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对接新高考单元专题测试卷0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元代杂剧多采用“曲白相生电的表演形式,即以唱曲抒情、宾白(说话)叙事,交代故事情节。据此可知,曲白相生”(
)A.迎合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 B.标志了杂剧表演走向成熟C.有助于塑造舞台艺术形象 D.明确了杂剧表演角色分工2.“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文中“世祖”是A.秦始皇B.李世民C.忽必烈D.努尔哈赤3.2014—2019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北镇名山”医巫闾山的辽帝陵进行了考古勘察,下图是发掘的部分文物图片,据此可知,辽国
图1玉册(古代皇帝祭祀用的册书)
图2手工艺品A.为记录契丹语创造了契丹大字 B.手工业技术发展水平较高C.汉民族与契丹族出现文化融合 D.皇帝经常祭祀于医巫闾山4.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A.商品经济 B.农业经济 C.资本主义萌芽 D.官营手工业5.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是A.陕西B.湖北C.河北D.河南6.钱锺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数得到宋代。”关于宋元绘画正确的表述是()A.元代文人山水画表达了南方士人恢复故土的思想B.宋代文人山水画写实逼真,技艺成熟C.宋代风俗画反映了市井风情,鲜活生动D.宋元文人山水画沿革了宫廷画风写意的特点7.图1、图2是宋朝小品(小尺寸)花鸟画。该类作品状物精微,力求构思新奇,营造格调优雅而隽永的意境,表现出独特的趣味,在中国花鸟绘画史上达到了一个高峰。据此可知,这类绘画(
)A.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B.具有科学求真的精神C.体现了文化世俗化趋势 D.承载文人的价值追求8.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A.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9.明清时期,地方士绅通过修家谱、建祠堂、立族规、行族约、选族长、明赏罚、设族田、兴族学等方式,达到“重宗义,讲世好,上下六亲之施,无不秩然有序”的目的。这反映出当时A.儒家伦理渗透乡间治理 B.文官政治依旧存在C.士绅群体掌控基层权力 D.民间文化形式多样10.《家礼》为其根据,并且明确作出诸如“祭用文公《家礼》”,“元旦渴祖、团拜及春秋二祭,悉遵朱子《家礼》”之类的规定。这体现出(
)A.儒学重建信仰理论的完成 B.商品经济推动了理学发展C.儒学开始影响民众的生活 D.理学思想逐步走向世俗化11.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961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这一建议有利于A.削弱中央集权 B.增强地方实力C.加强中央集权 D.削弱皇帝权力12.宋朝时,佃户租种地主的土地,都需要缔结契约,契约一般都分画疆畎,写明田主、租田人和见知人,并规定地租的数量、交纳形式,以及租佃的期限等。租佃契约制的施行反映出当时A.农民生产活动受到限制B.生产者积极性受到重视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13.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唐朝的长安和北宋的东京。和图一相比,图二最大的特点是
图一
图二政府对城市建设的规划不重视 B.商业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到官府的严格限制商业活动打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 D.城市规模小得多14.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科技发展到宋朝,呈现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已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英国的水平。为论证该观点,你选择的论据应该是①用薄铁叶剪裁,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②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③(1)神卫水军队长唐福献所制火箭、火球、火蒺藜。(2)有火箭,施火药于箭首,弓弩通用之,其傅药轻重以弓力为准。④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5.《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赵匡胤即位之初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问道于赵普。赵普对曰:“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其中与“稍夺其权”相关的举措是A.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 B.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C.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D.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16.下表是北宋两位史学家写的《唐鉴》。他们共同认为唐代祸乱的根源是人物内容摘要石介后之为国者鉴于李氏之覆车,勿专政于女后,勿假权于中官,勿委任于奸臣。范祖禹逼父而压其位者,谓之受内禅,此其闺门无法,不足以正天下,乱之大者也。A.藩镇割据,地方权大B.不重儒家的伦理纲常C.实行君主专制制度D.君权与相权严重对立二、材料分析题17.(12分)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两则材料甲乙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战国时期的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锌等一整套铁农具。春秋时期铁器有很大发展。战国时期已普遍普遍使用铁器,当时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都有多种铁工具,无论种地、做工,还是妇女纺织缝衣,都离不开铁工具。铁农具有犁、钟、铲、镰、锄等。——历史学家张岂之材料二
