上一层塔板,进行多级的接触传质。第78页/共264页3、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釜式重沸器、填料函式固定管板式:结构简单、紧凑,没有壳程的密封问题,往往管板兼做法兰。适用于:a)管、壳程温差较大,但压力不高的场合(因为温差大,要加膨胀节,而膨胀节耐压能力差;)b)管、壳程温差不大,而压力较高的场合;c)壳程无法机械清洗,故要求壳程介质干净;或虽会结垢,但通过化学清而能去除的场合;d)布管多,锻件少,一次性投资低;但不可更换管束,整台设备往往由换热管损坏而更换,故设备运行周期短。第79页/共264页浮头式:a)可抽式管束,当换热管为正方形或转角正方形排列时,管束可抽出进行管间机械清洗,适用于壳程易结焦及堵塞的工况;b)一端管板夹持,一端内浮头型式可自由浮动,故无需考虑温差应力,可用于大温差的场合;c)浮头结构复杂,影响排管数,加之处于壳程介质内的浮头密封面操作中发生泄漏时很难采取措施;d)压力试验时的试压胎具复杂。第80页/共264页U型管式:第81页/共264页填料函式:另一种浮头式换热器,它的浮动端采用填料密封浮动管板(裙)可在填料函内填料的压力下,自由滑动,以补偿换热管与壳体的膨胀差量。这类结构直径不能太大,压力一般不高于2.5MPa,且不能用于贵重介质及危害介质,当介质危害不是太大时,也可以采用双填函密封加以弥补,之所以有使用是因其解决温差应力的成本较低。第82页/共264页釜式重沸器:釜式重沸器的管程采用U形或浮头管束(管头试压时,要另配试压壳体),壳程为单(或双)斜锥具有蒸发空间的壳体,一般为管程介质加热壳程介质,故管程的温度和压力比壳体的高,适用于:a)管、壳程温差大的场合;b)一般管程压力比壳程高,可采用T翅或表面多孔强化传热管;c)塔底空间较小的场合;d)汽化率较高的场合(30–80%);e)重沸工艺介质的液相作为产品或分离要求高的场合;f)用作蒸汽发生器,对蒸汽品质要求不高安装空间受限制的场合。第83页/共264页4、球罐:GB12337-1998《钢制球形储罐》球壳板最小宽度不小于500mm第84页/共264页分类:a.桔瓣式;b.混合式。支撑方式:支柱式支座。罐体作用:储罐主体,储存物料、承受物料工作压力和液柱静压力。按其组合方式分:桔瓣式(三带~七带)(公称容积50~1000立方米)、混合式(三带~五带)(公称容积1000~10000立方米)。组合方式壳片分割成型形

式优

点缺

点应用桔瓣式球壳全部按桔瓣片形状进行分割成型后再组合。球壳拼装焊缝较规则,施焊组装容易,实施自动焊;便于布置支座,焊接接头受力均匀,质量较可靠。球瓣在不同带位置尺寸大小不一,互换有限;下料成型复杂,板材利用率低;球极板尺寸往往较小,人孔、接管等容易拥挤,有时焊缝不易错开。适用于各种容量的球罐。混合式材料利用率高赤道带和温带—桔瓣式;极板—足球瓣式。焊缝长度缩短,壳板数量少,极板尺寸大,易布置人孔及接管避免球罐支座与球壳板焊接接头搭在一起,球壳应力分布均匀。第85页/共264页5、夹套容器第86页/共264页搅拌容器作用:为物料反应提供合适的空间.结构:第87页/共264页装料系数:

一般取0.6~0.85

如物料在反应过程中呈泡沫或沸腾状态→取0.6~0.7

如物料在反应过程中比较平稳→取0.8~0.85容积卧式搅拌容器:筒体和左右两封头容积之和直立式搅拌容器:筒体和下封头两部分容积之和种类罐内物料类型高径比一般搅拌罐液-固相、液-液相1~1.3气-液相1~2聚合釜悬浮液、乳化液2.08~3.85发酵罐类发酵液1.7~2.5高径比:第88页/共264页各种碳钢夹套的适用温度和压力范围夹套型式最高温度/℃最高压力/MPa整体夹套U型圆筒型3503000.61.6型钢夹套2002.5蜂窝夹套短管支撑式折边锥体式2002502.54.0半圆管夹套3506.4第89页/共264页6、真空绝热:GB/T18442.1~6-2011《固定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内容器(材质一般为奥氏体不锈钢)—设计用于盛装深冷液体,一般包括:筒体、封头、工艺人孔(非必备)、深冷容器允许不设置检查孔及人孔、工艺吊耳、抗外压加强环、抗支承反力的局部加强环或板、上进液喷淋头、下进液分布或搅拌器(一般仅LNG需要)、溢流管咀、差压液位计引管特殊管咀、出液防涡器等管系内件、引管穿壁接头(凸缘);外壳(材质一般为碳素钢或低合金钢)-用于密封维持真空绝热层真空,一般包括:筒体、封头、抗外压加强环、抗支承反力的局部加强环或板、引管穿壁接头、防爆装置座、吊耳、支座;真空绝热夹层管路系统阀门、附件、仪表高真空多层绝热罐立式粉末真空绝热罐第90页/共264页7、快开门容器:(1)承受交变载荷;

(2)设置安全联锁装置(关闭才能升压、压力完全释放才能打开);第91页/共264页5.4压力容器设计一、压力容器性能基本要求(1)安全可靠

:材料的强度高、韧性好;材料与介质相容;结构有足够的刚度和抗失稳能力;密封性能好。1)强度是过程设备在载荷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例如,气体储罐不应爆炸,搅拌轴不可扭断。过程设备设计时,一般根据不同的强度破坏方式,将应力或与应力有关的参量限制在许用值以内,以满足强度要求。2)刚度是过程设备在载荷作用下保持原有形状的能力。刚度不足是过程设备过度变形、失稳和泄漏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螺栓、法兰和垫片组成的连接结构,若法兰因刚度不足而发生过度变形,将导致密封失效而泄漏;在真空下工作和承受外压的过程设备,若壳体刚度不够,将引起失稳破坏。因此,过程设备应有足够的刚度。3)韧性是指材料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由于原材料、制造(特别是焊接)和使用(如疲劳、应力腐蚀)等方面的原因,设备常带有各种各样的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渣等。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缺陷都会危及过程设备的安全运行,只有当缺陷尺寸达到某一临界尺寸时,才会发生快速扩展而导致过程设备破坏。(考虑强度与韧性的匹配,环境的影响)第92页/共264页4)密封性密封性是指过程设备防止介质泄漏的能力。如管壳式换热器中管程介质通过管板泄漏至壳程。这种泄漏轻者会引起产品污染,重者会引起爆炸事故。或介质通过可拆接头泄漏到周围环境中,或空气漏入过程设备内。密封是设备安全操作的必要条件。(2)满足过程要求:功能要求;寿命要求。(3)综合经济好:生产效率高、消耗系数低;结构合理、制造简便;易于运输和安装。(4)易于操作、维护和控制:

操作简单;可维护性和可修理性好;便于控制。(5)优良的环境性能。二、安全技术规范对压力容器设计方面的安全基本要求《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2009)、《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1—2004)、《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3—2007)第93页/共264页1、设计单位许可资格与责任(1)设计单位应当对设计质量负责,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许可资格、设计类别、品种和级别范围应当符合《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的规定;(2)总体采用规则设计标准,局部参照分析设计标准进行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分析计算的单位,可以不取得应力分析设计许可项目资格;

压力容器总体采用规则设计标准,对某些局部或结构可以采用应力分析方法进行强度校核,但校核所取材料许用应力应当是规则设计标准中规定的材料许用应力;其设计、制造仍按规则设计制造标准进行。对这种情况,该容器的设计单位或者进行强度校核的单位不需要取得应力分析设计许可项目资格。(3)压力容器的设计应当符合容规的基本安全要求。对于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境外标准设计的压力容器,进行设计的单位应当提供设计文件与容规基本安全要求的符合性申明;(4)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向设计委托方提供完整的设计文件。第94页/共264页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每年第1季度内应向许可实施机关报送上年度综合报告,并且抄报相应的鉴定评审机构。

设计单位对设计文件的质量负责。设计单位在设计产品(系统)时,应当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并且还应当充分考虑产品能源利用和系统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压力容器A级、C级和SAD级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受理和审批;D级设计单位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受理和审批。压力容器相关设计人员、审批人员的资格有效期为4年。第95页/共264页设计许可印章:(1)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上,必须加盖特种设备(压力容器)设计许可印章(复印章无效),设计许可印章失效的设计图样和已加盖竣工图章的图样不得用于制造压力容器;(2)压力容器设计许可印章中的设计单位名称必须与所加盖的设计图样中的设计单位名称一致。设计条件:压力容器的设计委托方应当以正式书面形式向设计单位提出压力容器设计条件。设计条件至少包含以下内容:(1)容器设计所依据的主要标准和规范;(GB150.1)(2)操作参数(包括工作压力、工作温度范围、液位高度、接管载荷等);(3)压力容器使用地及其自然条件(包括环境温度、抗震设防烈度、风和雪载荷等);

(4)介质组分与特性;

(5)预期使用年限;(设计者应当与委托方进行协商,根据压力容器使用工况、选材、安全性和经济性合理确定压力容器的设计使用年限(也称设计寿命))

(6)几何参数和管口方位;

(7)设计需要的其他必要条件。(一般指选材要求、防腐蚀要求、表面处理、特殊试验、安装运输要求等。)第96页/共264页设计文件: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向设计委托方提供完整的设计文件:(1)压力容器的设计文件包括强度计算书或应力分析报告、设计图样、制造技术条件、风险评估报告(适用于第Ⅲ类压力容器),必要时还应当包括安装与使用维修说明。

(2)装设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的压力容器,设计文件还应当包括压力容器安全泄放量、安全阀排量和爆破片泄放面积的计算书;无法计算时,应当会同设计委托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协商选用超压泄放装置。第97页/共264页设计总图:1、总图的审批

设计总图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履行审批手续。对于第Ⅲ类压力容器,应当有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的批准签字。2、总图的主要内容

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上,至少应当注明以下内容(14项):

(1)压力容器名称、类别,设计、制造所依据的主要法规、标准;

(2)工作条件,包括工作压力、工作温度、介质毒性和爆炸危害程度等;

(3)设计条件,包括设计温度、设计载荷(包含压力在内的所有应当考虑的载荷)、介质(组分)、腐蚀裕量、焊接接头系数、自然条件等,对储存液化气体的储罐应当注明装量系数,对有应力腐蚀倾向的储存容器应当注明腐蚀介质的限定含量;

(4)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牌号与标准;

(5)主要特性参数(如压力容器容积、换热器换热面积与程数等);

(6)压力容器设计使用年限(疲劳容器标明循环次数);

(7)特殊制造要求;(8)热处理要求;(9)无损检测要求;

(10)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要求;(11)预防腐蚀的要求;

(12)安全附件的规格和订购特殊要求(工艺系统已考虑的除外);

(13)压力容器铭牌的位置;

(14)包装、运输、现场组焊和安装要求。第98页/共264页3、特殊要求

下列情况对设计总图的特殊要求:

(1)多腔压力容器分别注明多腔的试验压力,有特殊要求时注明共用元件两侧允许的压力差值,以及试验步骤和试验要求;

(2)装有触媒的压力容器和装有充填物的压力容器,注明使用过程中定期检验的技术要求;

(3)由于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内部检验的压力容器,注明计算厚度、使用中定期检验的要求;

(4)不能进行耐压试验的压力容器,注明计算厚度和制造与使用的特殊要求;

(5)有隔热衬里的压力容器,注明防止受压元件超温的技术措施;

(6)要求保温或者保冷的压力容器,提出保温或者保冷措施。第99页/共264页设计方法:

压力容器的设计可以采用规则设计方法或者分析设计方法。必要时也可以采用试验方法或者可对比的经验设计方法,但是应当按照容规1.9的规定通过技术评审。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应当基于固容规3.3所述的设计条件,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失效模式和足够的安全裕量,以保证压力容器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腐蚀性,同时还应当考虑裙座、支腿、吊耳等与压力容器主体的焊接接头的强度要求,确保压力容器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安全。风险评估:对第Ⅲ类压力容器,设计时应当出具包括主要失效模式和风险控制等内容的风险评估报告。节能要求:

压力容器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节能降耗原则,并且符合以下要求:

(1)充分考虑压力容器的经济性,合理选材,合理确定结构尺寸;