陈寅恪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根据材料一,进行该课题研究时应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请说明理由。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陈寅恪观点的正确。1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唐代租庸调制,务使大家有田地,自可向国家完粮;抽出余暇,为国家义务服役;农业社会里的家庭工业,最要的是织丝织麻,国家征收他一部分的赢余,也不为病。租庸调项目分明,有田始有租,有身始有庸,有家始有调。此制的最高用意,在为民制产,在使有身者同时必有田有家,于是对政府征收此轻微的税额,将会觉得易于负担,不感痛苦。——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材料四
在宋代,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土地买卖、典当也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更换职业,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松弛。与此同时,瓦肆、勾栏等场所的兴起为市民阶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生活。——摘编自郭尚武《两宋良贱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等材料一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面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始于何时?(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说明“租”、“调”的内容,并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两税法的推行产生了哪些影响。(3)根据材料四,概括宋代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与宋代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19.(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娃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材料二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材料三
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成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宋濂《元史》卷五八《地理志》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是什么?有何影响?根据材料三,说出元朝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的最大创新之处。(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趋势。三、论述题20.(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我国从古至今都非常注重给人起名字。下表是我国几个历史时期名人或普通人的姓名(有的含字)时期姓名(字)西汉班超班彪(史学家)扬雄(文学家)韩延寿(画家)卫青霍去病宋代周敦颐(字茂叔)欧阳修(字永叔)陆游(字放翁)岳飞(字鹏举)韩世忠(字靓臣)晚清与近代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黄兴陈独秀李大钊叶挺邹韬奋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中名字所含信息进行概括,提炼出一个观点,并予以分析说明。(要求观点明确、逻辑合理、表述清晰)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C【详解】材料反映了元代杂剧通过“曲白相生”的结合,让观众更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有助于塑造舞台艺术形象,C项正确;元杂剧的“曲白相生”可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但与市民价值取向无关,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说明,排除B项;“曲白相生”无法说明杂剧表演的角色分工,排除D项。故选C项。2.C【详解】材料“中统”年号是元代忽必烈的年号,“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反映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省,这符合元代的政治制度,故C符合题意;秦始皇时期无中书省和行省,故A不符合题意;李世民时期没有行省,故B不符合题意;明代在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而清承明制,故D不符合题意。3.C【详解】根据图示中的玉册、手工艺品等文物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些文物都与汉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联系,说明汉民族与契丹族出现了文化融合,C项正确;图示文物无法体现契丹大字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手工业技术发展水平较高,更无法体现皇帝经常祭祀,排除BD项。故选C项。4.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繁荣,A正确;农业经济在封建社会相当于自然经济,排除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中叶以后,排除C;官营手工业不属于“新型经济”,排除D。5.C【详解】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所谓的行省指的就是行中书省。在所给的选项中,陕西、湖北和河南都属于行中书省,而河北当时处于中书省的管辖范围,并不是行中书省,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6.C【详解】根据所学,宋代以后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兴起并发展起来,风俗画的特点是面向生活,反映市井风情,鲜活生动,C项正确;南宋时,北方中原地区被少数民族政权占据,宋代文人山水画表达了南方士人恢复故土的思想,排除A项;宋代风俗画描绘了宋朝市井中人们的生活面貌,写实逼真,技艺成熟,排除B项;宫廷画端庄富丽、细腻逼真,符合帝王权贵们的欣赏口味和宫廷屏壁装饰的需要,宋元文人山水画则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文人山水画沿袭宫廷画风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7.D【详解】宋代小品花鸟画重视观察自然状态下花鸟的形貌神态及生活习性,用笔精工,设色优美,形象生动,画风典雅,画家亦将花鸟的高洁品性融于笔端,表达文人的理想追求。