(2)对换热容器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换热效率,满足能效要求;

(3)对有保温或者保冷要求的压力容器,要在设计文件中提出有效的保温或者保冷措施。第100页/共264页安全系数确定压力容器材料许用应力(或者设计应力强度)的最小安全系数,见表3-1至表3-3的规定。安全系数低于这些规定时,应当符合本规程1.9的要求。表3-1规则设计方法的安全系数注3-1:如果本规程引用标准允许采用Rtp1.0,则可以选用该值计算其许用应力;注3-2:根据设计使用年限选用1.0×105h、1.5×105h、2.0×105h等持久强度极限值。材料(板、锻件、管)室温下的抗拉强度Rm设计温度下的屈服强度RteL(Rtp0.2)(注3-1)设计温度下持久强度极限平均值RtD(注3-2)设计温度下蠕变极限平均值(每1000小时蠕变率为0.01%的)Rtn碳素钢和低合金钢nb≥2.7ns≥1.5nd≥1.5nn≥1.0高合金钢nb≥2.7ns≥1.5nd≥1.5nn≥1.0钛及钛合金nb≥2.7ns≥1.5nd≥1.5nn≥1.0镍及镍合金nb≥2.7ns≥1.5nd≥1.5nn≥1.0铝及铝合金nb≥3.0ns≥1.5————铜及铜合金nb≥3.0ns≥1.5————第101页/共264页常温储存液化气体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

常温储存液化气体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应当以规定温度下的工作压力为基础确定:

(1)常温储存液化气体压力容器规定温度下的工作压力按照表3-4确定;

(2)常温储存液化石油气压力容器规定温度下的工作压力,按照不低于50℃时混合液化石油气组分的实际饱和蒸气压来确定,设计单位在设计图样上注明限定的组分和对应的压力;若无实际组分数据或者不做组分分析,其规定温度下的工作压力不得低于表3-5的规定。第102页/共264页腐蚀裕量

对于有均匀腐蚀的压力容器,腐蚀裕量根据预期的压力容器使用年限和介质对材料的腐蚀速率确定。同时,还应当考虑介质流动对受压元件的冲蚀、磨损等影响。最小厚度

压力容器最小厚度的确定应当考虑制造、运输、安装等因素的影响。装量系数储存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应当规定设计储存量,装量系数不得大于0.95。介质为液化气体(含液化石油气)的固定式压力容器设计储存量,应按照下式计算:

W=φ×V×ρt

式中:W--储存量,t;

Ф--装量系数;

V--压力容器的容积,m3;

ρt--设计温度下的饱和液体密度,t/m3。第103页/共264页焊接接头:(1)、壳体接头设计

焊制压力容器筒体的纵向接头、筒节与筒节(封头)连接的环向接头、封头的拼接接头,以及球壳板间的焊接接头,应当采用全截面焊透的对接接头形式。球形储罐球壳板不得拼接。(2)、接管与壳体之间接头设计

钢制压力容器的接管(凸缘)与壳体之间的接头设计以及夹套压力容器的接头设计,可参照容规引用标准进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采用全焊透结构:

(1)介质为易爆或者介质毒性为极度危害和高度危害的压力容器;

(2)要求气压试验或者气液组合压力试验的压力容器;

(3)第Ⅲ类压力容器;

(4)低温压力容器;

(5)进行疲劳分析的压力容器;

(6)直接受火焰加热的压力容器;

(7)设计图样规定的压力容器。第104页/共264页焊接接头系数:

(1)用焊接方法制造的压力容器,应当考虑焊接接头对强度的削弱,焊接接头系数的取值按照相应引用标准选取;

(2)不允许降低焊接接头系数而免除压力容器产品的无损检测。取法:焊接接头系数φ应根据对接接头的焊缝形式及无损检测的长度比例确定。钢制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系数规定:(1)双面焊对接接头和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接头:全部无损检测,φ

=1;局部无损检测,φ=0.85。(2)单面焊对接接头(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全部无损检测,φ

=0.9;局部无损检测,φ

=0.8。

其它金属材料的焊接接头系数按GB150相应引用标准的规定。第105页/共264页无损检测要求:

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应当根据容规及容规引用标准和JB/T4730的要求在设计图样上规定所选择的无损检测方法、比例、质量要求及其合格级别等。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档案应完整,保存时间不得少于容器设计使用年限。(《容规》要求7年)

无损检测是保证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的重要手段。设计者应当根据材料和制造工艺选择最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根据压力容器结构,考虑无损检测实现的可能性;根据无损检测方法、比例、质量要求及其合格级别之间的关系,提出合格级别和验收准则。制造单位按设计文件要求实施无损检测,以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质量。尤其是当有特殊无损检测要求时,如大壁厚、大直径、裂纹敏感性材料、特殊材料、特殊结构等,更应当引起设计者的充分重视。新版JB/T4730对无损检测技术等级和检测灵敏度等级都有分级规定,因此要求在设计文件中,对无损检测应提出完整且具体的要求,而仅规定合格级别是不够的。第106页/共264页GB150.4《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射线和超声检测(1)、全部(100%)射线或超声检测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容器及受压元件,需采用设计文件规定的方法,对其A类和B类焊接接头,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a)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6Mpa的第Ⅲ类容器;b)采用气压或气液组合耐压试验的容器;c)焊接接头系数取1.0的容器;d)使用后需要但是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容器;e)盛装毒性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f)设计温度低于-40℃的或者焊接接头厚度大于25mm低温容器;第107页/共264页g)奥氏体型不锈钢、碳素钢、Q345R、Q370R及其配套锻件的焊接接头厚度大于30mm者;h)18MnMoR、13MnNiMoR、12MnNiVR及其配套锻件的焊接接头厚度大于20mm者;i)15CrMoR、14Cr1MoR、08Nl3DR、奥氏体一铁素体型不锈钢及其配套锻件的焊接接头厚度大于16mm者;j)铁素体型不锈钢、其他Cr-Mo低合金钢制容器;k)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Rm≥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容器;l)图样规定须100%检测的容器注:上述容器中公称直径DN≥250mm的接管与接管对接接头、接管与高颈法兰对接接头的检测要求与A类和B类焊接接头相同。第108页/共264页(2)、局部射线或超声检测低温容器不得少于各焊接接头长度的50%下列a)~e)部位、焊缝交叉部位应100%检测,其中a)、b)、c)部位及焊缝交叉部位的检测长度可计入局部检测长度之内。a) 先拼板后成形凸形封头上的所有拼接接头;b) 凡被补强圈、支座、垫板、内件等所覆盖的焊接接头;c) 对于满足GB150.3-2011中6.1.3不另行补强的接管,自开孔中心、沿容器表面的最短长度等于开孔直径的范围内的焊接接头;d) 嵌入式接管与圆筒或封头对接连接的焊接接头;e) 承受外载荷的公称直径DN≥250mm的接管与接管对接接头和接管与高颈法兰的对接接头。第109页/共264页无损检测的技术要求和合格指标见表第110页/共264页压力容器用管法兰:

(1)钢制压力容器管法兰、垫片、紧固件的设计应当参照行业标准HG/T20592~20635-2009《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系列标准的规定;

(2)盛装液化石油气、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以及强渗透性中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其管法兰应当按照行业标准HG20592~HG20635系列标准的规定,至少应用高颈对焊法兰、带加强环的金属缠绕垫片和专用级高强度螺栓组合。(管壳式换热器设计温度高于或等于300℃时,应采用高颈对焊法兰(GB151))法兰的螺栓通孔应与壳体主轴线或铅垂线跨中均布。实践证明在目前管法兰标准众多的情况下,推荐采用HG/T20592~20635标准对促使中国管法兰标准统一将起到一定的作用。对易爆、有毒介质压力容器用管法兰提出采用高颈对焊法兰、带加强环的金属缠绕垫片和专用级高强度螺栓组合,是经实践检验过的经验总结,设计者可根据情况采用密封性能更加可靠的法兰连接组合。强渗透性介质如液氨等,不能使用泄漏率较高的非金属垫片。承压设备与管道相互连接常用的标准管法兰,应用领域很广,主要有压力容器、锅炉、管道、机械设备,如泵、阀门、压缩机、冷冻机、仪表等行业。因此管法兰标准选用必须考虑各相关行业的协调,应与国际接轨。第111页/共264页