根据材料,宋朝小品花鸟画通过细致的笔法“营造格调优雅而隽永的意境,表现出独特的趣味”,据此可知,该类绘画承载了文人淡雅高洁的价值追求,D项正确;材料信息强调宋代小品花鸟画在对自然物的描绘中寄托抒发画家的情趣追求,也即借物抒情,“人与自然和谐”说法不如D项更贴近题意,排除A项;宋代小品花鸟画不是要绝对写实,而是在逼真描绘的同时写意,追求神韵意趣,排除B项;宋代小品花鸟题材高雅、工笔精细、意境清新,体现文人文采情趣和价值追求不能体现文化世俗化,排除C项。故选D项。8.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是宋代话本剧出现的主要原因,故B正确。9.A【详解】“重宗义,讲世好,上下六亲之施,无不秩然有序”是儒家伦理的体现,修家谱、建祠堂、立族规、行族约、选族长、明赏罚、设族田、兴族学是乡间治理的方式,因此A项正确。地方士绅有退休官员、落第士人,或有名望的乡间人士,与文官政治无关,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士绅群体通过一系列手段加强对地方的教化,不能得出他们掌控了基层权力,C项不选。材料不是民间文化形式,D项错误。10.D【详解】根据“祭用文公《家礼》”,“元旦渴祖、团拜及春秋二祭,悉遵朱子《家礼》”可得出,理学的内容变成更为世俗的《家礼》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相关,体现出其世俗化的趋势,D项正确;A项是心学的建立,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理学发展的原因,排除B项;“开始”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1.C【详解】“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是宋朝初期地方实力强,君权弱的表现,而“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材料内容是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削弱中央集权,A错误;材料内容是削弱地方实力,B错误;材料内容是加强中央集权,增强了皇帝的权力,D错误。12.B【详解】材料“缔结契约”“规定地租的数量、交纳形式,以及租佃的期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契约对主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租佃契约制使佃户拥有更多的自由,提高了佃户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农产品的商品化,故C项排除;租佃制是封建生产关系形式,故D项错误。【点睛】“缔结契约”“规定地租的数量、交纳形式,以及租佃的期限”是关键信息。13.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图一中唐朝长安市场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与民居分开,图二中宋朝坊市界限不复存在,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夜市的出现说明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限制,客观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故C项符合题意;通过图片无法判断出北宋政府对城市建设规划不重视,排除A项;北宋时期商业活动的范围和时间不再受到官府的严格限制,排除B项;通过图片无法判断出北宋时期东京城市的规模大小,排除D项。故选C。14.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①项中描述的是创制于北宋时期用于指示方位和辨别方向的指南鱼,符合题意;③项描述的是北宋时期火药武器的发展,符合题意;④项描述的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符合题意。因此B选项正确。②项描述的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5.A【详解】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北宋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这一措施属于材料中的“稍夺其权”,故答案为A项;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是“制其钱谷”的措施,排除B项;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是“收其精兵”的措施,排除C项;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是为了削弱宰相权力,不是针对藩镇采取的措施,排除D项。16.B【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勿专政于女后,勿假权子中官,勿委任子奸臣”“逼父而压其位者,谓之受内禅”可以看出北宋这两位史学家批判唐代政治,指出其根本弊端是不重儒家的纲常伦理,致使女后专权、奸臣乱政等现象的出现,B选项符合题意;AD这两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君主专制制度”材料无体现,C选项排除。17.(1)答:优先选择材料甲。理由:材料甲是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属于第一手史料,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历史研究价值高;材料乙是现代历史学家对各种史料的整理和阐释或历史解释,属于第二手史料。(2)宋代理学崛起,儒学复兴(思想)。宋词繁荣(文学)。书法绘画艺术昌盛,说书表演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粤教新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
-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学语文教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版木工雕刻艺术创作授权合同4篇
- 2025年度农用拖拉机租赁与农产品溯源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行业派遣劳务安全保障合同4篇
- 2025年度屋顶绿化租赁与节能减排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仓储设备采购与运输合同3篇
- 2024年英语高考全国各地完形填空试题及解析
- 智能养老院视频监控技术方案
- 你比我猜题库课件
- 体育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三章体育目的
- 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操作理论复习测试附答案
- 建筑工地春节留守人员安全技术交底
- 默纳克-NICE1000技术交流-V1.0
- 蝴蝶兰的简介
- 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含评分)
- 《小儿静脉输液速度》课件
- 营销人员薪酬标准及绩效考核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