管法兰标准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除了管法兰本身以外,还与钢管系列(外径、壁厚)、公称压力等级、垫片材料及尺寸、紧固件(六角、双头螺栓、螺母)、螺纹(管螺纹、紧固件螺纹)等密切相关。HG/T系列标准材料品种齐全,采用与国际接轨压力-温度等级。同时对三者配合使用一些原则进行了规定,对选用具有指导意义。管法兰接头除了可拆、连接的功能外,保证密封(控制泄漏率)是其主要的性能要求。影响法兰接头密封性能的因素有下列几个方面,选用时应根据具体工况综合考虑。法兰的压力等级(根据系统的设计条件,考虑管道推力和弯矩折算当量压力,可高于容器设计压力或适当提高压力等级)、法兰型式(法兰刚度:带颈对焊>带颈平焊>板式平焊)、密封面型式(凹凸面、榫槽面优于突面)、密封面表面粗糙度(与垫片有关)。垫片的材料(密封性能:金属垫>半金属垫>非金属垫)、性能(预紧比压及m值)、使用温度、压力及介质的限制等。紧固件的型式(全螺纹、双头、六角螺栓)、材料(专用级、商品级)、上紧扭矩的控制等。第112页/共264页检查孔:

(1)压力容器应当根据需要设置人孔、手孔等检查孔,检查孔的开设位置、数量和尺寸等应当满足进行内部检验的需要;

(2)对需要但是无法开设检查孔的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应当提出具体技术措施,例如增加制造时的检测项目或者比例,并且对设备使用中定期检验的重点检验项目、方法提出要求。开孔补强圈的指示孔:

压力容器上的开孔补强圈以及周边连续焊的起加强作用的垫板应当至少设置一个泄漏信号指示孔。

具体的指示孔尺寸形式满足泄漏指示即可,由设计者按相应的结构形式和相关标准的规定确定。泄漏信号指示孔的作用是在对补强件、垫板、固定焊缝进行密封试验时检漏及在接管角焊缝、壳体被覆盖的焊缝泄漏时发出信号。密封试验压力一般为0.3~0.4MPa,介质为空气或氮气。第113页/共264页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是指进出容器通道的端盖或者封头和主体间带有相互嵌套的快速密封锁紧装置的容器。用螺栓(例如活节螺栓)连接的不属于快开门式压力容器(不需要安全联锁装置)。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设计应当考虑疲劳载荷的影响。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应当具有满足以下要求的安全联锁功能:

(1)当快开门达到预定关闭部位,方能升压运行;

(2)当压力容器的内部压力完全释放,方能打开快开门。第114页/共264页特殊耐腐蚀要求:

对有特殊耐腐蚀要求的压力容器或者受压元件,例如存在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等腐蚀介质环境时,应当在设计图样上提出相应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以及其他技术要求。耐压试验:耐压试验分为液压试验、气压试验以及气液组合压力试验。试验压力:内压容器(1)液压试验:pT=1.25p[σ]/[σ]t(2)气压试验或气液组合试验:pT=1.1p[σ]/[σ]t外压容器:(1)液压试验:pT=1.25p(2)气压试验或气液组合试验:pT=1.1p试验温度:

液压试验时,试验温度(容器器壁金属温度)应当比容器器壁金属无延性转变温度至少高30℃;Q345R、Q370R、07MnMoVR制容器进行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不得低于5℃;其他碳钢和低合金钢制容器进行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不得低于15℃;低温容器试验液体温度应不低于壳体材料和焊接接头的冲击试验温度(取其高者)加20℃。如果由于板厚等因素造成材料无延性转变温度升高,则需相应提高试验温度。第115页/共264页泄漏试验:

气密性试验、氦、氨、卤素检漏试验。当压力容器盛装介质的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者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时,设计应当提出压力容器泄漏试验的方法和要求。铸造压力容器盛装气态介质时,应当在设计图样上提出气密性试验要求。对于带有安全阀、爆破片等超压泄放装置的压力容器,如果设计时提出气密性试验要求,则设计者应当给出该压力容器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设计图样上要求做气压试验的压力容器,是否需要再做泄漏试验,应当在设计图样上规定。第116页/共264页三、GB150对压力容器设计的基本要求1、金属制压力容器;材料、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2、适用的设计压力:钢制容器不大于35MPa;3、设计温度范围:-26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